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功率放大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2024年固态高功放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固态高功放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固态高功放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固态高功放是一种新兴的音频放大器技术,采用固态器件进行放大,具有功率高、效率高、音质好等优点。

本报告旨在对固态高功放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其发展现状、市场规模、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2. 发展现状随着音响技术的不断进步,固态高功放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各大音响品牌纷纷推出固态高功放产品,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固态高功放产品的稳定性、耐用性以及节能环保特性得到了用户的青睐。

不仅传统的家庭音响领域,固态高功放还广泛应用于夜总会、酒吧、演出场所等娱乐场所。

3.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固态高功放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2019年,固态高功放市场的总销售额达到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

其中,亚太地区是固态高功放市场的主要增长区域,由于该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娱乐场所不断增多,对高品质音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4. 应用领域固态高功放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目前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4.1 家庭音响随着家庭娱乐设备的智能化和便捷化,固态高功放在家庭音响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高效的功率放大和卓越的音质使得用户能够在家中享受到更加逼真的音乐效果。

4.2 商业场所固态高功放在商业场所中应用广泛,如酒店、商场、展览中心等。

其高功率输出和良好的音质表现,能够满足商业场所对音效的要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4.3 演出场所演出场所对音响设备的要求较高,固态高功放凭借其高稳定性、低失真以及强大的功率输出成为演出场所音响设备的首选。

其宽频响应和高动态范围保证了演出音乐的真实再现。

5. 未来发展趋势固态高功放市场的未来发展呈现以下几个趋势:5.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固态高功放技术也会不断创新,提升音质和功率输出。

新型的固态高功放产品将进一步满足用户对音响设备的更高要求。

5.2 绿色环保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固态高功放将更加注重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未来的固态高功放产品将更加注重能效提升和低功耗设计。

运放发展现状

运放发展现状

运放发展现状
运放发展现状分为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

首先,在技术方面,运放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过去,运放主要采用模拟电路设计,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运放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这些新技术使得运放的性能更加稳定和精确,并且具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其次,在应用领域方面,运放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过去,运放主要用于音频放大、滤波和信号调节等方面,但现在运放已经广泛应用于通信、汽车电子、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运放在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和控制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此外,在产品形态方面,运放的发展也很迅速。

传统的运放产品主要是芯片形式,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运放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集成和布局。

此外,一些厂家还提供了多种规格和型号的运放产品,以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然而,尽管运放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运放产品的价格较高,这限制了其在一些应用领域的普及和推广。

其次,一些运放产品在高温、高频和高压等严峻环境下的性能不够稳定和可靠,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总体而言,运放发展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运放会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大的步伐。

2023年功率放大器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功率放大器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功率放大器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功率放大器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将输入信号的功率放大到较大的输出功率。

它在许多应用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音频放大、无线通信、雷达、连接、医疗设备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功率放大器行业的市场现状进行分析。

1. 市场规模功率放大器行业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拥有巨大的潜力。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全球功率放大器市场在过去几年内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

预计到2024年,全球功率放大器市场的规模将达到数十亿美元。

2. 应用领域功率放大器在许多不同的应用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音频行业中,功率放大器被用于音响设备、家庭影院系统、汽车音响等。

在通信领域,功率放大器被用于无线通信基站、卫星通信系统等。

在医疗设备领域,功率放大器被用于医疗成像设备、超声仪器等。

此外,功率放大器还被应用于雷达系统、军事装备、航天航空等领域。

3. 技术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功率放大器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目前,功率放大器市场主要分为线性功率放大器和非线性功率放大器两个主要类型。

线性功率放大器能够保持输入信号的准确性,但效率较低。

非线性功率放大器则具有较高的效率,但会引入一定的信号失真。

另外,近年来,功率放大器的集成度越来越高。

通过采用集成电路技术,功率放大器能够在一个小尺寸的芯片上实现更高的功率放大效果。

此外,功率放大器还在有源电力管理、无线充电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 市场竞争功率放大器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

市场上有许多知名的厂商,如TI、NXP、ADI等,它们在功率放大器领域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市场份额。

此外,中国、美国、欧洲等地也有许多小型和中小型企业专注于功率放大器的研发和生产。

5. 市场趋势随着物联网、5G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功率放大器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例如,5G技术的广泛应用将需要大量高功率放大器来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广域覆盖。

此外,电动车、可穿戴设备等新兴市场的崛起也将推动功率放大器行业的持续发展。

2024年汽车功放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汽车功放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汽车功放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本文是对汽车功放市场进行的调研报告。

汽车功放(Car Amplifier)作为汽车音响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放大音频信号,提供高品质音响效果。

随着汽车音响市场的逐渐发展,汽车功放市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本报告将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对汽车功放市场的现状、竞争态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2. 市场概况2.1 市场定义汽车功放市场是指以汽车功放为核心产品的音频设备市场。

2.2 市场规模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汽车功放市场在过去几年内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截至目前,市场规模已达到X亿元。

2.3 市场特点汽车功放市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创新:汽车功放市场处于不断创新的阶段,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快,产品功能越来越丰富。

•差异竞争:市场上存在多个品牌和厂商,产品之间存在差异化竞争,如功率、声音还原度等方面。

•品牌影响力:一些知名汽车音响品牌在汽车功放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3. 市场竞争态势3.1 主要竞争品牌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当前汽车功放市场的主要竞争品牌包括:•A品牌•B品牌•C品牌•D品牌•E品牌3.2 竞争优势分析不同品牌的汽车功放在技术、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竞争优势。

•技术优势:部分品牌在功率输出、噪音抑制、音质调节等方面拥有自主创新的技术优势。

•产品质量:一些品牌在产品质量上进行严格把控,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品牌知名度:知名汽车音响品牌在汽车功放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声誉,拥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

3.3 新兴竞争因素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新兴的竞争因素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无线连接:一些汽车功放厂商推出了支持无线连接的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对便捷性和智能化的需求。

•省电设计: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一些厂商开始研发低能耗的汽车功放产品。

•多功能集成:市场上的一些产品开始将汽车功放与其他功能进行集成,如蓝牙通话功能、导航系统等。

2023年射频功率放大器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射频功率放大器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射频功率放大器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射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电子器件,用于将低功率信号放大为高功率信号,应用于各种射频通信、雷达、卫星通信、医疗设备等领域。

随着物联网、5G通信、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射频功率放大器行业市场规模也在逐渐扩大。

一、市场规模分析射频功率放大器行业市场规模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市场研究公司Research and Markets预测,全球射频功率放大器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66.7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85.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02%,其中亚太地区市场规模增长最快。

二、市场驱动力分析1. 5G通信的发展5G通信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随着5G时代的到来,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需求也将会快速增长。

据预测,全球5G基站数量将从2019年的6.7万个增长至2025年的250万个,这对于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市场规模将会有巨大的带动作用。

2.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随着物联网领域的快速发展,各种物联网设备对于高效、可靠的射频信号传输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将促进射频功率放大器市场的增长。

目前,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场景涉及智能家居、智能健康、智能运输等多个领域,这将在未来为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3. 医疗设备的升级换代射频功率放大器在医疗设备中也有很大的应用,如核磁共振成像(MRI)、超声诊断设备、电子治疗仪等。

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升级换代,对于射频功率放大器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三、市场存在的问题1. 市场竞争激烈射频功率放大器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企业。

这些企业技术实力强大,产品性能优良,价格竞争力也较强,对于国内射频功率放大器企业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2. 技术壁垒高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生产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厚厚的资金储备和雄厚的实力支持。

这对于一些小型企业来说,进入市场存在一定的难度。

2023年中国车载功放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023年中国车载功放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目前,中国车载功放市场主要由国内企 业主导,市场份额占比超过80%。其中, 知名品牌如航盛电子、华阳多媒体、路 畅科技等在市场中占据一定地位。同时, 一些国外品牌如日本先锋、日本马兰士 等也在中国市场上有所布局。
车载功放行业现状
据统计,中国车载功放市场规模在过去 五年内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显示出 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高端市场增长 尤为迅速,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25%的 年复合增长率。
--------->
深度分析竞争格局
1.车载功放行业现状:竞争格பைடு நூலகம்深度分析
车载功放行业现状深度分析:竞争格局深度分析
2.中国车载功放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受益于汽车产 业增长和消费者需求提升
中国车载功放行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主要得益于汽车产业的快速增长和消费者对汽车音响 系统的需求提升。根据相关数据,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2.7亿辆,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3亿辆,这为车 载功放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中国车载功放行业:马太效应显著
在竞争格局方面,中国车载功放行业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前五大厂商的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40%提升至 2020年的60%,而其他厂商的市场份额则不断被压缩。这主要是因为车载功放行业的技术门槛相对较高,头部企 业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和品牌优势,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预测行业发展趋势
在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时,报告指出,车载 功放行业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迎来新的机遇
和挑战 1. 智能化和电动化将继续推动车载功放行业的发
展。随着汽车制造商不断推出更智能、更环保的汽
车,车载功放行业也将随之发展。
2. 技术创新将成为推动车载功放行业发展的关键
因素。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应用,

2024年汽车功放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汽车功放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汽车功放市场分析现状概述随着汽车音响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功放(Car Amplifier)作为汽车音响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之一,在汽车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汽车功放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汽车功放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其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人们对音效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功放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球汽车功放市场规模已达到100亿美元。

预计未来几年,汽车功放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

市场竞争汽车功放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国际知名品牌和本土厂商。

国际品牌在市场上具有良好的知名度和口碑,而本土厂商则凭借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和定制化服务吸引一部分消费者。

竞争主要表现在产品性能、品质、价格和服务等方面。

市场趋势1.技术升级: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功放正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新一代汽车功放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具备更好的音质和更低的失真率。

2.轻量化设计:汽车功放的重量对于汽车整体性能和燃油效率有一定影响。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汽车轻量化的需求,厂商不断研发轻薄型汽车功放产品,减小体积和重量,提高整车的性能。

3.绿色环保:环保意识的提高使得消费者对汽车功放产品的节能和环保性能要求逐渐增加。

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具有低功耗、低碳排放的汽车功放产品,满足消费者对环保的需求。

市场挑战1.价格竞争:市场上存在大量的汽车功放品牌和产品,价格竞争激烈。

对于一些小型或新进厂商来说,想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生存并不容易。

2.技术创新:汽车功放技术一直在不断进步和创新,需要厂商不断研发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投入和时间,对于一些小厂商来说,技术研发可能是一个挑战。

3.市场需求多样化:不同消费者对汽车功放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有的消费者注重音质,有的消费者注重价格,有的消费者注重功能。

如何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是市场上的一个挑战。

总结汽车功放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竞争,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竞争激烈。

射频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发展现状

射频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发展现状

射频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发展现状的研究1.引言1.1 论文背景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之中,射频前端部件对于系统的影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射频前端元件如低噪声放大器(LNA)、混频器(Mixer)、功率放大器(PA)等都已经集成到一块收发器之中,但其中对性能影响最大是功率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是一种将电源所提供的能量提供给交流信号的器件,使得无线信号可以有效地发射出去。

根据功率放大器的分析模型(泰勒级数模型),可知到当输入信号的幅度很小的时候,对于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影响较小。

但当输入信号的幅度比较大的时候,就会对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度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说对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性能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就是输入信号幅度的增强并且不断地变化。

随着无线用户数量人数的不断增加,有限的通信频段变得越来越拥挤。

为了提高频谱的利用效率,线性化调制技术技术譬如正交幅度调制(QAM)、正交相位键控(QPSK)、正交频分复用(OFDM)就在现代的无线通信之中就被广泛的应用,因为这几种技术的频谱利用率更高。

但是这些线性化调制技术都是包络调制信号,这就必然会引入非线性失真的问题。

通信系统中的很多有源器件都是非线性器件,一旦包络调制信号通过该系统时,就会产生非线性失真,谐波的频段很多时候会影响到相邻的信道中的信号,会对系统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因此高功率高频率的射频发射系统的输入信号也必须控制在一定的幅度范围以内。

对于那些包络变化的线性化调制技术就必须采用线性发射系统。

然而发射系统中非线性最强的器件是功率放大器,同时发射系统都要求有尽量高的发射效率,所以为了效率,射频功放基本都工作在非线性状态,所以如何提高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就显得异常关键。

现在整个通信领域,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技术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研究领域。

1.2射频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RF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技术研究可以追溯到1920年,1928美国人Harold.S.Black 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发明了负反馈和前馈技术并应用到放大器设计中,功率放大器的失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率功率放大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姓名:***学号:************报告日期:2013.11.05一、引言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射频系统要求功耗低、效率高以及体积小。

近年来,无线通讯朝大容量、多电平、多载波、高峰均比和宽频带方向飞速发展,宽带数字传输技术(如OFDM、CDMA等)和高频谱效率的调制方式(如QPSK、QAM等)正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从而对射频系统性能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

功率放大器作为射频系统的关键部件,其所消耗的功率在整个射频系统所占比例相当大。

低效率的功率放大器严重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

所以,设计高效率射频功率放大器对于减少电源消耗,提高系统稳定性,节约系统成本都由十分重大的意义。

传统的功率放大器通过调整工作状态(即调整晶体管导通角)来提高效率,这就是A类、B类、AB类、C类功率放大器的演进过程。

其中C类功率放大器的理论效率最高达到100%,但此时其输出功率却为零。

其根本原因在于,上述功率放大器工作状态下电流、电压同时存在于晶体管中,要使晶体管的耗散功率为零,必然使输出功率也为零。

通过不断减小导通角的方式已不能满足不断提高效率的要求。

为进一步提高效率,晶体管工作在开关状态的功率放大器应运而生。

二、研究现状2.1 高效率功率放大器2.1.1 D类功率放大器当前,国内外高效率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研究都集中在开关模型功率放大器及高效率功率放大器结构上。

开关模型功率放大器主要有D、E两类。

其设计思想都是使晶体管上“电流、电压不同时出现”。

D类功率放大器一般由两个晶体管构成,两只晶体管轮流导通、截止,实现电流、电压的不同时出现条件。

但其晶体管和寄生电容耗能都是单管放大电路的双倍。

同时,在开关瞬间存在两晶体管同时导通或截止引起二次击穿造成晶体管损坏的危险。

工作频率比较低时,晶体管开关延时可以忽略,晶体管近似理想开关,不会产生损耗;在高频下,晶体管开关延时不可忽略,会引入损耗,另外元器件本身也会有损耗。

因此,D类功放适合于频率较低的应用,并不适用于射频领域,D类放大器现在主要应用于音频领域。

如图所示为D类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结构。

2.1.2 E类功率放大器为了克服D类功放在不完全导通与不完全截止过程中引入的较大损耗,提出了E类功放的设计。

与D类功放不同,E类功率放大器采用单只晶体管,可工作于较高的频段,漏极电流为直流和漏极分路电容的充电电流之和。

E类放大器是一种开关式的高效率放大器,理想情况下,效率可达100%。

在这种功率放大器中,足够强的驱动电压使得输出功率管在完全导通和完全截止之间瞬时切换,流过开关的电流与开关上电压波形没有重叠,因而开关不消耗功耗。

E类功率放大器的主要设计思想为:功放管截止时,使集电极电压的上升沿延迟到集电极电流等于零以后才开始;功放管一导通时,迫使在集电极电压等于零以后,才开始出现集电极电流,使功放管从一导通至截止或者从截止至导通的开关期间,功放管功耗最小。

如图所示为E类放大器的开关等效电路。

2.1.3 F类功率放大器E类功率放大器虽然克服开关在不完全导通时的损耗,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它要求驱动信号具有很快的上升时间和较高的功放管承受电压,这样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

F类功率放大器就是针对E类功放的这些限制原因而研究出的一种新型的功率放大器,F类功放使用多个谐波谐振网络对晶体管的漏端电压和电流中的谐波成分进行整形,使得其负载对奇次谐波开路,对偶次谐波短路。

漏极电压波形中包含奇次谐波,而漏极电流波形中包含基波和偶次谐波漏极电压与电流相位相差150,因此晶体管漏端的电压波形与电流波形没有重叠区,减小开关的损耗,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效率。

F类功放的电路结构如下图所示。

2.1.4 S类功率放大器S 类放大器本质上是基于脉冲宽度调制的高效率低频调制器。

通常使用一个晶体管和二极管来作为开关,产生方波电压。

开关频率必须大于调制频率 4-5 倍。

脉冲宽度正比于输入包络信号的幅度,所以在输出端必须加上一个对开关频率和它的谐波能产生高阻抗的低通滤波器,用来恢复出包络信号。

理想工作情况下,晶体管上不会同时出现电压和电流,所以效率极高。

但是实际工作中,二极管和晶体管由于导通饱和电阻不为零,以及开关通断时间不为零,导致了损耗,特别是在高频时更严重。

典型的S类功放电路如图所示。

2.2 提高功率放大器效率的技术2.2.1 Doherty技术线性度的提升往往以功率回退的形式来得以实现,而功率回退必然会导致放大器效率的急剧降低。

1936年Doherty提出的高效率方案能够很好解决这一难题,Doherty技术能够使放大器在很宽的功率变化范围内保持高效率输出。

Doherty技术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功率放大器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分别放大信号的峰值功率和平均功率来提高功放效率。

如图所示为Doherty结构框图。

由两个平行放大器构成,一个主功放,又称载波功放,另一个是辅助功放,又称峰值功放。

其中,主功放偏置在AB类,辅助功放偏置在C类。

主功放后面和辅助功放前面各有一段λ/4的微带线,分别起阻抗变化的作用和相位平衡的作用。

两支路经由λ/4微带线进行合路并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出。

当主放大器接近饱和时辅助放大器输出电流,由此减小的主放大器的输出阻抗,这样就能让主放大器在达到饱和时输出更多的电流。

2.2.2 ET技术(包络跟踪技术)ET也即动态偏置功率放大器,通过调节偏置电压减少直流功耗,极大地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效率。

其技术难点主要在于动态偏置和射频信号的同步问题。

它通过检测输入信号的包络,为不同大小的瞬时输入信号提供不同的偏置电压。

其结构框图如图所示。

定向耦合器将输入包络信号分为两路,在下支路里,带着幅度和相位信息的包络信号直接驱动线性功率放大器;上支路经过检波器检测出输入信号包络波形,由直流电压表示。

通过对包络电压定标,该电压即可表示输入功率的大小。

在不同的输入直流电压驱动下,DC-DC 变换器为功率放大器提供与输入功率成比例的偏置电压,也即动态偏置。

在该技术中,线性放大器可以选择 A 类放大器。

延迟线用来补偿上下支路间的相位差,如果设计不好将会导致最终的输出信号严重失真。

2.2.3 EER技术(包络消除与恢复技术)当信号采用同时调幅和调相的调制技术,即可变包络调制时,需要使用线性功率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但是为了得到一定的线性度,如果采用功率回退,将使功放效率降低。

而包络消除与恢复技术能在峰值功率输出和较低功率输出时保持较高的功率效率。

在传统模拟 EER 技术中,需要分离包络和相位调制信号,用一种类型的功放放大包络信号,用另一类型的功放放大恒定包络的相位信号。

如图所示为采用模拟EER技术的原理电路。

功分器将 RF 输入信号分成上下两路,上支路经包络检波器检出包络信号,再由 S 类放大器放大,作为高效率 RF 功放的馈电电源;下支路通过限幅器,得到恒定幅度的相位调制信号,用它驱动恒包络放大器 RF。

最后通过振幅调制恢复相位调制载波的包络,将输入信号放大输出。

2.2.4 LINC技术LINC(使用非线性元件的线性放大器)作为振幅调制信号的线性功率放大器工作,它组合两个高效率的功放(E 类、F 类),对宽输入信号提供了线性特性和高效率。

如图所示为LINC原理框图。

输入振幅调制信号通过DSP,产生两个恒包络,但相位相反的正弦信号。

然后经两个高效率放大器放大,最后在输出端得到线性放大的信号,由于PA采用的是开关类放大器,所以效率大为提高。

同时LINC技术也面临的一定问题:一是为了获得良好非线性成分对消效果,两个放大支路必须良好的匹配,但在高频率工作时是很难做到的。

第二是输出采用了非线性失真对消方法,会对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发展趋势3.1 F3/E类功率放大器这是一种E/F类功率放大器的对偶结构。

将F类功率放大器的谐波控制单元电路引入逆E类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结构,以改善放大器性能。

如图所示是一种具有逆E类功率放大器负载网络及F类功率放大器谐波控制特点的放大器拓扑结构图。

器件栅极电压偏置与B类功率放大器偏置点相同,可使放大器工作在开关状态,因此功率放大器管可由一个理想开关模型替代。

C n//L n谐振单元可视为对频率成分nf0构成无穷大阻抗,在逆E类功率放大器负载网络中加入这个谐振单元,可改变功率放大器漏极电压、电流的频率成分及时域波形。

通过选取合适的n 取值,能够使放大器性能获得提升。

当n为3时,该功率放大器模型造成了对三次谐波的断路条件,并且可适应ZCS,ZCDS边界限制。

本文将这种结构称为F3/ E类功率放大器。

分析结果表明,该F3/ E类功率放大器的漏极电压、电流的时域波形平滑、连续且不重叠,可使放大器获得100%的工作效率。

3.2 双频F/IF类功率放大器当出现谐波频率的冲突问题时,可以通过F类和IF类两种功放模式的组合运用来解决。

假设信号频率为f1和f2,2f1≈3f2,如果按照先前的双频F类功放方式设计,在2f1处需要实现短路,在3f2处需要实现开路,这对于2f1≈3f2的情况来说,是很难实现的。

对此,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思路:可以让其中的一个频率f1工作于F类功放状态,另一个频率f2工作于IF类功放状态。

即对应需要在2f1处和3f2处都实现短路。

这样两个频点原本冲突的谐波阻抗匹配就被和谐地统一到了一起。

该双频F/IF类功放的输出端电路结构如图所示。

首先,实现比较接近的两个谐波频率的阻抗调谐。

将谐波匹配电路放在功率晶体管漏极管脚输出的第一段,由两个并联枝节(TL1和TL2)在电路中引入这两个频率的短路点,然后通过一段微带线(TL5)变换到需要的阻抗值。

由于这两个频率非常接近,只需要一段微带线就可以实现它们所需要的阻抗转换。

然后由两条并联枝节(TL3和TL4)引入相距较远的另外两个谐波频率的短路点。

由于频率和阻抗值都相差较大,为了同时满足它们的阻抗条件,需要引入更多的可调变量。

因此,对之前的两个并联枝节(TL1和TL2)的特征阻抗也进行调整,再加上一段串联微带线(TL6)的特征阻抗和电长度。

调节这4个参数,使得该结构满足另两个谐波频率上的阻抗条件。

3.3 包络放大器和开关E类功放的整合这项技术是基于开关高效率功放和高效率包络功放的结合以获得线性高效率功放。

该设计中采用了带有波纹消除网络的同步降压转换器。

同步降压转换器的提出降低了包络放大器的开关频率和信号带宽的比率。

改进的包络放大器的结构如图所示。

改进的结构是基于带有波纹消除电路的全新的同步整流降压转换器的设计。

无源元件的减少可以提高开关频率,尤其是电容C b,波纹的消除依赖于f sw,C b,L2,L1A,N这些参数的设计。

开关E类放大器的简化原理图如图所示。

3.4 集成CMOS-IPD功率放大器该设计中有源器件采用的是0.18um的CMOS工艺,无源器件采用的是IPD 技术(无源器件集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