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W∕06—2009 计算机与仪表电缆

合集下载

djvvp电缆执行标准

djvvp电缆执行标准

djvvp电缆执行标准
DJVVP电缆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和仪表系统的电缆,其执行标准主要包括TICW/06-2009《计算机与仪表电缆》和Q/EAAE0217-2017《额定电压300/500V电子计算机电缆》。

这些标准对电缆的阻燃、阻燃耐火、低烟无卤等特性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确保了电缆在复杂工作环境下的安全性能。

同时,这些标准也符合GB/T19666-2019《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的要求,进一步保障了产品的质量。

DJVVP电缆在计算机和仪表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有效地传输信号和数据,同时确保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电缆类型和规格。

在选择过程中,可以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确保所选电缆符合实际需求。

除了执行标准外,DJVVP电缆还具有多种优良的特性,如良好的抗干扰性能、耐磨损、耐腐蚀等。

这些特性使得DJVVP电缆在计算机和仪表系统中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减少了故障发生的概率。

同时,DJVVP电缆的布线简单、维护方便,也降低了使用成本。

在实际应用中,DJVVP电缆广泛应用于各种计算机和仪表系统中,如工业自动化、电力、交通、医疗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DJVVP电缆能够满足不同系统对信号和数据传输的要求,提高了
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之,DJVVP电缆是一种高质量、高性能的电缆,其执行标准、特性和应用领域都充分展示了其优秀的品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2009年11月份实施的国家标准目录

2009年11月份实施的国家标准目录

部分: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 第3部分:发电机组用交流发电机 GB/T 2820.3-1997 部分 部分: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 第4部分:控制装置和开关装置 部分 部分: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 第5部分:发电机组 部分 部分: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 第6部分:试验方法 部分 商品条码 条码符号放置指南 城市道路、道路交叉口、街坊、 城市地理要素编码规则 城市道路、道路交叉口、街坊、市政工程管 线 中国油、 中国油、气田名称代码 用人单位用人形式分类与代码 商品条码 应用标识符 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 CAD通用技术规范 通用技术规范 商品条码 物流单元编码与条码表示 GB/T 2820.4-1997 GB/T 2820.5-1997 GB/T 2820.6-1997 GB/T 14257-2002 GB/T 14395-1993 GB/T 15281-1994 GB/T 16502-1996 GB/T 16986-2003 GB/T 17296-2000 GB/T 17304-1998 GB/T 18127-2000 GB/T 18332.1-2001
GB/T 14022.1-2009 工业糠醇 GB/T 14022.2-2009 工业糠醇试验方法 GB/T 14091-2009 机械产品环境参数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GB/T 14092.1-2009 机械产品环境条件 湿热 GB/T 14092.2-2009 机械产品环境条件 寒冷 GB/T 14092.3-2009 机械产品环境条件 高海拔 GB/T 14092.4-2009 机械产品环境条件 海洋 GB/T 14092.5-2009 机械产品环境条件 工业腐蚀 GB/T 14092.6-2009 机械产品环境条件 矿山 GB/T 14092.7-2009 机械产品环境条件 干热 GB/T 14093.1-2009 机械产品环境技术要求 湿热环境 GB/T 14093.2-2009 机械产品环境技术要求 寒冷环境 GB/T 14093.3-2009 机械产品环境技术要求 高原环境 GB/T 14093.4-2009 机械产品环境技术要求 工业腐蚀环境 GB/T 14093.5-2009 机械产品环境技术要求 干热环境 GB/T 14093.6-2009 机械产品环境技术要求 海洋环境 GB/T 14093.7-2009 机械产品环境技术要求 矿山环境 GB/T 14712-2009 GB/T 14713-2009 GB/T 15316-2009 单层热压机 旋切机通用技术条件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浅谈计算机电缆行业标准与技术规范的差异

浅谈计算机电缆行业标准与技术规范的差异

浅谈计算机电缆行业标准与技术规范的差异摘要:随着计算机与仪表电缆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大,国家对电线电缆监管越趋严格,计算机及仪表电缆等特种电缆相继颁布了有关的行业标准,本文针对已发布的TICW/06-2009《计算机与仪表电缆》和JB/T13486-2018《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简述了标准之间的技术差异。

关键词:计算机及仪表电缆标准结构材料检测引言:计算机及仪表电缆适用于额定电压U0/U 300/500V,交流50Hz,电子计算机系统、监控回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信号传输及检测仪器、仪表连接用屏蔽电缆。

因为使用温度和工作环境的要求比较特殊,所以电缆的组成材料种类繁多,结构也最为复杂,产品生产存在不规范现象,2009年颁布的TICW/06-2009《计算机及仪表电缆》成为计算机电缆行业首部标准性规范,为计算机电缆行业的规范生产提供了依据,随着线缆行业的发展和线缆标准制定的逐步规范,2018年颁布了首部行业标准JB/T13486-2018《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

一、结构1、导体标准对导体的结构类型要求基本一致,导体应符合GB/T3956的第1种、第2种或第5种导体。

JB/T13486-2018行业标准导体单线可以镀金属层或不镀金属层,而TICW/06-2009规定镀金属导体只可以使用镀锡铜丝,镀锡铜丝应符合GB/T4910中TXR镀锡铜丝的要求。

2、绝缘材料TICW/06-2009行业技术规范绝缘材料应用范围广,品种多,JB/T13486-2018行业标准只规定了聚氯乙烯绝缘、聚乙烯绝缘、交联聚乙烯绝缘,两者虽具有部分相同的应用范围,但针对绝缘标称厚度要求有明显区别,JB/T13486-2018对绝缘标称厚度要求并没有按不同材料类型进行详细的划分,导体截面相同,绝缘标称厚度要求都是一样的,详见表1、表2:表1 绝缘材料对比表2 绝缘标称厚度对比3、成缆元件TICW/06-2009行业技术规范成缆线芯单元的结构分为对线组、三线组、四线组,对于非屏蔽两对电缆也可采用四芯星绞组型式,星绞节距应不大于150mm,而JB/T13486-2018行业标准中电缆线芯单元可分为对线组和三线组。

中国电信2009年光缆集中采购招标文件

中国电信2009年光缆集中采购招标文件

中国电信2009年光缆集中采购招标文件光缆技术规范书附件三:技术规范书目录1. 概述 (1)2. 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 (2)3. 质量保证体系 (18)4. 工厂检验 (19)5. 现场验收和最终验收 (19)6. 光缆质量抽检 (20)7. 保修期 (21)8. 服务保证 (21)9. 技术文件 (21)光缆技术规范书1. 概述1.1 本技术规范书未规定的其它技术要求应不劣于ITU—T、IEC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的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书未标明日期的ITU—T、IEC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均使用当前最新版本(截至到发标日)。

1.3 投标方必须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每一条款作出明确答复,并给出所供产品的详细技术数据。

诸如“已知”、“理解”、“注意”或“同意”等不明确、不具体的答复视为不满足。

1.4 投标方至少应提供包括以下内容的技术文件:(1)光缆制造厂家的名称和地点。

(2)光缆的技术标准和制造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3)光缆结构(包括截面图)及各部分的详细尺寸和光缆单位重量。

(4)光缆所用主要原材料的技术标准(包括加强构件、松套管、护层、铝带、钢带和填充材料等),制造厂家的名称、地点和采购合同号,不可同时列出两种同类材料待选。

(5)光纤光缆使用寿命应≧25年,投标方应说明保证光缆寿命的有关技术措施。

(6)光缆内的光纤线序和光缆端别的识别标记。

(7)投标方需要说明的其它事宜。

1.5 光缆现场验证投标方提供的光缆类型必须是经过现场验证过的。

因此,投标方提供的光缆必须是为两个电信运管部门提供一年以上满意服务的光缆类型,各种光缆现场验证过的长度应不低于以下要求:管道光缆(GYTA): 100km架空光缆(GYTS): 1000km直埋Ⅰ型光缆(GYTA53): 500km直埋Ⅱ型光缆(GYTA33): 50km阻燃光缆(GYTZA): 10km非金属光缆(GYFTY): 50km防蚁光缆(GYTA54): 50km水底光缆(2t)(GYTA333): 50km水底光缆(4t)(GYTA333): 20km微型光缆(GCYFTY): 50km投标方在技术文件中应提供购买上述类型光缆并投入使用的电信主管部门的名称和地址(包括邮政编码、传真及电话号码)。

教你学会仪表电缆的选型

教你学会仪表电缆的选型

教你学会仪表电缆的选型仪表电缆主要用于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回路的信号传输,在化工装置中大量使用。

随着工程现场中对化工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在工程设计中合理地选择仪表电缆,已成为制约整个控制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仪表电缆的选用主要是依据EN50288-7-2005 Multi-element metallic cables used in analogue and digital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Part7: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or instrumentation and control cables,PAS 5308-1-2009 Control and instrumentation cables-Part1: Specification for polyethylene insulated cables,PAS 5308-2-2009 Control and instrumentation cables-Part2: Specification for PVC insulated cables等相关电缆标准。

在电缆导体、绝缘、电缆测试等方面,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颁布的标准均有相关的规定,但是在IEC标准体系中,对仪表电缆却无针对性的要求。

在中国同样没有针对仪表电缆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国内的电缆厂商在制造电缆时多依据自身的企业标准来执行。

为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控制,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于2009年发布了TICW/06-2009《计算机与仪表电缆》。

本文结合仪表电缆的国内外标准,重点对化工装置中常用仪表电缆的结构和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和归类整理。

1、仪表电缆的设计原则在化工装置中,仪表电缆在选型和设计时,常遵循如下设计流程:①确定所适用的设计标准。

根据项目合同和专利商等要求,合理选择电缆制造、检验和验收所遵循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满足项目设计要求的同时,不得与国家、行业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存在冲突。

2009年6月~8月颁布的部分电气与电子类IEC标准

2009年6月~8月颁布的部分电气与电子类IEC标准

2009年6月~8月颁布的部分电气与电子类IEC标准佚名【期刊名称】《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年(卷),期】2010(028)001【总页数】3页(P63-65)【正文语种】中文576.IEC/TRF 61770(2009年6月18日)该试验报告格式适用于IEC 61770:1998(1版)+A1:2004+A2:2006 577.IEC 61243-12(2009年6月25日)带电作业-电压检电器-第1部分:用于电压超过1kV a.c.电容器型电压检电器578.IEC/TRF 60601-1-2(2009年6月26日)该试验报告格式适用于IEC60601-1-2:2001(2版)+A1,于IEC 60601-1:1988(2版)+A1+A2仪器用579.CISPR 13(2009年6月29日)语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附件设备——无线电干扰特性——测试范围与方法580.IEC 60951-4(2009年6月29日)核电厂——仪器设备对安全的重要性——事故和事后状况的辐射监控——第4部分:过程流中放射能的连续在线监控设备581.IEC 60601-2-54(2009年6月29日)医用电子设备——第2-54部分:放射线照相术和放射线透视用X射线设备基本安全性和主要性能的专门要求582.IEC 61202-1(2009年6月29日)光纤连接器和无源元件——光纤绝缘体——第1部分:总要求583.IEC 60146-1-1(2009年6月29日)半导体转换器——总要求和线路整流转换器——第1-1部分:基本要求规范584.IEC 62343-5-1(2009年6月29日)动态模块——试验方法——第5-1部分:动态增益倾斜平衡器——回应时间测量585.IEC 60079-18 Corr.1(2009年6月29日)勘误表——爆炸性气体——第18部分:“m”类包装的设备防护586.IEC/TRF 60601-2-16(2009年6月29日)该试验报告格式适用于IEC60601-2-16:2008(3版),与 IEC 60601-1:2005一起用587.IEC 62134-1(2009年6月29日)光纤连接器和无源元件-光纤连接器-光纤适配器-第1部分:总规范588.IEC 62453-306(2009年6月30日)现场设备工具(FDT)界面规范——.第306部分:通讯剖面综合589.ISO/IEC 18026(2009年7月13)信息技术——空间基准模式(SRM)590.IEC 62343-6-2(2009年7月14)动态模块——第6-2部分:软件和硬件接口——测量结果591.IEC 61300-2-12(2009年7月14)光学纤维互连器件和无源元件——基本试验和测量程序——第2-12部分:试验——冲击试验592.IEC 62384-am1(2009年7月14)修改1——LED模块的DC或AC供电控制传动装置——性能要求593.IEC 60092-370(2009年7月14)船上电装——第370部分:关于包括射频电缆在内的通信和数据传送电缆的选用指南594.IEC 61188-7 Corr.1(2009年7月14)勘误表1——印制板好印制板组装件——设计和使用——第7部分:CAD图书馆结构用的电子元器件零方向595.IEC 62074-1(2009年7月14)光学纤维互连器件和无源元件——光学纤维WDM器件——第1部分:总要求596.IEC 61280-2-3(2009年7月14)光纤通信子系统试验程序——第2-3部分:数字系统——抖动和徘徊试验方法597.IEC 61935-1(2009年7月16)对称和同轴信息技术电缆——第1部分:按照ISO/IEC 11801和有关标准规定安装的对称电缆598.IEC 61000-4-35(2009年7月23)电磁兼容性(EMC)——第4-35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HPEM模拟概略599.ISO/IEC 1989 Corr.3(2009年7月23)勘误表3——信息技术——程序语言——COBOL-600.ISO/IEC 18000-7(2009年7月23)信息技术——项目管理的射频鉴别——第7部分:在433 MH下激活空气接口通信参数601.ISO/IEC 29109-1(2009年7月23)信息技术——按ISO/IEC 19794定义的生物测定学数据交换格式符合性试验方法——第1部分:一般符合性试验方法信息技术——生物测定学样本质量——第1部分:构架603.ISO/IEC 24717(2009年7月23)信息技术——程序语言及其环境和系统软件接口——程序语言COBOL的收集分类604.IEC 61988-2-3(2009年7月23)平板等离子显示器——第2-3部分:测量方法——图像质量:缺陷和退降605.IEC 61987-10(2009年7月23)工业程序测量和控制——工艺设备目录中的数据结构和要素——第10部分:电子数据交换用的工业加工测量和控制性能一览表——基本原理606.IEC 60745-2-13-am1(2009年7月23)修改1——手控马达操作的电动工具——安全性——第2-13部分:链锯专门要求607.IEC 60800(2009年7月23)额定电压为300/500 V的温和加热防冰产生型加热电缆608.IEC 60704-2-2(2009年7月23)家用和类似电器——空运声学噪音测定的试验编码第2-2部分:风扇加热器专门要求609.IEC/TRF 60745-2-2(2009年7月24)该试验报告格式适用于IEC 60745-2-2(2版):2003及修改1:2008和 IEC 60745-1:2006(4版)610.IEC/TRF 60745-2-2(2009年7月24)该试验报告格式适用于IEC60745-2-2(2版):2003及修改 1:2008,与 IEC 60745-1:2006(4版)一起用勘误表1——数字通信用多芯对称双/四芯光缆——第8部分:具有传送特性至1200MHz的双/四芯对称光缆——工作区配线——分规范612.IEC 81346-2(2009年7月30)工业系统,装置设备和工业产品——结构原则和有关名称——第2部分:项目分类和分类编码613.IEC 81346-1(2009年7月30)工业系统、装置设备和工业产品——结构原则和有关名称——第1部分:基本原则614.IEC 62106(2009年7月30)频率范围为87,5 MHz~108,0 MHz的VHF FM语音广播无限数据系统规范615.IEC 61360-1(2009年7月30)与电气产品分类计划有关的标准数据元素类型——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方法616.IEC 60633(2009年7月30)高电压直流(HVDC)传送术语学617.ISO/IEC 14165-312(2009年7月30)信息技术——光纤信道——第312部分:航空电子设备环境上层协议(FC-AE 1553)618.IEC 60364-5-56(2009年7月30)低压电气装置——第5-56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建构——安全服务619.IEC 60364-7-717(2009年7月30)低压电气装置——第7-717部分:专门装置或位置的要求——移动或可运送单元620.IEC 60064-am5(2009年7月30)修改5——家用和类似一般照明目的用鎢丝灯——性能要求621.IEC 61000-4-13(2009年7月30)电磁兼容性——第4-13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交流电源端口谐波、谐间波及电网信号的低频抗扰度试验622.IEC 61000-4-16-am2(2009年7月30)修改2——电磁兼容性(EMC)——第4-16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频率范围0~150KHz抗干扰传导、一般模式干扰试验623.IEC 62443-3-1(2009年7月30)工业通信网络——网络和系统安全性——第3-1部分: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的安全性技术624.IEC 62443-1-1(2009年7月30)工业通信网络——网络和系统安全性——第1-1部分:术语、概念和模式625.IEC 60601-2-5(2009年7月30)医用电子设备——第2-5部分:超声物理设备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门要求626.IEC 60738-1(2009年7月30)电热调节器——直热绝对温度系数——第1部分:总要求627.IEC 60059(2009年8月8)IEC标准电流额定值628.IEC 60644(2009年8月11)马达电路应用高压保险丝规范629.IEC/PAS 62633(2009年8月11)工业通信网络——剖面——基于ISO/IEC 8802-3的实时网络附加现场总线剖面——SNpTYPE630.IEC/PAS 61158-5-22(2009年8月11)工业通信网络——现场总线规范——第5-22部分:应用层工作定义——SNpTYPE类型要素631.IEC 61753-081-2(2009年8月11)光学纤维连接器件和无源元件性能标准——第081-2部分:C类无连接器单模光学纤维中型1xN DWDM器件——可控环境632.IEC 62149-5(2009年8月11)光纤有源元件和器件——性能标准——第5部分:有LD驱动器和CDR IC的ATM-PON收发器633.IEC 60205(2009年8月12)磁性零件有效参数的计算634.IEC 60601-2-18(2009年8月12)医用电气设备——第2-18部分:内窥镜设备的基本安全性和主要性能专门要求635.IEC 61156-1-am1(2009年8月12)修改1——数字通信用多芯和对称双/四根电缆——第1部分:总规范636.IEC 61000-3-2 Corr.1(2009年8月12)勘误表1——电磁兼容性(EMC)——第3-2部分:范围——谐波电流辐射(设备输入电流≤16A/相)637.IEC 61000-4-14(2009年8月12)电磁兼容性(EMC)——第4-14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输入电流≤16A/相设备的电压波动抗扰试验638.IEC 61196-1-113(2009年8月12)同轴通信电缆——第1-113部分:电试验方法——衰变常数试验639.IEC/PAS 61158-6-22(2009年8月12)工业通信网络——现场总线规范——第6-22部分:应用层协议规范——类型SNpTYPE要素640.ISO/IEC 9834-8(2009年8月14)信息技术——开放系统连接——OSI注册机构的操作程序:通用唯一性标识符的产生和登记及其按照ASN.1对象识别符组成使用641.ISO/IEC 9834-7(2009年8月14)信息技术——开放系统连接——OSI注册机构的操作程序:连接ISO和国际组织的ITU-T注册642.ISO/IEC 9834-3(2009年8月14)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OSI注册机构的操作程序:在由ISO和ITU-T联合管理的顶级弧下的对象标识符弧的注册643.ISO/IEC 29199-2(2009年8月14)JPEG XR图像编码系统——第2部分:图像编码规范644.IEC/TRF cispr14-1(2009年8月14)该试验报告格式适用于CISPR 14-1:2005 (4版)+A1:2008645.IEC 60601-2-41(2009年8月14)医用电气设备——第2-41部分:外科手术灯和诊断用灯安全性的基本安全性和主要性能专门要求646.IEC 60988(2009年8月14)核电站——重要安全性设备——探测松动零件的声音监测系统的性能、设计准则和操作程序647.IEC 61300-2-1(2009年8月18)光学纤维连接器件和无源元件——基础试验和测试程序——第2-1部分:试验——震动(正弦曲线)648.IEC 61003-2(2009年8月18)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具有类似输入和两个或多阶输出的设备——第2部分:检查和常规试验指南649.IEC 60255-1(2009年8月18)测量继电器和探测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650.IEC 62576(2009年8月18)在混合电动交通中使用的电气双层电容器—电气性能试验方法(未完待续)。

MT818-2009电缆编号新标准

MT818-2009电缆编号新标准

MT 818.1-2009 矿用电缆编号新标准4.1 命名内容电缆的命名由七部分组成: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部分构成电缆的型号;第五、第六、第七部分构成电缆的规格。

4.2 命名标记第一部分:用大写字母M表示煤矿用电缆的系列代号。

第二部分:使用特性代号反映电缆所使用的场合,用表1所示的大写字母表示。

表 1 电缆的特性代号第三部分:用表2所示的大写字母表示电缆的结构特征。

2 电缆的结构特征代号第四部分:用阿拉伯表示额定电压U0/U,单位为千伏(kV)。

第五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别数字表示动力线芯数及标称截面积,二者之间以“×”连接。

标称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

第六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别表示地线芯数及标称截面积,二者之间以“×”连接。

标称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

第七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别表示辅助线芯数及标称截面积,二者之间以“×”连接。

标称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

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之间用“-”连接;第五部分、第六部分、第七部分之间用“+”连接。

4.3 产品表示方法产品用型号、规格及标准编号表示。

例如:a) 采煤机屏蔽橡套软电缆,额定电压0.66/1.14kV,动力线芯3×50、地线芯1×25、控制线芯4×4,带半导电屏蔽层,表示为:MCP-O.66/1.14 3×50+1×25+4×4 MT 818.2—2009b) 采煤机屏蔽监视编织加强型橡套软电缆,额定电压0.66/1.14 kV,动力线芯3×50、地线芯1×25、控制线芯3×1.5、监视线芯3×1.5、带半导电屏蔽层和编织加强层,表示为: MCPJB-O.66/1.14 3×50+1×25+3×1.5+3×1.5 MT 818.3—2009c) 采煤机金属屏蔽橡套软电缆,额定电压0.66/1.14kV,动力线芯3×70、地线芯1×35、辅助线芯1×35,带金属屏蔽层,表示为:MCPTJ-O.66/1.14 3×70+1×35+l×35 MT 818.4—2009d) 煤矿用移动软电缆,额定电压0.38/0.66 kV,动力线芯3×25、地线芯1×16,表示为:MY-O.38/0.66 3×25+1×16 MT 818.5-2009e) 煤矿用移动金属屏蔽监视型橡套软电缆,额定电压3.6/6kV,动力线芯3×35、地线芯3×16/3、监视线芯3×2.5,带金属屏蔽层,表示为; MYPTJ-3.6/6 3×35+3×16/3+3×2.5 MT 818.6-2009f) 煤矿用移动屏蔽橡套软电缆,额定电压为3.6/6kV,动力线芯3×25、地线芯1×16,带半导电屏蔽层,表示为: MYP-3.6/6 3×25+1×l6 MT 818.7-2009g) 煤矿用电钻屏蔽橡套电缆,额定电压0.3/0.5kV,动力线芯3×4、地线芯l×4,带半导电屏蔽层,表示为: MZP-0.3/0.5 3×4+l ×4 MT 818.8—2009h) 煤矿用移动轻型橡套软电缆,额定电压0.3/0.5kV,绝缘线芯3×2.5,不带屏蔽层,表示为:MYQ-0.3/0.5 3×2.5 MT 818.9—2009i) 煤矿用矿工帽灯线,绝缘线芯2×0.75,表示为MM 2×0.75 MT 818.10—2009。

2009年8月~10月颁布的部分电气与电子类IEC标准

2009年8月~10月颁布的部分电气与电子类IEC标准

数字可设 地址 照明接 口 第 2 7部 分 :控 制传 0 动装 置专 门要 求—— L D模 数 ( E 6类装 置 )
6 3 I C6 4 6 3 1(0 9年 8 1 ) 5 .E 2 9 — — 2 0 月 8
6 2 I CT F6 5 8 2 1 (0 9年 9月 4日) 6 . E /R 0 9 — — 2 2 0
tn r —— 第 1 a 部分 :基础语 言
6 5 I O I C 9 9 — or 6 . I / 7 8 6 C r. 2 0 S E 1( 0 9年 9月 9
日、
电磁 兼 容 性 ( MC E )— —第 4 8部 分 :试 验 —
和测量—— 功频 磁场 的抗扰
6 6 S I C 9 9 3 Cor1 0 9年 9月 4 5 .IO/E 7 8— r. 2 0 f
电 子 产 品 可 靠 性 与 环 境 试 验
VL 8N . p .2 1 o2 o 2A r 0 0 ,
20 年 8 月颁布的部分电气与电子类 I 09 月 1 0 E C标准
6 1 I C6 3 l 5 (0 9年 8月 1 ) 5 .E 2 5 一 2 0 8
该 试 验报 告 格 式 适 于 I C 0 9 — — 4 0 9 E 6 5 8 2 1 :2 0 . 与 IC 6 59 1 0 8一起 用 E 0 8— :2 0 6 1 I CT F6 5 8 2 1 (0 9年 9月 4日) 6 . E /R 0 9 — — 3 2 0 该试 验报告 格式 适 用于 IC 0 9 — — 3 0 6 E 6 5 8 2 1 :2 0
勘误 表 1 —— 信息 技术— — 安全性 技 术—— 关
键管 理—— 第 3部 分 :使 用不对 称技术 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规范参照依据 GB/T 1.1-2000 和 GB/T 1.3-1997
本规范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 是规范性附录,附录 D 是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提出。
本规范由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规范负责起草单位: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规范参加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5.3.3 成缆元件的识别
成缆元件可采用色带或数字或色谱识别。如采用色谱识别,对线组色谱推荐采用蓝/白、红/白、
绿/白、红/蓝,蓝/白对为标志对,其色谱推荐按表 4 规定执行。三线组和四线组色谱制造企业自定。 5.3.4 对于非屏蔽两对电缆也可采用四芯星绞组型式。星绞节距应不大于 150mm。
5.4 成缆元件分屏蔽
层绞对 蓝/白 除第 1 对(蓝/白),最后 1 对(红/蓝)以外的奇数对和偶数对以此类推
注:绝缘颜色可按用户要求选用。
10 z— z— z— z— z— 红/蓝
5.3 成缆元件
5.3.1 成缆元件的结构
a)对线组——两根绝缘导体相互绞合在一起,并分别标定为 a 线、b 线;
b)三线组——三根绝缘导体相互绞合在一起,并分别标定为 a 线、b 线和c线;
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吴长顺 陈志刚 杨立志 毛阿兴 龚国祥 潘建忠
扬州亚光电缆有限公司
胡志钱
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胡清平
安徽新亚特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王安东
兴乐集团有限公司
张成学
上海胜华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陈余雷
扬州曙光电缆有限公司
梁国华
东莞市日新传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刘 涛
上海南洋电材有限公司
P4
铝/塑复合带+铜丝编织总屏蔽
P5
结构特征代号
软结构(移动敷设用)
R
燃烧特性代号
电缆燃烧特性代号和表示方法及燃烧特性要求符合 GB/T 19666 的规定。
4.2 产品表示方法 4.2.1 产品用型号、规格及本规范编号表示。
TICW/06-2009
本规范编号 规格 总屏蔽 导体种类 护套代号 分屏蔽 绝缘代号 系列代号 燃烧特性代号
为此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依托上海电缆研究所五十几年的技术底蕴、本身二十几年的检 测经验和人才优势,应广大特种电缆使用者的要求,邀请了国内众多在特种电缆制造方面技术领先的电 缆制造企业,以国内外最新的相关标准和用户要求为基础,编制了计算机及仪表电缆等特种电缆技术规 范。
计算机及仪表电缆等特种电缆技术规范的制定,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净化国内计算机及仪表电缆等特 种电缆型号混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局面,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控制,并将使设计院有了选择电 缆的依据,采购方和用户有了产品质量考核的依据。
5.4.1 分屏蔽可采用金属带绕包或纵包或金属丝编织型式。软电缆如用于移动场合应采用铜丝编织结构
型式。 5.4.2 对于金属带屏蔽,屏蔽带下应纵放一根标称截面不小于 0.2mm2 的圆铜线或镀锡圆铜线作为引流
线,确保屏蔽的电气连续性。 金属屏蔽带的厚度为 0.05~0.10mm,重叠绕包层的重叠率应不低于 25%,纵包重叠率应不低于 15%。
c)四线组——四根绝缘导体相互绞合在一起,并分别标定为 a 线、b 线、c线和d线。
5.3.2 成缆元件的节距 成品电缆中,1.5mm2及以下任一成缆元件的最大绞合节距应为 100mm;2.5mm2及耐火型电缆任一成
缆元件的最大绞合节距应为 120mm。电缆中非屏蔽成缆元件相邻成缆元件宜采用不同的绞合节距。
TICW
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规范
TICW/06—2009
计算机与仪表电缆
2009-05-01 发布
2009-05 -01 实施
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发布
TICW/02-2009
编者按
随着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人们的目光又投向了特种电线电缆产品上,所谓特种电线电 缆在使用场合、产品技术性能指标上肯定有其特殊性,因而较普通电缆具有较高的利润率,目前正被众 多电缆企业争相开发并投放市场。
5.2 绝缘 5.2.1 绝缘应为表 2 所 列 的 挤 包 固 体 介 质 的 一 种 5.2.2 绝缘标称厚度应符合表 3 规定。绝缘的平均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其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 厚度的 90%-0.1mm。 5.2.3 绝缘线芯如采用颜色识别标志,其颜色应符合 GB/T 6995 规定,颜色应不迁移、不褪色。 5.2.4 绝缘物理机械性能符合表 5 的要求。 5.2.5 绝缘线芯应按 GB/T3048 的规定经受 4kV 交流 50Hz 火花试验检查。
但对于目前量大面广的氟塑料电缆、硅橡胶电缆和计算机及仪表电缆等特种电缆目前都没有统一的 技术规范,各个企业各自为政,制造的电缆结构尺寸要求、使用的材料及要求、电压等级、使用环境温 度、规格截面、使用场合等等都不统一,非常不规范,给用户的选择和使用带来很大的麻烦,并且由于 没有国家和行业标准,产品要求不规范,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这些电缆市场监管无法可依,大量不合格 或劣质电缆充斥市场,不仅为用户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也为使用电缆的设备安全运行带来了很大 的隐患,严重威胁着电气控制设备、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及人身财产的安全,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电缆行 业的声誉,近期特种电缆出现质量事故和纠纷案例的增加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4.2.2 举例
a) 10对2芯1.0mm2铜导体聚乙烯绝缘铜线编织总屏蔽聚氯乙烯护套计算机电缆。
DJYVP
10×2×1.0
TICW/06-2009
b) 20对2芯1.0mm2铜导体聚乙烯绝缘铝塑复合带分屏蔽及总屏蔽聚氯乙烯护套计算机电缆。
DJYP3VP3 20×2×1.0
TICW/06-2009
c)7对2芯1.0mm2铜导体聚乙烯绝缘铜带总屏蔽聚氯乙护套计算机电缆
Hale Waihona Puke 2TICW/06-2009
DJYVP2
7×2×1.0
TICW/06-2009
d)7 对 2 芯 1.5mm2铜导体氟塑料绝缘铜丝编织分屏蔽及总屏蔽氟塑料护套计算机软电缆。
DJFPFRP 7×2×1.5 TICW/06-2009
4.3 产品规格 产品规格见表1
型号
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绝缘、 交联聚乙烯绝缘、 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绝缘 硅橡胶绝缘 氟塑料绝缘
TICW/06-2009
计算机及仪表电缆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计算机及仪表电缆的代号、结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等。 本规范适用于电子计算机系统、监控回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信号传输及检测仪器、仪表连接用连 接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4
表 5 绝缘物理机械性能
序号
性能项目
单位
1 机械性能(GB/T 2951.11)
1.1 原始抗张强度
最小
N/mm2
原始断裂伸长率
最小

1.2 空气烘箱老化试验(GB/T 2951.12)
绝缘混合料
聚乙烯 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
聚氯乙烯 交联聚乙烯
硅橡胶 氟塑料
表 2 绝缘混合料 代号 PE WJ1 PVC/A XLPE G F
最高工作温度℃
70 70 70 90 180 200
3
导体标称截面 mm2
0.5 0.75 1.0 1.5 2.5
TICW/06-2009
表 3 绝缘厚度
绝缘厚度 mm
中心对 2 蓝/白 红/蓝 z — z — z — z — z — z — z —
中心对 3 蓝/白 红/白 红/蓝 z — z — z — z — z — z —
中心对 4 蓝/白 红/白 绿/白 红/蓝 z — z — z — z — z —
中心对 5 蓝/白 红/白 绿/白 红/白 红/蓝 z — z — z — z —
聚氯乙烯、无卤低 硅橡胶 聚乙烯 交联聚乙烯
烟阻燃聚烯烃
氟塑料
0.6
0.7
0.5
0.4
0.35
0.6
0.7
0.6
0.5
0.35
0.6
0.7
0.6
0.5
0.40
0.7
0.8
0.6
0.6
0.40
0.7
0.8
0.7
0.6
0.40
表 4 绝缘线芯色谱
线对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中心对 1 蓝/白 z — z — z — z — z — z — z — z —
复合带材其金属面应向内侧。包带层应平整不得漏包。 5.4.3 对于编织屏蔽层,编织单线直径不小于 0.12mm,编织密度不小于 80%。编织密度按 5.6.3 计算。 5.4.4 在屏蔽层的外面应绕包二层 0.05mm 厚的聚酯带或其它在电缆最高额定工作温度下不会熔融的非 吸湿性带材,每层的最小搭盖为 25%,或是绕包一层,最小搭盖为 50%。
地址:上海市军工路1000号 电话:021-65494605 传真:021-65490171 网址:
I
TICW/06-2009
前言
本规范主要参照了 BS5308 标准《供内部安全系统用检测仪器电缆》、 IEC 60092-376:2003 《 船舶电气设施 第 376 部分:150/250V(300V)船舶控制电路和测量仪表电路用电缆》和 GB/T 9330 《塑料绝缘控制电缆》及 GB/T 12706.1-2002、GJB 773A-2000、HG/T 2904-1997(等效于 ASTM D2116-02)、 GB/T 5013.3-2008/IEC 60245-3:2003、IEC 60092-351、IEC 60092-353、 IEC 60092-375 等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