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化验单三大常规
临床化验单解读

临床化验单解读LtD临床常见化验单解读一、三大常规即血、尿、粪常规检查。
1、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4项。
血红蛋白(Hb):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红细胞(RBC)计数:正常男性为4.0-5.5×1012/L,女性为 3.5-5.0×1012/L,新生儿为 6.0-7.0×1012/L。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脱水所致血液浓缩或慢性组织缺氧等;其减少那么常见于各种贫血;白细胞(WBC)计数:正常成人为4-10×109/L,新生儿为15-20×109/L,8个月至2岁婴儿为11-12×109/L。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
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按百分比〕:白细胞分为5类,一是中性白细胞,正常为0.5-0.7,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二是淋巴细胞,正常为0.2-0.4,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三是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四是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075,临床意义不大;五是单核细胞,正常为0.01-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2、尿常规包括物理学检查、化学检查及显微镜检查三项。
物理学检查主要是观察颜色、透明度、测尿比重。
正常尿比重波动范围大,一般在1.015-1.020之间。
比重增高,见于高热、糖尿病等;比重低,见于慢性肾炎以及肾功能严重损害等。
化学检查主要看酸碱反响、蛋白定性和糖定性。
正常尿呈弱酸性或碱性,无蛋白,无糖,常用阴性“─〞表示。
尿中有蛋白见于肾炎、心衰、发热性疾病和泌尿道感染等;有糖那么是糖尿病。
微镜检查主要看有无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各种管型及结晶等。
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报告怎么看

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报告怎么看一、人体健康会有很多检查,其中血常规检查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性的身体检查项目之一,即使发生感冒发烧,也可以依据白细胞的产生分布情况判断感冒的种类。
血常规的检查项目有多种,许多的人总是看不懂一张张的报告单,但是总的来说,一共分为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以及血小板这4大项目。
你看到医院检查出来的血常规报告单时,上面有检验的项目,测定结果,单位,参考范围,参考范围就是正常的范围!1、测定结果后面可能会出现一些小箭头,向上“↑”的就是该项检测结果相对偏高,向下“↓”的就是该项检测结果相对偏低!2、这一批项目里主要看3种,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
其他的都是这3项的细分项。
白细胞计数(WBC):正常为:成年人(4.0~10.0)×10^9/L,儿童(5.0~12.0 )×10^9/L。
(每个地方和每个医院参考范围或略有差异)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这一检查项目的数值我们可以得出累及白细胞系统的相关疾病。
过高:常见于急性感染、白血病、严重烧伤、组织损伤、急性出血、尿毒症、大手术后等。
过低:常见于放射性核素照射、伤寒及副伤寒、X线、疟疾、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使用某些抗癌药物等。
3、红细胞计数(RBC):正常为:男(4.0~5.5)×10^12/L,女(3.5~5.0)×10^12/L。
(每个地方和每个医院参考范围或略有差异)过高的话,考虑到可能存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先天性心脏病、肺气肿、心力衰竭、药物如雄激素及其衍生、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大面积烧伤、肾癌、肾上肿瘤、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等可引起红细胞增多。
过低的话各种贫血、重症寄生虫病等、老年人的骨髓造血功能下降、各种原因引起的大量失血(如产后,手术后)。
4、血小板计数(PLT):正常:男(108~273)×10^9/L,女(148~257)×10^9/L。
检验报告单怎么看

检验报告单怎么看
检验报告单是医院或实验室对患者做的各种检验项目的结果进行记录和汇总的文档。
以下是检验报告单的常见部分和如何解读的一般步骤:
1. 患者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就诊日期等基本信息。
2. 检测项目:列出了进行的检验项目及其缩写,例如血液常规、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肿瘤标志物等。
3. 结果值:针对每个检验项目,报告单会列出实际测得的结果值,并在旁边注明单位。
结果值可能是数值、阳性/阴性判断、高低异常范围等。
4. 参考范围:对于数值型结果,报告单一般会列出参考范围,显示正常人群中该项目的正常范围。
如果患者的结果值在参考范围内,则通常认为该项目正常。
5. 异常警示:如果患者的结果值超出了参考范围,报告单可能会用红色或其他醒目的方式标注,以示异常。
6. 诊断建议:一些报告单可能会根据检测结果给出相应的诊断建议,例如需要进一步检查、就诊专科医生的建议等。
看检验报告单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解读:
1. 首先查看患者信息,确认报告单是针对自己的。
2. 依次查看各个检测项目及其结果值。
对于数值型结果,比较自己的结果值是否在参考范围内,如果超出范围可能需要进一步了解。
3. 注意异常警示,如果有红色或其他醒目标注的结果,可以重点关注。
4. 阅读诊断建议,如果有相应的建议需要及时跟医生沟通或进行进一步检查。
如果对检验报告单有疑问或不清楚如何解读,最好咨询相关医生或专业人士进行解答。
手把手教您解读医院的化验单(实用难得,收藏备用)

手把手教您解读医院的化验单(实用难得,收藏备用)从朋友圈近来的朋友请手把手教您解读医院的化验单(实用难得请收藏)来源:成长必读血常规“常规”二字的英文为routing,常缩写为RT或Rt.因此血常规又可写为:“血RT”,它是最常做的一项血液化验,习惯上也称作“血象”,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等16-18项内容。
虽不是特异性检查,但人体各部位稍有异常都会由血液携带其各种信息传达出来。
(1)红细胞计数英文缩写:RBC(正常男性为400-550万/μL,女性为350~500万/μL,新生儿为600~700万/μL)增多:可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缺氧等。
降低:见于各种贫血、血液稀释等。
(2)血红蛋白(也叫血色素)测定英文缩写:Hb或HGB(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增多:①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活动、恐惧、冷水浴等;②病理性增多: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患、血管畸形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也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
减少:①生理性减少: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降低,可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下降。
②病理性减少: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所伴发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因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所致红细胞破坏过多而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心脏体外循环的大手术或某些生物化学性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急性或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
(3)白细胞计数英文缩写:WBC(正常成人为4000~10000/μL,新生儿为15000~20000/μL,6个月至2岁婴儿为11000~12000/μL.)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出血、中毒(如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恶性肿瘤、白血病及手术后等。
【如何读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糖、血脂、血压检验报告单】

如何读懂一般诊断报告单一、血常规化验血常规非常重要,这是判断的疾病严重程度和变化的一个可靠依据。
因为很多疾病的早期症状跟感冒差不多,根据血常规报告单就可以排除很多严重的疾病,还可以对症用药,防止滥用抗菌素。
下面,结合一个2岁孩子的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告诉大家应该看什么以及怎么看。
第一,我们先来看化验单中的第一项CRP,CRP就是C反应蛋白,很多大医院都开展微量血CRP的检查。
这是一个初筛的检查,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
白细胞也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但CRP更敏感一些,它比白细胞出现的时间更早。
同时CRP还是疾病全身反应的指标,如果数值高出正常值数倍,往往提示病人身体的多个脏器受到损伤。
另外,CRP还和一些严重疾病有关系,比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川崎病、风湿热等。
第二,看白细胞(WBC)的数量,很多家长拿到化验单只知道看白细胞高不高。
一般来说,如果白细胞的数量大于10000,就提示孩子有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菌素。
白细胞的数值越高,说明细菌的毒力越强或者细菌的数量越多。
但有时候白细胞特别高,不见得就一定是细菌感染,白细胞内还有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如果孩子患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他体内的淋巴细胞就特别高,所以白细胞总数也特别高,可能达到20000,甚至30000,实际上这里面大部分是淋巴细胞,而不是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旧称白血球,是血液中的一类细胞。
白细胞通常被称为免疫细胞,是人体和动物血液及组织中的无色细胞。
有细胞核,能作变形运动。
白细胞一般有活跃的移动能力,它们可以从血管内迁移到血管外,或从血管外的组织中迁移到血管内。
因此,白细胞除了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广泛存在于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组织中。
血液中的白细胞有五种,从体积来看,从小到大依次为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第三,看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数值越高,说明疾病还在发展,有可能进一步加重。
中性粒细胞主要是针对细菌的,当孩子的身体受到细菌感染的时候,中性粒细胞就会增加,来杀死细菌。
医院化验单怎么看

医院化验单怎么看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作者:吴晓琴
1、看化验单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检查自己的个人信息是否正确,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
第二步,看下化验报告单的备注、提示部分,是否有特殊情况出现。
第三步,再看报告单中间部分,部分指标的升降、阴阳。
2、有些人看到自己某个指标超出了正常值的范围,看到报告单上各种向上的箭头就害怕,心里有负担。
在某项指标异常的时候,需要请专业的大夫去看,这是总原则。
另外,一些常规的化验结果,比如血常规、尿常规、生化、肝功能等,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己解读。
比如产检的转氨酶正常值是40,有的人测出来45,虽然也是超过了标准值,但是每个实验室测试的精度和个体的身体状态,都可能影响最终的数值。
另外,检验方法的不同,也可能导致数值不同,所以有一些数值偏离正常范围不大,可以不用太担忧。
3、影响化验结果最大的因素就是样本是否有效。
有时候,标本时间太久,已经和肌体本身的状况相差很大。
比如,婴儿腹泻,家长拿着纸尿裤的粪便来检验,实际上粪便可能已经被化学物质进行降解或者分解了,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所以留取的标本要合规。
建议从标本离体到送到实验室,不超过一个小时,最好是半个小时。
4、有一些检查需要空腹,那么为什么要禁食呢?一些食物可能
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假阴、假阳的结果。
刚吃完饭,血液会比较浑浊,影响化学成分的测定,干扰检测结果。
5、当体检报告上出现某些指标偏高或者偏低的时候,要放平心态。
如果有特别异常的提示,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复查,找专业医生解读检验报告。
医院检验报告单怎么看

医院检验报告单怎么看医院检验报告单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对于患者来说,了解自己的检验报告单也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医院检验报告单的相关内容和解读方法。
首先,我们要了解医院检验报告单一般包括哪些项目。
一般来说,检验报告单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微生物学指标等内容。
这些项目可以反映出人体的健康状况,对于医生来说,可以通过这些指标来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制定治疗方案。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何解读医院检验报告单。
首先,要看报告单上的各项指标数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一般来说,报告单上会标注出正常范围,患者可以通过对比自己的指标数值来判断是否健康。
如果有指标数值超出正常范围,就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其次,要注意各项指标之间的关联性。
有些指标是相互关联的,比如血糖和血脂、血压和心率等,了解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的检验项目,比如肿瘤标志物、病毒抗体等,如果有相关的指标异常,也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除了以上提到的内容,还有一些需要特别留意的指标,比如肝功能、肾功能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人体内脏器官的健康状况,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医院检验报告单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通过仔细阅读和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健康问题,预防疾病的发生。
因此,患者在收到检验报告单后,应该仔细阅读,并及时向医生咨询,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好个人健康管理。
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医院检验报告单,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
祝大家健康!。
血常规化验单解读方法

血常规化验单解读方法
血常规化验单主要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这三大系统。
1. 白细胞计数:正常人在4000-10000/UL,低于4000/UL常见于病毒感染,高于10000/UL通常考虑可能存在细菌感染。
当白细胞计数超过50000/UL时,通常考虑有血液系统疾病。
2.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压积这三个指标通常联合起来,主要看患者是否有贫血,当血红蛋白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时,通常考虑有贫血,当血红蛋白低于70g/L时,一般需要输血治疗。
3. 血小板计数正常人在100000-300000/UL,低100000/UL被认为血小板减少,低于20000/UL时,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黏膜以及多器官的出血,需要紧急输注血小板治疗,临床上超过450000/UL时,通常认为血小板增多,需要进一步明确血小板增多的原因,可进行血小板功能测定以及骨髓穿刺等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值
①成人: ②新生儿: (4~10) ×109/L (15 ~ 20) ×109/L
③6月~2岁: ( 11 ~ 12) ×109/L
参考值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成人白细胞分类参考值 百分率(%)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1 ~5 50 ~70
(2)淋巴细胞减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2)淋巴细胞减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单核细胞(monocyte,M)
• 成人单核细胞占白细胞总数3%-8%。 • 正常儿童稍高,平均为9%; • 2周内的婴儿可达15%或更多; • 妊娠中、晚期及分娩增多.
(1)寄生虫病 :寄生在肠道外组织的寄生虫,
如血吸虫、华支睾吸虫、肺吸虫、丝虫、包虫等,
以及寄生在肠道的钩虫感染时,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更为显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2)变态反应性疾病:
①支气管哮喘
②坏死性血管炎:伴有贫血。 ③其他:药物过敏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血清病、异体蛋白过敏、枯草热等。 (3)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
临床意义
2)病理性增多:
核左移(shift to the left):外周血中杆状核粒
细胞增多或(和)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 胞时称为核左移。
核右移(shih to the right):中性粒细胞核分叶
5叶以上者超过3%则称为核右移,常伴有白细胞 总数减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5~15岁 (0~0.5)X 109/L
(2)日间变化:白天低夜间高;波动大,早
晨8时为基础水平。
(3)劳动、寒冷、饥饿、精神刺激等:减
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EO病理变化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osinophilia) 指
成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0.5X109/L。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增多:常不伴有白细胞质量的改 变。
年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多: • 日间变化:一日之间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可相差1倍。 • 运动、疼痛和情绪的影响:如剧烈运动可使短时间内白细胞高 达35X109 /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当运动结束后迅即恢复原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4)血液病:如慢粒、真红、MM、脾切除术后、嗜酸
性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
(5)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癌 (6)某些传染病 :感染期时,嗜酸性粒细胞常减低,
恢复期可见暂时性增高;唯有猩红热急性期嗜酸性粒
细胞却可增高。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临床意义
B、类白血病反应 :指机体在有明确病因的刺激下,出
现白细胞数中度增高(<50Xl09/L),多以成熟中性粒细胞 增多为主,原始、早幼粒细胞增多少见(<10%),常伴较明 显的中性粒细胞中毒性改变,其他细胞均无明显变化。
早期诊断内出血的参考指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临床意义
F、急性中毒: a、外源性中毒 :化学物质或药物如汞、铅、
安眠药急性中毒,生物毒素如昆虫毒、蛇毒以 及植物毒素如毒蕈中毒。
b、内源性中毒 :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
中毒、子痫、内分泌疾病危象等。
绝对值(×109/L) 0.04 ~0.5 2 ~7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0.5 ~5
0 ~1 20 ~40 3 ~8
0.05 ~0.5
0 ~1 0.8 ~4 0.12 ~0.8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正常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以3叶的居多,杆状核与 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 l :13。 正常情况下,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占1%一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占 50%一70%, 2叶核细胞为10%~30%,3叶核为40 %~50%, 4叶核为10%一20%, 5叶核小于3%。
无形成分(血浆) 55%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血液分析
血液分析仪一般能检测20余项参 数,功能较全的仪器最多的能检测40 余项参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外周血白细胞
粒细胞(granulocyte,GRAN)、 淋巴细胞(1ymphocyte,L) 单核细胞(monocyte,M) 。 粒细胞颗粒的特点又可分为三个亚类, 中性粒细胞(杆状、分叶)、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临床意义
>10×109 /L称白细胞增多(1eukocytosis), <4×109/L称白细胞减低(1eukopenia)。 白细胞数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均可有变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水平。
• • 妊娠与分娩:分娩后2 ~ 5d内恢复正常。 其他:吸烟者
白细胞的生理波动很大,30%以内波动多无意义,只有通过定时 和反复观察才有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临床意义
2)病理性: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2.嗜酸性粒细胞减低(eosinopenia)
指成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
0.05 × 109/L。主要见于传染病急性期、严重
组织损伤,还可用于判断垂体或肾上腺皮质功
能。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1)嗜碱性粒细胞增多(basophilia):
指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浓度绝对值超 过参考值的上限(>0.05×109/L)的一种 征象
三大常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检验医学部 艾红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本次讲义主要内容 血液分析 尿液分析 大便常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血液分析
白 有形成分(血细胞) 红 巨(血小板) 血液组成 45%
临床意义
D、 急性溶血:缺氧及分解产物刺激
E、 急性失血:
消化道大量出血、内脏破裂如脾破裂或输卵管妊娠破裂等, 白细胞总数常在1~2h内迅速增高,可达(10 ~ 20)X109/L。
但此时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仍可暂时保持正常范围,待组织
间液吸收回血液或补充循环血容量后,才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减低。
•功能:
①吞噬和杀灭作用: ②清除损伤或已死亡的细胞: ③处理抗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单核细胞增多(monocytosis)
是指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大于 0.8×109/L。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红细胞计数
[检测原理] 2.血液分析仪法: 电阻抗法,
流式细胞术激光检测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参考值
①成年:男性(4.09~5.74)X1012/L, 女性(3.68~5.13)X1012/L。
②新生儿(5.2~6.4)X1012/L。
③婴儿 (4.0~4.3)X1012/L。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临床意义
C. 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
严重外伤、手术创伤、大面积烧伤、冻伤以及
血管栓塞(如心肌梗死、肺梗死)所致局部缺血性坏死 等使组织严重损伤者,在12~36h内常见白细胞增高, 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为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临床意义
②异常增生性增多 A、 白血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临床意义
B、骨髓增殖性疾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2)中性粒细胞减低(neutropenia):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白细胞分类及计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慢 白 图 形 呈 平 台 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2)嗜碱性粒细胞减少(basopenia): 减少可见于过敏性休克、促肾上腺皮质 激素或糖皮质激素应用过量以及应激反 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