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冶炼安全生产规范
锌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锌厂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我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锌厂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全厂安全生产工作,统筹规划、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2. 安全生产部负责全厂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检查和督促各部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3.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负责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4. 员工应遵守本制度,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1. 锌厂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逐级负责制,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明确到人。
2. 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包括以下内容:(1)安全生产目标;(2)安全生产责任;(3)安全生产措施;(4)安全生产奖惩。
四、安全生产教育培训1. 锌厂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 新员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岗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3. 员工转岗、调岗或岗位变动时,必须重新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五、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1. 锌厂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 员工应积极参与隐患排查,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报告。
3. 安全生产检查结果应记录在案,并定期进行汇总和分析。
六、安全生产设备与设施1. 锌厂应配备必要的安全生产设备与设施,确保设备与设施的正常运行。
2. 设备与设施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安全性能。
3. 禁止使用未经检验、检测或者检验、检测不合格的设备与设施。
七、事故报告与处理1. 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
2. 事故发生后,应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调查处理。
3. 事故调查处理结果应公开,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锌厂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解释。
锌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锌厂安全生产工作,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锌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锌厂所有职工、承包商、临时工以及进入锌厂区域的其他人员。
第三条锌厂安全生产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责任到人、不留死角、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四条锌厂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全厂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第五条锌厂法定代表人对本厂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第六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本部门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第七条各岗位操作人员对本岗位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八条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负监督检查责任,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九条承包商、临时工等外来人员应遵守锌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服从安全管理,不得擅自改变生产工艺和安全设施。
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十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1. 新员工入职前必须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 定期对全体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3.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十一条安全生产检查制度1. 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重点岗位、关键设备进行重点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 对安全生产隐患进行排查治理,建立隐患整改台账。
第十二条安全生产记录制度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记录,包括安全生产会议记录、安全生产检查记录、事故报告及处理记录等。
2.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记录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完整、准确。
第十三条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制度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2. 职工应掌握应急救援知识,熟悉应急逃生路线。
锌冶炼安全生产规范

锌冶炼安全生产规范1. 引言锌冶炼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安全生产是保障工人生命财产安全的首要任务。
本文档旨在制定锌冶炼安全生产规范,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
2. 安全管理责任2.1 上级管理部门要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2.2 锌冶炼企业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和权限。
2.3安全生产管理组织要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 设备安全3.1 锌冶炼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符合要求。
3.2 锌冶炼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并遵守操作规程。
3.3 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的安装、维修和使用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确保设备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4. 生产场所安全4.1 生产场所要保持整洁有序,确保通道畅通,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4.2 锌冶炼企业应对危险品进行分类储存,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标识和管理。
4.3 生产场所要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并记录相关处理情况。
5. 作业安全5.1 锌冶炼作业必须进行前期的安全评估和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
5.2 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熟悉作业流程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5.3高温、高压、有毒有害作业必须进行专项培训,并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6. 应急管理6.1 锌冶炼企业要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6.2 企业要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制度,发生事故后要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进行调查处理。
6.3 锌冶炼企业要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7. 安全教育培训7.1 锌冶炼企业要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教育培训。
7.2 安全教育培训内容要覆盖员工的安全意识、事故案例、应急处置等相关知识。
7.3 企业要定期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和演练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锌冶炼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锌冶炼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锌冶炼检维修工作的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锌冶炼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锌冶炼企业的检维修岗位,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并执行。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生产检查、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等。
第四条锌冶炼企业负责全面贯彻本管理制度,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管理。
第二章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第五条锌冶炼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管理体系,制定并实施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检维修作业能够安全、高效进行。
第六条锌冶炼企业应对检维修作业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制定安全措施,提供安全防护装备和设施,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
第七条锌冶炼企业应设置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检维修作业,落实安全措施,排查隐患,及时处理安全事件。
第八条锌冶炼企业应提供相应的安全培训,增强员工安全意识,掌握相应的安全操作技能,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第九条锌冶炼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档案,完善事故记录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第十条锌冶炼企业应落实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绩效考核机制。
第三章安全生产责任制第十一条锌冶炼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第十二条企业领导要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履行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职责,为安全生产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第十三条各级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对下级员工进行安全管理培训,加强安全管理意识。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要时刻注意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积极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第四章安全管理制度第十五条锌冶炼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程序、安全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等。
第十六条实施制度管理要严格按照程序执行,确保检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冶炼出锌安全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总则1. 为确保冶炼出锌过程中的安全生产,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特制定本规程。
2. 本规程适用于冶炼出锌的整个生产过程,包括原料准备、熔炼、精炼、浇铸等环节。
3. 所有从事冶炼出锌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规程。
二、人员要求1. 从事冶炼出锌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无职业禁忌症;(2)经过专门培训,掌握冶炼出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3)具备一定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从事冶炼出锌工作人员必须穿戴以下防护用品:(1)工作服:耐高温、防腐蚀、透气性好;(2)工作鞋:防滑、防水、耐高温;(3)手套:耐高温、防腐蚀;(4)防护眼镜;(5)防护面罩;(6)耳塞。
三、设备设施要求1. 熔锌炉、精炼炉、浇铸设备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检验合格。
2. 设备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 设备设施周围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误操作。
四、原料准备1. 原料应按规格、型号分类存放,标识清晰。
2. 原料进厂前应进行检验,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3. 原料存放区域应保持通风、干燥,防止受潮、发霉。
五、熔炼操作1. 熔锌炉启动前,应检查设备、管道、阀门等,确保正常运行。
2. 熔锌炉启动时,应缓慢升温,避免过快导致设备损坏。
3. 熔炼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密切观察炉内温度、锌水情况,及时调整。
4. 熔炼过程中,严禁向炉内添加非冶炼原料,防止发生意外。
5. 熔锌炉停炉时,应先降低温度,再进行清理、维护。
六、精炼操作1. 精炼炉启动前,应检查设备、管道、阀门等,确保正常运行。
2. 精炼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密切观察炉内温度、锌水情况,及时调整。
3. 精炼过程中,严禁向炉内添加非冶炼原料,防止发生意外。
4. 精炼炉停炉时,应先降低温度,再进行清理、维护。
七、浇铸操作1. 浇铸设备启动前,应检查设备、管道、阀门等,确保正常运行。
2. 浇铸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密切观察炉内锌水情况,确保锌水质量。
镀锌车间安全通用规程(三篇)

镀锌车间安全通用规程为了确保镀锌车间的安全生产和员工的身体健康,制定以下安全通用规程,以供参考和遵守:一、车间安全管理1.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确保全员尽职尽责,严格按照规程执行。
1.2 车间应设立专业化的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安全人员,负责安全工作的具体执行和管理。
1.3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岗位责任清单、安全生产考核评价办法等,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责任。
1.4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员工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安全意识。
二、车间设备和场所安全管理2.1 车间应经常检查设备的安全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2 定期保养设备,清理设备周围的杂物,确保设备周围没有火源或易燃易爆物品。
2.3 车间应设立指定区域储存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
2.4 车间应配备专用的消防设备和应急疏散通道,定期检查和维护。
2.5 对车间内部的通风系统、电气设备、照明设备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可靠。
三、作业人员安全管理3.1 严禁未经培训和未持证上岗的人员从事车间作业。
3.2 作业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章操作。
3.3 作业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并保持设备的清洁和完好。
3.4 作业人员不得独自在车间内加工危险品,必须由专人监护和操作。
四、事故应急处理4.1 车间应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岗位的任务分工和责任。
4.2 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员工应对事故的能力和应急处理技能。
4.3 事故发生时,车间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4.4 对事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和救援,保护现场和人员安全。
五、车间的卫生与环境保护5.1 定期进行车间的卫生清洁,清理垃圾及时处理。
5.2 车间内严禁乱堆乱放、乱丢废弃物品。
5.3 车间配备必要的防尘设施,定期清理和维护。
5.4 做好噪音、尘埃、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治理,确保车间环境健康和员工安全。
热镀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篇)

热镀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热镀锌工作场所的安全生产,规范员工工作行为,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安全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热镀锌工作场所的所有员工。
第三条本制度的内容为:安全责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事故处理和应急预案等。
第四条本制度由热镀锌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执行和监督,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更新。
第五条本制度的遵守情况将作为员工考评的重要依据,对不遵守本制度的员工将给予相应的处理。
第二章安全责任第六条热镀锌工作场所的管理者是安全责任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第七条热镀锌工作场所的生产经营单位、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都有安全责任,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履行安全职责。
第八条热镀锌工作场所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协助管理者履行安全职责,监督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
第三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第九条热镀锌工作场所应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生产作业规程,明确生产作业流程、操作要求和安全防护措施。
(二)用电安全规程,规范电力设备的安装、使用、检修和维护工作。
(三)用火安全规程,规范明火作业和火源的使用、防范和管理。
(四)机械设备使用规程,规范机械设备的操作、维护和保养。
(五)化学品管理规程,规范化学品的采购、储存、使用和废弃处理。
(六)安全防护用品使用规程,规范员工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的要求。
(七)交通安全规程,规范车辆的行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安全。
(八)应急救援规程,规定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和责任分工。
第四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十条热镀锌工作场所应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安全培训制度,对新进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并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二)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三)事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事故及时上报,并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和处理。
2024年镀锌车间安全通用规程(2篇)

2024年镀锌车间安全通用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镀锌车间的稳定运营,提升工作效率,并切实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通用规程。
第二条本通用规程对所有镀锌车间的工作人员均具有约束力。
第三条镀锌车间的全体工作人员务必严格遵守本规程,以维护个人安全与健康,同时遵守公司制定的安全制度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第四条镀锌车间的管理层需负责具体执行本规程,并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与监督。
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第五条镀锌车间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必要的安全知识培训,熟悉镀锌车间的安全操作规程及紧急应对措施。
第六条镀锌车间应依据相关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并定期组织安全演练与培训。
第七条镀锌车间需实施安全巡查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第三章劳动防护第八条镀锌车间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必须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并严格按照规范使用。
第九条镀锌车间应配备合理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第十条镀锌车间需建立完善的防火措施,包括配置适当的消防设备及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第四章职业卫生第十一条镀锌车间应定期开展职业卫生检查,以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第十二条镀锌车间需营造健康的工作环境,防止有毒有害物质的接触与污染。
第十三条镀锌车间应为员工提供合格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防噪耳塞等。
第五章紧急处理第十四条镀锌车间应制定详尽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应急措施。
第十五条镀锌车间需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如急救箱、防毒面具等,并定期进行维护以确保其有效性。
第十六条镀锌车间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以提升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六章外来人员安全管理第十七条外来人员在进入镀锌车间前,需接受合格的安全培训,并佩戴相关身份证明。
第十八条镀锌车间应设置科学的出入口管理制度,以确保外来人员的安全。
第七章违规处罚第十九条镀锌车间将坚决查处违反安全规程的行为,并对违规者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标准GB/T XXXX-XXXX《锌冶炼安全生产规范》(湿法)编制说明《锌冶炼安全生产规范》(湿法)国家标准起草小组二○一一年五月国家标准GB /T XXXX-XXXX《锌冶炼安全生产规范》(湿法)编制说明1 工作简况:1.1 任务来源根据中国有色金属标委会中色协综字[2010]015号文转发国标委综合[2009]93号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由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国家标准《锌冶炼安全生产规范》(湿法)的制定任务,国标委项目编号:20091870-T-610,现将编制情况说明如下。
1.2 前期开展的主要工作我公司承接标准制定任务后,成立标准起草小组,制定调研计划和调研提纲,2010年先后函访了国内湿法炼锌企业,并及时汇总了各单位反馈意见,完成了标准草稿前的建议、意见及数据收集工作。
2010年6月在黄山将召开第一次讨论会。
1.3 我国锌冶炼的技术现状近10年来我国锌产量迅速增长,1995年为107.67万t ,2000年195.7万t,2005年达到 271.1万t。
1995至2005年,年均递增 9.7%;2000至2005年,年均递增 6.7%。
随锌产量基数增大,年均递增率已逐年递减。
从2002年起,我国锌产量,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是名符其实的锌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我国锌冶炼工艺技术,以湿法冶炼为主,火法冶炼其次。
1.3.1 湿法炼锌湿法冶炼工艺的标准流程是锌精矿焙烧→浸出→净液→电积→电锌产品,其中因浸出作业的条件不同又分工协作为低温常规浸出和高温高酸浸出两种。
我国常规浸出工艺,浸出渣多用回转窑挥发其残锌。
高温高酸浸出渣则直接送渣场堆存,或视铅、银含量送铅厂处理,其浸出液除铁在我国又有四种不同工艺,即黄钾铁矾法、氨矾铁渣法,由于铁渣中锌含量低,又称为低污染黄钾铁矾法、针铁矿法、喷淋去除铁、称为仲针铁矿法。
基于这些区别,使湿法炼锌工艺流程呈现出多样性。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单系列10万t/a电锌冶炼厂的建设,采用和研制了109m2的大型沸腾焙烧炉、大型单通道模式壁余热锅炉、溢流密封螺旋排灰装置、焙砂沸腾冷却器、高效冷却筒、150m3高效节能搅拌槽、高效浓密机、自动板框压滤机、1.6m2极板、全塑大型电解槽、机械化剥锌片机、40t大型低频熔锌感应电炉、自动浇铸—码垛—打包机等先进设备和锑盐三段深度净液等技术。
其装备和自控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在工艺操作方面,劳动生产率及电解液净液深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近十年我国各类锌产量列于表1:表1 我国各类锌产量单位:万t表1中除电锌外,均为火法炼锌产品,以2005年计,电锌170.6万t,占当年锌总产量的61.5%,ISP鼓风炉产锌21万t,占7.6%,电炉产锌16万t,占5.8%,其余竖罐产锌约35~36万t,占13%。
1995年电锌产量仅占当年总产量41%,到2005年已提高到近61.5%,表明我国湿法炼锌的发展速度,随着再建和改扩建炼锌厂的投产,我国湿法炼锌厂的产能将显著提高。
1.3.2 锌冶炼技术进展(1)云南冶金集团和昆明理工大学,联合开发了高铁锌精矿铁自动催化加压浸出新工艺,处理含Zn42.17%、Fe14.38%、S 29.25%的精矿,工业性连续试验指标达到:锌浸出率98.05%,铁浸出率仅29.22%,元素硫转化率92.2%。
该技术已建成投产了10000t/a电锌的生产线,和20000t/a 的试生产线,进入了产业化阶段。
(2)高硅氧化锌矿的处理,有突破性进展,云南祥云飞龙实业有限公司,将高硅氧化锌矿与硫化矿焙砂中温和酸浸出渣,按适当配比混合,再经高温高酸浸出,用针铁矿法沉铁、脱硅、净液、电解生产电锌,已取得国家专利。
该厂采用上述工艺已生产多年,锌的总回收率达94%左右。
2005年该厂电锌产量已突破5万t/a,证明该工艺成熟可靠。
该厂同时用硫酸浸出处理Zn7~8%的低品位氧化矿,浸出率达70%~80%并用酸洗萃取、电积工艺回收过去堆积的锌浸出渣,产能已达10000t/a电锌,这些技术为我国难处理的高硅氧化锌矿经济有效地利用开创了新途径。
(3)由于铟价持续攀高,锌矿中伴生金属铟的有效回收引起锌冶炼同行的高度重视,采用环隙式离心萃取器代替混合澄清槽,直接从氧化锌酸浸上清液中萃取回收铟、锗、剔除了铟、锗富集和两次富集渣酸浸等工序,铟的总回收率提高了20.25%,锗的总回收率提高了31.9%。
另有两项研究成果引入了产业化设计。
一是锌焙砂采用弱酸浸出、浸出渣富集铟,再经回转窑挥发回收渣中的残余锌、铟,以氧化锌烟尘产出。
氧化锌富集了绝大部分铟,作为提铟的原料,提铟后液回系统回收锌,改进后的浸出工艺,铟的总回收率达70%以上,因内用此工艺建设50t/a铟、5万t/a锌的铟锌冶炼厂,已投产运行。
(4)湿法炼锌除前面提到的设备大型化外,许多厂家的焙烧、浸出、净液、电解、制酸均实现了在线检测,智能优化模型控制。
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能耗。
熔锌工频感应电炉,采用新型绝缘干式填料和柔性耐火浇铸材料,解决了感应器熔锌沟锌液流动时剧烈膨胀、热应力变化给感应器造成的龟裂漏锌及一、二次线圈间的漏锌问题,实现了感应电炉可不停炉检修、不需再配备用炉。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将锌浸出渣加入烟化炉强化挥发熔炼,回收其中残留的Zn、Pb、Ge、Ag等有价金属,炉型有重大改进,达到了锌浸渣综合利用的目的。
目前,即将开发年产锌15~16万t/a的145m2焙烧炉及其配套措施,锌液深度净化装置和林极板自动剥锌装置,以及研发锌渣和铅锌中矿无害化处理工业化装置。
(5)氧压浸出技术的运用硫化锌精矿氧压浸出新工艺的特点是:锌精矿不经焙烧直接加入压力釜中,在一定的温度和氧分压条件下,直接酸浸获得硫酸锌溶液,原料中的硫、铅、铁等则留在渣中,分离后的渣经浮选、热滤、回收元素硫、硫化知残渣及尾矿,进入硫酸锌溶液中的部门铁,经中和沉铁后进入后续工序处理。
该工艺浸出效率高。
对高铁闪锌矿和含铅的锌精矿适应性强。
与常规炼锌方法相比无需建设配套的焙烧车间和酸厂,有利于环境的治理,尤其是对于成品硫酸外运交通困难的地区,氧压浸出工艺更显优势,产出的元素硫便于储存和运输。
(6)富氧常压浸出技术的运用硫化锌精矿富氧常压直接浸出工艺是在氧压浸出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工艺,其基本反应过程仍基于氧作为强氧化剂,三价铁离子作催化剂,硫以元素硫产出,与常规炼锌方法相比具有氧压浸出相同的优势,与氧压浸出工艺相比,由于过程在常压下进行,反应温度低于100℃,所以反应速度较慢,据有关资料报道,经富氧常压和氧压对比试验证明,要求达到相接近的锌浸出率,反应时间不低于24小时(而氧压浸出为1小时),在相同的酸度下,富氧常压浸出终液铁含量明显高于氧压浸出终液铁含量,即增加了溶液除铁工作量,锌回收率略低于或接近氧压浸出工艺。
富氧常压浸出的核心设备是DL反应器,DL反应器为立式封闭搅拌槽,搅拌器设在底部,反应器体积大,但总投资仍低于氧压浸出工艺。
由于是在常压下浸出,反应热回收不如氧压浸出工艺,所以蒸汽消耗量较大。
无高压设备,所以粘结清理等维护工作量少,且安全性较好。
2 标准的编制原则和依据本标准旨在识别湿法炼锌生产过程(包括前期湿法炼锌生产厂选址设计等)中潜在的涉及人身、设备、产品、交通运输安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降低或控制事故风险,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安全和设备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受破坏,防止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
即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3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3.1 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湿法炼锌生产的安全要求,适用于湿法炼锌的设计、生产、设备检修和施工安装。
在充分考虑湿法炼锌生产工艺特点的基础上,针对防止存在的机械、电气、运输、起重等方面的危险因素,以及特殊的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气体、高温热源、赤泥、尘毒、放射源等方面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编制而成。
3.2 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分为七章:总则,工艺、工序安全生产规范,辅助及附属,工作环境及应急预案,分述如下。
3.2.1 总则总则分为:厂址、设计、施工、厂区、厂房、建构筑物、设备、安全管理、个体防护、行为规定、清理检修作业、交通消防等十二条。
对湿法炼锌生产厂的设计、施工、厂址选取从国家法律法规的角度明确提出了本质化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的原则性要求。
对湿法炼锌生产经营企业所提供的厂区、厂房、建构筑物、设备、交通消防以及劳动者所接受的安全管理、个体防护、行为规定、清理检修作业提出了通用要求。
设计主要要求:新建、改建及扩建项目的安全设施,应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设计单位应具备相应资质,并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同意,以及安全设施设计作重大变更的处理审查。
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应当包括主要灾害的防治措施;优先选用安全本质化程度高的工艺与设备,提高机械化与自动化水平,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减少人身危害因素。
施工主要要求:要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建设工程项目竣工后,应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和安全条件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正常运行。
厂址主要考虑了整体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
厂区要求布局符合项目设计方案,根据生产流程和作业特点,合理布置车间工艺装备、生产设施和操作区域,确保各工序安全、顺行。
厂房、建构筑物主要考虑符合设计规范,利于安全文明生产。
明确规定:在生产作业区域或有关建筑物危险部位设置标准的安全标志;接触腐蚀类物质作业区应设置应急冲洗喷淋装置、洗眼器。
设备主要要求:设备选型应符合项目设计方案,不应选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对机械设备、电器设备使用提出安全防护要求;对易燃易爆场所、高温场所设备选用提出要求;明确特种设备的使用、检测要求。
安全管理主要按照《安全生产法》要求,明确生产经营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必须达到的要求。
如:规定湿法炼锌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职责;生产经营单位须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管理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生产经营单位应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GB/T 11651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员工作业过程中应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各类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需的应急物资,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等管理性要求。
个体防护、行为规定对劳动从业者的个体防护、行为规定提出通用要求。
清理检修作业对劳动从业者清理检修作业时的注意事项提出通用要求。
明确应制定安全施工方案,进行现场安全确认,设置安全监护人并严格履行职责;设备清理检修作业应严格实施停电挂牌;劳动者进入槽内清理、检修,应测定槽罐内氧含量高于19.5%,允许进入窑、炉、槽、罐等容器内工作的气流温度为40℃以下,进入狭小密闭空间及二氧化碳管道时,进入前应对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进行监测,CO气体含量在30mg/m3以下,氧含量执行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进入一次的时间小于20mi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