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 病理学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口腔组织病理学思维导图

口腔组织病理学思维导图
第五章 口腔黏膜 ................................................................................................................................................................... 39 一、口腔黏膜正常结构 ................................................................................................................................................. 39 二、口腔黏膜分类 ......................................................................................................................................................... 41
思维导图
口腔组织病理学
思维导图
1
目录
第一章 口腔颌面部发育 .................................................................................................................... 5 一、总论 ........................................................................................................................................................................... 5 二、神经嵴、鳃弓和咽囊 ............................................................................................................................................... 7 三、面部发育 ................................................................................................................................................................... 8 四、腭的发育 ................................................................................................................................................................. 13 五、舌的发育 ................................................................................................................................................................. 15 六、唾液腺及口腔黏膜发育 ......................................................................................................................................... 17 七、颌骨和颞下颌关节发育 ......................................................................................................................................... 19

肿瘤-病理学概述参考PPT

肿瘤-病理学概述参考PPT
2、结合肿瘤的眼观形态命名: 结肠息肉状腺瘤、乳头状囊腺瘤。
3、混合细胞成分构成:涎腺混合瘤、乳腺 纤维腺瘤、畸胎瘤等。
肿瘤-病理学概述
1、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癌 (carcinoma)
命名原则:在起源组织名称后加“癌”字。 例如:鳞状细胞癌(鳞癌) 腺上皮癌(腺癌) 基底细胞癌 移行细胞癌
恶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24
间变(anaplasia):
原意是指已分化成熟细胞和组织的退 分化,返回原始的幼稚状态。因此,间变 是指恶性肿瘤细胞缺乏分化状态或异型性 明显。
间变性甲状腺癌
25
即瘤细间胞变彼的肿此肿瘤大瘤小-细病和胞理形具状学有上概明有显很述的大多变形异性,有,
时很难确定其组织来源。有的恶性肿瘤主要 由未分化细胞构成,称为间变性肿瘤 (anaplastic tumor)。
肿瘤-病理学概述
概述
肿瘤-病理学概述
恶 病 质
恶 性 肿 瘤 晚 期

(Hale Waihona Puke 肿瘤-病理学概述Tumor = Neoplasm (良性、恶性) Cancer (carcinoma、sarcoma) 在欧美一些国家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仅次于心 血 管系统疾病而居第二位。 在我国,农村人口中恶性肿瘤死亡率居死因 的第三位,而城市人口中居死因第一位。 我国常见的10大恶性肿瘤按死亡率高低排 列为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大肠癌、白 血病、淋巴瘤、子宫颈癌、鼻咽癌、乳腺癌等。
间变性肿瘤:恶性肿瘤,分化很差,异型 性显著
Atypia、differentiation、anaplasia是从 不同方面叙述肿瘤细胞状态的术语,前二者 可用于良恶性肿瘤的描述,而后者一般只能 用于恶性肿瘤。

病理学肿瘤PPT课件

病理学肿瘤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压迫和阻塞
肿瘤可以压迫和阻塞周围的器官 和组织,导致相应的症状,如疼
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
免疫抑制
肿瘤可以引起免疫抑制,使机体对 肿瘤细胞的清除能力下降,从而加 速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内分泌紊乱
某些肿瘤可以分泌激素或类激素物 质,导致内分泌紊乱,引起相应的 症状,如糖尿病、肥胖症等。
通过激发机体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反应, 预防或治疗肿瘤。
细胞免疫疗法
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攻击肿瘤, 如CAR-T细胞疗法和TCR-T细胞疗法。
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基因编辑技术
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 术,对肿瘤细胞进行精确的基因
改造。
抑癌基因治疗
将抑癌基因导入肿瘤细胞,抑制 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病理学肿瘤ppt课件
• 肿瘤概述 • 肿瘤的病理学分类 • 肿瘤的病理生理学 • 肿瘤的治疗与预后 • 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
01
肿瘤概述
肿瘤的定义与分类
肿瘤的定义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 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 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 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的分类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有助于 早期发现肿瘤,提高治愈率和 生存率。
高危人群筛查
针对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 筛查,如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
疫苗接种
接种一些预防性疫苗,如HPV 疫苗、肝炎疫苗等,可降低某
些肿瘤的发生风险。
05
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
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肿瘤疫苗
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如CTLA-4和 PD-1,来增强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常见肿瘤的病理分类PPT课件

常见肿瘤的病理分类PPT课件
恶性颗粒细胞瘤
精原细胞瘤
无性细胞瘤 恶性畸胎瘤
皮肤、粘膜 子宫 卵巢、睾丸 卵巢 睾丸 卵巢
编辑版ppt
7
编辑版ppt
8
一、骨肿瘤的分类 (WHO2002)
1.软骨性肿瘤 2.骨源性肿瘤 3.纤维源性肿瘤 4.纤维组织细胞性肿瘤 5.Ewing肉瘤/PNET 6.造血组织肿瘤 7.巨细胞瘤
8.脊索瘤
编辑版ppt
9 .血管源性肿瘤 10.平滑肌肿瘤 11.脂肪源性肿瘤 12.神经源性肿瘤 13.其它肿瘤 14.肿瘤样病变 15.关节病变
9
软骨性肿瘤
1.骨软骨瘤 2.软骨瘤:内生性软骨瘤
骨膜软骨瘤 多发性软骨瘤
3.软骨母细胞瘤(良性成软骨细胞瘤) 4.软骨粘液样纤维瘤 5.软骨肉瘤:中央性(原发性和继发性)软骨肉瘤
交感神经节
节细胞神经瘤 神经母细胞瘤
编辑版ppt
前者多见于纵隔和腹膜后, 后者多见于肾上腺髓质。
6
组织来源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好发部位
黑色素细胞
黑痣
胎盘组织
其 它
葡萄胎
支持细胞、间质 细胞瘤
肿 性索、生殖细胞 颗粒细胞瘤 瘤
胚胎组织
畸胎瘤
恶性黑色素瘤
绒毛膜上皮癌、恶性 葡萄胎 恶性支持细胞、间质 细胞瘤
• 其它组织:黑色素细胞、胎盘组织、性索、生殖
细胞、胚胎组织。
编辑版ppt
2
组织来源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好发部位
鳞状上皮 乳头状瘤
鳞状细胞癌
基底细胞
上 皮 组 腺上皮 织
腺瘤
粘液性或浆液 性囊腺瘤 多形性腺瘤
基底细胞癌
腺癌(各种类型)

病理学(第九版)思维导图

病理学(第九版)思维导图

病理学(第九版)绪论病理学: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分类(研究和诊断⽅法)⼈体病理学(⼫体剖检、活体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实验病理学(动物实验、组织和细胞培养)总论第⼀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免疫适应定义: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对于内、外环境中的持续性刺激和各种有害因⼦⽽产⽣的⾮损伤性应答反应萎缩——肾压迫性萎缩病理变化: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减⼩,重量减轻,实质细胞内物质和实质细胞数⽬减少,⾊泽变深可出现脂褐素颗粒(细胞内未被彻底消化的、富含磷脂的膜包被的细胞器残体)类型⽣理性萎缩:胸腺⻘春期萎缩、⽣殖系统某些器官更年后萎缩-——细胞凋亡导致细胞数⽬减少病理性萎缩:按发⽣原因分为营养不良性萎缩、压迫性萎缩、失⽤性萎缩、去神经性萎缩、内分泌性萎缩、⽼化和损伤性萎缩(最先消耗脂肪组织)肥⼤——⼼肌肥⼤病理变化:肥⼤的细胞体积增⼤,核肥⼤深染,细胞功能增强;功能代偿作⽤是有限度的;假性肥⼤(实质细胞萎缩,间质脂肪细胞增⽣)类型⽣理性肥⼤包括代偿性肥⼤(举重运动员肌⾁)和内分泌性肥⼤(妊娠期⼦宫平滑肌增厚)病理性肥⼤包括代偿性肥⼤(切除⼀侧肾、左⼼室部分坏死)和内分泌性肥⼤(甲状腺亢奋)增⽣病理变化:胞有丝分裂活跃⽽致增⽣,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和细胞核形态正常或稍增⼤,可表现为弥漫性或局限性,是间质的重要适应性反应类型⽣理性增⽣包括代偿性增⽣(⾼海拔地区⾎红细胞增多)和内分泌性增⽣(⻘春期⼥性乳房和⼦宫内膜腺体增⽣)病理性增⽣包括代偿性增⽣(创伤愈合)和内分泌性增⽣(激素过多、⽣⻓因⼦过多)增⽣与肥⼤的关系:原因类似。

细胞分裂增殖能⼒活跃的组织器官的肥⼤可以是肥⼤和增⽣的共同结果,⽽细胞分裂增殖能⼒较低的组织器官的肥⼤仅仅因为肥⼤所致(⻣骼肌、⼼肌)化⽣定义:⼀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是⼲细胞转分化的结果类型上⽪组织的化⽣:包括鳞状上⽪化⽣(吸烟者的⽀⽓管假复层纤⽑柱状上⽪)、柱状上⽪化⽣(胃粘膜上⽪转化为肠上⽪化⽣、胃窦胃体由幽⻔腺取代-假幽⻔腺化⽣等)间叶组织的化⽣:⻣或软⻣化⽣等(幼稚的成纤维细胞在损伤后可转变为成⻣/软⻣细胞)意义:强化局部抵御外界刺激的能⼒、减弱黏膜⾃净能⼒,引起恶变等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包括缺氧、⽣物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营养失衡、神经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遗传性缺陷和社会⼼理因素等细胞和组织损伤的机制细胞可逆性损伤定义:细胞可逆性损伤的形态学变化称变性(degeneration),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常⻅可逆性损伤的特征细胞⽔肿⼜称⽔变性凡是能引起细胞液体和离⼦内稳态变化的损害,都可导致细胞⽔肿、线粒体受损,ATP⽣成减少,细胞膜Na+-K+泵功能障碍病理变化镜下观:细胞质内红染细颗粒状物(肿胀的线粒体和内质⽹等细胞器),严重时表现为⽓球样变-病毒性肝炎,细胞质⾼度疏松呈空泡状,细胞核肿胀⾁眼观:器官体积增⼤、边缘圆钝、包膜紧张、切⾯外翻、颜⾊变淡脂肪变⽢油三酯蓄积于⾮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肝细胞质内脂肪酸增多;⽢油三酯合成过多;脂蛋⽩、载脂蛋⽩减少)病理变化镜下观:细胞质中出现⼤⼩不等的球形脂滴,⽯蜡切⽚中呈空泡状,冷冻切⽚中可⽤苏丹Ⅲ、苏丹Ⅳ等特殊染⾊进⾏区别⾁眼观:器官体积增⼤、边缘圆钝、淡⻩⾊、切⾯油腻感常⻅于肝、⼼、肾(近曲⼩管):脂肪肝、⻁斑⼼(与脂肪⼼不同,其为⼼肌脂肪浸润)肝细胞脂肪变病变区慢性肝淤⾎-⼩叶中央区磷中毒-⼩叶周边带严重中毒和传染病-全部肝细胞玻璃样变⼜称透明变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半透明状蛋⽩质蓄积(蛋⽩质合成的先天遗传障碍或蛋⽩质折叠的后天缺陷)病理变化细胞内玻璃样变:均质红染的圆形⼩体,位于细胞质内,如Rusell⼩体、Mallory⼩体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胶原纤维增粗变宽,其间少有⾎管和纤维细胞,⾁眼呈灰⽩、质韧、半透明细⼩动脉玻璃样变:⼜称细⼩动脉硬化,细⼩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弹性减弱(熟悉)淀粉样变细胞间质内淀粉样蛋⽩质和黏多糖复合物蓄积,具有淀粉染⾊特征病理变化淡红⾊均质状物沉积于细胞间质、⼩⾎管基膜下或沿⽹状纤维⽀架分布刚果红染⾊为橘红⾊,遇碘为棕褐⾊、再加稀硫酸便呈蓝⾊(熟悉)黏液样变细胞间质内黏多糖和蛋⽩质的蓄积病理变化可形成特征性的黏液⽔肿(熟悉)病理性⾊素沉着⾊素增多并积聚于细胞内外含铁⾎⻩素:⼼衰细胞脂褐素:⽼年斑⿊⾊素:酪氨酸胆红素:⻩疸(熟悉)病理性钙化⻣和⽛⻮之外的组织中固态钙盐沉积病理变化:镜下呈蓝⾊颗粒状⾄⽚块状,⾁眼呈细⼩颗粒或团块,触之有沙砾感或硬⽯感类型营养不良性钙化:钙盐沉积于坏死或即将坏死的组织或异物中转移性钙化:由于全身钙磷代谢失调⽽致钙盐沉积于正常组织内细胞死亡坏死基本病变细胞核的变化- 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三者并不⼀定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胞质嗜酸性增强出现较晚,间质崩解液化成⽆结构物质类型凝固性坏死:蛋⽩质变性凝固且溶酶体酶⽔解作⽤较弱时,坏死区呈灰⻩、⼲燥、质实状态,轮廓清晰---⼼肝肾脾液化性坏死:细胞组织坏死后发⽣溶解液化(脑软化)纤维素样坏死:坏死呈细丝状、颗粒状或⼩条块状⽆结构物质⼲酪样坏死:结核病时,病灶中含脂质较多,坏死区呈⻩⾊,状似⼲酪;镜下为⽆结构颗粒状红染物,是坏死更为彻底的特殊类型凝固性坏死脂肪坏死:酶解性或创伤性脂肪坏死,属液化性坏死范畴(急性胰腺炎)坏疽(局部组织⼤块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性坏疽:动脉阻塞但静脉回流通畅时发⽣,坏死区⼲燥皱缩呈⿊⾊(凝固性坏死)湿性坏疽:多⻅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也可发⽣于动静脉均阻塞时,坏死区肿胀呈蓝绿⾊,界限不清(液化性坏死和凝固性坏死的混合物)---肺、肠管、⼦宫、胆囊⽓性坏疽:属于湿性坏疽,常⻅于深达肌⾁的开放性创伤合并产⽣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坏死区有⼤量⽓体⽽呈捻发感结局凋亡形态学和⽣物化学特征:细胞皱缩、染⾊质凝聚、凋亡⼩体形成(细胞凋亡的重要形态学标志)、质膜完整凋亡与坏死的⽐较(了解)细胞⽼化遗传程序学说——端粒酶错误积累学说第⼆章损伤的修复概述再⽣细胞周期(cell cycle)含义:指细胞从⼀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

卵巢肿瘤丨影像表现与病理相关性、肿瘤分类及诊断思路

卵巢肿瘤丨影像表现与病理相关性、肿瘤分类及诊断思路

卵巢肿瘤丨影像表现与病理相关性、肿瘤分类及诊断思路卵巢肿瘤可根据组织病理学特征分为上皮细胞肿瘤,生殖细胞肿瘤,性索间质肿瘤和转移瘤。

认识影像与病理学的相关性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肿瘤的亚型。

上皮细胞肿瘤是最常见的类别,可以是良性,交界性或恶性的。

具体的亚型包括浆液性(最常见),黏液性,浆黏液性,子宫内膜样,透明细胞,Brenner和未分化。

高级别浆液性囊腺癌在卵巢恶性肿瘤中占大多数,也是卵巢癌死亡的主要原因。

浆液性肿瘤通常是单侧和双侧的,黏液性肿瘤则更大、单侧和多房的。

实性成分,增厚的分隔和乳头状突起,特别是富血管性的,提示为交界性或恶性病变。

子宫内膜样癌和透明细胞癌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发生。

纤维性肿瘤(囊性腺纤维瘤,腺纤维瘤,纤维瘤,Brenner瘤)的实性成分表现为T2低信号,而畸胎瘤则含有脂肪。

其他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非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可通过肿瘤标志物来缩小诊断。

性索间质肿瘤通常为实性,其激素分泌的继发体征可能是其诊断线索。

本文介绍了卵巢和远端输卵管的解剖结构,肿瘤组织学亚型的起源,卵巢肿瘤的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以及US,CT和MRI在卵巢检查中的应用。

主要重点是多种卵巢肿瘤亚型的影像和病理学特征。

卵巢肿瘤分类示意图卵巢肿瘤可大致分为四大类:上皮细胞,生殖细胞,性索-间质和转移。

Ovarian neoplasms can be broadly divided into four main categories: epithelial cell, germ cell, sex cord–stromal, and metastases.卵巢肿瘤影像评估的思维导图↓ ↓ ↓未定性的卵巢肿瘤第1步:是否含有脂肪?1、含脂肪•粗颗粒、牙齿样钙化→成熟性畸胎瘤••不规则、小的钙化,体积更大,患者年龄更小→不成熟畸胎瘤2、不含脂肪↓↓第2步:实性成分表现为T2低信号吗?1、是的•Brenner瘤:可见钙化和/或相关的囊性肿瘤•囊性腺纤维瘤,腺纤维瘤•卵泡膜纤维瘤组肿瘤:与Meigs综合征相关;体积较大肿瘤可见囊变和轻度T2高信号2、不是↓↓第3步:不含脂肪且实性成分非T2低信号的卵巢肿瘤,患者年龄?1、<30岁•幼年型颗粒细胞瘤:雌激素升高、子宫内膜增生,与Maffucci 和Ollier综合征相关••无性细胞瘤: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多为实性,可见纤维血管间隔,与妊娠相关•绒毛膜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卵黄囊瘤:AFP↑、可见“亮点”征•胚胎性癌(上述肿瘤均体积较大,瘤内可见出血[T1脂肪抑制序列高信号];典型表现为囊实性[无性细胞瘤除外])2、>30岁↓↓第4步:评估肿瘤实性和囊性成分的比例1、囊实性①多为单侧•黏液性肿瘤可见出血区和/或子宫内膜增厚、子宫内膜癌:•成年型颗粒细胞瘤:奶酪样表现;雌激素过多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子宫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可见血栓栓塞现象,高血钙②多为双侧•交界性浆液性肿瘤••低级别浆液性癌(LGSC)•高级别浆液性癌(HGSC)•转移瘤:寻找原发性胃肠道肿瘤,腹膜转移,CEA升高2、实性为主①单侧•黏液性腺癌•成年型颗粒细胞瘤:多为囊实性•Sertoli-Leydig细胞瘤:雄激素过多(女性男性化)•高级别浆液性癌(HGSC)•②双侧•转移瘤:胃肠道和乳腺肿瘤转移多为实性••HGSC•卵巢淋巴瘤:可见肿大淋巴结、无腹水、密度更均匀3、囊性为主①单房分隔厚、内壁不规则或少量实性成分,有强化?无上述表现:•浆液性囊腺瘤:可见少量薄的分隔有上述表现:•交界性浆液性肿瘤••LGSC•HGSC:乳头状凸起,CA125 ↑②多房单侧:•囊与囊之间信号/密度不同:黏液性肿瘤:逐渐增大,内部子房和实性成分提示交界性或恶性黏液肿瘤•囊与囊之间成分一致:浆液性囊腺瘤双侧:•交界性浆液性肿瘤••LGSC•HGSC:乳头状凸起,CA125 ↑•转移瘤:阑尾、结直肠、胰腺胆系肿瘤转移多为囊性卵巢肿瘤的多模态成像(主要应用、优势、限度)超声:•附件肿物的一线成像方法•经阴检查可改善空间分辨率;经腹适合较大肿块;彩色和脉冲多普勒超声可观察肿瘤血供;低成本使用广泛•对疾病程度或更大肿块的评估能力有限MRI:•不确定的附件肿块的表现;证实肿块是否为卵巢起源;评估与肿块相关的可疑卵巢扭转(如果超声不确定)•软组织分辨率高;多序列成像:T1WI脂肪饱和序列可分辨出血和脂肪,T2WI对于纤维性肿瘤有价值;T1预扫和增强有助于观察肿瘤血供•容易产生运动伪影CT•恶性肿瘤细胞灭活术前后的程度评估(分期);评估并发症(如肠梗阻或破裂)•很好的显示肿物内的钙化和脂肪;快速采集限制了运动的影响,空间分辨率高•附件结构的对比度分辨率差;有电离辐射浆液性与黏液性肿瘤的鉴别腹膜假性黏液瘤(PMP);低级别浆液性癌(LGSC);高级别浆液性癌(HGSC)卵巢原发性黏液性肿瘤与转移瘤的鉴别•影像表现:单/双侧、大小、腹膜转移、腹膜假性黏液瘤(PMP)••大体及镜下:累及外表面、生长方式、淋巴血管侵犯原发性黏液性肿瘤:•单侧、体积大(>10-13cm)、腹膜转移及PMP不常见;无表面受累、膨胀性生长、无淋巴及血管受侵转移瘤:•双侧、体积较小(<10-13cm)、腹膜转移多见,PMP可见(多见于阑尾原发性肿瘤破裂所致);可见表面受累、浸润或结节样生长、可累及淋巴及血管镜下上皮细胞瘤的组织学分类:良性,交界性,恶性。

肿瘤·思维导图

肿瘤·思维导图

肿瘤·思维导图
机体任何部位、任何器官、任何组织和细胞几乎都可发生肿瘤,种类广、数量多且结构复杂。

本章概括性介绍肿瘤病理学总论内容,为后续有关肿瘤病理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肿瘤的概述
肿瘤的一般形态
肿瘤的异型性
肿瘤的生长
恶性肿瘤自然生长史
肿瘤分子生物学特征
肿瘤的生长方式
肿瘤的扩散
直接蔓延
转移
恶性肿瘤浸润和转移的机制
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率
常见肿瘤举例
上皮性肿瘤
间叶组织肿瘤
神经外胚叶源性肿瘤
癌前病变相关概念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
图片指导:检验1730班常欣悦组
指导老师:周伊
图文编辑:张璇
责任编辑:何嘉乐王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