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件——第六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土力学-1.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1.4 粘性土的界限含水量

南二、粘性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华 塑性指数IP 是液限和塑限的差值(省去%),即土处在可塑状态
大 的含水量变化范围
I p L P
学 说明:塑性指数的大小取决于土颗粒吸附结合水的能力,即与 资 土中粘粒含量有关。粘粒含量越多,塑性指数就越高
环 液性指数IL是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限的差值与塑塑限、缩限。
土 力
液塑限测定根据《土工试验规程》(SL237-007-1999)规 定,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进行测定。
学
南液塑限联合测定仪 华 大 学 资 环 安 学 院
土 力 下沉约15秒钟,深度恰好为10mm时所对应的含水量 学 为液限;下沉深度为2mm处所对应的含水量为塑限。
安 学
IL
P
IP
院 说明:液性指数表征土的天然含水量与界限含水量间的相对关
系。当IL≤0时,ω≤ωP,土处于坚硬状态;当IL>1时,ω>ωL,土处
土 于流动状态。根据IL值可以直接判定土的软硬状态
力 状态
坚硬
硬塑
可塑
软塑
流塑
学 液性指数 IL≤0 0<IL≤0.25 0.25<IL≤0.75 0.75<IL≤1 IL>1
南
§1.4 粘性土的界限含水量
华 一、粘性土的状态与界限含水量
大 稠度是指土的软硬程度或土受外力作用所引起变形或 学 破坏的抵抗能力,是粘性土最主要的物理状态特征。粘
资 性土随着含水量的从小变大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环
安
0 缩限ωs
塑限ωP
液限ωL
ω
学
固态
半固态 可塑状态 流动状态
院 粘性土由某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
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土的击实性(土力学课件)

5.粗粒土的击实性
击实曲线
粗砂
中砂
特点
①不存在最优含水率;
20%
②在完全风干和饱和两
种状态下易于击实;
③潮湿状态下ρd明显降低。
粗砂 ω =4~5%
时,干密度最小
中砂 ω=7%;
5.粗粒土的击实性
理论分析
对粗粒土,击实过程中可以自由排水,不存在细粒
土中出现的现象。
在潮湿状态下,存在着假凝聚力,加大了阻力。
填土含水率与碾压标准的控制-作业1
为什么填筑时要将含水率控制在最优含水率附近?
因为黏性土存在最优含水率ωop,在填土施工中应该
将土料的含水率控制控制在ωop 左右,以期得到ρdmax 。
在ωop干侧的土常具有凝聚结构。土质比较均匀,强
度较高,较脆硬,不易压密;但浸水时易产生附加沉降。
在ωop 湿侧的土常具有分散结构。土体可塑性大,适
填土含水率和碾压
标准的控制
1.填土含水率
黏性土存在最优含水率ωopt,在填土施工中应该将
土料的含水率控制控制在ωopt左右,以期得到ρdmax。
在ωopt的干侧
常具有凝聚结构特征。土质比较均匀,强度较
高,较脆硬,不易压密;
但浸水时易产生附加沉降。
1.填土含水量
黏性土存在最优含水率ωop,在填土施工中应该将
填土含水率与碾压标准的
控制-作业4
填土含水率与碾压标准的控制-作业4
某路基填土夯实后的重度γ=18.5kN/m3 ,含水率w =
15%,试验室测得的最大干重度γdmax = 16.5kN/
m3,填土要求的压实系数K=0.95
试确定:此路基填土质量是否达到要求
《土力学课件》课件

土的工程分类
岩石:坚硬、不易变形,常用于建 筑基础和道路工程
砂土:颗粒较大,易变形,常用于 填筑工程
黏土:颗粒较小,易变形,常用于 防渗工程
粉土:颗粒极小,易变形,常用于 地基处理和防渗工程
淤泥:颗粒极小,易变形,常用于 地基处理和防渗工程
剪切破坏:地基在荷载作用 下产生的剪切破坏
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荷载效应: 计算地基 承受的荷 载效应
地基承载 力:计算 地基的承 载力
地基变形: 计算地基 的变形量
地基稳定 性:计算 地基的稳 定性
地基承载 力与变形 的关系: 分析地基 承载力与 变形之间 的关系
地基承载 力与变形 的计算方 法:介绍 地基承载 力与变形 的计算方 法
数值模拟目的:通过计算机模拟,预测土的变形、强度等特性,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实验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实验准备:确保 实验器材齐全, 包括土样、仪器、 工具等
实验步骤:按照 实验指导书进行, 包括土样制备、 测试、数据处理 等
注意事项:确保 实验环境安全, 遵守实验室规定, 注意操作规范, 避免实验误差
端承桩:适用 于坚硬、密实 的土层,如岩
石、砂土等
摩擦桩:适用 于软土层,如 淤泥、黏土等
端承摩擦桩: 适用于坚硬、 密实的土层和 软土层交界处
复合桩:适用 于多种土层, 如岩石、砂土、 淤泥、黏土等
桩基设计需要 考虑的因素: 土层性质、桩 基类型、桩基 长度、桩基直
径等
桩基设计原则与步骤
确定桩基类型: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物荷载、场地条 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桩基类型。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 分析土力学特性, 得出结论,撰写 实验报告
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

27
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
河北理工大学
28
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
河北理工大学
29
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
河北理工大学
30
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
河北理工大学
31
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
河北理工大学
32
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
河北理工大学
33
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
河北理工大学
34
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
河北理工大学
35
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
H
Wp
WL
W
河北理工大学
14
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
Ip塑性指数(plasticity index)-描述粘土的可塑性
塑性指数Ip 的大小和土中结合水的 可能含量有关,和土的颗粒组成、土 粒的矿物成份,以及土中水的离子成 份以及浓度等因素有关。土粒越细, 其比表面积越大,可能的结合水含量 越大,其时塑性指数Ip也越大。
第一讲 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
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
1.3土的结构和构造 土的结构和构造 地质历史与环境的产物
定义: 定义:是指物质成 分间的联结特点和 空间分布、变化规 律,反映了物质的 存在形式
土的结构和构造
工程性质
河北理工大学
1
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
1.3.1土的结构 土的结构
土的成分 定义: 定义:土的结构是指土粒
河北理工大学
46
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 检测题目
1. 砂土的结构通常是:__________ a.絮状结构 b.单粒结 c.构蜂窝结构 2. 饱和土的组成为:__________ a.固相 b.固相+液相 c.固相+液相+气相 d.液相 3. 下列土性指标中哪一项对粘性土有意义:__________ a.粒径级配 b.相对密度 c.塑性指数 4. 筛分法适用的土粒直径为:__________ a.d>0.075 b.d<0.075 c.d>0.005 d.d<0.005 5.某土样的液限55%,塑限30%,则该土样可定名为:__________ a.粉质粘土 b.粘质粉土 c.粘土 d.粉土 6.粘性土的塑性指数越大,其粘粒含量:______ a.越多 b.越少 c.可多可少
土质土力学

质量
重度一般在26~28.5kN/m3
比重瓶法 浮称法 浮力法 虹吸筒法
3、土的含水率:土中
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 比。
ma(0)
A
W S
V
a
Vv V Vs
mw
Vw
mw m w= × % 100 ms ms 土中水的质量 = × % 100 土中颗粒的质量
质量
体积 土的三相图
含水率的影响因素
土层所处的自然条件 土的空隙体积数量等
筛孔径(mm)
各级筛上的土粒质量 (g) 小于各级筛孔径的土 粒含量(%) 各粒组的土粒含量 (%)
2.0
100 90 10
1.0
100 80 25
0.5
250 55 30
0.25
300 20.1 底盘
50 10 100
解:(1)留在2.0mm筛上的土粒质量为100g,则小于2.0mm 的土粒质量为1000-100=900g,小于2.0.mm的土粒含量为 900/1000=90%;同理可得小于其它孔径的土粒含量。 (2)因小于2.0mm和小于1.0mm孔径的土粒含量90%和80% ,可得2.0mm到1.0mm粒组的土粒含量0.90-0.80=10%。
小土的渗透性。
第二节 土的颗粒特征
土的固体颗粒对土的性质的影响:矿物成分(前)、粒度成分 粒度:土粒大小是描述土的最直观和最简单的标准,将土粒 的大小称为粒度。 粒组:描述土的粒度的方法,随颗粒的大小不同,土具有不同 的性质,工程上常把大小相近的土粒合并为一个粒组。 划分粒组 的原则 在同一个粒组内,土的工程地质性质是相似的
ma(0) m mw ms
2、干密度(重度):土的固体
颗粒质量(重力)与土的总体积
土的物理性质及地基土的工程分类

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地基土的工程分类1. 土力学的研究对象:土土——土是连续、坚固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生成的沉积物。
§2-1 土的组成一、土的组成⎪⎩⎪⎨⎧孔隙中的水液气体气冰土颗粒固:::土中颗粒的大小、成分及三相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出土的不同性质,如干湿、轻重、松紧、软硬等。
这就是土的物理性质。
二、土的固体颗粒(一)土的颗粒级配1.土颗粒的大小直接决定土的性质 2.粒径——颗粒直径大小3.粒组——为了研究方便,将粒径大小接近、矿物成分和性质相似的土粒归并为若干组别即称为粒组。
粒组的划分:漂石 粘粒 4.颗粒级配——土粒的大小及组成情况,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来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
颗粒级配的测室方法:——筛析法 比重计法 试验成果分析:①颗粒级配累积曲线(半对数坐标) 见P17 图1-10分析⎩⎨⎧级配良好不均匀粒径大小接近曲线陡级配良好不均匀粒径大小悬殊曲线平缓②不均匀系数(C u )1060u d /d C = ⎩⎨⎧<>级配不良级配良好5C 0C u u式中:d 60——当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累计百分数为60%时,该粒径称为限定粒径d 60。
d 10——当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累计百分数为10%时,相应的粒径称为有效粒径d 10。
③曲率系数(C c )6010230c d d d C ⋅=式中:d 30——当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累计百分数为30%时的粒径用d 30表示。
C c ——曲率系数,它描写的是累积曲线的分布范围,反映曲线的整体形状。
C c =1~3时 级配良好 (二)土粒的矿物成分漂石、卵石、砾石等粗大土粒的矿物成分以原生矿物为主。
(与每岩相同) 砂粒的矿物成分大多为母岩中的单矿物颗粒。
如石英等。
粉粒的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
粘土矿物由两种原子层构成,主要类型⎪⎩⎪⎨⎧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粘土矿物的特点:细小、亲水性强,吸水膨胀,脱水收缩。
土力学-物理性质及分类

沉降
不均匀沉降会导致建筑物开裂、倾 斜等问题。为了减小沉降,可以采 取加强基础、设置沉降缝等方法。
地震液化
地震液化会导致土壤失去承载力, 影响建筑物安全。为了解决地震液 化问题,可以采取振实、排水、换 填等方法。
05
结论
土力学物理性质及分类的重要性
土力学物理性质及分类是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 要依据,能够提供土的强度、变形和渗透等特 性,从而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了解土的物理性质和分类有助于预测土的行为, 为工程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因对土的性质了解 不足而导致的工程事故。
土的物理性质和分类对于地质工程、环境工程、 岩土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能够为相关领域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未来对土的物理性质和分类的研究将更加精细和全面,有望揭示更多 土的内在规律和特性。
颗粒组成
土是由固体颗粒、水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固体颗粒的成分和大小对土的性质 有重要影响。根据颗粒的大小和成分,土可以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等类型。
结构
土的结构是指固体颗粒之间的排列和相互关系。土的结构对土的强度、压缩性 和渗透性等性质有显著影响。
土的含水量
含水量
指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的固体颗粒 质量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含水量对土的力学性质和工程 性质有重要影响。
03
土的分类
按颗粒大小分类
粗粒土
粒径在2~0.1mm 之间的颗粒占优势 的土。
极细粒土
粒径在0.01~ 0.005mm之间的颗 粒占优势的土。
巨粒土
大于2mm的颗粒占 优势的土。
细粒土
粒径在0.1~ 0.01mm之间的颗 粒占优势的土。
土力学课件PPT课件

(三)其它沉积物 除了上述四种成囚类型的沉积物外,还有海洋沉积物
(Q”)、 湖泊沉积物(Q‘)、 冰川沉积物(Q”)及风积物(Q”‘)等,它们是分别由海洋, 湖泊、冰川及风等的地质作用形成的.
第16页/共139页
1-3 土 的 组 成
一 土的固体颗粒 · 土中的固体颗粒(简称土粒)的大小和形状、 矿物成分及其组成情况是决定土的物理力学性 质的重要因素。
第13页/共139页
(二)冲积物(Q) 冲积物是河流流水的地质作用将两岸基岩及其上部覆盖 的坡积、洪积物质剥蚀后搬运、沉积在河流坡降平缓地 带形成的沉积物。
第14页/共139页
1平原河谷冲积物 平原河谷除河床外,大多数都有河漫滩及阶地等地貌单元 (图1—7)。
2.山区河谷冲积层 在山区,河谷两岸陡削,大多仅有河谷阶地(图1-8)。
形成电场,在土粒电场范围内的水分子和水溶液中的阳离
子(如Na’、Ca”、A1”等)一起吸附在土粒表面。因为水分
子是极性分子(氢原子端显正电荷,氧原子端显负电荷),
它被土粒表面电荷或水溶液中离子电荷的吸引而定向排列
(图1—13)。
双电子层
第22页/共139页
第23页/共139页
(1)强结合水 强结合水是指紧靠土粒表面的结合水 (2)弱结合水 弱结合水紧靠于强结合水的外围形成一层结合水膜。 2自由水 自由水是存在于土粒表面电场影响范围以外的水。它 的性质和普通水一样,能传递静水压力,冰点为0℃,有 溶解能力。 自由水按其移动所受作用力的不同,可以分为重力水 和毛细水。 (1)重力水 重力水是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透水层中的地下水, 它是在重力或压力差作用下运动的自由水,对土粒有浮 力作用。
三 地质年代的概念 地质年代--地壳发展历史与地壳运动,沉积环境 及生物演化相对应的时代段落。 相对地质年代--根据古生物的演化和岩层形成的 顺序,所划分的地质年代。 在地质学中,根据地层对比和古生物学方法把地 质相对年代划分为五大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 中生代和新生代),每代又分为若干纪,每纪又细分为 若干世及期。在每一个地质年代中,都划分有相应的地 层(参见表1-6) 在新生代中最新近的一个纪称为第四纪,由原岩 风化产物(碎屑物质),经各种外力地质作用(剥蚀、 搬运、沉积)形成尚未胶结硬化的沉积物(层),通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图2
第六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⑵自由水
土孔隙中除了结合水以外的水都是自由水,它包括毛细水和重力水。 ①毛细水。受土粒的分子引力以及水与空气界面的表面张力而存在,并运动于毛 细孔隙中的水。一般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由于表面张力作用,地下水沿着土的 毛细通道逐渐上升,形成毛细水上升带。 ②重力水。受重力作用而运动的水,它对土产生浮力,使土的重度减少;渗透水 流能使土产生渗透力,使土引起渗透变形;还能溶解土中的水溶盐,使土的强度 降低,压缩性增大。 3、土中气体 土中的气体存在于土孔隙中未被水所占据的部分。 与大气连通的气体,受外力作用时,易被挤出,对土的工程性质影响不大。 封闭气体多存在于粘性土中,不易逸出,使土的渗透性降低、弹性与压缩性 增大,所以封闭气体对土的性质有较大的影响。
第六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对粒组的划分,各个国家,甚至一个国家的各个部门都有不同的规定。 表1-1为我国水利部《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中规定的粒组划分情况。
粒组统称 巨粒组
粗粒组
细粒组
粒组划分
漂石(块石)组
卵石(碎石)组
粗砾
砾粒(角砾)
中砾
细砾
粗砂
砂粒
中砂
细砂
粉粒
粘粒
粒径(d)的范围(mm)
如图所示:
⑵蜂窝结构 • 蜂窝结构主要是由粉粒或细砂粒组成的土的结构形式。 • 据研究,粒径0.075~0.005mm(粉粒粒组)的土粒在水中沉积时,基本上是 以单个土粒下沉,当碰到已沉积的土粒,由于土粒之间的分子引力大于其重力, 因此土粒就停留在最初的接触点上不再下沉,逐渐形成链环状团粒,构成较疏松 的蜂窝结构,如图所示。
第六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第六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本章教学要求: 1、了解土的三相比例的不同对土工程性质的影响; 2、掌握土粒级配的概念、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的
定义及指标间的换算方法; 3、掌握根据规范对土进行分类的方法。
第六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第1节 土的三相组成和土的结构
一、土的三相组成
第六章 土的物理性质的结构
土的结构:土中颗粒排列的状况。
与土的矿物成分、颗粒形状和沉积条件有关,有以下三种基本
类型:
➢ 单粒结构
蜂窝结构
絮凝结构
单粒结构
蜂窝结构
絮凝结构
第六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⑴单粒结构 • 在沉积过程中,较粗的土粒互相支承并达到稳定,形成单粒结构。 • 单粒结构为碎石土和砂类土的结构特征。 • 单粒结构可以是疏松的,也可以是紧密的。 • 就一般而言,具此种结构的土的孔隙都比较大,透水性强,压缩性低, 强度较高。
第六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⑶絮凝结构 • 微小的粘粒大都呈针片状或片状,以在水中长期悬浮,并在水中运动时, 形成小链环状团粒而下沉,这种小链环碰到另一小链环被吸引,形成大链 环状的絮状结构〔如图所示〕。海相沉积的粘土常具有此结构。 • 具有蜂窝结构和絮状结构的土,土粒间有大量的孔隙,体积大,但均为 微细孔隙,故压缩性高,透水性弱。
第六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第2节 土的粒组和颗粒级配
一、土的粒组 土是岩石风化的产物,是由无数大小不同的土粒组成,其大 小相差极为悬殊,性质也不相同(例如土粒由粗变细,可由 无粘性变为有粘性)。
➢粒组:为了便于研究,工程上通常把工程性质相近的一定 尺寸范围的土粒划分为一组,称为粒组。 ➢界限粒径:粒组与粒组之间的分界尺寸。 ➢工程上广泛采用的粒组有:漂石粒、卵石粒、砾粒、砂粒、 粉粒和粘粒。
第六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土中的水 土孔隙中的液态水,根据它与土粒表面的相互作用分为结合水与自由水。 ⑴结合水:附着于土粒表面成薄膜状的水。如图6-1所示。 由于结合水的存在,细颗粒(特别是粘粒)之间将形成公共水膜(图2)。 从而使土粒间产生一定的联结,这种联结随土的湿度而变化。当土的湿度减小, 水膜变薄,相邻土粒彼此吸引力加强。反之,当湿度提高,水膜增厚时,颗粒 将被挤开,以致不存在公共水膜而失去联结。这种水膜联结,一般认为是粘性 土具有粘性、可塑性和力学强度的主要原因。
土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部分组成。 ⑴固相部分即为土粒,由矿物颗粒或有机质组成,构成土的骨架; ⑵液相部分为水及其溶解物; ⑶气相部分为空气和其它气体。
1、土的矿物成分和有机质
⑴土的矿物成分 ①原生矿物:是岩石经过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碎屑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 ②次生矿物:岩石经化学风化作用而形成的新矿物成分,其中数量最多是粘土矿 物。常见的粘土矿物有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 石英、长石呈粒状,是砂、砾石等无粘性土的主要矿物成分。 粘土矿物是组成粘性土的主要成分,颗粒极细,呈片状或针状,具有高度的分散 性和胶体性质,与水相互作用,形成粘性土的一系列特性,如可塑性、膨胀性、 收缩性等。 ⑵土中的有机质 在岩石风化以及风化产物搬运、沉积过程中,常有动、植物的殘骸及其分解物质 参与沉积,成为土中的有机质。
d>200 200≥d>60 60≥d>20 20≥d>5
5≥d>2 2≥d>0.5 0.5≥d>0.25 0.25≥d>0.075 0.075≥d>0.005 d≤0.005
第六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二、土的颗粒级配
自然界的土常包含几种粒组。
土的颗粒级配:土中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用粒组质量占干土总质量的百 分数表示),称土的颗粒级配。可以通过颗粒分析试验确定。 1、颗粒分析试验 测定土中各粒组颗粒质量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确定粒径分布范围的 试验称为土的颗粒大小分析试验,简称“颗分”试验。 常用试验方法有筛分法和密度计法两种。 ⑴筛分法 筛分法适用于粒径大于0.075mm的土粒。 即用一套孔径大小不同的标准筛,从上到下按粗孔到细孔的顺序叠好 (例如60、20、2、0.5、0.25、0.1、0.075mm),将已知重量的风干、 分散的土样过筛,把各粒组分离出来,并求出含量百分数。 ⑵密度计法 密度计法适用于分析粒径小于0.075mm的土粒。 它主要利用土粒在静水中下沉速度不同(粗粒下沉快,而细粒下沉慢) 的原理,可把不同粒径的土粒区别开来。
第六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土的构造 ➢ 定义:同一土层中,土粒或土粒集合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特 征;是土层的层理、裂隙及大孔隙等宏观特征,亦称为宏观 结构。 ➢ 最主要的特征:成层性,即层理构造。
它是在土的生成过程中,由于不同阶段沉积的物质成分、 颗粒大小或颜色不同,而沿竖向呈现的成层特征,常见的有 水平层理与交错层理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