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药物相互作用

合集下载

药物相互作用 体外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 体外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
: 药物A与药物B联合应用,A使B的
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产生变化,而B 则对A无作用。
A→B( 或 ) 双向:
当A作用于B的同时,B也对A有作用。 A ( 或 )→←B ( 或 )
5
第一节 体外药物相互作用
体外药物相互作用
指患者用药之前,药物相互间发生化学 或物理性相互作用,使药性发生变化, 也就是一般所说的理化性配伍禁忌。
第五章 药物相互作用
学习目标
掌握:药物药效学、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熟悉:常见注射剂配伍变化及其原因。
概述
同时或序贯使用两种 或两种以上药物时, 其中一种药物作用的 强度、持续时间甚至 作用性质受到另一种 药物的影响而发生明 显改变的现象。
药物相互作用对患者的影响有三种情况:
有益、无关、有害
狭义的药物相互作用:两种或两种以 上药物在患者体内共同存在时产生的不 良影响。
体外相互作用多发生于液体制剂。
一、分类
1.可见配伍变化 2.不可见配伍变化
包括溶液浑浊、产气、 沉淀、结晶及变色。
混合后仔细观察,大多数可以避免。
可见配伍变化 磺胺嘧啶钠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
pH 9.5~11
pH 3.5~5.5
不可见配伍变化
包括水解反应、效价下降、聚合变化等。
二、常见注射剂配伍变化发生原因
4.效价下降 ➢ 不稳定,分解:氨苄西林
5.聚合反应
➢ 形成聚合物:氨苄西林
三、注射剂配伍变化的预测
按注射药物的理化性质,将预测符号分为七类:
1. AI类为水不溶性的酸性物质制成的盐 2. BI类为水不溶性的碱性物质制成的盐 3. AS类为水溶性的酸性物质制成的盐 4. BS类为水溶性的碱性物质制成的盐

药物的互相作用名词解释

药物的互相作用名词解释

药物的互相作用名词解释药物治疗是目前常见的医疗手段之一,通过合理使用药物可以缓解疾病症状、促进康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药物在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发生互相作用,引起不良反应,甚至降低治疗效果。

因此,了解药物的互相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1. 药物代谢互相作用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人体内通过肝脏酶的作用进行化学变化的过程。

有些药物能够影响肝脏酶的活性,从而干扰其他药物的代谢。

这种作用被称为酶诱导或酶抑制。

酶诱导会增加药物的代谢速率,导致药物在体内的浓度降低,可能减弱疗效。

而酶抑制则会降低药物的代谢速率,导致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升高,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2.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指的是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发生反应,相互影响彼此的药理作用。

这种作用可能产生增强或减弱的效果。

例如,某些药物能够增强其他药物的疗效,被称为协同作用;而有些药物则可能减弱其他药物的疗效,被称为拮抗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还可能导致两种药物共同产生新的效果,称为叠加作用。

3. 药物副作用与交互作用药物的副作用是指药物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

有些副作用可能是因为药物的本身特性引起的,但有时也可能是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产生的。

当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存在时,可能会相互增强或减弱各自的副作用。

这种现象被称为药物的交互作用,需要特别注意。

4. 药物同类增效作用药物同类增效作用指的是同一类药物在体内同时使用时产生的增强效果。

例如,利尿药和抗高血压药在合理使用下可以相互增强作用,从而更有效地控制血压。

这种作用在治疗某些疾病时是非常重要的。

5. 药物对特定人群的影响不同的人群可能对同一种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

例如,老年人、儿童和孕妇对药物的代谢和药理作用可能与普通成年人不同。

因此,在给予这些特殊人群药物治疗时,需要根据他们的特点来调整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以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互相作用的发生。

综上所述,药物的互相作用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不同药物相互影响的现象。

05第五章联合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

05第五章联合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

05第五章联合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联合用药是指同时或连续使用两种或更多种药物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联合用药可以通过多个途径来发挥作用,例如协同作用、互补作用和增效作用。

同时,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同时或连续应用时相互影响各自的药效、药代动力学或药动学的变化。

联合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对于治疗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都具有重要影响。

联合用药可以通过协同作用来增强疗效。

协同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产生的合作作用,使药效显著增强。

例如,抗生素经常与其他抗生素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生长,减少多药耐药菌的产生。

此外,联合用药还可以使药物在药物代谢酶或转运蛋白上产生竞争,从而延长药物的半衰期,增加药物的疗效。

互补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产生的加强作用,使药效得到补充或互相加强。

例如,抗高血压药物常常与利尿药联合使用,可以通过降低血容量和外周阻力来更好地降低血压。

利用互补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进展,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另一方面,联合用药也可能产生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分为药效学相互作用和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药效学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产生的竞争或拮抗作用,使药效减弱或增强。

例如,抗生素与抗凝药物联合使用可能会导致抗凝药物的抗凝作用减弱。

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方面相互影响。

例如,一些药物可以影响肝脏中的药物代谢酶活性,从而降低其他药物的代谢速率,使药物在体内累积,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风险。

为了减少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风险,临床医生需要仔细评估联合用药方案,考虑每个病人的病情、药物剂量、药物代谢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性。

此外,病人在用药期间应定期复诊,并遵从医生的建议,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总之,联合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是治疗疾病中的重要因素。

正确评估和管理联合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对于提高治疗疾病的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和患者也需要共同努力,以保证联合用药安全高效地进行。

药物相互作用主要包括哪些

药物相互作用主要包括哪些

药物相互作用主要包括哪些药物相互作用指的是两种或多种药物在同时使用时,会产生影响彼此药效、不良反应或药代动力学参数的现象。

药物相互作用对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了解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和类型对于合理用药至关重要。

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药物-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同时使用时相互之间发生的药理或药代动力学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可能会引起药物之间的增效、拮抗、毒性相互增强等影响,从而影响药物的药效和安全性。

药物-食物相互作用药物-食物相互作用是指某些食物与药物同时摄入时发生的相互作用。

食物可能会影响药物的溶解、吸收、分布和代谢过程,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药物-疾病相互作用药物-疾病相互作用是指患有某些疾病时,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或药效发生改变。

疾病状态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代谢、排泄或靶点受体表达,从而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药物-植物相互作用药物-植物相互作用是指药物与某些植物成分同时使用时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

植物成分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代谢过程或对蛋白质结合产生竞争,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主要包括药物对受体的作用、药物对酶的影响、药物对血浆蛋白的竞争结合等。

药物相互作用不仅取决于药物本身的药理特性,还受到个体代谢能力、用药途径和剂量等因素的影响。

在临床应用药物时,应该充分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案,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同时,监测患者的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药物相互作用是复杂而多样的,了解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和机制对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应该重视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谨慎用药,确保患者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药物的相互作用 ppt课件

药物的相互作用  ppt课件

pH
0h
0.5h
1h
2h
3h
4h
色泽
淡黄 深棕 深棕 深棕 深棕 深棕
4.0
含量(%) 36.92 6.27
0.64
0.18
0.05
0.01
色泽
微黄 淡紫红 紫红 紫


5.0
含量(%) 68.97 56.54 39.76 18.78 10.85 4.92
色泽

淡蓝紫 篮紫 篮紫 篮紫 篮紫
6.0
含量(%) 67.59 65.74 58.19 53.06 44.18 41.63
PH范围
3.2-5.5 3.5-5.5 4.5-7.0 4.5-7.5 6.0-7.5 3.6-6.5 5.0-7.0
备注
含Ca2+ 含Ca2+ 含C媒的影响
5%或10%葡萄糖注射液pH为3.2~5.5,属于酸性溶液, 一些碱性药品不能加入到葡萄糖液中。
如:呋塞米注射液为加碱制成的钠盐制剂,碱性较高, 不得使用GS、GNS等偏酸性的溶媒输注,宜选用NS为溶 媒。
色泽



淡紫 淡紫 淡紫
7.0
含量(%) 98.97 98.70 98.12 98.89 98.86 98.81
色泽





淡紫
7.5
含量(%) 98.13 99.28 97.99 97.13 97.96 96.99
色泽






8.0
含量(%) 99.65 98.29 98.42 98.01 96.87 97.35
PPT课件
14

药物的相互作用定义

药物的相互作用定义

药物的相互作用定义药物的相互作用是指当一个药物与另一个药物或食物一起使用时,可能产生增强、减弱或改变彼此药效的现象。

这种相互作用可能会对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临床用药中被广泛关注。

基本概念药物的相互作用可以分为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食物相互作用两种形式。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在同时使用时产生的相互影响。

这种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物代谢酶的诱导或抑制,改变药物的疗效或毒性,甚至引起不良反应。

•药物-食物相互作用:指药物在与某些食物一起使用时,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从而改变药物的药效或不良反应表现。

影响因素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取决于多种因素:•药物特性:包括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体内分布和代谢特点等。

•用药情况:如剂量、用药途径、给药时间等。

•个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基因型等因素。

临床意义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以下临床问题:•增强作用:两种药物合用后,一个药物使另一种药物的效果增强,可能导致药效增强和不良反应加重。

•耗竭作用:一个药物影响另一个药物的代谢或排泄,减少其有效浓度,降低疗效。

•不良反应:两种药物合用后,可能由于相互作用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防范措施为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不良后果,临床上应注意以下防范措施:•充分了解药物:在配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正在使用的药物、过敏史和基因型等,准确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个体化用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方案,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监测用药效果:在用药过程中定期监测患者的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结语药物的相互作用是临床用药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的定义、影响因素、临床意义和防范措施,有助于合理用药,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应加强对药物相互作用的认识和管理,提高用药安全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和影响因素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当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它们之间会产生影响,并改变它们的药效、药代动力学或不良反应的现象。

药物相互作用可以是药物与药物之间、药物与食物之间,或药物与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 药动学相互作用:药动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从而改变药物的药效。

例如,某些药物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使其药效延迟或减弱。

2. 药效学相互作用: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在机体上产生作用的学科。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改变药物的体内作用靶点,从而影响药物的药效。

例如,某些药物可以与其他药物结合,增强或减弱其作用。

3. 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浓度-时间曲线和它们的消除速率。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速率,从而改变药物的药效。

例如,某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或诱导药物代谢酶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率。

4. 药物运转蛋白相互作用:药物运转蛋白是一类存在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它们参与药物的进入和排出过程。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运转蛋白的功能,从而改变药物的药效。

例如,某些药物可以干扰运转蛋白的活性,降低其他药物通过细胞膜的转运。

二、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药物相互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的属性: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和药理特性,这决定了它们相互作用的潜力。

药物的溶解度、蛋白结合率、代谢途径等属性都可能影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剂量和时间: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时间可以影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同药物的剂量调整或给药时间安排不当,可能导致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3. 遗传因素:个体的遗传差异可能影响药物代谢酶和运转蛋白的表达和活性,从而影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4. 肝肾功能:肝脏和肾脏是药物代谢和排泄的主要器官。

临床药物治疗学——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药物治疗学——药物相互作用

一、药物相互作用概述1.药物相互作用的定义广义:是指同时或相继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其中一个药物作用的大小、持续时间甚至性质受到另一药物的影响而发生明显改变的现象。

包括有益、无关、有害三种作用。

狭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在患者体内共同存在时产生的不良影响(药效降低或失效,也可以是毒性增加)。

机制:药物相互作用有发生在体内的药动学、药效学方面的作用;亦有发生在体外的配伍变化。

二、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药动学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指一种药物能影响另一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环节,从而影响药物在其靶位浓度,进一步改变其作用强度(加强或减弱)及性质(产生另一种作用)。

1.吸收过程的药物相互作用2.分布过程的药物相互作用3.代谢过程的药物相互作用4.排泄过程的药物相互作用1.吸收过程的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在给药部位的相互作用将影响其吸收,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妨碍吸收。

药物在胃肠道吸收时相互影响的因素有:(1)胃肠道pH的影响;(2)胃肠运动影响;(3)络合作用的影响;(4)吸附作用的影响;(5)食物的影响;(6)肠吸收功能的影响;(7)肠道菌群改变的影响;(8)其他因素的影响。

(1)胃肠道pH的影响1)对药物溶解度的影响:固体药物必须首先溶解于体液中,才能进行跨膜扩散。

例如:某些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和伊曲康唑,要在胃内的酸性环境中充分溶解,进而在小肠中吸收。

若合用升高胃内pH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断剂和抗酸药,可显著减少这些药物的吸收,降低血药浓度。

此时宜改用氟康唑,因其吸收不受pH影响。

2)对药物解离度的影响:“酸酸碱碱促吸收;酸碱碱酸促排泄” 【例题】阿司匹林不宜与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同时服用是因为 A. 发生络合与吸附作用 B. 酶促反应 C. 改变药物排泄D. 胃肠道酸碱度发生变化E. 改变肠的吸收功能 『正确答案』D【例题】使胃液的pH 值升高,影响弱酸性药物吸收的碱性药物是 A. 碳酸氢钠 B. 奥美拉唑 C. 氨茶碱 D. 胃复安 E. 白陶土 『正确答案』A(2)胃肠道动力变化对药物吸收的影响胃排空、肠蠕动等主要通过影响药物到达小肠吸收部位的时间和在小肠的滞留时间,而影响吸收; 促胃动力药一一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西沙必利一一可使药物提前进入肠道;抑制胃排空药一一如:抗酸药、抗胆碱药(阿托品、颠茄、漠丙胺太林)、止泻药、镇静催眠药- 可使药物延迟进入肠道;泻药一一明显加快肠蠕动一一可减少药物的吸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环类抗抑郁药
痹性肠梗阻
降血压药
抗心绞痛药、血管扩张药 降压作用增强
中枢神经抑制药 乙醇、镇吐药、抗组胺药 呼吸抑制、昏迷
甲氨蝶呤
复方新诺明
骨髓巨幼红细胞症
肾毒性药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增强肾毒性
N-M拮抗药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增强N-M阻滞、延长 窒息时间
补钾剂
保钾利尿药
高钾血症
7
拮抗作用(antagonism)
9
生化性拮抗 药理性拮抗 甲药对乙药的药动学的影响,使之血浆
蛋白主结要合指率受降体低的、阻生断物作转用化。加快或减慢、 或例排:泄苯加海速拉;明使可之以作阻用断减组弱胺。的作用。 例:苯巴比妥是肝药酶诱导剂,增加其他药 物的代谢,使之作用减弱。
10
化学性拮抗 两种药物通过化学反应而相互抵消作用。
17
❖ 重度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联用会造成严重的毒 性反应,需要改变剂量、药物和给药方案。 如特非那定与酮康唑合用可引起致死性心 律失常,需要停用其中的一个联用药物。
18
第二节 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
➢ 是指在药物制剂进入可利用状态之前相互间发生 化学或物理性相互作用,使药性发生变化,即物 理化学性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药物作用。
物异戊巴比妥钠注射液混合,可造成两者或 两者之一的沉淀; ➢ 例2:肝素与阿米卡星、胺碘酮、红霉素、吗 啡、异丙嗪在注射器内混合时,5~10min内 可出现沉淀。
21
氧化、分解失效 ➢ 维生素C注射液在pH值>6以上易被氧化,故不
例宜:与碱性的氨茶碱、谷氨酸钠等注射液合用;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羧苄西林混合于静脉滴注液
协同作用(synergism)
相加作用 ➢ 合用后药物作用等于个药单独应用时所产生的
作用的总和。
➢ 如果用相同药理作用的两种药物,其结果可能 相加,药物主要作用和副作用均可相加。
4
总和作用 ➢ 将两种作用相似但作用部位或作用机制不同的
药物合用,所产生作用等于各药单用的总和。
➢ 例:氢氯噻嗪作为基础降压药和各类降压药合 用 治疗 各期高血压病,即可增强疗效,减少 给药剂量又可对抗其他降压药引起的水、钠潴 留的副作用。
➢ 本类反应多发生于液体制剂,如在静脉输液中或 注射器内。
19
➢ 静脉输液中加入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可产生 的沉淀反应、变色和浑浊,注入血管内就能 引起意外,应力求避免发生。
➢ 也可发生一种药物使另一种药物失效,达不 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20
沉淀 酸性药液与碱性药液合用时,可发生沉淀反应 ➢ 例1:酸性药物盐酸氯丙嗪注射液同碱性药
第五章 药物相互作 用
第一节 概述
1
联合用药是指同时或相隔一定时间内使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
提高药物的疗效; 减少药物的某些副作用; 延缓机体耐受性或病原体耐药性的产生。
2
➢协同作用(synergism): 联合应用药后原有作用或毒性增加。 包括相加、增强、增敏作用。
➢拮抗作用(antagonism): 联合用药后原有作用或毒性减弱。
❖ 有益 ❖ 无关紧要 ❖ 有害
❖ 狭义的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 上药物同时或相继使用时产生的不良影 响。
药物相互作用对(interaction pair)
❖目标药:药效发生变化的药物。 ❖相互作用药或促发药:引起变化发
生的药物。
(一)按发生机制分类 ➢ 药剂学相互作用
➢ 药动学相互作用(Pharmacokinetics)
➢ 指两药联合所产生的效应小于单独应用其 中一种药物的效应。
生理性拮抗
➢ 分类:
生化性拮抗 药理性拮抗
化学性拮抗
8
生理性拮抗 ➢ 这种作用基于两药有相反作用,因此合并用药
后可以相互抵消作用。 例: ➢ 吗啡中毒时所导致呼吸严重抑制,可被呼吸中 枢兴奋药尼可刹米所对抗; ➢ 氯丙嗪与肾上腺素合用,氯丙嗪具有α受体阻 断作用,可以逆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
12
一、药物相互作用定义
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
是指病人同时或相继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 ,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导致其中一个或几个 药物中所用的强弱、持续时间甚至性质发生不同程 度的改变的现象。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食物相互作用
13
பைடு நூலகம்
药物相互作用对患者的影响
例:肝素带高度负电荷,鱼精蛋白带有正电 荷,能中和肝素的负电荷,从而对抗其抗 凝作用。
11
配伍禁忌(incompatibility): ➢ 理化禁忌 :指不同药物放在同一介质中,发
生了不利的理化反应,此情况不反对分开使用 药物。 ➢ 药理禁忌:指药物进入机体后发生拮抗的作用。 药理禁忌不管分开还是合起来都不能应用。
23
Pharmacokinetic interaction
ADME过程
吸收 absorption
分布 distribution
代谢 metabolism
排泄 excretion
24
影响药物的吸收
Drug A
Ph、胃排空、肠运动、复合物形成
Drug B
Drug A
吸收
absorption
分布
distributio n
中,可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氨基与羧苄西林的 β-内酰胺环之间发生化学性相互作用而灭活。
以高渗葡萄糖注射液稀释20%磺胺嘧啶钠 静滴治疗 流行性脑膜炎,溶解度下降,析出结晶可造成血管 栓塞死亡。
22
药代动力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使 另一种并用的药物发生药代动力学的改变,从而 使后一种药物的血浆浓度发生改变。
5
增强作用 ➢ 药物合用后药理作用大于个药单独应用时
所产生的作用的总和。
➢ 例:双异丙吡胺与β受体拮抗药均有负性肌 力、减慢心率作用,合用作用增强,可导 致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甚至导致心 跳骤停。
6
A药 抗胆碱药
联合用药的相加或协同作用
B药
相互作用后果
吩噻嗪类、抗帕金森药物、 抗胆碱作用增强、麻
➢ 药效学相互作用(pharmacodynamics )
16
❖ 轻度药物相互作用 造成的影响临床意义不大, 无需改变治疗方案。
如对乙酰氨基酚能减弱呋塞米的利尿作用,但 并不会显著影响临床疗效,也无需改变剂量。
❖ 中度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联用虽会造成确切的 不良后果,但临床上仍会在密切观察下使用。
如已知异烟肼与利福平合用可引起中毒性 肝炎的发生率升高,但这一联合用药仍是临 床上常用的抗结核化疗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