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戏电视剧的类型片分析 ——以《后宫甄嬛传》为例
电视剧甄嬛传观后感宫斗惊险

电视剧甄嬛传观后感宫斗惊险电视剧《甄嬛传》是一部非常受欢迎的宫斗剧,它以其精彩的剧情和出色的演员阵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这部剧讲述了一个普通宫女甄嬛在宫廷斗争中崭露头角,最终成为后宫的掌权人的故事。
通过观看这部电视剧,我对宫斗的残酷和惊险有了更深的了解。
首先,剧中的宫斗场景让人触目惊心。
无论是在后宫中还是在宫外,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阴谋和勾心斗角。
女性身份的桎梏让她们只能通过手段和权谋来争夺皇帝的宠爱,获得自己的地位。
而这些争夺往往十分激烈,心计的施展和阴谋的诡计使人眼花缭乱。
观众通过电视剧中的呈现,深刻感受到了后宫中“明争暗斗”的惊险和压力。
其次,剧中甄嬛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甄嬛是一个普通的宫女,但她却凭借聪明才智和无私的奉献脱颖而出。
她在宫廷斗争中面临巨大的压力和困境,但她始终保持着机智和冷静。
她不仅能够应对各种阴谋诡计,而且还能够把握自己的机会,逐渐赢得皇帝的宠爱,最终登上后宫的宝座。
甄嬛的形象给人以无限的勇气和力量,让人们相信只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其三,剧中对宫廷生活的描绘也令人印象深刻。
后宫充满了矛盾和纷争,宫廷生活的细节也展现了极高的艺术表现力。
服饰、礼仪和宫殿的布局等细节都被精心设计,展现了当时后宫的繁荣和辉煌。
而与此同时,宫廷生活的严苛和枯燥也不容忽视。
后宫中的女性们被束缚于严格的仪式和规矩之中,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和表达自己。
这种极度压抑的环境使人倍感沉重,也引发了对权力和女性地位的深思。
综上所述,电视剧《甄嬛传》通过生动的剧情和精彩的演绎,展现了后宫宫斗的惊险和残酷。
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会对后宫生活和权力斗争有更深入的了解。
这部剧让我们认识到了宫廷斗争的惊险,以及其中隐藏着的人性的复杂和残酷。
它不仅是一部有吸引力的电视剧,更是一部有思想深度的作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思考。
女性宫斗剧的受众基础与叙事特征——以电视剧《后宫·甄嬛传》为例

年 ,横 扫 大 陆 电视 剧 市 场 长 达 十余 年 的宫 斗 剧
暂 时 沉寂 。
艺坛 尉影月报 I
中青 年 女性 为 主 。这 些女 性 往往 身 处职 场 , 或 多
集和 第 6 3集 “ 滴血认亲” 这一故事 中 。 宫 女 斐 雯 之 所 以受 皇 后 及 祺 贵 人 摆 布 作 伪 证 诬 陷 甄 嫒 与 温 实 初私 通 ,这在 第 6 0集 中就 有所 铺 垫— — 斐 雯 忘 关窗 户 导致 甄 嫒产 后 咳嗽 , 皇帝 命 人掌 嘴 导 致 斐雯 怀恨 在心 。这种技 巧 其 实是对 古典 文学 叙 事技 巧 的借 鉴 , 古代 小说 讲 究 “ 草蛇 灰 线 , 伏 笔 千
2 0 0 4年 , 香 港 广播 电视 公 司制 作 的 《 金 枝 欲
孽》 不但 在香 港 走红 , 而 且 风靡 整 个 华 语地 区 , 掀
起 了一股 “ 金 枝热 ” 。 影 响更 为深 远 的是 , 《 金枝 欲 孽 》开创 了 华 语 电视 剧 的一 个 重要 类型— — “ 女
l 尉影月报 艺坛
女性 宫斗剧 的受众基础 与叙事特征
— —
以电视 剧 《 后 宫・ 甄嫒传 》 为例
■詹 荔
摘要 : 自2 0 0 4年 香 港 版 《 金枝欲孽》 热播 以
来. 一 波接 着 一 波 的 “ 女 性宫斗剧 ” 长期 占领 银
在 宫 斗 剧 持 续 火 爆 的 另 一面 则是 《 人民日
幕, 其代 表 作 《 后宫・ 甄娠 传 》 更 是 填补 了国产 电
视 剧 不 能进 入 美国主 流 市场 的 空 白 . 创 造 了 国产
电视 剧 的神话 。宫斗剧 所反 映 的金钱 与权 力的争
电视剧《甄嬛传》研究

电视剧《甄嬛传》研究电视剧《甄嬛传》自2012年播出以来,不仅以勾心斗角的宫廷争斗吸引观众,剧中半文半白的语言、精致讲究的宫廷礼仪都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再现。
剧中扣人心弦的情节、饱满鲜明的人物、精美独特的服饰等诸多亮点也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
本文针对电视剧《甄嬛传》的人物形象、戏剧冲突、声音、舞美、主题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在皇权独断的封建制度下,剧中人物对命运的抗争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至纯至美的真挚爱情,试图对电视剧《甄嬛传》作一个全面的关照。
《甄嬛传》塑造了众多特色鲜明的人物,可分为核心人物、重要人物、次要人物三类。
剧中通过具体的事件、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展示出每个人物独一无二的性格以及在封建压迫下扭曲的人性蜕变。
并且通过人与环境之间的冲突,人与人之间、小集团之间的冲突,人物自身的矛盾冲突四个方面汇聚成极富冲击力的大冲突,而这些冲突的发生又具有极为深刻的内在原因。
声音也是本剧渲染氛围、突出事件的主要手段,电视剧《甄嬛传》的声音包括音响的运用、音乐的运用、语言的运用。
尤其本剧语言中出现的古诗词,可谓本剧一大看点,正是本剧文学性的体现。
在舞美方面,剧中人物精致的服饰、考究的宫廷礼仪以及推进故事情节的道具,均对剧情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进而揭示电视剧《甄嬛传》的主题,不仅批判了森严的封建等级观念对人性的压制,而且呈现了剧中各式人物的悲剧命运,更让人们体味到甄嬛和允礼难能可贵的爱情。
电视剧《甄嬛传》虽然是一部清代宫斗剧,但其中蕴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相对于其他同类型的剧集来说,它向社会传播了很多正能量。
本文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电视剧《甄嬛传》系统全面的研究,阐述封建社会不平等观念对人性的戕害以及本剧热播带来的社会影响。
宫斗戏电视剧的类型片分析——以《后宫甄嬛传》为例

种 媒 介 的 内容 , 比 如说 电影 或 电视 节 目,可 以根 据所 属 该 被看 成 是一 种 文 本 编 码 形 式 ,而 应 该 是在 行 业 、文 本 的 某 种 特 定 类 型 进 行 分 类 。 举 个 例 子 , 一 部 电 影 可 以 被 和 主 体之 问流 通 的关 于 导 向 、预 期 和成 规 的系 统 。 ”这 归 为 爱 情 片 、 喜 剧 片 、 武 侠 片 、 科 幻 片 等 , 一 部 电视 剧 个观 点 给本 文 进 行 下 面 的探 讨 和 研 究提 供 了理 论 依 据 , 可 以被 分 为 偶像 剧 、 战争 剧 、家 庭 伦 理 剧 、 武 侠 剧或 者 也 就 是 说 , 文 章 将 从 行 业 运 作 、 文 本 和 受 众 三 个 方 面 对 宫 斗 剧 。从 电视 剧 的剧 情 、角 色 、背 景 、 道 具 、场 景 等 宫斗 戏 作类 型 片分 析 。 方面看, 《 后 宫甄 嫘传 》就 是一 部 纯正 的 宫斗 剧 。
观 众 感 到对 特 定类 型 中 的 一 部 电视 剧 的 预 期达 到 了, 同 时 又 让 他 们 感 到 了 不 同之 处 ,没 有 觉 得 只 是简 单地 看 了
一
部 类似 的 电视 剧 ,尽 管 它 和 之 前 的 电视 剧有 许 多相 似
之处。 《 后 宫甄 嫘 传 》正 是 通 过 其 在 以下三 方 面 的这 种
被 宣传 成 “ 古装 版 职 场 争 斗 教 科 书 ” ,但 同时 也 因过 度 庭 斗争 模 式 ,现 在 的 宫斗 戏 已经 突破 这 个 模 式 ,开 始 关 宣扬 权 谋 和 利 己而 受 到 很 大 的争 议 。主 要 是 因 为 这 部 电 注 诸 如 阶级 、权 力 分 配 、性 别 等社 会 问题 。而 且 那 个 年 视 剧 既采 用 了 宫 斗戏 的一 般 制 作 模 式 并 将 其精 良化 , 同 代 宫 斗 戏 主 要 针 对 的 观 众 是 家 庭 主 妇 , 现 在 观 众 则 多 数 时在 某 种 程 度 上 也 是 对 宫 斗 戏 这 种 类 型 片 的 一 种超 越 。 是职 场 女性 , 因此 , 当代 播 出的 宫 斗戏 往 往 被 宣 传 成 古 为 了探 讨 这 种 电视 剧 制 作 模 式及 其 影 响 ,本 文 将 以这 部 装 职 场 争 斗 戏 。这 与 女 性在 社 会 中地 位 和 角 色 的 变迁 有 电视 为例 来 对 宫斗 戏 电视 剧作 类 型 片分 析 。 很 大 的关 系 。
一花一世界--以《甄嬛传》为例分析宫斗剧的盛行

一花一世界--以《甄嬛传》为例分析宫斗剧的盛行
李璐煜
【期刊名称】《视听》
【年(卷),期】2015(000)008
【摘要】"宫斗剧是指以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背景,将后宫嫔妃或女官等女性角色作为故事主体,以人物情感纠葛或政治权力倾轧为剧情主线的电视剧集。
"1宫斗剧这
一剧种最初多由港台拍摄,起源于香港经典剧目《金枝欲孽》,2012年《美人心计》揭开了内地宫斗剧的帷幕,其中历经"宫"系列、《步步惊心》等多部同类型电视剧,
直至《甄嬛传》的播出将宫斗剧的盛行推至顶峰。
相比之前的宫斗剧都热衷于将穿越这一元素加入其中的特点,
【总页数】2页(P47-47,48)
【作者】李璐煜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权谋盛行助长腐败亚文化——《甄嬛传》比《琅琊榜》差在哪里? [J], 陈忠海;
2.大陆和香港的宫斗剧价值观的异同——以《金枝欲孽》与《后宫·甄嬛传》为例[J], 邓蕃
3.女性宫斗剧的受众基础与叙事特征——以电视剧《后宫·甄嬛传》为例 [J], 詹荔;;
4.论宫斗剧的哲学意蕴与审美愉悦的悖论——以《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为例 [J], 贾佳
5.内地宫斗剧中女性形象的变化——以《甄嬛传》《延禧攻略》《如懿传》为例[J], 吴伟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甄嬛传电视作品分析编导

《甄嬛传》热播的原因浅析自2004 年《金枝欲孽》登上银屏以来,大型宫斗剧接踵而至,宫斗剧一度成为中国电视界的热点题材。
宫廷剧节目的层出不穷结合各种光怪陆离的情节,一度在观众中带起收视狂潮,同时“伤”了观众的热情。
由于题材单一,情节雷同,宫斗剧已呈渐渐衰微之势。
2011 年是后宫题材电视剧扎堆的一年,“狗血”、“雷人”、“胡编乱造”、“抄袭”等各种负面评价将该题材打入深渊。
《甄嬛传》的横空出世,以精致的场景铺排、强大的明星阵容和别具一格的情节设计,再次激发了观众的收视热情,取得电视剧节目的一大成功。
甚至业内大多给出了“望眼后宫,《甄嬛传》之后,皆是浮云”、“后宫剧中的战斗机”这样的评价。
与过往的宫廷剧相比,《甄嬛传》的成功有何特色?又是凭借什么在众多后宫剧中脱颖而出呢?下面从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1 细节决定成败与荧屏接连涌现《步步惊心》、《倾世皇妃》等一批改编自网络小说的古装偶像言情剧相比,《甄嬛传》是一部“严肃”的古装剧,剧中美工、化妆、服装、道具、处处细致。
《甄嬛传》剧中人物服饰造型颇讲究,不但符合人物等级地位还和人物气质个性相配。
不管是头上的饰品还是屋里的摆设也都一丝不苟,或精美纤巧或华贵大气,所有服饰严格按照清宫服饰原型制作,绣龙绣凤均有制式,滚边花样也循规蹈矩。
《甄嬛传》同样改编自畅销小说,故事本身来自架空的大周朝,但是导演郑晓龙选择了“落地”的做法,将故事安排在雍正年间。
导演郑晓龙说:“落地是为了接地气,安排在一个朝代,是为了让故事真实。
”而真实就是从细节上得到体现,据拍摄组透露《甄嬛传》从创作到播出一共耗时超过4 年,为了更好的拍摄《甄嬛传》,导演郑晓龙不仅专门送主创到故宫学习清朝礼仪制度,还亲自去故宫和专家们探讨清朝的人物风貌、习俗礼制,为演员们请来礼仪老师张晓龙做全程指导。
为了更好地还原细节,剧组曾花重金从北京采购了两大车明清红木家具,千里迢迢运到外景地横店。
剧中用到的瓷器全部采购于江西景德镇,连皇后宫里摆放的砚台都是上百万元的真品,真可谓一草一木,家具瓷器件件返真。
浅析清宫戏中的女性形象——以电视剧《甄嬛传》为例-毕业论文

浅析清宫戏中的女性形象——以电视剧《甄嬛传》为例摘要电视剧《甄嬛传》可以说是清宫戏中的最典型的代表作品,自播出后在国内外引发了强烈的观看热潮。
电视剧《甄嬛传》是以清朝雍正时期的后宫女性争斗为题材所创作的影视作品,影片精良的制作和演员出色的演技将清朝后宫风云演绎得出淋漓尽致,真实可观,带来了清宫戏史上首无前例的超高收视率。
剧中的甄嬛、皇后、华妃、沈眉庄、安陵容等女性人物的形象深入人心,其扮演者将清朝后宫女性形象塑造得鲜明生动,极具真实感。
本文以“电视剧《甄嬛传》”为研究对象,从电视剧《甄嬛传》的概述出发,简要描述了甄嬛传的剧情和当中的女性人物,再详细分析了电视剧《甄嬛传》中的典型女性人物形象,甄嬛、皇后、华妃、沈眉庄、安陵容,最后对电视剧《甄嬛传》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多角度的解读,以具体的个案研究完成对清宫戏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最后从后宫女性权谋观念解读下的现实职场和后宫女性价值观解读下的现实生活两个层面探析电视剧《甄嬛传》中的女性形象在现实社会下的文化解读。
本课题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在影视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清宫戏;女性形象;《甄嬛传》;职场;生活目录一、引言 (3)(一)研究的背景 (3)(二)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3)(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二、清宫戏中女性形象概括 (6)(一)概念界定 (6)1.清宫戏 (6)2.女性形象 (6)(二)清宫戏中典型女性形象 (6)三、电视剧《甄嬛传》概述 (8)(一)电视剧《甄嬛传》的剧情简介 (8)(二)电视剧《甄嬛传》中的女性人物简介 (9)四、电视剧《甄嬛传》中的典型女性人物形象建构 (10)(一)甄嬛的形象——权力斗争中潜移默化的弄权高手 (10)(二)皇后的形象——固守宝座的家族利益牺牲者 (12)(三)华妃的形象——为爱情牺牲的政治联姻者 (13)(四)安陵容的形象——前后形象对比强烈的自卑者 (15)(五)端妃的形象——隐忍淡漠的皇族利益牺牲者 (17)五、电视剧《甄嬛传》中的女性形象在现实社会下的文化解读 (20)(一)后宫女性权谋观念解读下的现实职场 (20)(二)后宫女性价值观解读下的现实生活 (21)结论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5)一、引言(一)研究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影视界出现了大繁荣的景象,各种影视作品层出不穷,而“清宫戏”的创作题材取自清王朝的宫廷生活,以独特的清朝宫廷古装风格与视角深深吸引了观众的视线,每年上映的清宫剧数见不鲜。
《后宫甄嬛传》剧情解析

后宫,一个女人的天地,春光旖旎,却危机四伏,本是一群美貌温婉的女子,只因存在于一个特殊的所在,不得不为自家性命和家族命运,尔虞我诈,钩心斗角。
云意殿被选那刻起,人生便不由自己,耗尽了一生青春与美好。
当她站到权利与荣宠的高峰时,虽风光无限,万丈荣光,却再无路可退,只能眼睁睁看着盛极而衰,一步步失去。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追求,不过是浮生一梦中--------《甄嬛传》电视剧《甄嬛传》改编自网络热门小说《后宫·甄嬛传》,讲述了清雍正年间,甄嬛的大起大落充满传奇性的人生。
这是一部宫廷情感大戏,更注重描写“后宫女人”的真实情感,剧中“甄嬛”凝结了千百年来无数后宫女子的缩影。
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单纯少女成长为一个善于谋权的深宫妇人,她无数次跌入谷底,几乎不能翻身,最终凭借自己的善良和聪明才智,登峰造极,成为一朝太后。
虽风光无限,但看见心上人十七爷死在自己怀里,她终究不过是一千古伤心人罢了。
甄嬛生于清朝一官宦人家,家中长女,有两个妹妹玉姚和玉娆,父亲甄远道在朝廷为官,颇受皇帝器重。
雍正元年,太后为制衡后宫与朝中势力,充实后庭,以防年羹尧的亲妹妹年妃专宠独大,危及帝位,为皇帝举办了其在位十三年间唯一的一次选秀。
十七岁的甄嬛与好姐妹眉庄、陵容奉命参选,她抱着只不过来充个数的念头,因此薄施粉黛,只等皇上“撂牌子”让她落选。
可命运却跟她开了个玩笑,皇帝偏相中了甄嬛的智慧、气节与端庄,再加上她是爱臣甄远道之女,于是把甄嬛留在了宫中,三姐妹一同入选后宫,都成为了皇帝的妃嫔。
初入宫的甄嬛与眉庄、陵容结成一派,周旋在皇后和华妃两派之间。
皇后仁懦,华妃嚣张,步步紧逼,甄嬛受辱,几度险些丧命于后宫。
等到眉庄被冤,甄嬛初次怀孕被害流产,陵容变心后,天真的甄嬛逐渐感受到后宫的寒冷,慢慢成为后宫精明的女子。
皇帝发现年羹尧的野心,令甄远道剪除了年氏一族,甄嬛也用智慧斗倒了华妃。
但不久甄嬛又再次遭人暗算而失宠,父亲也被文字狱牵连而遭牢狱之灾,生下女儿胧月后,心灰意冷的甄嬛选择出宫修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斗戏电视剧的类型片分析——以《后宫甄嬛传》为例朱春凤(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摘要】从2010年开始,宫斗戏的收视率在个地面频道和卫星频道居高不下,《后宫甄嬛传》更是将宫斗戏发展到了一个顶峰。
本文将以这部电视剧为例,对宫斗剧进行类型片分析。
从行业运作、文本模式、观众预期三个方面探讨这部电锯对宫斗戏这个类型片制作成规的遵守和超越。
进而发现这种超越并不能挑战宫斗戏本身的文本预设,并由此考察类型片所具有的引导阅读和建构意识形态的功能。
【关键词】宫斗戏;类型片;《后宫甄嬛传》The genre of ancient palace intrigueCase Study on The Legend of Zhen HuanZHU Chunfeng(MA student,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ABSTRACT:The genre of ancient palace intrigue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elevision d ramas i n r ecent y ears. T he L egend o f Z hen H uan c an b e s een a s i ts t ypical product. This paper makes a case study of this TV series and tries to find the mechanism of this genre. It can be observed that The Legend of Zhen Huan adopts, and at the same time transgresses, the basic rules of the genre. This paper argues the transgression does not challenge the mainstream ideologies represented in the genre o f a ncient p alace i ntrigue.KEYWORDS:The genre of ancient palace intrigue, genre analysis, The Legend of Zhen H uan从2010年开始宫斗戏的收视率在个地面频道和卫星频道居高不下,《后宫甄嬛传》更是将宫斗戏发展到了一个顶峰。
这部电视剧一方面深受女性观众的喜爱,甚至被宣传成“古装版职场争斗教科书”,但同时也因过度宣扬权谋和利己而受到很大的争议。
主要是因为这部电视既采用了宫斗戏的一般制作模式并将其精良化,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宫斗戏这种类型片的一种超越。
为了探讨这种电视剧制作模式及其影响,本文将以这部电视为例来对宫斗戏电视剧作类型片分析。
一、概念约翰·哈特利在他的《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一书中指出,类型片拥有一套被认可的模式,某种媒介的内容,比如说电影或电视节目,可以根据所属的某种特定类型进行分类。
举个例子,一部电影可以被归为爱情片、喜剧片、武侠片、科幻片等,一部电视剧可以被列为偶像剧、战争剧、家庭伦理剧、武侠剧或者宫斗剧。
而从电视剧的剧情、角色、背景、道具、场景等方面看,《后宫甄嬛传》就是一部纯正的宫斗剧。
在任何情况下,确认某一事物所属的类型,需要靠一套已被认可的类型规则,它们能使观众在解读文本时会带着一定的预期。
这种预期正是从以往阅读按成规制作的媒介内容后累计的类似经验的感受,并习惯地影响下次阅读同类型的内容。
另一方面,观众从媒介中得到愉悦和享受经常是因为文本在广义上与某些类型组群的特征吻合。
观众对一个文本的成功度的评价,是根据他们基于媒介消费的经验产生的类型预期得到的。
《后宫甄嬛传》之所以会受到观众很大的欢迎,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它满足了观众对一部宫斗电视剧的“预期”,这种预期产生于之前观看宫斗剧的体验以及制作方对宫斗戏制作模式的理解。
类型片不是固定、永恒不变的,它们随着历史变动而变动。
一部上个世纪80或者90年代播出的宫斗戏也许和现在播出的宫斗戏有许多重要之处,但也会有很多显著的差别。
可能它的那些布景、角色和行动都很熟悉,可以把它宫斗戏,但是,那个年代的宫斗戏通常是以历史宫廷为环境的家庭斗争模式,现在的宫斗戏已经突破这个模式,开始关注诸如阶级、权力分配、性别等社会问题。
而且那个年代宫斗戏主要针对的观众是家庭主妇,不像现在的观众主要是职场女性,因此,当代播出的宫斗戏往往被宣传成古装职场争斗戏。
这与女性在社会中地位和角色的变迁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要完整的运用类型片这个概念分析媒介的类型片文本,必须要使它和制造文本的行业、消费文本的观众联系起来。
正如史蒂芬·尼尔所说:“类型片不应该被看成是一种文本编码形式,而应该是在行业、文本和主体之间流通的关于导向、预期和成规的系统”。
1这个观点给本文进行下面探讨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就是说,文章将从行业运作、文本和受众三个方面对宫斗戏作类型片分析。
1 [英]利萨·泰勒 安德鲁·威利斯著,《媒介研究——文本、机构、受众》,第55页。
二、宫斗戏的类型片分析我们说《后宫甄嬛传》作为一部宫斗戏,既是对其传统范式的遵守,也是一种超越,是因为类型片的分类规则不是固定的,反而非常灵活,足以容纳变化。
这让观众感到对特定类型中的一部电视剧的预期达到了,同时又足以让他们感到了不同之处,没有觉得只是简单地又看了一部相似的电视剧,尽管它和从前的电视剧有许多相似之处。
《后宫甄嬛传》正是通过其在以下三方面的这种相似与不同成为宫斗戏的典型。
(一)宫斗戏的行业运作理查德•迈尔特比和伊恩•克莱温在《好莱坞电影工业》中,清楚地指明了类型片在好莱坞电影制作中的中心地位。
他们认为好莱坞电影制作的基础是一些可预测的元素和变量的结合,它们围绕着熟悉的循环和公式制作而成。
2 首先,分析前期的选剧阶段。
《后宫甄嬛传》的成功与近两年的两个趋势有很大的关系:一是网络畅销小说被改编成剧本拍成电视剧,尤其是清宫小说,包括穿越类和宫斗类。
比如《步步惊心》、《倾世皇妃》等。
《后宫·甄嬛传》作为宫斗小说的经典,从2006年底开始连载以来,《后宫•甄嬛传》一路受到关注,这就为后来的电视剧积累了先天的观众基础:网络书迷。
二是宫斗类电视剧的热播,《美人天下》等剧都创下了卫星频道的收视高峰。
这个趋势为宫斗戏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观众心理预期,从而维护了观众的观看热情。
这也是制片方选择拍摄《后宫甄嬛传》的理由。
其次,类型片的灵活性成为这部电视剧宣传的优势。
一方面,类型提供的熟悉因素在新电视剧的推广和营销中有重要的作用。
它让这些活动能够利用观众的先期知识,这样一来,作为一个有用的工具,能对诸如海报和广告进行构建。
《后宫甄嬛传》在各大视频网站的标签就是后宫、争宠、阴谋等。
同时,新电视剧的推广材料经常包含着对其他同类电视剧的直接引用,由此让潜在的观众把新电视剧和它们可能已经看过的其他电视剧联系起来比如说《后宫甄嬛传》就被宣传成《后宫版杜拉拉升职记》,以及与2004年播出的港剧宫斗戏《金枝欲孽》相类比。
“甄嬛从嫔妃到皇太后的升迁过程,放在现实社会来看,就是初入职场的女大学生到职场CEO的成长史。
”导演郑晓龙曾这样以职场概念解读《甄嬛传》。
(二)宫斗戏的文本模式之所以成为类型片主要是因为它在剧情、人物、背景、场景、服装、道具等等方面有其自身独特的元素要有,《后宫甄嬛传》作为宫斗戏自然也不会例外,甚至将这套类型规则运用到极致。
宫斗戏在这些方面更多的受制于历史发展的限制,只有在剧情和人物上还能有所突破。
2 同上书,第56页宫斗戏在剧情设置上的核心关键是以宫廷后妃为核心的权谋斗争,斗争的目标则是位阶、皇宠和子嗣。
剧中女性的争斗,就其实质而言,就是生存权力的争夺。
而其中的皇帝如果去除爱情的原因,就演化为抽象的权力象征。
整部《后宫甄嬛传》就是以甄嬛这个历尽磨难心的包括城府极深的皇后、嚣张跋扈的华妃、阴险狠毒的安贵人和重情执着的妃等一帮女人在深宫争斗不休的故事。
在叙事结构上往往是三段式:入宫优秀招妒——被害入冷宫或者出宫(受尽折磨)——回宫复仇。
而这其中的阴谋手段常见的包括陷害、自虐、流产等。
由于宫斗戏为了更立体的诠释主角命运,通常会涉及到亲情、友情和爱情三个维度,那么被亲人利用、闺蜜反目、爱人误会就是必不可少的剧情设置。
另外在结局上“好人好报,恶人恶报”就是安抚观众的最好方法。
这些在《后宫甄嬛传》中也是非常常见的。
在角色处理上,宫斗戏的类型片规则体系也是有迹可循的。
后宫中的女人很多都是男性化的,突破传统女性的温婉、柔弱、善良等品质是对于展开斗争是非常关键的。
《后宫甄嬛传》中的女主角们没有一个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女人,她们都打破的善恶的二元对立模式,更甚者连基本的道德底线都受不住。
之所以她们是男性化的,是因为她们的成败都是由男性话语来诠释的,比如剧中最大的反派——心狠手辣的皇后也不过是为了争取皇上——她丈夫的宠爱;张跋扈的华妃为的是她的哥哥和整个家族的富贵;陵容不择手段为了改变自己庶出的地位来避免母亲的悲剧;沈眉庄更简单是为了温实初的爱和与甄嬛的友谊;最后主角甄嬛从头至尾也没有为了自己的权力争斗过,一直都是为了情人、朋友和亲人。
她们都没有摆脱男性体制生存下来,没有摆脱依附和受控于男人地位而独立。
正如华妃哥哥去世后她的悲剧命运一样,甄嬛杀死皇帝情人复仇,但是却依然要依靠非亲生子的下一任皇帝而在皇宫中生存下去。
如果说《后宫甄嬛传》相对于传统的宫斗戏在剧情和角色上有什么大的突破的话,那就是挑战了男性拯救女性的叙事结构。
在传统的宫斗戏中男主角以爱的或其他名义拯救女主角是很常见的,但是在这部电视剧中后妃们更喜欢通过权谋和手段自救。
(三)宫斗戏的观众预期《后宫甄嬛传》的导演说过这部电视剧不是要与偶像剧竞争,因此它的受众正如前文中提到的是职场女性。
这些职场女性对这部宫斗戏的要求和期待就不仅仅是一场宫斗戏了,她们希望观看此剧时感受到人情险恶、处处阴谋、时时陷阱,正可以从中体味到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职场人际关系复杂多变。
在皇宫这个历史背景下,演绎的是与现实一样的权谋争斗,职场女性很容易从中找到认同感。
这种对现实的映射让观众和角色建立了一种“闺蜜般的”关系,并模糊了她们与自己的界限。
现实社会中职场女性的理性和压力使得她们期待这种介于虚幻和现实之间的“办公室政治教科书”。
相对于偶像剧,这些复杂、有血有肉的角色塑造,更加接近现代女性的精神世界。
观众会将剧中的场景和人物设置与职场进行比对,称“选秀”对照的是“招聘”,因为“选秀”既要拼“关系”、“背景”也要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