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 乙酸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732乙酸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732乙酸

4.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6O,则乙醇与 过量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 18O的物质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答案:C
5.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甲试管(如图)中加入2 mL浓硫酸、3 mL乙醇和2 mL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并加入混合液,用小火均匀地加热 3~5 min。 ③待试管乙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乙,并用力振荡, 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33]__酯__基__
乙酸乙酯
[即学即练]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乙酸的官能团是羟基。( × ) (2)可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乙醇和乙酸。( √ ) (3)可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以CaCO3为主)。( √ ) (4)制取乙酸乙酯时,适当增大乙醇的浓度,可使乙酸完全反应。
答案:D
[提升2] 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燃料、香料等工业,在中学化学 实验室里常用下图装置来制备乙酸乙酯。(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已知: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密度 (g/cm3) 0.789
1.05
0.90
熔点 (℃) -117.3 16.6
-83.6
沸点 (℃) 78.5 117.9
77.2
溶解性
(2)制备精品(图2) 将B中的液体分液,对乙酸乙酯粗品进行一系列除杂操作后转移到C 中,利用图2装置进一步操作即得到乙酸乙酯精品。 ①C的名称是_蒸__馏__烧_瓶__。 ②实验过程中,冷却水从___b__(填字母)口进入;收集产品时,控制 的温度应在___7_7_._2__℃左右。

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酸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酸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酸教案
一、基本信息
1. 化学名称:二乙酸
2. 分子式:C4H6O4
3. 分子量:146.1 g/mol
4. 物态:固体
5. 性质:无色结晶,易溶于水,呈酸性
6. 用途:食品添加剂、医药制剂、溶剂等
二、二乙酸的结构
1. 二乙酸的分子式和结构式
2. 二乙酸的官能团分析
3. 二乙酸的化学性质
三、二乙酸的合成及反应
1. 二乙酸的合成反应
2. 二乙酸的酸碱中和反应
3. 二乙酸的酯化反应
四、实验
实验一:二乙酸的制备
实验二:二乙酸的性质测试
实验三: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五、知识点回顾与拓展
1. 二乙酸的水解反应机理
2. 二乙酸与金属的反应
3. 二乙酸在工业上的应用
六、练习题
1. 请写出二乙酸的分子式和结构式,并分析其官能团。

2. 请简要描述二乙酸的合成反应过程。

3. 二乙酸用作食品添加剂的原因是什么?
七、作业
请同学们完成练习题,并自行查阅二乙酸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并撰写一份小论文。

八、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二乙酸的基本信息、结构、性质、反应及应用,并进行了实验操作,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2册 《乙酸》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2册 《乙酸》学案设计

《乙酸》学案设计一、学习目标(1)知道乙酸的组成与结构特点,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2)关联乙酸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点 (羧基) ,建立用途、性质、结构之间关联的学习思路,认识乙酸的性质与官能团羧基之间的关系。

(3)通过有机物的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从官能团分析的角度认识陌生有机物的性质。

二、学习过程一、选择题1.下列方法不能用于区分乙酸与乙醇的是A.闻气味B.观察颜色C.滴加NaHCO3溶液 D.加入金属铝2.下列关于乙酸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所以它可以与碳酸盐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B.乙酸具有酸性,所以能与钠反应放出H2C.乙酸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所以它能使溴水褪色D.乙酸在温度低于16.6 ℃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3.下列有关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溶液俗称冰醋酸B.乙酸的结构简式为242C H OC.乙酸熔点低,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D.乙酸的官能团是羧基O||H C OH--,或写作COOH-4.可以说明CH3COOH是弱酸的事实是A.CH3COOH与水能以任何比互溶B.CH3COOH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CO2C.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H+)=0.001 mol·L-1 D.1 mol·L-1的CH3COOH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5.下述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二、实验题6.在中学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a中需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各2mL以及乙醇3mL.正确的加入顺序是____________.(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3)实验中加热试管的目的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6.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最后再加入冰醋酸在试管a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加快反应速率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以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b中的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乙酸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乙酸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乙酸教学目标:1. 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2. 掌握乙酸的制备方法和应用;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乙酸的结构和性质;2. 乙酸的应用。

教学难点:1. 乙酸的制备方法和反应机理;2. 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和试剂:乙酸、乙醇、硫酸、硫酸钠等;2. 实验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3. 相关教学资料和案例。

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展示一些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对乙酸感兴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乙酸的性质:1. 结构和物理性质:介绍乙酸的化学结构和常见的物理性质;2. 化学性质:讲解乙酸的酸碱性质和氧化性质,以及其与其他物质发生的反应。

三、乙酸的制备方法:1.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乙酸的合成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乙酸的制备原理;2. 反应机理:讲解乙酸的合成反应机理,并对反应条件进行讨论。

四、乙酸的应用:1. 工业应用:介绍乙酸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2. 生活应用:讲解乙酸在食品保鲜、清洁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五、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乙酸在生活中的更多应用场景,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或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在家里继续深入学习乙酸的相关知识,并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乙酸的性质和应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未来的学习中,可以进一步拓展乙酸的相关知识,深入了解其在现代化工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高中化学】第二课时乙酸 课件 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高中化学】第二课时乙酸 课件 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思考:饱和一元酯和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相同,说明了什么?
3、酯的命名 (根据酸和醇的名称来命名,某酸某酯)
4、酯的物理性质、存在及用途 物理性质:密度一般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溶于乙 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 存在:酯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低级酯是有芳香气 味的液体,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花草中。 用途:作溶剂,作制备饮料和糖果的香料。
2CH3COOH + CaCO3 = (CH3COO)2Ca +H2O+CO2↑
判断酸性强弱顺序: 酸性: CH3COOH>H2CO3
三、化学性质 (有机弱酸)
1 、酸的通性:
①能使指示剂变色 ②能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2CH3COOH+2Na→ 2CH3COONa+H2 ③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CH3COOH+NaOH→CH3COONa+H2O ④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2CH3COOH+Na2O→2CH3COONa+H2O ⑤能与某些盐发生反应
实验探究二: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实 验 步骤
1、在一支大试管中先加入3mL无水乙醇,然后边振荡 边慢慢地加入2mL浓硫酸,冷却后最后再加入2mL无水 乙酸,振荡均匀后加入两小块碎瓷片。 2、按图示装置连接好,用盛 5mL饱和碳酸钠溶液小试管 收集产物,要注意导气管口 只能靠近但不能插入液面下, 用酒精灯缓慢加热。
5、化学性质
稀硫酸
CH3COOC2H5 +H2O △ CH3COOH +C2H5OH

CH3COOC2H5 +NaOH
CH3COONa + C2H5OH
注意:1、酯在酸(或碱)存在下,水解生成酸和醇。 2、酯的水解和酸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 3、在有碱存在时,酯的水解趋于完全。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乙酸性质》教学设计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乙酸性质》教学设计

《乙酸性质》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2001年4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将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的改革思路。

根据新课程理念,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根据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式改为主动探究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我在讲乙酸的酸性时只提供试剂,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动脑思,动口说,动手做,互相探究,互相合作,在应用旧知识探讨新问题中感受到我也行的成功体验。

本节课试图体现教改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知识结构:从知识结构上看,包含了两部分内容即乙酸和羧酸,乙酸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两者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本节分两课时完成,其中第一课时包含乙酸概述、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乙酸的性质研究。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整体上看,乙酸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既是醇、酚、醛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酯(油脂)类化合物的基础。

故本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写出乙酸的分子式和结构式,能说出羧基的结构特点;2.能描述乙酸的物理性质,说出乙酸又称为冰醋酸的原由;3.能写出乙酸具有酸性的化学方程式,并能描述相应的实验现象,能比较乙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4.能写出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明确酯化反应的实质,能说出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的作用,能描述制备乙酸乙酯时加入碎瓷片以及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的原因,能说出酯化反应的概念。

5.能够初步熟悉制备乙酸乙酯的有关操作。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设计、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和求实、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乙酸》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乙酸》教案

《乙酸》教师行为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导入1.糖醋鱼,松鼠桂鱼,香甜可口,酸酸的,看得人直流口水,你知道他们的美味离不开一种重要的调料,是什么吗?2.醋的来源(PPT展示)3.两千多年来,食醋把我们的生活调理的有滋有味,是食醋中的哪种成分的功劳呢了解醋的来源思考并回答:乙酸讲述醋文化,让学生感受化学自古以来就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习兴趣(二)知识点一:乙酸物理性质、结构1.观察乙酸(颜色、状态、气味),并总结乙酸的物理性质2.展示乙酸的球棍模型【板书】一、物理性质二、结构1)分子式:C2H4O22)结构式:H CHHCOO H ————|||3)结构简式:CH3COOH4)官能团是羧基:—COOH 归纳:无色刺激性气味液体,熔点16.6℃,低于16.6℃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

乙酸易溶于水和酒精。

认真观察,将球棍模型传给其他同学。

通过球棍模型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乙酸的球棍模型,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进而顺理成章的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三)知识点二:乙酸化学性质【过渡】生活中,醋酸可以除去水垢,利用了乙酸的什么性质呢?酸的通性?【板书】三、化学性质1)、乙酸的酸性(断O-H键)CH3COOH CH3COO- + H+【设问】烧鱼时常加醋并加点酒,这样鱼的味道就变得无腥、香醇【板书】2)酯化反应【讲述】【板书】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反应类型:酯化反应、取代反应、可逆反应酸性回顾酸的通性①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②与活泼金属反应Mg+2CH3COOH−→−(CH3COO)2Mg +H2↑③与金属氧化物反应CuO+2CH3COOH(CH3COO)2Cu+H2O④与碱反应NaOH+CH3COOHCH3COONa+H2O⑤与部分盐反应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酸性: 乙酸 > 碳酸酸的通性学生初中就已经掌握,非常熟悉。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醇与乙酸:乙酸》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醇与乙酸:乙酸》PPT课件

【问题讨论】 a.步骤(1)装好实验装置,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 __________________。 b.根据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可知乙酸乙酯的物理性 质有________________。
c.试管②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d.从试管②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理性质 低有级机酯溶剂(如,乙具酸有乙芳酯香气)密味度。比水_小__,_不__溶__于水,易溶于
3.用途 (1)用作香料,如作饮料、香水等中的香料。 (2)用作溶剂,如作指甲油、胶水的溶剂。
三、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微思考】 什么是官能团?苯环是官能团吗?是不是所有的有机物 中都有官能团? 提示:决定有机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官能团。 苯环不属于官能团。并非所有的有机物中都有官能团, 如烷烃、苯的同系物等。
知识点一 乙醇、水、碳酸、乙酸中羟基活泼性的比 较 【重点释疑】 1.理论分析
电离程度 酸碱性 与Na 与NaOH
与NaHCO3 羟基中氢原 子的活泼性
乙醇 不电离
中性 反应 不反应 不反应
水 微弱电离
中性 反应 不反应 不反应
碳酸 部分电离
弱酸性 反应 反应
不反应
乙酸 部分电离
弱酸性 反应 反应 反应
2.组成与结构
【巧判断】 (1)乙酸中含有双键,因此属于不饱和烃。 ( ) 提示:×。乙酸中含有氧原子,属于烃的衍生物。 (2)乙酸的结构简式可以写成CH3COOH或COOHCH3。 ( ) 提示:×。乙酸的结构简式只能写成CH3COO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浓H2SO4 (1)CH3COOH+HOCH2CH3 ―――→ △
CH3COOCH2CH3+H2O (2)平衡气压、冷凝回流 (3)乙 b
其冷凝效果更好,同时减少酯的挥发
(4)①防暴沸 ②浓硫酸 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溶解乙醇,反应乙酸,降低乙酸
③饱和 Na2CO3 溶液 乙酯的溶解度
(1)除杂试剂的选择及方法:
提示: 催化剂 (1)HCOOH+HOCH3 ――→ HCOOCH3+H2O △ (2)酯化反应实质为酸脱羟基,醇脱羟基氢,则生成的酯

,故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62。
点此进入
点此进入
①表现酸性时断裂化学键①;
②发生酯化反应时断裂化学键②。
(2)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今有两瓶溶液标签模糊不清,已知为乙醇和乙酸,试用简单的 化学方法鉴别开来(至少写两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方法1:滴加少量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者为乙酸,另一 为乙醇; 方法2:分别滴加少量NaHCO3溶液,产生无色气泡者为乙酸, 另一为乙醇; 方法3:分别滴加少量新制Cu(OH)2溶液,蓝色絮状沉淀溶解者 为乙酸,另一为乙醇。
1试管Ⅰ中碎瓷片作用:防暴沸。 2反应液的混合:先向试管中加 入3 mL无水乙醇,一边摇动,一边 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冰 醋酸。 3导气管末端位置:恰好和液面 接触,目的是防倒吸。
3.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最好的方法是
A.用水洗 B.用盐酸洗
(
)
1.分子结构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C2H4O2
CH3COOH
羧基 (—COOH)
2.官能团
(1)官能团:反映一类有机化合物共同特性的基团。
(2)常见官能团(写化学式): 羟基→ —OH ,醛基→ —CHO , 羧基→ —COOH ,碳碳双键 → 3.物理性质 俗称 醋酸 ,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温度低于16.6℃凝 结成固体,纯净的乙酸又称为 冰醋酸 ,易溶于水和乙醇。 。
实验结论
在有浓硫酸存在、加热条件下,乙醇 和乙酸发生反应,生成无色、透明、 不溶于水、有香味的液体——乙酸 乙酯。
除杂方法
1所用试剂:饱和Na2CO3溶液。 2原理:①溶解乙醇,②反应乙 酸,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3分离方法:分液法。
注意事项
(4)实验过程中选用的用品及试剂有:
①碎瓷片,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酸、乙醇以及____________,该试剂作用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晨背关键语句
知识点一
理解教材新知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专 题 3
第 二 单 元
第 二 课 时
把握热点考向
考向一 考向二 随堂基础巩固
应用创新演练
课时跟踪训练
1.乙酸的结构简式:CH3COOH,官能团:COOH(羧基)。 2.鉴别乙酸的两种方法: (1)滴加石蕊试液变红; (2)滴加 Na2CO3 或 NaHCO3 溶液产生气泡。 3.乙酸的酯化反应: 催化剂 CH3COOH+HOCH2CH3 ――→ CH3COOCH2CH3+H2O, △ 反应实质:酸脱羟基,醇脱羟基氢。 4.除去乙酸乙酯中乙酸或乙醇的试剂为饱和 Na2CO3 溶液, 其作用有三: (1)溶解乙醇;(2)反应乙酸;(3)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1.酯化反应
(1)酯化反应的概念:酸与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2)酯化反应的原理:酸脱 羟基 醇脱羟基氢。 (3)酯化反应的特点:属于 可逆 反应。
2.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实验及注意事项
实验装置
反应条件
实验现象
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且加热。
试管Ⅱ中液体分层,上层为透明的油 状液体,并闻到香味。
催化剂 CH3CH2OH △
+H2O, 乙装置中长玻璃导
管 c 的作用是平衡气压,冷凝回流。冷凝水从 b 口进,a 口出冷凝 效果好。甲、乙两装置相比较,可看出乙装置更好,因为其冷凝 效果好。液体加热时为防暴沸应加入碎瓷片,而反应的催化剂和 吸水剂为浓 H2SO4。为了溶解乙醇,使乙酸充分反应,降低乙酸 乙酯的溶解度而便于收集较纯净的乙酸乙酯,所以试管 A 及锥形 瓶 B 中盛放的是饱和 Na2CO3 溶液。
2.下列物质中,能与乙酸发生反应的是
(
)
①石蕊Βιβλιοθήκη ②碳酸钙③氢氧化铜④金属铝
⑤氧化镁
A.③④⑤ C.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乙酸溶液显酸性,且比H2CO3酸性强,因此,滴 加石蕊能变红,能与活泼金属(Al)、金属氧化物(MgO)、
碱[Cu(OH)2]、盐(CaCO3)等发生反应。
答案:D
[例2]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甲、乙两套装置(如下图所
示)进行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乙酸和乙醇进行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装置中长玻璃导管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凝水应该从__________进入。 (3)甲、乙两套装置中效果比较好的装置是________,原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用氢氧化钠溶液洗
D.用饱和Na2CO3溶液洗
解析:除去乙酸乙酯中乙酸应用饱和Na2CO3溶液。 答案:D
[例1]
下列关于乙酸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它可以跟碳酸盐溶液 反应,生成CO2气体
B.乙酸能跟钠反应放出H2且比乙醇与钠的反应剧烈
C.乙酸与乙醇的反应是中和反应 D.乙酸在温度低于16.6℃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
一元酸。 答案:(1) (2) (3) (4)
1.乙酸的弱酸性 (1)乙酸是一元 弱 酸,具有酸的通性,其电离方程式
CH 为 CH3COOH 3COO +H 。
- +
(2)写出乙酸与Na、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2CH3COOH+2Na―→2CH3COONa+H2↑ ,
② 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 。 2.水分子、乙醇分子和乙酸分子中的羟基性质的比较
③试管A和锥形瓶B内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作
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乙 酸 与 乙 醇 的 酯 化 反 应 方 程 式 为 CH3COOH +
比较项目 氢原子的活动性 电离程度 醇羟基 水羟基 ――――→ 逐渐增强 极难电离 极微弱电离 部分电离 酸羟基
比较项目 酸碱性 与钠反应 与NaOH反应 与NaHCO3反应 与Na2CO3反应
醇羟基 中性
水羟基 中性 反应放氢气
酸羟基 弱酸性



(“”表示不反应,“”表示反应)
①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或乙醇应用饱和 Na2CO3溶液,采用分液法分离生成的酯和Na2CO3溶液。 ②除去乙醇中的少量乙酸,应加入少量生石灰并蒸 馏得到乙醇。 (2)蒸出乙酸乙醇时,为防止发生倒吸,可采用如图 所示装置。
甲酸(HCOOH)和甲醇(CH3OH)也能发生酯化反应。 (1)类比乙酸和乙醇的反应原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2)若甲醇中氧为18O,则生成酯的相对分子质量 8 是多少?
1.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乙酸俗名醋酸,又叫冰醋酸。
(
)
(2)乙酸结构简式为
,官能团是—OH。(
)
(3)乙酸分子可看作是CH4中的一个H被—COOH取代。 ( )
(4)乙酸是四元酸。
(
)
解析:(1)纯净的乙酸才叫冰醋酸。
(2)乙酸的官能团是羧基,即COOH。
(4)乙酸分子中有两种氢原子,只有羧基氢能电离,为
[解析]
乙酸的官能团为羧基,能电离出H+,具有酸
的通性,且比H2CO3酸性强,能与Na2CO3反应产生CO2, 能与Na反应产生H2(比乙醇与钠反应剧烈),A、B正确; 乙酸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是酯化反应,C错误;乙 酸在温度低于16.6℃时,会凝结成冰一样的晶体,D正确。
[答案]
C
(1)乙酸发生反应时的断键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