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9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课后答案全解
arm9嵌入式课后答案

arm9嵌入式课后答案【篇一:arm嵌入式系统结构与编程习题答案(全)】ass=txt>第一章绪论1. 国内嵌入式系统行业对“嵌入式系统”的定义是什么?如何理解?答:国内嵌入式行业一个普遍认同的定义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业计算机系统。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嵌入式系统是与应用紧密结合的,它具有很强的专用性,必须结合实际系统需求进行合理的剪裁利用。
因此有人把嵌入式系统比作是一个针对特定的应用而“量身定做”的专业计算机系统。
2.嵌入式系统是从何时产生的,简述其发展历程。
答:从20世纪70年代单片机的出现到目前各式各样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微控制器的大规模应用,嵌入式系统已经有了30多年的发展历史。
嵌入式系统的出现最初是基于单片机的。
intel公司1971年开发出第一片具有4位总线结构的微处理器4004,可以说是嵌入式系统的萌芽阶段。
80年代初的8051是单片机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页。
20世纪80年代早期,出现了商业级的“实时操作系统内核”,在实时内核下编写应用软件可以使新产品的沿着更快,更节省资金。
20世纪90年代实时内核发展为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步入21世纪以来,嵌入式系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硬件上,mcu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特别是arm技术的出现与完善,为嵌入式操作系统提供了功能强大的硬件载体,将嵌入式系统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3.当前最常用的源码开放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有哪些,请举出两例,并分析其特点。
答:主要有嵌入式linux和嵌入式实时操作内核uc/os-ii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是针对嵌入式微控制器的特点而量身定做的一种linux操作系统,包括常用的嵌入式通信协议和常用驱动,支持多种文件系统。
主要有以下特点:源码开放,易于移植,内核小,功能强大,运行稳定,效率高等。
uc/os是源码工卡的实时嵌入式系统内核,主要有以下特点:源码公开,可移植性强,可固化,可剪裁,占先式,多任务,可确定性,提供系统服务等。
嵌入式系统开发基础——基于ARM9微处理器C语言程序设计各章习题答案

1 第一章习题1。
嵌入某种微处理器或单片机的测试和控制系统称为嵌入式控制系统(Embedded Control System)。
在应用上大致分为两个层次,以MCS-51为代表的8位单片机和以ARM技术为基础的32位精减指令系统单片机2。
目标机上安装某种嵌入式操作系统和不安装嵌入式操作系统, 以MCS-51为代表的8位单片机不安装嵌入式操作系统。
3。
32位、16位和8位5。
32位、16位6。
在大端格式中,字数据的高字节存储在低字节单元中,而字数据的低字节则存放在高地址单元中。
在小端存储格式中,低地址单元存放的是字数据的低字节,高地址单元中,存放的是数据的高字节。
第二章习题(略)第三章习题1。
(1)寄存器大约有17类,每个的定义都是寄存器名字前面加一个小写”r”(2)在56个中断源中,有32个中断源提供中断控制器,其中,外部中断EINT4~EINT7通过“或”的形式提供一个中断源送至中断控制器,EINT8~EINT23也通过“或”的形式提供一个中断源送至中断控制器。
第四章习题1,56个中断源,有32个中断源提供中断控制器2,两种中断模式,即FIQ模式(快速模式)和IRQ模式(通用模式)。
通过中断模式控制寄存器设置。
3,常用的有5个,它们是中断模式控制寄存器,控制中断模式;中断屏蔽寄存器,控制中断允许和禁止;中断源挂起寄存器,反映哪个中断源向CPU申请了中断;中断挂起寄存器,反映CPU正在响应的中断是哪个中断源申请的;中断优先级寄存器,它和中断仲裁器配合,决定中断优先级。
4,中断源挂起寄存器,反映哪个中断源向CPU申请了中断;中断挂起寄存器,反映CPU正在响应的中断是哪个中断源申请的。
中断源向CPU申请了中断如果该中断源没被屏蔽并且没有和它同级或高级的中断源申请中断,才能被响应。
系统中可以有多个中断源向CPU申请中断,但同一时刻CPU只能响应一个最高级的中断源中断请求。
中断源挂起寄存器和中断挂起寄存器反映了中断系统不同时段的状态。
arm9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教程答案

arm9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教程答案【篇一:arm嵌入式系统课后习题(部分)答案】式系统从大的方面分为(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和(嵌入式软件)两大部分。
1.2驱动层程序一般包括(硬件抽象层hal)、(板级支持包bsp)和(设备驱动程序)。
1.3嵌入式系统核心是嵌入式处理器,可分为(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微控制器)、嵌入式dsp处理器和(嵌入式片上系统soc)4大类。
2.2arm7tdmi处理器分为(arm)和(thumb)两种操作状态。
2.3arm状态下,sp寄存器指的是(r13)、lr寄存器指的是(r14)、pc寄存器指的是(r15).2.4arm处理器支持的数据类型中,字节为(8)位、半字为(16)位、字为(32)位。
3.1arm7tdmi(-s)指令集包括(arm)指令集和(thumb)指令集。
3.2ldr指令用于从(存储器)中将一个32位的字数据传送到(目的寄存器)中。
3.3指出下面各条指令的寻址方式。
sub r0,r1,r2 ;寻址方式:(寄存器寻址)。
subsr0,r0,#1 ;寻址方式:(立即寻址)。
movr0,r2,lsl#3;寻址方式:(寄存器移位寻址)。
swp r1,r1,[r2] ;寻址方式:(寄存器间接寻址)。
ldr r2,[r3,#0x0c] ;寻址方式:(基址寻址)。
4.3arm汇编语言源程序中语句一般有(指令)、(伪指令)、(伪操作)和宏指令组成。
6.1对flash存储器的编程可通过(jtag仿真/调试器)、( isp )和(iap)3重方法来实现。
6.2异常向量表可以来自4个不同的存储器区域,分别是(片内flash )、(片内sram )、( boot block )和片外存储器。
6.3lpc2000系列的定时器主要用于3个方面:(对内部事件进行计数的间隔定时器)、(通过捕获输入实现脉宽解调器)、(自由运行的定时器)。
二选择题1.1可以表示微控制器的缩略词是( b )a. mpub. mcuc. wdtd.spi1.2rom类存储器包括( abd )a. nor flashb. epromc. sramd. prom1.3不属于arm的系列是( d )a. mcs-96b. 80c51c. lpc2000d.80x862.2arm7处理器系列采用( a )级流水线。
arm9嵌入式系统课后答案

arm9嵌入式系统课后答案【篇一:嵌入式习题答案】什么是嵌入式系统?请列举几个常见的嵌入式系统。
答:根据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定义,嵌入式系统是控制、监视或者辅助设备、机器和生产线运行的装置(devices used to control, monitor, or assist the operation of equipment, machinery or plants)。
这主要是从产品的应用角度加以定义的,由此可以看出嵌入式系统是软件和硬件的综合体,可以涵盖机械等附属装置。
目前被我国科学家普遍认同的定义是: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减,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要求严格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常见的嵌入式系统:手机,dvd,路由器,核磁共振仪,全自动洗衣机。
2.嵌入式系统与通用计算机有哪些区别?答:(1) 以应用为中心;(2) 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3) 软件和硬件可裁减(4) 对系统性能要求严格(5)软件的固件化(6)需要专用的开发工具 3.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答:第一阶段:无操作系统的嵌入算法阶段。
第二阶段:以嵌入式cpu为基础,以简单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
第三阶段:以嵌入式操作系统为标志的嵌入式系统。
第四阶段:以基于internet为标志的嵌入式系统。
4.请列举嵌入式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
答:(1)工业控制领域(2)交通运输领域(3)消费电子产品(4)家电领域(5)通信领域(6)商业和金融领域(7)环境监测领域(8)医疗领域(9)建筑领域(10)军事国防领域(11)航天航空领域第二章习题答案1.简述简单嵌入式系统与复杂嵌入式系统的主要区别。
答:简单嵌入式系统很早就已经存在,这类嵌入式系统因为软硬件复杂度都很低,一般不使用操作系统,例如常用的单片机系统。
对于复杂的嵌入式系统,它的开发模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一个复杂的嵌入式系统不仅硬件系统的开发比单片机复杂了许多,更重要的是在该系统中采用了嵌入式操作系统,其应用软件的开发转变为使用操作系统标准接口的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应用软件开发。
ARM嵌入式课后习题答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P141.举出3个书本中未提到的嵌入式系统的例子。
红绿灯控制、数字空调、机顶盒。
2.什么叫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以应用为中心、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3.什么叫嵌入式处理器?分为哪几类?嵌入式处理器是为了完成特殊的应用而设计的特殊目的的处理器。
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微控制器、嵌入式DSP处理器、嵌入式上片系统。
4.什么叫嵌入式操作系统?为何要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是一段在嵌入式系统启动后首先执行的背景程序,首先,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其次,提高了开发效率,缩短了开发周期。
再次,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充分发挥了32位CPU的多任务潜力。
p511.ARM7TDMI中的T、D、M、I的含义?64位乘法指令(带M的后缀)、支持片上调试(带D的后缀)、高密度16位的Thumb指令机扩展(带M的后缀)和EmbededICE观察点硬件(带I的后缀)。
2.ARM7TDMI采用几级流水线?使用何种存储器编址方式?三级流水线(取指译码执行);使用了冯.诺依曼结构,指令和数据共用一条32位总线。
5.PC和LR分别使用哪个寄存器?PC使用R15寄存器,LR使用R14寄存器。
6.R13寄存器的通用功能是堆栈。
3.ARM处理器模式和ARM处理器状态有何区别?处理器模式指的是处理器在执行程序时在不同时刻所处的不同状态,处理器状态指的是处理器当前所执行的指令集。
4.分别列举ARM的处理器模式和状态。
状态:ARM状态32位,这种状态下执行的是字方式的ARM指令;Thumb状态16位,这种状态下执行半字方式的Thumb指令。
模式:用户模式、快中断模式、中断模式、管理模式、中止模式、未定义模式和系统模式。
(7)CPSR寄存器中哪些位用来定义处理器状态?答:位31~28:N、Z、C、V,条件代码标志位;27~8:保留位;7~0:I、F、T、M4~0,控制标志位。
ARM9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课后答案全解

********************************************* *********************************************第一章1.簡述嵌入式の定義以應用為中心、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軟件硬件可裁剪,適應應用系統對功能、可靠性、成本、體積、功耗嚴格要求の專用計算機系統。
2.舉例說明嵌入式系統の“嵌入性”、“專用性”、“計算機系統”の基本特征。
按照嵌入式系統の定義,嵌入式系統有3個基本特點,即“嵌入性”、“專用性”與“計算機”。
“嵌入性”由早期微型機時代の嵌入式計算機應用而來,專指計算機嵌入到對象體系中,實現對象體系の智能控制。
當嵌入式系統變成一個獨立應用產品時,可將嵌入性理解為內部嵌有微處理器或計算機。
“計算機”是對象系統智能化控制の根本保證。
隨著單片機向MCU、SoC發展,片內計算機外圍電路、接口電路、控制單元日益增多,“專用計算機系統”演變成為“內含微處理器”の現代電子系統。
與傳統の電子系統相比較,現代電子系統由於內含微處理器,能實現對象系統の計算機智能化控制能力。
“專用性”是指在滿足對象控制要求及環境要求下の軟硬件裁剪性。
嵌入式系統の軟、硬件配置必須依據嵌入對象の要求,設計成專用の嵌入式應用系統。
3. 簡述嵌入式系統發展各階段の特點。
(1)無操作系統階段:使用簡便、價格低廉;(2)簡單操作系統階段:初步具有了一定の兼容性和擴展性,內核精巧且效率高,大大縮短了開發周期,提高了開發效率。
(3)實時操作系統階段:系統能夠運行在各種不同類型の微處理器上,具備了文件和目錄管理、設備管理、多任務、網絡、圖形用戶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等功能,並提供了大量の應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從而使應用軟件の開發變得更加簡單。
(4)面向Internet階段:進入21世紀,Internet技術與信息家電、工業控制技術等の結合日益緊密,嵌入式技術與Internet技術の結合正在推動著嵌入式系統の飛速發展4.簡述嵌入式系統の發展趨勢。
ARM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习题答案__周立功

第一章思考与练习1、举出3个书本中未提到的嵌入式系统的例子。
答:红绿灯控制,数字空调,机顶盒2、什么叫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3、什么叫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处理器分为哪几类?嵌入式处理器是为完成特殊的应用而设计的特殊目的的处理器。
嵌入式微处理器(Embedded Microprocessor Unit, EMPU)嵌入式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 MCU)嵌入式DSP 处理器(Embedded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EDSP)嵌入式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4、什么是嵌入式操作系统?为何要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统?是一段在嵌入式系统启动后首先执行的背景程序,首先,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其次,提高了开发效率,缩短了开发周期。
再次,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充分发挥了32 位CPU 的多任务潜力。
第二章1、嵌入式系统项目开发的生命周期分哪几个阶段?各自的具体任务是什么?项目的生命周期一般分为识别需求、提出解决方案、执行项目和结束项目4 个阶段。
识别需求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认需求,分析投资收益比,研究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厂商所应具备的条件。
提出解决方案阶段由各厂商向客户提交标书、介绍解决方案。
执行项目阶段细化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协调人力和其他资源;定期监控进展,分析项目偏差,采取必要措施以实现目标。
结束项目阶段主要包括移交工作成果,帮助客户实现商务目标;系统交接给维护人员;结清各种款项。
2、为何要进行风险分析?嵌入式项目主要有哪些方面的风险?在一个项目中,有许多的因素会影响到项目进行,因此在项目进行的初期,在客户和开发团队都还未投入大量资源之前,风险的评估可以用来预估项目进行可能会遭遇的难题。
需求风险;时间风险;资金风险;项目管理风险3、何谓系统规范?制定系统规范的目的是什么?规格制定阶段的目的在于将客户的需求,由模糊的描述,转换成有意义的量化数据。
ARM嵌入式体系结构与接口技术(Cortex-A9版)-习题答案

第一章1.简述ARM可以工作的几种模式。
答:ARMv7-A架构处理器共有8种工作模式,即用户模式(User)、快速中断模式(FIQ)、外部中断模式(IRQ)、特权模式(Supervisor)、数据访问中止模式(Abort)、未定义指令中止模式(Undef)、系统模式(System)、监控模式(Monitor)2.ARM 核有多少个寄存器?答:ARM处理器有40个32位长的寄存器3.什么寄存器用于存储PC和LR寄存器?答:R15和R14寄存器4.R13通常用来存储什么?答:R13通常用来存储堆栈指针5.哪种模式使用的寄存器最少?答:用户模式(User)和系统模式(System),因为这两种模式下没有SPSR寄存器6.CPSR 的哪一位反映了处理器的状态?答:T位是处理器的状态控制位第二章1.熟悉 Eclipse 开发环境。
答:略,参照第2.3节2.新建一个工程,编写一个汇编程序实现3+13=16的操作。
答:略,参照第2.6节第三章1.用 ARM 汇编实现下面列出的操作。
R0=15R0=R1/16(有符号数)R1=R2*3R0=−R0答:R0=15 -- MOV R0,#15R0=R1/16 -- MOV R0,R1,ASR #4BIC R0, R0, #0x78000000R1=R2*3 -- MOV R3, #3MUL R1,R2,R3R0=−R0 -- MOV R1, #-1MOV R2, R0MUL R0,R1,R22.BIC 指令的作用是什么?答:将一个寄存器中的某一位或者某几位清零3.执行 SWI 指令时会发生什么情况?答:执行SWI指令时ARM处理器会自动将CPSR拷贝到SVC模式下的SPSR,然后修改CPSR 寄存器的T位使处理器进入ARM状态,修改CPSR寄存器的低五位模式位使处理器进入SVC模式,修改CPSR寄存器的I位禁止IRQ中断,保存当前SWI指令下一条指令的地址到SVC 模式下的LR寄存器,然后PC的值改为异常向量表中偏移地址为0x08的地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一章1.简述嵌入式的定义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2.举例说明嵌入式系统的“嵌入性”、“专用性”、“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特征。
按照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嵌入式系统有3个基本特点,即“嵌入性”、“专用性”与“计算机”。
“嵌入性”由早期微型机时代的嵌入式计算机应用而来,专指计算机嵌入到对象体系中,实现对象体系的智能控制。
当嵌入式系统变成一个独立应用产品时,可将嵌入性理解为内部嵌有微处理器或计算机。
“计算机”是对象系统智能化控制的根本保证。
随着单片机向MCU、SoC发展,片内计算机外围电路、接口电路、控制单元日益增多,“专用计算机系统”演变成为“内含微处理器”的现代电子系统。
与传统的电子系统相比较,现代电子系统由于内含微处理器,能实现对象系统的计算机智能化控制能力。
“专用性”是指在满足对象控制要求及环境要求下的软硬件裁剪性。
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配置必须依据嵌入对象的要求,设计成专用的嵌入式应用系统。
3. 简述嵌入式系统发展各阶段的特点。
(1)无操作系统阶段:使用简便、价格低廉;(2)简单操作系统阶段:初步具有了一定的兼容性和扩展性,内核精巧且效率高,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提高了开发效率。
(3)实时操作系统阶段:系统能够运行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微处理器上,具备了文件和目录管理、设备管理、多任务、网络、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等功能,并提供了大量的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从而使应用软件的开发变得更加简单。
(4)面向Internet阶段:进入21世纪,Internet技术与信息家电、工业控制技术等的结合日益紧密,嵌入式技术与Internet技术的结合正在推动着嵌入式系统的飞速发展4.简述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
(1)新的微处理器层出不穷,精简系统内核,优化关键算法,降低功耗和软硬件成本。
(2)Linux、Windows CE、Palm OS等嵌入式操作系统迅速发展。
(3)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成了一项系统工程,开发厂商不仅要提供嵌入式软硬件系统本身,同时还要提供强大的硬件开发工具和软件支持包。
5.简述SOC和IP核的区别。
SOC是指在单芯片上集成数字信号处理器、微控制器、存储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电路等电路模块,可以直接实现信号采集、转换、存储、处理等功能。
IP核是指具有知识产权的、功能具体、接口规范、可在多个集成电路设计中重复使用的功能模块,是实现系统芯片(SOC)的基本构件。
6. 简述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硬件层的组成和功能。
硬件层中包含嵌入式微处理器、存储器(SDRAM、ROM、Flash等)、通用设备接口和I/O 接口(A/D、D/A、I/O等)。
(1)嵌入式微处理器是嵌入式系统硬件层的核心,嵌入式微处理器将通用CPU中许多由板卡完成的任务集成到芯片内部,从而有利于系统设计趋于小型化、高效率和高可靠性(2)嵌入式系统的存储器包含Cache、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用来存放和执行代码。
(3)与外界交互所需要的通用设备接口7. 简述cache的功能与分类。
(1)Cache是一种位于主存储器和嵌入式微处理器内核之间的快速存储器阵列,存放的是最近一段时间微处理器使用最多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在需要进行数据读取操作时,微处理器尽可能的从Cache中读取数据,而不是从主存中读取,减小存储器(如主存和辅助存储器)给微处理器内核造成的存储器访问瓶颈,提高微处理器和主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使处理速度更快,实时性更强(2)Cache一般集成在嵌入式微处理器内,可分为数据Cache、指令Cache或混合Cache,Cache的存储容量大小依不同处理器而定。
8. 简述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中间层的组成和功能。
中间层也称为硬件抽象层(Hardware Abstract Layer,HAL)或板级支持包(Board Support Package,BSP),位于硬件层和软件层之间,将系统上层软件与底层硬件分离开来。
BSP作为上层软件与硬件平台之间的接口,需要为操作系统提供操作和控制具体硬件的方法。
不同的操作系统具有各自的软件层次结构,BSP需要为不同的操作系统提供特定的硬件接口形式。
BSP使上层软件开发人员无需关心底层硬件的具体情况,根据BSP层提供的接口即可进行开发。
BSP是一个介于操作系统和底层硬件之间的软件层次,包括了系统中大部分与硬件联系紧密的软件模块。
BSP一般包含相关底层硬件的初始化、数据的输入/输出操作和硬件设备的配置等功能。
9.简述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系统软件层的组成和功能。
系统软件层通常包含有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eal-time Operation System,RTOS)、文件系统、图形用户接口(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网络系统及通用组件模块组成。
(1)嵌入式操作系统(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EOS)EOS负责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硬件的资源分配、任务调度,控制协调。
(2)文件系统嵌入式文件系统与通用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不完全相同,主要提供文件存储、检索和更新等功能,一般不提供保护和加密等安全机制。
(3)图形用户接口(GUI)GUI使用户可以通过窗口、菜单、按键等方式来方便地操作计算机或者嵌入式系统。
10.简述RTOS的定义与特点。
RTOS是指能够在指定或者确定的时间内完成系统功能和对外部或内部、同步或异步时间做出响应的系统,系统能够处理和存储控制系统所需要的大量数据。
特点:(1)约束性RTOS任务的约束包括时间约束、资源约束、执行顺序约束和性能约束。
(2)可预测性可预测性是指RTOS完成实时任务所需要的执行时间应是可知的。
(3)可靠性(4)交互性11. 常用的RTOS调度技术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1)抢占式调度和非抢占式调度抢占式调度通常是优先级驱动的调度。
每个任务都有优先级,任何时候具有最高优先级且已启动的任务先执行。
抢占式调度实时性好、反应快,调度算法相对简单,可优先保证高优先级任务的时间约束,其缺点是上下文切换多。
而非抢占式调度是指不允许任务在执行期间被中断,任务一旦占用微处理器就必须执行完毕或自愿放弃,其优点是上下文切换少,缺点是微处理器有效资源利用率低,可调度性不好。
(2)静态表驱动策略和优先级驱动策略静态表驱动策略是一种离线调度策略,指在系统运行前根据各任务的时间约束及关联关系,采用某种搜索策略生成一张运行时刻表。
在系统运行时,调度器只需根据这张时刻表启动相应的任务即可。
优先级驱动策略指按照任务优先级的高低确定任务的执行顺序。
优先级驱动策略又分为静态优先级调度策略和动态优先级调度策略。
静态优先级调度是指任务的优先级分配好之后,在任务的运行过程中,优先级不会发生改变。
静态优先级调度又称为固定优先级调度。
动态优先级调度是指任务的优先级可以随着时间或系统状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12.冯诺依曼结构与哈佛结构各有什么特点?(1)哈佛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将程序和数据存储在不同的存储空间中,即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存储器,每个存储器独立编址、独立访问。
(2)冯·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由CPU和存储器构成,其程序和数据共用一个存储空间,程序指令存储地址和数据存储地址指向同一个存储器的不同物理位置;采用单一的地址及数据总线,程序指令和数据的宽度相同。
程序计数器(PC)是CPU内部指示指令和数据的存储位置的寄存器13.RISC架构与CISC架构相比有什么优点?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C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RISC)RISC优点:(1)结构更加简单合理,从而提高运算效率;(2)优先选取使用频率最高的、很有用但不复杂的指令,避免使用复杂指令;(3)固定指令长度,减少指令格式和寻址方式种类;(4) 指令之间各字段的划分比较一致,各字段的功能也比较规整;(5)采用Load/Store指令访问存储器,其余指令的操作都在寄存器之间进行;(6)增加CPU中通用寄存器数量,算术逻辑运算指令的操作数都在通用寄存器中存取;(7)大部分指令控制在一个或小于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8)以硬布线控制逻辑为主,不用或少用微码控制;(9)采用高级语言编程,重视编译优化工作,以减少程序执行时间。
14.简述流水线技术的基本概念。
流水线技术的基本概念是将一个重复的时序分解成若干个子过程,而每一个子过程都可有效地在其专用功能段上与其他子过程同时执行。
15.试说明指令流水线的执行过程。
在流水线技术中,流水线要求可分成若干相互联系的子过程,实现子过程的功能所需时间尽可能相等。
形成流水处理,需要一段准备时间。
指令流发生不能顺序执行时,会使流水线过程中断,再形成流水线过程则需要时间。
(执行、取操作数、指令译码、取指令)16.大端存储法与小端存储法有什么不同?对存储数据有什么要求与影响?小端:较高的有效字节存放在较高的的存储器地址,较低的有效字节存放在较低的存储器地址。
大端:较高的有效字节存放在较低的存储器地址,较低的有效字节存放在较高的存储器地址。
第二章1、ARM微处理器的特点A 体积小、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B 支持Thumb(16位)/ARM(犯位)双指令集,能很好地兼容8位/16位器件;C 大量使用寄存器,指令执行速度更快;D 大多数数据操作都在寄存器中完成;E 寻址方式灵活简单、执行效率高。
2、画出ARM体系结构方框图,并说明各部分功能(23)1.ALUARM体系结构的ALU与常用的ALU逻辑结构基本相同,由两个操作数锁存器、加法器、逻辑功能、结果及零检测逻辑构成。
ALU的最小数据通路周期包含寄存器读时间、移位器延迟、ALU延迟、寄存器写建立时间、双相时钟间非重叠时间等几部分。
2.桶形移位寄存器ARM采用了32×32位桶形移位寄存器,左移/右移n位、环移n位和算术右移n位等都可以一次完成,可以有效的减少移位的延迟时间。
在桶形移位寄存器中,所有的输入端通过交叉开关(Crossbar)与所有的输出端相连。
交叉开关采用NMOS晶体管来实现。
3.高速乘法器ARM为了提高运算速度,采用两位乘法的方法,2位乘法可根据乘数的2位来实现“加-移位”运算。
ARM的高速乘法器采用32×8位的结构,完成32×2位乘法也只需5个时钟周期4.浮点部件在ARM体系结构中,浮点部件作为选件可根据需要选用,FPA10浮点加速器以协处理器方式与ARM相连,并通过协处理器指令的解释来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