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编写提纲目次1综合说明2 项目区概况3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和布局4. 工程管理5、施工组织设计6、水土保持设计7、环境保护设计8、节能设计9投资概算及筹资方案10预期效益11 附图附加说明(包括总则)1 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及依据1.2 项目区现状简述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现状,包括项目的位置等。
1.3 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及布局简述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工程设计方案,总工期。
1.4 工程管理简述项目建设的组织形式和建后的管护机制。
1.5 建设费用及资金筹措方案简要说明高效节水工程总投资,投资构成,筹资方案。
1.6 预期效益简要说明高效节水工程建后预期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和环境效益。
2 项目区概况2.1 自然状况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2.1.2 水文气象重点介绍项目区降雨、气温、蒸发、风向风速和日照等水文气象要素。
2.1.3 地形、地貌2.1.4土壤及作物种植情况重点介绍项目区的土壤土质、作物种类和种植间距。
2.1.5 水资源重点介绍项目区现状水源状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2.2.1 受益人口及劳动力状况2.2.2 农业生产水平2.2.3 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2.2.4 水利科技服务体系现状2.3 项目区水利设施现状2.3.1 水源工程现状水源工程包括水库(湖泊)、堰坝、山塘、河流等。
2.3.2 灌溉工程设施现状说明项目区灌溉工程设施现状,应包括工程类型、规模、分布及完好程度等。
2.3.3 项目区现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说明项目区现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2.4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现状自然灾害、农业种植结构、经济发展等方面来说明目实施的必要性。
3 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和布局3.1设计依据设计依据主要包括:(1)规划的文本及相关的审批依据;(2)中央及省针对现行农田水利专项资金补助的有关文件;(3)相关的节水灌溉技术规范(根据项目类型选用相应规范);①《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50363-2006;②《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485-2009;③《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085-2007;④《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2010;⑤《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等3.2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标准(1)灌溉设计保证率喷灌、微灌各类作物采用85~95%,低压管道灌溉采用75%。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编写提纲目次1综合说明2 项目区概况3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和布局4. 工程管理5、施工组织设计6、水土保持设计7、环境保护设计8、节能设计9投资概算及筹资方案10预期效益11 附图附加说明(包括总则)1 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及依据1.2 项目区现状简述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现状,包括项目的位置等。
1.3 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及布局简述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工程设计方案,总工期。
1.4 工程管理简述项目建设的组织形式和建后的管护机制。
1.5 建设费用及资金筹措方案简要说明高效节水工程总投资,投资构成,筹资方案。
1.6 预期效益简要说明高效节水工程建后预期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和环境效益。
2 项目区概况2.1 自然状况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2.1.2 水文气象重点介绍项目区降雨、气温、蒸发、风向风速和日照等水文气象要素。
2.1.3 地形、地貌2.1.4土壤及作物种植情况重点介绍项目区的土壤土质、作物种类和种植间距。
2.1.5 水资源重点介绍项目区现状水源状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2.2.1 受益人口及劳动力状况2.2.2 农业生产水平2.2.3 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2.2.4 水利科技服务体系现状2.3 项目区水利设施现状2.3.1 水源工程现状水源工程包括水库(湖泊)、堰坝、山塘、河流等。
2.3.2 灌溉工程设施现状说明项目区灌溉工程设施现状,应包括工程类型、规模、分布及完好程度等。
2.3.3 项目区现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说明项目区现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4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现状自然灾害、农业种植结构、经济发展等方面来说明目实施的必要性。
3 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和布局3.1设计依据设计依据主要包括:(1)规划的文本及相关的审批依据;(2)中央及省针对现行农田水利专项资金补助的有关文件;(3)相关的节水灌溉技术规范(根据项目类型选用相应规范);①《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50363-2006;②《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485-2009;③《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085-2007;④《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2010;⑤《灌溉和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等3.2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标准(1)灌溉设计保证率喷灌、微灌各类作物采用85~95%,低压管道灌溉采用75%。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1《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编写提纲目 次1综合说明 2 项目区概况3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和布局 4. 工程管理 5、施工组织设计 6、水土保持设计 7、环境保护设计 8、节能设计9投资概算及筹资方案 10预期效益 11 附 图附加说明(包括总则)1 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及依据1.2 项目区现状简述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现状,包括项目的位臵等。
1.3 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及布局简述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工程设计方案,总工期。
1.4 工程管理简述项目建设的组织形式和建后的管护机制。
1.5 建设费用及资金筹措方案简要说明高效节水工程总投资,投资构成,筹资方案。
1.6 预期效益简要说明高效节水工程建后预期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和环境效益。
2 项目区概况2.1 自然状况2.1.1 地理位臵及范围2.1.2 水文气象重点介绍项目区降雨、气温、蒸发、风向风速和日照等水文气象要素。
2.1.3 地形、地貌2.1.4土壤及作物种植情况重点介绍项目区的土壤土质、作物种类和种植间距。
2.1.5 水资源重点介绍项目区现状水源状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2.2.1 受益人口及劳动力状况2.2.2 农业生产水平2.2.3 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2.2.4 水利科技服务体系现状2.3 项目区水利设施现状2.3.1 水源工程现状水源工程包括水库(湖泊)、堰坝、山塘、河流等。
2.3.2 灌溉工程设施现状说明项目区灌溉工程设施现状,应包括工程类型、规模、分布及完好程度等。
2.3.3 项目区现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说明项目区现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2.4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现状自然灾害、农业种植结构、经济发展等方面来说明目实施的必要性。
3 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和布局3.1设计依据设计依据主要包括:(1)规划的文本及相关的审批依据;(2)中央及省针对现行农田水利专项资金补助的有关文件;(3)相关的节水灌溉技术规范(根据项目类型选用相应规范);①《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50363-2006;②《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485-2009;③《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085-2007;④《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2010;⑤《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等3.2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标准(1)灌溉设计保证率喷灌、微灌各类作物采用85~95%,低压管道灌溉采用75%。
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

水源与水泵的选择
1.根据灌溉面积和地形,选择合适的水源,并确保水源的稳定 性。 2.根据水源的水量和扬程,选择合适的水泵,以满足灌溉需求 。 3.考虑节能和环保要求,管道系统与布局设计
1.设计合理的管道系统,确保水流顺畅,减少渗漏和损失。 2.根据地形和作物分布,优化管道布局,提高灌溉均匀度。 3.考虑管道的耐用性和维护方便性,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和连 接方式。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施工安全措施制定
1.根据施工方案和现场情况,制定全面的施工安全措施。 2.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监控,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
▪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1.根据施工方案和现场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 2.对施工进度进行监控和调整,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优 化。
项目背景和目的
▪ 区域经济发展
1.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可以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 2.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3.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 经济发展。
▪ 科技创新驱动
1.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技术水平。 2.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转型。 3.加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 农业可持续发展。
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
安全措施与风险控制
安全措施与风险控制
▪ 施工安全教育
1.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掌握施工 安全知识和技能。 2.定期进行安全考核,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评估和提升 。 3.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和巡查 。
《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附件4《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提纲一、建设内容填写“建设内容汇总表”(见附表)二、基本资料包括水源种类、水源总量、供水流量、地下水埋深、降雨、气温、湿度、风力、风向、最大冻土层深度、土壤种类(五级分类)、作物种类和分布、地形(位臵、高程、地貌)、动力、材料设备供应,交通运输等。
地质资料、地区长系列水文、气象资料等,与示范区建设无关的其他资料可省略。
三、技术设计方案技术设计方案应达到初设水平。
1、总体设计水源:水源类型、位臵、水源供水量、供水流量。
如需新建水源工程,说明其位臵、类型、规模,不必做水源工程设计。
首部枢纽:泵站、蓄水池(或调节池)、施肥、过滤、控制等主要设备的配臵,不必做建筑物设计。
分区:示范区分区,各分区的节水灌溉工程类型、面积、作物种类。
水量平衡计算:各分区的用水量和用水流量、全系统的总用水量和用水流量,供水与用水的平衡计算。
灌溉制度和工作制度:包括灌溉定额、灌水周期、灌水次数、轮灌编组。
总体布臵图:应在1/2000-1/5000图上绘出。
总体布臵图应包括主要建筑物、干支管、各分区边界、位臵等。
应给出图例、2米以下间距等高线,并标注比例尺。
2、典型设计在项目选用的各种节水灌溉类型中,各选一处有代表性的地块,分别做典型设计。
喷灌做分区(或单元系统)设计,确定喷头型号、布臵间距、运行方式、分区干支管水力计算及管道用量,选用水泵。
微灌做小区或大棚设计(由田间二级首部至灌水器),确定布臵间距,管径和布设长度,小区水力计算,选用水泵。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做支管以下设计,确定放水口间距、流量、田块规格、支管长度、管径等,选用水泵。
渠道防渗做斗渠以下设计,确定放水口间距、流量、田块规格、渠道长度、断面尺寸等。
技术设计方案中不必写以下内容:(1)水源工程、泵站、输变电、蓄水池等工程设计及相关的图纸;(2)管道系统结构图和纵剖面图、镇支墩图、阀门井图、单件加工件图等;(3)具体施工方法。
3、试验观测方案对有必要开展田间观测试验的项目,要制定试验观测的具体方案,包括试验区的选取、相关设备的配套以及观测的方式方法等。
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成为当务之急。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具有节水、增产、增效等优点,能够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高效节水灌溉施工方案,以实现农业灌溉的节水、高效、环保。
二、施工目标1. 节水:通过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将灌溉水的利用效率提高30%以上。
2. 增产:提高作物产量,使单位面积产量增加10%以上。
3. 增效:降低灌溉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 环保: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三、施工原则1. 科学规划: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地形地貌、土壤条件等因素,科学规划灌溉系统布局。
2. 经济适用:选用适合当地条件的节水灌溉设备,降低施工成本。
3. 安全可靠:确保灌溉系统运行安全,防止发生事故。
4. 持续发展:注重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施工内容1. 施工准备(1)现场勘察:对灌溉区域进行勘察,了解地形地貌、土壤条件、作物种类、灌溉面积等基本信息。
(2)工程设计:根据勘察结果,编制灌溉工程设计方案,包括水源选择、灌溉系统布局、设备选型等。
(3)施工组织:成立施工队伍,明确施工人员职责,制定施工进度计划。
2. 施工实施(1)水源工程1)水源选择:根据灌溉面积、灌溉需求、水源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水源。
2)水源工程:建设水源工程,包括泵房、渠道、蓄水池等。
(2)灌溉系统布局1)灌溉区域划分:根据地形地貌、土壤条件、作物种类等因素,将灌溉区域划分为若干灌溉单元。
2)灌溉系统布局:根据灌溉单元的特点,设计灌溉系统布局,包括灌溉管道、喷头、滴灌带等。
(3)设备选型1)水源设备:选择合适的水泵、变压器等水源设备。
2)灌溉设备:选择合适的喷头、滴灌带、过滤器等灌溉设备。
(4)管道铺设1)管道材料:选用耐腐蚀、抗压、耐磨的管道材料。
2)管道铺设: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管道铺设,确保管道连接牢固、无渗漏。
推荐-西北华北高效节水灌溉总体实施方案 精品 精品

西北、华北地区县级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总体实施方案(20XX-20XX)编制提纲1综合说明1.1项目背景及依据项目提出的背景、重要性、紧迫性及有关政策等方面的依据。
1.2建设范围和项目布局项目建设范围及总体布局。
1.3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4项目管理项目建设管理及运行管护方案。
1.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1.6效益分析主要效益指标及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2概况2.1 自然概况介绍全县的地形地貌、气候、河流水系、水资源、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土壤、耕作情况,土地利用现状,主要自然灾害等情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说明全县的人口、农业生产、地方财政、农民收入等方面的情况。
2.3 农业生产状况说明全县主要农作物种类、种植结构、复种指数、主要农产品产量、平均亩产等。
说明全县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现状(包括土地集中流转、经营大户、村集体集中经营、分散经营情况等)2.4 灌溉情况说明全县水利工程现状,全县的总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及在不同水源类型(地表水、地下水)上的分布情况。
现状年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
说明全县节水灌溉工程现状、工程节水灌溉面积(分别按渠灌、管灌、喷灌及微灌统计)、农艺节水面积,工程使用管理状况,维修养护情况等。
3 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必要性结合国家与区域发展的战略、生态环境、节水灌溉发展存在问题等方面,论述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必要性。
3.2 可行性主要从实践经验、政策保障、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灌溉管理、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进行论述。
4 建设目标、任务和布局4.1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4.1.1 指导思想从节水增效、农民增收、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管理水平等角度来考虑。
4.1.2 建设原则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连片推进;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建管并重,强化服务等方面来确定本项目建设原则。
4.2编制依据与规划范围4.2.1 编制依据包括政策法律、法规依据,相关规划依据,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等。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农业节水灌溉已成为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本项目旨在通过引入一系列高效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达到节水灌溉的目标。
二、项目目标1.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实现精细农业管理;2.减少灌溉水资源的浪费,保护水资源;3.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三、项目内容1.引入滴灌技术:通过在农田中设置滴灌管道,将水源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渗漏,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2.推广精确测量仪器:引入地下水位监测仪、土壤水分监测仪等精确测量仪器,实时监测土壤水分和作物生长情况,根据监测结果精确定量灌溉。
3.建立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引入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农田灌溉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控制,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4.系统化管理和培训:建立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体系,包括技术培训、巡查管理和运行维护等方面,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四、实施步骤1.项目前期准备:包括项目立项、人员组建、预算编制等工作。
2.设计方案制定:组织专家进行现场勘测和技术评估,制定灌溉技术和设备配置方案。
3.采购设备和材料:按照设计方案,采购需要的滴灌管道、测量仪器、智能控制系统等设备和材料。
4.工程施工实施:包括滴灌管道的敷设、地下水位监测仪器的安装、智能控制系统的调试等工程施工任务。
5.技术培训和推广:组织农民参加技术培训,向农民普及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的知识和技术。
6.运行维护和管理:建立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维护机制,定期巡查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处理故障。
五、预期效果1.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预计节水率达到20%以上。
2.减少农业灌溉用水量,保护水资源。
3.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4.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
5.推广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经验,为其他地区的农业节水灌溉提供借鉴和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编写提纲目次1综合说明2 项目区概况3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和布局4. 工程管理5、施工组织设计6、水土保持设计7、环境保护设计8、节能设计9投资概算及筹资方案10预期效益11 附图附加说明(包括总则)1 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及依据1.2 项目区现状简述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现状,包括项目的位置等。
1.3 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及布局简述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工程设计方案,总工期。
1.4 工程管理简述项目建设的组织形式和建后的管护机制。
1.5 建设费用及资金筹措方案简要说明高效节水工程总投资,投资构成,筹资方案。
1.6 预期效益简要说明高效节水工程建后预期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和环境效益。
2 项目区概况2.1 自然状况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2.1.2 水文气象重点介绍项目区降雨、气温、蒸发、风向风速和日照等水文气象要素。
2.1.3 地形、地貌2.1.4土壤及作物种植情况重点介绍项目区的土壤土质、作物种类和种植间距。
2.1.5 水资源重点介绍项目区现状水源状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2.2.1 受益人口及劳动力状况2.2.2 农业生产水平2.2.3 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2.2.4 水利科技服务体系现状2.3 项目区水利设施现状2.3.1 水源工程现状水源工程包括水库(湖泊)、堰坝、山塘、河流等。
2.3.2 灌溉工程设施现状说明项目区灌溉工程设施现状,应包括工程类型、规模、分布及完好程度等。
2.3.3 项目区现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说明项目区现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2.4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现状自然灾害、农业种植结构、经济发展等方面来说明目实施的必要性。
3 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和布局3.1设计依据设计依据主要包括:(1)规划的文本及相关的审批依据;(2)中央及省针对现行农田水利专项资金补助的有关文件;(3)相关的节水灌溉技术规范(根据项目类型选用相应规范);①《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50363-2006;②《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485-2009;③《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085-2007;④《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2010;⑤《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等3.2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标准(1)灌溉设计保证率喷灌、微灌各类作物采用85~95%,低压管道灌溉采用75%。
(2)灌溉水利用系数低压管道区、喷灌区不应低于0.80;微喷灌区不应低于0.85;滴灌区不应低于0.9。
管道输水水利用系数不应低于0.95。
(3)粮食水分生产率实现节水灌溉后,不应低于1.2kg/m3。
3.3 项目区水量供需平衡分析3.3.1 项目区水资源概况重点说明总量、构成、特点及可利用水资源量。
3.3.2 供需平衡分区3.3.3供需平衡分析通过水文分析计算,确定设计水平年(应与灌溉保证率一致)下灌溉水源的可供水量,在此基础上,对作物种植结构、灌溉制度、灌溉用水量,进行水量平衡、综合分析,并定出工程所采用的不同节水技术及面积。
3.3.4 灌溉水质分析对灌项目区灌溉用水的水质状况进行分析,并说明是否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3.4 总体规划(1)分区项目区分区,各分区的节水灌溉工程类型、面积、作物种类。
(2)系统布置项目区总体布置应根据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以及水土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对水源工程、主管道、灌排建筑物、道路合理布置。
3.5 工程设计对项目选用的各种节水灌溉类型分别进行设计。
3.5.1 水源工程设计包括大口井、机井、廊道井、平塘、渗渠等。
根据地质情况进行结构设计和出水量计算分析;对水库、塘坝应根据相应设计规范分析计算来水量和可供水量。
3.5.2 灌水器选型确定灌水器型号、布置间距、运行方式等。
(说明:按照《微灌工程技术规范》和《喷灌工程技术规范》“技术参数”要求进行校核)3.5.3灌溉制度和工作制度包括灌溉定额、灌水周期、灌水次数、一次工作延续时间、轮灌编组。
3.5.4管道流量计算包括毛管、支管、干管、总管流量计算。
3.5.5 管道水力计算通过计算各级流速,以及地形情况确定各级管道管径、管道布置长度及系统所需要的工作压力;验算管道中的水击压力,并通过增设调压井、安全阀等措施来保证管道的安全。
3.5.6 水泵及首部枢纽设备通过计算设计流速和设计水头,以及地形情况确定泵站设备、蓄水池(或调节池)、施肥、过滤、控制等主要设备的配置。
3.5.7电力工程设计3.5.8其他工程设计3.6 主要设备材料及工程量主要从首部枢纽工程、泵房工程、田间工程、水源及田间配套工程等方面进行统计。
3.6.1首部枢纽工程首部枢纽包括变压器、水泵、过滤器、施肥罐及连接设备和其他附属设备等。
建议参考如下表头(表中内容为参考举例):表3-1 首部枢纽设备及材料用量汇总表3.6.2 泵房工程表3-2 泵房工程量汇总表3.6.3 田间工程田间工程包括田间管网及阀门井工程。
3.6.4 水源及田间配套工程4.工程管理4.1项目建设管理明确项目法人和组织实施的机构,负责整个项目的建设管理;限额以上主要单项工程及主要设备,要通过招标投标选择施工单位和供货单位;要提出实行高效有力的建设监督机制,如项目建设过程“公示”,接受受益群众的监督等公开透明的群众监督机制。
4.2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按照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提出详细的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方案和措施,如各项资金要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严禁挪用、截留和抵扣,并做到专人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等措施。
4.3项目施工组织提出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进度安排,并附施工平面布置图、施工进度图。
4.4建后运行管护4.4.1 管护机构及人员4.4.2 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明确管理运行机制(如用水户协会、村民委员会等),要提出管理、维护经费的来源。
进行水价成本分析,明确水价改革方案。
5施工组织设计按《灌溉排水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533-2011)施工组织设计章节编写。
6水土保持设计按《灌溉排水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533-2011)水土保持设计章节编写。
7环境保护设计按《灌溉排水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533-2011)环境保护设计章节编写。
8节能设计按《灌溉排水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533-2011)节能设计章节编写。
9投资概算及筹资方案9.1投资概算9.1.1 编制说明说明投资概算的编制依据、主要材料的价格依据。
9.1.2 投资概算表(1)工程总投资概算表;(2)建筑工程概算表;(3)金属结构设备、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表;(4)临时工程概算表;(5)独立费用概算表;(6)主要材料预算价格计算表;9.2资金筹措方案9.2.1工程总投资说明工程总投资、投资构成和工程部分投资的金额数量。
9.2.2资金筹措方案说明资金筹措方案。
资金筹措方案包括申请中央、省、市、县及县以下各级财政补助、农民群众自筹和其他投入(指社会捐赠或其他渠道投资)的资金数量及筹集方案。
10预期效益10.1经济效益(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新增农产品生产能力和产值高效节水灌溉实施后,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应提高15%以上,粮食作物的水分生产率应提高20%以上,且不应低于1.2kg/m3。
(3)节水、省地、省工、省电效益高效节水灌溉实施后,对节水、省地、省工、省电等效益进行定量说明。
10.2社会效益定性说明工程的社会效益。
定量说明服务农业“两区”的范围。
10.3生态环境效益定性说明工程的生态环境效益。
11附图报告附图包括以下各项,数量和深度要满足初步设计要求。
11.1项目区位置图11.2规划布置图应在1/1000-1/10000图上绘出。
规划布置图应包括主要建筑物、干、分干管、各分区边界、位置等。
应给出图例、标注比例尺。
11.3喷、微灌典型区块田间布置图包括典型区块尺寸、控制设备、过滤器、管道布置间距、管径、灌水器型号、布置间距等。
11.4主要工程结构图包括泵站、水池、拦水堰等工程结构图。
附加说明1.编制单位应具备水利工程设计资质。
2.关于投资概算的计算(1)根据省级水利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定、标准和定额等编制投资概算。
(2)投资概算包括建筑工程费、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费、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费、临时工程费、独立费用及基本预备费。
(3)临时工程费,按永久建筑及安装工程费的2%计算。
(4)独立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勘察设计费和建设监理三项:①项目建设管理费,按建筑及安装工程费的3%计算(实行第三方检测的项目可按上限执行)。
②勘测设计费,按建筑及安装工程费的3%计算(项目区地形相对高差超过30m或项目区灌溉面积小于200亩的项目可按上限执行)。
③建设监理费,按不超过建筑及安装工程费的2%计算(不实行建设监理制的项目,本项不列)。
(5)基本预备费,按不超过建筑及安装工程费的3%计算。
6.关于资金筹措方案各地要充分发挥受益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出资金筹措方案,包括各级财政、受益主体自筹的资金数量及筹集方案。
1 总则1.1 为规范我市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高效节水工程)实施方案编制的内容,提高编制质量,特制定本提纲。
1.2 实施方案应由具备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写。
1.3 实施方案应在工程现场检查及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利用现场检查及调查的资料,并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考虑是否需要补做必要的勘察工作。
1.4 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编写,特别是有关技术参数选取和计算公式的选用。
(2)不宜采用不成熟技术,不宜选用未经鉴定、检测和许可生产的非定型产品作为主要材料设备。
(3)材料设备选型应配套合理、质量可靠、价格合理、备用数量适当,预算实事求是。
(5)实施方案深度要达到初步设计的要求。
1.5 实施方案应按本规定的第2章至第8章的有关要求依次编制,各工程根据自身的特点,内容可有所侧重或简略。
省级小农水项目可参照本提纲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