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沉积环境下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火成岩储层特征及成藏作用浅析

因此,许多学者认为某些中基性—超基性岩内的无机成 因CH4气可能是费托反应的结果。
二、储盖组合
油气保存是形成油气藏的必要条件,火成 岩油气藏中储盖组合有着特殊的优势: 1.火成岩体中没有经过改造的致密岩石本身可以作
火成岩储层特征及成藏 作用浅析
火成岩储层类型及控制因素 火成岩储层成藏条件 火成岩储层油气成藏模式
火成岩储层类型及控制因素
一、岩性岩相 二、成岩作用 三、构造运动
一、岩性岩相
(一)侵入岩相组
亚相划分:中心亚相、
过渡亚相、边缘亚相。
岩石类型:以辉绿岩等中基性岩为主。 有利储集相带:1.中心亚相位于火成岩侵入的中央
部分,厚度大,冷却速度慢,矿物结晶充分,容易 发育裂缝形成储层;2.过渡亚相介于岩体边缘与中 央之间,单层厚度较大,结晶程度较高,裂缝少量 发育,同时发育与热变质有关的孔洞。
典型地区: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中部浅层侵入岩油藏。
(二)火山岩相组
(二)火山岩相组
1、爆发相
亚相划分:热碎屑流亚相、热基浪亚相、空落亚相。
三、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能够极大的改善火成岩储层储集性 能,具体表现为: 1、构造作用产生大量的构造裂缝,使孤立的 孔隙相互连通,明显增强了储层的孔、渗性;
2、构造裂缝有利于地下流体活动,溶解充填 于岩石体内的易溶物质,形成各种溶蚀孔、 洞、缝等次生储集空间;
3、构造运动形成的断层有利于油气的运移和 聚集。
二、成岩作用
6.压实、胶结、充填作用
发生在冷凝成岩环境及埋藏成岩环境下,总体上起到 破坏火成岩孔隙,降低储层渗透率的作用,火成岩孔 隙一旦形成,基本不受压实作用影响。
两种不同沉积环境下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石油实验地质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文章编号: 1001-6112( 2012) 02-0145-08
两种不同沉积环境下
Vol. 34,No. 2 Mar. ,2012
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王盛鹏1,2 ,林 潼2,3 ,孙 平2 ,梁 浩4 ,王东良2 ,苟红光4
积的火山岩储层改善主要受有机酸溶蚀作用影响,其原生孔隙不发育,但发育大量的基质溶孔。对水下沉积火山岩储层发育机
理的认识,为今后火山岩油气藏勘探指出了新的领域。
关键词: 火山岩储层; 成岩作用; 风化淋滤作用; 水下沉积; 三塘湖盆地
中图分类号: TE122. 2
文献标识码: A
Influences of diagenetic effects on volcanic rock reservoirs under two different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收稿日期: 2011-10-28; 修订日期: 2012-01-12。 作者简介: 王盛鹏( 1974—) ,男,博士生,高级工程师,从事油气地质综合研究。E-mail: wsp_cq@ petrochina. com. cn。 基金项目: 国家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2011ZX05007) 资助。
中国的沉积盆地及其周围广泛发育有火山 岩[1]。作为新 的 油 气 藏 勘 探 领 域,火 山 岩 已 经 引 起了油气勘探者的高度重视。不同岩性的火山岩, 其储层发育特征不同,如杏仁状玄武岩和安山岩发
育较多的原生气孔; 火山角砾岩一般发育较多的角 砾间孔或角砾间溶孔; 凝灰岩、凝灰质熔岩则以基 质溶孔和层间节理缝为主。深入研究火山岩油气 藏储集空间的发育特征以及发育地位于新疆东北部,南与吐哈盆地隔 山相 望,西 与 准 噶 尔 盆 地 相 邻,北 与 蒙 古 国 接 壤 ( 图 1) [21],属于大型含油气盆地边缘的中小型盆 地[22]。盆地发 育 于 古 生 代 造 山 带 褶 皱 基 底 之 上, 为晚古生代—中新生代叠 合 改 造 型 陆 内 沉 积 盆 地[23]。盆地呈北 西 向 展 布 的 条 带 状,整 体 可 以 划 分为三大一级构造单元: 北部隆起带、中央坳陷带 和南缘冲断带。中央坳陷带中马朗、条湖凹陷是最 有利的火山岩油气勘探区域。目前在石炭系中已 发现 3 套烃源岩层: 上石炭统卡拉岗组、哈尔加乌 组以及下石炭统姜巴斯套组。现今发现的火山岩 油气藏主要位于上石炭统卡拉岗组和哈尔加乌组 火山岩体中。
徐深气田A区块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特征与成岩作用的关系

J o u r n a l o f Y a n g t z e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S c i E d i t ) N o v . 2 0 1 3 ,Vo 1 . 1 0 No . 3 2
溶 解 作 用 、构 造 作 用 和 风 化 作 用 、冷 凝 ( 却 ) 收 缩 作 用 ,均 是 有 利 于 储 集 空 间形 成 的具 有 建 设 性 的 成 岩 作 用 ;矿 物 的 多形 转 变 作 用 、 熔 浆 胶 结 作 用 、 压 结 作 用 、 压 溶 作 用 、 交 代 作 用 、 充 填 作 用 、 熔 结 作 用 、 均 是 对 储 集 空 间具 有 破 坏 作 用 的成 岩 作 用 。
[ 关 键词 ] 火 山岩 ; 岩 性 ; 岩相 ;储 集 空 间 ;成 岩 作 用 [ 中 图分 类 号 ]TE l 2 2 . 2 [ 文 献标 志码 ] A [ 文章编号]1 6 7 3— 1 4 0 9( 2 0 1 3 )3 2 —0 0 0 6~ 0 4
徐 深气 田 A 区块 营城组气 藏位 于黑 龙 江 省大 庆 市肇 州 县 境 内 ,构 造 位 于松 辽 盆 地北 部 深 层东 南 断
粒 、杏仁 流纹 岩及 珍珠岩 等 ,其划 分依据 为结 构和 构造 等特征 不 同 。① 普通 流纹岩 :岩 石斑 晶为石 英 和 正长 石 ,基质 为 隐晶质一 玻 璃质结 构 ,岩石 为斑 状结 构 ,发 育 流 纹构 造 、气 孔构 造 、杏 仁 构造 和 块 状构 造 。②气 孔流 纹岩 :发育 程 度较高 的是 气孔 构造 ,且气 孔大 多被拉 长并 同 向排 列 ,溶蚀 作用 常使气 孔扩
成岩相的形成、分类与定量评价方法

成岩相的形成、分类与定量评价方法邹才能;朱如凯;罗平;袁选俊;徐春春;杨华;陶士振;周慧;张响响;何东博;周川闽;王岚;王雪松;李富恒【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年(卷),期】2008(035)005【摘要】根据成岩作用和成岩相对储集层发育的控制作用及与储集层分布的关系,探讨成岩相的形成机理、划分方案与评价方法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和意义.针对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等扩容性成岩相,提出了有机酸性水溶解作用、自云石化等8种主要成岩作用机理.划分出9类扩容性成岩相和7类致密化成岩相,提出了反映岩性、成岩作用和孔渗性3个层次内容的"孔渗级别+岩石类型+成岩作用类型"的成岩相命名方案.在成岩相勘探评价中,强调根据沉积相、测井相、地震相和岩心薄片等综合定量预测,提出了"四个步骤"、"三图叠合"的评价方法和成图方式,根据不同成岩相类型的分布预测有利储集体、"甜点"、成岩圈闭及油气成藏.指出了成岩相的发展方向及成岩学的设想和思考.图16表6参31【总页数】15页(P526-540)【作者】邹才能;朱如凯;罗平;袁选俊;徐春春;杨华;陶士振;周慧;张响响;何东博;周川闽;王岚;王雪松;李富恒【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3【相关文献】1.基于孔隙分形特征的神木气田山西组成岩相定量分类 [J], 滕藤;金江宁;屈元基;李二洋;栗涵洁2.辽河坳陷中基性火成岩相分类及储集意义 [J], 黄玉龙;单俊峰;边伟华;顾国忠;冯玉辉;张斌;王璞珺3.济宁市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及定量半定量评价方法 [J], 贾德旺;刘东;郭泽华;路小慧;张文才;张俊业4.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形成现代化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答记者问 [J], 思雨5.刘峁塬地区C9储层成岩相分类定量评价研究 [J], 庄腾腾;姚征;曹培旺;于向前;李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成岩作用与储层质量

纹岩 和球 粒 流 纹 岩 , 者 占到 熔 岩类 型 的 7 % 以 二 5 上 。流纹 岩 常发 育 大量 的气 孔 , 且 分 布 广 泛 , 并 因 此是 本 区深层 天然气藏 的重要 储集 空 间。 火 山碎屑 岩 是 指 主要 由火 山 爆 发 所 产 生 的 碎
摘
要 徐家 围子断陷位于松辽盆地北部古 中央 隆起带东侧, 断陷期火 山活动强烈, 营城 组火山岩是本 区深层天然气重要 的
储集 空间。对徐家围子断陷营城 组火 山岩 的岩石学特征、 储集空间类型以及 火 山岩的成岩作用研 究表 明 , 区火山岩岩石类 本 型有熔岩和火 山碎屑岩两大类, 以流纹岩、 熔结凝灰岩为主。孔 隙类型有 4种 , 不同的岩石类型具有 不 同的孔 隙类 型组合 , 最
2 1 S i eh E gg 0 e T c. nn. 1 .
石 油 技 术
徐 家 围子 断 陷火 山岩成 岩 作 用 与储 层质 量
胡 文 婷 柳 成 志 赵 辉 栾 慷 周振 东 姚 洪鹏
( 北 石 油大 学 地 球 科 学 学 院 大 庆 1 3 1 ; 东 , 63 8 中海 油 田服 务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油技 事 业 部 燕 郊 0 5 0 ; , 6 2 1 中国石 油 川 庆 钻 探 工 程 有 限公 司长 庆 录 井 公 司 , 安 7 02 ; 国石 油 大 庆 油 田有 限责 任 公 司 采 油 四厂 大 庆 13 0 西 10 1 中 , 6 40; 中 国石 油 大庆 油 田有 限 责 任公 司 采 油 三 厂 大 庆 1 3 1 ) , 6 13
松辽盆地营城组中基性火山岩成岩作用:矿物晶出序列、杏仁体充填和储层效应

松辽盆地营城组中基性火山岩成岩作用:矿物晶出序列、杏仁体充填和储层效应刘万洙;黄玉龙;庞彦明;王璞珺【摘要】利用露头和钻井资料,通过显微镜观测、化学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研究营城组中基性火山岩的矿物晶出系列和杏仁体充填及其储层效应.本区中基性火山岩包括玄武岩、安山岩、玄武安山岩、粗面玄武岩、玄武粗安岩和粗安岩.斑晶矿物的晶出顺序为:橄榄石最早并几乎全部蚀变为蛇纹石、伊丁石和磁铁矿,仅保留橄榄石假象;辉石被斜长石包含或与之交生,说明辉石晶出有的略早于斜长石、有的与之同时.基质呈间隐间粒结构,为比斑晶偏酸性/碱性的板条状微晶长石堆积搭成格架、内充填玻璃质及微晶粒状矿物(橄榄石、辉石和磁铁矿).基质结晶晚于斑晶,晶出序列为微晶粒状矿物→微晶长石→玻璃质.有单成分和复成分两种杏仁体.单成分者主要见硅质和钙质,具结晶世代性,为后生流体沉淀充填形成,可作为储层变差或非储层的标志.复成分杏仁体是原生火山玻璃固态下水合与蚀变作用的结果:包括蛇纹石/绿泥石-火山玻璃、石英-方解石-皂石/方解石和石英-绿泥石-方解石等组合类型,通常可作为储层改善或有效性增加的标志.中基性火山玻璃蚀变分为四个阶段:新鲜火山玻璃(折光率1.57)→水合火山玻璃(折光率降至1.53)→橙玄玻璃(铁镁质微晶矿物集合体)→新生矿物(石英、方解石、蛇纹石、绿泥石、皂石);由火山玻璃变为新生矿物的体积减小或孔隙增加效应为7%~10%.【期刊名称】《岩石学报》【年(卷),期】2010(026)001【总页数】7页(P158-164)【关键词】松辽盆地;白垩系营城组;中基性火山岩;成岩作用;杏仁体;矿物结晶序列【作者】刘万洙;黄玉龙;庞彦明;王璞珺【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庆,163712;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44;P588.1451 引言火山岩从喷出地表到成为油气储层,其间历经了固结成岩、风化淋滤、抬升剥蚀和埋藏改造等地质过程,并在此过程中经受了一系列复杂的成岩作用改造。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成岩作用对储集空间演化的影响

Value Engineering 0引言近年来,新疆三塘湖盆地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展示出其深层火山岩油藏广阔的勘探潜力。
火山岩体分布复杂多变,其本身作为非常规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在经历了复杂的构造运动和风化淋滤作用,使其岩性、岩相复杂多变;其储层成岩阶段划分、各成岩阶段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对孔隙演化规律的影响是本文研究内容,目的在于更加深入了解火山岩有效储层发育规律提供有利依据。
1储集层特征1.1岩石特征在对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化学分析知本区石炭系火山岩以中基性岩浆岩为主,岩石系列为碱性与钙碱性系列组合。
依据我国盆地火山岩目前通行的分类命名原则,本区火山岩可分成两大类,即火山熔岩(约占43.43%)和火山碎屑岩(约占56.57%)。
其中,石炭系火山岩油气储层中,熔岩类主要是玄武岩、安山岩;火山碎屑岩类主要为火山角砾岩,而火山凝灰岩类含油气性稍差。
由于本区碱性-钙碱性火山岩中暗色矿物含量较高,所以稳定性差,极易蚀变。
岩矿鉴定表明,橄榄石多蚀变为伊丁石、褐铁矿;辉石、角闪石多蚀变为绿泥石、磁铁矿;基性斜长石多钠长石化或蚀变为高岭石、绿泥石,个别蚀变为浊沸石和碳酸盐矿物。
另外,储层岩石中,绿泥石、方解石、玉髓、蛋白石、沸石类矿物充填孔缝较为普遍,局部层段可见次生石英充填孔缝。
1.2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对24口径岩心观察及28口径薄片鉴定将本区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划分为孔隙和裂缝两大类型。
孔隙划分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复合孔隙三种类型,按结构进一步划分为12种具体类型,最主要的孔隙为气孔、脱玻化微孔、杏仁体内残留孔、粒间孔和粒内溶孔;裂缝划分为原生缝、次生缝和复合缝三种类型,按结构进一步划分为10种具体类型,最主要的为溶蚀缝、构造裂缝。
2成岩阶段及储集空间的演化阶段划分2.1成岩阶段及成岩环境本次研究将火山岩成岩阶段划分为同生、早埋藏、晚埋藏和表生四个成岩阶段。
每个成岩阶段内,成岩作用与成岩环境密切相关,对储集空间的影响程度不同。
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岩石详细图文解析

一、火成岩概述斑岩(porphyry)以斑状结构为特征的火成岩的总称。
以结构特征对岩石的命名。
斑岩一词,由玢岩演变而来。
玢岩由G.阿格里科拉于1546年首先引入文献,用以描述埃及的淡紫色、具斑点的岩石。
此后很长时期内,斑岩和玢岩分别泛指变化了的具斑状结构的粗面质的安山质岩石。
多数岩石学家认为,大多数斑岩和玢岩在化学成分上属于中性岩和酸性岩,因此常见的斑晶是石英、碱性长石和斜长石。
其中石英常发育六方双锥,具高温石英外形;碱性长石常为透长石、正长石和歪长石,具隐条纹构造或亚显微条纹构造;斜长石一般是中长石,常受岩浆熔蚀,或生成钠质斜长石膜,也可以因岩浆流动作用,构成斜长石的聚合斑晶。
习惯上,将含碱性长石和石英斑晶,或只含其一的斑状结构的岩石,称为斑岩,如花岗斑岩;将含斜长石斑晶的,称玢岩,如闪长玢岩。
如含斜长石又兼有碱性长石和(或)石英斑晶,仍称为斑岩,如花岗闪长斑岩。
含大量自形(有时半自形)铁镁矿物斑晶的斑状岩石,一般为中、基性或超基性脉岩,称作煌斑岩。
辉绿玢岩是指含斜长石斑晶的基性浅成岩。
钠长斑岩和苦橄玢岩分别是含钠长石斑晶和橄榄石斑晶的斑状浅成岩。
无论是斑岩或是玢岩,都是岩浆作用两阶段结晶的产物。
因此,它们的斑晶和基质之间矿物粒级悬殊。
斑晶由早阶段岩浆结晶产生,形成于地下较深部位;而细粒或隐晶质基质为浅位晚阶段岩浆结晶产物。
就最终侵位深度而言,斑岩和玢岩都属浅成岩,并常呈岩墙、岩脉、岩床或小侵入体产状。
斑岩和玢岩随斑晶数量的减少和斑晶与基质之间粒度大小的接近而过渡为深成岩,如斑状花岗岩是相当于花岗斑岩的深成岩或半深成岩;又随斑晶数量减少和基质粒级减小(直至隐晶质或玻璃质)过渡为喷出岩,如斑状流纹岩是相当于浅成相的流纹斑岩的喷出岩。
与斑岩或玢岩有关的金属矿产,常称为斑岩铜矿、斑岩钼矿、斑岩钨矿、玢岩铁矿等,它们都是与浅成岩浆作用和岩浆期后作用有成因联系的重要矿床。
有些半风化的粗面质或粗安质斑岩,因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并被溶出,而称为药石──麦饭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02年 3月
文 章 编 号 :0 1 6 1 (0 2 0 ~ 15 0 10 — 1 2 2 1 )2 0 4 — 8
石 油 褒 露 弛 届
PET RoL EUM GEoLoGY & EXPERI ENT M
Vo _ 4. o 2 l3 N .
Absr c :Ac odi g t h t d e fr c y e nd r s r ors a e f au e fCa b ni r u oc ni o ksi ta t c r n o t e su i so o k tp s a e e v i p c e t r so r o f o sv l a c r c n o
r s r or n r t if r n e i e a y e v r n e t e e v is u de wo d fe e ts d m nt r n io m n s
W a g S e p n ,Li o g ,S i g n h ng e g nT n un P n ,L a g H a ,W a g Do g in , Go n g a g in o n nl g a u Ho g u n
s b q e u n t e su y a e .Ba e n c r s rp in,c si h p,s a n n l cr n mir s o y a d e e n u a u o s i h t d r a s d o o ede c i t o a tngc i c n i g ee to c o c p n l me t a ay i .t e g n r t n fa u e fv la c r c su d rt e t ifr n n io me t n h or s o dngi f n lss h e e a i e t r so o c ni o k n e h wod fe e te v r n n sa d t ec re p n i n u— o l e e s o e ev iswee d s use r m h s cso i g n tcef cs twa o cu e h tdfe e tda e ei n e n r s r or r ic s d fo t e a pe t fd a e e i fe t .I sc n l d d t a i rn ig n tc f e e t n u n e oc n c r s ro r n d fe e te t n s h oc n c r c swh c r p e n e o i d o a d l f esi f e c d v la i e e v is i ifr n xe t.T e v la i o k ih e u td a d d p st n ln l e i h t d r a we e s v r l le y z o i s a d c lrt s n h n i r v d o v o l u o we t e i g n t e su y a e r e ee y f l d b e l e n h oie ,a d t e mp o e b iusy d e t ah rn i t a e c i g Th x e t o ah rn nd l a hi g wa l s l eae o t e i r v me t o e e v i. Th nd l a h n . e e tn fwe t e i g a e c n s co ey r lt d t h mp o e n f r s r or e v l a i e e o r ih d p std u d rwae r mp o e wi o o g n c a i r so oc n c r s r iswh c e o ie n e t rwe e i r v d o ngt r a i cd e o in.Prma y p r swe e v i r o e r s l o fun n a g mo n fmarx d s ov d h l sg ne ae ed m o d a d a l re a u to ti is l e oe e r td.Th e r to c a ims o ub q o s e g ne ain me h n s fs a ue u v l a i e e or o n e utn w r a o x lr to n t u u e. o c n c r s r isp i td o e a e s fre p oa insi he f t r v Ke r y wo ds:v l a i e e v i ;dig n ss o c n c r s ro r a e e i ;we t r a d la hng;s b q e usd p sto ahe n e c i u a u o e o iin;Sa t n h sn n a g u Ba i
(. o eefGoc neadS r yn n i e n ,hn nvrt o Mii 1C lg esi c n u eigE gn r g C i U i syf nn l o e v ei a e i g& Tcnl yB in 00 3 h a ehoo , ei 10 8 ,C i ; g jg n
理 的认 识 , 今 后 火 山 岩 油 气 藏勘 探 指 出 了新 的领 域 。 为
关键词 : 山岩储层 ; 火 成岩作用 ; 风化淋滤作用 ; 水下沉积 ; 三塘湖盆地 中图分类 号:El2 2 T 2 . 文献标识码 : A
I lu n e f d a e e i fe t n v l a i o k nf e c s o i g n tc e f c s o o c n c r c
M a ., 01 r 2 2
两 种 不 同沉 积 环 境 下
火 山岩 储 层 成 岩 作 用 研 究
王 盛鹏 , 一 林 潼 , 孙 大 学 ( 京 )地 球 科 学 与 测 绘 工 程 学 院 , 1中 北 北京 10 8 ; 00 3
4 R s r ntue e o u x l ai . e ac Is t P t l m E po t n& D vl m n,u aOl id P t C ia H miXnag8 9 0 ,C i ) e h ito f re r o eep etTb iFe ,e o hn , a ,i i 3 0 0 hn o l r jn a
2 L nfn rnh R s r stt o Pt l m E poai . agagBa c .ee c I tu e o u xlrt n& D vl m n,e o hn ,aga g H bi 6 07, hn ; a h n i ef re o ee p etP t C i L nfn , ee 05 0 C ia o r a 3R sac ntu e oem Epoai . e r Istt o t l xl t n& D vl m n ,e o hn ,ei 0 0 3 C i ; e h i e fP r u r o ee p etP t C ia B i g 10 8 ,hn o r j n a
t e S n a g u Ba i h a tn h sn,t e e w r wo kn so n i n n sf rv l a i o k g n r t n i cu ig s b e i l n h r e e t id fe v r me t o oc n c r c e e a i n l d n u a r d o o a a
2 中国石油勘探 开发研究 院 廊坊 分院 , . 河北 廊坊 0 5 0 ;. 6 07 3 中国石 油勘 探开发研 究院 , 北京 10 8 ; 0 03
4 中国石油 天然气股份有 限公 司 吐哈油 田分公 司 勘探 开发研究院 , . 新疆 哈密 89 0 ) 3 00
摘要 : 基于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储层 的岩石类型 、 储集空间特征研究 , 别出该区存在 陆上 喷发沉积 和水 下沉积 2种 环境。 识 并通过岩心描述 、 铸体薄片和扫描 电镜微 观显示 以及元素分析等手段 , 重点 从成 岩作用 的角 度对这 2种环境 下火 山岩储层 的发 育特征及影响作用开展研 究。研究认为 , 各种成岩作用对火山岩储层起 到了不 同程度 的影响作用。该区陆上喷发沉积 的火山岩 受沸石和绿泥石填充较强烈 , 后期 又遭受风化淋滤作用 , 使得储层发生明显的改善 ; 风化强度与储层改善有着密切 关系。水下沉 积 的火山岩储层改善主要受有机 酸溶蚀作用影响 , 其原生孔隙不发育 , 发育大量的基质溶孑 。对 水下沉积火 山岩储层 发育机 但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