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毕业论文
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性分析

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性分析肥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一大健康问题,而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任何人都可能受到这两个健康问题的影响,因此了解肥胖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肥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中的生理机制、风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一、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生理机制肥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生理联系。
首先,肥胖会引起高血压。
过多积累在身体内的脂肪细胞会释放出一些物质,如细胞因子和激素,这些物质可以导致血管收缩、体液潴留以及盐类水平升高,从而增加了动脉压力,导致高血压。
其次,肥胖还会增加冠心病和中风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由于过多脂肪细胞的存在,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会升高,从而导致动脉内有害脂质物质的积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限制了血流,增加了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二、肥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风险因素除了以上所述的生理机制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进一步增加了肥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性。
首先是慢性炎症。
肥胖是一种慢性低级别炎症状态,脂肪细胞释放出过多的细胞因子会引起全身性的慢性炎症反应,这会损害血管壁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其次是异常代谢。
肥胖者往往伴随着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等代谢异常现象,这些都与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
最后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DB)。
SDB在肥胖群体中较为普遍,它与高血压和冠心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三、预防肥胖相关心血管疾病的措施要想预防肥胖相关的心血管疾病,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首先是改善饮食习惯。
健康均衡的饮食对于减轻体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应当避免高脂、高盐和高糖等不健康食品,并增加蔬菜水果以及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入量。
其次是增加身体活动量。
通过适当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并提升心脏健康,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至300分钟的有氧运动。
再次,注意管理压力。
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我们需要学会有效地缓解压力,如通过休息、放松音乐或呼吸训练来实现。
大学生体重指数(BMI)对血压影响的差异

大学生体重指数(BMI)对血压影响的差异1.前言: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同时也是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全世界的高血压患者已超过了15亿,我国高血压患者至少有两亿,青年高血压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青少年是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了解青年的高血压水平,对于提早预防高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调查了川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血压,身高体重的测量,对该大学生体重指数(BMI)对于血压影响的差异的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大学生群体超重情况与血压的关系,为大学生做好健康决策,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体重、尽早预防高血压提供依据。
2.资料和方法1.1资料以公共卫生学院40名学生为对象,其中男生20名,女生20名。
告知其调查的目的和内容,均自愿参加此次调查,有完整的调查和统计资料。
1.2方法1.2.1测定项目和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抽取公共卫生学院在校大学生,测定该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然后按照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公式。
用标准的电子测压计测量不同学生的血压水平,测量前让测量对象休息10分钟,对于血压偏高或偏低者可重复测量一次,最后以平均值作为最终的血压结果。
测量血压核心问题是测量BP时的袖带直径。
袖带过紧会高估BP值,袖带过松会低估BP值。
身高测量采用硬板尺刻度测量。
计算所得的BMI值大小。
对于BMI≥24的学生可采取干预措施。
包括:①合理饮食。
减肥都有一个误区,就是节食。
合理饮食才能达到减肥的目的,每天定时定量进餐。
②足够的睡眠时间。
确保大学生睡眠时间每天8h。
③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避免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摄入,增加高膳食纤维、高维生素的摄入。
少量多次。
④吃动平衡。
在保证食物摄入的同时,进行适当有氧运动,比如跳绳、跑步。
⑤增加饮水量。
足量饮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ml),提倡饮用白开水,不喝可乐等含糖饮料。
体重与高血压相关性分析

。
中图分类号 : 5 41 R4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2 8 5 ( 0 0 - 0 7 0 1 7 — 3 12 1 6 0 8 — 2 2)
表 3 体 质量 与脂肪肝检出率之间的关 系
B 是一项 反映体重的重要指 标 , M- 1 目前国内外均应用该项 指标来进行肥胖的判定 。它的计算方法是 : 体重( g, K) 身高 2 1 。 ( 2 n) 由于体重 存在着 明显的种族和地域差 异 ,我 国根据具体 国情 及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制定 了我 国的肥胖标准 ( 中 国成人超重 《 和肥胖 症预防控制指南 } 04 ,即 B I2 K / ̄ 20 ) MI 4 g 为超重 , > m ≥ 2K/2 8 gm 为肥胖 。根据肥胖 的定义 , 对我院 2 0 年 1  ̄ 0 0 08 月 2 1 年 7月进行 体检 的 85例 中老年高血 压患者 进行研 究发现 , 2 肥胖与高血压之间存在着很 强的相关 性 , 现将总结报道如下。 1 料 与 方 法 资 11 .一般资料 : 选取我院在 2 0 0 8年 1 2 1 月~ 0 0年 7月进行体检 的 8 5例 中老年高血压患 者 , 中男性有 5 5例 , 2 其 2 女性有 3 0 0 例, 年龄在 3 ~ 8岁之间 , 57 平均年龄 (4 1 ) 。 6 ̄. 岁 2 1 . 2方法 : 所有 患者 的体 重、 对 血脂 高低 、 是否 患有脂肪肝做 出 记录。并且 分析和了解 超重和肥胖者 占高血 压总人数 的比例 以及不是肥胖者 占总调查人数 的比例 , 通过两者之 间的对 比, 分析肥胖者与高血压之间是否存 在一 定的线性关 系。 1 高血压的标 准: - 3 经台式血压计由专业 的护士或者 医生测量 ,
高血压毕业论文

高血压毕业论文引言高血压(又称为高血压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世界各地都有很高的发病率。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动脉血管内的压力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可能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例如心脏病、脑卒中和肾脏疾病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全球公共卫生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本论文旨在探讨高血压的病因、预防和治疗,以及对患者健康影响的研究。
通过深入研究高血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治疗高血压,从而减轻其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病因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很多,包括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血压病因:1.遗传因素:高血压有家族聚集现象,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个体患病风险会增加。
2.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长期大量饮酒、高盐饮食、缺乏运动、长期压力等,都可能导致高血压。
3.肥胖:过度肥胖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诱因,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并导致动脉硬化。
4.高盐饮食:摄入过多的盐分会使体内的钠离子增加,导致体内液体潴留,进而增加血液的体积和血压。
5.环境因素:环境中的一些因素,例如空气污染、噪音、电磁辐射等,可能对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
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一旦患上,很难完全治愈。
因此,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和治疗方法:1.饮食调整:减少高盐、高脂肪和高糖的饮食,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肪的食物摄入。
限制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也是重要的。
2.生活方式改变:适量增加体力活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戒烟和减少精神压力也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有积极的影响。
3.药物治疗:对于有高血压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他们服用降压药物,如利尿药、钙离子拮抗剂、ACE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水平。
4.定期监测:定期测量血压,并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对患者健康的影响高血压对患者的健康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肥胖与健康论文

肥胖与健康论文引言肥胖已成为当今社会中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不健康饮食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肥胖的困境。
肥胖不仅仅影响个人形象,更重要的是对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本篇论文旨在探讨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并提供一些预防和治疗肥胖的方法。
肥胖的定义肥胖是指人体脂肪含量过高,已超过正常水平。
一般常用体重指数(BMI)来判断肥胖程度。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标准,BMI大于或等于25为超重,而大于或等于30为肥胖。
肥胖对身体的影响心血管系统肥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高血压,高胆固醇等问题,增加了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此外,过多的脂肪沉积在血管壁上,会导致动脉硬化,血管狭窄,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呼吸系统肥胖与呼吸系统疾病之间也有明显的关联。
过度肥胖的人往往有呼吸困难,尤其在夜间。
这是因为脂肪沉积在胸部和腹部,限制了呼吸器官的扩展,导致气道阻塞。
骨骼系统肥胖会增加骨骼系统的负担,导致关节疼痛和其他骨骼问题。
过度肥胖会导致骨骼承受过重,容易引发关节炎和骨质疏松。
代谢性疾病肥胖与糖尿病、高血脂症、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
脂肪细胞分泌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会扰乱正常的代谢过程,导致身体无法有效利用和处理能量,从而引发这些代谢性疾病。
预防和治疗肥胖的方法饮食调控饮食是控制体重的关键。
遵循均衡饮食的原则,适量摄入各类营养素,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粮,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避免过量的油脂和糖分。
合理运动加强体育锻炼是减肥的有效途径。
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可以提高心率和代谢率,加速脂肪燃烧。
同时,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质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生活方式改变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控制肥胖的关键。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控制电视,电脑等媒体的使用时间,减少久坐。
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这些不仅对健康有害,还会增加体重。
结论肥胖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对心血管,呼吸和骨骼系统都会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引发各种代谢性疾病。
钢铁工人肥胖指标与高血压的关联性研究

932020 V ol.4 No.23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钢铁工人肥胖指标与高血压的关联性研究崔诗悦,李小明,袁聚祥(华北理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摘要:目的 探讨钢铁工人肥胖指标和高血压的关联性。
方法 通过抽样调查选取2017年3月至5月某钢铁集团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的一线工人5 206例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身高、体质量、腰围等数据,计算肥胖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各指标和高血压的关系。
结果 以腰围为标准,中心性肥胖占比68.44%,以腰臀比(WHR )为标准,中心性肥胖占比42.62%,以腰围身高比(WHtR )为标准,中心性肥胖占比88.78%;高血压患者占人群的13.97%;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体质量指数(BMI )、腰围、WHR 、WHtR 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P < 0.05);根据BMI 、腰围、WHR 、WHtR 分层后,正常人群的血压正常者占比均高于超重和肥胖人群,高血压者占比均低于超重核肥胖人群(P < 0.05) ;男性BMI ≥ 24.40 kg/m 2者患高血压风险是< 24.40 kg/m 2者的2.029倍,WHR ≥ 0.90者患高血压风险是< 0.90者的1.384倍。
女性BMI ≥ 24.90 kg/m 2者患高血压风险是< 24.90 kg/m 2者的3.826倍,腰围 ≥ 89.81 cm 者患高血压风险是< 89.81 cm 者的3.194倍。
结论 不同肥胖指标和钢铁工人高血压的关联性不同,在预测高血压患病风险时应多个指标联合应用。
关键词:肥胖 ; 高血压 ; 钢铁工人 ; 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718.2020.23.0093.04作者简介:崔诗悦,2017级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职业流行病学。
中青年男子肥胖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中青年男子肥胖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个人简介:王竹梅, 1972年4月,女,汉族,江苏海安人,大学学历,副主任医师,全科医师摘要:目的:探究中青年男性的肥胖和高血压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抽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门诊接诊的年龄≤55岁的男性共计502例,根据其血压水平分为疾病组(69例)和常规组(433例),采用Person分析判断其肥胖情况和高血压是否具有相关性。
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重超重和肥胖在高血压组及正常组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体重超重和肥胖均与高血压具有相关性。
结论:研究表明,中青年男性患有高血压的风险较大,因此他们应当特别注意自身的体重状况。
高血压的发病率与肥胖和超重有关,因此应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控制这种疾病。
关键词:中青年男性;肥胖;高血压;相关性分析高血压是一种危险的慢性疾病,它的残疾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已经成为全球最常见的致命疾病之一。
目前,人们对于高血压的发病机理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但是国内外的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高血压疾病的流行趋势也在发生变化,发达国家的患病率已经超过20%,而发展中国家的患病率虽然较低,但仍在快速上升。
由于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差异很大,目前尚无法准确诊断和治疗每一位高血压患者。
2018年,全国高血压患病率飙升至27.9%,患病人数激增至2.44亿,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1人患病,这一现象凸显出,我国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研究表明,高血压已经成为影响全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高血压患病率和危险因素,特别是中青年男性肥胖与高血压之间的关联,以期为当地政府制定更加精准的高血压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抽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体检科接诊的年龄≤50岁的男性共计502例,根据其血压水平分为疾病组(69例)和常规组(433例)。
中青年高血压与肥胖的相关性研究

I 3 统计 学处理 .
2 结 果
采用 x检验 , <O 0 差异有显着性 。 P .5
中青年 高血 压 1 5 中 2 ≤B I 0者 3 0例 5 M <3 7例 ( 度 I 肥 胖 ) M ≥3 者 1 例 (I 肥 胖 ) 、B I 0 9 I度 ,肥 胖 发 生 率 5 . 0 (6 15 ; 照组 15例 中 2 ≤B I 0者 9例、 30%5/0) 对 0 5 M <3 B I 0者 3 , M ≥3 例 肥胖 发生率 1 .2 (2 1 5 。 2 . 5 14 % 1 / 0 ) X 1 5 , = P .1 <O 0 ,经统计 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 。 全 部中青 年高 血压 患者采 用上述 方法 治疗 6个 月 后 ,7 例 (4 6 % 患者血压恢复正 常,重新测量 身高及 7 7 .7) 体重并计算 B I 5 M <3 M ,2 ≤B I 0者 2 l例 、B I 0者 5 M ≥3 例 ,肥 胖 发 生 率 2 / 0 (5 3% 。与 治 疗 前 比较 , 6 15 2 . 3 ) X 4 6 ,P . 5 . 5 <O 0 ,经统计 学处理 差异有显着性 。 =
不是太多, 口很重的人要慢慢地 改变嗜盐习惯 。肥胖通常 与多种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相关联 ,在肥胖和高 血压的发病机制中, 岛素和瘦素的作用机制是相互制约、 胰 相互影响的。肥胖及高血压患者均存在瘦素抵抗 ,导致瘦 素抑制胰 岛素分泌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能力下降,进而出 现高胰岛素血症和胰 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肥胖的主要 病理生理特征 ,循环血 中的胰 岛素水平与身体脂肪容量成 正 比,身体脂肪增加改变 了胰 岛素的分泌和对胰 岛素的敏 感性 ,使血清基础胰 岛素水平升高,形成高胰 岛素血症 。 另一方面 ,胰岛素可显着增加脂肪瘦素的产生,瘦素可与 胰岛素相互作用 ,通过调节内皮一氧化氮 (0 的释放来影 N) 响血管紧张度 ,进而调节血压 。降压药物 的正确选择及 合理使用 已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但消除非药物因素对降 压疗 效的影响尚未得到普遍关注。由于临床诊疗中常仅限 于降压药物的调整,而忽视 B I异常对 降压疗效 的影响, M 常使血压难 以得到满意控制 。有研究者发现 ,肥胖者和肥 胖高血压者经过 3个月的减) I I 练后,腹部脂肪含量和血 P AI 清瘦 素水平显着下降,肥胖高血压者血压明显 降低 。对 于伴有肥胖的高血压患者,辅助运动减肥是最有效的降压 方法 ,但控制饮食要合理适度 ,减少动物脂肪过量摄取 , 多吃鱼类、豆制 品、绿色蔬菜等 ,延缓动脉硬化进程;大 量饮酒常伴随高脂膳食的摄入和总热量 的增加 ,造成体内 脂肪堆积,体重增加,致使不能满意控制血压,故中青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大学全日制自学考试
毕
业
论
文
准考证号:
姓名:
专业层次:
交稿时间:
联系电话:
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
班级:护本18班姓名:李好指导教师:张辉
【摘要】目体重与血压呈正相关关系。
本文研究肥胖通过摄取较多超重和肥胖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子。
合理平衡的膳食和规律性、科学性的加强运动以减肥,是控制血压的坚定后盾。
【关键词】导尿管;体质指数、肥胖、高血压
BMI指数(即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主要用于统计用途,当我们需要比较及分析一个人的体重对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带来的健康影响时,BMI值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不过,随着科技进步,现时BMI值只是一个参考值。
要真正量度病人是否肥胖,体脂肪率比BMI更准确、而腰围身高比又比体脂肪率好、但是最好的看法是看内脏脂肪(若内脏脂肪正常,就算腰围很大及体脂肪率很高,健康风险不高,)。
因此,BMI的角色也慢慢改变,从医学上的用途,变为一般大众的纤体指标。
成人的BMI数值:过轻:低于18.5正常:18.5-24.99过重:25-28肥胖:28-32非常肥胖, 高于32。
由于存在误差,所以BMI只能作为评估个人体重和健康状况的多项标准之一。
传统的是成人体重标准是少于30,但亚洲成人指标近被改为27.5。
一个BMI达到23的亚洲成年人被认为是超重,而理想指数是18.5至22.9。
身高体重指数这个概念,是由19世纪中期的比利时通才凯特勒最先提出。
它的定义如下: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肥胖者容易患高血压,在儿童时期就有此表现,肥胖儿童有时出现血压波动。
在20~30岁之间的肥胖者,高血压的发生率要比同年龄而正常体重者高1倍。
在40~50岁的肥胖者,高血压的发生机会要比非肥胖者多50%。
有人发现,身体超重的程度与高血压的发生
也有关系,体重越重,患高血压的危险性也就越大。
一个中度肥胖的人,发生高血压的机会是身体超重者的5倍多,是轻度肥胖者的2倍多。
也有人报导,肥胖者体内收缩和舒张血管的因子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肥胖时高血压的风险要增加10倍。
肥胖者容易患高血压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方面:
⑴肥胖者的血液总容量增高,心脏的输出量增多,每分钟排入血管的血量增加,这是造成肥胖者易于合并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⑵肥胖者常多食,他们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常高于不胖的人,这种多食和高胰岛素血症能刺激交感神经功能,使血管收缩,从而增大了血管的外周阻力,造成血压升高。
高胰岛素血症引起肾脏对钠的回吸收增多,增加血液容量,也可使血压升高。
⑶必须引起注意的是,与正常体重的高血压患者相比,肥胖高血压患者同时还容易合并脂质异常症和糖尿病,加之肥胖者的体力活动相对较少,所以动脉硬化的发生危险大大提高了。
变硬的血管就难以随着血液的排入而扩张,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
事实证明,肥胖者更容易患上高血压,肥胖与高血压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肥胖是导致高血压的一个很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现在已根据临床观察得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肥胖者中高血压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体瘦者。
那么肥胖促使高血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调查表明,由于肥胖病人体内的脂肪组织大量堆积,使血液循环量相应地增加,亦使小动脉的外围阻力增加,心脏必须加强做功,增加心博出量,以保证外周组织的血液供应。
由此而致的小动脉硬化及左心室肥厚,促使高血压发生,加上肥胖病人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水钠潴留,进一步增加了血液循环量,会加重高血压。
由此可见,肥胖是通过容量负荷、胰岛素抵抗、外周阻力血管变化,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和心房利钠素的变化以及类固醇激素的差异等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生和加重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虽然肥胖容易导致高血压,但在调查中发现的确有不少肥胖者的血压很正常,这可能与他们机体本身的代偿能力有关。
当然,代偿能力是有限的,一旦失代偿就会出现血压升高。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在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
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
近年来,人们对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的作用以及心、脑、肾靶器官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目前认为同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不同,因此有了血压分层的概念,即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度不同的患者,适宜血压水平应有不同。
血压值和危险因素评估是诊断和制定高血压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不同患者高血压管理的目标不同,医生面对患者时在参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其具体情况判断该患者最合适的血压范围,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推荐使用24小时长效降压药物控制血压。
除评估诊室血压外,患者还应注意家庭清晨血压的监测和管理,以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美国医学联合会会长路易斯郑重地宜布:“我们人类健康面临的最大威胁并不是可怕的癌症,而是肥胖症。
”的确,肥胖已成为当代社会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流行病”。
因此,控制体重是预防高血压发生的特别有效而且必须采取的措施,已经患了高血压的肥胖者,经过低热量饮食疗法减肥后,血压也会逐渐降低。
所以,大家在平时要参加体育锻炼,调整饮食,减少脂肪的摄入,把体重保持在适当的范围以内,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韩素芹;孟昱林;;2009年华北煤炭医学院教职工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检出状况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姜军作;衣运玲;;单纯性肥胖病与高脂血症[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11期
3 张向阳;庞静;习清贤;;某研究所职工2977人健康体检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1年05期
三峡大学
自学考试助学班学生毕业考核成绩登记表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
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