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亲戚关系的称谓
中国人亲戚关系的称谓

兄弟姐妹称其姐妹之夫为姐夫、妹夫,以大姐夫、二妹夫等区别长幼。
父母对其女之夫,对人称闺女女婿、女婿、姑爷、贵客、东床、东床客,当面则称他姐夫、老×女婿等。婚后女婿住岳家,外人呼为养老女婿、倒插门女婿。又,外人称别人女婿有戏称“半个儿”的。
母亲之兄弟,称舅舅(大舅、二舅等以别长幼),舅之配偶称舅母或妗子、妗母。
外祖母之兄弟,称舅老爷,其配偶称舅奶奶。
外祖母之姐妹与祖母的姐妹统称为姨奶奶,其配偶统称为姨爷爷。
舅父之子女,称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当面或有直以兄、弟、姐、妹相呼者。对人则称姑舅兄弟、姑舅姐妹。
父母称女之子女为外孙、外孙女、外孙闺女,舅父母呼姐妹之子女为外甥、外甥女、外甥闺女。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各地多数呼外孙与外甥发音相同。
妻之母,书面称岳母,对人称丈母娘、丈母,当面则称妈、妈妈,有地方也称婶、大娘。
妻之兄弟,书面称姻兄、姻弟、内兄、内弟,对人称内兄为大舅子,称内弟为小舅子,当面则称哥哥、兄弟;内兄内弟之妻,对人统称为舅子媳妇,以大舅子媳妇、二舅子媳妇等区别长幼。
妻子之姐妹,对外统称为姨子,姐称为大姨子、大姨子姐,妹称为小姨子,当面则称姐,称妹。
中国人亲戚关系的称谓(转)2011-03-19 19:57中国人的亲戚关系称谓,不是一般的复杂,在当前推行“一对夫妻一个孩”的现实社会里,除直系亲属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外,再就没有其他亲属了,称谓很是简单。可是在过去多子女的时代,称谓就复杂多了。
所谓称谓—就是对你自己以及和你有关联的家族、亲属、师友及其他一些人的称呼。目前流行的称谓,都是汉族的称谓,为了讲解方便,这里均以“自己”为“轴心”论述的。
中国人亲戚关系表

中 国 人 亲 戚 关 系 表称呼对象称呼(称谓) 对此自称对他人称其家族中人 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人父亲的父母祖父,祖母孙儿,孙女令祖父,令祖母家祖父,家祖母父亲的伯(叔)父/母 伯(叔)祖父/母 侄孙儿/女令伯(叔)祖 父/母 家伯(叔)祖父/母生(养)父/母父亲,母亲男(或儿),女儿 令尊,令堂 家父(严、尊),家母(慈) 父亲的兄/嫂 伯父,伯母 侄儿,侄女 令伯父,令伯母 家伯父,家伯母 父亲的弟,媳 叔父,婶母 侄儿,侄女令叔父,令婶母家叔父,家婶母兄(哥),兄妻兄、哥,嫂嫂弟,妹 令兄,令嫂 家兄,家嫂伯(叔)父的子女 堂兄,堂姐堂弟,堂妹 令堂兄,令堂姐 家堂兄,家堂姐弟,弟妻弟弟,弟妹 兄,姊、姐 令弟,令弟妹 舍弟,舍弟妹姊(姐),妹姊、(姐)姐,妹妹弟,妹 令姊,令妹 家姊,舍妹丈夫夫子(或夫君),某某(单称名或字) 妻,某某(单称名或字)某先生,(或尊夫君) 外子妻子吾妻(或贤妻),某某(单称名或字) 夫,某某(单称名或字)尊夫人,嫂内子(人)子女儿、吾儿 ,女、吾女父,母令郎(或公子),令媛(或爱)小儿,小女兄(弟)子/女 侄(或侄儿),侄女 伯(叔)父,姑母 令侄,令侄女 舍侄,舍侄女儿子的子/女 孙、儿孙(或某某),女、孙女祖父,祖母令孙,令孙女 小孙,小孙女侄儿的子/女 贤侄孙,贤孙女伯(叔)祖,伯祖母令侄孙,令孙女舍侄孙,舍侄孙女丈夫的亲父母 公,公婆媳(或儿)令公,令婆 家公爹,家婆母丈夫的伯(叔)父/母伯(叔)父(翁),伯(叔)母(或婶母) 侄媳令伯(叔)父(翁),令伯(叔)母(姑)家伯(叔)父(翁), 家伯(叔)母(姑)表二、称呼对象称呼(称谓)对此自称对他人称其家族中人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人父亲的姐(妹)/姐丈(妹丈)姑母,姑丈侄(或内侄),侄女(内侄子)令姑母,令姑丈 家姑母,家姑丈母亲的父/母外祖父,外祖母外孙,外孙女令外祖父,令外祖母家外祖父,家外祖母母亲的兄(弟),兄嫂(弟媳)舅父,舅母外甥,外甥女令舅父,令舅母 家舅,家舅母母亲的姐(妹),姐丈(妹丈)姨母,姨丈姨甥,姨甥女令姨父,令姨母家姨父,家姨母妻子的亲父母岳父,岳母子婿(或婿)令岳,岳母家岳,家岳母妻子的伯(叔)父母伯(叔)岳父,岳母侄婿令伯(叔)岳,令伯岳母家伯(叔)岳, 家伯岳母兄(弟)的岳父母姻伯(叔)父,姻伯(叔)母姻侄,姻侄女令亲舍亲儿子的岳父母亲家翁,亲家母姻愚弟,姻愚妹令亲家翁,令亲家母敝亲家翁,敝亲家母姊、妹的丈夫姊(姐)丈,妹丈内弟(兄),姨妹(姊)令姊(妹)丈家姊丈,舍妹丈姑(姨)家的兄嫂表兄,表嫂表弟,表妹令表兄,令表嫂家表兄,家表嫂妻子的兄弟内兄,内弟妹(姊)婿令内兄(弟)敝内兄(弟)妻子的姊(妹)丈襟兄(弟)襟兄(弟)令僚婿敝连襟妻子娘家侄/侄女贤内侄(侄女)姑丈令内侄(侄女)舍内侄(侄女)女儿的儿女贤外孙,贤外孙女外祖父,外祖母令外孙(孙女)舍外孙,舍外孙女姐妹的儿女贤甥(甥女)愚舅(舅母)令甥,令外甥舍甥,舍甥女女儿的丈夫贤婿愚岳,愚岳母令婿小婿表兄弟的儿女贤表侄(侄女)愚表伯(叔),愚表伯母(叔母)令表侄(侄女)侄注:1、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尊辈,将“家”字换成“先”字,如先祖父(或先祖考)、先祖母(或先祖妣)、先父(或先考、先严),先母(或先妣、先慈)、先兄、先姊;2、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平辈或晚辈,将“舍”字换成“亡”字,如亡夫、亡妻、亡弟、亡妹等;3、称他人时加贤、爱等词,自称时加愚;表格中的“某某”代字或号。
亲戚关系称呼表

嫂子:对兄长妻子的称呼弟妹、弟媳:对弟弟妻子的称呼姐夫:对姐姐丈夫的称呼妹夫:对妹妹丈夫的称呼妯娌:兄弟的妻子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连襟: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也称襟兄弟大姑子:对丈夫的姐姐的称呼小姑子:对丈夫妹妹的称呼大舅子:对妻子哥哥的称呼小舅子:对妻子弟弟的称呼直系血亲父系曾曾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曾曾祖母--曾祖母--祖母--父亲母系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
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
孙:夫妻间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分孙子、孙女。
有时孙子是一种不分性别的称呼。
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
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
旁系血亲父系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伯、伯父、大爷大妈:大爷的妻子叔:父亲的弟,也称叔叔、叔父婶:叔叔的妻子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姑夫:姑姑的丈夫母系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舅妈:舅舅的妻子姨:母亲的姐妹,也称阿姨、姨妈姨夫:姨的丈夫姻亲丈夫:结婚的女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媳妇:结婚的男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公公:丈夫的父亲,也直称爸爸婆婆:丈夫的母亲,也直称妈妈丈人、岳父:妻子的父亲,也直称爸爸丈母娘、岳母:妻子的母亲,也直称妈妈儿媳:对儿子的妻子的称呼女婿:对女儿的丈夫的称呼嫂子:对兄长妻子的称呼弟妹、弟媳:对弟弟妻子的称呼姐夫:对姐姐丈夫的称呼妹夫:对妹妹丈夫的称呼妯娌:兄弟的妻子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连襟: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也称襟兄弟大姑子:对丈夫的姐姐的称呼小姑子:对丈夫妹妹的称呼大舅子:对妻子哥哥的称呼小舅子:对妻子弟弟的称呼血统直系关系称谓俗称当面称呼自称生父父亲爸爸、爹爹爹、阿爹儿、女生母母亲妈妈、娘妈妈、姆嬷儿、女后父继父晚爹阿伯、阿爹儿、女后母继母晚娘嗯娘、姆妈儿、女父之父父之母祖父祖母公公婆婆爷爷、阿爷娘娘、阿娘孙、孙女父之祖父父之祖母曾祖父曾祖母太公太婆太爷爷、太公、太太太娘娘、太婆、阿太曾孙、曾孙女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哥、弟姐、妹长者称哥、姐、小者一般直呼其名弟、哥妹、姐夫丈夫老倌某人(女儿名)爹、唉、老太公,也有直称其名者妻妻夫人老人(读如宁)某人(女儿名)娘、唉、老太婆、也有直称其名者夫夫之父公阿公旧时随子女称爷爷、娘娘,现随夫称爸、爹、妈、姆妈媳妇夫之母婆阿婆血统旁系关系称谓俗称当面称呼自称父之兄父之弟伯父叔父叔伯大伯、大爹、伯伯、二爹、三爹、小叔、小爹、叔叔侄、侄女伯父之妻叔父之妻伯母叔母大妈婶娘大姆妈、大嬷、婶娘、婶婶、现呼二妈、三妈等侄、侄女伯父之子女叔父之子女堂兄弟堂姐妹称呼与自己兄弟姐妹相同,对人介绍冠“堂”字弟、哥、妹、姐父之姐父之妹姑母姑娘姑妈、大妈、嗯娘、阿伯、阿姑、现呼大阿妈、二阿妈、阿伯等侄、侄女兄之妻弟之妻嫂弟媳嫂嫂、阿嫂、大姐、二姐等,今直呼其名旧称叔伯、今称弟、兄夫之兄弟伯叔叔伯旧时随子女称大伯、阿叔、今日随夫称哥,对弟或直呼其名弟媳、嫂夫之兄弟配偶妯娌旧时随子女称,现以姐妹相称,或直呼其名弟媳、嫂、妹、姐婿、媳之父母亲家亲家公(姆)以兄弟、嫂相称,今呼婿、媳之爹、娘(××之父母)弟媳、嫂、妹、姐姑之丈夫姑父姑丈姑夫旧呼大爹、二爹、大伯,现呼大爸爸、二爸爸内侄、内侄女姑之子女姑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冠“表”字表弟、哥、妹、姐血统母系关系称谓俗称当面称呼自称母之父母外祖父外祖母外公外婆外公、外婆外孙、外孙女母之兄弟及其配偶舅父舅母娘舅舅姆舅父、舅舅、舅姆、舅妈今呼阿舅、舅姆妈外甥、外甥女舅父之子女舅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表弟、哥、姐、妹母之姐妹及其配偶姨父姨母姨丈姨娘旧呼大爹、大妈、大伯、阿伯,现呼大爸爸、大妈妈、阿姨外甥、外甥女姨之子女姨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表弟、哥、姐、妹妻系妻之父母岳父岳母丈人丈母面称随妻阿爹、姆妈女婿妻之兄弟及其配偶内兄弟内兄嫂内弟媳阿舅舅嫂面称随妻阿哥、大姐或呼其名姐夫、妹夫妻之姐妹内姐内妹姨娘面称随妻姐、妹妻之姐妹的丈夫连襟连襟以哥、弟相称或呼其名哥、弟稱人自稱稱對方親戚稱己方親戚祖姑丈/祖姑母內姪孫/姪孫令祖姑丈家祖姑丈舅祖父/舅祖母彌甥令舅祖父/令舅祖母家舅祖父/家舅祖母外祖父/母外孫/孫女令外祖父/母家外祖父/母姑丈/母內姪/姪女令姑丈/母家姑丈/母舅父/母甥/甥女令母舅/舅母家母舅/舅母姨丈/母姨甥/甥女令姨丈/母家姨丈母太岳父/太岳母孫婿令太岳父/令太岳母家太岳父/家太岳母岳父/母子婿令岳/岳母家岳/岳母伯岳父/伯岳母姪婿令伯岳父/令伯岳母家伯岳父/家伯岳母叔岳父/叔岳母姪婿令叔岳父/令叔岳母家叔岳父/家叔岳母姊丈內弟/姨妹令姊丈家姊丈妹丈內兄/姨姊令妹丈舍妹丈表兄/嫂表弟/妹令表兄/嫂家表兄/嫂表弟/弟婦表兄/姊令表弟/弟婦舍表弟/弟婦內兄/弟妹/姊婿令內兄/弟敝內兄/弟襟兄/弟襟弟/兄令襟兄/弟敝襟兄/弟太姻伯/叔姪婿姻再姪舍親姻伯/伯母姻姪/姪女令親舍親姻兄/嫂姻弟/侍生令親舍親賢內姪/姪女愚姑丈/母令內姪/姪女舍內姪/姪女賢外孫/孫女外祖父/母令外孫/孫女舍外孫/孫女賢甥/甥女愚舅/舅母令甥/甥女舍甥/甥女賢婿愚岳/岳母令婿小婿賢表姪/姪女愚表伯/伯母令表姪/姪女舍表姪/姪女漢族親族關係表*(一) 父系(二) 母系(三)夫系(四)婦系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中国亲戚关系称呼大全

中国亲戚关系称呼大全中国人的亲戚关系称呼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不同的亲戚关系有着不同的称呼,这些称呼既传承着家族的血脉关系,也承载着中国人的尊重和礼仪。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亲戚关系称呼的大全吧!1.父母辈。
父亲,爸爸、父亲、老爸、老爷子。
母亲,妈妈、母亲、老妈、娘亲。
2.兄弟姐妹辈。
哥哥,哥哥、大哥、兄长。
姐姐,姐姐、大姐、姐姐。
弟弟,弟弟、小弟、兄弟。
妹妹,妹妹、小妹、姐妹。
3.子女辈。
儿子,儿子、儿、仔、小子。
女儿,女儿、闺女、千金、妞儿。
4.祖父母辈。
爷爷,爷爷、祖父、老爷、爷。
奶奶,奶奶、祖母、老奶奶、奶。
5.外祖父母辈。
外公,外公、姥爷、外祖父。
外婆,外婆、姥姥、外祖母。
6.伯叔辈。
伯父,伯父、大伯、伯伯。
叔父,叔父、小叔、叔叔。
7.姑妈辈。
姑妈,姑妈、大姑、姑娘。
姑父,姑父、姑丈、大舅。
8.堂兄弟姐妹辈。
堂兄,堂兄、堂哥。
堂姐,堂姐、堂姊。
堂弟,堂弟、堂弟。
堂妹,堂妹、堂妹。
9.表兄弟姐妹辈。
表哥,表哥、堂哥。
表姐,表姐、堂姐。
表弟,表弟、堂弟。
表妹,表妹、堂妹。
10.夫妻辈。
丈夫,丈夫、老公、先生。
妻子,妻子、老婆、太太。
以上就是中国亲戚关系称呼的大全,这些称呼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中国人对家庭成员的尊重和疼爱的表达。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确使用这些称呼,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国家庭亲戚关系一览表

血统:直系关系称谓俗称当面称呼自称生父父亲爸爸、爹爹爹、阿爹儿、女生母母亲妈妈、娘妈妈、姆嬷儿、女后父继父晚爹阿伯、阿爹儿、女后母继母晚娘嗯娘、姆妈儿、女父之父母祖父、祖母公公、婆婆爷爷、阿爷、阿娘孙、孙女父之祖父祖母曾祖父、曾祖母太公、太婆太爷爷、太公、太娘娘、太婆、阿太曾孙、曾孙女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哥、弟姐、妹长者称哥、姐,小者一般直呼其名弟、哥、妹、姐夫丈夫老倌某人(儿女名)爹、唉、老公,也有直称其名者妻妻夫人老人(读如宁)某人(儿女名)娘、唉、老婆、也有直称其名者夫夫之父公阿公旧时随子女称爷爷、娘娘,现随夫称爸、爹、妈、姆妈媳妇夫之母婆阿婆血统:旁系关系称谓俗称当面称呼自称父之兄弟伯父、叔父叔伯大伯、大爹、伯伯、二爹、三爹、小叔、小爹、叔叔侄、侄女伯父之妻、叔父之妻伯母、叔母大妈、婶娘大姆妈、大嬷、婶娘、婶婶、二妈、三妈等侄、侄女伯父之子女叔父之子女堂兄弟、堂姐妹称呼与自己兄弟姐妹相同,对人介绍冠“堂”字弟、哥、妹、姐父之姐妹姑母姑娘姑妈、大妈、嗯娘、阿伯、阿姑、大阿妈、二阿妈、阿伯等侄、侄女兄之妻、弟之妻嫂弟媳嫂嫂、阿嫂、大姐、二姐等,今直呼其名旧称叔伯、今称弟、兄孙、孙女夫之兄弟伯叔叔伯旧时随子女称大伯、阿叔、今日随夫称哥,对弟或直呼其名弟媳、嫂夫之兄弟配偶妯娌旧时随子女称,现以姐妹相称,或直呼其名弟媳、嫂、妹、姐弟媳、嫂、妹、姐婿、媳之父母亲家亲家公(姆)以兄弟、嫂相称,今呼婿、媳之爹、娘(××之父母)姑之丈夫姑父姑丈、姑夫旧呼大爹、二爹、大伯,现呼大爸、二爸内侄、内侄女姑之子女姑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冠“表”字表弟、哥、妹、姐血统:母系关系称谓俗称当面称呼自称母之父母外祖父、外祖母外公、外婆外公、外婆外孙、外孙女母之兄弟及其配偶舅父、舅母娘舅、舅姆舅父、舅舅、舅姆、舅妈,今呼阿舅、舅姆妈外甥、外甥女舅父之子女舅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表弟、哥、姐、妹母之姐妹及其配偶姨父、姨母姨丈、姨娘旧呼大爹、大妈、大伯、阿伯,现呼大爸、大妈、阿姨外甥、外甥女姨之子女姨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表弟、哥、姐、妹血统:妻系关系称谓俗称当面称呼自称妻之父母岳父、岳母丈人、丈母面称随妻阿爹、姆妈、妈女婿妻之兄弟及其配偶内兄弟、内兄嫂、内弟媳阿舅、舅嫂面称随妻阿哥、大姐或呼其名姐夫、妹夫妻之姐妹内姐、内妹姨娘面称随妻姐、妹妻之姐妹的丈夫连襟连襟以哥、弟相称或呼其名哥、弟。
中国人亲戚关系的称谓图

中国人亲戚关系的称谓图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亲戚中如何称呼可能都不太清楚了,实际上我国的亲戚关系是条理分明/尊卑有序的。
一般来说,与自己同族同宗但血缘关系已经相隔两代以上的亲戚关系都以“堂”字相称。
例如:叔叔的孩子或伯伯的孩子与自己就该互称堂姐、堂妹、堂兄、堂弟等等,上一辈人里有堂叔、堂伯、堂婶、堂姑(指与自己的父亲不是亲姐妹亲兄弟的长辈),对下一辈人称呼堂侄(指其父与自己不是亲兄弟的孩子)。
由姻亲关系产生的亲戚一般以“表”字相称:外嫁的本宗姓女性的夫家亲戚、嫁入本宗族女性的娘家亲戚关系都在此列。
例如:姑姑的孩子、舅舅的孩子、姨的孩子一般都称为表兄、表弟、表姐、表妹。
与“堂”字一样,“表”字也广泛应用于姻亲关系产生的亲戚中的其他辈分的人:表叔、表婶、表舅、表姨、表姑、表侄等等。
严格地来说,表X是亲戚,而堂X实际上是亲属关系。
上传一图加以说明。
家庭关系称呼总汇爷爷:爸爸的爸爸。
奶奶:爸爸的妈妈。
姥爷:妈妈的爸爸。
(有的地方称:外公)姥姥:妈妈的妈妈。
(有的地方称:外婆)太太:爷爷的妈妈,奶奶的妈妈。
太爷:爷爷的爸爸,奶奶的爸爸。
太姥姥:姥姥的妈妈,姥爷的妈妈。
太姥爷:姥姥的爸爸,姥爷的爸爸。
姑奶奶:爷爷的姐妹。
姑爷:姑奶奶的丈夫。
(“爷”字重读,与表示女婿的“姑爷”不同。
)爷爷的兄弟分别根据他的排名称呼,比如:大爷(“爷”字重读,与表示伯伯的“大爷”不同。
)三爷。
他们的妻子称呼为:大奶奶、三奶奶等。
姨奶奶:奶奶的姐妹。
姨爷:奶奶的姐妹的丈夫。
舅爷:奶奶的兄弟。
舅奶奶:奶奶的兄弟的妻子。
姑姥姥:姥爷的姐妹。
姑姥爷:姥爷的姐妹的丈夫。
姨姥姥:姥姥的姐妹。
姨姥爷:姥姥的姐妹的丈夫。
舅姥爷:姥姥的兄弟。
舅姥姥:姥姥的兄弟的妻子。
姥爷的兄弟分别根据他的排名称呼,比如:大姥爷,二姥爷。
他们的妻子称呼为:大姥姥、二姥姥等。
伯伯(有地方称呼为“大爷”):爸爸的哥哥。
伯母:爸爸的哥哥的妻子。
叔叔:爸爸的弟弟。
婶婶:爸爸的弟弟的妻子。
亲戚关系称呼图表(教小孩必备)

中国人亲戚关系称呼图表(快失传的东西,收藏一下吧,省得叫错了)
表一、
称呼对象称呼(称谓)对此自称对他人称其家族中人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人
父亲的父母祖父,祖母孙儿,孙女令祖父,令祖母家祖父,家祖母
父亲的伯(叔)父
伯(叔)祖父/母侄孙儿/女令伯(叔)祖父/母家伯(叔)祖父/母
/母
生(养)父/母父亲,母亲男(或儿),女儿令尊,令堂家父(严、尊),家母(慈)父亲的兄/嫂伯父,伯母侄儿,侄女令伯父,令伯母家伯父,家伯母
父亲的弟,媳叔父,婶母侄儿,侄女令叔父,令婶母家叔父,家婶母
兄(哥),兄妻兄、哥,嫂嫂弟,妹令兄,令嫂家兄,家嫂
伯(叔)父的子女堂兄,堂姐堂弟,堂妹令堂兄,令堂姐家堂兄,家堂姐
弟,弟妻弟弟,弟妹兄,姊、姐令弟,令弟妹舍弟,舍弟妹
姊(姐),妹姊、(姐)姐,妹妹弟,妹令姊,令妹家姊,舍妹
丈夫夫子(或夫君),某某(单称妻,某某(单称名某先生,(或尊夫君)外子
表二、
注:
1、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尊辈,将“家”字换成“先”字,如先祖父(或先祖考)、先祖母(或先祖妣)、先父(或先考、先严),先母(或先妣、先慈)、先兄、先姊;
2、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平辈或晚辈,将“舍”字换成“亡”字,如亡夫、亡妻、亡弟、亡妹等;
3、称他人时加贤、爱等词,自称时加愚;表格中的“某某”代字或号。
亲戚称呼大全

叔、伯、姑
堂侄、堂侄女
称呼与自己兄弟姐妹相同, 对人介绍冠“堂”字
长者称哥、姐、小者一般直呼其名
舅公、舅婆
舅公,老舅(潮汕),舅婆,老妗(潮汕) 甥孙、甥孙女
姨婆、姨公
姨婆、姨公,老姨(潮汕)、老丈(潮汕) 甥孙、甥孙女
表伯、表叔、表姑
表伯、表叔、表姑
表甥、表甥女
母系
外公、外婆
外公、外婆
外孙、外孙女
娘舅、舅姆、小妗子
舅父、舅舅、舅姆、舅妈、妗(潮汕),今呼阿舅 、舅姆妈
外甥、外甥女
表兄弟、表姐妹
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
表弟、哥、姐 、妹
姨丈、姨娘
旧呼大爹、大妈、大伯、阿伯,现呼大爸爸、大妈 妈、阿姨、阿丈
外甥、外甥女
表兄弟、表姐妹
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
表弟、哥、姐 、妹
外伯公、外叔公
血统关系
称谓
俗称
当面称呼
自称
直系
生父
父亲
爸爸、爹
爸爸、爹爹、阿爹
儿、女
生母
母亲
妈妈、娘
妈妈、姆嬷
儿、女
后父
继父
晚爹
阿伯、阿爹
儿、女
后母
继母
晚娘
嗯娘、姆妈
儿、女
父之父/母
祖父、祖母
公公、婆婆
爷爷、阿爷、阿公、娘娘、阿娘、阿嫲
孙、孙女
父之祖父/祖母
曾祖父、曾祖母
太公、太婆
太爷爷、太公、祖公、太娘娘、太婆、阿太、祖嫲 曾孙、曾孙女
介绍冠“堂”字
、舅姆妈
侄甥、侄甥女
堂叔伯之子女
外祖母之兄弟及其配偶
祖母之姐妹及其配偶 母之表兄弟姐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父、祖母(父亲的父母)——孙、孙女
祖翁、婆(丈夫的祖父、祖母)——孙媳妇
伯祖父、母(父亲的伯父、母)——侄孙、侄孙女
伯祖翁、婆(丈夫的伯祖父、母)——曾孙媳
叔祖父、母(父亲的叔父、母)——侄孙、侄孙女
叔祖翁(丈夫的叔祖父)——侄孙媳
婶婆(丈夫的叔祖母)——侄孙媳
自称“元(玄)孙女”。
对父亲的兄嫂称“伯父”“伯母”,对父亲的弟弟、弟媳称“叔父”“叔母”。男的自
称“侄”;女的自称“侄女”。
称别人的伯父母、叔父母谓“令伯”“令叔”“令伯母”“令叔母”;对别人称自己
的伯父母、叔父母谓“家伯”“家叔”“家伯母”“家叔母”。
如果伯叔很多,称“几伯”“几叔”“几伯母”“几叔母”。
对妻子的伯、叔父母称“伯岳父”“伯岳母”“叔岳父”“叔岳母”,自称“侄婿”
对妻子的兄弟姊妹称“内兄”“内弟”“妻姊”“妻妹”,自称“妹夫”“妹婿”“姐夫”
“姐婿”。
对妻子姊妹的丈夫称“襟兄”“襟弟”,自称“妹夫”“妹婿”“姐夫”“姐婿”,俗称
“联襟”。
对妻子的其他家族及亲属,妻子怎么称呼也随之怎么称呼。
对丈夫的其他家族及亲属,丈夫怎么称呼也随之怎么称呼。
上述各称谓,称别人的,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前面加一个“敝”字。
对子女配偶的父母称“亲亲”“亲翁”“亲家母”,自称“姻愚兄”“姻愚弟”“姻愚姐”
“姻愚妹”。
家族、亲属的称谓归纳起来就两句话:父系称爷叫奶伯叔姑,母系称爷叫姥舅
与姨。
*三、师友方面的称谓*
亡妻、亡弟、亡妹等;
3、称他人时加贤、爱等词,自称时加愚;表格中的“某某”代字或号。
*-----其他:
*父亲的舅舅/舅妈:舅爷爷/舅奶奶
父亲的姑父/姑姑:姑爷爷/姑奶奶
父亲的姨父/姨:姨爷爷/姨奶奶
父亲的表兄弟/表姐妹:表叔/表姑
母亲的舅舅/舅妈:舅姥爷/舅姥姥
母亲的姑父/姑姑:姑姥爷/姑姥姥
母亲的姨父/姨:姨姥爷/姨姥姥
对教过自己学业的人称“老师”“先生”“尊师”,自称“学生”“门生”。
对教过自己技艺的人称“师傅”“师父”,自称“徒弟”“徒儿”“门徒”。
对他们的妻子称“师母”,自称“学生”“门生”。
对自己的学生称“学生”“同学”“贤契”。
对同在一起学习的人称“同学”“同窗”“学友”。
对同在一起学艺的人称“师兄”“师弟”“师姐”“
四、其他方面的称谓
对出家的僧人称“和尚”“禅师”“长老”“方丈”,对他们的负责人称“主持”。
对出家的道士称“法师”“真人”。
对出家的女僧人称“尼姑”“师太”。
出家人对烧香进贡的善男善女称“施主”。
*表一、*
*称呼对象**称呼(称谓)**对此自称**对他人称其家族中人**对他人称
对父亲的伯父母、叔父母称“伯祖父”“叔祖父”“伯祖母”“叔祖母”,男的自称
“侄孙”;女的自称“侄孙女”。
称别人的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前面加一个“家”字。
对同胞兄弟姊妹称“兄”“弟”“姐”“妹”或依排行加加一个“几”字。男女自称同
理。对同族的兄弟姊妹称“堂兄”“堂弟”“堂姐”“堂妹”,也称叔伯兄弟姊妹,或依排
自己家族中人*
父亲的父母祖父,祖母孙儿,孙女令祖父,令祖母家祖父,家祖母
父亲的伯(叔)父/母伯(叔)祖父/母侄孙儿/女令伯(叔)祖父/母家
伯(叔)祖父/母
生(养)父/母父亲,母亲男(或儿),女儿令尊,令堂家父(严、尊),
家母(慈)
父亲的兄/嫂伯父,伯母侄儿,侄女令伯父,令伯母家伯父,家伯母
父亲的弟,媳叔父,婶母侄儿,侄女令叔父,令婶母家叔父,家婶母
称呼。目前流行的称谓,都是汉族的称谓,为了讲解方便,这里均以“自己”为“轴
心”论述的。
*一、家族方面的称谓*
对自己的父母称“父亲”、“母亲”。男的自称“男”或“儿”;女的自称“女儿”。
称别人的父亲、母亲谓“令尊”“尊翁”和“令堂”“老堂”;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母亲谓“家严”“家父”和“家慈”“家母”。
孙,舍侄孙女
丈夫的亲父母公,公婆媳(或儿)令公,令婆家公爹,家婆母
丈夫的伯(叔)父/母伯(叔)父(翁),伯(叔)母(或婶母)侄媳令伯
(叔)父(翁),令伯(叔)母(姑)家伯(叔)父(翁),家伯(叔)母
(姑)
表二、
*称呼对象**称呼(称谓)**对此自称**对他人称其家族中人**对他人称
自己家族中人*
父亲的姐(妹)/姐丈(妹丈)姑母,姑丈侄(或内侄),侄女(内侄子)令
称别人的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舅
父、舅母,姨父、姨母,前面加一个“家”字。
对母亲的姑父、姑母,称“外太姑父”“外太姑母”或“姑姥爷”“姑姥”,男的自
称“外侄孙”,女的自称“外侄孙女”。
对母亲的舅父、舅母,称“外太舅父”“外太舅母”或“舅姥爷”“舅姥”,男的自
称“外甥孙”,女的自称“外甥孙女”。
表兄弟的儿女贤表侄(侄女)愚表伯(叔),愚表伯母(叔母)令表侄
(侄女)侄
*注:*
1、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尊辈,将“家”字换成“先”字,如先祖父(或先
祖考)、先祖母(或先祖妣)、先父(或先考、先严),先母(或先妣、先慈)、
先兄、先姊;
2、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平辈或晚辈,将“舍”字换成“亡”字,如亡夫、
妻子的兄弟内兄,内弟妹(姊)婿令内兄(弟)敝内兄(弟)
妻子的姊(妹)丈襟兄(弟)襟兄(弟)令僚婿敝连襟
妻子娘家侄/侄女贤内侄(侄女)姑丈令内侄(侄女)舍内侄(侄女)
女儿的儿女贤外孙,贤外孙女外祖父,外祖母令外孙(孙女)舍外孙,舍
外孙女
姐妹的儿女贤甥(甥女)愚舅(舅母)令甥,令外甥舍甥,舍甥女
女儿的丈夫贤婿愚岳,愚岳母令婿小婿
母亲的表兄弟/表姐妹:表舅/表姨
*一、家族长辈称谓*
(前为称谓————后为自称)下同
曾祖父、母——曾孙、孙女
太公翁(丈夫的曾祖父)——曾孙媳
太奶亲(丈夫的曾祖母)——曾孙媳
曾伯父、母(父亲的祖父的哥哥、嫂嫂)——曾侄孙、曾侄孙女
太伯翁、太姆婆(丈夫的曾伯父、母)——曾侄孙媳
曾叔祖父、母(父亲的祖父的弟弟、弟媳)——曾侄孙、曾侄孙媳
对父亲的表兄弟及其妻子称“表伯父”“表叔父”“表伯母”“表叔母”,男的自称
“表侄”,女的自称“表侄女”。
对父亲的表姊妹及其丈夫称“表姑父”“表姑”,男的自称“表侄”,女的自称“表
侄女”。
对母亲的表兄弟及其妻子称“表舅父”“表舅母”,男的自称“表外甥”,女的自称
“表外甥女”。
对母亲的表姊妹及其丈夫称“表姨父”“表姨”,男的自称“表外甥”,女的自称
翁亲、姑亲(丈夫的父亲、母亲)——儿媳
伯父、母(父亲的哥哥、嫂嫂)——侄儿、侄女
伯翁、母(丈夫的伯父、母)——侄媳
叔父、母(父亲的弟弟、弟媳)——侄、侄女
堂伯、叔(同族与父同辈者)——堂侄、堂侄女
自称“外孙女”。
称别人的“外祖父”“外祖母”,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外祖父”
“外祖母”,前面加一个“家”字。
对母亲的兄弟及其妻子称“舅父”“舅母”,男的自称“甥”“外甥”,女的自称“甥
女”“外甥女”。
对母亲的姊妹及其丈夫称“姨父”“姨母”,男的自称“甥”“外甥”,女的自称“甥
女”“外甥女”。
姑母,令姑丈家姑母,家姑丈
母亲的父/母外祖父,外祖母外孙,外孙女令外祖父,令外祖母家外祖
父,家外祖母
母亲的兄(弟),兄嫂(弟媳)舅父,舅母外甥,外甥女令舅父,令舅母
家舅,家舅母
母亲的姐(妹),姐丈(妹丈)姨母,姨丈姨甥,姨甥女令姨父,令姨
母家姨父,家姨母
妻子的亲父母岳父,岳母子婿(或婿)令岳,岳母家岳,家岳母
兄(哥),兄妻兄、哥,嫂嫂弟,妹令兄,令嫂家兄,家嫂
伯(叔)父的子女堂兄,堂姐堂弟,堂妹令堂兄,令堂姐家堂兄,家堂姐
弟,弟妻弟弟,弟妹兄,姊、姐令弟,令弟妹舍弟,舍弟妹
姊(姐),妹姊、(姐)姐,妹妹弟,妹令姊,令妹家姊,舍妹
丈夫夫子(或夫君),某某(单称名或字)妻,某某(单称名或字)某先
生,(或尊夫君)外子
称别人的姑祖父、姑祖母,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姑祖父、姑祖
母,前面加一个“家”字。
对祖母的姊妹及其丈夫称“姨父”“姨姑祖母”或“姨爷”“姨奶”,男的自称“甥
孙”,女的自称“甥孙女”。
称别人的姨祖父、姨祖母,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姨祖父、姨祖
母,前面加一个“家”字。
对母亲的父母,称“外祖父”“外祖母”或“姥爷”“姥姥”,男的自称“外孙”,女的
对自己已故的祖父、祖母称“先大父”和“先大母”,或者称“王考”和“王妣”。
对自己的曾祖父母称“曾祖父”、“曾祖母”。男的自称“曾孙”;女的自称“曾孙女”。
称别人的曾祖父、曾祖母谓“令曾祖”和“令曾祖母”;对别人称自己的曾祖父、
曾祖母谓“家曾祖”和“家曾祖母”。
对自己曾祖父母的父母称“高祖父”和“高祖母”,男的自称“元(玄)孙”;女的
“表外甥女”。
对父母双方表亲戚姑、舅、姨所生的子女,一律统称谓表兄弟姊妹,自称也是
如此。
对妻子的父母称“岳父”“岳母”,自称“子婿”“小婿”。
称别人的岳父岳母谓“令岳父”“令泰山”“令岳母”“令泰水”;对别人称自己的岳
父岳母,前面要加一个“家”字。
对妻子的祖父母称“太岳父”“太岳母”,自称“孙婿”。
妹”。如果兄弟姊妹较多,前面加一个排行位数。
对自己的子女称“儿”“女儿”,自称“父”或“母”。
称别人的儿子谓“令郎”,女儿谓“令爱”;对别人称自己的儿子谓“小儿”“犬
子”,女儿谓“小女”,儿子媳妇谓“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