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与热血的一二·九
129爱国演讲稿1000字范文示例

129爱国演讲稿1000字范文示例篇一什么是青春?有人说,青春仿佛是朵素洁的昙花,来不及铺张、来不及遐思,甚至来不及弥补欠缺和瑕庛,就那么匆匆地谢了。
也有人说,青春是间布置浪漫的小屋子,屋里的墙上画满了江南的芭蕉叶,屋外的檐上挂满了叮叮咚咚的风铃。
而我说,青春是一支最质朴的歌,在连绵的调子里却有着最高亢的音符。
那音符的里面是对祖国母亲的无限深情、无比热爱。
还记得半个多世纪前有这样一群如火的年轻人,他们为在侵略者铁蹄下苦苦挣扎的祖国母亲而悲恸,而神伤,而疾走狂呼。
冰冷的水柱喷射在他们火热的胸膛上,妄想冻结他们的信念,却怎么也浇灭不了他们拳拳的爱国之心;坚硬的木棍敲打在他们笔直的脊背上,妄想镇压他们的理念,却怎么也打断不了他们深深的爱国之情;尖锐的警笛声叫嚣在他们的耳边,妄想恐吓他们的意念,却怎么也动摇不了他们坚定的爱国之念。
于是乎——看!那漫天飞舞的抗日传单是他们捍卫中华的战斗檄文。
听!那“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汗奸买国贼”的彻天怒吼是他们悍卫祖国的战斗口号。
看!那用血肉之躯筑就的重重人墙是他们捍卫中华的战斗堡垒。
听!那“反对华北五省自治”、“武装保卫华北”、“收复东北失地”的阵阵呐喊则是他们保卫祖国的战斗号角。
那一天,就在1935年12月9日那一天,广大爱国学子们用自己的昂扬与热血谱就了一曲青春之歌,唱响了一曲群情激荡的爱国之歌。
那一天,天地为之动容。
老人们说过,爱国是一种魂,是擎天巨树上的落叶飘向大地母亲怀抱时的那一种殷殷深情,是一种使一个国家虽然饱经沧桑忧患却仍能焕发出生命光泽的力量支柱。
的确,那是一种魂!那是一种魂啊——!倘若没有它,我们的青春就如同失去雨露滋润的大地般荒芜;倘若没有它,我们的青春就如同失去灯塔引航的船只般迷惘;倘若没有它,我们的青春就如同失去繁星闪耀的夜空般苍茫。
艾青曾在他的诗里写道:“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刮着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纪念一二九运动

12.9 运动之后, 平津青年学 生组织南下 宣传,到工 厂,农村, 士兵中去宣 传抗日救亡 运动。左为 当时的报纸
12月10日,北平各校 学生实行总罢课。杭州浙江大学学 生会决议,响应北平学生运动,并 通电全国。 12月11日,南京国民 政府指派“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 17人,指定宋哲元为委员长宋哲 元派军警分驻各大学校门,严禁学 生出校游行示威。 12月12日,上海、南 京、武汉和广州等地大、中学校学 生声援北平学生。 12月13日,北平6所 大学的校长联名发表《告同学书》, 称:被捕学生已完全释放,请愿及 上海学生在市政府门前示威 罢课的目的已经达到,望同学们即 日恢复学业。 12月14日,北平市长 秦德纯邀各校学生代表举行茶话会,
一二九运动只是这一个斗争的开 始,它在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上 植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永远刻下了 不可磨灭的痕迹。这将是我们年轻一 代永远的骄傲!
启示
We must sand up and hold together always as one family in harmony!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对于学生的请愿游行,北平军警方面严加戒备,如临 大敌
•
12月9日,新华门前军警戒备森严,阻止学 生请愿队伍进入中南海
军警逮捕、殴打学生
军警逮捕学生
大批军警手持大刀、木棍,准备袭击学生 队伍
这时,警察打开 水龙,冰冷的水柱喷射在 学生们身上,接着又挥舞 皮鞭、枪柄、木棍殴打。 学生们与军警展开英勇的 搏斗,有百余人受伤。游 行队伍被打散。 但是爱国学生们 没有屈服!依然高喊抗日 口号,与敌人顽强斗争。 这一天,爱国学生 30多人被捕,100多受伤。
纪念一二·九

这就是一二~九运动。
发展
罢课的具体目标
12月10日,北平各大中学校发表联合宣言, 宣布自即日起举行总罢课。提出罢课的具体目标 是: 一、誓死反对分割我国领土主权的傀儡组织;
二、反对投降外交; 三、要求动员全国抗日; 四、争取救国自由。呼吁全国各界立即响应, 一致行动。要求当局立即释放被捕学生,撤回封 锁各校的军警。
当游行队伍前锋到达王府井大街,后 尾尚未走出南池子时,大批警察手执大 刀、木棍、水龙,对付手无寸铁的爱国 学生。爱国学生不畏强暴,队伍仍在继 续前进。这时,警察打开水龙,冰冷的 水柱喷射在学生们身上,接着又挥舞皮 鞭、枪柄、木棍殴打。学生们与军警展 开英勇的搏斗,有30多人被捕,百余人 受伤。游行队伍被打散。
准备
11月18日,北平各大中学校学生代 表即召开联席会议,秘密成立北平学联。 选举郭明秋为执行主席,共产党派黄敬、 姚依林等人参与对学联的领导。12月3 日北平学联召开会议,决定联络各大中 学校,发起大规模请愿。
12月6日北平15所大中学校发表宣 言,反对华北“防共自治”,要求国民 党政府讨伐殷汝耕,动员全国对敌抵抗, 提出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中国华北 为核心的9项政治纲领,呼吁停止内战, 共赴国难,团结全国各界民众,武装反 抗日本侵略者,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 而斗争。此时传来冀察政务委员会将于 12月9日成立的消息,于是学联决定将 请愿定于12月9日
群情激愤
请愿不成,群情激愤。各校代表当即 决定改为示威游行。队伍由新华门出发, 经西单、西四,然后奔向沙滩、东单, 再到天安门举行学生大会。一路上,不 时有冲出军警包围的法商学院、北平大 学医学院、中法大学、北京大学等大中 学校的学生加入游行行列,队伍逐渐扩 大到五六千人。行进中,学生们向沿街 的群众宣讲抗日救国的道理,散发传单, 得到群众的鼓掌和支持。
129演讲稿铭记历史勿忘使命

129演讲稿铭记历史勿忘使命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缅怀一段沉重而伟大的历史——“一二·九”运动。
一、回顾“一二·九”运动的历史背景。
“一二·九”运动发生于1935年的中国。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华北,企图吞并华北五省,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
而国民党政府却采取不抵抗政策,准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这一局势,这实际上是把华北拱手让给日本侵略者。
在这种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中国的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年学生们,再也无法忍受这种屈辱和压迫。
他们意识到,如果不奋起抗争,国家将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于是,北平(今北京)的青年学生们首先站了出来。
二、“一二·九”运动的经过。
1935年12月9日,北平数千名学生举行了大规模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
他们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向国民党政府请愿。
学生们的爱国热情高涨,他们不畏严寒,不惧军警的镇压。
国民党军警却对手无寸铁的学生进行了残酷的镇压,用大刀、水龙对付学生,但这并没有吓倒英勇的青年们。
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市民1万多人又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这次游行进一步显示了民众抗日救国的坚定决心。
“一二·九”运动迅速席卷全国,各大城市的学生纷纷响应,举行示威游行、请愿等活动,形成了全国性的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三、“一二·九”运动的意义。
1. 唤起民众觉醒。
“一二·九”运动如同一声惊雷,打破了当时沉闷的政治局面,唤起了广大民众的民族意识。
在此之前,很多民众对日本侵略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或者处于麻木状态。
而学生们的爱国行动,像星星之火,点燃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热情。
它让人们认识到,只有团结起来,反抗日本侵略者,才能挽救国家于危亡之中。
2. 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这场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它向全国表明,各阶层人民是愿意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外敌的。
一二·九运动演讲稿(一)

一二·九运动演讲稿(一)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个讲台上,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二·九运动的故事。
一二·九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爱国民主运动,集结了无数热血青年和爱国志士,为我们国家的独立和民主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二·九运动发生在一九一九年的北京,当时正值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时期。
在这个时期,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割据和掠夺,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丧失殆尽,人民的痛苦和苦难无处安放。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群热血青年带着理想和信念,走上了救亡图存的不归路。
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是一二·九运动的序幕。
五四运动爆发后,青年学生们纷纷举起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旗帜,发出了伟大的呐喊,向世界宣告我们民族航船已然启航。
然而,五四运动也引发了国内外反动派的炮火,在我国的教育界掀起了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
于是,饱受压迫的青年们迅速组织起来,以彻底改变国家的现状为目标,他们聚集在北京大学的一二·九义士墓前发誓,要为救亡图存的事业奋斗到底。
在一二·九运动中,青年学生们不仅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侵略,也关注到了国内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现象。
他们呼吁民主、自由和平等的精神,希望能够彻底改变这个封建统治下的社会。
正是他们的呼声,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状况,从而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先锋。
在一二·九运动中,青年学生们面对着严峻的压力和强大的敌人,但他们没有退缩,毫不畏惧地投身到了这场战斗中。
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向全国人民传递着爱国、民主的理念,团结和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到这场运动中,一时间风起云涌,号召力量空前地壮大。
一二·九运动给那个时代的人们带来了希望,让人们重新找到了自尊和自信。
此后,一系列的爱国民主运动接踵而来,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主意识。
最终,这场爱国运动成为了我们取得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伟大胜利的源泉。
“一二·九”运动是谁发动的?

“一二·九”运动是谁发动的?冯兰瑞关于“一二·九”运动的领导问题历来就有歧议:一说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的;另一说是自发的,不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发生的。
1935年华北危急,国难当头,民族危亡。
“华北之大,已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热血青年不愿做亡国奴,奋起抗日。
这是当年最大最重要的时代背景。
另一方面,蒋介石坚持实行“攘外必先安内”,对共产党及其红军进行军事围剿,在白区对进步力量实行文化围剿。
红军反第五次围剿失败,被迫长征,到达陕北时已损失了90%。
共产党在白区仍执行“左”倾冒险主义方针,遭受了毁灭性打击。
大批党团员骨干和进步分子被捕、被杀或逃亡,损失惨重,革命力量受到很大削弱。
到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期间,中共北平党的组织不仅很不稳定,而且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那几年,北平市委迭遭破坏,市委书记、委员被捕、牺牲、转移。
市委组织变动频繁;书记几次易人,中共北平市委书记(包括代理书记)竟连续换了近二十位。
1935年秋冬,党的北平临委处于分裂状态,根本无暇也无力顾及领导学生运动。
学生向政府请愿,要求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当时的临委书记王学明等,坚持武装暴动夺取政府的路线,不可能去组织领导学生请愿。
“一二·九”北平爆发的学生运动,请愿口号也是中共北平市组织所不能接受的。
几位重要的直接当事人回忆表明,北平学联的成立,既不是中共北平市临委的意见,也没有党的组织领导,而是自发搞起来的。
只有两个党员彭涛、姚依林参与了领导。
学联成立后全力开展学生运动。
“一二·九”运动是自发的,也是有准备的,思想准备比较充分,也有一定的组织准备,后者主要指学生自发的抗日救亡组织。
从“九一八”事变以来,这种思想发动和组织准备从未间断,是一浪高过一浪。
要说党对“一二·九”的作用,就是《八一宜言》的影响。
大约在1935年10月或11月份,燕京大学的黄华(王汝梅)、清华的姚依林(姚克广)等懂外语的同学先后看到了《八一宜言》,遂传到北平学联。
烈火青春——纪念129运动

烈火青春——纪念一二·九运动用感觉擦亮你我期待的脸庞用心灵温暖黑夜孤独的泪光外面的世界如此辽阔年轻的我们不再回头——题记那天寒风凛冽,滴水成冰;那天环堵萧然,飞沙走石。
可是,就是在这样一个日子里,“打到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万岁”、“立即停止内战”、“人民!武装你们自己!”的口号响彻北平上空;就是在这样一个日子里,6000余名爱国学生在北平萧瑟的街道上示威游行;就是在这样一个日子里,数千学生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唤醒了沉睡的数亿中国人;就是在这样一个日子里,中华民族终于竖起了抗日的旗帜。
这一天,停留在所有中国人的记忆中,12·9的精神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口中、笔下传承。
他们的脑中有一股清泉,让中国人死水般的思维有了重新流淌的力量;他们的心中有一把火,燃烧了自己的生命与力量,照亮了亿万群众,唤醒了他们抗争的心;他们的血液中流淌着对祖国炙热的爱,温暖了中华民族冰冷而伤痕累累的躯体。
他们不过一二十岁,他们不过五六尺高,可就是他们这一群人,挡住了冰冷的水柱;就是他们这一群人,抗住了皮鞭、枪柄的殴打;就是他们这一群人,顶住了被捕、受伤的压力,与军警英勇的搏斗,向群众宣讲抗日救国的道理,向国民党政府请命、示威,要求停止内战全民抗日。
他们平凡却又不凡,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可我们永远记得他们的事迹,他们那“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将一直传承下去。
青年智则国智,青年富则国富,青年强则国强,青年独立则国独立,青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中华民族历经了磨难与坎坷,百年的血泪史和12·9的爱国精神一起深深的印在了我们心底,我们要警醒,我们要奋发图强,我们要承担起前人留下的责任与使命。
使举国之青年而果为愤发之青年,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强国,其兴盛未可量也;使举国之青年而亦为颓废之青年,则吾中国任为任人鱼肉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中华民族的未来就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让中国民富国强。
12.9运动回顾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在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2008年,在 中国首都北 京召开了第 29届奥运会, 中国国际地 位大幅提高
• 2010年,上海世博会盛大召开,中国以开 放的大国形象接待全世界
2010年伦敦G20峰会召开,更显 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事 业的重大发展进步
巴金说过: 在这个时代,战士是最需要的。但是这样的战士并不一定要持枪上战场。 他的武器也不 一定是枪弹。他的武器还可以是知识、信仰和坚强的意 志。他并不一定要流仇敌的血,却能 更有把握地致敌人的死命。 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享受阳光,却在暗夜里燃起火 炬,给人们照 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驱散黑暗,这是战士的任务。 他不躲避黑暗,却要面对黑暗,跟躲藏在阴影里的魑魅、魍魉搏斗。他 要消灭它们而取得光明。战士是不知道妥协的。他得不 到光明便不会 停止战斗。 战士是永远年轻的。他不犹豫,不休息。他深入人丛中,找寻苍蝇、毒蚊 等等危害人类 的东西。他不断地攻击它们,不肯与它们共同生存在一 个天空下面。对于战士,生活就是不 停的战斗。他不是取得光明而生 存,便是带着满身伤疤而死去。在战斗中力量只有增长,信 仰只有加 强。在战斗中给战士指路的是“未来”,“未来”给人以希望和鼓舞。 战士永远不 会失去青春的活力。
余光中
• 祝福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富强!
奏国歌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是1935年12月9日的北平。
走过正义的新华门,
激愤的爱国学子,
携手示威,慷慨游行!
反对防共同对外,
全国武装保华北,
抗日救国,舍身忘我!
朔风凛冽,天寒地冻,
那是2016年12月9日的港城。
站在将别的合唱台,
飒爽的英本学子,
齐声歌颂,救亡运动!
求职考研同奋进,
全面备战兴家国。
追忆前辈,舍身忘我!
这是2018年12月9日的上海。
坐在温暖的教室里,
凝视远方,恍若重回,
那冰冷与热血的一二·九!
注:
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发生于1935年12月9日的北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学生爱国运动,被毛泽东称为“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本科时,我们一年朗诵,一年合唱,每年都有纪念一二·九的活动。
在求职和考研时的我们,依然参与此项活动。
如今在上海,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想到了历史上,北平学生在凛冽寒风中参加一二·九爱国运动的热情,想到了当年我们班级参加一二·九纪念活动的身影,想到我们未来的发展,依然离不开爱国热情的支持。
写下此文,以为激励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