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泵流量与电机额定功率快查表

合集下载

实验二、液压泵的静态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液压泵的静态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液压泵性能实验§1 实验目的1.深入理解液压泵的静态特性。

着重测试液压泵静态特性中:①实际流量q与工作压力p之间的关系即q—p曲线;②容积效率ην、总效率η与工作压力p之间的关系即ην—p和η--p曲线;③输入功率Ni与工作压力p之间的关系即Ni--p曲线。

2.了解液压泵的动态特性。

液压泵输出流量的瞬时变化会引起其输出压力的瞬时变化,动态特性就是表示这两种瞬时变化之间的关系。

3.掌握液压泵工作特性测试的原理和方法,学会使用本实验所用的仪器和设备。

§2 实验原理一、液压泵的空载流量与理论流量液压泵的出口压力为最低时所测到的输出流量叫空载(零压)流量,即在测试回路中,节流阀开口为最大时的流量计中的读数值。

泵的理论流量是不考虑泄漏时,单位时间内输出油液的体积,它等于泵的排量与其转速的乘积。

泵在额定转速下的理论流量常以额定转速下的空载流量代替,因空载时泵的泄漏可以忽略。

额定流量是指泵在额定压力和额定转速下输出的实际流量,它总是小于泵的理论流量。

二、液压泵的流量----压力特性液压泵的额定压力是指液压泵可长期连续使用的最大工作压力,它反映了泵的能力。

超过此值就是过载。

但不超过规定的最高压力(泵能力的极限),还可短期运行。

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是指液压泵在实际工作时输出油液的压力,即油液克服负载而建立起来的压力,它随负载的增加而增高。

在实验中我们以节流阀作为负载,使节流阀具有不同的开口,则泵出口压力就有对应的不同值,在一系列的压力值下,测量出对应不同的流量值,就得出油泵的流量—压力特性:q = f1(p)。

实验油温越高、压力越大,其实测流量值就越小。

三、液压泵的容积效率、总效率----压力特性1.容积效率ηv:液压油泵的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的比值称为容积效率,它表示液压泵容积损失大小的程度。

ην=q/q t=1-q泄/q t=1-(k泄·p/V·n)= f2(p)。

式中:实际流量q=60·Δν/Δt,单位为L/min。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实验一油泵性能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油泵的主要技术性能,测定油泵的流量特性、容积效率和总效率。

2.、掌握小功率油泵的测试方法。

3、产生对油泵工作状态的感性认识,如振动、噪声、油压脉动和油温变化等。

二、实验内容1、油泵的流量特性油泵运转后输出一定的流量以满足液压系统工作的需要。

由于油泵的内泄漏,从而产生一定的流量损失。

油泵的泄漏量是随油泵的工作压力的增高而增大的,油泵的实际流量是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

因此需要测定油泵在不同工作压力下的实际流量,即得出油泵的流量特性曲线Q=f(P).2、油泵的容积效率油泵的容积效率,是指它的实际流量Q与理论流量Q0之比,即:vQ100%QO式中:Q0可通过油泵的转速和油泵的结构参数计算。

对于双作用叶片泵:RrQ02b(R2r2)SZncoR、r分别为定子圆弧部分的长短半径b为叶片宽度θ为叶片的倾角S为叶片厚度Z为叶片数n油泵转速在实验中,为便于计算,用油泵工作压力为零时的实际流量Qk(空载流量)来代替理论流量Q0,所以vQ100%Qk由于油泵的实际流量Q随工作压力变化而变化,而理论流量Q0(或空载流量Qk)不随压力产生变化,所以容积效率也是随油泵工作压力变化的一条曲线。

通常所说的油泵容积效率是指油泵在额定工作压力下的容积效率。

3、油泵的总效塞油泵的总效率是指油泵实际输出功率Nc与输入功率NR之比即Nc100%NR式中:Nc=1·P·Q(kw),60P——油泵工作压力(MPa),Q——油泵实际流量(L/min);NR——104.7M·n(kw),M——电机输出扭矩(N·m),n——电机转速(r·p·m)。

由预先测出的电机输入功率NdR与电机总效率d的关系曲线(见图1-1),用三相电功率表测出油泵在不同工作压力下电机的输入功率NdR,然后根据电机效率曲线查出电机总效率d,就可以计算出电机输出功率Ndc,这也就是油泵的输入功率NR。

隧道台车计算书

隧道台车计算书

隧道台车计算书(一)概述:根据贵单位承建的隧道工程可知:贵方所需台车是全液压边顶拱砼衬砌钢模台车(以下简称台车)。

此台车是以电机驱动行走机构带动台车移动,利用液压油缸和螺旋千斤进行模板立模和脱模来进行隧洞砼浇注的设备。

根据对隧道衬砌长度的要求,台车设计为12米,总重量126T,全液压边顶拱砼具有结构合理可靠、操作方便、成本较低、衬砌速度快、隧道砼成形面好等优点。

(二)台车的结构设计:台车主要由模板部份、台架部份、平移机构、门架部份、行走机构、液压系统、支承千斤、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

1、模板部份: 模板部份由两块顶模和两块侧模组成一个砼横向断面,两块顶模用螺栓连接两侧模与顶模用铰耳销轴连接,8块模板的宽度均为1.5米,,纵向由8块组成12米的模板总长,每块模板之间用螺栓连接,模板面板厚度为δ12mm,模板加强筋用槽钢[12B和槽钢[16A做成,加强筋的间距为250m m,其弧板宽度为300 m m。

模板连接梁采用槽钢[20b合成.。

2、台架部份:台架由4根上纵梁,9根弦梁和63根小立柱组成。

主要是承受顶模上部砼及模板的自重。

其上纵梁由钢板δ=14mm/δ=12mm焊成工字截面,横梁采用工字钢I25b.小立柱采用工字钢I20b制成。

3、平移机构:平移机构在前后门架横梁各安装一套,平移油缸4个(HSGK02—B100/55)。

平移油缸的作用是利用其左右移动来调整模板中心线与隧洞中心线相吻合,其工作压力为16 MPa,最大推力为20吨,水平移动行程为左右各100 m m。

4、门架部份:门架由下纵梁、立柱、横梁及纵向连接梁组成。

各横梁及立柱用连接梁和斜拉杆连接,各构件均用螺栓连接成一个整体。

是整个台车的主要承重结构件。

门架下纵梁用δ14mm和δ12m m钢板焊成箱形截面。

立柱和横梁采用δ14mm和δ12mm钢板焊接成工字截面,以增加门架抗砼的侧压力。

5、行走机构:台车行走机构由2套主动机构,2套从动机构组成。

机电液实训报告

机电液实训报告

实验一液压传动基础实验液压传动是机械能转化为压力能,再由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做功的能量转换传动机构。

油泵产生的压力大小,取决于负载的大小,而执行元件液压缸按工作需要通过控制元件的调节提供不同的压力、速度及方向,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概念,是学习本课程的关健。

本实验通过液压缸的往复运动,了解压力控制、速度控制和方向控制的相关控制阀的作用及进一步理解液压传动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概念。

本实验教师可以边演示、边讲解、边提出问题;也可以使学生自行完成实验:并观察现象、记录数据,解答问题。

一、实验目的:通过教师边实验演示、边讲解,边提出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掌握液压实验的基本操作,了解各种液压控制元件及在系统中的作用。

理解液压传动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概念,也可以在学生充分阅读理解实验指导书的基础上完成本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回答指导书所列出的思考题。

二、实验装置:图1为液压基础实验系统图。

按图1所示用带快速接头体的软管分别连接各模块组成实验用的液压系统图。

液压基础实验系统的组成:液压元件:油缸一只,7:单向调速阀(2FRM5)一只,8:单向节流阀(DRVP8)一只,1、2:先导式溢流阀(DB10)两只,4:直动式溢流阀(DBDH6P)一只,5:减压阀(DR6DP)一只,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WE6E)一只,3、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3WE6A)一只,油泵(VP8)一只;辅助元件:压力表两只、四通接头一只、三通接头三只、软管20支、流量计一台。

图1注意:接好液压回路之后,再重新检查各快速接头的连接部分是否连接可靠,最后请老师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

三、实验步骤:1、读通图1的液压系统,了解各液压元件的名称、熟悉液压职能符号及各液压元件在系统中的作用。

2、压力控制:1)、溢流阀遥控口卸荷,减压阀出口暂不接油箱,Z1不带电,开泵P1压力指示很小(主要是管路的阻力),并且不可调节,何故?2)、溢流阀调压,Z1得电,开启泵P1 指示值随阀1的调节而变化。

输油泵机组的启停操作指导书

输油泵机组的启停操作指导书

甬沪宁线输油站启停输油泵机组作业指导书(试行)一、输油站启泵前工艺、仪表条件的检查对本站工艺、白控系统、仪表、电气系统等进行检查,确认具备启泵条件。

了解全线及本站的运行方式,明确需要外输的输量和出站压力等参数。

1、检查泵入口汇管压力,达到启泵值。

2、检查工艺流程、阀门、法兰及工艺辅助设施,并确认具备启泵条件。

3、对本站外输罐及其辅助设施进行检查,确认具备启泵条件。

4、站控值班员对站控系统的各种画面、工艺参数、流程屏显、数据传输、主机运行状况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并确认具备启泵条件。

5、对出站调节阀,高压泄压阀,水击保护系统及各种保护定值进行检查,确认具备启泵条件。

(高压泄压通道必须保持畅通)。

各站保护定值见附件一。

6、泵进出口压力、泄漏、振动检测不参与联锁停机,对应的“检修/ 投用”按钮置“检测”位置。

其它检测参数“检修/投用”按钮必须置“投用位置。

7、确认本站“中心控制/站端控制”处于“站端控制”状态。

8、检查泵进出口的压力表显示正常,接头无渗漏,检查泵进出口的压力开关,泵机组测温和测振仪表及机械密封泄漏开关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仪表显示正常。

9、检查电源电压应符合Q/SHGD 0035-200瀚油管道电气运行规程要求。

二、启泵前泵机组的检查和准备1、检查泵机组基础与地脚螺栓必须牢固。

2、泵机组周围无杂物,无油污,机组处于完好状态。

3、泵机组的保温,各种附件,伴热系统,监控系统及排水系统齐全完好,连接处无渗漏,机体整洁4、检查泵体和机械密封泄漏污油管线电伴热,电机防潮加热器处于完好工作状态,若长期停泵后启泵,应在启泵前4小时投用电伴热,在冬季运行时,污油主管线及污油罐伴热系统应完好并投用。

5、检查泵机组轴承箱润滑油,泵及电机油位应在看油窗高度的1/2 处,并保持恒位油杯内油位在2/3以上,油品应洁净无污物,颜色正常。

6、盘泵检查转子轻重一致,无卡阻现象,泵机组盘车状态完好。

7、检查泵进出口阀,确认其连接良好,手、电动开关白如。

燃油泵全功率计算公式

燃油泵全功率计算公式

燃油泵全功率计算公式燃油泵是汽车发动机燃油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它的作用是将油箱里的汽油送到发动机燃烧室内。

燃油泵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油的消耗。

因此,对燃油泵的功率进行合理的计算和控制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燃油泵全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其相关知识。

燃油泵的全功率计算公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全功率(KW)= 流量(L/min)×压力(MPa)÷ 600。

其中,流量是指燃油泵每分钟能够输送的油量,单位为升/分钟(L/min);压力是指燃油泵的工作压力,单位为兆帕(MPa);600是一个常数,用于将流量和压力的单位转换成千瓦(KW)。

燃油泵的流量和压力是影响其全功率的两个重要因素。

流量越大,压力越大,燃油泵的全功率就越高。

因此,在设计和选择燃油泵时,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其流量和压力,以保证发动机能够获得足够的燃油供应,从而保证其正常运转和性能。

燃油泵的流量通常是由泵的结构和转速来决定的。

泵的结构越复杂,转速越高,流量就越大。

而燃油泵的压力则主要由泵的出口阀和进口阀的设计和调整来决定。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发动机的工作条件和要求来确定燃油泵的流量和压力,以保证其能够满足发动机的工作需要。

燃油泵的全功率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汽车制造商和维修人员对燃油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整。

通过计算燃油泵的全功率,可以确定其是否能够满足发动机的工作需要,从而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和性能。

同时,也可以帮助汽车维修人员在维修和更换燃油泵时,选择合适的替代品,以保证汽车的正常使用。

除了全功率计算公式之外,还有一些其他与燃油泵相关的重要知识需要了解。

比如,燃油泵的工作原理、结构和维护保养等。

只有全面了解燃油泵的相关知识,才能够更好地进行燃油泵的选择、安装和维修。

总之,燃油泵是汽车发动机燃油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其全功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汽车制造商和维修人员对燃油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整,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和性能。

齿轮泵机组操作、维护保养与检修规程

齿轮泵机组操作、维护保养与检修规程

齿轮型输油泵机组操作规程 XBGD/QHSE—()齿轮型输油泵机组操作规程1目的和范围为了保证齿轮型输油泵机组的正常运行制定本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齿轮型输油泵机组的启泵前的检查与准备、启动、运行中的监护、正常停泵、紧急停泵及故障判断等。

2引用标准(编制依据)2.1 ( )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操作原理2.2 ()齿轮泵使用维护说明书2.3 ( )容积泵技术规格书3主要性能参数和技术参数3.1齿轮型输油泵机组技术参数:详见附件一3.2齿轮型输油泵机组控制参数设定值:详见附件二3.3齿轮型输油泵特性曲线:详见附件三4 工作程序4.1启泵前的检查与准备4.1.1试运前的准备a.检查各联接部分螺栓和螺母是否紧固。

b.确认仪表的开关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c.检查泵的转动方向是否和侧盖上铭牌指示的方向一致。

d.全部打开吸入侧和排出侧的阀门。

e.用手转动泵轴,确认转动是否平滑,不得有发沉、卡住等异常现象。

f.检查滤器是否堵塞,如果必要应清洗滤网。

g.打开排出侧的旋塞,开启电机,空气由抽气装置排出后,泵开始排油,如果泵在运行30分钟内不排油,那么关机检查吸入系统。

h.如果泵没有经过长时间运转,那么泵体内齿轮、轴、轴承以及机械密封的表面是干燥的,在重新开机前,用手转动泵的联轴器,使油进入泵体顶部,润滑、齿轮、轴、轴承和机械密封的表面。

i.如果被输送油的温度和泵体温度的温度超过40℃左右,进入泵体的油会引起热变形而导致抱轴事故发生。

如果泵是在高温下使用,(超过70℃)那么只有在加热后,或首先将泵体温度升高到被输送油的温度后才能运行泵。

4.2启泵4.2.1现场(就地)启泵a.起动电机,开始先点动一、两次,只有在确认旋转方向,振动,噪音,启动电流等方面情况没有异常时再开始运转。

b.当泵达到规定转速并且抽气装置排出油时,关闭抽气装置这是泵处于运转状态。

c.泵内的齿轮、轴、轴承、机械密封的表面由被输送油液自行润滑,干运转的情况应缘对避免。

交流润滑油泵检修文件包

交流润滑油泵检修文件包

编号: 检修承包单位:
(设备编码)- (年)- (月)- (日)检修工作负责人:
项目名称:
不符合项发现时间:
严重程度: 不符合项情况描述:
签字(承包单位专业技术主管): 经研讨后采取的纠正及处理措施:



承包单位专业主管
不 符
设备部点检工程师
合 项
安监部主管
措 施
意见:


人 员
设备部负责人:
承包单位负责人 设备部专业主管
泵组装后,手动应灵活,无卡涩. 测量轴的串轴量
6 联轴器找中心
10
版 次:第 1 四 检修技术记录卡(B)
规格型号
质量标准 原始修 修后值
页: 9/13
测量人
4
5
6
施工作业负版 次:第 1 版

计 划 计划工作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计划工日
1. 叶轮与密封环的间隙
主 2. 泵轴串量

检 3. 泵轴及叶轮的外观检查

项 4. 各轴承的检查

5. 各轴承和叶轮瓢偏的检查
6. 联轴器找中心
□ 电气第一种工作票 □ 电气第二种工作票
□ 电气继保工作票
□ 热机工作票 工 作 □ 其它工作许可条件
附件三 (可选): 文件包修改记录
版 次:第 1 版
文件包修改记录
本文件包修前准备修改
本文件包中检修工序卡修改
本文件包中检修技术记录卡修改
本文件包检修工序中质检点修改
本文件包其他页面格式修改
原来内容
修改后内容
页码 修改理由

提出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