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外科微创技术
【骨科 微创 课件】脊柱微创手术回顾与展望

Theodo rou 等采用经皮穿刺气囊椎体成 形矫正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畸形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Hijikata 于1975 年首创了经皮穿 刺髓核摘除术
1985年Onik 设计的经皮髓核切吸术 Choy于1987 年报道的经皮穿刺激光
核心
手术技术和技能的训练 解剖结构的认识 保护和手术目的无关结构 减少手术时间和并发症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保护软组织:在创伤骨科微创具体内涵
AO原则发展到 直接解剖复位到 骨折块间加压固定到 机械稳定固定转为 微创技术操作
BO原则的骨折治疗 间接功能复位 弹性固定 稳定性的生物学固定 无痛功能练习
组织轻柔操作
手术野清晰
避免大块组织结扎
最佳缝合
3手术切口 最轻的全身炎症反应 最少的瘢痕愈合 更好的医疗效果 更短的医疗时间 更好的心理效应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目标
手术的微创 心理的“微创”
经济的“微创”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MIS的范畴
减少创伤 缩短疗程 恢复功能 节约费用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微创的基本概念
不仅涉及对解剖结构包括皮肤、各 层软组织、血供、神经支配等的保 护,从而维护局部和全身的生物学环 境不再受到进一步干扰,还涉及对体 内力学环境的维护。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微创的内涵
解剖间隙自然分离
正确止血
脊柱微创手术回顾与展望
三零六医院 骨科 邹德威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微创之源
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医学家hippocrates就 告诫医生”不要做的太多”,自然是疾病的康复者, 医生的责任只在于促进疾病的康复过程, 而非 阻拦这个过程。
脊柱微创常识

脊柱微创的基本知识1、脊柱微创手术脊柱微创手术是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以最小的侵袭和最小的生理干扰达到最佳手术疗效的一种外科手术,相对常规外科手术而言,它的最主要特征是对人体的的创伤微小化。
意外创伤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性,而又难以避免,外科手术作为有计划的创伤,术者应力求将手术的创伤降到最低限度,即达到微创的目的。
脊柱微创外科技术是指经非传统手术途径并借助特殊手术器械、仪器或其他手段进行脊柱疾病诊治操作的微创技术和方法,它几乎涉及了脊柱外科的所有疾病。
脊柱微创外科技术是相当于开放脊柱外科手术而言的,它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各种微创的手段来治疗脊柱疾病,在达到与开放脊柱手术相同或者更好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手术后遗症。
2、常规开放脊柱手术常规开放脊柱手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手术方式,它通过较大的手术切口来达到对手术部位的清楚显露以完成对病变部位的操作和处理。
腰椎后路的融合手术切口往往要达到10~15cm甚至更长,腰椎前路手术往往要做斜行的15~20cm 长的切口,腰椎前路手术需要打开胸腔,切口长达15~20cm,颈椎后路手术的切口在20cm左右,脊柱侧弯矫形的切口长达30~40cm.这些常规的脊柱开放手术不仅在手术部位的体表留下巨大的瘢痕,影响外观,而且在完成手术显露的过程中需要对正常的组织进行广泛的剥离,打开胸腔和腹腔,对人体的创伤和正常生理功能干扰很大,因此,这些常规开放脊柱手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医源性伤害。
微创技术的本意是通过尽可能小的损伤来安全有效的达到治疗目的。
它贯穿于所有的外科手术当中,美观医生在进行脊柱手术时都必须时刻具有微创的意识,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患者的损伤。
但是,脊柱微创技术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脊柱外科手术,开展脊柱微创技术的外科医生必须具有良好的开放手术的经验,由于脊柱微创手术要求医生对脊柱的精细解剖有更深入的掌握和理解,因此,只有具备丰富开放手术经验的脊柱外科医生才能更好地保证脊柱微创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脊柱外科微创技术——椎间孔镜手术全面解析,

脊柱外科微创技术——椎间孔镜手术全面解析,椎间孔镜技术介绍微创手术是外科手术发展趋势,脊柱外科目前已经开展的微创技术有:经皮椎间盘切除术、经皮椎间盘镜直视下椎间盘切除术、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后外侧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等,其中椎间孔镜手术是脊柱外科目前最先进的微创靶点治疗技术。
在欧美发达国家,椎间孔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脊柱疾病的主导手术方式,国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早已经开展。
椎间孔镜手术过程根据椎间盘突出大小、部位不同,从背部侧方或后放入路,进入椎间孔,在安全三角区、椎间盘纤维环之外实施手术。
在内窥镜直视下清楚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彻底清除突出或脱垂的髓核和增生的骨质,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治疗椎管狭窄、修补破损的纤维环等。
椎间孔镜手术适应证1、腰椎间盘突出症:反复发作的腰痛、腰腿疼,行走受限,间歇性跛行等。
2、椎间盘源性疼痛:椎间盘突出不明显,但是疼痛明显,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
3、颈椎病:慢性头晕恶心,颈肩部沉重、疼痛,上肢根性酸胀、灼痛等症状。
4、腰椎椎间孔狭窄:腰腿痛,椎间孔骨质增生或韧带肥厚等原因,形成椎间孔狭窄。
5、椎管狭窄:疼痛、麻木、感觉运动障碍。
椎间孔镜手术禁忌症椎间孔镜适用于大多数脊柱疾病的治疗,对于不同的病理阶段,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治疗方法。
椎间孔镜手术优势1、微创:通过侧方或后方入路到达病变区域,避免对椎管和神经的干扰,不咬除椎板,不破坏椎旁肌肉和韧带,对脊柱稳定性无影响。
2、直接:靶点穿刺直达病灶,能够可视下直接摘除突出的椎间盘。
3、并发症低:创伤很小,形成血栓和感染的几率降低;避免在后方重要结构处留下瘢痕,造成椎管和神经的粘连。
4、安全性高:整个手术在局麻下进行,书中医生能与病人互动,不伤及神经,基本不出血,手术视野清晰放大,大大降低误操作的风险。
5、康复快:由于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次日即可下地活动,平均3-6周恢复正常工作和体育锻炼。
2023年脊柱微创手术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脊柱微创手术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脊柱微创手术是一种通过微创技术在患者脊柱进行手术治疗的方法。
相比传统开放手术,脊柱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成为脊柱外科治疗的主要技术之一。
本文将对脊柱微创手术行业市场进行分析。
首先,脊柱微创手术的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脊柱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脊柱微创手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治疗方法,具有减少患者创伤、缩短康复时间的优势。
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脊柱微创手术来解决脊柱疾病问题。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脊柱微创手术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有望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
其次,脊柱微创手术行业竞争激烈。
脊柱微创手术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广泛应用,吸引了众多医疗器械制造商和医疗机构进入市场。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脊柱微创手术相关产品,包括微创手术器械、立体导航系统、影像设备等。
这些公司通过不断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性能,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进行竞争。
再次,脊柱微创手术行业面临挑战。
虽然脊柱微创手术在治疗效果和患者体验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由于技术复杂和高昂的设备投入,使得手术费用较高,导致一些患者不愿意选择脊柱微创手术。
此外,脊柱微创手术的推广和普及程度与医生的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医生对脊柱微创手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是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
最后,脊柱微创手术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脊柱微创手术的操作难度逐渐降低,手术风险减小,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手术满意度。
同时,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引入脊柱微创手术,培训医生进行技术学习和实践,提高这一领域的医疗水平。
可以预见,随着脊柱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市场前景广阔。
综上所述,脊柱微创手术行业市场在近几年的发展趋势良好,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潜力。
然而,面对竞争激烈和挑战重重的局面,行业参与者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与性能,降低手术费用,进一步推广和普及脊柱微创手术,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和椎间孔镜技术的特点你都知道吗?

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和椎间孔镜技术的特点你都知道吗?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和椎间孔镜技术是目前发展非常快的脊柱疾患微创手术技术。
与传统手术技术相比,避免了传统手术切口大、出血多、康复慢、住院久等问题,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住院短等优点。
一、什么是双通道脊柱内镜和椎间孔镜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即是脊柱微创外科一般所说的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Technique),简称UBE技术。
该技术通常在脊柱一侧建立两个较小的通道,这两个独立的通道同时操作,其中一个通道用于引入内镜和摄像系统,以便医生观察和导航手术区域;另一个通道则用于引入手术器械,进行病灶的切除、修复或植入内植物等操作。
这种手术技术通过内镜的放大和高清摄像系统的实时显示,使医生能够更精准地进行手术,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椎间孔镜也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它最初是通过椎间孔(即相邻椎间隙)进入患者的脊柱,进行诊断和治疗。
该技术将非常细小的镜头光源和摄像、进出水通路、工具进出通路集成于一个通道内,用更小的切口、更小的损伤在高清放大的摄像监视下完成手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椎间孔镜技术已发展到全可视化脊柱内镜技术,拓展程度与初期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业内目前正在讨论更名问题,将该技术称为“全可视化脊柱内镜技术”的声音日益显著。
二、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以下简称UBE)的特点1、双通道设计UBE采用了两个独立的通道,一个用于观察,另一个用于操作。
这种设计可以同时实现观察和治疗的功能,提高手术效率。
2、微创操作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UBE手术创伤更小,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手术过程中只需在每个术区切开很小的两个切口,通常观察口仅3-5mm,操作孔仅8-15mm,既减少了大量组织的剥损伤,也实现更精准、更彻底的病灶治疗。
3、视野清晰UBE内镜配备了高清摄像成像系统,可以提供数十上百倍放大的清晰视野,使医生能够清楚准确观察患处的病变情况,实现精准安全的手术操作。
2023年脊柱微创手术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脊柱微创手术行业市场规模分析脊柱微创手术是一种通过极小切口进入体内,利用微型内窥镜和特殊工具进行手术的技术,它的优点在于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率低等。
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健康意识的提高,脊柱微创手术已经成为脊柱外科的一种主流技术。
一、脊柱微创手术市场概览1、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脊柱微创手术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40亿美元。
而中国在全球脊柱微创手术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脊柱手术的数量达到了500万例以上,其中脊柱微创手术的比例逐年增加,预计到2023年我国脊柱微创手术市场规模将超过40亿人民币。
2、市场增长趋势脊柱问题是现代人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随着高龄化的加剧和职业性疾病的增多,脊柱疾病的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同时,人们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倾向于选择脊柱微创手术。
因此,脊柱微创手术市场将持续保持增长。
二、脊柱微创手术市场现状分析1、市场主要参与者目前,脊柱微创手术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为国际医疗器械巨头和本土企业。
例如,美敦力、德国梅花生物医药、Medtronic等国际巨头公司都在大力发展脊柱微创手术产品,并且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
同时,国内的医疗器械企业也积极布局脊柱微创手术领域,例如华大基因、航天长峰、新大陆等公司都推出了相关产品。
2、市场存在的问题脊柱微创手术市场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受医保政策限制,一些高价的脊柱微创手术仍然难以为大众接受。
其次,由于脊柱微创手术需要高超的技术和专业的医生操作,医生的整体水平和技术水平不足也制约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一些患者还存在对于脊柱微创手术的了解程度不足,对于手术效果的期望不太现实等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的发展。
三、未来市场趋势预测1、市场持续增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脊柱疾病的患病率将逐渐增加,这将推动脊柱微创手术市场稳步增长。
脊柱微创手术系统技术参数包二超声骨动力系统技术参数

脊柱微创手术系统技术参数包二:超声骨动力系统技术参数一、设备名称:超声骨动力系统二、数量:1套三、基本配置及主要技术要求:用途:要求适用于脊柱外科开放手术,椎间孔镜手术,匹配相应刀头1、液晶屏显示,触摸屏操作,支持中英文切换,在主界面可调节输出功率,脉冲和流量参数。
2、功能:利用超声完成骨性组织的切割和破碎功能。
3、输出超声最大电功率:≤95W,超声具有传导性,要求能量输出越小对脊髓灰质白质影响越小。
该项指标需提供产品注册检验报告。
(超声输出功率越小,越可以减小保护脊髓硬膜内神经细胞不受损伤,最大限度的降低对脊髓白质和灰质的损伤。
)4、超声工作频率:≥35KHz,超声工作频率越高,其切骨效率越高。
不产生噪音,保证医生专注手术及听力健康。
5、基于电致伸缩技术,利用超声的纵向振动切割,无旋转。
6、超声工作最大振幅:≤125μm,振幅越低,对脊髓硬膜、神经保护性更好。
该项指标需提供产品注册检验报告。
7、具有连续工作和脉冲工作两种方式,并可由操作者根据使用要求变换工作方式。
8、具有自动冲洗系统,在手术中能够持续冲洗,降低刀头温度,润滑切割表面,冲洗流量可调节。
9、手柄和刀头分离式设计,可在术中迅速更换刀头。
切骨和磨骨使用同一手柄完成,术中更换刀头时无需更换手柄。
10、刀头采用钛合金材料,坚固耐磨,满足手术要求;钝性刀头设计,无旋转。
11、支持超过10种以上拥有国家注册证的超声骨刀刀头,多种刀头适应不同的疑难复杂手术操作。
12、所有附件常用消毒方式高温高压方式灭菌。
13、采用脚踏式控制方式,控制超声输出;并具有控制冲洗功能的独立脚踏按键。
14、设备防电击类型和防电击程度为I类BF型,具有故障的自检功能。
该项指标需提供产品注册检验报告。
(电器安全等级越高,越可以保证手术使用中的安全,防止手术中意外漏电。
)15、设备要求具有自动记录手术时间功能,为临床科研提供数据支持。
16、工作条件:电压和频率:220V±22V,50Hz±1Hz;输入功率:280VA(+10%)17、设备质保三年以上。
脊柱微创医疗行业分析报告

脊柱微创医疗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脊柱微创医疗是一种通过局部小切口或穴位进入脊柱,采用微创手术技术,对脊柱运动和稳定性进行矫正及治疗。
二、分类特点脊柱微创医疗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椎间融合系统、可调节椎间关节系统、肌肉电刺激疗法、神经刺激系统等。
脊柱微创医疗主要有以下特点: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少、恢复快、出院时间短、容易掌握等。
三、产业链脊柱微创医疗产业链主要包括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和医院配套设施等环节。
其中,产品研发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决定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竞争优势。
四、发展历程脊柱微创医疗行业起步较早,国内外企业均已涉及。
国内企业主要是以“跟进式”发展,对国外品牌进行模仿和改良,以低价格来吸引客户。
随着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和产业的成熟,脊柱微创医疗行业的前景广阔。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2017年,国家发改委等12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医疗器械研发和应用,加强医疗器械配套服务和政策支持。
六、经济环境脊柱微创医疗行业是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数据,2018年全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3700亿,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6000亿。
七、社会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医疗器械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脊柱微创医疗行业将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八、技术环境脊柱微创医疗行业的核心技术主要包含微创手术技术、椎间融合系统、可调节椎间关节系统、肌肉电刺激疗法、神经刺激系统等方面。
这些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应用,将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九、发展驱动因素脊柱微创医疗行业的发展得益于以下因素:人口老龄化、肿瘤和疾病高发、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医疗保险政策扶持、市场需求旺盛等。
十、行业现状目前,国内脊柱微创医疗行业的各个环节均处于高速发展期。
市场上主要品牌有美敦力、迈瑞等,同时也有众多中小型医疗设备供应商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孤立性椎间盘吸收 Isolated Disc Resorption
3. 节段不稳(Segmental Instability)
• 脊柱前移
Spondylolisthesis
• 脊柱后移
Retrolithesis
• 退变性脊柱滑脱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
• 脊柱侧方滑移
脊柱外科微创技术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骨伤教研室 章晓云副主任医师
脊柱外科手术
组织损伤大 操作风险高
功能恢复差
瑞康 陈锋
微创脊柱外科的内涵
最小的创伤
最佳疗效
瑞康 陈锋
手术器械高精技术
瑞康 陈锋
生物计算机技术
数据获取和建模 术前计划和模拟 术中干预和导航
瑞康 陈锋
数码成像技术
虚拟可视人
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
APLD的原理
减压、吸出、复位 体积弹性模量特性
APLD适应征
病史、体征、CT、脊髓造影四吻合。符 合单纯的椎间盘突出症
定位、定性明确 无马尾综合症 无骨性椎管狭窄 第二动力源良好
经皮椎间盘摘除时的CT扫描实时状态
等离子刀 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瑞康 陈锋
工作原理—临床
早期主动无痛练功
瑞康 陈锋
脊柱外科保守疗法 充满 微创意识
石膏头盔背心 骨针牵引复位
现代支具
矫形支具
功能锻炼
瑞康 陈锋
脊柱外科手术
大切口暴露 → 微小暴露 大范围切除 → 微创切除
瑞康 陈锋
脊柱外科手术
多节段固定 → 单节段固定 传统骨器械 → 高精骨器械
瑞康 陈锋
骨外固定技术
Hoffmann 1938
瑞康 陈锋
椎间盘内减压术
包容性椎间盘突出------纤维环完整者 内减压术-----液压性椎间盘 “体积改变小” “压力改变大”
非包容性椎间盘突出---纤维环不完整者 后路椎间盘镜 或 开放式手术
瑞康 陈锋
病例1 贾XX 女 45Y 腰、左腿 3Y
瑞康 陈锋
病例3 张X 女 43Y 腰、右腿疼 5Y
虚 拟
虚拟物理人 虚拟生理人
人
体
研
究
瑞康 陈锋
数码成像技术
瑞康 陈锋
微创意识萌芽
古代
金针拔骨整复骨折 梯背整复坐罂法
瑞康 陈锋
瑞康 陈锋
30 年‘AO’原则
‘BO’原则
.
.
骨折直接解剖复位 骨折间接功能复位
骨折块间加压固定 骨折块间弹性固定
坚强机械性接骨术 稳定生物学接骨术
• 纤维环放射状撕裂 Radial Tear of annulus • 痛性纤维环撕裂 Painful Annulus Tear
• 痛性椎间盘病
Pain Dark Disc Disease
2. 退变性椎间盘疾病(DDD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
• 腰椎病
Lumbar Spondylosis
IDET
• 皱缩纤维 支 • 烧灼肉芽 撑 • 凝固神经
压力
髓核成形术
• 皱缩髓核 • 内减压术
1cc
瑞康 陈锋
髓核成形术适应症之一
• 椎间盘造影阳性 • 椎间盘高度 > 75% • 中央型椎间盘膨出(小)
瑞康 陈锋
椎间盘源性腰痛
Discogenic Back Pain
1. 椎间盘内紊乱(IDD Internal Disc Disrupation / Derangement)
Илизаров (Ilizarov)
1954
瑞康 陈锋
瑞康 陈锋
微创入路观念
传统手术
微创入路
充分暴露
直接暴露 间接暴露
瑞康 陈锋
微创复位观念
撬
切开复位
拔 复 位
影 像 下
牵复
引位
传
徒手复位
复
统
位
复
手
位
法
体位复位
复
位
瑞康 陈锋
微创切除观念
肉眼下
高精确度
高分辨率
内窥镜
腔镜胸
显微镜
瑞康 陈锋
微创固定观念
瑞康 陈锋
经皮脊柱内固定技术
经皮颈后路侧块内固定技术 经皮颈前路侧块内固定技术 经皮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技术 经皮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技术 经皮骨盆环骨折内固定技术
瑞康 陈锋
内镜外科技术
胸腔镜脊柱手术 腹腔镜脊柱手术 内窥镜脊柱手术
瑞康 陈锋
介入微创技术
经皮穿刺 腰椎间盘切割术 经皮穿刺 间盘激光汽化术 经皮穿刺 间盘射频消融术
瑞康 陈锋
介入微创技术
经皮穿刺 椎体成形术 经皮穿刺 椎体后凸成形术
瑞康 陈锋
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技术
最小的组织损伤代价,完成复杂的手术。 脊柱稳定性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最大限度的保护劳动能力 生理干扰最小化 无碍美观的切口、迅速的肌体恢复
微创椎间盘手术的治疗原则
能简单不复杂、能保守不手术 最大限度维持脊柱的稳定性 只解决症状、客观看待突出和狭窄 一切以保护患者的劳动能力而为之
瑞康 陈锋
瑞康 陈锋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
2004年骨腰骶科开展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165例(椎间盘镜、小切口开窗、半椎板 切除)
其中其中新开展的后路椎间盘镜手术 ( MED)61例(自04年5月至04年12月)。
瑞康 陈锋
定位
瑞康 陈锋
工作通道
瑞康 陈锋
瑞康 陈锋
瑞康 陈锋
瑞康 陈锋
3. 痛性椎间盘病
Pain Dark Disc Disease
• 病理基础---内结构和代谢功能改变 • 通常有明显的外伤史 • 症状多与增加脊柱压力的活动有关 • 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结果 • 有时休息症状缓解并不明显
瑞康 陈锋
椎间盘内紊乱(IDD)
---临 床 特 点
• 不能久坐、站 • 可有放散痛, 无定位体征 • X线片 CT 无特征性改变 • MRI • 椎间盘造影确诊
开放内固定
经皮内固定
瑞康 陈锋
微创固定观念
多节段固定
短节段固定
瑞康 陈锋
微创融合观念
多 节段 后路融合
单节段 少节段 椎间融合
瑞康 陈锋
瑞康 陈锋
脊柱显微外科技术
经 口 颈 椎显微外科技术 经 颈 前 路显微外科技术 经 颈 后 路显微外科技术 小切口经胸显微外科技术 胸腰连接部显微外科技术 前 路 腰 椎显微外科技术 后 路 腰 椎显微外科技术
CT引导下微创腰椎病理活检术
瑞康 陈锋
Lateral Listhesis
• 退变性脊柱侧弯 Degenerative Scoliosis
• 医源性脊柱不稳 Iatrogenic Instability
瑞康 陈锋
椎间盘内紊乱(IDD)
1. 纤维环放射状撕裂 Radial Tear of Annulus
2. 痛性纤维环撕裂 Painful Annulus T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