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城市防洪现状与措施

合集下载

平原河网城市防洪圈内部水位调控研究

平原河网城市防洪圈内部水位调控研究
涝 标准 为 2 0年 一遇 ,按最 大 l 、6和 2 4小 时 降雨
1 运 东 大包 围的功 能及 作用
无 锡 城 区 位 于 太 湖 平 原 河 网 的武 澄 锡 虞 低 洼
同频率 控制 ,根据 设计 条 件 ,在 考虑 规划 的管 网和 内部二 级及 以上 包 围片 区的排 涝 能力下 ,为尽 量减
4 . 2 0 m , 内部 控制 最,
全文 同) 。
运 东大包 围的建立 ,有 效改 善 了无锡 中心 城 区 的防洪 、排 涝及 调水条 件 。但根 据 设计方 案 ,大包 围内水位 最 高仍达 4 . 5 0 m ,局 部低 洼地 和半 高地 仍 有一 定 的防洪 压 力 ,尤其 内河 防洪 墙顶 高程 考 虑安 全超 高后 尚需达 到 4 . 8 0 " - - 5 . 2 0 m ,仍对 城市 景观 产
只 能达到 5 0年一 遇 ,因此 ,区域 的防洪 标准 难 以
满足 无锡 城 区的防洪 要求 ; 同时,城 区在不 断发展
2 0 0 7年 7月 4日和 8日, 苏南 地 区两次遭 遇暴
雨袭击 ,2 4小时 降雨量 都在 l O O m m以上 ,当时正值
和扩 大 ,继 续沿 用沿 河筑墙 的方 案 ,防守难 、不经 济 ,且 老城 区在 原有 防洪工程 的基 础上提 高标 准也 很 困难 。从 城 区防洪 面临 的形势 分析 ,无锡 中心城 区必须单 独设 防 ,建 立相对 独立 的 防守系统 。本着
引 言
无 锡市 是全 国重 点 防洪城 市 ,也是重 要 的经济 大 市 。依 据 国家 《 防洪 标 准 》 ( G B 5 0 2 0 1 - 9 4 ) 以及 无锡 城 市 的规模 和重 要性 ,无锡 中心 城 区为特 别重 要 城市 ,其 防洪 标准应 达 到 2 0 0年 一遇 。 由于该城 区位 于 太湖 平原 河 网的武 澄锡 虞低 片 内 ,流 域 、区

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目前,很多城市的防洪排涝系统建设的并不完善,遇到强降雨量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内涝事故,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威胁。

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内涝发生的原因,提出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城市建设;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的承担着更加重要的职责,对于很多中心城市来说,由于整体包含的人数的增加,同时很多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在不断地上升,一旦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就会对于城市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基于此,本文主要是研究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做好防洪排涝系统的建设工作,加强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进而可以更好地保障城市人们的安全。

一、我国目前城市防洪排涝现状目前对于我国很多城市来说,防洪排涝的系统一般是由城市的防洪系统和城市的排水系统组成的,一般来讲,防洪系统是由城市的水利部门控制,排水系统一般是由市政部门负责,由于这两者是由不同的责任方负责的,在开展相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定的问题。

当城市出现暴雨的现象,首先会发挥作用的就是城市的排水管道系统,但若是城市排水系统建立的不够完善,就会导致城市出现较为严重的洪涝问题。

二、城市防洪排涝中存在的问题在当前很多城市开展的防洪涝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会显著的影响城市具有的抗洪涝能力。

(一)城市排洪涝体系划分不清楚对于很多城市来说,在开展城市防洪涝建设工作和规划的过程中,往往会选择去参考西方国家建设的现状,将现代化建设的体系融入其中,但是这些人往往不考虑我国实际的情况,对于城市的定位不够准确,这都会降低城市的防洪涝能力。

除此之外,开展的防洪涝问题研究需要和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但是很多城市并没有注意到该问题。

(二)责任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我国目前负责城市防洪涝问题主要是由市政部门、水利部门,不同部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交叉,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建设工作的质量[1];对于很多城市周围开展的防洪涝功能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体系,会出现权利空白的区域,这就会给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较为严重的问题。

北仑防洪排涝规划

北仑防洪排涝规划

一、北仑防洪排涝规划(一)防洪排涝工程布局简述1、治理原则根据北仑平原的岩泰河、芦江流域的实际情况,调查研究了流域防洪治涝工程布局、近几年洪水的实际情况。

北仑水系汇水面积253km2,其中山区139.4km2,平原113.6km2。

北仑平原河网岩泰河、芦江两个水系之间建有节制闸控制。

北仑平原一方面受外海高潮水位的顶托,另一方面城市建设和工业开发区建设填河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北仑区境内的大工业开发建设,占地面积较大,原有适应农村排涝的骨干排水河道格局被打乱,同时又抬高了地面高程,使原有的农田、鱼塘等低洼地变成城区,无法有效调蓄雨洪,从而造成平原洪涝水位抬升较快。

综合上述因素,采取“北排、中疏”的综合治理措施,达到北仑平原防洪治涝目的。

“北排”即针对北仑平原的东、南、西三面环山,北侧临海。

根据北仑地区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东部重新布置排涝河道,并对现有河道加以拓宽,并配套扩大建设算山闸、毛礁闸、穿山闸等。

“中疏”即为了排水通畅,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河道过水断面;为了维持和提高城市对雨洪的滞蓄能力,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尽可能保留原有水面,并结合环境景观要求扩大与调整水面面积,并对北仑平原内的城镇建设地面标高实行有效高程控制。

2、排涝河道布局根据北仑平原的地理条件、地形情况、外海淤积情况,充分利用现有沿山大河、泰河水系、芦江等排水口门,并将毛礁闸东移。

(二)计算模型根据规划范围,计算范围为北仑平原,考虑了地形、地势、河流走向、河网联系情况、排涝挡潮闸以及拟建工程的要求,共截取了190个计算断面,考虑了28座闸(桥),40个河汊,洪水过程为1个集中入流和7个流量边界(上边界)、7个水位边界(下边界)。

该模型基本上考虑了北仑的主要排水河道和排水挡潮闸、泵站,综合了现有河网、水闸和规划河道、排水挡潮闸的调蓄与排涝的作用。

除排水干河外,现城市建成区水面率按3%,规划城区水面率按5~8%、农村水面率按8%考虑。

外边界潮位采用平均偏不利的情况进行水利计算。

浅谈平原地区城市防洪减灾

浅谈平原地区城市防洪减灾

围 内, 高水 压 入 区域无 截 流 工 程 , 田高积 水 压 人 市 农
区, 当地涝 水 与客水 交 汇 , 成 城 市 的淹 没, 造 更加 剧 了
洪涝灾 害 。 1 2 城 市 防洪 工程设 施标 准低 , . 防汛抗 洪能 力降低
根 据 城 市社 会 经 济 建设 现状 和 发 展 前 景及 城市 的重 要 性 , 虑 历 史上 洪 涝 灾 害情 况 , 定 城 市 的 防 考 确 洪标准 , 以此 标准 衡量现 有水 利工 程 的安全程 度 。 ( )防洪 河道 防洪标 准普 遍偏 低 , 道淤 积严重 , 1 河 防洪能力 明显降低 。 与城 市 防洪 密切相关 的河 道设计 防洪标 准普 遍偏 低 , 达不 到《 防洪 标 准 》 规定 的城 市 防 洪 标 准要 求 , 能抵 御 较 大暴 雨 洪 水 的 冲击 , 市 的 不 城 安全 度较 低 。河道 淤积 , 小 了过水 断 面, 减 壅高 了行洪 水 位 , 低 了河道 的防洪标 准 。 山 区、 陵地带 的河 降 与 丘 道相比, 由于平 原地 区地 势 平坦 , 道 比降较 缓 , 河 河道 淤 积 又减 小 了河 道 比降 , 峰传 播 时 间减 慢 , 成 洪 洪 造
维普资讯
0 6年 第 O月 第2 0 2 卷 1 5期 8
地பைடு நூலகம்下 水
Gr u d wa e o n tr
0c . 2 0 t .0 6 Vo . 8 NO . 12 5
浅谈 平原地 区城市 防洪减灾
岳青 田继华。袁 捍卫 刘 玉芳。 , , ,
(.山东省聊城市水利勘测设计 院 , 1 山东 聊城 2 2 6 ;.山东省聊城市河道工程管理处 , 50 1 2 山东 聊城 2 2 0 ) 5 00

城镇防洪排水存在问题及治理方案

城镇防洪排水存在问题及治理方案

2020.414城镇防洪排水存在问题及治理方案花宏伟一、城镇及工程现状安徽省灵璧县县城为灵城镇,历史上城镇规模长期限于环城河内的老城区,面积仅1km 2,由于老城区规模小且地势较高,洪涝造成的危害不大,城市防洪排水问题也不突出。

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目前灵城镇建成区已达到30km 2,规划期(2030年)城区建设规模为50 km 2,城镇防洪排水问题日趋严重。

影响灵城防洪安全的河道主要为新汴河、闫河、岳洪河,与排水有关的有闫河、岳洪河和12条大中沟。

新汴河为穿境行洪河道,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闫河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岳洪河基本无设防。

灵城现有排水系统基本形成,河沟排涝标准为5年一遇左右。

二、存在问题防洪标准低,整体防洪能力未达到规范要求。

闫河现有堤防高程不一,缺口较多;岳洪河城区内基本没有堤防,缺少防洪设施。

这两条河道主要承担城区内的涝水排出任务,受下游唐河的洪水顶托较严重。

防洪工程设施不完善,未形成完整的防洪体系。

城区缺乏堤防封闭,未形成完整的防洪堤圈。

闫河、岳洪河现有防洪设施普遍标准低、老化失修。

此外,防洪管理体制不健全,预警预报系统不适应防汛抢险需要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排水能力不足,标准低,排水出路未打开。

随着城镇建设的扩张和地面覆盖情况的变化,城区排水能力呈下降趋势,多数排水沟被淤塞,还存在许多阻水桥涵,排水能力严重不足。

作为城区排水出路的闫河、岳洪河现有排水标准仅有5年一遇,承接闫河、岳洪河的唐河现有排水标准也仅有3年一遇。

闫河中上游局部洼地的地面高程低于闫河设计除涝水位,自排难度大,暴雨时极易积涝成灾。

现有排水系统未做统一规划。

城区内的排水沟缺乏统一规划,存在着排水混乱和排水盲区等问题,沟河内违章建筑及阻水物较多,排水沟和水面洼地被侵占的现象也比较突出,进一步降低了排水、滞蓄能力。

三、防洪排水方案1.总体目标构建安全可靠的城镇防洪排水体系,遇超标准洪水有可靠的防洪对策,为城镇居民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建立与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综合防洪体系与排水体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障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涝灾害损失;使城镇建设在防洪排水方面有据可依,避免城镇建设的盲目性。

黄河流域防洪规划_概要

黄河流域防洪规划_概要

一、流域基本情况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海拔1000~2000米之间的世界上最大、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原,海拔100米以下的黄淮海平原,在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3万平方公里。

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为黄河上游,干流河道长3472公里,流域面积39.6万平方公里。

在黄河流域该河段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上部的以上黄河水量的主要来源区、沙量相对较少;二是中部的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水力资源丰富;三是下部的河套平原是黄河流域最富饶的地区之一,存在一定的防洪防凌问题。

河口镇至桃花峪为黄河中游,干流河道长1206公里,流域面积34.4万平方公里。

该河段具有四个特点:一是河口镇至区间为黄土高原地区,暴雨集中,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是黄河下游洪水和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二是上部的河口镇至禹门口河段和下部的潼关至小浪底河段水力资源较丰富,并且距电力负荷中心近;三是河口镇至禹门口区间煤炭资源丰富;四是中部的禹门口至潼关河段,河道宽浅散乱,存在一定的河道治理问题,水库运用对本河段以下的潼关至大坝河段也造成了一定塌岸问题。

在本河段汇入的渭河和在中游下部汇入的沁河等重要支流的下游地区经济社会较为发达,存在一定的防洪问题。

桃花峪以下为黄河下游,干流河道长786公里,流域面积2.2万平方公里,除艾山附近为山区丘陵外,其余全靠堤防约束洪水泥沙。

由于泥沙淤积,使该河段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河道成为淮河和海河的分水岭。

黄河下游堤防保护是因黄河在历史上决口改道淤积形成的、绝大部分属于淮河和海河流域的、我国最大的平原——黄淮海平原,是我国经济社会的核心地区之一,历史上堤防频繁决口改道,黄河洪水泥沙对黄淮海平原带来巨大灾难,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黄河流域有、、、、、、、、等9省(区)的340个县(市、旗),2005年人口11275万人,耕地面积24362万亩,国生产总值12150亿元,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浅议滦平县城防洪标准的确定

浅议滦平县城防洪标准的确定

□余正收稿日期:2021-03-26作者简介:余正,男,汉族,河北天和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摘要《防洪标准》(GB50201-2014)是我国确定城市防洪标准的依据,大部分城市均以依据预测的城区范围内总人口规模来确定防洪标准。

对于依河而建的山坡型城市,如果通过绘制淹没线,采用对应防洪标准洪水淹没范围内的人口数量来确定山坡型城市的防洪标准,可能更符合实际情况。

关键词山坡型城市;防洪标准;淹没人口目前,在确定城市(县城)防洪标准时,大都根据预测的近远期总人口规模,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中对应人口的等级,确定防洪标准。

这种方法适用于位于平原的城市,但对于依河而建的山坡型城市,则可能使防洪标准定得过高,造成资源浪费。

现以滦平县城为例,对山坡型城市防洪标准的确定提出新的看法。

1.基本情况《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建议》明确表示,河北省将要进一步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力度,以建设京津冀的城市群为平台,充分发挥环北京核心区域环境建设的生态作用,把环北京经济圈的各重点县(市)建设成产业互动、层次有序、梯度发展、宜业宜居的新型城镇,打造适度规模、环境优美、独具特色、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卫星城镇的布局结构。

在此背景下,滦平县把握自身发展优势,提高现代化新型卫星城镇的发展速度,研究制定了《河北省滦平县城乡总体发展规划(2013-2030年)》(以下简称《总规》)。

统筹考虑了各种预防以及控制洪水对滦平县城造成洪灾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总规》中的防洪减灾规划是滦平县城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确定滦平城区的防洪标准是制定县城防洪规划的基础。

2.城市定位滦平县隶属于河北省承德市,坐落于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市的西部,地处北京、内蒙古、河北的“黄金三角地带”,一直有首都的“北门户”之称,是沟通京蒙冀的战略要地。

滦平县位于燕山山脉中段北麓,地貌单元主要为山区、丘陵和河谷阶地。

县城主要分布于牤牛河、兴州河及其支流河道两侧,为典型的依河而建的山坡型城市。

城市水利工程防洪防涝存在的关键问题与改善措施

城市水利工程防洪防涝存在的关键问题与改善措施

城市水利工程防洪防涝存在的关键问题与改善措施摘要:对于水利工程而言,保障防洪安全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基础要求,也是评价水利工程建设水平的重要因素,为确保水利工程施工安全,以及后期工程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就需要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结合建设地实际情况,以及工程运行需求,合理采用相应防洪抢险技术。

因此,加强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中防洪抢险技术的应用研究和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洪防涝;改善措施引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较大,极端气候出现的频率较高,许多地区出现洪涝灾害的频率也随之增加,给当地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洪涝灾害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洪水灾害,洪水灾害主要是因大气降雨、冰雪大规模融化、堤坝溃决等造成的;二是雨涝灾害,雨涝灾害主要是因为长期暴雨以及大雨无法及时排放形成径流后导致的。

洪涝灾害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生产活动造成巨大的破坏。

比如,农田农作物被淹没,房屋倒塌,进而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

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明确防洪防涝的关键问题,提前做好措施设计,对有效开展防洪防涝具有重要的意义。

1建设城市环境水利工程的重要意义通常情况下,水资源的主要功能包括:形成水域,转变成国土面积中的一部分;培养生物,净化大气环境和地表环境的生态功能。

而城市环境开展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的自然功能,将其变为城市局部生态环境调节与城市景观当中的重要组成内容。

从传统意义的角度来看,水资源所带来的效益一般覆盖在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城乡居民生活以及航运等方面。

这些水资源的利用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在人民群众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水资源也变得越来越紧缺,各个行业领域都对节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伴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居民对日常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传统意义上的水资源效益也在向环境效益的方向延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环境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课题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alue Engineering 1平原城市的洪涝特点我国平原一般分布在大中型河流中下游地区,因历史上河水泛滥冲积而成,地势平坦,便于人类生产生活。

分布在我国平原地区的城市数量众多,人口密集,作为城市经济发展支撑的工厂企业分布集中。

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地势特征,其遭受的洪涝灾害也与其他地区不同。

由于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这些城市都位于水源充足,水网密集的区域。

水是人类生命之源,也是城市发展的必需条件。

一方面城市发展离不开丰富的水资源,另一方面洪水泛滥又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近几年平原城市的洪涝灾害主要是由汛期暴雨集中,城市上游河道水量宣泄,下游河道水位升高,积水排泄不畅,滞留城区所造成的灾害。

洪水形成以后,受平原平坦地势的影响,洪水宣泄缓慢,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造成的损失巨大。

2城市的发展对防洪的影响随着城市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企业工厂迅速崛起,城市人口激增,城市面积不断向外围扩张,同时城市空间向上向下蔓延。

混凝土建筑物和水泥道路的大规模大面积的增加,也对当地的水文水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地表土壤与大气的接触面积相对减少,径流系数增大,土壤的天然蓄水能力减弱。

另一方面一些大中型城市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地下沉陷,降低地面坡降,影响泄洪。

相对于迅速发展的城市建设,滞后的防洪设施无法承受日益扩容的城市对防洪方面的要求,造成近几年来多地大中小城市频繁遭受洪涝灾害的侵袭,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企事业单位的生产活动都受到了很大的威胁,使城市经济的发展严重受挫。

3平原城市防洪现状3.1防洪工程标准低,建设滞后随着平原城市规模不断发展,人口激增,重要设施和重要建筑物也越来越多,过去城市的工程设施和防洪标准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城市防洪工程主要包括内河、堤防、排洪沟、暗涵和排灌站等,这些防洪工程大都是七、八十年代建成的。

建设标准偏低,大中城市一般是10到20年一遇,一些小城市也就3到5年一遇。

经历多年运行,河道淤积严重,蓄水能力和行洪能力逐年减弱;堤防被建筑物侵占;路桥口、险工险段增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御险情;排水涵洞和排灌站等防洪建筑物老化失修,在洪水来临时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排泄和疏导作用。

在暴雨长期持续时,外河水位往往高于城内地面高层,加大了洪水宣泄的难度。

相对于城市的发展,投资于防洪工程建设的资金相对不足。

近年来有些城市为了完善环境的需要,对通过市内的河道加大了治理,但是过多重视河道景观效果,而忽视其防洪能力的提高。

3.2城市经济发展过快,规划不合理由于城市自然条件和资源的的不足,社会经济及人口增长过快,洪水造成的损失呈上升趋势。

城市经济发展过速,水资源紧缺,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陷,也是造成城市洪水滞留的一大因素。

———————————————————————作者简介:李青英(1972-),女,山东菏泽人,本科,高级工程师。

平原城市防洪现状与措施The Status and Measures of Flood Control in Plain City李青英LI Qing-ying(菏泽市洙赵新河流域工程管理处,菏泽274000)(Heze Zhuzhao New River Basin 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 ,Heze 274000,China )摘要:城市发展离不开丰富的水资源,但是洪水泛滥又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滞后的防洪工程已经无法满足城市防洪需求,管理层对洪涝灾害的认识不足和管理理念的陈旧,也造成防洪措施无法跟进。

近几年来,城市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已经影响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构成了威胁。

本文通过对平原城市防洪现状的分析研究,同时提出一系列解决城市防洪问题的建设性措施。

Abstract:Urban developmen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abundant water resources,but the flooding also restricts the city'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lagging flood control projects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demand for urban flood control,the managers are lack of knowledge of the floods and the management philosophy is old,causing the flood control measures can not follow up.In recent years,the city floods occur frequently,which has affect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y's economy,but also pose a threat to the lives and property of the masses.In this paper,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flood control in plain city,proposed a series of constructive measures were proposed,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urban flood control.关键词:城市防洪;现状;措施Key words:urban flood control ;status quo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6-0071-02理工作,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顺利实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1]姚小林.论建筑总承包公司项目安全与文明施工管理[J].广东科技,2007(03).[2]孙小新,赵阳.洛阳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8(19).[3]谢志忠.试论建设项目安全施工管理[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9).·71·价值工程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注重短期效益,忽略长远思想。

过多考虑建筑物的规模数量、广场的面积、道路的宽度和景观设施的表面效果,而缺乏防洪减灾的远见思想。

特别是大面积住宅小区,只考虑容积率,而不重视绿地面积的规划;城市大部分道路建设不设绿化带。

随着城市的发展,建筑物林立,道路纵横交错,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和人防工程等地下建筑逐渐增多。

自然湿地不断被侵占甚至消失。

地表透水面积不断减少,原有的坑塘、水池被填平,蓄水能力减弱,地表径流系数增大,雨水汇流集中,宣泄不畅,又缺乏一定储存能力的洪水滞留区,暴雨降临时必然造成洪涝灾害。

3.3管理职能部门职责不清城市防洪工作不是一个职能部门就可以完成的,需要规划,建设,水利,电力和通讯等部门通力合作,协调管理,目前这些部门在城市防洪任务中缺乏统一领导和有效的沟通,各司其职,自行其事,遇到问题时互相推诿责任,使防洪管理工作难以奏效。

3.4防洪预案操作性不强防洪预案编制人员不专业,不了解当地水文情况,不实地调查。

文字套用,流于形式,停留在文字层面,只是为了应付上级要求。

组织调度可操作性不强,抢险人员、防洪物资储备得不到落实,造成洪水到来无法及时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有效抢救。

3.5防洪除涝技术落后防洪减灾仍停留在人海战术,抗洪救灾的装备和储备物资技术含量不高。

先进的机具和仪器鲜有投入。

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推广力度不够。

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对洪水形势不能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测和迅速调度。

防洪人员缺乏专业的技术培训,不实战演习,缺乏经验。

3.6人类对防洪减灾重视不够生活在平原城市的人们,由于便宜的生活方式,长期安逸劳作,防灾意思薄弱。

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城市的人们,由于多年未经历灾害的发生,对洪水灾害存有麻痹侥幸心理,主动防范意识差。

对突然降临的洪水缺乏逃生的有效应对,也是造成近几年城市洪水灾害中人员伤亡众多的原因。

同时工厂企业也不愿过多投入资金在防洪减灾设施和措施上,有些多年前建起的防洪设施已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旦面临洪水只能“望洋”兴叹,任其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4措施建议针对以上城市防洪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措施建议。

4.1大力投入资金,建设高标准的防洪设施对原有的防洪工程进行升级改造。

对河道进行清淤治理,扩挖断面,加高堤防,拆除违规障碍。

对排涝涵管及排灌站进行改建,提高其宣泄能力,有条件的把原属人工操作的主要区域的排灌站建设成自动化操控的高标准排灌站,提高其排洪效率。

在城市低洼地区建设滞洪区。

随着城市的扩容,原有的防洪工程即使提高防洪标准,也难以涵盖日益发展的城市防洪要求,这就急需增加建设一批新的标准高,防洪能力强的防洪工程和设施,来满足要求。

根据城市的规模和重要性,建议中小城防洪标准制定为20年一遇至50年一遇,大中型城市和重点城市为100年一遇至200年一遇。

4.2做好城市防洪规划的编制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在制定城市建设规划前,充分考虑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做好防洪规划的编制工作。

保留天然的坑塘、低洼地,增加洪水的承载量。

增加城区的透水面积,减少径流系数。

保证城市充足的绿化面积。

为增加城市绿地,可以在小区内规划一定比例的绿化面积;人行道铺装和地上停车场尽可能应用有透水能力的花砖;楼顶种植花草,建成空中花园,一方面净化空气,一方面增加雨水蓄积面积;在沿道路两边留有适当的绿化带。

4.3成立专门机构,统一管理各相关职能部门在防洪专门机构的统一领导下,对防洪工程的建设、管理,运行及维护过程明确划分责任,工作落实到位。

同时建立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工作机制,在洪涝发生前有预案,洪涝发生时有跟进,洪涝发生后有补偿安抚。

4.4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防洪预案科学合理的防洪预案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安全第一的方针,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救结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坚持服从大局、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坚持公众参与、军民联防;坚持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等原则。

在城市防洪预案中还应制定完善的城市防洪应急管理体系,组织管理体系,技术措施和安全体系。

明确专业机动的抢险队,后备人员名单,畅通的通讯方式,充分的物资储备等资源。

4.5推广先进的科学防洪技术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加快水利信息化进程管理;提高城市防洪工程的除险加固技术;加大新技术、新材料,新机具等的推广力度;建立完善的信息化防洪调度系统;建立防洪排涝智能应急响应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