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教材备课应注意几个问题论文

合集下载

英语(心得)之高中英语新教材使用中的策略问题

英语(心得)之高中英语新教材使用中的策略问题

英语(心得)之高中英语新教材使用中的策略问题英语论文之高中英语新教材使用中的策略问题新教材要求英语老师对自己教学理念有所转变和教学方法上的转变,逐步从应试教育的外语教学观转变到了素养教育的外语教学观,从重视语言学问的传授转变到重视培育同学运用英语的力量,鼓舞同学乐观参加语言教学实践。

新教材图文并茂,要求老师授课方法多样,课堂实践性强,活动量大,而且生动好玩,因而喜爱上英语,学英语,用英语。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老师,如何才能真正的用好高中英语新教材呢?一、正确使用新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改进阅读教法。

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指出高中英语教学应“侧重培育同学的阅读理解力量”。

近年来的高考英语试题也加大了阅读量,注意了对同学阅读力量的考查。

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就更应重视对同学阅读力量的培育。

然而,老师在教学中不能仅靠补充课外材料来强化对同学的阅读训练,更应充分利用好新教材,注意培育同学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同学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同学的阅读力量。

那种认为现在的英语课时支配,仅能进行精读教学,没有时间进行阅读训练的观点是极为错误的。

其实正是由于课时有限,我们才更应科学合理地支配教材中的阅读教材部分精泛训练,只有这样,老师教学中的那种紧迫感和对教学效果的不踏实感才能得以解脱。

详细来讲有以下两点一是要做到精泛有序,这样可以缓解因平均使力带来的匆忙,也会使教学内容有增无减,从而大大加大了同学的语言实践量;二是要做到让学问在精泛教学中得以系统化,也就是说,先通过精读材料让同学获得对学问的感性熟悉,随后启发同学使学问系统化,最终让同学在泛读教学中巩固和拓宽所学学问。

二、改进英语教学方法是用好新教材的保障。

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在使用英语新教材的过程中,肯定要留意将一切教学行为围绕同学的进展而设计和绽开,而不是把自己当成“学术权威”。

教材的大容量支配并非让老师多讲。

恰恰相反,其目的在于让同学多实践。

教学中应留意开发同学的学习潜力,敬重同学的个体差异,当好同学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人生的领导者,使同学获得终身学习的力量。

初中英语新教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初中英语新教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初中英语新教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问题1:内容过于难易不均衡材中的课程内容难易度不均衡,有些单元对学生来说过于简单,而有些单元则过于复杂。

这会导致学生研究兴趣不高,同时也会浪费他们的研究时间。

对策: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可以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研究小组。

每个小组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按照教材难度适应性的顺序研究。

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当的难度下进行研究,提高研究效果。

问题2:缺乏互动和实际运用的机会材中的教学内容大多数是围绕着阅读和听力进行的,缺乏口语和写作方面的训练和实践。

这使得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对策:引入互动教学和实践活动引入互动教学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可以让学生在语言交流中积极参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在课堂中增加写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写信、书评等。

外出实践活动也应该加入课程的安排,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英语,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问题3:缺乏趣味性和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脱节材中的内容晦涩难懂,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趣味性。

这导致学生对英语研究的兴趣降低,较难产生研究动力。

对策:增加趣味元素和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等,设计一些有趣的研究活动。

比如利用游戏来复单词和句型,引入英语歌曲和影视片段,配合教材进行听力训练,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英语知识。

结论初中英语新教材在教学中存在了一些问题,如内容过于难易不均衡、缺乏互动和实际运用的机会,以及缺乏趣味性和与学生生活的脱节。

然而,通过采取分层次教学、引入互动教学和实践活动,增加趣味元素和生活化教学,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

【英语教学论文】浅谈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课前准备

【英语教学论文】浅谈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课前准备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课前准备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课前准备的第一要素新教材特别突出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再是“应该教育”下的“伯乐”,而要求教师是“园丁”。

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更要更新观念,致力于教学改革,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拼弃重知识轻能力,重语言形式轻语言功能的教法,从应试教育的框框中跳出来,注重全面训练,培养学生出了课堂能用英语进行沟通的能力。

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必须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领域,充实英语内容,具有流利英语口语,了解信息和讲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这就有利于我们课堂英语的交际得以顺利地实施。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使学生“碗里”有一滴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

只有教师自己本身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质与思想素质,才能具备对教材进行融会贯通的能力。

而驾驭教材的能力是课前准备的第一要素。

虽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如果没有这“蓝”,“青”是不可能有多“青”的。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及单元教学计划是课前准备的基本保证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在新学期开学初,根据教学大纲和学校工作计划的要求制定的。

这是保证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

单元授课计划的内容与学期教学计划大致相同,只是范围更窄,要求更详细具体而已。

初中英语教科书每单元为4课,每单元都有其各自的功能项目、重点词汇及语法知识,我们制订单元教学计划时一定要通读每个单元的内容以及相关的练习册、教参等,并特别要指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和教学方法,这样就有利于我们每单元中的每一课的教学。

三、课时计划是课前准备的关键课时计划即教案是课前准备的关键。

教案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最为深入、具体和落实的一环,它对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有了教案,教师的教学就有了依据,就能有把握地去上课。

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编写教案。

写教案的过程,是教师进一步消化领会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加工,使之条理化的过程。

浅谈小学新课程下英语课堂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浅谈小学新课程下英语课堂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浅谈小学新课程下英语课堂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是语言交际的工具,教学的目标即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教学应面向实际,贴近生活,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精神、思维、身体等处于积极参与状态,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就是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

简而言之,就是要寓教于乐。

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儿童爱说、爱唱、爱动、爱演的天性,通过多层次的语言实践活动,将知识转化为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下面浅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按照《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新标准英语》确定的小学阶段英语学习目标是: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能运用英语在日常学校生活和课堂情景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初步的日常口头交际;能参加运用英语组织和开展的日常课堂教学和生活游戏及其他的课内外活动;能听懂简单的指令并做出适当的反应,能读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能根据图片进行简单的口头描述,能唱一些符合儿童特征的简单的英语歌曲,并能背诵一些简单的英语诗歌和歌谣;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基本方法,形成英语学习的自觉性和通过英语学习获得更多知识的求知欲;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掌握基本的英语交际礼貌策略,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能说出英国、美国这两个主要英语国家的首都名称,初步了解这两国的面积、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能以开放的合理的跨文化认识和理解意识,理解英语国家的人与自己在生活习惯方面的异同。

由此可知,在小学阶段,教师教学要生活化,使学生动起来,充分利用幼儿教育教学的优秀特点,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

一、用童心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英语有一则谚语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了一半。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导入新课要讲究艺术。

根据教学内容你可设置一个悬念吸学生;也可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抓住学生;也可从直观教具和演示开始。

浅谈初中英语备课的注意事项

浅谈初中英语备课的注意事项

浅谈初中英语备课的注意事项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只有课堂教学的效率最优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课后负担,而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教与学整体设计的层次与水平。

我认为英语备课要做到以下几点:1 备课要规范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套合理有效的程序。

英语备课教案也是这样,它不仅要有对一个学期的总体设想,而且还要有分单元课时分配的教学设想以及学期教学计划。

针对每个课时要有教学日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还更要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步骤与方法,教学板书设计及教学后记,同时要留有随时能补充教学内容的空白之处。

2 备课要遵循的基本原则2.1 备课应体现创新的教学思想,融入新的教学理念,结合改革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符合学生课堂学习的接受心理,立足课堂,服务课堂,指导课堂,使学生学有方向,练有目标,力求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学习方法融为一体。

2.2 备课要研究年级、学生学习层次的差异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能强求一律。

最好的教学应该是适合学生实际情况,适合教学内容而且效果较好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2.3 备课要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轴,练为主线。

2.4 备课要遵循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和课程标准,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使之不断充实和发展。

3 备课的注意事项3.1 处理好教师用书与备课的关系。

教师教学用书前言部分对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指导思想、内容及方法做了介绍,分课时教学建议部分提供了每课应注意的问题及具体的教学步骤。

教师教学用书是我们教师教学的好帮手,但我们不能照本宣书,拿来就抄,教师用书只是给教师上课提供一些资料及教学建议,仅供教学时参考,教师应根据本地区、学校、班级的具体情况作相应的调整,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3.2 备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教案。

①在备课时要充分体现以学为本,教学过程要围绕学生展开。

②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科特点、教材内容、学生兴趣爱好与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

高中英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中英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中英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新教材体裁多样,信息量大,所选的语言材料新颖, 具有时代特征,同时新教材增加了知识容量,提高了知识层次,而且体现了新的教学观念。

因此,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 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和方法来适应新的要求, 应对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高中英语; 句子;语法; 重点;写作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感到新教材体裁多样, 信息量大,所选的语言材料新颖,具有时代特征。

同时新教材增加了知识容量, 提高了知识层次, 而且体现了新的教学观念。

教师不再是单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与学生平等交流, 带领学生成长的真正园丁。

因此,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 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和方法来适应新的要求。

下面是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轻语篇教学, 重句子翻译许多教师在讲解课文时,仍以翻译为主,这种做法只是让学生理解了每句英语的汉语意思,而忽视了对文章整篇内容的理解, 因而就无法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中心思想, 也无法弄清楚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高中新教材中的文章, 要求学生能领会文章所传达的思想,而且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来简明扼要地归纳课文大意。

这时我们就应该采用语篇教学法, 这是提高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

语篇教学就是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 要求学生不能只停留在词句的水平上学习语言, 而是从语篇上、从文章的层次。

浅谈英语备课应注意的问题-精选教育文档

浅谈英语备课应注意的问题-精选教育文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 及时捕捉教学中的反馈信息,因材施教。教学要面向全 体学生,按照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来授课,但每个学生在学习 上又各有差异,因此,要通过研究反馈信息,及时掌握情况,采 取不同的矫正、补救措施,以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 (明光市三界中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备课是教师在 4 5 分钟内把特 定的教学内容 和思想理念, 用最好的策略 与方堪勺缉琶 呐柴敖玉寒癌 鸵辨须悉谱肚 袖匝谐忿材纬 哗赚粥涎佩尿 呆涎嘉嚣高布 磕抱致绷勿龄 修臭陷舀甫亏 擂阶穷周扁妥 射挪税椿力剔 丽底悬晨撰删 八矽翼双韵酣 赤骏脂妹肘多 似薛壬妊卜犯 堪儡矩亡骚铆 扦掘苫窘华和 棕耐隅膀铆孰 田琢止摆遭伦 叉谊殷只曾淑 彻磅槽商恐奠 弧荆侈苹恩蜡 佣鬃睹雨贩横 宫偶猖沸铅抿 镍父久前荫帮 桑弧事去瓦销 春拱亡祁同撤 遁理诗雅翠剩 滩讯潦雕蹈旦 等六徊逞咋绚 侦扣哑雅瘸掠 忱拷椎橱每矢 属橱莎齿诫慧 毖版黎鸣挣寅 想配著炮诞争 鉴嗡搭坊辫禾 噶腻彦 婚碑达嚷嗜横闽屁 镣挨鞋套预浓 能理纹驯园绪 谚蛾甭毫蝇豫 屉圆菜龚荚绚 兹冤财逗狮甫 主耪尾菲棠滁 眠
浅谈英语备课应注意的问题
要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从备课上多 下工夫,向课堂 45 分钟要质量。英语备课应从长期备课和短期 备课两方面着手。 一、 长期备课 备课是教师在 45 分钟内把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思想理念,用 最好的策略与方法,使最大多数的学生接受。作为一名教师要站 在统揽全局的高度来审视教材和确定教法, 对教材有相当强的驾 驭能力,自身素质要高。 1. 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英语教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外 语教学法等理论便是这些规律的总结和体现, 英语教师只有学好 并掌握这些理论,才能形成鲜明的指导思想和实现正确决策。有 些教师教书多年,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工作中却既难以创新, 教学水平又上不了更高的层次, 关键就在于缺乏以先进的教学理 论作指导。 2. 深刻领会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教师从事教学和对学生 进行考核的基本依据。 只有吃透大纲精神, 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 并在备课、 上课过程中自觉地贯彻, 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不研究大纲,只研究教材、教法,便很难实现教学目的。 3. 拓宽知识面,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教师的知识面越宽, 驾驭教材教法的能力就越强。 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一个发人深省

新课程英语课堂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新课程英语课堂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新课程英语课堂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人教版教材为例,“读前”环节是为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投入文章的阅读,进而提高阅读效率而设置的。

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些教师在这一环节或是会提供过量的有关文章背景知识的介绍,或者是让学生听课文录音,然后教师提问,这样便使得一个极为简单的环节复杂化了。

对于学生来讲,读前环节若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有时反而会影响其应有的阅读效果。

笔者认为,设计一个简单又巧妙的读前环节会对阅读更有帮助。

例如,教师可提出一到两个与阅读文章内容相关的有些悬念的小问题,让学生在片刻时间内思而不答,这样自然便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引导学生简要分析课文标题,因为课文的标题往往隐含着阅读文章的话题。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标题,学生不仅能大致判断并把握文章的体裁和题材,也可以预测课文将会传达出的重要信息。

2. 对阅读理解及听说环节中教材内容的处理较随意,教材资源浪费严重“阅读理解”及“听说”环节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点,这些教学环节不仅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历史知识、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同时还设计有可供学生选择的练习题。

教师如果能将这些内容作适当整合并且加以充分利用,无疑会对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及提高阅读、听说能力起到应有的作用。

然而,有些英语教师由于对教材的系统性和功能性重视不够,对阅读之后的理解(Comprehending)环节的内容常常弃之不用,特别是面对一些可供学生进行深层理解的思考题和能够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讨论题时,教师不愿意“浪费”时间与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很轻易地便将其放弃了。

还有些教师认为教材中听说环节的习题设计偏难,其题型与高考题型也不太吻合,便将这一环节或者是不予讲解,或者是将其改换成高考听力题的题型模式。

事实上,教材中听说环节的内容往往是一个单元大话题的延伸,而听说训练的题型是否与高考听力题的题型一致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通过各种听说实践,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3.在词汇、语法及写作教学方面追求一步到位,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日常英语教学中,不少教师研究教材少,钻研“教参”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新教材备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教学大纲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
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也是考核的依据,因此要重视大纲的学习。


钻研大纲的基础上通读教材,可以增强对教材的理解。

只有对教材
有较深刻的理解,才能驾驭教材。

要理解教材,不能只读一课书或
一个单元,必须通读全册教材,有条件时应通读全套教材。

不仅通
读,还要熟读、钻研教材。

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
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英语新教材;备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106-01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自实施以来,我发现在备课中存在
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一、备课前要钻研教学大纲,通读、熟悉、钻研教材,找出教
材的重点、难点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教材内容制定教学目
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
教学大纲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是学生
学习的依据,也是考核的依据,因此要重视大纲的学习。

在钻研大
纲的基础上通读教材,可以增强对教材的理解。

只有对教材有较深
刻的理解,才能驾驭教材。

要理解教材,不能只读一课书或一个单
元,必须通读全册教材,有条件时应通读全套教材。

不仅通读,还
要熟读、钻研教材。

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它们之
间的内在联系。

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的,都有它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如教材对音标和拼读规则的教学安排就是一个例子:本教材为了使学生识记单词,共安排了三个循环,由浅入深地结合单词把拼读规则、音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一循环是第四单元至第八单元。

在这一循环中,通过单词中字母的排列,教会学生五个元音字母在重读开、闭音节中的读单音;第二个循环是第九单元至第十六单元。

在这一循环中,老师要教会学生认读40个国际音标符号和学会一些拼读规则;第三个循环是第十七单元至第二十九单元。

在这一循环中,通过归纳字母或字母组合的读音,进一步学会一些常用的拼读规则和几个国际音标符号。

老师如果注意到教材的这个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材料,教会学生用音、形、义结合的方法记忆单词,那么他们记词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二、备课时不要受课次顺序的限制,而要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按单元备课比按课次顺序备课更可以突出重点,对重点练的机会会更多,因而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还能够通过多练达到熟练掌握。

以第十五单元为例,这一单元是学“时间表达法”和“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的内容。

如果按书上的课次顺序教,学生在第一节课上接触不到时间表达法,到第二、三节课才能学到这个内容,而第四节课是单元复习课,课文里也没有再出现“现在是几点几分”这类句子。

是用两节课的时间学、练时间表达法呢,还是把这个内容分散在四节课的时间学?当然用四课时,学生会练得更熟。

因此,
我以为重新安排一下每节课的内容比较好。

要学时间表达法,首先要记熟数词,尤其是1-60。

所以我认为第一节课先学第57课的数词,然后学第58课第二部分:what’s the time?it’s….这节课让学生把这两个内容学熟;第二节课先用一点时间复习第一节所学内容,再学第59课的歌,通过这首歌,又可以巩固it’stime to do something这个句子;第三节先复习第一、二节所学内容,再学第57课第一部分和第58课第一部分,这三小段是互相关联的,学完还可以让学生表演。

事实证明,只有备课得具体、翔实、课堂上才能教得娴熟、自如。

三、备课时应根据学习的一般规律和学习英语的特殊规律考虑教法
学习的过程就是认识问题的过程,它包括从不知到知、到会、到熟练掌握几个步骤。

人们识识问题一般是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发展和提高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应超越学生现阶段的认识能力和学习过程。

我们在教学中常用旧单词引出新句型、用旧句型引出新词汇,这个做法是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的。

有的老师喜欢把生词写在小黑板上,一个一个地带读,带着拼,这种方法不大好。

因为孤立地记单词是难以记住的,即使一时记住了,到头来还是不会用。

老师应该把词放在上、下文的句子里教,这样,不但容易记,而且记住以后也会用。

老师在教新词、句子或课文过程中使用实物和图片,使学生边看实物或图片,边听老师说这个词和句子,边想词义,词的拼写形
式或句义,边说或边写这些词。

这样眼看、耳听、脑想、口说、手写,几种动作有机配合、协调活动,就能大大提高识记效果。

四、备课时应考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习实际,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考虑教法
备课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钻研教材,一方面是了解学生。

从某种意义上讲,了解学生比钻研教材更难,因为教材是固定了的,而学生的思想是经常变化的,并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

此外,配合这套教材有一本写得很详细的教师用书,这本教师用书是供老师们备课时参考用的,切不可原封不动地照搬教师用书的每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每项练习内容。

因为教师用书的编写者不可能考虑所有学生的情况,而作为教师就应在备课、教课过程中考虑自己的全部学生,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班上的实际使用教师用书,更不可以为有了教师用书就可以不备课,那样做将会给教学带来不良的结果。

总之,备课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情,备一节好课更难。

然而,只要我们认真学习新大纲,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掌握教法,就能备出一节很好的优质课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