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导学案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导学案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导学案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习目标: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学科素养:1.结合示意图,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

(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2.联系实际,掌握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综合思维)3.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说明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自主梳理知识知识点1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作地球的自转。

2.基本规律(1)绕转中心:地轴。

它是连接南北极点且通过地心的假想轴。

在自转过程中,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自转方向(3)自转速度(4)自转周期知识点2地球的公转1.概念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运动,叫作地球的公转。

2.基本规律(1)方向(2)公转轨道及速度: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3)公转周期3.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的形成示意图如下:(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重难点探究探究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征探究活动一地球自转的特征1. 阅读情境,探究下列问题。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行2000多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该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星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

对宇宙千百年来的探索与追问,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航天梦想。

从古代诗人屈原发出的《天问》,到如今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太空探索无止境,伟大梦想不止步。

【小题1】1. 与其他三个基地相比,文昌发射基地选址建设的最突出优势条件是什么?【小题2】1. 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看,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的角速度有何特点?【小题3】1. 火箭升空到达一定高度后,会向东调整方向,这是为什么?[知识点]地球自转的特征[答案]【小题1】航天发射需要借助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越有利于发射。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定义及原理。

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和方向。

3.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日夜交替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4. 能够诠释为什么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

二、导学内容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定义及原理。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和方向。

3.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日夜交替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4.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

三、导学过程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定义及原理- 请同砚们简单描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什么意思。

- 自转是指地球盘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公转是指地球盘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 地球的自转是由地球自身的自转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导致的,公转是由太阳的引力和地球的惯性导致的。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和方向- 请同砚们说出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大约24小时,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从北极看向地球,为顺时针方向)。

-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一年,公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

3.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日夜交替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请同砚们诠释为什么地球会有日夜交替和季节变化。

- 地球的自转导致了地球的日夜交替,阳光照射地球的不同部位,形成白天和黑夜。

- 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地球不同季节的变化,地球不同地区接受到的阳光强度不同,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4.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 请同砚们思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地球上生命的重要性。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为地球提供了适宜的气候和温度条件,使得地球上生命得以存在和繁殖。

四、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定义及原理,掌握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和方向,理解了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日夜交替和季节变化的影响,并且认识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

希望同砚们能够深入思考地球运动的奥秘,更加珍惜我们生活在这颗美丽的星球上的机缘。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学案)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学案)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意义。

【学习目标】1、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解释与之有关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2、运用图表,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通过图表,认识黄赤交角的存在及其产生的影响,并理解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

【学习重难点】重点:地球自转、公转的特点;黄赤交角的形成。

难点: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

【经纬的探险之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初中阶段学习了经线、纬线、地球的大小和形状等基本概念,今天,让我们一起跟着经经和纬纬进行奇妙的探险,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球的运动吧!【课前预习】一、地球自转的一般特征(规律)地球表面的自转线速度与纬度位置、海拔高低有关(1)同海拔的两地,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反之越。

(2)同纬度的两地,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反之越。

二、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定义:绕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叫做。

4.轨道与速度近日点时间为,速度。

远日点时间为,速度。

三、黄赤交角1.含义:地球(黄道平面)与地球的夹角,目前是。

示意图如下: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之间往返运动。

【课堂探究】第一站——跟着地球一起自转情境1:经经迷路了,据说地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北极星能帮他们指引方向。

怎样能找到北极星呢?1.地球的自转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作地球的自转运动形式:旋转中心:2.地轴:北端总是指向附近观察北极星与当地纬度的关系证明过程:北极星的仰角=3.方向:请试着分别画出:南、北极俯视,赤道侧视的地球自转示意图(侧视)(俯视)从北极俯视呈时针,从南极俯视呈时针。

4.周期:名称参照物旋转角度时间应用价值A.恒星360°B.太阳360°59′情境2:纬纬现在到了(60°N,90°E),但总感觉比在潍坊时的地球自转速度要慢些,纬纬所说的60°N与40°N的地球自转线速度与角速度有何区别?为什么呈现出这样的区别?5.速度:角速度: 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

1.4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学案)

1.4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学案)

§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高一地理备课组【学习目标】1.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变化规律和周期。

3.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互关系、黄赤交角的大小及黄赤交角带来的影响。

【学习重点和难点】1.从不同角度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不同纬度处地球自转线速度的比较。

2.地球公转从近日点至远日点运动时速度的变化规律。

3.黄赤交角的形成;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学习过程】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比较阅读课文及图1.22了解:(1)什么是自转,什么是公转?(2)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是由什么到什么,从北极上空看与从南极上空看有什么不同?(3)自转的周期是多长,公转的周期是多长?(4)自转的轨道面是什么,公转的轨道具有什么特征?(5)自转的线速度、角速度在地表的分布具有什么规律?公转速度具有什么变化特征?讨论并思考:在地球上看来,北极星在天空的位置有何特点?毛泽东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反映的是地球的运动?为什么?2.自转与公转的关系阅读P17课文结合图1.22(1)什么是黄赤交角?它有多大?(2)讨论黄赤交角的存在会带来哪些直接影响?思考:黄赤交角的大小,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有何关系?活动: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方向,并解释“自西向东”的含义。

演示地球的公转,并说明如何区别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

绘简图说明地球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关系。

资料1阅读材料地球的运动及其日历的由来与发展原始社会中,人类主要是靠采集野果和捕捉野兽为生,这种活动一般在白天进行,因此只要懂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道理就可以过日了。

所以也就无人考虑什么历法的问题。

随着种植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考虑如何准确地辨别季节,确定农时,也就是推算日期和时间,慢慢就演变成了最原始的历法。

人类最早根据地表动植物的显性表现来确定一年四季,包括草木的荣枯与盛衰,鸟兽的繁育与往来。

俗语讲“野人无日历,鸟啼知四时”就是这个意思。

《地球公转导学案》

《地球公转导学案》

《地球公转》导学案一、导入1. 展示一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发生等问题。

2. 提出问题:地球的公转周期是多久?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二、进修目标1. 了解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观点。

2. 掌握地球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

3.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生活的影响。

三、进修过程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什么意思?-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心旋转的运动,自转周期为大约24小时,造成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

-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公转周期为大约365.25天。

2. 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对地球生活的影响- 地球的公转决定了地球的季节变化,当地球公转到不同位置时,太阳照射的角度不同,导致不同季节的出现。

- 地球的自转造成了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影响了生物的发展和活动规律。

3. 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在不同时间会有所变化。

- 地球的公转速度约为每秒29.8公里,在1年内完成一圈。

4. 地球自转的轴倾角和影响- 地球的自转轴倾角为23.5度,造成了地球的季节变化和极昼极夜现象。

- 赤道地区气候温暖,四季不分明;极地地区则有极昼极夜现象,导致气候寒冷。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什么意思,以及它们对地球生活的影响。

地球的公转决定了季节变化,而地球的自转则导致了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的轴倾角和公转速度也对地球生活产生了影响。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天空和气候变化来感受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带来的影响。

五、拓展1. 请观察家附近的树木、花草等植物,看看它们在不同季节的发展状态有什么变化。

2. 了解其他行星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比较它们与地球的不同的地方。

六、作业1. 完成教室练习题,稳固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理解。

2. 用一张图片或图表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标注重要观点和数据。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导学案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导学案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和速度。

2、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如昼夜交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四季更替、五带划分等。

3、能够运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包括方向、周期和速度。

(2)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公转产生的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2、难点(1)理解地转偏向力的产生及其影响。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其对季节和昼夜长短的影响。

三、知识梳理(一)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3、周期(1)恒星日:地球自转 360°所需的时间,为 23 时 56 分 4 秒,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2)太阳日:地球自转360°59′所需的时间,为 24 小时,是日常所用的时间单位。

4、速度(1)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地球上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均为15°/小时。

(2)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处最大,极点为 0。

5、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①产生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

②周期:1 个太阳日,即 24 小时。

(2)地方时①产生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早。

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②计算:经度每隔 15°,地方时相差 1 小时;经度每隔 1°,地方时相差 4 分钟。

(3)地转偏向力①产生原因: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会发生一定的偏转。

②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二)地球的公转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自转与公转导学案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

2.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3. 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准备:地球仪,手电筒课前预习案:结合课本自主学习1、地球绕着________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北极上空往下看是针),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________,也就是________。

3、由于地球是一个________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________,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________,未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________。

4、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________不停地公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

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是_______的,而且他的空间指向_______________.5.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__________和等现象。

6. 地球不停地绕太阳公转,从而产生了变化和、的变化。

7. 读下图,完成表格(1)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 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3)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__;地球公转的周期是________。

(4) 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及各自对应的时间,画出太阳直射的纬线,并标上相应的纬度。

(5)地球公转在地球上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 6) 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是________的。

8、五带的划分,在上图中填出温度带名称热带:位于_________________之间,终年_________,四季皆夏,有阳光直射现象。

北温带:位于_________________之间,四季________,无阳光______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学案一、导入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故里,但你知道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吗?今天我们将进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了解地球运动的奥秘。

二、知识梳理1. 地球的自转a. 什么是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

b. 自转带来的影响有哪些?地球的自转带来了白昼和黑夜的交替,形成了昼夜的变化。

c. 为什么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这是因为我们人类规定了一天的时间为24小时,以方便计算和生活。

2. 地球的公转a. 什么是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完成一圈所需的时间为365天。

b. 公转带来的影响有哪些?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季节的变化,如春夏秋冬的交替。

c. 为什么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这是由于太阳的引力作用和地球自身的运动轨迹所决定的。

三、实践探究1. 观察太阳的位置变化a. 在不同时间观察太阳的位置,记录下来。

b. 分析太阳的位置变化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干系。

2. 制作地球公转模型a. 利用纸板、铁丝等材料制作地球公转的模型。

b. 观察地球盘绕太阳运动的情况,了解地球的公转运动。

四、拓展延伸1. 了解其他行星的自转和公转情况,比较不同行星的运动特点。

2. 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对生物和气候的影响,如季节变化、日照时间等。

五、总结反思通过本次进修,我们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如何影响我们平时生活的。

地球的运动规律让我们更加热爱这个美丽的故里,也让我们更加珍惜时间和生命。

六、作业安置1. 完成教室练习题,稳固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理解。

2. 撰写一篇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文章,展示你的进修效果。

以上就是本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学案的内容,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加深对地球运动规律的理解。

让我们一起探索宇宙的奥秘,感受自然的魅力!。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案


四季变化现象
地球自转和公转 导致昼夜交替
地球公转产生四 季变化
地球自转产生昼 夜长短变化
地球公转轨道平 面倾斜导致四季 变化
地球的五带划分
添加标题
定义:地球上的五带是根据太阳辐射的热量和地表 获得的热量来划分的,包括热带、北温带、南温带、 北寒带和南寒带。
添加标题
意义:五带划分对于地球的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 生活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生态 系统特征与所处的带相关,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也受到五带的影响。
探索其他行星的自转和公转规律,与地球进行比较研究 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如卫星探测、激光测距等,精确测量地球自转和公转 的数据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研究进程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
自转和公转共同影响地球的倾 斜角度,进而影响气候和季节
自转和公转的相互作用还导致 日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自转与公转对地球的影响
昼夜交替:地球自 转导致昼夜交替现 象,公转则影响四 季变化。
气候变化:地球公 转引起太阳直射点 的移动,导致不同 地区接收到的太阳 辐射量不同,从而 影响气候变化。
现代科技对自转和公转的探索和发现
望远镜观测: 观测地球自转 和公转的天文
现象
卫星轨道测量: 精确测量地球 自转和公转轨
道参数
激光测距技术: 测量地球与月 球之间的距离, 验证地月系统
运动规律
引力波探测: 探测宇宙中天 体自转和公转 产生的引力波, 验证相关理论
未来探索方向和展望
继续深入研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机理和影响
XX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案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学案》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观点及特点;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和影响;3. 能够诠释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日照、季节和气候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观点及特点;2.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和影响;3.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日照、季节和气候的影响。

三、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请同砚们观察地球仪,思考地球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和四季更替的现象,这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什么干系?第二步:进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盘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自转周期为约24小时,造成昼夜交替的现象。

2. 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盘绕太阳运动的轨道运动,公转周期为约365天,造成四季更替的现象。

第三步: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和影响1. 地球自转的原理:地球自转是由于地球自身的自转而产生的,自转速度不同导致地球各地昼夜长短不同。

2. 地球公转的影响:地球公转导致不同地区太阳照射角度不同,从而形成了四季更替的现象。

第四步:讨论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日照、季节和气候的影响1. 日照: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导致不同地区太阳照射角度不同,影响地球各地的日照时间和强度。

2. 季节:地球公转导致不同季节地球不同位置相对太阳的角度不同,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现象。

3. 气候: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各地气候产生影响,如赤道地区气候炎热,极地地区气候寒冷。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观点及特点,掌握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和影响,能够诠释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日照、季节和气候的影响。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天空和气温变化,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

五、拓展练习1. 请同砚们自行查找资料,了解其他行星的自转和公转情况,并与地球进行比较。

2. 请同砚们观察周围的季节变化和气候变化,思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这些变化有何影响。

六、课后作业1. 回答以下问题: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是什么?它们对日照、季节和气候有何影响?2. 完成拓展练习中的内容,并比照其他行星的自转和公转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教师:备课时间:8。

28 拟上课时间:9。

10——9。

14
地球的自转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

2、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3、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课本及插图,使用双色笔把课本上的重难点勾画出来并进行记忆。

2.独立认真完成学案,用红笔做好疑难问题记录,以备讨论时做到有的放矢和高效。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太阳东升西落现象导入。

二、结合课本,自主学习
1、地球运动的形式有和。

二、动手观察,探究新知:
活动一:用手轻轻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仿照课本P11图1.16,用手电筒作为光源,照射在地球仪上,观察并思考:
①此时地球仪上被照亮的部分占地球仪的;未照亮的部分占地球仪的,
此时,中国是(白昼或黑夜),美国是(白昼或黑夜)。

②沿地球自转方向轻轻拨动地球仪180°,此时中国是(白昼或黑夜),美国是(白昼或黑夜)。

这说明,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出现了现象。

③拨动地球仪,使中国处于被照亮的一面,此时,中国的(填方向)先被照亮,(填方向)后被照亮。

这说明,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了
总结: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是产生了和。

三、师生互动,攻克难点
活动二:“转拳头游戏”,演示地球的公转
思考:当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时,所运行的轨道是的。

活动三:结合生活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一年中什么季节中午太阳升得高一些?什么季节比较低?
(2)一年中什么季节白昼时间较长?什么季节较短?
(3)一年中我国中午太阳升得高、白昼时间长的季节是什么季节?说说这个季节地球在课本图1。

20所示的哪个位置附近?
(4)结合课本图1。

18,说说季节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总结: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四、课堂小结
地球自转歌谣:地球向东绕轴转,旋转一周为一天。

背着太阳为黑夜,朝着太阳为白天。

地球上面看日出,每天东边要早见。

地球公转歌谣:地球向东绕日转,旋转一周为一年。

倾斜身子不简单,直射点来有变换。

南北回归来回变,春夏秋冬会出现。

五、当堂检测:
1、在地球上,太阳之所以东升西落,是由于()
A、地球自转运动所致
B、地球公转运动所致
C、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相互垂直
D、地球形状不是一个正球体
2、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A、周期
B、方向
C、饶转中心
D、产生的地理现象
3、以下几种现象,哪种是不属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
A、昼夜更替
B、赤道地区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4、地球上有四季变化现象是因为地球( )
A.有公转运动
B.有自转运动
C.沿自东向西的方向运动
D.地球本身不发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