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康复训练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的康复训练方法
一 早期康复:
此期患者一般表现为迟缓性麻痹,没有随意的肌肉收缩,也不出现联合反应,机体基本处于全面松弛状态;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1-2期。
(一) 基本目的:早期康复的基本目的是防止日后会严重影响康复进程的合并症,如肿胀,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等;争取功能得到尽早的改善,预防并发症。
(二) 早期康复方法:成都军区总医院康复科王文春
01、正确体位:教会家属和护理人员采用正确的体位摆放,包括仰卧位,健侧卧位和患侧卧位的方法,要求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拍背数下。
02、翻身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分别向两侧转动,双足撑床。
03、床上自我辅助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上举过头,侧举,指鼻, 双腿屈曲撑床抬臀,双脚交叉侧移等。
04、床边被动运动——上肢:肩胛带,肩关节,肘关节,腕指关节。
05、床边被动运动——躯干牵拉,背肌挤压刺激。
06、床边被动运动——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及踝趾关节。
07、促进肌肉收缩的方法:利用对肌肉的突然牵张,引起肌肉收缩。
08、排痰
09、床头抬高坐位训练:床头渐抬高,每个位置患者能维持30分钟,则渐加10度再训练,直至能床边坐起,无靠位平衡练习。
10、面,肌刺激:张口,鼓腮,叩齿,伸 ,顶上腭等,冰冻棉(或冰块含服)及味觉刺激。
11、呼吸控制练习:要求患者深吸气—缓慢呼气,放松。
12、坐训练:在床头抬高未达90度前,首先训练患者侧后单手支撑抬头抬肩的动作,直至能支撑坐起。
13、坐位平衡:正确坐姿,床边坐位平衡,包括前后左右各向。
14、坐位操:以加强平衡训练,包括双手交叉前平瘵,侧瘵,双手交叉指鼻,双手交叉向前指物;健侧下肢肌力训练等,可教会家属及护理人员,然后一日多次督促患者练习。
15、床到轮椅(或椅)的转移。
16、坐站练习:如有条件可早期给予患者床站立,帮助患者重获垂直感,重获对抗重力肌的控制,重获血压的自身调节,改善立位平衡和克服直立性低血压。一般情况下脑梗塞患者要求在入选治疗组3-4天后达到床边坐位,二周内可训练站立,辅助力量视病情而定;脑出血患者应尽量在二周内达到床边坐位,四周内达到站立。
17、健手做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动:吃饭、穿衣、洗漱等。
18、认知及言语治疗。
19、应用推拿针灸治疗。
20、应用中频等物理治疗方法。
21、心理治疗等等。
二、中期康复
此期患者可明显的表现出上肢的屈肌协同运动和下肢的伸肌协同运动,并逐渐可做到某些肌肉关节的独立运动,相当于B恢复3-5期。
(一)中期康复

目的:抑制协同运动模式,尽可能训练肌肉关节能够随意的独立的运动,提高各关节的协调性,渐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
(二)中期康复方法:
从被动 ——助动—— 主动
1、抑制上肢的痉挛模式。
2、伸展躯干促进和改躯干活动性,抑制躯干紧张,痉挛。
3、双手抱膝左右轻身体以控制上下肢痉挛。
4、肩关节屈下用患手触摸治疗者手再触摸自己前额,然后再触摸自己对侧肩以训练肘关节随意屈伸功能。
5、肢体放置与保持活动:在患手活动期间,指示在任意一个角度停住,并保持在此位置片刻以提高患上肢的空间控制能力。
6、肩关节各向关节自主运动:肩前平举,肩外展,肩外旋。
7、肘关节各向自主运动:肘,展,前臂旋前旋后。
8、腕指的自主运动:腕背伸,侧偏,拇指外展,对指等。
9、肩带的活动:向上、向外、向下。
10、桥式运动训练髋关节伸展控制。
11、髋内外,外展的控制训练:健侧中立位患侧做,患侧中立位健侧做。
12、膝关节屈伸展控制训练。
13、髋伸展位膝关节的屈伸展控制训练。
14、患者悬垂位训练下肢准备负重运动。
15、俯卧位屈患膝训练。
坐位:
16、患侧上肢支撑训练。
17、患侧上肢下做小范围屈伸肘关节。
18、患手向前推物或双手交叉拾物。
19、手背推移物体。
20、前臂旋转压橡皮泥。
21、患侧下肢屈髋运动。
22、手指夹拾小物体(越过中线)。
23、健侧下肢肌力训练。
24、患侧下肢屈伸膝运动。
站立位:
25、站立平衡训练:左右前后移动重心。
26、站立平衡操:双手交叉(可视情况而定)前平举过头,前平举后躯干左右旋转等。
27、坐站控制训练,及分解练习。
28、双手支撑墙面做肘关节屈曲伸展运动以促进肘关节伸展或者患手独立支撑。
29、双腿前后站立,重心移动以小范围屈伸患膝。
30、髋伸展位屈膝。
31、屈髋屈膝准备迈步。
32、患侧下肢内收、外展和下降骨盆训练。
33、扶持下单腿分别站立。
34、低迈步训练以控制骨盆上提下进行迈步。
35、足ё诺匮盗贰?
36、双杠内步行训练(三点):健侧上肢向前扶杆——〉然后患侧下肢跟进——再健侧下肢上前一步。
37、持拐杖步行训练(三点、二点):健手持拐向前——患下肢向前迈出——健足跟上。
38、上下楼梯:上/健手扶——健侧下肢——患侧下肢
下/健手扶——患侧下肢——健侧下肢
39、床边ADL训练:洗漱、穿脱衣服、二便处理等。
(三)康复安排:以上各项基本需治疗师帮助与指导完成,一般每天1-2次,每次45分钟,每周练习4-5天,家庭内一天一次,下午可指导家属练习一次。

(四)注意事项
所有的关节应保持最大关节活动范围,并治疗是在无痛或患者能耐受的范围之内,避免暴力,以轻柔手法为宜;治疗师应给适当的保护,辅助力量应由大到小,鼓励患者独立完成。
三、 后期康复
(一)康复目的:此期患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用患侧肢体,相当Brunnstorm恢复阶段5-6期。康复训练的目的在于如何更加自如的使用患侧,如何更好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通过训练掌握的技能,提高各种ADL能力,在保证运动质量的基础上提高速度,最大限度提高生活质量。
(二)康复方法:
继续前一阶段的训练,进一步巩固,提高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01、手指的精细动作加强训练
02、侧方行走训练7先向健侧后向后侧
03、改善步态训练:骨盆放松,屈膝加强训练
04、改善步态训练:踝背伸牵伸。
05、促进患侧下肢支撑能力:站立位,健腿在前,患腿在后,指示重心前移,患足足跟不能离地。
06、促进患侧下肢支撑能力,患肢负重,健肢前后迈步。
07、做站立位两足轮流交叉运动。
08、家庭ADL指导。
09、居室改造。
(三)关于辅助器具的使用。
01、足托——足下垂
02、腕背伸夹板——屈腕痉挛。
03、拐杖,助行嚣。
04、轮椅等等。

如果手脚不能动肯定是要借助电动器械锻炼的,不然会肌肉萎缩,最好选主被动两用的器械。比如电动康复机,主被动都能训练。

科学训练,中风康复不是没有可能

中风即脑血管意外,又称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中风后,大部分患者都遗留偏瘫,其中40%的人会成为重残人群,40%轻残,10%需要再住院,只有10%的人可以重返工作岗位。中风偏瘫不但给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带来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更大负担。为了使更多的中风偏瘫患者能够重新融入社会,我们需要对他们进行早期康复治疗。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国外先进系统的偏瘫康复训练方法已被引进,只要采用正确的系统康复煅炼方式,很多残疾是可以避免的。可现实生活中,很多中风偏瘫患者及家属的错误认识及做法,延误了患者的最佳康复时机,甚至导致患者终生残疾。

中风数天后就可以进行康复训练

72岁的赵大伯,半年前脑出血,造成左侧肢体偏瘫。他在我市某医院神经内科治疗一月余。因为害怕病情反复或加重而没有进行任何肢体活动(只是静卧在床),导致左侧肢体发生明显的肌肉萎缩。出院回家,他想康复每天在家人的搀扶下强迫自己步行训练、用哑铃练胳膊力量、用弹力球练手的握力。三个多月后自我感觉不理想,并感到严重的膝关节疼痛,才到医院的康复中心寻求进一步

治疗。经检查,医生发现赵大伯左上肢呈“挎篮”状屈曲;左下肢呈“划圈”样行走,是典型的“偏瘫步态”。经过2个月的系统治疗,赵大伯左下肢划圈步态和膝痛大有改善,但左上肢情况改善不明显,要想恢复到理想状态,还需要进一步系统的康复训练。

像赵大伯这样的中风偏瘫患者,就出现了典型的康复误区——“三用综合征”:

一是没有尽早及时地进行康复锻炼而造成的“废用综合征”,即指长期卧床不活动,或活动量不足及各种刺激减少的患者,由于全身或局部的生理功能衰退,结果出现肌肉萎缩、关节挛缩、褥疮等一系列症候群,因此,中风偏瘫后要尽快做康复运动训练。国内外大多数专家认为,一般是在病人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症状不再发展48小时后,像脑梗死发病后2~3天,脑出血7~10天左右的患者,在神经内外科病房药物治疗的同时,就应该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训练。一般情况下,中风病人病情稳定后的l~3个月内是最佳时期,3个月后因挛缩形成,恢复过程会变得缓慢,半年后恢复的可能性变小,1年以后就很难恢复了。

另外,患者回家后没有正确指导而错误锻炼导致“误用综合征”和因康复心切而锻炼过度导致的“过用综合征”。这两种综合征都是由于锻炼不当而导致韧带肌腱和肌肉等损伤,从而形成一系列症状,如上肢呈挎篮状屈曲,下肢呈画圈样行走,持重能力差,膝关节不能弯曲的偏瘫步态等。如果患者在康复医生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康复运动训练,可完全或部分预防这种异常表现。

偏瘫康复两大误区

近年来,虽然中风偏瘫的康复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生活中相当多的患者存在不少错误的做法。

误区一:过早开始肌力与步行训练。不少病人家属误认为,中风偏瘫就是肌无力,可以通过在家自我锻炼恢复肌力和功能。殊不知中风偏瘫有别于周围神经损伤所致的肌无力,它不仅存在肌力的问题,更重要是其运动模式发生了改变,用肌力训练代替运动控制、协调的训练反而促使原存在的异常运动模式加重,阻碍了运动控制能力、协调能力、精细技巧能力的恢复。因此中风偏瘫不能以是否恢复肌力为标志,过早开始肌力训练不仅无益于康复,有时反而会加剧错误模式的固化,影响康复进程。发生中风偏瘫后,患者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强运动控制与协调康复锻炼,进行包括肢体功能、言语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而这些康复训练方案由专家制订会更为科学。

误区二:把偏瘫康复寄托于“灵丹妙药”。许多病人及家属不重视康复治疗,幻想要是有一种药

,一吃就好,一心把偏瘫康复完全寄托于药物治疗上,四处寻找“灵丹妙药”。而一些医院仅从经济利益考虑,推荐许多高价的“神经营养药”,而没有正确指导简而有效的功能锻炼,从而使患者错失早期运动康复的机会,使关节僵直,肌肉萎缩,甚至难以再康复。其实,任何想凭借“灵丹妙药”而康复的想法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康复方案唱好“三部曲”

中风偏瘫患者要有正确的康复训练和坚强的毅力,才有可能康复并回归社会。中风康复方案必须因人而异,因症施治。一般来说,中风后偏瘫的康复治疗可分为三个阶段、三级医疗机构,患者要唱好“分期分级三部曲”。

第一部曲:急性期——急诊医院(三级医院的神经科)。中风偏瘫发生的早期(急性期,发病一个月内),最好选择一家条件比较好的三级医院的神经内科进行住院治疗,一般住院时间为13~15天。这个阶段主要是把病情控制住,不让病情继续恶化,疾病正处于急性期阶段,患者需要安静卧床,但也不能随意躺卧,从这时候就应该开始床边的训练,如给予体位变换、被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等治疗,可预防肩关节半脱位及骨盆后倾等。

第二部曲:稳定期(恢复期)——康复医疗中心或综合医院康复科。中风发作2~6个月间,为中风偏瘫的稳定期,也是恢复期,患者需要转到康复中心或者综合医院的康复科,接受正规科学的康复治疗。这个时期是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阶段,要用科学的方法诱发功能重建,否则会因方法不当出现上面所讲的“误用综合征”。痉挛是影响患者随意运动的主要因素,在康复治疗过程中,预防和减轻痉挛是选择与设计康复治疗方案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要素。

第三部曲:恢复后期或后遗症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风偏瘫进入恢复后期(发病第5~6个月)或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在这个阶段,患者通过前面的康复治疗,运动、语言、饮食等综合能力已有一定程度的恢复,通过后续治疗能进一步恢复,必要时可借助工具代偿功能,如轮椅、拐杖等。这个阶段,患者要有信心,要坚持。有很多患者在这个时期失去了信心而终止治疗。这个阶段的治疗主要以日常生活能力和技能训练为主,家属要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能力如穿衣、吃饭、大小便、行走、轮椅和拐杖的使用等。在劳动技能方面,重点是让患者学会一定的劳动技能,为重返家庭、社会减少障碍。由于我国康复医疗资源与医疗保险的限制,患者最好转到有康复医疗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样就有一个持续性的治疗,对病人的病情恢复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