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2周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
高中语文(第02周)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试题(含解析)选修系列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3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宋]辛弃疾白苎②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
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
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参考答案】①意象豪迈:“鹏”“凤”意象不同于一般的鸟雀,给人以豪迈之感;②意境开阔:“北海”“太阳”“路茫茫”等组成了开阔的意境;③气概刚健: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风格文学史上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同一诗人的不同时期的作品,在意境或内容上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以此形成不同的风格和流派.鉴赏诗歌语言风格,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
词风分类代表作家、篇目激越高亢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豪放派,其他如边塞诗中反映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决心的诗作。
清婉秀丽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等婉约派,其他如山水田园诗等.语言绮丽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其他如婉约派中反映儿女情长的诗作。
语言李绅《悯农二首》。
平易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注】孟浩然出谷未亭午,至家已夕曛。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伫立待夫君。
【注】“精思观”,湖北襄阳附近名胜。
“王白云”为孟浩然同乡好友王迥,号白云先生。
两人结伴出游,中途走散.1.诗的颈联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2.结合前两联,从描写方法这一角度,简要分析孟浩然诗风的特点。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评1 (新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一单元测评(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阅读题(共4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①《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作封建教化的工具。
②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作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
③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作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④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2)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2)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渡江云①周邦彦晴岚②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
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③到山家。
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
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堪嗟。
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④。
愁宴阑、风翻旗尾⑤,潮溅乌纱。
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
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
【注】①宋哲宗执政,新党因政治局势的改变而被重新起用,周邦彦被召回汴京,途径荆州时作了此词。
②晴岚:晴日山中的雾气。
③委曲:曲折延伸。
④指长安日下:是指向北宋王朝的都城——汴京。
⑤旗尾:象征着党派和官禄。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A.“晴岚”三句选取了晴日山中薄雾铺满大地、雁阵起飞的景象,形象地传达出春回大地的信息。
B.“骤惊春在眼”句承前而来,写词人看到大雁北飞骤然意识到春天已经来到,“借问”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C.“千万”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千丝万缕的杨柳已吐新绿是实写,柳条渐抽渐长可藏遮栖鸦是虚写。
D.词的上片写春回大地的景色,下片写进京途中的所见所感,上下两片采用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表情达意。
(2)本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李白安西幕府多材雄,喧喧惟道三数公。
绣衣貂裘明积雪,飞书走檄如飘风。
朝辞明主出紫宫,银鞍送别金城空。
天外飞霜下葱海①,火旗云马生光彩。
胡塞清尘几日归,汉家草绿遥相待。
【注】①葱海:指葱岭一带,在今新疆西南。
唐代安西都护府在此设葱岭守促。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送别诗,却没有一般送别诗的伤感之意,而是洋溢着昂扬向上的达观情绪。
B.诗歌选取了“积雪”“银鞍”“绿草”“火旗”等意象,色彩鲜明,使诗歌的画面感极强。
C.诗歌首先极尽笔墨夸赞了友人,然后又描写了离别时的情景,最后又预祝朋友凯旋。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检测试卷(二)+Word版含解析 (1)

单元检测试卷(二)(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风流:英俊杰出B.失向来..之烟霞向来:原来C.吴楚东南坼.坼: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D.可怜..楼上月徘徊可怜:可惜答案 D解析可怜:可爱。
2.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于李白在长安受权贵排挤出京的第二年。
诗人借梦游仙境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
诗中虽流露出苦闷和抑郁,但感情激越奔放,表现了诗人自由不羁的个性。
B.李白诗歌奇特的构思,瑰丽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神话传说的运用,形成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他的诗歌对唐代以及后代众多诗人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韩愈曾对他有过很高的评价,认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C.唐以前的诗被唐人称为古体诗,唐人的诗被称为近体诗。
古体诗有“歌”“吟”“行”等体裁。
近体诗有律诗、绝句的区别。
D.“歌”“吟”“行”都是古体诗。
古体诗的篇幅可长可短,多数为五言或七言句,其中可杂有长短句,平仄没有严格的规定,用韵自由。
答案 C解析唐诗中有古体诗,也有近体诗。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王教授是唐诗研究行家,他对李白诗风的论述非常透彻,真是抛砖引玉,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B.志愿者为留守儿童们送礼物,小萌领到礼物非常高兴,她说:“谢谢叔叔阿姨,礼物我笑纳了。
”C.本报衷心呼吁大家踊跃投稿,不管名流大家还是文坛新人,我们都一视同仁,唯以质量为准。
D.令爱出身书香门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如此大家闺秀,博通之人,当是小女学习的楷模。
答案 D解析A项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用在此处不得体。
B项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礼物。
用在此处不得体。
C项呼吁:向个人或社会申述,请求援助或主持公道。
用在此处不得体,应改为“欢迎”。
二、名篇名句默写(8分,每空1分)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古代诗歌阅读二含解析人教版必修1

古代诗歌阅读(二)3.诗歌的语言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③本诗的某字,换成另外一个字好不好?为什么?④诗中某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表达效果。
⑤简要赏析诗歌的某联。
⑥请指出本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赏析。
⑦有人评价这首诗体现了……诗风,请结合相关诗句对这一风格进行赏析。
4.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篇章结构。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②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就某一方面提具体问题。
对于这类试题要记住几个关键词:手法+作用+情感。
即:首先,答出使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手法);其次,答出这种表达技巧(手法)的作用;然后是分析这样的表达技巧(手法)传递了诗人(诗中蕴含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阅读下面的两首词,完成问题。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请简要分析“犹有花枝俏”中“俏”字的表达效果。
2.请分析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主要表现手法。
3.在毛泽东《卜算子·咏梅》这首词前有一句引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请分析这两首词各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易水[唐]胡曾一旦秦皇马角生①,燕丹归北送荆卿。
行人欲识无穷恨,听取东流易水声。
注:①《燕丹子》载:“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王不听。
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
’丹仰天叹,,乌即白头,马生角。
秦王不得已而遣之。
”渡易水[明]陈子龙①并刀②昨夜匣中鸣③,燕赵悲歌最不平。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复习(含答案)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复习(含答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名句填空及文学常识复习1、_____________________,洞庭波兮木叶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聊逍遥兮容与。
(屈原《湘夫人》)2、泻水置平地,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安能行叹复坐愁?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3、丞相祠堂何处寻?。
映阶碧草自春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4、,中原北望气如山。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出师一表真名世,。
(杜甫《书愤》)5、越王勾践破吴归,。
宫女如花满春殿。
(李白《越中览古》)6、云中谁寄锦书来?,。
(李清照《一剪梅》)7、鹿门月照开烟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8、谢公宿处今尚在,。
千岩万转路不定,。
,栗深林兮惊层巅。
,。
世间行乐亦如此,。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9、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岳阳楼》)10、细草微风岸,。
,。
((杜甫《旅夜抒怀》)11、人生得意须尽欢,。
,千金散尽还复来。
,但愿长醉不复醒。
____________________,古来圣贤皆寂寞,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将进酒》)12、岁暮阴阳催短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阁夜》)13、吴丝蜀桐张高秋,。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第02周)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炼字词(一)试题(含解析)新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炼字词(一)【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径五盘岭时作。
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试题分析】集在一起,写出来山峰的密集、重叠。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常见的命题角度有赏字词、赏语句、赏语言风格。
其中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这类题往往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常见的提问方式是: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③本诗的某字,换成另外一个字好不好?为什么?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炼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炼意诗歌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
炼境如写景的诗句往往有炼境的成分,命题往往与意境相关。
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作用,如转折、过渡等。
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
答题时先答出字的含义,然后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问题。
晨雨杜甫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
雾交才洒地,风折旋随云。
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
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歌从正面切题,精心绘出一幅甜美的晨雨图,充分显示了诗人摹景状物的笔力。
2024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语言风格》检测卷(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语言风格》检测卷古代诗歌阅读鉴赏之“语言风格”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古风·碧荷生幽泉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先总写荷花“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
B.“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
C.“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拟人的手法,写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的悲哀。
D.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极富抒情性,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能力。
D.“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说法错误,“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在诗中并不典型,更谈不上“充满”。
全诗以荷为喻,属咏物诗,写荷之美,节奏轻快,一气呵成。
故选D。
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
月三首(其一)杜甫断续巫山雨,天河此夜新。
若无青嶂月,愁杀白头人。
魍魉移深树,虾蟆动半轮。
故园当北斗,直指照西秦。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正因为雨停,故而银河呈现出与往日不同的情态,并引出颔联中“月”,与标题相呼应。
B.本诗围绕“月”展开描写,营造出凄清寂寞、哀婉伤感的氛围,意蕴绵长,感人至深。
C.颈联“移”“动”二字,形象传神,将雨后的环境写得富有动感,打破了夜晚的沉寂。
D.诗歌以平实质朴的语言展开描写、议论、抒情,与杜甫沉郁顿挫的传统风格有所不同。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的能力。
D.“诗歌以平实质朴的语言展开描写、议论、抒情”错误。
诗歌首联“断续巫山雨,天河此夜新”描写的是雨后夜晚银河呈现出的新景象;颔联“若无青嶂月,愁杀白头人”抒发的是假若今晚没有这青嶂与月,作者将会被孤独寂寞之愁所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
【2013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
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
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
【参考答案】
①意象豪迈:“鹏”“凤”意象不同于一般的鸟雀,给人以豪迈之感;②意境开阔:“北海”“太阳”“路茫茫”等组成了开阔的意境;③气概刚健: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试题分析】
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风格
文学史上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同一诗人的不同时期的作品,在意境或内容上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以此形成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鉴赏诗歌语言风格,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注】
孟浩然
出谷未亭午,至家已夕曛。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伫立待夫君。
【注】“精思观”,湖北襄阳附近名胜。
“王白云”为孟浩然同乡好友王迥,号白云先生。
两人结伴出游,中途走散。
1.诗的颈联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2.结合前两联,从描写方法这一角度,简要分析孟浩然诗风的特点。
二、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族正黄旗人。
本词写于康熙二十一(16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