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烧伤皮瓣肌皮瓣修复

合集下载

应用皮瓣移植修复手部深度烧伤96例治疗体会

应用皮瓣移植修复手部深度烧伤96例治疗体会
黄 国 宝 张科 验 张磊 周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讨 论
・ 验交流 ・ 经
手不仅是最重要 的劳动器官 ,也是重要 的外 形器 官 和 具 有 礼 仪 功 能 。手 烧 伤 常伴 有 深部 组 织 的 广 泛 破
手 的 深 度 烧 伤 是 烧 伤 致 残 的 主要 原 因 ,如果 手部 坏 ,处 理 不 当 易导 致 严 重 的 功 能 障 碍 。 由 于 双手 独 特 深度烧伤创面采用保守换药治疗 而未能及 时修 复 ,创 的结 构 和功 能 特 点 ,单 纯 游 离 植 皮 的方 法 效 果 较 差 或 面 迁 延 不 愈 ,容 易 继 发 感 染 ,促 进 胶 原 沉 淀 和纤 维组 很 难修 复 ,山东 大 学 附属济 南 市 中心 医院 自2 0 年 织增生 ,加重 了肉芽 和瘢痕形成 ,即使后期进行 整复 02
目的。本法的缺点是需要 Ⅱ期行手术断 蒂 ,不仅疗程 长 ,而且有时仍显臃肿 ,适用于伴有深部重要结构外
的痂皮 、皮下组织及肌 肉组织 。指 间关节损伤时 ,彻 底去除坏死关节外周的软组织 ,但可 以保 留部分变性 露而没有邻位皮瓣 条件 的创面修复 。 手 部 创 面 清创 后 若 暴 露 骨 、肌 腱 、血 管 ,可 导 致 的 指 神 经 。 在 正 常 的 指 动 脉 周 围保 留 少 量 间 生 态 组 织 ,以 避 免 损 伤 血 管 。应 用 双 氧 水 及 生 理 盐 水 彻 底 冲 创 面血 运差 、抗 感 染 能 力 较 弱 ,这 就 要 求 修 复创 面 的 皮 瓣 能 提供 良好 的 血 运 ,有 较 强 的抗 感 染 能力 ,并 能 洗 ,松 解 止 血 带 观 察 血 运 。 根 据 手 损 伤 范 围选 择 供 瓣 区 ,损伤范围较大者 ,大多 以腹部为供瓣 区;若损伤 尽 早 建 立 血 运 。 研究表 明 ,手部 带蒂岛状皮瓣具有 固定 的血 管 , 部位较少 ,则按照局部皮瓣 、邻位皮瓣 、远位皮瓣 的 血运丰 富 ,皮 瓣转移方便 、灵活 ,外观及功 能基本符 顺 序由简单 到复杂进行选择 。单纯手指损伤则多选用 合手功 能要求 ,因此在手部修复 中的应用越来越广 , 对侧 胸 壁 。 选 用 的 皮 瓣 类 型 包 括 腹 部 皮 瓣 4 例 ,胸 部 2 皮 瓣 面 积也 在 不 断 扩 大 ,可 见 带 蒂 岛状 皮 瓣 在 手 部 深 皮 瓣 2 例 ,邻 指 皮 瓣 l例 ,交 臂 皮 瓣 5 ,局 部 皮 瓣 5 5 例 度烧伤修复中有重要 的意义 。 9 。皮瓣断 蒂时机 由皮瓣大 小及长宽 比例决定 ,腹 例 皮 瓣 移植 中 的注 意 事 项 有 : ( ) 确 选 择 、设 计 1 正 部较 大 皮 瓣 多 在术 后 2 a 断 蒂 。 ~N 和 处 理 皮 瓣 。 皮瓣 要 尽 量 按 血 管 走 行 方 向设 计 ,蒂部 结 果 要 落 在 近 心 端 。设 计 皮 瓣 时应 略大 于受 瓣 区2 3 m, ~ c 本组 中有8 例患 者皮瓣 达到 一期 愈合 ,1 7 个月后 以免缝合后张力过大影 响成 活。皮瓣长宽 比例一般不 移植 的皮瓣外观 、质地 和弹性均 接近正 常皮肤 ,较好 能 超 过 1 . 1 术 中应 仔 细 解 剖 血 管 ,蒂 部 设 计 切 取 5: 。 地保 存 了手 的外形 和大部分 功能 。有4 例患 者皮瓣 出 应 大 小 适 当 ,对 合 良好 。 ( )术 中充 分 止 血 ,避 2

烧伤科的烧伤后的皮肤修复和重建

烧伤科的烧伤后的皮肤修复和重建
通过在皮肤下埋置扩张器,定期注入 生理盐水使扩张器膨胀,从而促使皮 肤组织扩张和再生。
应用范围
适用于烧伤后皮肤面积较大的缺损修 复,可提供与周围皮肤色泽、质地相 近的额外皮肤组织。
激光技术在烧伤后皮肤重建中应用
激光技术原理
利用激光的能量作用于皮肤组织,促进胶原蛋白再生和重排,改善皮肤质地和色 泽。
未来烧伤治疗将采用综合治疗模式,结合手术、 药物、物理等多种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
智能化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烧伤科的应用将有助 于提高诊疗效率和准确性,改善患者预后。
XX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PART 03
重建技术与方法探讨
REPORTING
瘢痕松解及整形手术介绍
瘢痕松解术
通过手术方法将增生性瘢痕或挛 缩性瘢痕进行切除或松解,以恢 复皮肤的正常功能和外观。
整形手术
针对烧伤后皮肤的严重畸形和功 能障碍,采用整形手术方法进行 修复和重建,如植皮、皮瓣转移 等。
组织扩张器在重建中应用
组织扩张器原理
经验总结:多学科协作能够提高烧伤 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不同学科专家 的共同会诊和治疗,能够更全面地评 估患者的病情,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 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 质量。
XX
PART 06
总结与展望:未来发展趋 势和挑战
REPORTING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剖析
烧伤后皮肤功能恢复不足
01
目前烧伤治疗主要关注创面愈合,对皮肤功能恢复重视不足,
应用范围
适用于烧伤后色素沉着、瘢痕等问题,可提高皮肤的外观和功能。
XX
PART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深度烧伤创面

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深度烧伤创面

头间进人手 的掌侧, 与尺动脉 的深支 吻合形成掌深
弓 。第一掌骨背 动脉在桡动脉终支穿入骨 间肌之前 发 出, 血管外径 为 0 3— . i。起 始 时位于 第一 背 . 0 5ml l 侧骨间肌的浅侧 , 第二掌骨 的桡侧行走 , 靠 沿途 发出至 示指掌指关节 的分支 , 终支供应示指近节背 侧的皮肤 , 静脉可选用 自示指背侧 1 2条汇人手背 静脉 弓的静 或 脉, 至示指 的桡神经浅支 的分支保 留在皮瓣 内。
维普资讯
亡东 医学 20 年 4 第2 卷第4 07 月 8 期

5 7・ 9
示指 背侧 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深度烧伤创面
赵全 冯世 海 施耘 刘 群
天津 市第 四医院烧伤整形科(0 2 2 302 )
பைடு நூலகம்
【 摘要 】 目的
探讨示指 背侧 岛状皮瓣在修复拇 指深度烧伤创 面近远期疗效。方法
皮瓣切取 面积最 小为 15c 2c , 大为 2 5c . l x l 最 n n . l x n
3 cn lo
3 1 皮瓣 形成 的解剖学基 础 桡 动脉 的终 支经拇 长 . 展肌和拇短 伸 肌 的深 侧 至解 剖学 的 “ 烟 窝” 鼻 为腕 背
动脉 , 长伸肌腱 的深侧 , 在拇 经第一背侧骨 间肌 的两个
3 2 术 中注意事项 ① 为防止血 管有变 异或缺如造 . 成手术失 败 , 术前应 用多普 勒血管 探测仪 探查血管及 走行并 相应做 出体表标识。② 第 一掌 骨背动脉较 细 ,
手术操 作注意微创或无创操 作 , 避免反复钝性 分离 , 操 作粗糙易引起血 管痉挛 。最好 先剥离 静脉 和神 经 , 从 远端先形成皮瓣 , 由远至近将轴心血管锐 性剥离开 。 再 ③ 示指背 侧皮 瓣 掀起 后 , 注意 保 留伸 指肌 腱周 围组 织 。④ 轴心血 管细 小 , 养皮 肤 面积有 限 , 营 不宜 扩 大 皮瓣切取 面积。⑤ 当用 此皮 瓣 向手 掌侧转 移通 过 手 掌侧皮下 隧道 时 , 因掌 侧 皮肤 厚 而 紧 , 隧道 一定 要 宽 松 , 防止绞榨血管 。⑥术后病 房注意安静保 温 , 时 并 及 观察 皮瓣血 运。 3 3 本 皮瓣的优缺 点 . ① 示 指背侧 岛状皮瓣 的优点 是不损伤大的知 名动 脉 , 血供 可靠 , 作简 单 , 操 皮瓣 的 质地 、 色 与 受 区 相 近 , 薄 适 中 , 形 美 观 , 磨 颜 厚 外 耐 擦 , 可恢复感觉。而远位 带蒂皮瓣 需二次 手术 , 中 环指 固有动脉岛状皮瓣途径远且破坏 中环指 的形状和

不同类型皮瓣修复上肢深度电烧伤的临床观察

不同类型皮瓣修复上肢深度电烧伤的临床观察

[] 张 志根 , 芳, 坚 , . 性膀 胱 炎 的诊 断 和治 疗( 10 1 史时 沈志 等 腺 附 例 5
报告 ) ] [ . 泌尿 外科杂 志,99 02: 02 1 J中华 19 , () 3 —3 . 2 2
[】 L n ei F fda M, ie eJ e a .e meae c v ya 2 a c l , i jr V l t M, 1 l rs a t i s n A i lt t T o it a p t t l ak rnpe e paf l d r ei s ] J t 0 0 oe i re n o l i ba e s n [ . U l , 0 , nam i r sc d l o J B n2 8 () 2 —3 . 54 : 65 5 1 [] N k l vA YL P sa e a . r: e t ls i a c o r 3 io e ,i u k s t 1 ae o am e n h r o a M, N, P a y p f
临床 应用 [ . 床 泌尿 外科杂 志 , 0 , () 5.6 . J1 ]临 2 72 9: 860 0 2 6
不 同类型皮 瓣修复上肢深度 电烧伤 的临床观察
张 伟峰
( 河南大学附属南阳南石医院 ,河南 南阳 4 3 0 ) 7 0 0
【 要】 目的 探讨 不 同类型 皮瓣 修 复上肢 深度 电烧伤 的 临床 效果 ,为 临床 治疗提 供参 考资料 。方 法 2 0 摘 05年 1月至 2 1 00年 】 2月年 我 院烧
可, 深易损伤 肌层 。这样既避免 了电切 过深导 致膀胱穿 孔的危 险, 过 又
石、肿瘤 、膀胱 出 口 阻等既是并发症又是相 关病 因, 梗 应根据腺性膀胱

应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头面颈严重电烧伤创面

应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头面颈严重电烧伤创面

应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头面颈严重电烧伤创面背阔肌肌皮瓣是身体上可供游离移植或带蒂移植范围最广,功能最多的皮瓣之一。

该供区可制成移植的皮瓣、肌皮瓣、肌瓣、骨肌皮瓣等。

Baudet首先报道了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成功的经验。

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也进行过系列该肌皮瓣的应用解剖及临床研究。

自2003年以来我们应用带血管蒂的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头面颈严重电烧伤创面11例,均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 基本资料:本组11例均为男性,年龄20~45岁,平均32岁,均为高压电击伤;其中3例创面位于头、颈、背部,4例位于头部,4例位于面、颈部。

1.2 方法1.2.1入院后早期治疗:患者入院后立即建立静脉补液通道,予以对症、抗炎、脱水利尿治疗,保护内脏功能等。

有呼吸困难者行气管切开术,入院3~5天后施行电烧伤创面扩创,清除坏死组织,利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创面皮肤软组织缺损。

1.2.2 肌皮瓣的切取1.2.2.1 设计:在腋窝下方2.5cm,与背阔肌前缘后方1.5~2.5cm垂直线的交叉处,为设计点a;骶髂关节上缘设计点b,ab两点之间的弧形连线构成肌皮瓣的纵轴。

根据受区的需要决定肌皮瓣的大小及形态,肌皮瓣的宽度为6~8cm。

肌皮瓣的设计宜略大于受区皮肤缺损范围,增加1~2cm宽度及长度,在肌皮瓣纵轴两侧,用美蓝绘出要切取肌皮瓣的范围,最大可达15~35cm[3]。

1.2.2.2血管探查:背阔肌肌皮瓣设计完成后,在肌皮瓣设计线的前上部,即背阔肌前沿,作6~10cm长的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直达胸壁肌肉肌膜表面,暴露背阔肌前沿。

用小指及中指在背阔肌前沿下方疏松结缔组织内作钝性分离,此间隙疏松,当手指深入到背阔肌下2~3cm处,即可探及胸背动脉的搏动,探清动脉搏动的情况[3]。

1.2.2.3皮瓣切取方法及解剖层次:探明胸背动脉情况后,全层切开肌皮瓣设计线的前边缘,用电刀由远向近心端,由前向后右胸壁肌肉表面掀起背阔肌及附着在表面的皮瓣,在季肋下方及腰筋膜区,将背阔肌移行到腱膜,并与腹外斜肌起点交错在一起,此外宜用电刀边切开边止血,减少术中出血。

深度烧伤皮瓣修复的护理体会

深度烧伤皮瓣修复的护理体会
2 术 前 护理
用 。①应 避 免 皮瓣 牵拉 和 受压 , 要 绝对 卧床 , 且 患 肢 有效 制 需 并
21 理 护理 : .心 由于 意外 创 伤 , 人 内心 充 满 了恐 惧 , 有 的病 人 动 , 病 还 抬高肢体略高于心脏 , 保证皮瓣远端稍高于蒂部 , 这样利 于 经 多 次换 药 及 手术 治疗 , 院时 间长 , 苦大 , 济 负担 重 , 活 静脉 回流 , 住 痛 经 生 促进水肿消退。②病人能耐受 , 在不引起皮瓣牵拉 和
关键 词 : 深度 烧伤 ; 瓣修 复 ; 皮 护理 中图分类 号 : 4 3 R 7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06 o 7 (0 2 1 — 1 2 0 10 一 9 9 2 1 )3 0 4 — 2
随 着显 微 外科 技 术 的迅速 发 展 ,各 种 皮瓣 及 复 合组 织 瓣 已 31 . 一般 护 理 : 保 温 。室 内温 度 保 持 在 2 ℃ , 时在 皮 瓣 移 植 ① 5 同 越来 越 多 地应 用 于 肢体 大 面积 软组 织缺 损 的 修 复 ,皮瓣 移 植 术 上方 3— 0m处 以 6— 0W 烤 灯 持续 照 射 , 以单 层纱 布覆 盖 0 5e 0 10 并 前 术 后 的护 理 工 作是 皮 瓣能 否成 活 的重 要 环 节 。20 0 9年 2月 一 皮瓣 。 为伴 有神 经 损伤 时 皮肤 感 觉异 常 , 禁 止用 热 水 袋局 部 因 故 21 00年 1 我科 对 例重 度烧 伤 的 患者 进行 了皮瓣 移 植术 。虽 然 保温 。 月 ②禁烟。 病房设禁烟标志 , 因为尼古丁有收缩血管, 导致血
质量下降, 心理 急 躁 、 虑 , 心截 肢 致残 影 响将 来 的 生活 工 作 , 受 压 的前 提下 可移 动 躯体 , 摩 易受 压 部位 , 免 长 时 间 一种 卧 焦 担 按 避 对 手 术是 否 成 功心 理压 力 大 。应根 据 不 同病 人 的心 理 进 行不 同 位 引起 压迫 性 溃疡 的 形成 。③ 皮瓣 可靠 固定 ,并 在 边 缘 做 出标

下斜方肌肌皮瓣在严重电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下斜方肌肌皮瓣在严重电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肉、 血管 、 神经 、 骨骼等受损情况 , 彻底切 除坏死组织 和保 留
间生态组织 , 创面用过氧化氢溶液及生理盐水 冲洗。扩创 后 创 面均有骨骼外 露及部分 坏死 , 缺损创 面大小为 9c l 3 l X r 2
c 一1 m ×3 mo m 6c 0e
宽 1 31图 1 4 。人 院第 9 4( ( I I ~ ) 7天 , 面愈合出院。 创
轴点 , 皮瓣位于肩胛 骨 内缘和 脊柱之 问偏 下 , 远端可超 出下 部斜方肌边缘到达腰部 , 两侧 与斜 方肌 等宽 , 据受 区的远 根
近和缺损范围 , 确定肌皮瓣 的位置和大小。 3 .肌皮瓣切取 : D plr 用 ope 血流探测仪 于肩 胛上角外上
方探测 , 确定颈横 动脉 于及浅降支血管搏动后予 以标记 。按 皮瓣设计线 , 由远端 向近端切 开皮瓣周 缘 , 端 自深筋 膜层 远
或 下 垂 肩 胛 畸形 。

临床 资 料
20 05年至 20 09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收 治 的严重电烧伤 患者 5例 , 均为男性 , 龄 3 年 2~5 3岁 , 伤 致 电压为 1 0k , ~1 V 受伤后均在 当地 医院经过简单 治疗 , 括 包 静脉补液 、 创面保护等 , 院时 间为伤后 2~1 , 入 5 d 电烧伤 创 面分布 于头枕部 2例 , 颈部 1 , 例 肩背部 2例 。
掀起 , 辨别背阔肌和斜方肌 的下缘 , 斜方肌 两侧及下 缘切 将 开离断 , 肌肉与皮缘 问断缝合数 针暂 时固定 , 以免肌 肉与皮 下撕脱损伤肌皮穿支血 管。 自斜方肌 深面 向上分 离掀起 肌 皮瓣 , 在菱形肌浅面可见 血管神经 束入肌瓣 内 , 量不要损 尽 伤菱形肌 , 否则会 影响肩胛 骨的稳定性 ; 扎来 自菱 形肌 的 结 穿支血管, 仔细辨认紧贴肌 肉深面疏松结 缔组 织 中的颈横动 脉降支 , 循血管 束 向近端解 剖 至颈横 动脉 升 、 降支 分又 处。 保留浅降支两侧 2c m肌 肉组织 , 形成肌 肉血管 蒂, 经过皮下 隧道或直接移 位覆 盖 电烧 伤扩 创后 创面 , 皮瓣 下行 负压 引 流。供瓣区创 面可拉拢缝合 , 切取肌皮瓣 较大 , 若 供区直 接

大小腿联合皮瓣修复膝部及周围组织烧创伤深度创面

大小腿联合皮瓣修复膝部及周围组织烧创伤深度创面


Fa s uvv dc mpeeya d n e on s ban dst fcoyfn t n . h e ae r u e lp rie o ltl n e it o tie ai a tr ci sT re ss s k j s u o c wee rd c
b u d d b i e n t h e o d t g . e ewe e6 c s so p ri l a e r s s i c u i g 4 y wo n e rd me t e s c n s a e Th r r a e f a ta p n c o i n l d n a t l f
况 ,皮 瓣术后 的成 活情况 ,肢体 的外 型及功 能 。结果 1 例一 次手术修 复创 面愈合 ,皮 瓣完 全 9 成 活 ,术后 随 访功 能恢 复 良好 ,3 例创 面清 创后 二期 修复 创 面愈合 ,6 有 部分 皮瓣坏 死 ,其 例 中4 例功 能部分 恢 复 ,2 例功 能欠 满意 。结论 大小 腿联 合皮瓣 修复 膝部及 周 围组织烧 创伤 深度 创 面能 满足 大部 分创 面 的覆盖 需要 及复杂 创 面修 复 ,修 复后 大部 分功 能恢 复 良好 。术 中应依 据 创 面情况 和位 置 ,争取 一期 修复 创面 ,首选 局部 皮瓣 、轴 型皮瓣 、肌皮瓣 和岛状皮 瓣 ,局 部 无条件 时选用游 离皮瓣 。
s r o n i g ts u e p b r n r u a wo n s Th n t e c v r g f t e i p ra t n r e u r u d n i s e d e u n a d t a m u d . e h o e a e o h m o t n e v s
曹 文 德 刘 文 军 汪 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度烧伤皮瓣肌皮瓣修复
发表时间:2013-01-05T10:14:46.5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1期供稿作者:刘海波[导读] 目的探讨深度烧伤的治疗修复方法。

刘海波(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 010300)【中图分类号】R6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1-0153-02 【摘要】目的探讨深度烧伤的治疗修复方法。

方法通过对我科5年来收治的35例深度烧伤患者采用皮瓣肌皮瓣修复进行总结,介绍皮瓣肌皮瓣修复修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结果 35例中,5例皮瓣部分坏死,30例全部成活,创面均一期修复封闭,功能恢复较理想,外形满意。

结论皮瓣肌皮瓣具有血运丰富、好成活、不用吻合血管、抗感染力强等优点,是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深度烧伤皮瓣肌皮瓣修复
深度烧伤常指除皮肤全层烧伤坏死外,伴有不同程度的皮下组织、肌肉、肌腱、神经、血管甚至骨骼烧伤受损,修复困难,愈后常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甚至残疾,是烧伤外科治疗难题之一。

2007年以来,我科共收治35例深度烧伤患者,根据不同伤情,采取皮瓣肌皮瓣移植,对创面进行修复,进行功能重建,治疗效果满意。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例中,男性25例,女性10例,年龄11—57岁;烧伤原因:高压电击伤16例,热压伤10例,一氧化碳中毒昏迷合并火炉烧伤7例,癫痫发作烧伤2例;烧伤部位:手部12例,前臂4例,上臂5例,颈部2例,肩背部2例,腰背部2例,腹部4例,小腿及踝部4例;手术时机选择:最早3小时,最晚16天。

手术方法:常规完善术前检查准备,依据创面大小部位设计皮瓣,多普勒仪标记动脉走形,辅以封闭式负压引流(VSD)1技术及皮瓣助活仪治疗。

皮瓣选择:胸大肌肌皮瓣4例,胸脐皮瓣5例,背阔肌皮瓣3例,下腹皮瓣5例,髂腰联合皮瓣3例,阔筋膜张肌皮瓣5例,隐动脉皮瓣交腿移植1,胫后动脉逆行皮瓣1例,腰背部皮瓣6例,内侧腓肠肌皮瓣2例。

皮瓣最小面积9×13cm,皮瓣最大面积23×29cm。

结果
35例中,有4例患者皮瓣远端2-3cm坏死,1例患者皮瓣1/2坏死,其余30例患者皮瓣均一期成活愈合。

术后半年至两年间对26例患者进行跟踪、回访、治疗。

7例皮瓣感觉较差,对5例皮瓣边缘植皮部位挛缩进行了松解术,对13例皮瓣进行了去脂肌腱松解整形手术,二期手术后患者对外形较满意,对功能明显改善满意,其余6例皮瓣成活良好,外形满意,功能恢复理想。

讨论
高压电击伤,创面呈立体损伤,组织导电后损伤广泛;热压伤及中毒昏迷、癫痫发作所致烧伤,热力作用时间长,损伤程度重。

上述原因烧伤不仅造成皮肤全层变性坏死,而且往往引起深层组织的损伤甚至缺损,特点是损伤面积小,实际深度深,组织坏死广泛,伤后或手术清创中多有关节开放、骨质外露,极易发生感染、出血,导致严重残疾,甚至截肢,有专家学者称之为损毁性烧伤2,即伤及皮肤、皮下组织的大块或整块组织甚至整个肢体,随经早起积极治疗与修复仍不可避免遗留严重功能障碍和/或畸形的损伤。

因此,这种损毁性烧伤的治疗,在烧伤治疗中既是难点又是重点之一。

治疗时机及手段的选择对于愈后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深度烧伤局部条件差,伤后或手术扩创中形成的关节开放、骨质外露修复难度大,常见普通皮片移植无法成活;随意皮瓣也因长宽比例所限不能一次性修复创面;游离皮瓣随切取面积大,但因深度烧伤创面易感染往往使吻合血管发生栓塞而失败。

相关研究指出3,在轻度感染区,吻合静脉7天通畅率为66.7%,严重感染7天后全部栓塞,所以游离皮瓣在修复深度易感染创面中不易首选,且常因手术失败延误治疗时机而加重感染,发生继发性坏死,造成严重后果。

深度烧伤治疗,应尽早修复创面,防止继发感染,缩短疗程,及时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功能恢复,同时可防止坏死组织分解产物吸收引起并发症的发生。

带蒂皮瓣肌皮瓣虽有知名血管供血,血运丰富,有较强抗感染力,但是移植成活率与创面是否感染至关重要,创面一旦感染,则易导致皮瓣坏死或部分坏死。

我们通过对35例深度烧伤患者采用皮瓣肌皮瓣修复进行总结,体会如下:术中要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对于未断裂的失活肌腱应保留,尤其是对于手足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围手术期对症使用抗菌素对皮瓣成活十分重要;皮瓣下积液时要及时辅以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引流冲洗,可明显提高皮瓣成活率;创面愈合后尽早进行主动、被动相结合功能锻炼,可有效防止组织、肌腱粘连,有利于功能最大限度恢复;适时进行二期整形手术,可明显改善和恢复器官功能。

总之,我们认为,采用皮瓣肌皮瓣修复深度烧伤创面是一种简单、易行、疗效理想、安全可靠的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烨峰.《封闭式负压吸引在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热压伤中的临床应用》,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10.
[2]邓津菊,薛晓东.《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和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技巧》,2005年烧伤论坛.
[3]王秉真,钱红军等.《皮瓣血运障碍的防治研究》,2005年烧伤论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