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面向就业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高等教育则是人力资本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全球经济竞争中,高等教育发展已成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把高等教育视为实现经济增长、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研究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高等教育的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选题意义高等教育扮演了培养人才、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角色,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可忽视。

通过深入研究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利于更好地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和人才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拟围绕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展开,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 国内外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现状和进展。

2. 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研究。

3. 利用实证分析方法,探讨我国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关系,并对历年数据进行分析。

4.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有机衔接。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方法:对前期在国内外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以了解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现状和进展。

2. 理论分析方法:对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进行理论分析,建立模型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3. 统计分析方法:利用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期望通过对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探讨,为加强高等教育的投资,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向。

人力资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人力资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人力资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人力资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篇论文旨在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关键问题,包括员工招聘与选拔、绩效管理、培训与发展以及员工福利等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面临的挑战,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二、研究目标和问题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分析和评估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具体而言,我们将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1. 员工招聘与选拔:如何有效地吸引和选拔合适的员工?2. 绩效管理:如何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3. 培训与发展:如何为员工提供适当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能力?4. 员工福利:如何设计和实施有吸引力的员工福利政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三、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本研究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我们将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对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和总结。

其次,我们将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案例研究,通过深入访谈和观察,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最后,我们将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文件和报告、员工调查问卷以及相关的统计数据等。

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我们将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数据的验证和核实。

四、论文结构和内容安排本论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1. 引言: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背景和意义,提出研究目标和问题。

2. 理论综述: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3. 员工招聘与选拔:分析和评估企业在员工招聘与选拔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大学生社会资本与初次成功就业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学生社会资本与初次成功就业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学生社会资本与初次成功就业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大学生社会资本作为影响大学生求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大学生作为高学历人群,其社会资本的作用也有其独特性,具有较高的价值。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大学生社会资本与初次成功就业的关系,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建议和指导,促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将从大学生社会资本的构成和初次成功就业的标准方面入手,探究大学生社会资本与初次成功就业之间的关系。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定义大学生社会资本的内涵和外延,了解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2. 探究大学生社会资本的形成机制,分析不同类型大学生的社会资本构成。

3. 就大学生初次成功就业标准进行定义和分析,以确定初次成功就业的具体指标。

4.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的方法,探究大学生社会资本与初次成功就业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的目标在于深入探究大学生社会资本与初次成功就业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收集大学生社会资本与初次成功就业的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

具体步骤如下:1. 研究问题分析:通过资料收集、文献阅读等方法,明确研究问题并进行初步探讨。

2. 设计问卷:根据研究问题,设计合适的问卷,从大学生的社会资本构成、初次成功就业的标准等方面入手,收集相关数据。

3. 问卷调查:在所选样本中进行问卷调查,并保证样本分布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4. 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如SPSS、Excel等)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大学生社会资本与初次成功就业之间的关系。

5. 结果呈现和讨论: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对研究问题进行讨论和解释,并提出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指导建议。

四、研究预期成果1. 描述大学生社会资本的现状和构成,探究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影响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影响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影响的研究的开题报告I. 研究背景在当前就业市场中,竞争激烈,大学生求职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而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隐藏的资源,对大学生求职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本研究将探讨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并希望能为大学生求职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II.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意愿的影响。

2.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能力的影响。

3.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结果的影响。

III. 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重点探讨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包括社会资本的概念、类型、特征及其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

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选择不同背景和就业意愿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的社会资本类型、积累和利用情况,并分析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意愿、能力和结果的影响。

IV. 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大学生求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为大学生提供开发社会资本的指导和建议。

同时,通过探讨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资源的作用及其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此外,本研究还可为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V. 研究计划与时间安排1. 研究计划(1) 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撰写开题报告。

(2) 设计问卷,收集数据。

(3) 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

(4) 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并撰写毕业论文。

(5) 进行论文修改与完善。

2. 时间安排(1) 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撰写开题报告:1周。

(2) 设计问卷,收集数据:2周。

(3) 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周。

(4) 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并撰写毕业论文:8周。

(5) 进行论文修改与完善:2周。

总计:15周。

基于人力资本投资投资的大学生就业现状研究分析

基于人力资本投资投资的大学生就业现状研究分析

基于人力资本投资投资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作者:————————————————————————————————日期:2基于人力资本投资投资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摘要:由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时代,大学生就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越来越多的高中学子通过自身的努力步入理想学府,走向向往的象牙塔。

但是,大学生数量增加的同时,质量却未同步增长,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了解,找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是大学生能力的缺乏,而大学生能力缺乏的原因在于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不合理。

因此,提高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质量,对实现大学生就业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人力资本;高等教育;大学生;就业一、大学应届生就业的现状自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发展阶段以来,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

2001年—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未就业人数对比从上图可以看出,自2001年—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以大于10%的幅度增长,未就业大学生人数以大约20%的幅度增长,为何应届生就业压力还是如此严峻?原因是未就业应届大学生人数约占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比成增加趋势,如2001年所占比重为10%,2002年—2003年所占比重分别是20%、30%,从2004年—2007年此比重的增长幅度稍微放缓一些,但是应届毕业生的人数增长幅度并没有放缓,这就意味着未就业的大学生人数还是在大幅度增长,也就意味着就业人数所占的比重成下降趋势。

据相关调查,2010年总共有630万大学生毕业,就业压力之大,其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大学生,需要就业的大学生就业数量之多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数量虽然呈大规模增长趋势,但其素质却没有大的提高,很多大学生在学校没有学到深入精通的知识,只是拿到一张文凭而已,这就导致了中国市场上对普通职业需求的饱和和对高、精、尖端职业的极度缺乏。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择业取向影响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择业取向影响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择业取向影响实证研
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愈加激烈,如何选择适
合自己的职业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面临的问题。

在职业选择中,人力资
本和社会资本作为影响因素之一变得愈发关键。

然而,目前对于人力资
本和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影响机制以及作用效果缺乏深入研究。

二、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影响实证
研究,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问题:
1. 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现状如何?
2.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影响机制有何不同?
3.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择业取向的作用效果如何?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以具有一定规模和足够代
表性的某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量化实证方法探究人力资本和社会
资本对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影响。

四、研究意义
研究结果可为大学生职业规划及人才管理提供参考,加深对人力资
本和社会资本在职业选择中的作用机制的认识,对促进纵向流动和横向
流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五、预期结果
1. 对大学生就业选择的人力资本能力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人力资本与就业选择之间的因果关系;
2. 分析社会资本对大学生职业选择带来的影响,检验社会资本与就业选择之间的因果关系;
3. 探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选择中的作用效果,为人才培养和选拔提供参考建议。

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热门话题,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所重视。

人力资本作为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其投资以及管理策略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推动企业实现创新、转型和升级,将更有利于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因此,本研究意义在于探讨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现状进行分析,了解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上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本研究的目的包括:1.分析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及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2.探讨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

3.提出如何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以及有效解决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的策略。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问卷法相结合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进行综合梳理、分析和总结,对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理论、现状、管理策略等进行全面了解。

2.调查问卷法: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和分析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数据和信息,了解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上存在的问题和需求,为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案提供依据。

四、预期研究结果通过上述研究方法,本研究预计能够得到以下预期结果:1.深入了解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上的现状、作用和效果。

2.探讨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如人才培养、流失、留存等问题。

3.在深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策略和措施,供企业参考和实践。

《人力资本运营研究开题报告》

《人力资本运营研究开题报告》
[4]范竹青. 我国结构性减税的效应评析:以福建省为例[J].税务研究,2013,(2):93-96.
[5]吴辉航,刘小兵,季永宝. 减税能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基于西部大开发准自然实验的研究[J].财经研究,2017,(4):55-67.
[6]柯建华,王讯.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8(12):118一120..
[15]贾俊雪. 税收激励、企业有效平均税率与企业进入[J].经济研究,2014,49(7):94-109.
[16]张斌. 中国税负的行业分布及效应[J].中国经济报告,2015(5):23-24.
[28]杨默如. 我国金融业改征增值税的现实意义、国际经验借鉴与政策建议[J].财贸经济,2010(8):46-48.
[20]柳光强. 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策的激励作用分析——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6(10):49-50.
(二)课题研究的时间安排:
7月6日-7月19日 拟定提纲并完成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报告
7月20日-7月31日 资料收集期
8月1日-8月31日 完成初稿
9月1日-9月15日 完成二稿
9月16日-9月30日 定稿
(三)参考文献:
[1] Kneller,R.M.F.Bleaney,and N.Gemmell.(1999)“Fiscal Policy and Growth:Evidence from OECD Countries.”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74(2):171-190.
三、研究的方法(含研究条件、存在的问题、重点难点、预期结果和成果形式等)
(一)本文研究以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动态联系的观点及实证研究方法和归纳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理论的介绍和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本运营分析和比较,寻找到人力资本运营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结合点,希望能对企业基于人力资本的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工商管理
大学生面向就业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选题背景
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高等教育在保持了长期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后开始进入了迅速发展期,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从1999年高校扩招,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转向大众化之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生大幅增加,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数也随之呈现大幅增长趋势。

根据国家人保部门权威统计,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规模大、增幅高,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为611万人,今年为630万人。

由于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体制机制尚未完善,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虽然政府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政策和措施,各个高校也积极应对,为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创造了许多有利的条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依然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那么,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的关键原因到底是什么?舒尔茨说过,“人们通过对自身的投资来提高其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而学校教育则是人力资本最大的投资”。

那当今大学生为就业做了哪些人力资本投资呢?
2、选题意义
(1)国内外从人力资本理论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文献比较多,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上,学者们从高校、政府、家庭、企业等相对宏观角度提出一些对策,但在大学生个人(微观)方面对其自身就业能力提高所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

本研究试图弥补这个缺陷。

(2)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是提高就业率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业能力提升是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果,但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相对来说更倾向于提供就业信息和一些就业方面的指导,而对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比较缺乏的。

因此注重培养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的。

(3)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知识经济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随着人们对知识经济的认知,各种高新技术企业应运而生,这些企业对知识型人才的渴求达到空前的
程度,许多企业不惜重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大学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生力军,加强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减少企业对新进人员投资的成本。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文献综述
1.4研究方法
2.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和途径
2.1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
2.1.1身体素质
2.1.2知识技能
2.1.3经历经验
2.2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途径
2.2.1刻苦学习课程,努力学好专业
2.2.2参加技能培训,获取资格证书
2.2.3广交朋友同学,培养交际能力
2.2.4参与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
2.2.5担任学生干部,提升组织能力
2.2.6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3.大学生就业与其人力资本投资的关系
3.1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其主要原因是就业能力不足
3.2对宁波大学商学院工商系学生就业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
3.3大学生的个人素质特点与就业成功的关系
3.4分析得出在大学生中最需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总结几点)
4.对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建议
4.1从政府出发
4.2从社会出发
4.3从高校出发
4.4从大学生个人出发
5.总结
本研究的重点在大学生就业与其人力资本投资的关系和对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建议。

本文是通过对宁波大学商学院工商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的。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基于现实背景和实证分析基础上的应用性理论研究。

研究将以目前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为出发点,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目的,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规范研究注重基本概念的界定和内涵的揭示,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在规范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将定性的和定量的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通过查阅大量期刊文献,注重制度和历史分析法的运用;定量分析通过问卷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手段强调数据可靠、方法实用。

其中不排斥常规分析方法。

2、技术路线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1)2010-2011年第一学期
第11-14周: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第15-17周:对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进行修改;
第18-19周:进一步收集资料,并吃透文献;
寒假:撰写论文初稿;
(2)2010-2011年第二学期
第1-3周:结合毕业实习,对初稿进行修改,完成第二稿;
第4-5周:根据指导老师修改建议,进一步修改论文;
第6-8周:毕业论文定稿,完成相关材料的填写并按规定装订成册。

五、主要参考文献:
[1]韩宏华.《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9(08).
[2]胡尊利,刘朔,程爱霞.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08).
[3]黄敬宝.就业能力假说—人力资本理论的一种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07(10).
[4]黄敬宝.人力资本理论关于就业问题研究的局限性[J].价格月刊,2007(09).
[5]吉彩红.人力资本与中国经济增长[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6]康小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职业发展成就[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赖德胜.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人力资本投资效应[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04).
[8]李超.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模型研究[J].商业时代,2009(01).
[9]刘朝华,靳艳玲.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J].经济研究导刊,2010(19).
[10]刘清亮,苗洪丽.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中国教育导刊,2007(18).
[11]刘昕.高等教育的私人投资风险及其防范—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另外一种反思[J].中国流通经济,2009(07).
[12](美)罗纳德•G•伊兰伯格,罗伯特•S•史密斯,刘昕译,董克用校.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3]孙长缨.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
[14]王翠平,喻入海,谢金桃,金卓. 解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查[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02).
[15]王建胜,吴旭红.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索—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J].中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16]王雅荣.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高等教育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10(01).
[17]吴克明,朱慧丽. 大学生就业难对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04).
[18](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19]杨邦勇.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4).
[20]余长林. 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包含教育资本、健康资本的内生增长模型
理论研究[J].财经研究,2006(10).
[21]张涛,张烈侠. 基于高等教育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分析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06).
[22]朱宁洁,白冰.劳动力市场与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本投资决策[J].生产力研究,2008(20).
[23]朱新秤.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高教探索,2009(04).
[24]Ben Mimoun Mohamed,Raies Asma.(2008).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Growth:A Dynamic Education Model.Journal of Businese and Public Affairs.No.1.
[25]Jinbo Wang.(2009). A Study of Education Investment and Xinj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No.5.
[26]Qingzhen Hu.(2010).Xinjiang Education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Capit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