黄岩岛的归属问题以及它在国际法上的依据
黄岩岛事件的国际法分析

中国海洋报/2012年/6月/15日/第004版国际黄岩岛事件的国际法分析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海洋法研究中心主任金永明【阅读提示】在中菲黄岩岛对峙过程中,菲律宾政府提出将黄岩岛领土问题提交国际司法或仲裁的要求,目的是使其国际化和复杂化,这种言行不仅非法,而且无理、无效。
菲律宾单方面将双方对其不存在争议,属于中国领土的黄岩岛交国际社会解决,无法理依据。
这将带来国际秩序的混乱,也违反国际法及区域性相关制度。
黄岩岛问题提交国际司法或仲裁无法理依据《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4款规定,联合国各会员国不得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5条规定,各方承诺保持自我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和影响和平与稳定的行动,包括不在现无人居住的岛、礁、滩、沙或其他自然构造上采取居住的行动,并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它们的分歧;在和平解决它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议之前,有关各方承诺本着合作与谅解的精神,努力寻求各种途径建立相互信任,包括在自愿基础上相互通报有关情况。
中国政府长期以来主张利用和平的方法(外交方法或政治方法)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双方之间分歧的政策,是符合国际法及区域性相关制度的。
因为,《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3款规定,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其国际争端,避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及正义。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79条规定,各缔约国应按照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3款以和平方法解决它们之间有关本公约的解释或适用的任何争端,并应以此为目的,以宪章第33条第1款所指的方法求得解决。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8条规定,有关各方愿通过各方同意的模式,就有关问题继续进行磋商和对话,包括对遵守本宣言问题举行定期磋商,以增进睦邻友好关系和提高透明度,创造和谐,相互理解与合作,推动以和平方式解决彼此间争议。
所以,菲律宾政府积极回应中国政府利用对话和协商的方法,才是解决黄岩岛船只对峙事件的合理而正确的有效方法。
根据国际法的原则和制度,在相关国家之间如果没有缔结将争议提交仲裁的协议,则仲裁机构是无法管辖和裁决相关争议问题的。
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一、黄岩岛的地理位置与概况1.黄岩岛的地理位置黄岩岛位于东经117度47分56秒至东经117度49分09秒、北纬15度05分55秒至北纬15度05分56秒之间,与菲律宾隔海相望,距中沙环礁约160海里,北距广州600海里,东距菲律宾苏比克湾约126海里。
2.黄岩岛的地理概况黄岩岛四周为距水面0.5米到3米之间的环形礁盘,礁盘周缘长55公里,面积150平方公里,礁盘外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其内部形成一个面积为130平方公里、水深为10—20米的潟湖二、黄岩岛中国固有领土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属于我国中沙群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由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实施行政管辖,是我国东南沿海渔民世代传统渔场,中国一直对黄岩岛进行长期开发和利用。
三、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法理依据和史料证明1.中国最早发现和命名黄岩岛,并将其列入中国版图,实施主权管辖。
早在13世纪中国元朝时的1279年,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奉元世祖忽必烈指派在南海进行“四海测验”时所选择的测量点就是黄岩岛。
这说明,至少在元朝中国就已发现了黄岩岛。
2.1935年1月,中国政府由内政部、外交部、海军部和教育部等官方机构派员组成的中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就将南海诸岛礁沙滩列入中国版图。
而当时这诸岛礁沙滩中就有以“斯卡巴罗礁”而命名的黄岩岛,并作为中沙群岛的一部分列入了中国版图。
1935年以来,中国公开出版的地图、教科书均标明黄岩岛为中国领土。
3.1947年12月1日,中国政府核定和公布的《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中,将斯卡巴罗礁改成为民主礁,列在中沙群岛范围内。
1948年2月,中国政府内政部正式编制出版的《南海诸岛位置图》将黄岩岛(当时称“民主礁”)划在该图“U形断续线”内。
该线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历史性界线,中国对“U形断续线”内的岛、礁、滩、沙洲拥有主权。
4.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受权公布的《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将黄岩岛定为标准名称,同时以民主礁为附名。
国际法法律知识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南海争端是指我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领土和海洋权益方面存在的争议。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海争端一直存在,并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国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家在南海领土和海洋权益方面存在争议,主要涉及岛礁主权、海洋划界、渔业资源、油气资源等问题。
二、案例简介本案涉及我国与菲律宾在南海黄岩岛的主权争议。
黄岩岛位于南海中部,是我国固有领土。
2012年4月,菲律宾政府派兵占领黄岩岛,导致中菲黄岩岛争端升级。
我国政府坚决主张黄岩岛主权,并通过外交途径与菲律宾政府进行交涉。
在此背景下,我国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就黄岩岛主权问题作出裁决。
三、国际法适用1. 约束力本案涉及的国际法主要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和《国际法院规约》(Statut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根据这两部国际法,我国与菲律宾都有义务遵守。
2. 适用范围(1)领土主权问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条第1款规定:“每一国家的主权及管辖权均及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及领海。
”本案中,我国主张黄岩岛主权,依据的是我国领土主权原则。
(2)海洋划界问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83条规定:“在专属经济区,沿海国的主权权利及管辖权及于其陆地领土及内水以外,至其领海以外不超过200海里的海域。
”本案中,我国与菲律宾在海洋划界问题上存在争议,需要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进行解决。
3. 解决方法(1)谈判与协商我国一直主张通过谈判与协商解决南海争端,以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2)国际法院诉讼本案中,我国选择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就黄岩岛主权问题作出裁决。
四、案例评析1. 我国在南海争端中的立场我国在南海争端中坚持以下立场:(1)主权原则:我国坚决主张黄岩岛等岛礁的主权。
(2)和平解决争端:我国主张通过谈判与协商解决南海争端,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3)国际法适用:我国主张在解决南海争端过程中,充分尊重和适用国际法。
中菲关于黄岩岛领土主权的主张和依据研究

报》 5月3日 报道, 菲计划将该岛更名为“ 帕纳塔格礁” ( P a n a t a g S h o a 1 ) ; 但菲外交部的官方声明等仍在使用巴约的
马辛洛克岛与斯卡伯 勒礁 。为行 文方便 , 本文将统一使用“ 黄岩岛” 。
・
1 8・
任何 国家对 中国拥 有该 岛 的领 土主 权提 出异议 。中国 于元代 最 早 发现 黄 岩 岛 。1 9 3 5年 , 民 国政 府
方提议的国际海洋法法庭等 国际司法机构均无权受理和裁判该争议 。显然 , 作为一名研究者 , 作者 亦无权判定黄岩岛的领土主权归属。然而 , 争议发生后 , 双方提出了各 自的主张和依据 , 这使我们 依据相关国际法 比较和评估双方 的主张和依据成为可能。为促进双方通过外交谈判尽快和平解决 争议 , 本文 拟仿 照 国际司法 裁判 的方 法 , 从 5个方 面 研究 该 争议 : ( 1 ) 争 议 的缘 起 与 发展 ; ( 2 ) 国 际 司法裁判机构的管辖权与争议的关键 日 期; ( 3 ) 争议应适用的法律 ; ( 4 ) 黄岩 岛在 1 9 4 6 年时的法律 地位; ( 5 ) 黄岩岛在 1 9 9 7 年时的法律地位。
岛主权 、 管辖及开发利用上 的摩擦 和冲突频发 。2 0 0 9年 , 菲方不顾 中方强烈反对 , 单方面颁布了
《 领 海基 线法 》 , 将 中业 岛 与黄 岩 岛纳人 其 “ 群 岛制 度 ” 。 ①
( 二) 争议 的最 新 发展
2 0 1 2年 4月 8日, 一架 菲 律宾 海军 侦察机 发现 黄岩 岛泻 湖 内有 8艘 中国 渔船 。菲 方 以执行 本 国渔 业和 海洋 环境保 护 法 为名 派 出 “ 德 尔毕 拉 尔 ” 号 护卫 舰 于 1 0 日抵 达 该 海 域 , 将 中 国渔 船堵 在 泻湖 内 , 派 l 2名 士兵 强 行登 上 中 国 渔船 进 行 “ 检查” , 并 试 图 以非 法 捕 捞 为 名 抓 扣 中 国渔船 和 渔 民 。中 国国家 海洋局 随 即派 出在 附近执行 南 海定期 巡 航执 法 任 务 的两 艘 海 监 船 赶赴 该 海域 , 对 中
从历史与国际海洋法看黄岩岛的主权归属

二、 黄岩岛不属菲律宾领土范围
有关菲律宾国家的领土, 按其宪法规定: “ 根据 1 8 9 8 年1 2 月1 0日 美国和西班牙缔结的巴 黎条约割让给美国的该条约第三条所述范围内的全部领土, 连同 1 9 0 0 年1 1 月 7日 美国同西 班牙在华盛顿缔结的条约及 1 9 3 0 年1 月2日 美国和英国缔结的条约中所包括的岛屿, 以及菲 律宾群岛政府在通过该宪法时行使管辖权的全部领土。 ” ⑤ 这就是所谓的“ 条约界线” 。1 8 9 8
S c a r b o r o u g h R e e f , 即 黄岩岛。 4 月, 该委员 会出 版了《 中国 南海岛屿图 》 , 亦把黄岩岛标在中国
的领土范围之内。1 9 3 6 年, 在白眉初编的( 中华建设新图》 一书中第二图( 海疆南展后之中国
全图》 , 同样把黄岩岛标在中国的南海疆域线内。 ②1 9 4 7 年, 民国政府内政部方域司审定南海 诸岛地名 1 7 2 个, 并于 1 2 月 1日由内 政部通过中央社正式公布, 次日 见报。同年 1 1 月内政部
① 〔 越〕 刘文利著、 戴可来等译 : 《 越中关于黄沙和长沙两群岛的争端》 ,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 1 9 9 6 年刊, 第1 2 页。
② 韩振华主编: 《 我国南海诸岛 史料汇编》 , 东方出 版社1 9 8 8 年版, 第1 7 5 , 3 6 0
组织对南海诸岛地名进行普查, 中国地名委员会于 1 9 8 3 年4 月2 4日 公布了( 中国南海诸岛部 分标准地名》 , 其中中沙群岛包括有黄岩岛( 民主礁) 。 ④ 这些事实说明, 黄岩岛自 古以来就是 中国的领土, 它一向在中国的主权管辖之内, 过去从未遇到过挑战, 也得到国际上的广泛承认。
杨桓: ① ( 太史院铭》 , ( 元文类) , 第2 1 8 页。 ② ( 元朝秘史续集) 卷1 , 丛书集成初编本。 ③ 韩振华: 《 南海诸岛史地考证论集) , 中华书局 1 9 8 1 年版, 第1 0 8 页。 ④ 同上引书, 第1 0 9 -1 1 0 页。 ⑤ 宋潦: ( 元史》 卷1 0 , 第2 1 0 页。 ⑥ 宋镰: ( 元史) 卷4 8 , 中华书局 1 9 7 6 年版, 第1 0 0 0 页。 ⑦ 具体推算方法, 请见李金明: ( 元代“ 四海测验” 中的南海) ,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1 9 9 6 年第4 期。
黄岩岛之争的国际法思考

黄岩岛之争的国际法思考作者:孟思来源:《法制与社会》2012年第34期摘要近年来,中国和菲律宾之间的黄岩岛之争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
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得寸进尺,悍然与中国对抗,甚至出现与中国对峙数天的局面。
黄岩岛事件的不断升级,加上一些大国的介入,使这一争端日益复杂化、国际化。
本文是从国际法的角度,通过简要介绍黄岩岛,提出中国应以强硬的姿态,采取灵活务实的方针来解决黄岩岛争端。
关键词黄岩岛国际法依据作者简介:孟思,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12-132-02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认可。
中国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形成了对黄岩岛不可争辩的主权。
然而,自1997年5月以来,菲律宾在黄岩岛附近频繁袭击中国渔船,逮捕中国渔民,不断提出对黄岩岛的主权要求。
为了解决这一争端,笔者认为,中国应该放弃在19世纪80年代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而应不遗余力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一、黄岩岛概况黄岩岛,又称民主礁,位于北纬15€?7′,东经117€?1′。
虽然被命名为岛屿,但实际上是一个外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礁盘,四周有星罗棋布的礁石分布。
这些礁石围城了一个潟湖。
该潟湖水深10-20米,面积约为130平方公里。
它的东南端有一个宽阔的水道与外海相通,使得渔船可以自由进出,从事渔业活动。
黄岩岛有丰富的水产资源。
它盛产金枪鱼、章鱼、红鱼、梅花参及各种贝类产品。
黄岩岛水域珊瑚种类也很丰富,经济价值非常高。
此外,其海底还有尚未探明的丰富的宝藏。
黄岩岛地处马六甲海峡至台湾巴士海峡的南海重要航线上,扼守南海咽喉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二、黄岩岛之争日益复杂化的原因众所周知,黄岩岛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而菲律宾却不断对其提出主权要求。
菲律宾染指黄岩岛有着深刻的背景和原因。
换句话说,黄岩岛事件的发生,绝非偶然,而是必然。
“黄岩岛事件” (2)

黄岩岛事件2012、4月10日菲律宾海军袭扰中国渔船一、实质:主权之争黄烟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也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1947年,中华民国内政部正式出版的《南海诸岛位置图》就将黄岩岛划到十一段线内(十一段线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历史性界线,中国对线内的岛、礁、滩、沙洲拥有主权)。
外交学院国际法教授龚迎春认为:“菲律宾在1997年之前从未对中国在黄岩岛行使主权和管辖权提出任何异议,也未对黄岩岛提出过任何主权要求。
”但1997年5月,菲律宾海军在黄岩岛拘捕21名中国渔民;1999年,菲军舰撞沉一艘中国渔船;2009年,菲律宾总统签署“领海基线法”,将黄岩岛划入菲领土。
菲律宾有没有资格对黄岩岛提出主权要求?龚迎春表示:“菲律宾建国以来,其领土界限依据来自三个条约,分别是1898年的《美西巴黎协议》、1900年的《美西华盛顿条约》和1930年的《英美条约》。
在这三个条约中,菲律宾领土的西限为东经118°,而黄岩岛在此范围之外。
”黄岩岛属于中沙群岛,距西沙群岛约340海里,距菲律宾苏比克港约100海里。
菲律宾方面称,按照1994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黄岩岛位于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有权行使“主权”。
龚迎春认为:“这种主张完全颠倒了领土和专属经济区的关系。
根据陆地决定海洋的原则,陆地领土和岛屿的存在是沿海国主张专属经济区的前提和基础,反过来,没有任何一项国际法规则允许以其专属经济区来侵吞别国的领土。
”著名军事评论员马鼎盛也认为:“首先,菲律宾先得拥有合法领土及岛屿作为基础,才有资格由此延伸200海里作为经济专属区。
黄岩岛是中国的,不是菲律宾的,不是说菲律宾距离黄岩岛比较近、200海里之内的黄岩岛就成了菲律宾的。
例如距离希腊300公里的罗得岛距土耳其沿岸仅20公里,但因为历史原因,它就不属于土耳其;国际上没有岛屿离哪个国家近就属于谁这回事。
”二、军事战略方针罗援称:南海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
我们始终坚持“后发制人”、“不打第一枪”的军事战略方针。
试析黄岩岛之争的国际法试探

试析黄岩岛之争的国际法试探论文摘要最近几年来,中国和菲律宾之间的黄岩岛之争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
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得寸进尺,悍然与中国对抗,乃至显现与中国对峙数天的局面。
黄岩岛事件的不断升级,加上一些大国的介入,使这一争端日趋复杂化、国际化。
本文是从国际法的角度,通过简要介绍黄岩岛,提出中国应以强硬的姿态,采取灵活务实的方针来解决黄岩岛争端。
论文关键词黄岩岛国际法依据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取得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认可。
中国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形成了对黄岩岛不可争辩的主权。
但是,自1997年5月以来,菲律宾在黄岩岛周围频繁攻击中国渔船,批捕中国渔民,不断提出对黄岩岛的主权要求。
为了解决这一争端,笔者以为,中国应该舍弃在19世纪80年代提出的“搁置争议,一起开发”的方针,而应不遗余力地保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一、黄岩岛概况黄岩岛,又称民主礁,位于北纬15€?7′,东经117€?1′。
尽管被命名为岛屿,但事实上是一个外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礁盘,周围有星罗棋布的礁石散布。
这些礁石围城了一个潟湖。
该潟湖水深10-20米,面积约为130平方千米。
它的东南端有一个宽敞的水道与外海相通,使得渔船能够自由进出,从事渔业活动。
黄岩岛有丰硕的水产资源。
它盛产金枪鱼、章鱼、红鱼、梅花参及各类贝类产品。
黄岩岛水域珊瑚种类也很丰硕,经济价值超级高。
另外,其海底还有尚未探明的丰硕的宝藏。
黄岩岛地处马六甲海峡至台湾巴士海峡的南海重要航线上,据守南海咽喉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二、黄岩岛之争日趋复杂化的缘故众所周知,黄岩岛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而菲律宾却不断对其提出主权要求。
菲律宾染指黄岩岛有着深刻的背景和缘故。
换句话说,黄岩岛事件的发生,绝非偶然,而是必然。
(一)强有力的外部环境20世纪70年代后,东南亚的几个国家如越南、菲律宾不断挑衅中国,宣称拥有中国南沙岛屿的主权。
他们接连采取军事方法,摆出一副“先发制人”的态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岩岛的归属问题以及它在国际法上的依据
一、黄岩岛介绍
图片
简介:黄岩岛(曾用名:民主礁),是中国中沙群岛中惟一露出水面的岛礁,位于北纬15°07′,东经117°51′,距中沙环礁约160海里。
军事价值——黄岩岛是周边数十万平方公里海域内唯一露出水面的礁盘,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而且这个礁盘面积巨大,达到150平方公里,超过了南沙任何一个单独的礁盘,黄岩岛整个礁盘浅水区(水深1米左右)面积广阔,开发建设十分方便。
礁盘口门宽大,经过疏浚深挖建设后可以进出大型舰艇。
经济价值——由于有一圈完整的环礁阻挡,礁盘外风浪无法进入泻湖,一直是渔船的避风良港。
黄岩岛对中国深海渔业未来规划有重要意义。
我国南海渔业捕捞目前集中于3大渔场,即北部湾大陆架渔场、大陆架渔场、西沙渔场。
黄岩岛是深海渔业捕捞的重要渔场和热带风暴降临时的天然避风良港。
二、黄岩岛归属问题
1、中方立场
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中国对黄岩岛的主权可追溯到元初。
元初在中国疆域内进行了“四海测验”,其最南的南海测点就在今西沙群岛一带或中沙群岛的黄岩岛,也就是说,当时的西沙群岛和黄岩岛都在中国的疆域之内,元朝政府已对其行使了主权和管辖权。
二次大战前后,中国多次重申了对黄岩岛拥有主权,1947年10月,民国政府核定和公布的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中,将斯卡巴罗礁改成为民主礁,列在中沙群岛范围内。
20 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政府组织对南海诸岛的地名进行普查,中国地名委员会于1983年4月24日公布了《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其中中沙群岛包含有黄岩岛(民主礁)。
目前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对黄岩岛实施行政管辖。
中国对黄岩岛的领土主权拥有充分法理依据:中国最早发现、命名黄岩岛,并将其列入中国版图,实施主权管辖;中国一直对黄岩岛进行长期开发和利用。
黄岩岛以东是幽深的马尼拉海沟,这是中国中沙群岛与菲律宾群岛的自然地理分界。
2、菲方观点
上世纪90 年代以前,国际社会对中国拥有黄岩岛主权从未提出任何异议,不存在对该岛的主权之争。
虽然当时菲律宾政府将黄岩岛划在其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内,但由于当时黄岩岛由驻菲美军实际控制,菲律宾并未提出主权要求。
自从1992 年菲律宾前国家安全顾问戈勒斯声称黄岩岛是菲律宾国土以后,菲律宾不断在黄岩岛问题上挑起争端。
1993年——菲对该岛进行勘测、考察和巡逻
1997年——菲海军毁坏黄岩岛上的中国主权标志、严密监视和干扰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探险活动
1997年以来——菲军舰多次驱赶、撞沉中国渔船,他们在这里肆意抓扣、驱赶、武装袭击中国渔民渔船
菲方的主权借口:
(1)黄岩岛被菲律宾实际控制;
(2)黄岩岛邻近菲律宾;
(3)黄岩岛在菲律宾的专属经济区之内。
三、从国际法看黄岩岛的归属问题
1、驳斥借口一:黄岩岛被菲律宾实际控制
菲律宾在1961年6月17日第3046号法案《关于确定菲律宾领海基线的法案》宣布“条约界线”内的“全部水域始终被视为菲律宾群岛的组成部分”。
不符合现行国际海洋法的有关规定。
“条约界限”指:菲律宾宪法中关于其领土的规定,即“根据1898年12月10日美国和西班牙缔结的巴黎条约割让给美国该条约第3条所述范围的全部领土,连同1900年11月7日美国与西班牙在华盛顿缔结的条约及1930年1月2日美国同英国缔结的条约中所包括的岛屿,以及菲律宾岛屿,政府在通过该宪法时行使管辖权的全部领土。
”
首先,菲律宾划定领海基线采用的是群岛基线,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群岛国的领海测算应从群岛基线量起,其宽度不超过12海里的界线。
然而,菲律宾却在第3046号法案中宣布位于群岛外缘岛屿之外而在“条约界线”之内的全部水域为菲律宾的领海,如此主张的领海就不是海洋法规定具有一定宽度的海域,而是由围绕着各岛的经纬线构成的多边形,其西南端最宽度领海的宽度是0.5-2海里,在南中国海一边是147-284海里,在太平洋一边是270海里,甚至包括了印度尼西亚的米安加斯岛,这种做法显然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12海里的宽度,是不合法的。
其次,菲律宾的“条约界线”使用的是一种地理速记的简单方法。
为的是省却把割让的岛屿一一列举出来。
以这种方法割让的仅是界线内的岛屿,而没有包括整个岛屿,故菲律宾不能以此为依据把“条约界线”内的全部水域看成是菲律宾的领海。
在巴黎条约的第三条就明确写道:“西班牙现将被称为菲律宾列岛的群岛,其中包括下列各线内的诸岛屿割让给美国”,条约中无只字提到海域的割让,因此,菲律宾的条约依据完全违背了条约缔结时的历史事实,也是没有根据的。
第三,菲律宾依据的三个历史条约的主要缔结国是美国和西班牙,这两个当事国的看法无疑是解释条约内容的关键,尽管西班牙对此没有提出意见,但是美国对菲律宾的做法持反对意见,美国国务院在1958年重申,美西、英美条约中经纬线,仅是指明割让群岛的范围,而无表示割让海域的意思。
此外,美国在当时仅承认3海里的领海宽度,根本不可能要求西班牙割让超过3海里的广阔领海,当事国的解释,是菲律宾“条约依据”无法成立的最好说明。
2、驳斥借口二:黄岩岛邻近菲律宾
在国际上,不存在“地理邻近”的国际法规则,“邻近原则”并不能构成一国侵占另一国领土的依据。
国际法和国际实践早已认定“地理邻近”不是解决领土归属的国际法原则。
国际上类似这种远离本国的大洋区域,或在邻国海岸附近拥有岛屿的事例很多,但这并未因地理位置的接近而改变岛屿的主权归属。
以地理位置接近来声称主权,这种做法完全违反了国际法。
在国际上类似这样远离本国的大洋区域,或在邻国海岸附近拥有岛屿的事例很多,例如澳大利亚的圣诞岛,距离澳大利亚有数百里,而位于印尼爪哇岛200海里以内,但他不因邻近而属于印度尼西亚。
再如希腊在爱琴海有350多个岛屿,其中有些就分布在土耳其海岸附近,最近甚至不到1海里,假如这些国家都像菲律宾那样,以邻近为由,把其他国家的岛屿划入自己的领土,那么天下就将大乱。
以此而论,菲律宾不能以邻近为借口,擅自把黄岩岛说成自己的领土。
3、驳斥借口三:黄岩岛在菲律宾的专属经济区之内
陆地统治海洋是国际海洋法的基本原则。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允许沿海国建立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但沿海国无权因此而损害其他国的固有领土主权。
菲律宾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改变领土主权归属的想法和做法是违反国际法、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宗旨和原则的。
类似菲律宾所处的半封闭的南中国海海域,周边国家所拥有的岛屿或岩礁多数是位于距离大陆200 海里之内,这就存在有海岸相向或相邻国家之间专属经济区界限的划定问题,
需要通过国家之间的协议,以公平的方式来进行解决,而不是单方面宣称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任意把其他国家的岛屿或海域声称为“在其专属经济区之内”。
菲律宾所谓的“专属经济区”,是基于其自身对海洋法的单方面解释,简单地认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专属经济区的最大宽度为200 海里,而黄岩岛东距菲律宾吕宋岛约125 海里,于是就在其专属经济区之内。
按照国际法,菲律宾必须根据国际海洋法与中国谈判其领土和中国拥有的黄岩岛及其他地区之间的专属经济区划界问题。
菲律宾声称的专属经济区没有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