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口老龄化及影响

合集下载

日本人口老龄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日本人口老龄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日本人口老龄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文章介绍了日本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社会的影响。

体现在劳动人口减少,总生产力下降;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创新能力;国民收入的分配将从生产性转向偏重于非生产性开支。

标签:日本;人口老龄化;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联合国把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的现象称为人口老龄化,处于人口老龄化状态的社会就是老龄化社会,把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14%的社会称为老龄社会。

日本在1970年时老年人口(即6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为7.1%,已经步入了老龄化行列。

1994年日本老年人口的比例达到了14.1%,从此进入了老龄社会的行列。

人口老龄化将是困扰日本的最大人口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状况1、出生率明显下降和人口寿命的大幅度提高是导致日本人口迅速老龄化的直接原因日本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人口日益移向城市;知识女性的增加;离婚率和堕胎率上升以及迟婚等都是出生率下降的原因。

从“合计特殊出生率”(“合计特殊出生率”表示的是一个国家女性的平均生育数量)来看,其下降十分明显,1975年为1.91,1980年为1.74,1990年为1.54,1995年为1.43,2002年为1.32,2003年则为1.29,远远低于抵消死亡人数所需的每对夫妇至少生育2.08个子女的要求。

由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伴之而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完善,日本人口的平均寿命出现了大幅度提高。

现在,日本人口的平均寿命超过80岁,已经达到全球最高水平,日本也成为世界第一长寿国,人均预期寿命为82岁,到2050年将提高到88岁。

2、在经济发达国家中,日本人口老龄化比较晚,但其突出特点是速度快1950年时,日本的老年人口只有416万;1970年日本的总人口为10465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739万人,占总人口的7.06%,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平均增长为3.46%,大大快于总人口1.08%的增长速度;到1994年日本总人口达到12503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759万人,占总人口的14.07%;至2005年10月1日,日本总人口中65岁以上高龄人口占到21%。

人口老龄化和少子现象的例子

人口老龄化和少子现象的例子

人口老龄化和少子现象的例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全球范围内普遍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和少子现象的趋势。

这一现象不仅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也逐渐影响到发展中国家。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日本。

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日本的人口正在迅速老龄化,且生育率持续下降。

从2019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日本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28%,而15岁及以下的儿童人口占比仅为12%。

这种人口结构的失衡对于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给日本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首先,劳动力人口的减少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紧张,劳动力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其次,老年人口的增加给养老金、医疗保健等社会福利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国家财政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此外,日本的少子化问题还带来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社会服务的压力。

另一个例子是德国。

德国也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少子现象的压力。

根据德国统计局的数据,德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已达到了21.5%,而15岁及以下的儿童人口占比仅为13.2%。

这种人口结构的失衡导致养老金体系面临严峻挑战,同时也给社会福利和医疗保健体系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少子现象,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其中一些国家推出了鼓励生育的政策,例如提供育儿奖励、扩大产假和育儿假等福利政策。

另外一些国家则致力于提高老年人的就业率,延迟退休年龄,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

此外,加强对老年人的养老、医疗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也是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少子现象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人口老龄化和少子现象是当前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

通过了解日本和德国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这一趋势给经济、社会和基本公共服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各国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少子现象带来的挑战。

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和启示

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和启示

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和启示日本是一个典型的人口老龄化国家,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这些经验对其他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老龄化对日本的影响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据统计,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28%,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40%。

老龄化对日本社会经济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劳动力短缺、医疗支出增加、养老保险压力加大等问题。

如何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了日本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二、延迟退休年龄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本政府推行了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

通过逐步提高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鼓励更多的老年人继续参与劳动市场,延缓了老年劳动力的退出,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压力。

这一举措也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来源,提高了社会消费能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三、推行家庭照料假为了解决老年人的护理问题,日本政府实施了家庭照料假政策。

该政策允许雇员在工作时间内照顾需要照料的家庭成员,并且享受相应的假期和津贴。

这一政策有效地解决了家庭照料与工作之间的矛盾,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好的关怀服务。

也为劳动人口提供了更多的家庭照料支持,促进了家庭和谐。

四、增加老年人社会参与机会为了增加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机会,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如推行老年人社会参与计划、设立老年人活动中心等。

这些举措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志愿活动、社团组织、文化娱乐等,不仅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五、推广健康养老理念日本政府积极倡导健康的老龄化理念,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营养饮食、健康管理等活动。

通过推广健康养老理念,日本成功地降低了老年人患各类疾病的比例,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了医疗保健压力。

六、加强老年人护理服务体系为了解决老年人护理问题,日本政府不断加强老年人护理服务体系建设,推行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提供全方位的老年人护理服务。

日本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日本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日本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日本是一个面临严峻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国家,这对经济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日本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人口结构的一个变化,更是对经济的全方位冲击。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经济发展受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力供给减少。

随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的供给逐渐减少,这对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造成了压力。

缺乏劳动力将会导致生产力下降,阻碍经济的持续增长。

其次,人口老龄化增加了社会保障支出。

老年人的需求和社会保障开支增加,国家需要投入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社会保障体系,如养老金、医疗照顾等。

这将导致财政负担加大,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人口老龄化影响了市场需求结构。

随着老龄人口比例的增加,对于医疗、养老等相关行业的需求增长迅速,而其他行业的市场需求则相应减少。

这将对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产生不利影响,制约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针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应采取以下几个对策以应对。

首先,积极推进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和培训。

通过改革劳动力市场,降低就业壁垒,提高劳动力参与度,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

同时,加大对劳动力培训的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提升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

其次,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完善养老金制度,提高养老金的支付水平,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此外,加强医疗、健康等方面的保障,提倡健康养老,减轻医疗负担。

第三,推动创新和技术进步。

加大对科研与创新的投入,培养科技人才,发展高科技产业,推动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引导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市场机遇,开发与养老、医疗等相关领域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最后,鼓励生育政策与移民政策的调整。

鼓励生育政策的放宽,提供更多的激励措施,以增加劳动力的供给。

同时,适度调整移民政策,吸引高素质的外来移民人才,填补劳动力缺口。

总结起来,日本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但也蕴含了一定的机遇。

日本人口

日本人口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4.对消费市场存在潜在影响
消费是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四个环节之一。如果生产是这一 过程的起点,那消费则是这一过程的终点。一般来说,在社会 经济运行过程中,生产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的主导作用,生产 决定消费同时,消费对生产也有反作用,会延缓或加速生产的 发展。消费不仅使一个社会再生产过程得以最后完成,而且 它还为生产创造出更多的新的需求,从而促使生产不断向前 发展。
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以及老年人口的增加导致的经济增长缓慢, 使社会抚养负担不断加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高龄化社会相伴 的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大,将会对国民生活水平带来极大影响。
社会保障开销
到2020年时, 7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占到老年人口比重的一半以上,并且 逐年增加,到2055年7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占总人口的26. 5%,占65岁以 上老年人口的65. 43%,即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75岁以上老年人口。高龄化的 发展不仅增大了就业人员的负担,同时对于日本护理制度来说也要面临巨大 的挑战。 7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意味着因年事已高、身患慢性疾病、 身体衰弱、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老年人口也随之增加,这些高龄老 年人口为了维持正常生活必须依靠他人的援助活动。伴随着少子化和人均 寿命的延长,高龄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长,将导致养老金、医疗、福利等一系列 社会保障系统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收入
2.抚养系数不断升高
养系数不断升高,社会抚养负担不断加重。根据日本总务省的统计 资料, 2007年日本少年儿童人口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 比重分别为13. 53%和21. 49%,少儿抚养系数和老年人口抚养系数 分别为20. 77和33. 08。根据预测,日本2055年少儿抚养系数和老 年抚养系数分别为为16. 4和79. 4,少儿抚养系数的下降主要是因为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的速度快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速度 所导致的,而老年抚养系数的大幅度增加则是因为劳动年龄人口比 重下降的同时老年人口比重却不断上升所导致的。因此导致了日 本社会抚养负担的加重,特别是老年人口抚养问题的日趋突出,将对 日本现行养老保障制度构成一定的冲击。

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首先,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养老金、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福利支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更重要的是,老年人口的消费能力相对较低,无法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拉动作用,这也导致了日本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

这种情况下,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将会对日本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其次,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社会的劳动力市场造成了影响。

年轻人口减少导致了劳动力供应的减少,这给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发展带来了挑战。

同时,老年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相对较低,这也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程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政府不得不通过引进外国劳动力来填补劳动力缺口,但是这也带来了民族和文化融合的挑战。

再次,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的社会保障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在养老金、医疗、长期护理等方面,日本政府需要提供足够的支持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然而,由于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金系统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负担愈加沉重。

这也引发了养老金和社会保险制度的需求,以确保日本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

同时,人口老龄化还对日本的家庭和社会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传统上,日本社会重视家庭的重要性,家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是重要的价值观。

然而,由于年轻人口的减少和老年人口的增加,家庭支持系统变得越来越不可持续。

很多老年人没有子女或者子女不在身边,导致社会对于长期护理的需求增加。

这也使得养老院和护理机构等专门的护理提供机构得到了迅速发展。

总之,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对经济造成压力,影响劳动力市场,冲击社会保障体系,同时也改变了家庭和社会关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政府需要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鼓励生育,提高劳动力参与率,加强社会保障制度,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日本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

日本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
日本老龄化的原因分析
出生率下降
文化和社会因素
随着日本社会的发展,家庭观念和生育观念发生了变化,导致生 育率下降。
经济压力
随着日本经济的低迷,年轻一代面临着就业难、收入增长缓慢等问 题,导致他们推迟生育或者不生育。
教育水平提高
随着日本教育水平的提高,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比例增加,导致 她们更有可能推迟生育或者不生育。
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全 方位的护理服务。
就业政策
健康促进活动
鼓励企业雇佣老年人,提供灵活的工作时 间和工作方式。
开展健康促进活动,鼓励老年人保持积极 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推广机器人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远程医疗和健康监测
利用信息技术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和健康监测,方便老年人获得医疗 保健。
智慧社区
运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建设智能社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
制定适应国情的政策以应对老龄化问题
基本养老保险
长期护理保险
建立健全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老年 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人口寿命延长
医疗保健水平提高
随着日本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得到了延长。
生活方式改善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得 到了改善,这也有助于延长寿命。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也可能对人口寿命的延长产生影响。
移民政策限制
移民政策限制
日本的移民政策限制了外国人在日本的移民数量,这导致日本的人口增长缓慢 。
01
日本老龄化问题的挑战与 未来展望
社会福利体系的压力与挑战
1 2
医疗与养老负担加重

日本人口老龄化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影响

日本人口老龄化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影响

05
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 政策与建议
提高生育率与鼓励生育的政策
实施育儿津贴制度
为减轻家庭育儿负担,政府可 实施育儿津贴制度,向有新生 儿的家庭提供一定期限内的经
济补助。
延长产假和陪产假
通过延长产假和陪产假,保障女性 在生育后的职业权益,同时鼓励男 性更多参与家庭生活,提高生育意 愿。
降低育儿成本
中国的应对措施与发展趋势
应对措施
中国通过实施“全面二孩”和“全面三孩”政策,试图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同时,加大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和 改革,推动养老产业的发展。
发展趋势
随着政策的逐步推进,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预计会减缓,但老龄化问题仍然存在。未来,中国需要进一步深化 养老保障体系的改革,加强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建设,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日本人口老龄化不同 阶段对经济增长影响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日本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 日本人口老龄化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表现 • 不同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与教训 • 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与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日本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老龄化的定义与标准
社会保障支出增加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医疗、养老等社 会保障支出增加,财政压力加大,对公共
投资和经济增长产生制约。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老龄化推动日本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 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为经济增 长开辟新的动力源。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政策调整与应对策略 继续深入研究日本政府在人口老 龄化背景下的政策调整与应对策 略,以减轻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 负面影响。
医疗保健支出增加
老年人医疗保健支出相对较高,可能对其他消费产生挤压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人口老龄化及影响
摘要: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人口老龄化给日本的经济社会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研究日本的人口老龄化及其对经济社会等产生的影响,有益于中国的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aging population attach more and more people’s attention. population aging brought some adverse effects on japan’s economy and society. study on japan’s aging population and its impact on the economic and society is beneficial to the health,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s and society. 关键词:日本;人口;老龄化;影响
key words: japan;population;aging;impact
中图分类号:c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4-0303-02
0 引言
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日本人口由年轻型到老年型的转化过程相对较长,发展比较缓慢,社会各个方面有较长的准备过程,故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适应性较强。

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的经济社会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阻碍了其经济的发展;使日本国内的社会福利负担加大。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且发展速度较快,转化周期短,在社会设施和社会心理等方面都准备不足,社会承载能力较弱。


此,有必要对日本人口老龄化进行研究,以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1 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

人口老龄化作为人口统计学的一个概念,强调人群的老化,而不是个体的老化。

个体的老化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而人口老龄化则是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相对比例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逆转。

用于衡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指标有老年人口比例,也称老年系数,指60岁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按照联合国的划分方法,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在7%以上的为老年型人口,在发展中国家中,多采用60岁为老年人口的年龄起点,当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10%以上为老年型人口。

2 日本人口老龄化现状
据2011年日本高龄社会白皮书,以2011年9月15日计,老龄人口298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3.3%。

与2010年的2956万人,23.1%相比,人口增加24万人,上升了0.2%,老龄人口数和所占比例都创造了历史新高。

从年龄层次看,70岁以上老龄人为2197万人,占总人口的17.2%,比2010年增加68万人,上升了0.6%,75岁以上老龄人数为1480万人(同11.6%),增加了53万人,上升了0.5%,8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866万人(同6.8%),增加38万人,上升了0.3%。

老年人口指数是65岁以上人口占15-64岁年龄段的人口比率,1950年日本老年人口指数为8.3%,1970年为10.2%,1990年为17.3,2000年为25.5%,2003年为28.4%,预计老年人口指数今后还会增加,2025年将达到48%,估计15-64岁的劳动力人口中,约2人负担1个65岁以上的老人。

3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3.1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经济增长的源泉可分为劳动投入量增加,资本投入量增加,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通常认为,由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造成的影响,是通过劳动力人口减少导致劳动投入量的不足造成的。

再就是由于社会人口老龄化,退休年龄提高,老年人有不储蓄的倾向,社会居民总储蓄下降,造成国家整体储蓄减少,进而投资运转资金减少,有可能阻碍资本存量增长。

在人口老龄化社会,劳动投入量减少和资本存量下降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其影响程度取决于该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是什么。

如果该国是劳动集约型经济,由人口老龄化引起的劳动投入量减少,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较大;如果是资本集约型经济,劳动投入量减少造成的影响或许不如资本存量下降对经济的影响大。

劳动力减少对经济的影响。

劳动力人口减少,通过劳动投入的减少,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影响。

上世纪日本经济曾经高度增长,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迅速转移,劳动力由农业转向工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变,进而拉动了国内需求,推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

也就是大量的劳动投入促进了需求的增加,实现了经济增长
的良性循环。

可以说人口增加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

各种实证分析证明,不仅日本,整个亚洲也是如此,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向城市转移,对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储蓄率下降对经济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不仅造成劳动力减少,而且资本储蓄率也会降低,按照“生命周期恒常所得假说”,国家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引起居民储蓄率下降,结果有可能阻碍将来的资本储蓄,进而影响资本投入。

1990年以后日本国内储蓄率下降,是由居民、政府储蓄额的减少所影响的。

在1990年以后,日本人口老龄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由于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居民储蓄减少,由居民储蓄率下降引起国内储蓄下降。

资料显示,在日本20世纪90年代后期,除60岁以上年龄段的人,各年龄段的居民储蓄率呈缓缓上升趋势,近年来居民储蓄率出现平缓或稍有下降的趋势。

以年龄段划分,30多岁储蓄率最高,随着年龄增加,储蓄率稍稍下降,60岁以上年龄段的人储蓄率急剧下降。

但是,上班的老年人每月的储蓄在其所得的10%以上,没有发现老年人不储蓄的情况。

从支出方面来看,通常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居民储蓄率下降,家庭消费比重增加,设备投资比重相对下降。

在发达国家,这种长期性的倾向具有共性。

在低储蓄率的情况下,设备投资增长可能会放缓。

3.2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福利的影响过多的老龄人口会加大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负担,使国家财政在社会福利体系的财政支出增加,
造成社会保障基金收支不平衡。

急剧的人口老龄化引起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从而造成社会保障基金入不敷出。

在日本,社会保障支出分为医疗、年金、福利等三类。

上世纪90年代前期,随着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加,医疗和年金支出增加。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因医疗制度改革,医疗支出增长缓慢。

人口老龄化加速,年金支出增加。

2004年,为了确保长期支出与负担的平衡,构建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制度,通过改革,在宏观上使年金支出费占经济的规模基本稳定下来。

从现在的状况来看,随着老龄化的发展,社会保障支出将增大,当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状况出现恶化时,政府的财政赤字也将增加,宏观上国内储蓄率则进一步下降。

另外,政府财政收支和由人口老龄化等导致的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恶化,又造成财政赤字增加,产生投资的压力。

3.3 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消费占gdp的比重增加,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按家庭的消费目的最终消费支出分类,按年龄分类的消费比重预测,从现在开始到2050年,保健医疗、电费、燃气费,自来水费的比重提高,而交通、教育费将下降。

因年龄增长,身体健康原因,保健医疗费用增加;因离职在家时间增加,电费、燃气费、自来水费增加。

因不上班交通费减少,因抚养的小孩少教育费减少。

通常,老龄人口与其他人口的消费结构不同,随着人口老龄化,在消费方面服务性支出的比重增加。

高齢者持有耐用商品的情况比较多,在新增支出方面主要是保健医疗方面。

4 结束语
人口老龄化造成劳动力人口下降,劳动投入量不足,社会储蓄率下降,社会福利负担增加,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但劳动力不足产生的负影响可以通过引进国际人力资源,提高退休年龄等加以部分抵消。

参考文献:
[1]侯建明,周英华.日本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现代日本经济,2010(4).
[2](日本)平成24年版高齢社会白書[ol].[2013-6-7].http://www8.cao.go.jp/kourei/whitepaper/w-2012/gaiyou/24pdf_in dexg.html.
[3](日本)我が国の少子高齢化?人口減少と東アジアの新たな経済的繁栄を目指した経済統合[ol]. [2013-05-30].
[2013-05-30].http:
//www.meti.go.jp/report/tsuhaku2005/2005honbun/html/h3100 000.html.
[4]みずほ総合研究所.高齢化が日本経済に及ぼす影響
[ol].[2013-6-7]. http:
//www.jri.co.jp/medialibrary/file/pdf/report/other/detail /2787/jri-all.pd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