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刘备墓
历史趣谈刘备墓冢到底在什么地方?至今竟然没有人知道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刘备墓冢到底在什么地方?至今竟然没有人知道
导语:三国时期的刘备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他为人谦逊,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颇,是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年,刘备在诸葛亮、
三国时期的刘备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他为人谦逊,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颇,是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年,刘备在诸葛亮、关羽等贤臣良将的大力辅助下,在成都建立了蜀汉政权,成为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
公元223年,刘备病重,托孤于诸葛亮。
后来,刘备死于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享年63岁溢号昭烈帝,史家习惯称其为先主.
刘备病逝于奉节,那他的墓冢是否就位于此地呢?还是被安葬在了别处?近年来,对于刘备墓的争论声也是一浪高过一浪,真可谓是众说纷纭。
西晋著名历史学家、原蜀国旧吏陈寿在《三国志》中写道,公元223年,昭烈帝(即刘备)的遗体被人从奉节运回了成都,葬在了惠陵。
北宋熙宁年间的《太平寰宇记》也曾记载说,惠陵就是蜀汉先主刘备的陵墓.由于陈寿曾经从事过档案管理工作,想必他不是凭空猜测、空穴来风,所以后人很重视他的说法。
但是仔细推敲一下,其中又有不通之理.因此又有人提出刘备葬在奉节,原因如下:
第一,帝王的坟墓自古以来就是盗墓者最大的目标,帝王墓家被盗之事时有发生,可是从历史记载来看,惠陵从未有被盗的迹象。
为什么刘备之墓会躲过此劫呢?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刘备的遗体根本就没有葬于此地,惠陵只是一个衣冠冢而已。
第二,刘备病逝时正值四月,下葬时间在八月。
而奉节这段时间正
生活常识分享。
武侯祠惠陵简介

武侯祠惠陵简介
武侯祠惠陵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是一座纪念刘备(字玄德)的历史文化遗址。
这个地方是以纪念刘备的功绩和品德而建立的,也是成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侯祠惠陵是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的:武侯祠、惠陵和园林。
武侯祠主要是在纪念刘备的战斗才能和领导能力,以及他对成都市的贡献。
寺庙内有武侯奉诏殿、武圣殿、功曹殿等建筑物,以及刘备铜像和世代武侯马。
惠陵是用来纪念刘备的墓地,是一座宏伟的陵墓建筑。
陵墓是由石山、神道、石桥组成,整个建筑群气势恢宏,非常壮观。
刘备的墓地在寺庙的后方,被照料得很好,并且很多人会来这里祭拜和缅怀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
园林部分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园林,有着精美的建筑、绿树成荫的景观和宜人的花园。
园林里还有一些古建筑和文化景点,如武侯文化大观、金碧宝库等。
武侯祠惠陵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和文化遗址,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它展示了刘备的历史功绩和成都的文化传统,让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四川成都武侯祠介绍

四川成都武侯祠介绍
四川成都武侯祠,位于成都市北郊三国古遗址武侯祠大街。
它是纪念中国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刘备及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庙。
成都武侯祠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是全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2000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祠”之一。
武侯祠始建于唐代,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又名孔明庙,在四川成都南郊,有“一座武侯祠,半部三国史”之说。
自公元220年刘备在此定都以来,诸葛亮一直被尊为蜀国臣子的正神。
成都武侯祠是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专祠,也是全国最早的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
据《汉晋春秋》记载,武侯祠始建于东汉末年(公元220年),为刘备、诸葛亮等人的墓地。
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重建或整修之物。
祠内主建筑有照壁、山门、武侯祠大殿、拜殿、神厨、配殿和东西配房等,形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 1 —1 —。
讲解参考武侯祠

武侯祠中国文明史有五千多年,而三国时代是其中很短却又很精彩的一段。
历史学家认为,三国时代仅45年,是从曹魏取代汉朝到司马氏取代魏建立晋朝,即公元220—265年。
一般人则认为应从汉末黄巾农民起义至三家归晋(公元184—280年),前后近百年。
三国时代的得名,是因当时神州大地上并存着三个地方政权。
这三个政权是: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建立的魏国,占据黄河流域大片土地,建都洛阳;孙权建立的吴国,占据长江中下游等地,建都南京;刘备建立的蜀国,占据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建都成都。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
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溢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武侯祠始建于何时,已经没有资料可考了。
但从杜甫《蜀相》诗的描写“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来推断,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建有武侯祠了。
在唐、宋时代,这里分别有武侯祠和刘备庙;明代初年,祠庙合并为一;明末,祠庙毁于战乱。
今天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旧址上重建的。
大门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
汉,是刘备政权的称号,史称“蜀汉”。
昭烈,是刘备死后的溢号。
匾额说明,这里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
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称之为武侯祠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
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
也就是说,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不顾君尊臣卑的礼仪和这座祠庙本来的名称了。
从大门左侧简介和平面示意图上看到,武侯祠掩映在森森翠柏中,殿宇坐北向南,布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为刘备陵园。
祠内有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块,匾联60多幅,鼎、炉、钟、鼓10余件。
因此,确切地讲,武侯祠应该称作蜀国君臣纪念堂。
它是研究蜀汉历史的一座博物馆。
"三绝碑"大门到二门道路的两侧,立有六通高大的石碑。
历史趣谈三国刘备墓为何无人敢动 是因为有诅咒?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三国刘备墓为何无人敢动是因为有诅咒?
导语:盗墓自古以来都是存在的,这个缺德的职业古老到你自己都吃惊,历朝历代,但凡有点地位都会对盗墓贼头疼不已,打扰死者不说,有的还会破坏了
盗墓自古以来都是存在的,这个缺德的职业古老到你自己都吃惊,历朝历代,但凡有点地位都会对盗墓贼头疼不已,打扰死者不说,有的还会破坏了墓穴风水,历史上很多帝王都会想很多的方法来防止自己的墓地被盗,比如曹操修建七十二个疑塚、成吉思汗墓万马踏平、秦始皇墓的水银河流,但是历史上有这么一座墓穴,早早被发现,但是无人敢动,看成墓穴界的一股清流,那为什么刘备墓无人敢动呢?传说是因为刘备墓有神秘诅咒,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对于刘备墓的地址,历史记载的很清楚,著名史书《三国志》对此就有记载记载,说刘备墓就在武侯祠中,刘备死后与吴夫人合葬于惠陵(今武侯祠内),就在其中。
要知道但凡露头的墓穴,基本上都被盗了,但是这个刘备墓都摆在世人眼前了,盗墓贼却一直没动,据说这和一个唐朝的传说有莫大的关系。
相传在唐代的时候,是有这么一伙盗墓贼打上刘备墓的主意,于是在计划好以后,这伙盗墓贼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来到了刘备的墓,从计划好的地方打盗洞进入了墓室,可是进入墓穴以后他们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墓室内灯火辉煌,数十名武士侍立,正中间刘备和关羽悠然自得的在下棋,张飞在一旁观战,盗墓贼顿时被吓的魂不附体,不知是人是鬼,为求活命下跪求饶,刘备挥手示意武士赐给他们琼浆和玉带。
无奈的盗墓贼只能喝下琼浆,系上玉带,仓皇的逃出了墓穴,可是
生活常识分享。
武侯祠简单介绍

武侯祠简单介绍武侯祠是中国四大名祠之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是中国历史上蜀汉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刘备的纪念馆,也是对刘备的一种崇敬和纪念。
下面将简单介绍一下武侯祠的历史、建筑和文化内涵。
武侯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23年,当时刘备去世后,他的后人和忠臣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建立了这座祠堂。
武侯祠的建筑风格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以庄重、大气为主要特征,整个建筑群分为前殿、中殿和后殿三个部分。
前殿是供奉刘备的殿堂,中殿是供奉忠臣和将领们的殿堂,后殿是供奉历代蜀汉皇帝的殿堂。
武侯祠的建筑风格独特,主要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工艺和建筑技术。
建筑物的外墙以红色为主,屋顶则采用了黄色琉璃瓦。
整个建筑群的布局非常合理,前殿和后殿相互呼应,形成了一个整体。
在建筑物的内部,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木雕和石雕,这些雕塑艺术品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表达了对刘备和忠臣们的崇敬之情。
武侯祠不仅是一座纪念馆,也是一个文化遗产。
在武侯祠内,可以看到许多与刘备相关的历史文物和史料,这些文物和史料不仅有助于研究刘备和蜀汉时期的历史,也让人们更加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武侯祠还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平台,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除了建筑和文化内涵外,武侯祠还有许多重要的活动和庆典。
每年的三月三日,也就是刘备的忌日,武侯祠都会举办盛大的祭祀仪式。
这个仪式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刘备的精神,也是对他的一种纪念和敬意。
武侯祠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刘备的纪念馆,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参观和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刘备和蜀汉时期的历史,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成都武侯祠匾额对联注释(2)

成都武侯祠匾额对联注释(2)成都武侯祠匾额对联注释(2)感谢 souphp3l3 的投递时间:2011-09-13 来源:说明诸葛公本在读书耕田,为感激刘备“三顾”知遇之恩替他奔走,以规划三分天下开始,到六出祁山病终;统一天下是古今一大难事,他却鞠躬尽瘁,至死不懈,遗恨的是未能成功,只留下记载他功名的前后《出师表》。
如今世上又出现陈强、古冶子,更可笑还有曹丕、曹植本是同根兄弟,却又相互斗杀,谁能象诸葛公那样集思广益,开诚布公,把天下安危系于一身,诸葛公虽然已逝,仰慕他的风义,特来拜谒以示缅怀。
近人王天培撰书。
宁静致远(诸葛亮殿屋脊)淡泊明志(诸葛亮殿屋脊)说明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要求其子恬静寡欲,以实现远大志向。
语出《淮南子?主术》。
书者不详。
静远堂(诸葛亮殿)说明宁静致远之堂。
取意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今人但懋辛书。
匪皋则伊(诸葛亮殿)注释匪:同“非”。
皋:皋陶,舜的狱官。
伊:伊尹。
说明诸葛亮经国治民的才干,不相当于皋陶,就相当于伊尹。
清人严树森书。
伊周经济(诸葛亮殿)注释伊:伊尹。
周,周公姬旦。
经济:经世济民,治理国家的才干。
说明诸葛亮治理国家的才干,与伊尹、周公一样。
清人冯昆书。
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诸葛亮殿)注释公忠:公正而忠心。
说明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后谥为“忠武侯”,的确堪称。
他在《出师表》中留下的公正、忠心、忧国的精神被后世视为人臣的标准。
此二句影刻自郭沫若《蜀道奇》手稿。
异代相知习凿齿;千秋同祀武乡侯。
(诸葛亮殿)注释习凿齿:东晋人,著《汉晋春秋》,以蜀汉为正统,称赞诸葛亮。
说明后代深知诸葛亮的是习凿齿。
千百年来人们都祭祀诸葛亮。
近人钟瀚撰书。
桂荷楼(荷花池侧)说明今人李一氓书。
琴亭(刘备墓)说明置“诸葛亮石琴”之亭。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年轻时喜爱抚琴。
小说《三国演义》中有“武侯弹琴退仲达(司马懿)”的故事。
武侯祠纪念的主要人物

武侯祠纪念的主要人物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君主刘备和丞相诸葛亮,以及蜀汉的文臣武将。
以下是他们的生平简介:
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刘备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局势中逐渐崭露头角,以仁德著称,后在赤壁之战后占领荆州,再夺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自称汉中王。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
刘备在位期间,力图恢复汉室,但于223年因病在白帝城去世,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
刘备的陵墓即惠陵,位于武侯祠内。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诸葛亮以智谋著称,提出著名的“隆中对”战略,协助刘备建立蜀汉。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辅佐幼主刘禅,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他推行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平定南中,北伐中原,但最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谥号忠武侯。
文臣武将:
武侯祠内文臣武将廊塑有蜀汉文臣武将共28尊塑像,包括人称凤雏的庞统、简雍、吕凯、傅肜、费祎、董和、邓芝、陈震、蒋琬、董允、秦宓、杨洪、马良、程畿等文臣;
以及赵云、孙乾、张翼、马超、王平、姜维、黄忠、廖化、向宠、傅佥、马忠、张嶷、张南、冯习等武将。
武侯祠不仅是纪念刘备和诸葛亮的祠庙,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之一,它体现了人们对蜀汉英雄的敬仰和对三国文化的传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侯祠-刘备墓
评委老师好!我抽到的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重点讲解的是刘备墓,我准备好了,请问我可以开始了吗?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三国圣地”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武侯祠位于成都市武侯祠大街 231 号,它始建于公元 223 年,是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的祠庙。
景区现分为三国文化遗产区、三国文化体验区和锦里民俗区三大部分,面积约 15 万平方米,是全国最大的三国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址遗迹博物馆。
今天我们将依次游览大门、二门、刘备殿、文丞武将廊、诸葛亮殿、三义庙、惠陵、最后从侧门出。
在游览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安全,紧跟团队,同时爱护景区环境卫生,文明旅游。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便是刘备墓了。
请大家看我们眼前这个墓冢(zhǒng),它就是三国蜀汉君王刘备的陵墓,距今已有近 1800 年的历史。
刘备墓也称惠陵,《史记》中记载“爱民好与曰惠”,因为刘备生前仁惠爱民,乐善好施,是仁慈爱民的好皇帝,惠陵也由此而得名。
惠陵封土高 12 米,周长 180 米,不难看出这施行的是简葬薄葬。
这座由诸葛亮主持修建的陵墓,在中国现存的三百多座古代帝陵中算是非常简朴的一座。
纵观历史,任何一个王朝,都会把皇帝的宫殿和陵墓的修建当成头等大
事,认为是最重要的两个形象工程。
比如汉代,一般是把国家一年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用来修建帝陵,而惠陵远远没有达到其“三分之一”的开支,从这一点中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为了国家的经济发展,秉持勤俭节约原则,严格地控制了陵墓及宫殿的修建规模。
说到这里,各位知道惠陵位置的选择有什么讲究吗?不知道也不着急,我来为大家解惑。
早在古蜀王开明氏时期,蜀人就有了以南方为尊的观念,后来这一观念逐渐被中原所接受,汉武帝时也以南方为尊,所以我国传统文化普遍视南方为吉祥之方。
惠陵位于成都南郊,在蜀汉宫城的最南面。
按照当时礼制,在南郊祭天的圆坛,以及在北郊祭地的方坛,专称为“南郊”、“北郊”,二者必须修建在皇朝的京城,其它地方不能违制兴建。
惠陵的具体位置也是由诸葛亮亲自选定的,西汉、东汉帝陵均在都城附近,因而刘备葬于成都附近,是他继承汉制的必然结果。
据三国时期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记载,刘备于公元 223 年 4 月在永安病逝,5 月,刘备的棺椁(guǒ)从永安运往成都,同年 8 月才葬于惠陵。
说到这儿,曾经有人提出这样的疑惑:刘备病逝在高温的夏天,古时交通又没有现在发达,以当时的技术条件而言,尸体肯定会腐坏,有没有可能就近安葬在奉节呢?据史书记载,刘备去逝的准确时间是在夏历的四月二十四日,按二十四节气论是小满之
后,夏至之前。
此时虽然运输遗体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但诸葛亮选择的是从永安到成都最便利的交通方式,即直接连通两地的水路,水路载重量大,又可以兼程前进。
2000 华里的水路,虽然需耗时 30 天左右,但平均每天前进将近 70 华里,速度完全在正常范围之内。
而且根据西汉各帝王遗体保存的史事可以知道,西汉是流行厚葬的皇朝,因而遗体保存技术得以长足发展。
两千年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完好女尸,就足以证明刘备的遗体也能完好地运回成都。
那么,朋友们又知道惠陵里面葬着几个人吗? 据史书记载,惠陵为夫妻三人合葬墓,墓中除刘备外,还葬有先后去世的甘夫人和吴夫人。
甘夫人是后主刘禅(shàn)的亲生母亲,先于刘备去世,最早葬于今天湖北江陵,刘备称帝后,对甘夫人非常怀恋,便追谥(shì)她为“皇思夫人”,并下令将甘夫人迁葬于成都。
然而,在迁葬途中,刘备就病逝了。
诸葛亮奏请刘禅,认为应当将甘夫人与刘备合葬,他在奏表中说:“皇思夫人善良仁慈,谨慎自律,先帝生前对她情深意重。
《礼记》中说:行仁爱从父母开始,这是教百姓孝顺;尚恭顺从长子做起,这是教百姓恭顺。
不忘记父母,因为父母生下了自己。
”对诸葛亮这样的奏请,刘禅也表示认可,便将甘夫人与刘备同时入葬惠陵,而另外一位吴夫人,则是刘备入蜀后所娶的最后一位夫人,她是蜀汉名将吴懿(yì) 的妹妹,在刘备称帝后被立为皇后,在刘备去世 22
年后病逝葬于惠陵。
或许您会问:惠陵作为一座皇帝的陵墓有没有被盗过?其实呀,惠陵距今虽有近 1800 年悠久的历史,但保存非常完好,从未被发掘过。
一直以来也有很多关于惠陵的传说故事。
如唐代著名学者段成式在《酉(yǒu)阳杂俎(zǔ)》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伙盗墓贼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打洞进入陵内,看见里面灯火通明,刘备正与人对弈,十名武士侍立一旁,贼人吓得魂不附体,纷纷下跪求饶。
刘备挥手示意武士赐予琼浆和玉带,贼人喝下琼浆,系上玉带,惊慌爬出洞来,回头一看,洞口自然封好,琼浆变成了胶封住了口,玉带变成了蛇缠住了腰。
据说从此就再也没有人敢动惠陵了。
当然传说归传说,惠陵得以较好保存与世人对刘备及蜀汉英雄的敬畏其实是分不开的!
好了,游客朋友们,关于刘备墓我们就了解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将前往侧门集合,请大家往这边走。
谢谢评委老师,我的讲解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