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肌解剖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体系统解剖学-肌学PPT课件

人体系统解剖学-肌学PPT课件
肌肉中的结缔组织包括肌内膜、肌束膜和肌外膜,起到连接和保 护肌肉的作用。
血管和神经
血管为肌肉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神经支配肌肉的运动。
03
骨骼肌
骨骼肌的结构
骨骼肌纤维
01
骨骼肌纤维呈细长圆柱状,由许多肌原纤维组成,每个肌原纤
维由粗、细两种肌丝按一定规律排列形
肌肉系统的研究意义
医学诊断
治疗与康复
通过对肌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 有助于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了解肌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为治疗 肌肉相关疾病和损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 指导。
人体工程学
运动科学
在人体工程学领域,对肌肉系统的研究有 助于设计和改进各种工具、设备等,使其 更符合人体的生理特点和需求。
理解肌肉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 和机制。
熟悉常见肌肉疾病的病理和诊 断方法。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提高临床应用能力。
02
人体肌肉系统概述
肌肉的基本功能
运动功能
肌肉通过收缩和舒张产 生力量,使人体能够进
行各种运动和活动。
维持姿势
肌肉通过持续的微弱收 缩来维持人体的姿势,
使身体保持稳定。
保护内脏
成。
肌纤维束
03
多个肌纤维束集结成束,外面包有一层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肌束
膜。
骨骼肌的功能
01
02
03
产生运动
骨骼肌通过收缩和舒张产 生力量,使人体能够进行 各种运动。
维持姿势
骨骼肌在人体姿势的维持 中起到重要作用,如站立、 行走等。
保护内脏器官
骨骼肌能够保护内脏器官 免受外力伤害。
骨骼肌的分布与作用
人体系统解剖学-肌 学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下肢 (2)

局部解剖学:下肢 (2)

五、股前内侧区浅层结构
(一) 皮 肤
• 股前内侧区皮肤厚薄不均, 内侧部较薄而柔软,皮脂 腺较多;外侧部较厚。
(二)浅筋膜
• 股前区浅筋膜富含 脂肪。近腹股沟处 可分为脂肪层和膜 性层,分别与腹前 壁下部的脂肪层 (Camper筋膜)和 膜性层(Scarpa筋 膜)相续。其中膜 性层在腹股沟韧带 下方约1cm处与股 部深筋膜融合。
• 若大于此角,为 髋外翻;
• 若小于此角者为 髋内翻。
膝外翻角
• 膝外翻角:为股骨体长 轴与胫骨长轴在膝关节 处相交成向外的夹角的 补角,正常为10° 。
• 膝外翻: 外侧角<170°, 呈“X”线腿
• 膝内翻:外侧角>170°, 呈“O”形腿或弓形腿。
正常
膝内翻
膝外翻
表面解剖
(四)体表投影
femoral artery • 旋股外侧动脉 lateral circumflex
femoral artery • 穿动脉 perforating arteries
股 疝
股神经 femoral nerve
• 起源 • 位置 • 分支 • 分布
收肌管 adductor canal
• 位置 • 境界 • 内容物及其排列
阔筋膜张肌 中层: 臀中肌 梨状肌 深层: 臀小肌
梨状肌上、下孔
为盆腔血管神 经至臀部和下肢的 通路。
穿梨状肌上孔的结构
从外到内为: ①臀上神经 ②臀上动脉 ③臀上静脉
穿梨状肌下孔结构
从外到内为: ①坐骨神经 ②股后皮神经 ③臀下神经 ④臀下动、静脉 ⑤阴部内动、静脉 ⑥阴部神经
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关系 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位置关系
股内侧区
• 股内收肌群 耻骨肌 长收肌 大收肌 短收肌 股薄肌

大学课程局部解剖学下肢课件

大学课程局部解剖学下肢课件

lower limb


下 肢剖 学
髂前上棘 髌骨 内,外踝
体表标志
概述
一、境界 前方—腹股沟韧带 后方—髂嵴 二、分部与分区 臀部 股部(股前内侧区、股后区) 膝部(膝前区、膝后区) 小腿部(小腿前外侧区、小腿后区) 踝与足底(踝前区与足背、踝后区)
臀部
一、 境界 上界—髂嵴 下界—臀沟 内侧—骶、尾骨外侧缘 外侧—髂前上棘至大转子的连线
一、膝前区(略) 二、膝后区
腘窝popliteal fossa (一)浅层结构 皮肤松驰、薄弱
皮神经 浅筋膜 小隐静脉
腘淋巴结
(二)深层结构
1、腘窝境界 外上界:股二头肌腱 内上界:半腱肌、半膜肌 下内界:腓肠肌内侧头 下外界:腓肠肌外侧头 窝底:股骨腘面
膝关节囊后部 腘斜韧带 腘肌及其筋膜 窝顶:腘筋膜(致密、坚韧)
旋髂浅动脉
腹壁浅动脉
阴部外动脉
2、大隐静脉
旋髂浅静脉 股外侧浅静脉
腹壁浅静脉
阴部 外静 脉
股内侧浅静脉
大隐静脉曲张
高位结扎手术, 结扎各个属支
3、浅淋巴结
腹股沟浅淋巴结
(superficial inguinal)
腹股沟韧带为界分为: 上群:斜行排列于
腹股沟韧带下 下群:沿大隐静脉
末端排列
4、皮神经:
梨状肌下孔及其穿行结构 (外→内)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 臀下神经;臀下动脉 ,臀下静脉 阴部内静脉 阴部内动脉 阴部神经
坐骨小孔及其穿行结构
(lessor scitic foramen)
阴部内静脉 阴部内动脉 阴部神经
(外→内)
3、坐骨神经(sciatic nerve)与梨状肌关系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局部解剖学(下肢)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下肢)PPT课件

踝关节主要肌肉
腓肠肌
起自股骨髁后面,止于跟骨结节, 作用是屈踝关节和屈膝关节。
比目鱼肌
起自胫骨后面,止于跟骨结节,作 用是屈踝关节。
趾长屈肌
起自胫骨后面及腓骨内侧,止于第 2-5趾远节趾骨底,作用是屈第2-5 趾。
04
下肢血管和神经
下肢动脉
下肢动脉的起点和分支
下肢动脉主要来源于腹主动脉,分为股总动脉、腘动脉和胫前动 脉等分支,供应下肢的肌肉、骨骼和皮肤等组织。
详细描述
足部骨骼包括跟骨、距骨、舟骨、骰骨和五根跖骨等。这些骨骼形成了足弓,能 够吸收冲击力和分散压力,保护足部不受损伤。同时,足部骨骼还参与了人体的 平衡和步态控制。
03
下肢肌肉
髋关节主要肌肉
髂腰肌
起自髂窝和腰椎体,止于 股骨小转子,作用是屈髋 关节。
臀大肌
起自髂骨翼外面和骶骨背 面,止于股骨臀肌粗隆, 作用是伸髋关节和使大腿 外旋。
韧带损伤
膝关节韧带损伤通常由剧烈运动或外伤引起,包 括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等。治疗方法包括保 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踝关节疾病和损伤
总结词
踝关节是下肢的另一个重要关节,常见的踝关节疾病和损 伤包括扭伤、关节炎等。
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通常由剧烈运动或外伤引 起。治疗方法包括冷敷、压迫包扎、抬高等。
髋关节骨折
髋关节骨折通常由外伤引起,包括股骨颈骨折和髋臼骨折等。治疗髋 关节骨折的方法包括牵引、内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等。
膝关节疾病和损伤
1 2 3
总结词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之一,常见的膝关节 疾病和损伤包括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等。
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损伤是指半月板撕裂或断裂,通常由剧烈 运动或外伤引起。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 治疗等。

人体形态学课件下肢(很完整)

人体形态学课件下肢(很完整)
足底肌
包括拇展肌、趾短屈肌、小趾展肌、跖方肌等,主要作用是 维持足弓和屈趾。
肌肉功能与运动
屈髋运动
主要由髂腰肌、股直肌等完成。
伸髋运动
主要由臀大肌、大收肌、股二头 肌等完成。
屈膝运动
主要由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 肌等完成。
肌肉功能与运动
伸膝运动
01
主要由股四头肌完成。
内收运动
02
主要由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等完成。
淋巴循环与免疫防御
淋巴管
下肢的淋巴管与静脉伴行,收集 组织液中的淋巴细胞和免疫分子,
最后汇入腹股沟淋巴结。
淋巴结
腹股沟淋巴结是下肢淋巴循环的重 要节点,可过滤和清除进入淋巴液 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质。
免疫防御
下肢淋巴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和免疫 分子可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对抵 抗感染和维持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 作用。
人体形态学课件下肢
目录
• 下肢骨骼结构 • 下肢肌肉系统 • 下肢神经系统 • 下肢血管系统 • 下肢常见疾病与损伤 • 下肢形态学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01 下肢骨骼结构
髋骨与股骨
髋骨
由髂骨、坐骨和耻骨融合而成, 与骶骨共同构成骨盆。髋臼位于 髋骨外侧面,与股骨头相关节。
股骨
是人体最长、最结实的长骨,上 端与髋臼构成髋关节,下端与胫 骨、髌骨构成膝关节。
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
针对不同患者的下肢形态特点,医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定制康复 计划等。
手术入路设计和操作技巧提高
精准手术入路设计
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下肢形态结构,医生可以设计出更加精准的手术入路,减少手术创 伤和并发症。
操作技巧改进
对下肢形态学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医生改进手术操作技巧,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下肢解剖》ppt课件

《下肢解剖》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
人体
头部
颈部
躯干部
四肢部


背部


胸部
腹部
盆会阴部
SS2e0ep2pt1et/e5m/m9bbeer,r2,2000099.C. oCpoypryigrihgth©t©DDepeapratr.tA. Anantaotmomy,yS, cShcoholool foMf Medeidcicnien,eL,aLnaznhzohuouUUninvievresristyit.y. 4
大隐静脉的5条高位属支
① 股内侧浅静脉 ② 股外侧浅静脉 ③ 阴部外静脉 ④ 腹壁浅静脉 ⑤ 旋髂浅静脉
2021/5/9
14
大 隐 静 脉 属 支 的 类 型
2021/5/9
15
临床意义
①大隐静脉切开 ②大隐静脉曲张

2021/5/9

16
3.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
上群收纳脐以下腹壁、臀部、会 阴、外生殖器、肛门的淋巴。
一.股前内侧区
(一)浅层结构
皮肤 浅筋膜
脂肪层(Camper筋膜) 膜性层(Scarpa筋膜)
1. 浅动脉 2. 浅静脉 3. 皮神经 4. 淋巴结
S2S0ee2p1pt/et5e/m9mbbeer,r2,2000099..Copyrriigghhtt©© DDeeppaarrtt.. AAnnaattoommyy,, SScchhooooll ooff MMeeddiicciinnee,, LLaannzzhhoouu UUnniivveerrssiittyy.. 11
下肢第一讲
下肢境界
前方:腹股沟 后方:髂嵴 上端内侧:会阴

下肢肌肉解剖

下肢肌肉解剖
短腱,止于股骨大转子。 • 二肌的作用是使髋关节外展,前部肌束可使髋关节旋内,后部肌束
使髋关节旋外。
(二)后群
• 4.梨状肌piriformis 位于臀中肌的下方。起自盆内骶骨前面、骶前 孔的外侧,肌束向外出坐骨大孔达臀部,止于股骨大转子尖端。
• 此肌收缩时,使髋关节外展和旋外。
(二)后群
• 5. 闭孔内肌 obturator internus 起自闭孔膜内面及其周围骨面,肌束 向后集中成为肌腱,穿坐骨小孔出骨盆后,呈直角转折向外侧,并与 其上、下方的上孖肌和下孖肌部分融合,止于转子窝。作用是使髋 关节旋外。
下肢肌肉解剖
下肢肌
• 下肢肌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 由于下肢功能主要是维持直立姿势、支持体重和行走,故下肢肌比
上肢肌粗壮。
一、髋肌
• 髋骨上部,主要运动髋关节。
• 按其所在的部位和作用,可分为前、后两群。
(一)前群
• 前群有2块肌。 • 1.髂腰肌iliopsoas 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 • 腰大肌psoas major位于脊柱腰部两侧,起自腰椎体侧面和横突; • 髂肌iliacus位于腰大肌外侧,呈扇形,起自髂窝。 • 两肌向下会合,经腹股沟韧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此肌收缩时,
作用类似于上肢肩关节周围的“肌腱袖”,是髋关节的固定肌。
二、大腿肌
• 大腿肌分前群、后群、内侧群。
(一)前群肌
• 前群有2块肌。 • 1.缝匠肌sartorius 位于大腿前面及内侧面浅层,是全身最长的肌,呈
扁带状。 • 起自髂前上棘,经大腿前面斜向下内,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面。 • 此肌的作用是屈髋关节和膝关节,并使已屈的膝关节旋内。
• 梨状肌上孔上缘为骨性的坐骨大切迹上部,下缘为梨状肌,有臀上 血管和神经穿过;

下肢-局部解剖

下肢-局部解剖

精选版课件ppt
35
内容:
由外向内依次为股神经、股 鞘及其包含的股动、静脉、 股管、腹股沟深淋巴结和脂 肪等。
精选版课件ppt
36
(1) 股鞘、股管与股环
股环
股管
1)股鞘femoral sheath:
为腹横筋膜与 髂筋膜向下延续包 绕股动、静脉上部 形成的筋膜鞘。
漏斗形,长约 3~4cm。
被两个筋膜隔 分成3个腔,外侧 容纳股动脉,中间 容纳股静脉,内侧 称为股管。
(2)隐静脉裂孔:
位于腹股沟韧带中、内1/3 交点下方1横指处,表面覆盖的 疏松结缔组织为筛筋膜。
精选版课件ppt
25
髂胫束
精选版课件ppt
27
骨筋膜鞘: 股外侧肌间隔、股内侧肌间隔和股后肌间隔,附于股 骨粗线,形成三个筋膜鞘,即前、后、内侧骨筋膜鞘。
前骨筋膜鞘内含:
股前群肌、股 动、静脉,股 神经腹股沟深 淋巴结。
内侧骨筋膜鞘内含:
股内侧群肌、 闭孔动、静脉 和闭孔神经。
精选版课件ppt
28
骨筋膜鞘
3、肌腔隙与血管腔隙
位于腹股沟韧带和髋骨之间,髂耻弓(连于腹股沟 韧带和髂耻隆起之间的韧带)将此间隙分为外侧的 肌腔隙和内侧的血管腔隙。
肌腔隙
前:腹股沟韧带 后、外侧:髂骨 内侧:髂耻弓
内容:髂腰肌、 股神经、股外侧 皮N
股骨外侧入路
股骨后外侧入路
股骨前外侧入路 股骨下2/3前内侧入路
第三节 小腿前外侧区
一、浅层结构
皮肤 浅筋膜 浅V 皮N
1、浅V—大隐V
2、皮N
隐N 腓肠外侧皮N 腓浅N
二、深层结构
骨骼肌 深筋膜 骨筋膜鞘
1、骨骼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侧肌、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4个头向下形成一腱,包绕 髌骨的前面和两侧,向下续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作 用:是膝关节强有力的伸肌,股直肌还可以屈髋关节。 (二)内侧:共有5块肌,位于大腿的内侧。 1.耻骨肌:长方形的短肌。 2.长收肌:三角形。 3.股薄肌:长条肌。 4.短收肌:近似三角形的扁肌。 5.大收肌:在上述肌的深面,大而厚,呈三角形。
9
(三)后群: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均起自坐骨 结节,跨髋、膝两个关节,常称之为“腘绳肌”。
1.股二头肌 屈膝关节、伸髋关节。
2.半腱肌
屈膝时股二头肌可以 使小腿旋外,
3.半膜肌
而半腱肌和半膜肌使小腿旋内。
(四)大腿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
10
肌群 名称
起点
止点
主要作用
神经支配
3
(二)后群 后群肌主要位于臀部,故又称臀肌,有7块。
1.臀大肌:使髋关节伸和外旋。
2.臀中肌:
使髋关节外展,前部肌束使髋关节旋内,后部肌束则使髋关节旋外。
3.臀小肌:
4.梨状肌:该肌将坐骨大孔分为梨状肌上孔和梨状肌下孔。
5.闭孔内肌:使髋关节旋外。
6.股方肌:使髋关节旋外。
7.闭孔外肌:使髋关节旋外。
旋(后部肌束)
臀上神经
髋关节外展、 髋关节外旋
臀上神经
闭孔神经 (L2~L4)
6
7
8
二、大腿肌:分为前群、后群和内侧群。
(一)前群 1.缝匠肌:是全身最长的肌,呈扁带状。作用:屈髋和屈
膝,并使已屈的膝关节旋内。 2.股四头肌:是全身最大的肌,有4个头,即股直肌、股内
(三)髋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
4
肌群 名称
前 髂 髂肌
腰 肌 腰大肌
群 阔筋膜张肌
浅 层

臀大肌
臀中肌

梨状肌
层 闭孔内肌
股方肌



臀小肌 闭孔外肌
起点
髂窝 腰椎体侧面和横突
止点
主要作用
神经支配
髋关节前屈和旋外, 股骨小转子 下肢固定时,使躯 腰丛神经
干和骨盆前屈
髂前上嵴 髂骨翼外面和骶骨背面
下肢肌解剖
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盛 佑祥
1
2
概述 下肢肌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一、髋肌:又叫盆带肌,主要起自骨盆的内面和外面,
跨过髋关节,止于股骨上部,主要运动髋关节,按其所在 部位和作用,分为前、后两群。 (一)前群:有3块肌。 1.髂腰肌: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使髋关节前屈和旋外。 2.腰小肌:出现率50%。 3.阔筋膜张肌:使阔筋膜紧张并屈髋。
17
18
19
20
21
22
23
股神经、闭孔 神经L2~4
闭孔神经
大收肌 耻骨支、坐骨支、坐骨 股骨粗线和内上

结节
髁的收肌结节

长头:坐骨结节
股二头肌 短头:股骨粗线
腓骨头
伸髋关节、屈膝关节 并微旋外
半腱肌
半膜肌

坐骨结节
胫骨上端内侧面 伸髋关节、屈膝关节 并微旋内
胫骨内侧髁后面
11
坐骨神经 L4~S2
12
13
14
15
16
经髂筋束至 胫骨外侧髁
髂肌粗隆及 髂筋束
髂骨翼外面
骶骨前面骶前孔外侧 闭孔膜内面及其周围骨面
股骨大转子 股骨转子窝
坐骨结节 髂骨翼外面
转子间嵴
股骨大转子 前缘
闭孔膜外面及其周围骨面 股骨转子窝
5
紧张阔筋膜并屈髋 臀上神经 (S4~L1)
髋关节伸及外旋
臀下神经 (S4~L2)
髋关节外展、内旋 (前部肌束)和外
前 缝匠肌
髂前上嵴
胫骨上端内侧面 屈髋和屈膝,并使已 屈的膝关节旋内。
股四头肌 髂前下嵴、股骨粗线内 经髌骨及髌韧带 屈髋关节、伸膝关节

外侧唇、股骨体的前面 止于胫骨出来
股神经 L2~4

内 侧层


耻骨肌 长收肌 股薄肌 短收肌
耻骨支、坐骨支前面
股骨耻骨肌线 股骨粗线 胫骨上端内侧面
股骨粗线
内收、外旋髋关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