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奇石文化

合集下载

泰山奇石的风格特点

泰山奇石的风格特点

泰山奇石的风格特点东岳泰山,地处齐鲁,东临浩翰大海,西接东平之湖,北依黄河玉带,南连涓涓汶水,山水纵横方圆几百里,高高乎五岳之首,巍巍哉天下独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古老的泰山,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奇石文化,可以说泰山上一草一木一石,都有灵性,都是故事。

神话传说中的泰山“石敢当”能驱妖避邪保平安,即使现代文明的今天,人们也深信不疑。

如今在山东,谁家不藏泰山石,哪户不请“石敢当”。

泰山奇石已进入千家万户,列入收藏热门,求者遍山寻觅,其身价连年倍增。

泰山奇石让人青睐喜爱,自然有它的道理,笔者论其特点如下。

一、泰山奇石形成早:早在二十五亿年前,地壳发展史上的太古时代,泰山地区是一片汪洋,经过泰山造山运动,大量火成岩浸入,以变质岩和混合岩为主的泰山露出了海面,经过二十亿年的演变和多次沉降,泰山又一次沉入海中变为孤岛,由于太平洋板块的挤压,燕山运动的影响,一亿年前泰山再次隆起,沉积岩经过风化脱落,古老的泰山杂岩和花岗岩重见天日,形成了泰山的雏形,后由于喜马拉雅板块运动的影响,约在三千万年前才形成了泰山今日的模样。

泰山出怪石早已被古人赞赏,并载入史册,《尚书.禹贡》篇记载:“泰岱出奇松怪石”,唐代经学家孔颖达说:“怪异,好石似玉者,泰山之谷出此”。

泰山是名山之最,封禅圣地;泰山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泰山是记录人类历史的丰碑;泰山是华夏文化文明的画廊,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和文化环境中,从泰山脱落磨练出来的奇石,内涵深厚富于神韵,可以说既有灵气,又有财气,其艺术品位高、经济效益好。

二、泰山奇石种类多:地域广大方园几百里的泰山,由于历史上各种岩浆的浸入,又经大自然的浸蚀风化,形成了多种泰山奇石,目前已发现的泰山奇石近二十种,从广义上讲,凡从泰山地域出产的奇石,统称为泰山石;从狭意上讲,泰山奇石主要指泰山卵石,其数量最多,质量最好,是泰山石的骨干,最具有代表性。

除泰山卵石外,比较有名气的石种,还有泰山景观石,主要指从山体母岩上分裂出来的大块奇石,其造型独特、气势雄伟,轻者十几吨重者几十吨,立石一块,有小泰山之美称,是广场庭院景点首选之石;泰山玉石,产地在泰山西部界首地区,质量上乘,可以与青岛海底玉石比美;泰山泰黄石,产地在泰山以北,黄河以南,历城采石乡,石质光滑温润,石色青黄相间,很有特色;泰山三叶虫化石,由于泰山几经沉浮,三叶虫化石储量丰富,泰山周围几个县均有此石储藏;泰山花岗石,其资源丰富,畅销国内外,著名的济南青、柳埠红,人民大会堂和毛主席纪念堂均用此石奠基,象征人民江山“稳如泰山”,伟人纪念堂“富有神灵”;泰山斧劈石,又称剑石,其石型修长,似斧劈刀削一般,用该石制作假山,雄伟挺拔,气势非凡;泰山龟纹石,造型圆润古朴,大小石块独立完整,纹理纵横交错,酷似龟纹,是制作水旱盆景的上乘质材,另外泰山地区还产绿石、瓜子石、钟乳石、水晶石等,皆有特色。

泰山石辟邪化煞的故事

泰山石辟邪化煞的故事

泰山石辟邪化煞的故事
摘要:
1.泰山石辟邪的传说起源
2.泰山石辟邪的神奇功能
3.泰山石辟邪的象征意义
4.泰山石辟邪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正文:
泰山石辟邪的传说起源:
泰山,作为我国五岳之首,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泰山石辟邪的传说起源于远古时期,据传泰山石具有神奇的辟邪化煞功能。

古人认为泰山石是天地精华的结晶,拥有神秘的力量,可以驱散不良气息,保护人类免受邪恶势力的侵害。

泰山石辟邪的神奇功能:
泰山石辟邪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已久,据说泰山石具有以下几种神奇功能:
1.避邪:泰山石能吸收负能量,保护佩戴者免受邪恶势力的侵扰。

2.化煞:泰山石能化解不良气息,让佩戴者在生活和工作中顺顺利利。

3.镇宅:将泰山石摆放在家中,可以镇宅安宅,保佑家庭和睦、事业兴旺。

泰山石辟邪的象征意义:
泰山石辟邪不仅仅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奇物品,还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泰山石象征着:
1.权威:泰山作为五岳之首,泰山石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权威。

2.庇佑:泰山石被认为具有保护佩戴者的神奇力量,象征着庇佑。

3.和谐:泰山石寓意家庭和睦、事业兴旺,象征着和谐。

泰山石辟邪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虽然现代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但对于泰山石辟邪的信仰仍然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

许多人会在家里摆放泰山石摆件,以求家宅安宁;有些人会佩戴泰山石手链、项链等饰品,希望能保佑自己平安顺利。

泰山石辟邪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神秘力量的敬畏。

总之,泰山石辟邪的传说源远流长,其神奇功能和象征意义深入人心。

泰山石

泰山石

泰山石产于泰山山脉周边的溪流山谷,其质地坚硬,基调沉稳、凝重、浑厚,多以渗透、半渗透的纹理画面而出现,以其美丽多变的纹理又以年代久远的风化外形而著名,泰山石以其古朴、苍劲、凝重的格调名扬海内外,又加上民间有泰山石能避邪、镇宅等传说,取稳如泰山,石来运转之意,泰山石近年来已成为炙手可热的风水石。

泰山石中的"文字石"、"数字石"、"人物石"、"天文地理"、"山水景观"、"花鸟鱼虫"、"十二生肖"等,或凸或凹,或动或静,龙蛇飞舞,千变万化,包罗万象,直接还原了大自然景观。

泰山石外表多见不规则卵形,结晶颗粒较粗,纹理清晰,画面突出,对比色调强烈,备阳刚豪放气概。

细品之,则见泰山供石如母体泰山的壮美,绝不以巧秀悦人,色彩古朴如中国水墨画的清高淡雅。

或山水,或人物,或文字,或鸟兽,各得其妙。

由于粗犷,泰山石在适当的视觉距离更显现出中国画大写意的神韵。

《石雅》说,泰山"麻石中有文如阿拉伯数字者,泰山也称之文字花岗石"。

文字花岗石在泰山石中占有一定比例;观其书法,当见线条奇异,铁划银钩,力透石背,刚柔相济,可使人领悟先甲骨,胜钟鼎,颜、柳、米、蔡犹不及的天书风采。

"岱岳美名五洲扬,千载神说接大荒,中华奇石数不尽,唯有泰山石敢当"。

神秘而粗犷的泰山石有25亿年历史,是最古老的岩石之一。

泰山石是"天下第一山"--泰山母亲的子孙,博得观赏大雅之美名,实得益于母体泰山在中华民族中的神山地位。

炎黄先民在泰山布灵石,焚柴草,行祭礼,是属原始的灵石崇拜。

自秦始皇登临泰岱立石颂德,其后历朝天子,封禅而臵石者,代不乏人。

千百年来,上至天子权贵,下到乡民游子,他们立泰山石行封禅大典,压泰山石乞子求福,供泰山石膜拜神灵,取泰山石为基作台,以泰山石镇斋镇馆等,于是乎逐渐将对泰山的崇拜信仰与泰山的赏石文化自然融合起来。

泰山石辟邪化煞的故事

泰山石辟邪化煞的故事

泰山石辟邪化煞的故事摘要:一、泰山石辟邪的传说背景二、泰山石辟邪的寓意与象征三、泰山石辟邪化煞的原理与应用四、如何选择与摆放泰山石辟邪五、泰山石辟邪的养护与清洗正文:自古以来,泰山石辟邪就被誉为吉祥物,承载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泰山石辟邪的故事源远流长,其寓意与象征深入人心。

本文将从泰山石辟邪的传说背景、寓意与象征、化煞原理与应用、选购与摆放以及养护清洗等方面,全面解析这一神秘的文化符号。

一、泰山石辟邪的传说背景泰山石辟邪起源于我国古代对山神、石神的崇拜。

传说泰山有一位名叫石敢当的山神,他勇猛无比,能驱邪避凶。

后来,人们将石敢当的形象雕刻在石头上,制成泰山石辟邪,用以守护家园、辟邪化煞。

二、泰山石辟邪的寓意与象征泰山石辟邪通常被雕刻成狮身、虎头、龙爪的形象,寓意着威猛、勇敢、智慧。

它象征着正义、力量和勇气,能够驱散邪恶,守护人们的平安与幸福。

在传统文化中,泰山石辟邪被认为是宅院、府邸、陵墓等重要场所的守护神。

三、泰山石辟邪化煞的原理与应用泰山石辟邪具有化煞的功能,主要是因为其寓意与象征。

人们相信,泰山石辟邪能够驱散周围的邪气、煞气,带来正能量。

在家中摆放泰山石辟邪,可以起到镇宅、安宅的作用。

企业、商场等场所摆放泰山石辟邪,有助于招财进宝,驱除不利因素,促进事业发展。

四、如何选择与摆放泰山石辟邪1.选择泰山石辟邪时,应注意石材的质量、雕刻工艺以及寓意。

最好选择质地坚硬、色泽光亮的石材,雕刻工艺要求精细、形象逼真。

2.摆放泰山石辟邪时,要选择合适的位置。

一般而言,泰山石辟邪应摆放在室内较高、较显眼的地方,以便发挥其守护作用。

3.摆放泰山石辟邪的方向,要根据房屋的朝向、室内布局以及个人喜好来确定。

通常,泰山石辟邪应朝向门口或窗户,以防止邪气、煞气进入室内。

五、泰山石辟邪的养护与清洗1.泰山石辟邪需要定期清洗,以保持其表面的清洁。

可用湿布擦拭,也可用清洁剂轻轻擦拭。

2.定期给泰山石辟邪周围的空气进行流通,以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

泰山奇石评课稿

泰山奇石评课稿

泰山奇石评课稿泰山,素有“五岳之首”之称,自古即被誉为中国的名山。

而在这座宏伟壮丽的山脉之中,我们也能发现一些独特而奇妙的奇石。

泰山奇石作为自然的杰作,一直以来吸引着无数游客和石爱好者前来观赏和研究。

一、泰山奇石的特点泰山奇石独特的外形和丰富多样的造型是其最大的特点之一。

这些奇石形态各异,有的宛若山川,有的像动物植物,有的则包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奇石的形成与地质构造、雕刻作用、气候因素等众多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每一块奇石都是自然的杰作。

二、泰山奇石的文化价值泰山奇石作为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

泰山是中国的五岳之一,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泰山奇石更是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这些奇石不仅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还承载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许多奇石还与历史事件和传说相联系,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遐想。

三、泰山奇石的保护与传承在欣赏泰山奇石的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泰山奇石是自然界的宝贵资源,其保护就相当于保护了我们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泰山奇石的保护措施,加强宣传和教育,使更多的人了解和重视泰山奇石的价值。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奇石的传承,将其传递给未来的后代,让他们能够继续欣赏和研究这些自然的杰作。

结论泰山奇石作为泰山的瑰宝,在其宏伟壮丽的背景下显得更加独特而奇妙。

通过欣赏和研究泰山奇石,我们能够了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同时也感受自然的伟大和神奇。

让我们一起保护和传承泰山奇石,将这份宝贵的财富传递给后人,让他们继续探索和发现其中的美妙!。

泰山石的灵性及文化

泰山石的灵性及文化

泰山石的灵性及文化泰山石的灵性及文化泰山的历史由石头萌发,泰山的文化从石头写起。

<<诗经.鲁颂>>中歌道:“泰山岩岩,鲁邦所瞻”。

岩岩,是山石叠磊、突兀的意思。

凡是攀登过泰山的人无不对泰山石留下深刻的印象。

泰山石是神奇的。

在古人心目中,泰山石是有灵性的. “夏将亡,泰山石泣”,“泰山巨石自燃,汉亡之兆”等记载,不绝于史书。

秦皇汉武封禅泰山,对“状博平,圆九尺”的立石顶礼膜拜,以为泰山和泰山石能福佑社稷平安。

唐宋以后,泰山制石开始流行于民间。

“多于村落街口立石,曰“泰山石敢当”,百姓们认为泰山石可镇灾厌殃,保佑村宅安全。

这一泰山石崇拜现象逐渐演变为民间风俗,至今在华北地区的农村,仍可看到泰山石敢当的影子。

泰山石敢当风俗还波及至东南亚华人中间,日本京都民族博物馆就收藏有冲绳出土的泰山石敢当制石。

今天,在泰山上常常可看到那些鬓发斑白的海外游子,神态庄重地拣起一枚泰山石收藏起来泰山石文化中国向有“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之说,奇石的形体、纹理、色泽再现了自然万物,人们可以从奇石领略大自然的神韵,人与石头相沟通,达到赏石的最高境界---回归自然,心旷神怡,起到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作用,培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品格。

二千五百年前孔子就论述过“君子比德于玉焉”的“天人合一”的赏石美学。

人们玩赏奇石最注重的是天然美,哪怕一丝一毫的人工雕琢也是对天然美的破坏。

泰山奇石正是这种“虽由天作,宛如人为”、具有天然美的顽石。

受到中国(包括海外华侨华人)赏石界的特别青睐。

我国古代有一种“五方说”,把季节、颜色、方位等结合起来以辨吉凶。

泰山在东方,属春,为青帝神的化身,是五岳之宗,降吉赐福之地。

《史记》云:“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古者封泰山者七十二家”。

秦、汉、唐、宋历代皇帝封泰山求国泰民安的声势均非常之大。

老百姓登泰山朝圣求平安者更是数不胜数。

人们笃信泰山是神山,泰山石是神石。

世界上古老文明的民族,大都有本民族的神山,如古希腊的奥林匹斯山,古印度的须弥山,日本的富士山。

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泰山石文化综述

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泰山石文化综述

岱宗何崔嵬 ——泰山石文化综述文/王臣 by Wang Chen岱岳美名五洲扬,千载神说接大荒。

中华奇石数不尽,唯有泰山石敢当。

泰山的历史由石头开始,泰山的文化就要从石头说起。

泰山是中华五岳之首,气势磅礴,底蕴雄厚。

泰山的石头也就被赋予了更多灵性和魅力。

悠悠五千年,泰山石融进多少的梦幻与神奇的传说。

漫漫七千阶,泰山石铭刻着万千大众的辛苦,永远登攀的壮歌。

《诗经•鲁颂》:“泰山岩岩,鲁邦所詹。

”泰山自古被称为“五岳之首”,在古代传说中是东方青帝神的化身,降吉赐福之地。

泰山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自然景观雄伟壮丽,融自然科学、美学和历史文化价值于一体。

因为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被誉为中 群山无与比华文化史的缩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世界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多有君主对泰山顶礼膜拜,封禅泰山,老百姓登山朝圣祈福者更是数不胜数。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逐步将对泰山的崇拜转化为对泰山石的崇拜。

作为泰山的分体,泰山石作为神山之石是神山的象征。

文化的信仰为泰山石授予了神圣的印记。

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泰山石是有灵性的。

炎黄先民在泰山布灵石,焚柴草,行祭礼,实乃原始的灵石祟拜。

自秦始皇登临泰岳立石颂德,封建时代的泰山封禅拉开了帷幕,其后历朝天子,封禅而置石者,代不乏人。

一、泰山石的自然属性泰山石产于泰山附近,是中华十大名石之一。

质地坚硬,主要矿物成分是斜长石、石英、角闪石、黑云母,结晶颗粒较粗,纹理清晰,画面突出,石色对比强烈。

泰山石约形成于25亿年前。

古造山运动使得泰山呼啸着于茫茫大海跃出。

亿万年地火的锻冶,亿万年岁月的洗礼,使得泰山石变得雄奇瑰丽,古朴、苍劲、凝重,观之如五岳之首的泰山,有阳刚豪放之气。

泰山石按体量可分为两类:一是以山形石为主的大中型造型石,多分布于山坡及山脚处;二是以卵砾石为主的中小型观赏石,分布于周边河床、沟谷中,主要为画面石、图像石、文字石。

二、泰山石的人文属性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位帝王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位帝王遣官祭祀达72次。

泰山奇石鉴赏标准

泰山奇石鉴赏标准

泰山奇石鉴赏标准鉴石标准1鉴赏泰山美石,首要标准是形奇。

形奇,即丑、漏、透、瘦、拙、清、颓、特点突出,标新立异。

或丑极反美,瘦可见骨,或漏中见奥,透隐豁然。

忌庸淡无趣,四平八稳。

形体状物者,凡山川日月,花木禽鸟,人物图纹,可惟妙惟肖,可抽象写意,均为佳品,忌牵强附会,名石不符。

此外,形体要完整,每块美石的石皮,石肉、石孔、石棱、石纹、石根要自然天成,不得人工雕琢。

必要的整修仅限于去除杂质,现出本色。

鉴石标准2鉴赏泰山石的第二条标准是色美。

泰山石的色泽,或深或浅,或单色或复色,应当光润亮泽,并与其形态主题谐调一致。

花岗石的黑色透于表现庄严成武,稳重高吉的形物;墨玉适于表现鲜丽冷静、华贵冰艳的主题;而燕子石的绿色给人以素雅清新、蓬勃向上之感;景观石的乳白给人以圣洁磊落、轻盈皎美之感;红玉则适于表现热情喜庆、美好吉祥的主题等。

对美石色泽的鉴赏,还应注意主调鲜明,特色突出,不能含混模糊。

鉴石标准3鉴赏泰山石的第三条标准是纹丽。

纹丽指石纹富于变化、石理清晰细密。

纹理清奇,构成图像文符者为上品。

纹可分平纹、凸纹、明纹。

理可分横理、竖理、曲线理、环状理。

泰山花岗卵石纹多黑白相间,平纹、明纹较多,构成图象、极富变化,是泰山奇石的典型代表;景观石纹多灰褐相间,凸出石面,环理,成员,富有情趣;玉石多暗纹,常见浅绿、褐、白色;燕子石多为竖理,纹不常见。

鉴赏标准4鉴赏泰山石的第四条标准是质佳。

质佳指石质坚韧细密,结晶体分布均匀,并有自然光润感。

一般说来,泰山花岗石卵石质地坚韧,阳光下可见均匀结晶体,往往光润度较低;玉石、燕子石质地细密,坚韧度低于花岗石,但光润度较高;景观石的坚韧不如花岗石,光润不如玉石,但形体变化奇特。

由于泰山漫长的地质史和独特的地质构造,各品类的石质状况又是千差万别,相互渗透的。

而这正是泰山美石收藏的功夫所在。

鉴赏标准5鉴赏泰山石的第五条标准为品高。

品高指形奇,色美、纹丽、质佳的最佳组合,指美石的综合气势情韵,是美石鉴赏的关键所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山奇石文化》校本课程纲要《泰山奇石文化》校本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泰山奇石文化课程类型:选修课课程资源:新编(自编)授课对象:高一、初二年级学生授课时间:一学期每周一课时一、课程背景:泰山奇石就是现今泰安本地特产。

但就是目前我们本土学生对奇石得了解很少,因此要在激发起学生兴趣得基础之上进行教授。

本课程旨在引发学生对本土奇石兴趣,从而帮助学生们;了解学习奇石,从而了解泰山文化。

二、课程得性质与指导思想1、课程得性质:本课程属校本课程中学生选修类课程之一2、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为指导,加强学生对奇石文化背景知识得了解,培养激发学生对奇石及其文化背景得兴趣,全面提升学生得综合能力与素质。

三、课程目标1、让学生了解泰山奇石文化概况,从而了解泰山文化;2、发展学生得综合理解能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得能力;3、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得能力。

四、课程内容第一章泰山奇石文化得成因《泰山奇石文化》校本课程纲要第一节地质成因第二节有关泰山石得历史传说第三节泰山石审美与文化内涵第二章泰山奇石得鉴赏第一节中国古代得赏石方式第二节观赏石及泰山石得鉴赏标准第三节泰山石得特点第四节与泰山奇石相关得附加研究第五节新手赏石注意得一些问题第三章泰山奇石个案赏析第一节泰山玉第二节简雅之石第三节“福”字石第四节部分奇石图片汇总及民间收藏家代表第四章泰山石文化得影响第一节奇石文化与中国文化及中国文明第二节泰山奇石文化对日本赏石文化得影响第三节泰山奇石在世界石文化中得定位五、学习方式及教学方式(一)学习方式:运用课内语言、本土特点,采用听、说、读等方式进行学习。

《泰山奇石文化》校本课程纲要(二)教学方式:文字、图片、图像知识传授、电教配合、小组合作等。

六、评价方式(一)评价得指导思想: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得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英语学科得兴趣。

(二)评价得方式:1、学时学分:出勤情况,满分100分,占总分20%。

未出勤一次扣5分。

2、课业学分:满分100分,占总分40%。

学生课上纪律、活动参与情况,团结协作情况。

过程性评价。

3、成绩学分:满分100分,占总分40%。

根据学生上交得心得体会、总结等材料及答卷情况,教师进行综合评定泰山石刻文化教学目标:1、了解泰山石刻文化2、加深学生对家乡得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即目得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提起这诗句,自然就会想到泰山,泰山以它雄伟壮丽得景色,博大精深得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来自海内外得游客。

人们在游览、欣赏景色得同时,也被它得另一景致所吸引,那就就是——泰山石刻。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泰山,一起领略泰山石刻得艺术魅力。

一、石刻简介人类得发展史,就就是人类对大自然,对宇宙,对自己周围得世界得认识、利用得历史。

人类成长得标志之一,就就是工具得使用。

石就是人类最先使用得工具之一,也就是人类赖以脱离动物界,进入文明得根本工具。

而人们进入文明得标志之一,就就是情感与思想意识得表达。

最早用以表达自己思想意识得媒介之一,可能就就是石刻。

从世界范围来瞧,最早得石刻文物遗存主要就是至今仍在世界上很多地区保存着得大量原始岩画遗迹与洞窟壁画,它们就是用石刻来表达人类思想信息得最好证据。

例如法国诺克斯洞穴中保存得距今达1万余年得壁画,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山洞顶上与洞穴四壁得约有二万年得动物壁画,北非撒哈拉地区分布得新石器文化时期得岩画,南非威尔顿文化时期得洞穴壁画,澳大利亚得库纳尔达洞穴壁画等等。

ﻫ在中国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西藏、甘肃、广西、云南、贵州等地也保存了很多不同时代得古代岩画,最早得也可以达到近万年以前。

这些壁画主要表现了古代原始人得狩猎、宗教、战争、生殖等活动场面,反映了古代人对世界得认识。

ﻫ现在可以见到得这些古代石刻,有些就是用手指或者其她工具蘸着天然颜料绘制得,有些就是用吹管喷涂得,有些就是用石块刻画得,还有很多就是先通过凿刻、磨刻等手段勾画出图案得外部轮廓,然后再涂颜色来形成画面得。

这些绘制得方法,就是后来得石刻制作方法得先声。

最早得文字石刻应该就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得校本课程泰山石刻文化_文库下载。

ﻫ文字得发明,就是人类发展史上得一个巨大进步。

在书写材料上,世界各国各显神通。

古代埃及人使用纸草,在古代亚述人,古代两河流域,她们使用泥板来记录文字。

ﻫ另外像古代印度僧侣用贝叶来书写经文,古代得西亚地区与古代欧洲,曾经大量地使用羊皮来书写文字。

中国得古文字目前公认得就是甲骨文,但造纸术出现前,用竹子与木材制成得简牍就是古代得中国主要得书写材料。

将文字刻于石头—这种特殊得载体之上,可能与人类利用石料做建筑材料有一定关系。

公元前2686年至2181年之间得古埃及古王国时代中就有了大量宏伟得石质神庙、金字塔与高大得方尖碑。

这些大量应用于当时社会得石刻向我们表明:古代人类已经把利用石刻表达思想作为一种常用得手段校本课程泰山石刻文化_文库下载了。

因此,石刻也就有着深厚得人类文化内涵。

与西方这几个文明古国相比,中国古代文字石刻出现得时间比较晚。

古埃及得石刻可以早到公元3000年以前,西亚古文化中可以早到公元前3500年,在两河流域,在古伊朗地区,都有公元前一、两千年得文字石刻保存下来。

这些石刻主要有几种类型:保持原始石块形状得碑、加工成一定形状得碑(特别就是方尖碑)与摩崖石刻等。

而中国古代成型得石刻可能要在公元前500年到300年才开始出现。

现存最早得石刻秦《石鼓文》就就是雕刻在天然石块上得,外部稍加修饰,它得年代大约在春秋时期。

西亚北非得一些古代石刻,如在两河流域发现得汉漠拉比法典,就就是这种石刻形制。

中国古代把这样得石刻叫做“碣”。

“碣”应当就是人类石刻史上较早出现,比较原始得石刻形制,也可以说就是最早得文字石刻。

在中国,现存得早期刻石就是非常罕见得。

而在泰山,就极为难得地保存了中国古代石刻中硕果仅存得几件早期刻石之一——泰山秦刻石。

正式成型得石刻,即具有人工加工得固定外部形状得石刻,就现有材料,应该就是在西汉晚期才出现得。

现存得西汉文字石刻很少,大约只有不到10件。

这表明在西汉时期还没有大量地、普遍地使用文字石刻。

到了东汉时期,石刻才被普遍使用,并再现了定型得碑石、摩崖、神道、阙、画像石等多种形制得石刻门类,中国石刻史上第一个高潮才到来。

校本课程泰山石刻文化ﻫ校本课程泰山石刻文化_文库下载石匠之书ﻫ三、泰山著名石刻1、封禅祭祀碑ﻫ封禅祭祀石刻就是泰山石刻中一道独特风景线。

ﻫﻫ保存至今得有:秦《泰山刻石》,汉无字碑,唐《双束碑》、《垂拱残碑》、《纪泰山铭》,宋《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青帝广生帝君赞碑》、《宋封祀坛颂碑》、《祥符碑》,明《去帝号碑》、《祝文碑》,清《乾隆皇帝谒岱庙诗碑》等。

ﻫﻫ岱庙。

《张迁碑》与《曹全碑》都为汉末名碑。

ﻫ《孙夫人碑》立于西晋公元272年,它与“历城郛休碑”、“河南太公望碑”同为晋代三大丰碑。

ﻫ衡方碑全称《汉卫尉卿衡府君碑》。

东汉建宁元年校本课程泰山石刻文化_文库下载(168年)九月立,为著名汉碑之一。

ﻫﻫ圆通经刻宋元符二年(1099年)立,今镶嵌于灵岩寺御书阁前壁。

清禁止舍身碑ﻫﻫ玉皇顶下得大观峰就是泰山上最壮观得一处摩崖石刻。

斧劈刀削一般得石壁上层层叠叠镌刻了唐、宋、明、清等历代题刻,其中最负盛名得就是唐摩崖——《纪泰山铭》。

唐摩崖刻于唐开元十四年(726年),为唐玄宗李隆基封禅泰山后亲自撰书。

摩崖高13、2米,广5、3米,凡刻1008字。

铭文字大如掌,详细记述了玄宗封禅泰山得全过程,颂扬泰山,炫耀功德,文辞雅驯。

其书法遒逸婉润,端庄浑厚,为唐隶得代表之作。

校本课程泰山石刻文化_文库下载2、颂岱诗文泰山各风景名胜点都有歌颂泰山与风景名胜得题刻,以诗为最多,其次为颂文题句。

比较著名得诗有唐杜甫《望岳》;北宋苏轼得《黄茅岗》,苏辙得《题灵岩寺》;另清乾隆皇帝有多处颂岱诗刻;近现代有任克溥得《岱宗颂》,郭沫若得《登岱六颂》。

颂文有清泰安知府朱孝纯撰书得《泰山赞碑》,有1930年袁家普题《高瞻远瞩》等,都就是名人佳作,堪与山川竞美。

泰山还有众多颂岱题句。

如孔子登临处得“登高必自”,万仙楼北有清济南名士刘廷桂1565年隶书“洞天福地”、及正书字迷“虫二”。

杨降霖1881年题“步玉清”。

经石峪有陈纪勋1857年题“梵呗清音”。

中天门有清光绪年间吴大徽题大篆“虎”。

3、题景及楹联题景石刻中有王母池“王母泉”、“虬仙洞”冯玉祥“朝阳泉”、五贤祠“卧像石”,普照寺“云门”“石堂”等红门北有“小泰山”云步桥“秦松”岱西有“黑龙潭”等。

泰山楹联主要分布在景区内得石坊、石亭上,现在得十几处石坊、石亭,存有楹联得仅四、五处。

如岱庙坊、玉皇阁坊、天阶坊、红门宫坊等。

亭联有普照寺得筛月亭、五贤祠洗心亭等。

ﻫ附:ﻫﻫ泰山上有些石刻颂扬泰山得雄伟神奇,像“肤寸升云”、“擎天捧日”、“拔地通天”、“雄峙天东”;有些石刻盛赞泰山得崇高地位,像“五岳独尊”、“冠盖五岳”、“天下第一山”、“天下名山第一”;有些石刻对景抒情,像“洗心涤虑”、“排闼送青”、“绝然高大”、“天门长啸”;有些石刻鼓励攀登,像“勇攀仙境”、“渐入佳境”、“我亦登临”、“山险心平”;有些校本课程泰山石刻文化_文库下载石刻说理言志,像“登高必自”、“从善如登”、“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还有一些石刻,虽非名家所为,但却为登山者带来无穷乐趣。

像斗母宫前得“风月无边”刻石,拆去繁体字“風”与“月”得边框,成为一个有趣得字谜,又借喻此处景色之美好。

总之,有了众多石刻得点缀,泰山充满了文化得韵味,让泰山得自然风景“风月无边”。

四、泰山石刻文化得意义1ﻫﻫ、泰山石刻得艺术价值ﻫ泰山石刻源远流长,分布广泛,碑刻题名之多冠中国名山之首,成为一处天然得书法展览,具有很高得艺术价值。

泰山石刻涵括了整个中国得书法史,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形变神异、一脉相承得发展脉ﻫ校本课程泰山石刻文化_文库下载络,而且珍藏了像秦朝得《李斯碑》、汉代得《张迁碑》、《衡方碑》、晋代得《孙夫人碑》,以及北齐得经石峪《金刚经》大字与唐朝得《纪泰山铭》等一大批名碑。

2、泰山石刻文献史料价值。

从秦始皇得一统天下,到南北朝得战乱纷争,从汉唐盛世到北宋朝得没落,乃至您方唱罢我登场得元明清各代,无论就是帝王将相得封禅祭祀之举,还就是平民百姓得朝山之愿;无论就是文人墨客对秀山丽水得吟唱,还就是官逼民反、揭竿而起得农民起义,从泰山石刻得文字中都有准确、可靠得记载,这些都就是研究中国社会发展与传统文化得珍贵资料。

3、泰山石刻得美学价值泰山沿途众多得摩崖石刻,或托物咏志,或题景留名,或赞泰山拔地通天之雄,或颂幽奥旖旎之秀,使自然之美融合在石刻艺术之中,石刻艺术又浑然于自然之景,成为连结游人与自然山水得纽带,充实丰富了泰山美得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