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婚恋危机_第十章中国“娼妓率”:“娼妓产业”败坏“复兴大业”

合集下载

身体与政治--关于《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

身体与政治--关于《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

身体与政治--关于《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
现代性》
陈晓兰
【期刊名称】《妇女研究论丛》
【年(卷),期】2006(000)001
【摘要】本文认为,美国学者贺萧(Gail B.Hershatter)的<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把娼妓问题置于上海现代化的复杂环境中进行研究,将焦点集中在有关妓女的历史记忆和知识形成的研究上,勾勒妓女肖像,并通过妓女这个媒介探索有关性、社会性别、政治权力、文化转型、民族主义、殖民主义、消费主义如何通过异常的女人身体中介获得表现.这正是贺萧著作的独特之处,是她对中国妓女研究的贡献,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总页数】3页(P78-80)
【作者】陈晓兰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2004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3
【相关文献】
1.“危险的愉悦”:浅析近代北京的娼妓业——以1912—1927年为范围 [J], 刘荣臻
2.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阐释与文化政治问题 [J], 何言宏
3.西方视域下中国妇女"下属群体意识"的差异性言说——评《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 [J], 寻茹茹
4.现代民族国家中的娼妓女性身体政治形象、叙事与重构r——民国时期的娼妓问题研究综述 [J], 肖远琴
5.面向身体-空间的20世纪建筑后现代性讨论 [J], 史小蕾;梅洪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娼妓史(民国名家史学典藏文库)

中国娼妓史(民国名家史学典藏文库)
冠”
第十三节唐宋 1
时代南妓之勃 兴
第十四节辽金 2
元之娼妓
3 第十五节元代
妓女与曲
4 第十六节明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初年之娼妓
5 第十七节明中
叶以后之娼妓
第十八节明代之男色
第十九节明代娼妓与 诗
第二十节唐以后娼妓 妆饰之变迁
第二十一节花柳病起 源之时与地
一作词的 二唱词的
(一)作曲的 (二)歌曲的
第一节清代中 1
中国娼妓史(民国名家史学典藏文 库)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名家
娼妓史
娼妓
扬州
官妓
旧梦

民国
中国
研究 时代
原因
娼妓史
官 奴隶 男色
官吏 冶游 妓
内容摘要
作者王书奴,年少浪荡。十年旧梦,依约扬州。对风月场之墨幕,十得八九。乃于1932年,作前无古人之举, 推考娼妓之源,著中国第一部娼妓史,究根寻底,系统叙述,勒为专史,以志鸿爪,供社会、史学界研究。娼妓 者何?“因要得到他人相当报酬,乃实行性的乱交,以满足对方性欲的,是为娼妓。”中国娼妓史者何?“记述 吾国历代娼妓赓续活动之体相,为有组织有统系之研究,以阐明其承变演化之迹,及互相因果之关系,叫做《中 国娼妓史》”。作者“少年时代曾经一度浪漫生活。十年旧梦,依约扬州。此中黑幕,十得八九”。
谢谢观看
第一节西周之奴隶娼 妓
第二节吾国正式官妓 之成立
第三节春秋以后女乐 之发达
第四节战国时代娼妓 发达及其原因
第六节汉代官奴婢 与娼妓

中国婚恋危机_第十六章拯救“中国男人”:打造“中国品牌男子汉”

中国婚恋危机_第十六章拯救“中国男人”:打造“中国品牌男子汉”

婚恋,是男女两性之间特有的行为。

婚恋危机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危机。

研究婚恋危机,最终必然要研究“男人”和“女人”本身的危机。

我们的社会出现了婚恋危机,是因为我们社会的男人和女人出现了问题。

所以本书最后两章要专门研究中国的“男人危机”和中国的“女人危机”,探讨如何加强中国的“男人建设”,如何加强中国的“女人建设”,以此作为我们对中国婚恋危机研究的终点。

中国社会历来有一个大的特点,就是“男本位”。

中国男人出了问题,整个社会就要出问题,在婚恋问题上也是如此。

有人说,中国出了婚恋危机,都是中国男人惹的祸。

此话虽然不全面,却也不全错。

中国“婚恋危机”的一个突出表现和重要根源,就是中国“男人危机”。

研究中国婚恋危机,首先要研究中国男人危机。

那么,中国男人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一、拯救中国“男孩”,更要拯救中国“男人”有人说,中国现在不缺“大男子主义”,但是缺乏“大男子”。

2010年,一本名为《拯救男孩》的书成为畅销书。

该书作者说:“谁都知道中国具有重男轻女的强大传统,男性地位很高,还需要什么‘拯救’吗?可是,在我看来,男孩危机日趋严重,正在使中国失去一代男人,而最为可怕的是,人们很少意识到或根本不相信男孩危机的存在。

”《拯救男孩》一书指出:“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男孩学业成绩全线溃败,男孩还身陷体质危机、教育危机、心理危机、社会危机,并且越来越严重。

”我们赞同“拯救男孩”的观点,但是要补充的是:需要拯救的岂止是中国“男孩”?需要拯救的是中国“男人”!需要拯救的是中国“男性”!因为中国不仅出现了“男孩危机”,而且出现了“男性危机”。

中国“男孩”——不如日本男孩?中国婚恋专家孙云晓1993年发表《夏令营中的较量》,震动国人。

中日两国的孩子们在行军路上的表现不同,中国孩子乘自己的背包带断落之机,纷纷将背包扔进马车;日本孩子即使生病,也坚持自己携带背包走到底。

野炊时,一些中国孩子袖手旁观,什么也不干,肚子一饿,就向领队哭冤叫屈;日本孩子自己炒菜熬粥,吃得狼吞虎咽。

百年发展:对于性产业的10大类29种理论解释对《近代西方关于娼妓的13种理论》的补充与修订

百年发展:对于性产业的10大类29种理论解释对《近代西方关于娼妓的13种理论》的补充与修订

百年发展:对于性产业的10大类29种理论解释对《近代西方关于娼妓的13种理论》的补充与修订
潘绥铭
【期刊名称】《中国性科学》
【年(卷),期】2004(13)5
【摘要】当前,中国对于性产业与“小姐”(妓女)的讨论日渐增多。

但是几乎所有的论者都没有回顾一下,前人的研究成果已经有了哪些,具体说些什么。

这非常不利于学术发展。

【总页数】6页(P16-21)
【作者】潘绥铭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北京,10008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
【相关文献】
1.软件产业集聚化发展:理论解释及对我国软件产业的实证分析 [J], 胡永亮;姚慧琴
2.新发现的临边昏暗常数经验公式及其理论解释的补充 [J], 赵定烽
3.石油化工产业面临重大调整鼓励17大类限制13大类淘汰10大类 [J], 钟华雯
4.试论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着重于农业产业化实践的理论解释及比较分析 [J], 靳相木
5.产业结构调整:石化化工行业鼓励17大类,限制13大类,淘汰10大类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有关妓女爱情的书籍

中国有关妓女爱情的书籍

中国有关妓女爱情的书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妓女一直以来都是社会中备受争议的群体,她们以卖淫为生,以自己的身体赚取金钱的同时也承受着种种压力和歧视。

妓女也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她们也有爱情的需求和痛苦。

本书将围绕中国有关妓女爱情的话题展开探讨,探索妓女们在这个充满苦难和挑战的世界中,如何寻找爱情的故事。

第一章:妓女的苦难与爱情在中国古代,妓女是一个苦命的职业,她们常常被迫从事卖淫活动来赚取生活费,背负着家庭的重担和社会的压力。

即便身处困境,妓女们也不乏对爱情的向往。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和历史资料,展现妓女们在爱情中所遭遇到的困境和挑战,让读者对妓女爱情这一主题有更深入的认识。

妓女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她们的客人,这些客人有些只是为了性而来,有些则可能产生情感。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探讨妓女与客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其中的爱情成分。

我们将讲述一些真实的故事,描绘妓女与客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变化,展示这种特殊关系中所蕴含的爱与痛苦。

尽管妓女们常常被歧视和排斥,但她们也有权利和能力去追寻自己的爱情。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真实的妓女爱情故事,讲述她们在生活中所遭遇到的不幸和挑战,以及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

这些故事或许会给读者一些启示和感悟,让人们对妓女这一群体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关注。

第四章:妓女的追求与梦想妓女们也是人,她们也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讨论妓女们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她们如何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我们将展示妓女们在这个充满挑战和压力的世界中,如何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真爱。

结语:第二篇示例:“中国有关妓女爱情的书籍”——这是一个充满争议和探讨的话题。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妓女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角色,她们的爱情故事也常常成为文人笔下的经典之作。

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性和道德的认知,也展现了妓女和爱情之间复杂而动人的关系。

近代娼妓研究

近代娼妓研究

建国时期禁娼运动过程
2、正式禁娼运动
上海市政府在为收容妓女做好了准备工作之后, 就开始筹建上海妇女劳动教养所。通州路418号就是上 海建国以来建立的第一个妇女劳动教养所的地址。 1951年11月23日下午,市公安局接到市政府的命 令之后,立即抓紧行动。 经过第一次禁娼之后,上海又紧接着进行了第二 次禁娼运动,第二次主要针对的是暗娼。1952年9月25 日,第二次禁娼运动开始。这一次,公安局发动群众, 在两个月的时间摸清了暗娼的行踪,又利用便衣警察, 秘密行动。 1953年8月,上海市公安局又集中进行第三次大的 收容娼妓运动,这次收容主要对象是阿飞、地下舞女 和各种变相卖淫者,共400多人。
总结
禁娼运动的成功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的一贯主张,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体现了党和政府驾驭社会局势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推荐读物
张超:《民国娼妓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文史精华》编辑部编:《近代中国娼妓史料》,石家庄:河北人 民出版社,1997 年。 北京市公安局编:《北京封闭妓院纪实》,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1988 年。 康素珍:《我的妓女生涯》,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 王书奴:《中国娼妓史》,上海:上海书店,1992 年。 邵雍:《中国近代妓女史》,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 单光鼐:《中国娼妓——过去和现在》,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 年。 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年。 (美)贺萧:《危险的愉悦》,韩敏中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年。 穆玉敏:《1949:北京全面禁娼》,《人民公安》2003年第3期。
4.社会舆论也有奖励妇女为妓
的力量。社会上竟成了习惯, 以为这是人情应酬实不能免。

中国婚恋危机_序言一

中国婚恋危机_序言一

中国婚恋危机_序言一第一篇:中国婚恋危机_序言一有女,家家愁出嫁有儿,户户难娶妻——为儿寻亲的实践与感受中国婚恋“80后”,千家万户“第一愁”。

本书两位作者,是夫妻关系。

当年响应党的号召,成为第一代“独生父母”。

眼看儿子三十而立,父母为“抱孙子”着急。

“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父母亲,为儿去相亲”。

几年下来,从传统方式到现代网络,纵有亲朋牵线搭桥、父母冲锋陷阵,却至今没有配上型号。

期间查有关资料,阅权威书籍,看社会现实,方知当今“婚恋困扰”非一家一户,尤其“80后”婚姻,堪称当代中国“第一难”,也是千家万户“第一愁”,几乎到了“有女,家家愁出嫁;有儿,户户难娶妻”的地步。

中国婚恋,已经成为“中国婚灾”,是一场空前严重的“中国婚恋危机”。

对比当年我们年轻的时候,谈婚论嫁,哪有现在这么“高代价”。

为儿寻亲的实践,引发了我们老两口研究中国婚恋危机的热情,写作此书的工作由此开始。

美国有“金融危机”,中国有“婚恋危机”。

美国的金融危机坑害了全世界,而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则说,中国的婚恋危机“会增加政治、社会甚至全球动荡”,两个危机,都影响世界。

对于中国来说,婚恋危机,是比“经济危机”更危险的危机。

为什么?因为金融危机是“钱”的危机,经济危机是“物”的危机,而婚恋危机则是“人”的危机。

在以人为本的时代,“人危机”,是远比“钱危机”、“物危机”更危险、更可怕的危机。

目前,在人类社会的两大生产领域中,都出现了危机,一是在物质生产领域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以美国为代表,导致世界性经济危机;二是在人类自身再生产领域出现了严重的婚恋危机。

这个危机虽然也具有世界性,但是像中国式的“突发型”全面婚恋危机,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婚恋危机已经殃及男女老少和长远国运。

人们惊呼,婚恋危机将使中国变成“空巢中国”、“银发中国”、“光棍中国”、“剩女中国”。

不讲别的,就是未来10年那几千万没有女性资源婚配的光棍汉,这个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当今世界最大的“性饥民”群体,将会给中国、给世界带来什么后果?中国现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这是中国的幸运;但是中国出现了婚恋危机,它已经给中国造成了损害和困扰,它将给中国带来灾难,是中国的长远忧患。

中国婚恋危机_序言一

中国婚恋危机_序言一

有女,家家愁出嫁有儿,户户难娶妻——为儿寻亲的实践与感受中国婚恋“80后”,千家万户“第一愁”。

本书两位作者,是夫妻关系。

当年响应党的号召,成为第一代“独生父母”。

眼看儿子三十而立,父母为“抱孙子”着急。

“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父母亲,为儿去相亲”。

几年下来,从传统方式到现代网络,纵有亲朋牵线搭桥、父母冲锋陷阵,却至今没有配上型号。

期间查有关资料,阅权威书籍,看社会现实,方知当今“婚恋困扰”非一家一户,尤其“80后”婚姻,堪称当代中国“第一难”,也是千家万户“第一愁”,几乎到了“有女,家家愁出嫁;有儿,户户难娶妻”的地步。

中国婚恋,已经成为“中国婚灾”,是一场空前严重的“中国婚恋危机”。

对比当年我们年轻的时候,谈婚论嫁,哪有现在这么“高代价”。

为儿寻亲的实践,引发了我们老两口研究中国婚恋危机的热情,写作此书的工作由此开始。

美国有“金融危机”,中国有“婚恋危机”。

美国的金融危机坑害了全世界,而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则说,中国的婚恋危机“会增加政治、社会甚至全球动荡”,两个危机,都影响世界。

对于中国来说,婚恋危机,是比“经济危机”更危险的危机。

为什么?因为金融危机是“钱”的危机,经济危机是“物”的危机,而婚恋危机则是“人”的危机。

在以人为本的时代,“人危机”,是远比“钱危机”、“物危机”更危险、更可怕的危机。

目前,在人类社会的两大生产领域中,都出现了危机,一是在物质生产领域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以美国为代表,导致世界性经济危机;二是在人类自身再生产领域出现了严重的婚恋危机。

这个危机虽然也具有世界性,但是像中国式的“突发型”全面婚恋危机,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婚恋危机已经殃及男女老少和长远国运。

人们惊呼,婚恋危机将使中国变成“空巢中国”、“银发中国”、“光棍中国”、“剩女中国”。

不讲别的,就是未来10年那几千万没有女性资源婚配的光棍汉,这个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当今世界最大的“性饥民”群体,将会给中国、给世界带来什么后果?中国现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这是中国的幸运;但是中国出现了婚恋危机,它已经给中国造成了损害和困扰,它将给中国带来灾难,是中国的长远忧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门从事性服务,并以此种服务的收入来维持生活的女人,叫娼妓。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妓女”的称呼发生了变化,轻蔑的叫法是“鸡”,文明的叫法则是“小姐”。

中国婚恋危机,一个十分突出的表现,就是中国妓女数量的高增长,形成了或明或暗的妓女群体。

在女性缺口越来越大的中国,却有越来越多的妇女走上“有性无婚”的娼妓之路,这些妇女不是“出嫁”为人妻,而是“离家”做妓女,成为一批不婚不配、不生不育、不妻不母的女人,不仅损害社会风尚、败坏两性道德,而且大大减少了男性公民寻找配偶、结婚成家的有效资源。

多一个妓女,则少一对婚配,少一个家庭,中国娼妓高增长进一步加剧中国婚恋危机。

一、“繁荣昌盛”,不能变成繁荣“娼盛”多年来,中国扫黄不断。

2010年,中国再次掀起新一轮“扫黄飓风”,横扫了26个一线城市。

据《人民日报》报道,2010年6月至今,全国共立案侦查涉黄、涉赌刑事案件1.5万余起,逮捕、刑事拘留2.5万余人,打掉犯罪团伙近4000个。

中国扫黄飓风震动全国、影响世界,被称之为“新道德运动”、“新文化生活运动”。

要理解中国扫黄运动的意义,必须了解中国娼妓问题的现状。

中国娼妓——究竟有多少?旧中国是一个娼妓大国。

新中国建立前,上海的妓女规模是当时世界各大城市中的第一名,北京则是第二名。

当时北京平均每250名女性中,就有1人是妓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北京有妓院273家,妓女1268人。

60年后的今天,北京城的妓女有多少呢?据2010年5月11日《京华时报》报道:2010年5月中旬,北京警方突查了北京“天上人间”、“名门夜宴”、“花都”、“凯富国际”等4家豪华夜总会,当场查获有偿陪侍小姐557人。

2010年的北京,其妓女的数量,是1949年建国前北京妓女数量所无法比拟的。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浙江发现暗娼,这是自1958年新中国取缔妓院、改造妓女的运动胜利后第一次发现卖淫现象。

20世纪80年代,卖淫现象在全国范围内死灰复燃,并以极为迅猛的速度发展起来。

如今,各类“三陪女”、“性工作者”穿梭于忽明忽暗的世界,过着出卖肉体和灵魂的生活,并诱发出一个经济效益颇为壮观的新兴产业——娱乐业(包括色情业、博弈业等等)。

目前中国有多少“性工作者”?中国娼妓在总人口中占有多大的比例?说法不一。

有些专家认为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不论是按数量还是按人口比例来计算,恐怕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有人甚至用“世界前列”来形容。

东莞扫黄——10万“红粉军团”下岗东莞,是依靠外资带动迅速崛起的珠三角城市。

1985年东莞撤县建市,并在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这是一个特殊的地级市,没有区、县级设置,仅仅由32个镇、街道组成。

东莞常住人口达690万,户籍人口仅有170万,同时还有大量未登记的暂住人口,这使东莞的人口总量超过千万。

东莞“黄业”昌盛,号称有10万“红粉军团”,其黄色产业的经济效益每年达到400亿元人民币,被坊间冠以“男人的天堂”、香港人的“休闲后花园”。

东莞异常发达的地下色情产业,衍生出一套“莞式服务”,是极具流程性的地下色情产业模式,一度被捧为色情行业的“Is0”标准,被国内其他地区借鉴学习。

在最近10多年间,东莞建造的星级酒店达1000余家,五星级酒店就有几十家,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

这些酒店基本都借开设“桑拿中心”提供地下色情服务。

独立开设的桑拿中心,官方批准的不到200家,实际数量却远高于此。

东莞从2009年年底以来加大严打“涉黄、涉拐、涉赌”力度,“拿出最硬的措施、执行最严的标准”,对包庇涉黄涉赌违法犯罪和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公务员,查处一个严惩一个。

抓获了数以千计的色情从业人员,关停数百家发廊店,查处数十家桑拿中心和高级酒店。

东莞扫黄,取得了可喜战绩,但是政府与色情行业的博弈,将是一场“持久战”。

中国娼妓——年创5000亿产值?古老的娼妓现象,在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文字记载,秦汉时期得到发展,隋唐宋元时期繁荣,明清时期鼎盛,民国以后衰落,建国以后灭绝,最近30年死灰复燃,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人民日报》前副总编辑、资深媒体人周瑞金,在接受《凤凰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有性工作者约400万人,2005年时产值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

中国经济学家杨帆推测,假定性产业从业人员收入的50%用于消费,以5000亿元的产值计算,则每年消费额为2500亿元;其带动的化妆业、交通业、通信业等产业的发展是其消费的4倍,性产业带动的年社会总消费额高到10000亿,这相当于2005年中国GDP的5.5%。

在中国的许多城市,伴随着房地产、家电、餐饮、娱乐、文化艺术等产业的发展,提供“特殊服务”的所谓“娱乐业”是暗流涌动,尤以大城市最盛。

虽然不能说卡拉0K、夜总会、发廊和桑拿浴就一定是“鸡窝”和妓院,但它们与卖淫嫖娼的联系不言而喻。

一家桑拿浴老板供述,其收入的近50%直接来源于介绍和容留卖淫嫖娼,另20%~30%来自卖淫嫖娼的附加消费。

中国娼妓走向世界——世界娼妓进入中国经济全球化,娼妓现象也国际化了。

一些中国女性不仅在内地卖淫,有的还被贩卖到境外、国外卖淫,成为跨国、跨境娼妓。

内地妓女除了在大陆营业外,还遍布日本、欧美国家。

香港消费水平高。

进入香港的内地妇女被称为“北姑”。

香港入境处拘捕的内地妓女数字,呈倍数上升。

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的中国妓女,让当地华人深感尴尬与反感。

在阿富汗,中国妓女也成为阿富汗人对中国的印象之一;在欧洲的巴黎、比利时等地,站街的中国妓女被称做“公共BUS”,让旅欧华人无地自容。

娼妓国际化,既表现为一些中国女性到国外卖淫,也表现为一些外国女性到中国做妓。

外国妓女在中国性产业争夺市场的人数,也是逐年增多。

最早发现有外国妓女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1993~1994年,越南、俄罗斯、蒙古等国妓女陆续进入中国。

目前俄罗斯妓女在中国人数最多,其中有不少是车臣人。

除俄罗斯人外,也不乏来自越南、柬埔寨、泰国和东欧一些国家的女子,她们在本国收入微薄,于是背井离乡来到中国。

“色情污染”——猛于“环境污染”根据首都某高校“性社会学研究所”的研究报告,1999年北京警方清理整顿小发廊、洗浴中心等藏污纳垢场所,仅两次行动就查处色情场所逾6000家。

估计京城卖淫女数量至少在20万~30万之间。

福州市2000年7月对娱乐服务场所进行清查,仅5日就清查各类场所5064家。

在武汉,出现了“三陪小姐”要求申领就业证的奇闻。

在太原,仅公开登记的歌舞厅就将近5000家,经清理整顿后仍有3000多家。

在一些大城市,黑社会、腐败的地方官员和地下卖淫团伙勾结起来,经营性产业。

中国城市妓女一般集中在娱乐休闲场所,像舞厅、夜总会、酒吧、歌厅、咖啡厅、桑拿浴室、发廊、按摩服务机构、大酒店、宾馆、度假村、专门会所、高尔夫、网球等场所。

还有的集中在车站、码头、影剧院、宵夜摊点,甚至有的就在固定街头站立招揽。

当夜幕降临,各大城市灯红酒绿,整个中国的性产业就活跃在一片霓虹之中。

新中国曾经有力地消灭了娼妓制度。

但是一个全新的“无妓社会”,使一些“精英”消费女性色相与身体的欲望受到压抑。

有人就诅咒禁娼时代是一个禁欲主义的时代。

后来娼妓现象卷土重来,性产业急速发育,宾馆、饭店、夜总会、出租屋、路边店、发廊、洗脚屋、咖啡店、茶艺室、歌舞厅、洗浴中心、剧场、影院等地方,娼妓泛滥,从业队伍由乡村进城谋生者、城市下岗待业者,扩展到大学在读学生及大学毕业生。

性服务的剥削和榨取扩展到整个社会,女学生与教师,女艺人与选拔者,女下属与领导者之间的卖淫关系司空见惯。

娼妓群体还是性病、艾滋病传播的最大源头。

色情猛如虎。

中国“色情污染”,猛于“环境污染”。

“娼妓产业”——败坏“复兴大业”有人认为,娼妓行业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娼妓经济”有利于经济繁荣和增长,有利于增加政府税收,并且以一些东南亚国家为例证。

色情业在东南亚一带比较普遍,有的成为本地经济支柱,并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被称为“无烟囱工业”、“环保工业”。

政府抽税,收入颇丰。

一些国家依靠娼妓产业,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缓解分配不均,减少强奸犯罪,促进旅游发展,创造外汇。

一些学者指出,娼妓产业能够增强企业活力。

他们指出,卖淫嫖娼是“性生产业”的核心,这个产业还包括一些外围的或连带的产业。

有经济学家提出,娼妓行业拉动中国消费:中国妓女的收入中约有一半用于消费,如购买高级服装和化妆品、手机,坐的士,租公寓或民居,其每年消费为2500亿元。

她们的消费可带动赌博业、宾馆和旅游业兴旺。

这一群体的消费支出带动其他消费,可以将消费支出乘4倍,那么中国性服务行业每年带动社会的总消费额可高达10000亿元人民币。

“娼妓产业”的收入当然是巨大的,但是国家为娼妓产业付出的代价,则是更为巨大。

娼妓经济崛起,埋葬的是民族高尚的婚恋道德,污染的是整个社会的风气,残害的是青少年一代的心灵,传播的是一些不治之症。

娼妓产业,是一些人的私利,却是整个社会的公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能允许更不能依靠娼妓产业的崛起。

二、“无妓时代”,一个30年的“中国传奇”建国初期,北京、天津、上海进行了人类禁娼史上经典性的“三大灭妓战役”。

到1958年,新中国取缔妓院、改造妓女的运动取得最后胜利。

新中国的灭妓奇迹,成为国际楷模,世界许多国家纷纷派代表来华取经。

上海妇女教养院成了各国来宾了解中国改造妓女的窗口。

仅在1956年,该院就接待了美、英、法、西德、日本、印度、苏联、捷克等31个国家的101名来访者。

法国一位来访者认为,中国改造妓女的做法,对法国乃至整个欧洲都有借鉴作用。

有个美国记者对“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标语颇感兴趣,在访问后,对教养干部说:“我感到你们真的做到了‘把鬼变成人’”。

无娼社会——共产党人理想社会的标志之一娼妓现象在中国已绵延了两千多年。

民国时代,政府将娼妓业当作财税收入支柱,公然倡导设立“红灯区”以增加财源。

加之官员政要、商贾财主的奢靡腐败,天灾人祸导致民众生存危机,使得旧中国一片“娼盛繁荣”。

新中国建立之初全国有妓院近万家,上海有800多家,天津有500多家。

除明娼之外,还有无数游妓暗娼遍布城、镇和码头等地方。

有妓女就有性病,解放初期,患性病者超过1000万。

北京在1950年春对1303名妓女进行体检时发现,96.6%的人患有性病,兼有几种性病的竞有573人。

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人描述中国娼妓之多,说:“中国不论哪方面的事业,都是比较西欧各国贫乏与落后,唯有一样是欧洲与亚洲许多国家所不及,那就是娼妓之多,冠于全世界”。

娼妓制度是旧中国的一大毒瘤,有人估计,中国南方3%的妇女是妓女。

当时,全世界妓院最多、从业人数最多的城市是上海。

中国共产党人建设“无娼社会”的理想,有两次成功的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