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药品价值链角度分析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合集下载

价值链视角下的药品价格机制

价值链视角下的药品价格机制
维普资讯
价 值 链 视 角 下 的 药 品 价 格 机 制
黄 莉
【 摘 要 】 者 从 药 品 价 值 链 的 角度 , 讨 了我 国 药 品价 格 的 形 成机 制 , 出 了 “ 品 价 格 虚 高 ” 真 正 原 因 并 不是 笔 探 提 药 的
19 9 7年 以来 中 国政 府 药 价 下 调 方 案 一 览表
降价时 问
19 9 7年 1 0月
终究具 有商 品的一般属 性 , 其生产 经销企 业 同样 需要有 利 润才 能赢得 生存 发展 机会 ,必 须尊 重商 品的价值 规律 , 当 采取措 施让药 品价格低 于其 自身价值 时 , 谁会去 生产 又有 呢 !本文将产业链 和价值链并 重研 究 , 为药品价格 的控 制 , 提供一 种全新 策略 , 在推动 药 品价 格政 策成功 实施方 以期
3 4种药 品零售价 5
2 8种 中成 药 7
I8种 中成 药 8
2 0
I 5
I 6
2 0种 西 药 6
品原则上 限价不超 过零售 价 的 6%, 药品价 格 的控 制产 0 对 生 了积极作 用 , 真 正按 成本 加价 核算 的制 药公 司 , 但 只能
3 3种 化 学 药 8
2 0
20 0 3年 1月
消化 系统 、血液 系统 、专科 、诊所用药 等医保 目录 内 1 9种化 学药 9 公布 医保 目录 2 7种中 成药 最高零 售价格 6 调整枸 酸芬太尼 等 3 种特殊 商品价 格 2 种抗 感染药 4
1 8种 药 品 单 独 定 价 2 2种 抗 感 染 药 6 7种 抗 肿 瘤 药 品 , 3 0多 个 剂 型 0

药品 的招 标 。 品的挂 网采购 药

价值链与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价值链与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研究药品价格的文献颇多 , 但真正从价值链角度
关 注药 品价 格形 成 的文献几 乎 没有 。成 刚认为 , 药 品
药品降价最终变成了药品涨价 ( 陈伟 国, 2 0 0 8 ) 。这说 明, 面对政府药品价格规制 , 各利益 主体都能理性地 寻找 到应 对策 略 。传 统药 品价 格形 成机 制 , 难 以调和 各利益主体利益, 最终损害了患者利益。田甜认为医 院垄断药品零售市场 8 0 % 份额 ,致使制药工业和批 发企 业 在药 品交易 过 程 中失 去话 语 权 ,医 院平 均 回
门诊 和 出院病 人人 均 医药费 用看 , 无论 是 门诊 病 人次 均 医药 费还 是 出院病 人 人 均 医药 费 均逐 年 上 涨 。如
门诊 病 人 次 均 医 药 费 2 0 0 2年 为 5 5 . 2元 . 2 0 0 9年 为
明, 仅着 眼于降低药品价格 。 可能导致“ 空降” , 降低药 品费 用关 键 在 于改 变 医生 用药 行 为 。难 点 在 于 如何
9 8 . 9 、 9 6 . 5 、 9 9 . 9 ( 以2 0 0 0年 为 1 0 0 ) , 西药 价 格 指 数 分 别为 9 4 . 5 、 9 4 . 5 、 9 4 . 9 、 9 7 . 7 、 9 8 . 4( 以2 0 0 0年 为 1 0 0 )
( 中国统计年鉴 , 2 0 1 0 ) 。 但病人药品费用却有增无减 , 并成 为看 病 贵 的 “ 头号 元 凶” 。从 卫生 : 一是药品价格 . 二是药品使用 数量 。 三是使 用药 品 的价格 结构 。相应 地 控制药 品费
用 策 略可 以归结 为三个 方 面 :一是 降低药 品 的价格 ,

6 6—
M 0DERN EC0N0M I C RES EARCH

我国医药价格形成机制

我国医药价格形成机制

我国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我国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我国医药价格形成机制班级:姓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摘要:“看病难、看病贵”作为一个广受关注的民生问题,已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

主要通过对高药价这一核心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认为“以药养医”的政策导向和政府财政补贴的不足是导致个人承担昂贵医疗费用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现状,提出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实施医药分离政策以及完善监管等探索性建议,为国家医疗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提供意见。

我国药品价格长期居高不下的成因涉及药品定价、生产、流通、消费、医院补偿机制等方面。

政府抑制“药价虚高”的思路是放开药品经营;加快医疗保险和卫生体制改革;加大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大药品定价的监管力度。

关键词:高药价;医药分离;加强监管;定价政策;药价虚高;药价改革 Abstract:" Difficult to see a doctor, see a doctor expensive" as a popular concernabout the livelihood issues, has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national" Twelfth Five-Year Plan", by the government 's attention. Mainly through the high price of medicine which is a core question carries on the thorough discussion,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its formation, that " in order to support drug treatment," the policy guidance and government financial subsidy is the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of expensive medical expense is the main reason,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put forward toincreasethegovernmentfinanceinvestment,theimplementation of separation of pharmaceutical policy and perfect supervision and the exploring suggestion, fornationalhealthcarereformfurtherimplementation. By analyzing the economical structure of medicine industry in Guangdong and the present status of talentscultivation in medicine universities in Guangdong,this paper makes an attempt to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efective combination of territorial economy with the adjustment of specialty structure in regional medicine university,meanwhile,theauthor is also trying to explore and reform the mechanism of talents demand prediction and adjustment of specialt.摘要 (1)关键字 (1)引言 (3)我国药品定价中的问题 (3)1.政府定价方面存在定价过高的问题。

对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探究

对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探究
监管 力霞
中国医疗 体制改革 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 而 “ 看病 贵” 、 “ 看 病难 ”又是其 中突 出而典 型的 问题 , 要解 决这 些 问题 , 改 1 、从定价机制来看改革措施 : 革现行的医药价格机制迫在必行。从分析可 以看出, 我国现行的医 1 . 1 、区分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定价, 提高医疗服务收费 , 整体降 药价格机制存在药价虚高、医疗服务和药品收费 比重不合理等 问 低药品价格。这可以从根本 匕 破除 “ 以药养医”。医药价格本来应该 题, 应该从定价、补偿、监督等机制来进行改革 , 才能真正让人们看 由 “ 医”中的 “ 医疗服务价格”和 “ 药”中的 “ 药品价格”两个相对 得起病! 四 独立的部 分组成 , 但 现行的 医药 价格形 成机制 中, 却存 在理解 认知和实 际操作 匕 的双重偏 差 。 参 考 文 献 1 . 2 、针 对药品价格 必须在 成本的基础 上 , 综合考 虑市场需要 进行 【 1 ] 胡 民, 医疗 费用 结构 性 失 衡 下 医药价 格 形成 机 制 研 究 , 现 代 商 业 定价。应该尽陕夯实药品和医疗服务成本核算方法、价格检测系统、 M, 2 0 1 1 年O 5 期 价 格评 审制度 等基 础 , 从而为 改革 药 品和 医疗 服务价 格形成 机制提 供 [ 2 】 贾洪 波 , 扎 实推 进 药 品和 医疗服 务价 格 形 成机 制 改革 , 价 格理 论 基本 条件 。 与实 践『 J ] , 2 0 0 9 年1 1 期 1 . 3 、改进定价方法, 综合考虑医药成本、质量、疗效等等。国 [ 3 】 王世 玲 , 如 何寻 找 医药价格 机 制的合 理 “ 节点” , 金 融 博 览 家发展改革委药品价格评审中心主任吕凤霞说, 药品的复杂 l 生 决定了 [ J ] , 2 0 0 8 年1 2 期 其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包括临床效能、有效 『 生 稳定性、质量疗效指 [ 4 ] 陈波 , 改 革 创 新 医 药 价 格 形 成 机 制 满 足 群 众 医疗 卫 生 增 长 需 标、创新的程度、处方量以及与同类药治疗同等病的总费用对比等。 要— — 广 东省 医药 价 格 试 点 改革 探 索 , 价 格 理 论 与 实 践[ J 】 , 2 0 0 8 年 考量 匕 述多种因素, 定价部门要改进定价方法。 l 2 期 2 、从补 偿机 制来看改 革措施 :

药品的价格体系及如何计算差价

药品的价格体系及如何计算差价

药品的价格体系及如何计算差价我国政府对药品价格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确定合理的药品价格体系、生产企业的利润率和费用率、药品流通领域的进销差率和批零差率等方式来体现。

一、药品的价格体系医药招商产品从生产领域经过流通领域后再进入消费领域,在流通领域又要经过批发、零售等环节。

药品经过每一个环节就是一次买卖,相应地就要有一个价格,这样就形成了出厂价、批发价、零售价等药品价格形式。

1.药品的出厂价格是药品生产企业向批发企业销售药品时的价格,它由药品生产成本加生产企业的利润构成,是批发企业的药品收购价格或称药品的进价。

药品出厂价是药品进入流通领域的第一道环节价格,由于在流通领域中的药品经营企业(批发和零售)都是以获得药品进销差价或批零差价作为医药招商企业的利润,所以药品出厂价格的高低将会影响其后各个环节上的药价,并最终会影响卖给终端消费者的零售价格,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

所以,药品的出厂价是制定其后各环节价格的基础。

2.药品的批发价格是药品批发企业向零售药店或医疗单位的药房销售药品时的价格,它由药品的购进成本加进销差价构成。

因为该环节的药品价格处于出厂价格和零售价格之间,所以批发价格的确定有助于稳定药品的流通市场。

3.药品的零售价格是零售药店或医疗单位的药房向消费者销售药品时的价格,由购进成本(即药品进价)加上批零差价构成。

由于零售价格是药品流通中最后一道环节的价格,所以与消费者的利益直接相关。

二、药品价格在各环节的形成过程药品生产企业药品出厂价格—药品生产成本+生产企业利润药品批发企业药品批发价格—药品出厂价格+药品进销差价药品零售企业药品零售价格—药品批发价格+药品批零差价药品消费者药品消费者以药品零售价格购买药品。

三、药品差价(一)药品差价的概念药品差价是指药品处于不同的流通环节所形成的价格差额,具体包括进销(购销)差价和批零差价两种。

药品差价有差价额和差价率两种表现形式。

差价额是构成药品差价的两种价格之间的差额。

药品经济分析报告

药品经济分析报告

药品经济分析报告引言药品经济分析是对药品市场进行全面的经济性评估和分析的重要工作。

药品市场的发展和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对药品经济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分析药品市场的供求状况、价格形成机制、市场竞争情况以及政府政策对药品经济的影响等方面,旨在提供对药品经济的全面了解。

供求状况分析药品市场现状根据市场调研数据,药品市场呈现供应不足、需求旺盛的状况。

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药品供应紧张的情况更为突出。

这主要是由于人口增长、老龄化趋势以及疾病发病率上升等原因导致的。

价格形成机制分析药品的价格形成主要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生产成本以及政府监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药品市场的供需关系紧张会导致价格上涨,而供大于求的情况则会导致价格下降。

此外,药品的研发、生产、运输等成本也会直接影响药品的价格。

政府对药品市场的价格进行监管,通过价格管制机制对药品价格进行调控。

市场竞争情况分析市场主体分析药品市场涉及到生产企业、经销商以及零售药店等多个市场主体。

目前,药品市场中存在着多个大型药企,并且越来越多的中小型药企也开始进入市场。

药品经销商在市场中起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采购、储存和销售药品,将药品从生产企业流向零售药店。

零售药店则是药品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环节,他们负责将药品销售给最终消费者。

市场竞争程度分析药品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品牌竞争:药品市场中的大型药企通过建立品牌形象和推广活动来争夺市场份额。

2.价格竞争:药品市场中存在着价格战,企业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

3.渠道竞争:药品经销商和零售药店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他们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来争夺客户。

政府政策对药品经济的影响政府在药品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政策的制定和监管来影响药品经济的发展。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政府政策及其影响:1.药品价格管制政策:政府通过制定价格管制政策来控制药品价格,保障药品的可及性。

浅议药品价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浅议药品价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浅议药品价格形成的影响因素【摘要】目前药品价格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突出矛盾,药品价格到底受那些因素影响?为回答此问题,笔者及其团队从药品价格性质、药品政府采购制度、药品流通体制、“以药养医”机制存在的缺陷、政府药品价格监管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分析药品价格的影响因素,现结合文献论述如下。

【关键词】药品价格;形成机理;因素分析价格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药品价格不同于一般产品(如:服装、食品等),也不同于一般公共事业产品(如:自来水、煤气、电等)传统自然垄断行业产品价格,它是一个复合价格。

由于不受管制的卫生服务市场的费用会不断上涨,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较差,市场失灵就会出现。

笔者试从药品价格性质、药品政府采购制度、药品流通体制、“以药养医”机制存在的缺陷、政府药品价格监管等方面对药品价格形成的影响进行分析。

1.药品价格性质1.1药品本身的特殊性根据经济学理论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数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而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在患者康复之前效用是不会递减的,患者必须根据医生的要求按时按量服用药品,这样其实是对消费者具有一定的强制性〔1〕.1.2药品的需求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患者是药品的最终消费者,但是医院充当了患者的代理人角色,这样就会直接增加了用药需求的绝对需求量。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人有1.4亿人,占全国人口10%左右,占全国用药消费总量比重达50%以上[2]。

据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口患病率高达39.2%,是年轻人的6.5倍,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更加急切和普遍,这将会带动医疗卫生总费用相应增加[3]。

1.3药品的供给在我国,政府仍然是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最大提供者。

目前我国医疗服务机构90%以上为公立医疗机构,从理论上来说,公立医院的作用体现在提供基本卫生服务、应对突发应急事件、平抑医疗服务价格等等方面,但事实上,如此庞大的公立医院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存在很大矛盾,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投入逐年下降,这就必然导致医疗服务市场的供需失衡和价格失控,公立医院为生存和发展,就必然会在药品供给方面大做文章。

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及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分析

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及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分析

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及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分析医药价格是指一种药品或医疗服务的售价,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医药价格形成机制通常由政府政策、市场供求关系、生产成本以及利润等因素决定。

不同的价格形成机制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市场效率。

首先,政府政策是影响医药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因素。

政府通过定价机制来对某些重要药品进行价格干预,以维护公平和合理的价格水平。

政府对医疗服务的价格进行监管,确保患者能够负担得起基本医疗服务,避免过度利润或垄断行为。

政府政策对医药价格的干预使得药品价格相对稳定,保证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可承受性。

其次,市场供求关系也是医药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因素。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药品价格的变动。

当供不应求时,药品价格会上涨,反之亦然。

市场竞争程度越高,价格波动性则越大。

市场供求关系对医药价格形成机制的影响程度与其他因素相比可能更加显著。

另外,生产成本也是影响医药价格的重要因素。

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研发费用以及制造过程中的各种成本。

药品的生产成本对价格形成起到直接的影响。

高成本的药品通常售价较高,因为厂商需要通过价格获得回报来覆盖其研发、生产、推广等费用。

利润是决定医药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制药公司需要通过销售药品来获得利润。

利润的高低与市场需求、市场竞争、生产成本等因素有关。

药品利润过高可能会导致价格虚高,限制患者的医疗选择,影响整体的市场效率。

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是复杂的。

一方面,通过合理的价格机制可以促进医药市场的发展和创新。

合理的利润水平可以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刺激企业竞争,提高药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药品市场的良性竞争。

另一方面,不合理的价格机制可能导致药品价格过高,使得患者难以负担,对市场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价格过高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平分配,限制了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

为了提高市场效率,需要建立一个公平、透明和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

政府应加强监管,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防止价格垄断和不公平竞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药品价值链角度分析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借助迈克尔·波特价值链理论,从生产、流通、使用、补偿四个环节分析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药品生产环节存在散乱小的问题,流通环节供应链过长,使用环节存在医生回扣,补偿环节补偿金额相对较小等问题。

结合现有的制度,包括药品招标采购制度、药品零差率制度等分析药品价值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标签:药品价值链;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7.021
医药及医药价格关系国计民生,改革开放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医疗药品费用也逐渐上涨,人均药品费用负担过重。

“看病贵、看病难”成为百姓呼声强烈的重要民生问题之一,其中药价虚高、药品市场流通秩序混乱等问题尤为突出,药品价格体系混乱、形成机制扭曲等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方面药品价格虚高,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削弱了新医改带给百姓的实惠,严重的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也影响到社会民众对政府推进医改惠及民生的信心;另一方面又存在药品价格虚低问题,低价药断货,企业停止生产,很多经典的低价药品供应不上的新闻屡见不鲜。

不论是药品价格虚高还是虚低,都说明现有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出现问题,严重的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

这不仅不利于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间的公平竞争,不利于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也给政府财政带来巨大压力,更导致了社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社会福祉。

1药品价值链
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首次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概念:基于制造业,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流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

价值链被看作是一系列完成的活动,是把原材料变换成用户所需产品的一系列过程。

具体在药品领域,药品价格链可以划分为生产、流通、使用、补偿四个环节。

药厂负责药品生产,药品经销商承担了药品分销任务,使患者能就近购买到药品,医生提供帮助患者选择药物和指导用药,患者是最终的消费者。

1.1药品生产环节对价格的影响
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大多规模小、研发能力薄弱,企业基本靠生产仿制药品维持。

产品同质化使得企业间的价格竞争激烈,行贿、寻租成为企业的营销方式。

我国药品生产企业有5000多家,存在小、杂、散、乱等特点。

过去我国仿制药管理比较松,基本上企业只要申报临床就能通过,这在发达国家是无法想象的。

这导致药品的效果不尽人意,而且仿制药生产企业也非常的多,技术门槛低。

但是随着2016年三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仿制药的监管趋严。

《意见》要求仿制药必须开展一致性评价,逾期将不再予以注册。

这意味着我国药品生产企业的大洗牌,未来仿制药的质量也会提高。

1.2药品流通环节对价格的影响
我国药品流通成本主要包括医药物流成本和药品商业成本。

医药物流成本是指药品自生产出来后,从药厂到达消费者(患者)手中这一过程的耗费,商业成则指企业为了通过招标采、进入医保目录或是大同医院关系所支付的隐性成本。

我国药品流通环节较多,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特征,药品生产商要经过多层批发商、零售企业、医疗机构才能到达患者。

而发达国家的药品流通模式则正好相反,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特征,药品的销售、流通常常采取物流配送的方式进行。

现今药品流通环节有一定缩减,但仍然存在着一定冗余,应该进一步缩短医药供应链上不必要的流通环节,提高药品流通渠道效率。

现行的药品招标采购未达到降低药品价格的目的,反而抬高了流通成本,产生了新的腐败问题。

1.3药品使用环节对价格的影响
医生指导药品用药增加了药品的价值,是药品价值链的重要一环。

我国医生的服务价格普遍较低,以药养医的情况屡见不鲜,并且医院是药品销售的最大终端,具有垄断地位。

医生和医疗机构在药品流通中,处于两端间的垄断地位,80%的药品是通过医疗机构销售的。

由于医疗服务费用长期较低,医院的正常运转主要靠药品高收费来维持,直接导致了药品价格的提高。

医疗机构尤其是城市二三级医院具有绝对的双边垄断地位。

这种垄断地位是造成药品价格虚高的根源,医疗产业结构应该做出以下三个方面的调整:重点扶持医疗行业中基层医疗机构;大力扶植民营医疗机构;逐步弱化城市超大医疗机构的市场垄断地位。

1.4药品补偿环节对价格的影响
药品的补偿环节主要包括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偿以及医疗保险制度。

我国公立医院的收入的主要构成包括医疗服务费用、药品加成收入、政府补偿收入等。

新医改为切断以药养医,在部分省市的公立医院试行药品“零差率”政策,取消原先的15%的药品加价,提高医疗服务费。

公立医院的运行长期依靠药品加价,实施“零差率”政策后,势必会影响医院,虽然提高了服务价格,但未能完全弥补医院的损失,落实好“零差率”政策应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补偿力度。

医疗保险制度减低了消费者实际付费价格,医疗保险单位是部分药品价格付费单位,支付标准的制定对药品价格有较大的影响。

下一步改革应让医保支付参与到招标采购中,更好的发挥控费作用。

2从药品价值链角度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政府对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从生产、流通、使用、补偿各环节出台政策法规,进行了多轮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药价虚高问题。

2000年开始,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逐渐在全国各个省份得到实施。

2009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已全部实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目前,招标采购政策仍在完善。

2009年,政府开始推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2012-2013年,药品零差率政策开始在更多县级医院中实施。

2013-2014年,部分地区的市级和省级三级以上大医院也开始试点零差率政策,即取消药品15%的医院加成,明确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医疗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

药品价格机制也由政府定价为主转向以市场定价为主,2015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决定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外,取消药品政府定价,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发挥医保控费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

这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反映了政府逐渐从管制药品价格转向监管药品价格,药品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

2.1减少药品流通环节
现有的药品流通环节过长,从生产厂商要经历总经销商,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地区经销商等等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这其中价格也层层加码,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

政府可以倡导大型的经销分销公司,加强整合并购,降低流通环节的成本。

2.2完善药品招标采购制度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是目前大部分药品价格控制的最主要政策。

药品招标采购需要公开透明,实行量价挂钩。

应该规范招标采购制度,使集中招标的意义真正发挥出来。

江苏省招标采购制度中的分级管理从区别药品的质量、药效等形式引导形成合理的药品价格。

2.3完善药品价格谈判制度
对一些专利药、独家品种,价格非常昂贵的药物,通过招标采购的形式无法降低价格,需要采用谈判的方式降价。

谈判制度运行的时间较短,可以通过借鉴美国谈判制度的经验,可以结合医保报销、税收优惠等等形式和企业谈判,将药品价格降下来,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2016年5月20日,国家卫计委公布《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结果的通知》,其中有慢性乙肝一线治疗药物替诺福韦酯,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

与之前公立医院的采购价格比较,3种谈判药品价格降幅均在50%以上,其中吉非替尼的月均药品费用将从约15000元降至约7000元。

乙肝、肺癌患者用药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大大提高。

2.4完善药品零差率制度
现有的零差率制度设计初衷是好的,希望能通过药品零差率切断以药养医模式,但是忽略了以药养医产生的根源。

公立医院自负盈亏,医生待遇较低,政府对医院的投入较小等都使得公立医院为了存活需要通过卖药赚钱。

零差率政策
前,政府允许医院在药品上加成15%的费用,这占到医院总收入的1/3以上,而政府对医院的投入很小,于是这部分费用被转移到门诊费,检查费,通过其他形式收费,没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应该晚上药品零差率政策,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同时提高医生待遇,严格禁止回扣红包等行为。

参考文献
[1]李先国.药品供应链的整合问题研究[J].管理世界,2010,(05):176177.
[2]李思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济南:山东大学,2008.
[3]刘尚举,武志昂.以药养医机制对医院合理用药的影响及对策[J].药品评价,2014,(22):3032.
[4]孙飞,靳毓.可竞争市场理论下药品价格的形成机制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5,(04):2442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