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营销策划案例事件:史玉柱卖掉脑白金
史玉柱的营销传奇故事

史玉柱的营销传奇故事来源:世界经理人博客争议史玉柱:IT鬼才?还是商场魔鬼?一个循规蹈矩的时代结束了,一个吐故纳新的时代来临了,混乱中,免不了机会主义者大行其道。
于是,有人说:“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真的是这样吗?起码,史玉柱,一个人,几样简单的道具,成就了一个曲径通幽的营销传奇故事,证明了现代商业社会通行的逻辑:英雄不问出处。
竖子成名之外,自有英雄在。
纯粹从阅读的角度看,史玉柱的故事起伏跌宕,引人入胜,剧情有低谷,有高潮;人物有谋略,有作为;有宏大的背景作铺垫,有细节的勾勒以传神,具备了中国话本传奇的一切元素。
然而,史玉柱的故事,仅以饭后茶余的谈资视之,便失去了“史氏话本”传奇的商业价值。
崛起,失败,再崛起,贯穿“史氏话本”传奇的道具很简单,不过是广告和渠道,这也是所有企业拓展市场时必不可少的两件最基本的武器。
但在许多营销人看来,市场环境日趋复杂,消费者愈发理性,竞争者层出不穷,媒体不断细分,受众被撕裂而日益碎片化,致使这两件武器不再具有神奇的力量。
一根铁棒,在东海龙王手里只是一个工具──定海神针,在孙悟空手中却成了降妖伏魔、极具杀伤力的武器。
一样的工具,不一样的思想,其所呈现的效用也是不一样的:以工具的思维模式思考工具的用途,营销人沦为工具的奴隶,为其所役使;以人的灵性发掘工具的价值,从战略高度驾驭工具,营销人才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
没钱做广告,史玉柱赊账;做硬广告效果不好,史玉柱就炮制广告软文;电视不允许播放网络游戏广告,史玉柱就做企业形象广告。
为了吸引经销商参加订货会,史玉柱为其报销路费;在《征途》推出之后,史玉柱如法炮制了保健品的推广方式,目标直指1800个市、县、乡镇,定期将全国5万个网吧的所有机器包下来,只允许玩《征途》游戏,抢占终端……广告和渠道,简单的两个工具,在不同的产品领域,史玉柱都运用得炉火纯青,斩获颇丰,原因何在?事实上,史玉柱从来都没有蔑视工具,蔑视规则,而是自己琢磨规则,琢磨工具的灵活运用,这背后隐藏的更大学问在于“消费者洞察”。
史玉柱创造营销神话背后的10大广告法则

史玉柱创造营销神话背后的10大广告法则近年,略带赌性的“史氏广告”所向披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营销神话。
而在这些以恶俗著称的“史氏广告”背后,却是史玉柱洞悉人性、缜密策划,敢于投入、精于执行的系统性广告策略思维。
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经济寒冬如乌云压顶。
在大家都感受到阵阵寒意,纷纷收缩战线,减少投入,锐减广告准备过冬的时候,却来了一位胆大不怕“冷”的——2008年11月初,在中央一套黄金广告时段,出现了一则似曾相识的广告——“送长辈,黄金酒”,其广告策略如同脑白金和黄金搭档的同胞兄弟一样,都是围绕礼品营销,都用恶俗的广告情节。
黄金酒,是五粮液携手史玉柱联合打造的保健酒。
“史大胆”这次逆“寒”而上,将在中央台投入3个亿,维持3个月高密度投放,豪赌中国保健酒市场。
营销天才史玉柱的广告策略,一直备受争议。
人们都骂他的脑白金广告恶俗,连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恶俗广告”之首。
现在,第二位也被他占据了,是他的另一款保健品——黄金搭档。
有讽刺意味的是,就是这样公认的恶俗广告,却把史玉柱缔造成了身价500亿元的商业奇才。
恶俗而实效的“史氏广告”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让他如此自信。
我们经过研究他的大量案例和访谈,提炼出“史玉柱10条广告法则”,探索“史氏广告”背后的秘密。
第一条:721法则“史氏广告”的实效性,来自大量研究消费者心智,以及对消费心理的精准把握。
史玉柱主张:花70%的精力关注消费者;投入20%的精力做好终端执行;花10%的精力用来管理经销商。
他曾对《赢在中国》的选手说:“品牌是怎么打造的?我建议你本人到消费者中间去。
品牌的唯一老师是消费者。
谁消费我的产品,我就把谁研究透,一天不研究透,我就痛苦一天。
”脑白金成功不是偶然。
在试点城市江阴,他亲自走村串镇,挨家挨户地去走访,和老太老头拉家常。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广告语就来自于这些无意的“闲聊”。
《征途》的成功也不是偶然。
他玩游戏有22年,每天有15个小时充当玩家挑毛病。
史玉柱口述脑白金策划经过

史玉柱口述脑白金策划经过关于名字当时定名字也争论了半天,最后定下名字是在胶州,定为“脑白金”。
当时不敢用脑白金,因为怕和脑黄金产生冲突,就是别人会误认为它是脑黄金的换代产品。
因为脑黄金已经定位到儿童上面了――健脑,如果用脑白金的话,会不会还会让人从健脑上去考虑。
但最后还是用了这个名字。
我们认为这个名字有副作用,但是可以想办法克服。
这个名字的好处是容易记忆。
一个名字如果不上口,不容易记,往往就要花上几十倍的广告力度,才能达到让别人记得住的效果。
虽然名字不是唯一的使产品做好的依据,但是这是核心的重要的一个环节。
凡是做好的产品,大多数名字取得不错。
但也有个别名字取得不好的,最后做得还行的。
如御丛蓉名字不好,终端做得非常好;康泰克名字不好,但时间长,投入多也就做出来了。
如果取一个好名字,可以减轻很多的劳动量,减轻好多压力。
脑白金名字取得是比较好的,有缺点,优点也很突出。
红桃k名字很好。
凡是取名太大众化的,都让人记不住。
所以取名很重要,我们取名还是很成功的。
关于剂型产品的剂型,我们也经过了很多周折。
最早报的产品是胶囊+胶囊,一个胶囊是褪黑素,一个是卟啉铁,一红一白两粒胶囊。
后来报批过程中发现,这样的剂型有问题,这个产品不适合送礼。
因为这个产品体积太小,重量又轻。
97年1月份,报批后又突击修改了,改成了胶囊+口服液。
改的目的还是为了把体积变大一点,做送礼市场。
第一次报批没批下来,第二次又没批下来,直到第四次97年12月才批下来。
97年在江阴试销时,产品连批号也没有。
关于价格最早胶囊+胶囊的定价是18元,但是马上就觉得18元的价格太低了,最后定了38元。
改成口服液后,成本就上去了。
当时策划部在常熟一个月做市场调查,38、48、58、68、78、88,这么多价格去调查。
消费者接受最多的是38和48。
定价不能片面的光看调查结果,要在调查结果上进行分析。
最后大家讨论价格太低不行,反而觉得不值钱,就定在68与88之间。
脑白金—案例分析

目标消费群定位策略——泛细分
交际活跃的中年人、 50岁以上的退休老 年人,最保守数字
也有1.5个亿。
礼品市场 (家庭、 企业、 机关)
保健品市场 (至少7.5亿中 老年人)
全国12.8亿人口
销售市场在中国的分布
脑白金
脑白金
在脑白金上市之初,同行的竞争者还是比 较多的。
如★三株口服液(分析) ★太太口服液 ★养生堂 ★红桃K(分析)介人评价:影视太俗气,没品位;平面广告虚 夸 ,性质严重。
老百姓评价:有点搞笑、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效 果一般。
与好创意相反的广告容易形成“记忆点”,同 样达到了印象深刻的效果。
报纸、网络、广告人以及消费者对脑白金广告 形成争论,结果间接扩大了脑白金品牌的知名 度。
脑白金
分析步骤
◆ 脑白金发展历程 ◆ 营销状况分析 ◆ 识别问题 ◆ 营销战略分析 ◆ 总结
脑白金
脑白金
脑白金
● 1997年,巨人飓风般的倒闭之后,史玉柱痛定思痛,决心要 从保健品新爬起来。 ● 1998年, 经过一年的摸索,一种新的保健品-“脑白金”凸 显于人们面前。 ● 2000年,脑白金的年销售额即达到12亿元! ● 从2001年以来,销售额稳步增长,知名度大大提高。 ● 从2002年开始,一句俗不可耐的广告语——“今年过年不收礼, 收礼只收脑白金”开始频繁响起在我们耳边,史玉柱新创的品牌 “脑白金”随着这一广告变得家喻户晓,成名的背后是史玉柱创 办的上海黄金搭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了疯狂的增长。 ●不到两年时间,这家公司旗下拥有的“脑白金”、“黄金搭档” 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品牌之一,脑白金连续四年夺得中国保健品 单品销售冠军,而2002年开始投放市场的黄金搭档,2003年的销 售额就比2002年增长了3.98倍——一时间中国保健品单品销售的 冠亚军便成了史玉柱的囊中之物。
3史玉柱-营销案例

《市场营销案例》之三史玉柱:脑黄金、脑白金与黄金搭档史玉柱曾经为莘莘学子带来创业神话,也曾经给企业家树立一个失败的典型标靶:巨人集团的跌宕沉浮记录了他曾经有过的辉煌顶点与人生低谷。
不过,到了2001年,这一切开始重新改写:他从跌倒的阴影中努力地再爬起来。
随着铺天盖地的广告,带着史玉柱印记的脑白金——健特生物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风头之劲比当年的“脑黄金”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大张旗鼓开展二次创业的同时,史玉柱宣称要还清欠债,并将“敢于承担个人责任”写进新公司的经营理念,用行为宣示了“追求诚信才能东山再起”的游戏规则。
在民营企业家命运沉浮变幻的序列中,史玉柱再次崛起的故事,让“执着与毅力”突显出魅力与价值。
他用区区50万元启动“脑白金”,在背负数亿债务的情况下,只用不到3年的时间就创造了年销售额10个亿的奇迹。
史玉柱如是说人真正成长的时候,大都是逆境。
巨人集团在1994年后,因成功开发脑黄金,羸得市场满堂喝彩而“晕头转向”,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真正实力,仓促上马巨人大厦。
开始设计为18层,后来觉得不过瘾,加到38层、64层、72层、88层。
然而在这“大跃进”的背后,却埋下了危机的种子,终于在1997年1月爆发。
其实此前,公司也有预感,因为运转正常的现金流突然转不动了。
加上全国各家媒体的3000多篇报道,让公司再在珠海发展的可能性己经微乎其微,于是只有转战华东,另谋出路。
史玉柱说,在逆境中做事是冷静的。
生活在逆境中比生活在成功中要舒服一些——没有报执法部门不断检查,没有了拉赞助的不断敲门游说,没有……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巨人当时一下窒息了,倒是好事,如果病程拖得太长,反而更加痛苦。
经过抉择,公司决定留下10人留守珠海,其余人来到江苏江阴,做的还是保健品。
在已经不多的几十万资金中,抽出10多万,委托当地一家保健品公司开始生产脑白金,生产几百箱后,又在广告上投下10多万巨资,江阴市场就这样被打开了。
以后的进展也就变得很程序化,拿在江阴赚的钱,启动无锡市场;拿无锡赚的钱,启动其它市场。
史玉柱与脑白金

三、潜在危机
夸大功效。河南、四川省的卫生厅曾查 封过脑白金的产品。 碧海银沙网站调查结果显示:46.36%的 人认为“没有感觉”;20.12%的人认为 “不能消除病患”。 媒体的围剿。
四、突围“黄金搭档”
2001年,脑白金尚在热销之时,史玉柱 已经开始推广新产品“黄金搭档”。 史玉柱在脑白金的专卖过程中,尽赚 1.46亿,功成身退。
五、民营企业的十三中死法(1)
不正当竞争。 碰到恶意的“消费者”。 媒体的围剿。 媒体对产品的不客观报道。 主管部门把企业搞死。 法律制度上的弹性。 被骗
五、民营企业的十三中死法(2)
“红眼病”的威胁。 黑社会的敲诈。 得罪某手中有权利的官员。 得最某一恶势力。 遭遇造假。 企业家自身安全问题。
商业奇才史玉柱:从巨人汉卡 到脑白金
一、市场策略
农村包围城市。首先启动江苏省江阴, 广告投放不过10万。 98年,开始启动无锡、南京、常熟、常 州等市场。 99年,上海健特公司在上海徐家汇区注 册。
二、广告策略
软文炒作策略。“美国人睡的香,中国 人咋办!”;“一天不大便=吸三包 烟!”。 轰炸式电视广告,严格监督播出质量。 2002年春季期间,创下单月销售额过2亿 元的历史记录。 礼品定位。
案例4:大起大落的商界企业家史玉柱(精选合集)

案例4:大起大落的商界企业家史玉柱(精选合集)第一篇:案例4:大起大落的商界企业家史玉柱案例2:大起大落的商界企业家史玉柱一案例名称:大起大落的商界企业家史玉柱二案例适用:本章第一、二节资本循环与周转三案例来源:《史玉柱商界沉浮启示录》王宇著四案例内容:(1)大起大落的商界企业家史玉柱。
据《金羊网一新快报))2007年5月8日等多家媒体报道:1997年1月19日下午,一份从珠海总部传来的急件交到了史玉柱的手中,这是深圳《投资导报》一篇头版头条文章的复印件,题为《“巨人”史玉柱身陷重围》。
该文披露了巨人集团资产已被法院查封、集团拖欠员工三个月工资、一名副总裁和七名分公司经理携款携物失踪,以及其保健品开发付出上亿元学费等事实。
史玉柱大惊失色,巨人集团的危机由此大白于天下。
墙倒众人推,媒体的狂轰滥炸、一系列负面报道使得“巨人”和史玉柱深陷重围。
得到消息的债权人蜂拥而至,将巨人集团总部办公楼围得水泄不通。
巨人大厦停工,总部办公楼被拍卖抵债,银行账户被法院冻结,巨人集团欠债2.5亿元,名存实亡。
人们都以为这下史玉柱是彻底完了,欠债让他再活三辈子也不可能还清,没有人相信他还能东山再起。
“巨人”兵败如山倒,遭遇“滑铁卢”,其祸根是1992—1993年犯下的战略错误,经过几年的积累,终于在1997年全面爆发。
因此,史玉柱要想东山再起并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从根本上纠正这种战略失误,而当战略错误纠正之后,资金问题就成了首要问题。
当时,“巨人”濒临破产倒闭的绝境,能够抵押的资产早已被抵押、查封和拍卖,任何想通过资产抵押贷款的渠道都已被堵死。
而且,当时对巨人集团来说,任何一般性的参股经营也已成为不可能。
但是,“巨人”两个字却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在当时中国企业的品牌中无人能及。
这时,何学林为史玉柱设计的是“零成本”收购方案,即收购方不需要掏一分钱,但条件是“整体接收”,接受巨人集团的所有资产和负债,承担所有债权债务。
史玉柱口述脑白金策划经过

史玉柱口述脑白金策划经过史玉柱口述脑白金策划经过我在创业的道路上走了很长的一段路程,跌跌撞撞,也尝试了很多不同的企业领域。
脑白金是我创业的一次尝试,也是一次失败的经历。
但是,它留给我的启示和经验是值得分享的。
当时,我在一个银行工作,同时跟一个中药厂家有着合作,这个中药厂家生产的的“脑残”,走的是非药品的营销路线,但销售不太理想。
那时,我就想:“既然脑残效果不佳,为什么不改变一下名字呢?”于是,我便开始深入地思考一个新名字叫什么,能吸引人,能让人记忆深刻,能转变销售的营销路线。
我首先想到的是“脑白金”。
说到这里,让我来向大家讲述一下脑白金的品牌策略制定过程。
首先,我非常清晰地认识到,一个品牌名字很重要。
要想国人接受,必须要能够有一个好听、好记的名称,并且要有一定的美感。
于是,我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脑白金”。
接下来,我给脑白金做了一番改革。
首先,把所谓“非药品”改成“营养品”,增加了产品的时效性,从而提高了销售量。
其次,在推广上,我对产品进行了巨额的资金投入,到各大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和推广活动。
短时间内,脑白金迅速成为轰动全国的知名品牌。
我们的市场营销策略非常简单:打广告,打的频繁而刺激,广告语也非常有力,概括了产品的好处,让人有一定的期待和信任。
但是,这场成功却并不久远。
我们接到了消费者的投诉,几乎每天都有。
原因是我们虚假宣传:让脑白金看起来好像可以治疗各种疾病。
这并非事实,而是我们夸大的营销手法。
我当时的态度是很高傲的,认为这是我们营销手法的必然结果。
但实际上,这种营销方式却严重违背了消费者的信任和权益,进一步引发了产品的质量问題。
人们的质疑旋即就出现了:他们倍感失望。
这让我非常沮丧也很自责,一度交口称赞的产品,竟然被质疑了。
这就导致了我这次企业的失败。
我在当时没有认识到品牌的保护和贡献的重要性,而是将其视为掩护,使得战略失去了切实的理解。
到今天我都非常抱歉的是,我对那个名字表现出了轻蔑,误以为它仅仅是一个名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大营销策划案例事件:史玉柱卖掉脑白金
事件:史玉柱卖掉脑白金
2002年11月23日,健特生物(000416)发布公告称:上海健特将所拥有的“脑白金”注册商标所有权以1.46亿元的价格转让给无锡健特,同时黄山亘兴与上海健特退出脑白金产品销售业务。
这一则关于脑白金商标权买卖的消息再次使风云人物史玉柱浮出水面。
巨人大厦坍塌之后,史玉柱个人负债两个亿一下子成了中国最贫穷的人,是脑白金拯救了史玉柱,又是史玉柱创造了脑白金的销售奇迹。
自从脑白金上市后,在保健品行业就一路飙升,它不但帮助史玉柱还清了欠款,而且在2000年,其销售额已经超过10亿元,史玉柱在全国建立起了拥有200多个销售点的庞大销售网络,规模超过了鼎盛时期的巨人集团。
脑白金2002年一直都是在被封杀中战战兢兢的度过。
先是被工商部门查出涉嫌“虚假广告”,然后“功效”被《南方周末》质疑,后来又被国内名人控告广告侵权等等,脑百金
可谓饱经风霜。
营销界对脑白金更是指责声一片,因为狂轰烂炸了几年的“送礼就送脑白金”的广告已经让消费者忍无可忍,因为大家都替史玉柱着急,花了大价钱却没有得到个好品牌。
当史玉柱几番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之后,许多人认为已经解决了资本问题的史玉柱会改弦易张,凭借资本优势发动品牌打造运动。
理由是,你看,快榨干油水的脑白金卖了,黄金搭档还拉上了中国营养学会、瑞士罗氏,并且在电视广告中出现了“健特生物”的企业
名称,不是在做品牌,是做什么?
但是从最近黄金搭档的广告“送礼就送黄金搭档”这种老瓶装新酒的广告宣传,完全一个克隆脑白金做产品不要品牌的做法,不得不让人反思,史玉柱到底要不要做品牌?
《成功营销》视点:黄金搭档重祭送礼旗
中国的保健品市场从开始到现在从来就不是庙堂,只有江湖之说,在江湖没有品牌。
脑白金没有要品牌,如今的黄金搭档也如此,也不打算要品牌。
营销业界普遍认为,广告是品牌建立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脑白金的电视广告不仅在广告圈子里没有好名声,而且老百姓对其遍地开花、无所不在的广告也不厌其烦,知名度很大,
但品牌美誉度却根本谈不上。
但正是这谁都瞧不上的广告,却成功地把脑白金由产品的功能诉求转向礼品诉求,数倍放大了改善睡眠、润肠通便这一消费群体,抢占了礼品市场大蛋糕的巨大份额。
另外一个巨大作用是,有效转移了消费者对脑白金到底有没有效果的怀疑视线,因为礼品最大的特点就是,购买者和使用者并不是同一个人,即使使用者觉得不怎么样,但碍于面子也不会反馈传
播。
史玉柱卖掉脑白金之后开始运做的黄金搭档,同样也没有打算要品牌的意思。
这点可以从投放的广告上看出来。
黄金搭档最初在央视和各地投放的广告版本就是恐吓形的:画面上缺少矿物质的动画小人嘟喽嘟喽地倒了下去,其言外之意,就是吓唬消费者,缺了这东西,结果就完蛋,接着就告诉你该怎么办——来服用这种专门为中国人量身定制、全面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的黄金搭档吧。
最后又把脑白金广告里面用过的几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拎出来,
奶声奶气地说声:“乖乖,真的有效”。
可以说,黄金搭档这版广告完成了新产品上市初期对消费者的教育功能,告诉了消费者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的危害,黄金搭档就有这些东西,并且强调是专门设计,适合你的。
在完成了这个使命之后,黄金搭档也同样打出了礼品概念,送礼就送黄金搭档。
其目的和作用
几乎和脑白金主打礼品概念一样。
保健品市场不要品牌
可能有人会说,黄金搭档这时候改换送礼诉求是为配合元旦、春节的“两节”销售。
其实依笔者分析,打礼品一个深层次目的还是弱化产品功能,防止在功能上受到消费者和媒体质疑。
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了会有不良反应,但是多了同样也会有副作用,服用不当,后果还可能相当严重。
礼品的购买、使用分离,则最大程度地消除了这种使用者的抱怨。
中国的保健品市场从一开始就从来不是庙堂,只是江湖,江湖没有品牌。
脑白金没有要
品牌,如今的黄金搭档也如此。
脑白金:品牌值几个钱
营销活动赚钱是硬道理,像品牌、产品、广告、渠道、服务等不过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工具而已,如果能不要品牌可以赚更多的利润,放弃品牌也不妨。
如果说脑白金根本没有要品牌的话,那么脑白金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黄金搭档也是坚持着
同样一种观念:品牌值几个钱。
下面不妨对比一下:
命名,还是金的好。
从巨人“脑黄金”开始,到加强睡眠用的“脑白金”,反正就是金。
现在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了也照方抓药——黄金搭档,就是不能缺了一个老百姓觉着贵重值
钱、品质纯正的“金”字。
包装,抢眼夺目、能最大程度吸引注意力的的蓝底琥珀体。
脑白金这么打扮,黄金搭档也如是,反正都是同一个化妆师,风格也当然一样了。
蓝底琥珀体,能打眼、有回头率就行,
管她艳俗还是超尘脱俗。
软文,抓心就行。
脑白金的软文启动市场,黄金搭档同样如此,先后推出了《营养不良害孩子》、《中国人怎么吃饭》、《海军上将的悲剧》、《白米惹的“祸”》、《美国报道:人无维生素,只能活10天》等功效软文,先大棒后萝卜的教育消费者。
广告,高密度轰炸和送礼诉求,这就不用再熬述了。
价格,都是心理定价。
脑白金零售价五六十块钱,黄金搭档同样是每盒五六十块钱,定位礼品,属于典型的心理定价,而不是采用通常的成本定价法。
如脑白金“有效就是硬道理”,营销活动赚钱是硬道理,像品牌、产品、广告、渠道、服务等不过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工具而已,如果能不要品牌可以赚更多的利润,放弃品牌也不妨。
不受品牌诱惑,特例独行地卖产品、赚钱就行了,何必动不动给自己的营销活动贴金说
是做品牌呢。
实际上,礼品是典型的低介入度产品,做这样的产品,不要品牌也没关系,只要广告跟上就行。
也许脑白金、黄金搭档运做的最大意义就在于颠覆USP(独特主张),把消费者高介入度的产品转化为低介入度的产品,复杂问题简单化,或者在最短时间内把高介入度产品
转变成低介入度产品,这时候要不要品牌已经是次要的了。
但是,品牌的最大作用应该体现在高介入度产品上,而非低介入度产品。
像电脑属于典型的高介入,中央处理器(CPU)、显卡、声卡、显示器等等,这种高介入产品的消费行为是认知、态度、行为、评价,因此品牌传播是宣传的重点。
而礼品是非常典型的低介入度产品,其特点是,购买者与使用者分离;心理价值大于效
用价值;其产品的定价是心理定价,而非成本定价,礼品广告效果是让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顺序跳过态度,认知完了就行动了,甚至没有评价这一过程,是购买行为顺序中最短的。
这一发现并付诸实践,是史玉柱对产品营销的最大贡献之一。
对于企业,赚钱才是关键,史玉柱深谙其中的道理,从脑白金到黄金搭档,他也许就没
有考虑过品牌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