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音乐资料-《校园的铃声》冀少版-完整版
初一音乐《校园的早晨》

三、拓展体验:
四、点拨升华:
五、布置作业
欢迎大家来到边河中学,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大家从小学步入初中心中总有一些感慨,对曾经培养教育自己的老师大家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呢?对刚刚踏入的这所学校面对这么多新同学新环境又有什么期待呢?
这位同学说的真好,老师这节课将带领大家用音乐去表达去感悟这份情感。首先请欣赏歌曲《蓓蕾之歌》同学们听完后告诉老师这首歌曲是从什么角度来形容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歌曲的情绪如何。
(速度、节拍、调号……)
用笔标记处力度记号
学生跟老师琴声轻声学唱歌曲,注意用正确的演唱方法演唱。
小组合作创编,选择合适的演唱形式,与小组成员共同演唱歌曲(领唱、齐唱、重唱)也可以为歌曲加上动作来表现
二声部学习
回顾本节课内容,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校园的早晨》
1、初听歌曲A这首歌曲带给你了怎样的感受?B这首歌曲描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
2、第二遍聆听歌曲《校园的早晨》
体会出节奏在表现歌曲时的作用。
3、第三遍聆听歌曲《校园的早晨》
把歌曲中所涉及到的音乐知识找出来?
4.跟琴学唱《校园的早晨》
教后反思
本课歌曲学唱的很成功,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学生们演唱时声音的音色还应提炼,在声乐方面还应加强练习;学习歌曲的同时还可以把音乐知识:乐段溶进去,这样学起来条理就会更清晰。总之,音乐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相信只要我在实践中充分考虑学科特点、教材内容,认真分析学生情况,选择巧妙有效的设计,为有效的教学提供更好的条件。
分析节奏在表现歌曲的作用的时候,出示节奏,先出示歌词让学生自由朗读,再配上节奏图示朗读,让学生自己比较不同,体会出节奏在表现歌曲时的作用。
4/4 X 0X X X | XX X X- |
统编版2023-2024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课内外延伸阅读(含答案)

《花的学校》选自印度诗人泰戈尔写散文诗《新月集》。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反现代民族主义者,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人。他与黎巴嫩诗人纪·哈·纪伯伦齐名,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的两位巨人”。著名诗集有《故事诗集》《园丁集》《新月集》《采果集》《边缘集》《飞鸟集》等。
1.在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敌人——( )无聊——( )
2.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和,它们住在。
3.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做游戏,还可以。
4.选文描写了民族小学的学生的情景。
A.安静和热闹B.上课和下课C.窗外和树下。
5.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的小学生,他们可能是族、族、族或族,大家都是。从中我感受到各族小朋友之间的。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7.读选段第3、4自然段时,我们要用( )的语气来读。
A.焦急B.悲伤C.欢快D.渴望
18.选段第3自然段中的句子很有新鲜感,“放假了”指的是。这是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请你完成下面的仿写。
蝴蝶一来,他们便。
⑦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使《早梅》更贴近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己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情不自禁地合掌行礼,连声说:“你真是我的‘一字师’啊!”
2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2.请为短文加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3.根据文意,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3.“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的原因是什么?
课外延伸阅读精选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上课的铃声
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校园里的号令》说课稿 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说课稿】

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第六课《校园里的号令》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校园里的号令》。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程序”、“说板书”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具体研说,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校园里的号令》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的,帮助学生管理生活,引导学生较为系统地感知校园里的各种铃声,熟悉和了解学校生活中各种铃声的含义和要求以及相应的行为规则,并能对校园号令做出正确的回应,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说学情刚入一年级的小学生初步感受到校园生活的快乐。
对校园的各种铃声只是听觉上的认识,对于铃声下的规则含义还不太了解。
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共同体验各种活动,通过这样过生活初步建立遵守铃声的意识和规则意识,从而遵守号令下的规则。
三、教学目标:1.认识校园铃声,懂得铃声的不同含义。
2.学会根据铃声、广播等提示开展学校生活,树立规则意识。
3.知道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的重要性,做到遵守学校的号令。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主动遵守校园的号令与规则,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学难点】:熟悉和了解学校生活中各种铃声的含义和要求以及相应的行为规则。
五、说教法和学法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征,本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直观演示法指导学生使用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于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主动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视频,并让学生说说感受。
师:同学们,这就是集体的力量,这是一个由2008个人表演的壮观节目。
其实啊,我们的班级也是一个集体,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班集体中的一份子,但是要想做到整齐划一,离不开我们班级的每一个人的努力,这就需要我们服从指挥,听从号令。
其实啊,在我们的校园里,也有一个神秘的“指挥家”,这个“指挥家”特别有威力,连老师都要听它的指挥。
小学音乐教案《校园的早晨》

小学音乐教案《校园的早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音乐之声》第三册第四章《美丽的校园》,详细内容为《校园的早晨》一课。
通过学习歌曲《校园的早晨》,让学生感受校园早晨的美好,激发他们对学校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校园的早晨》的旋律和歌词,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2. 培养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3. 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校园的早晨》的旋律和歌词。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课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校园早晨的美景,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校园早晨的所见所闻,激发他们对校园生活的热爱。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校园的早晨》,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2)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3)学生跟随教师钢琴伴奏,分组演唱歌曲。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选取歌曲中的一段旋律,讲解其节奏和音准特点。
(2)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掌握该段旋律的演唱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歌曲《校园的早晨》,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问题。
5.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1)学生扮演校园早晨的各种角色,如值日生、晨练的同学等,进行情景表演。
(2)学生边表演边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感受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同时,提出课后拓展任务:观察校园早晨的其他场景,创作一首关于校园早晨的诗歌。
六、板书设计1. 《校园的早晨》2. 内容:(1)歌曲旋律和歌词(2)音准和节奏问题(3)课后拓展任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首关于校园早晨的诗歌。
2. 答案示例:校园的早晨,阳光明媚,同学们欢声笑语,充满活力。
冀少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简谱)全套PPT课件

背唱着首歌曲。
返回目录
试着用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可爱的羊群》伴 奏。
返回目录
谢谢
返回目录
快乐歌唱
返回目录
快乐,幸福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美妙的歌声
返回目录
跟着老师视唱乐谱,歌曲的旋律哪句相似,哪句不同?
返回目录
云
返回目录
音乐知识
返回目录
歌声连着你和我
返回目录
牧场上的家
听了这首乐曲后,你像到了怎样的画面?请用你喜欢的 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返回目录
牧童之歌
返回目录
小奶牛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我的小白马
返回目录
找一找这首歌曲用了哪几个音,请按音的高低把它们标 在马背上。提示:现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上图小马的位置,再 完成此练习。
返回目录
试一试
返回目录
可爱的羊群
返回目录
颂祖国
返回目录
试一试,还可以用哪些打击乐器为歌曲《颂祖国》伴奏?
返回目录
音乐知识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在祖国怀抱里
返回目录
谢谢
返回目录
民歌拾贝
返回目录
小放牛
返回目录
音乐知识
返回目录
我们的山歌牛毛多
返回目录
聆听歌曲,并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加色块的地方伴奏。
返回目录
编花篮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亲亲祖国
返回目录
粉色的中国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仔细听,歌曲的哪几句旋律与色块中的旋律相似?
返回目录
歌唱祖国
返回目录
作曲家简介
王莘(1918年10月—2007年10 月15日) 原名王莘耕,江苏无锡 荡口镇人。天津市音协名誉主席、 中国音协“金钟奖”终身成就奖获 得者。他1936年参加革命,1943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天津音 乐团团长、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副院 长、天津歌舞剧院院长、中国音协 常务理事、 天津市音协主席、天 津市文联副主席等职务。
《校园的铃声》

《校园的铃声》
“叮铃铃,叮铃铃......”校园的铃声总是那么清脆响亮,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小喇叭,准时地在每个清晨、中午和傍晚响起。
记得有一次,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第二节课的铃声刚刚响起。
我正急匆匆地往教室跑,心里想着:“哎呀,可别迟到了,不然又得被老师批评。
”就在我飞奔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了迎面走来的小李同学。
“哎呀!”我叫了一声。
“你这冒失鬼,跑这么急干啥!”小李揉着被撞的肩膀,一脸嗔怪。
“不好意思啊,小李,这铃声一响,我就慌了神。
”我一边道歉,一边拉着他赶紧往教室走。
进了教室,老师已经站在讲台上了。
“你们两个,怎么踩着铃声进来的?”老师皱着眉头问。
我和小李低着头,不敢吭声。
“下次可不许这样了,赶紧坐下吧。
”老师无奈地摇摇头。
这节课上,我一直心不在焉,想着刚才那尴尬的一幕。
同桌小王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悄悄凑过来对我说:“别想啦,专心听课。
”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课铃响,我长舒了一口气,拉着小李和小王就往外跑。
“走,咱们去操场放松放松,这铃声可把我折腾坏了。
”
校园的铃声啊,有时让人紧张,有时让人放松,它就像一个指挥家,指挥着我们校园生活的节奏。
如今,每当我回忆起校园时光,那一声声熟悉的铃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它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也见证了我们的青春岁月。
冀教版小学英语(三起)3年级上册配套录音mp3(2012年7月第1版)下载地址

冀教版小学英语(三起)3年级上册配套录音mp3_u1-again,please.mp3
冀教版小学英语(三起)3年级上册配套录音mp3_u1-单词.mp3
冀教版小学英语(三起)3年级上册配套录音mp3_u2_lesson07-My Friend.mp3...
冀教版小学英语(三起)3年级上册配套录音mp3_u4-单词.mp3
冀教版小学英语(三起)3年级上册配套录音mp3_词汇表a-g.mp3
冀教版小学英语(三起)3年级上册配套录音mp3_词汇表h-n.mp3
冀教版小学英语(三起)3年级上册配套录音mp3_词汇表o-z.mp3
冀教版小学英语(三起)3年级上册配套录音mp3_词汇表-姓名.mp3
冀教版小学英语(三起)3年级上册配套录音mp3_字母表.mp3
冀教版小学英语(三起)3年级上册配套录音mp3(2012年7月第1版)下载地址
(按Ctrl键点击相应的课进入相应的下载界面)
冀教版小学英语(三起)3年级上册配套录音mp3_u1_lesson01-Hello.mp3
冀教版小学英语(三起)3年级上册配套录音mp3_u1_lesson02-Boy,Girl and Teacher.mp3...
冀教版小学英语(三起)3年级上册配套录音mp3_u3_lesson16-Warm and Cool.mp3...
冀教版小学英语(三起)3年级上册配套录音mp3_u3_lesson17-Are You OKay.mp3...
冀教版小学英语(三起)3年级上册配套录音mp3_u3_lesson18-Look at Me.mp3...
冀少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我的小白马》教案

冀少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我的小白马》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的小白马》这首歌词简单,旋律优美,易于学生掌握。
歌曲通过描绘小白马的形象,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勇敢面对困难。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旋律走向起伏,富有弹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他们活泼好动,喜欢通过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节奏、音高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我的小白马》。
2.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3.提高学生对节奏、音高的感知能力,丰富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
2.音高的准确演唱。
3.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模仿对象。
2.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演唱效果。
3.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等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情境,感受歌曲魅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图片、视频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练习册: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小白马的形象,引导学生谈论对小白马的印象。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学生跟随教师哼唱,熟悉歌曲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句演唱歌曲,注意节奏和音高的准确性。
针对重难点,进行反复练习,直至学生能够熟练演唱。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互相纠正不足,提高演唱水平。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含义,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
教师总结,强调热爱生活、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达对小白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