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治肺源性心脏病四个秘方

合集下载

治疗肺心病有奇效4偏方

治疗肺心病有奇效4偏方

治疗肺心病有奇效4偏方肺心病,是由于肺部慢性疾病所引起的肺动脉高压致使右心室肥厚、扩大,最后右心代偿不全,导致右心室衰竭。

此病多见于中年人,绝大多数是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发展而来的。

临床以呼吸困难、发绀、胸中痞塞、心悸、浮肿为主症。

中医认为,此病属于痰饮、咳喘、心悸范围,其病因病机与肺、心、脾、肾有关。

根据其症状特点,肺心病可分为寒湿袭肺、痰湿犯肺、痰热壅肺和心肾阳虚四个类型。

◎食用宜忌宜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且容易消化的食物。

忌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油腻食物、海腥食物、生冷食物。

◎食疗验方1.莲子百合瘦肉汤【原料】莲子、百合各30克,猪瘦肉200克。

【做法】莲子去心,瘦肉洗净、切块,与百合等一起放入砂锅,加水文火炖煮,至瘦肉烂热,加料即成。

【功效】益气养阴,适合肺心病、肺肾两虚2.苏子养亲粥【原料】苏子15克,白子10克,莱服子10克,梗米50克【做法】将三子先放入砂锅中,加水煎煮半小时,去渣留汁,下粳米,煮成粥。

【功效】温肺平喘、化痰止咳,适合肺心病。

3.人参胡桃汤【原料】人参6克,胡桃肉15克,生姜5片。

【做法】将人参、切碎的胡桃肉与生姜片一起放人砂锅,加水文火煎煮20分钟,取汁留渣,再加水煎煮20分钟,连煎三次,将三次煮液合并搅匀即可。

【功效】补肺肾、定喘咳,适合肺心病、肺肾两虚4.冬虫夏草炖老鸭【原料】冬虫夏草15克,老雄鸭1只。

【做法】将鸭宰杀,去毛及内脏;将虫草放入鸭腹中。

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炖煮,至鸭烂熟加调料即成。

【功效】补虚损、益肺肾,适合肺心病。

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单方验方

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单方验方

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单方验方1.补肺丸 党参、黄芪各200g,白术150g,防风10g,蛤蚧5对,按比例共为蜜丸,每丸6g。

每次1丸,日服2次,于缓解期连服或间断服3个月。

本方对肺脾肾气虚而易感冒者较适宜。

2.肺心片 太子参、赤芍各10g,红花、补骨脂各6g,附片3g,黄芪、丹参、玉竹、仙灵脾各15g。

按比例将上药醇提成糖衣片,每片0.3g,每次6片,1日3次,于缓解期服6个月,连服3年以上。

本方适用于无明显痰热者。

3.益气活血汤 黄芪、川芎、丹参各15g,茯苓、黄芩、竹茹各12g,白术、防风、法半夏、桃仁各9g,甘草3g。

兼痰热者适当加清热化痰药,水煎服,并配合卡芥苗皮肤划痕。

每周4剂。

4.扶正活血方 五味子、首乌、熟地、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黄柏、当归、丹参、赤芍、川芎各9g,肉桂3g,共制成100片,每日3次。

每次4片。

肺肾气阴两虚,于上方加黄芪、沙参、麦冬、生地、玄参、玉竹各9g,知母3g共制成片。

用法同上。

本方适用于肾阴阳两虚明显者。

5.丹参注射液 于急性感染控制后,每日以丹参注射液30ml静滴,10~14天为1疗程。

各地报道均认为益气固本,活血化瘀方药治疗缓解期肺心病,对于预防本病的急性发作具有积极的作用。

其作用机理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①增强病人的免疫能力。

实验研究证实,益气固本、活血化瘀药物能使病人降低了的E花环形成率得到提高,使增加了的Fcu-R细胞降低,同时有提高Fcr-R细胞值的作用,使Fcu-R/Fcr-R的比值恢复正常,使免疫紊乱得到纠正。

②提高肾上腺皮质功能。

肾虚,特别是肾阳虚病人,肾上腺皮质机能低下,补肾药物能提高肾上腺皮质功能,加强机体抗炎、抗变态反应等作用。

③改善血液{流变性。

肺心病有程度不同的血液流变性异常,使用中药后{则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④改善血液动力学。

中药能使反应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的七个指标(超声心动图的右室流出道内径、右室内径、左右室内径之比、胸片的肺动脉高度、肺动脉圆锥高度、右肺下动脉直径、心尖上跷等)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尤以益气活血药物为佳。

肺心病中医治疗方剂

肺心病中医治疗方剂

肺心病中医治疗方剂肺心病中医治疗方剂2015-07-08 14:54 来源:三九养生堂编辑:嵇冬梅内科方剂肺心病这种疾病我们并不陌生,因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这类患者,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采用西医治疗这类病状。

其实中医也可以治疗。

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肺心病的中医方剂有哪些?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肺心病病因1.支气管、肺疾病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过敏性肺泡炎、嗜酸性肉芽肿等。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较少见,严重的脊椎后、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及胸廓形成术后造成的严重胸廓或脊椎畸形,以及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

3.肺血管疾病罕见。

累及肺动脉的过敏性肉芽肿病,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发展成肺心病。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肺气肿或其它慢性肺部疾患,使肺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肥大,最后发生心力衰竭的一类心脏病。

慢性肺心病以气短、咳喘、心悸、水肿、不能平卧等为特征。

长期咳嗽,反复发作,胸闷,痰多或胸廓隆起如桶,动则气短,精神疲乏,面色晦暗,咳嗽常在冬季加重,口唇发绀。

肺心病的中医治疗方剂方药一半夏15克陈皮15克茯苓15克杏仁10克白芥于10克细辛5克甘草10克用法:水煎服,日3次。

用于解表散寒,温里化痰。

方药二桂枝10克半夏10克细辛15克白芍15克五味15克杏仁15克干姜5克用法:水煎服,日3次。

用于解表散寒,温理化痰。

方药三茯苓30克白术30克党参30克桂枝10克泽泻15克葶苈子15克制附片10克(先熬) 子姜9克桑白皮15克用法:水煎服,日3次。

用于水气凌心,温阳利水。

方药四桂枝10克茯苓20克五味于10克党参30克紫河车20克胡桃肉20克紫石英20克用法:水煎服,日3次。

用于肺气虚。

出处:《中医中药偏方选内科部》。

〖中医佳方〗肺心病的中药两个秘方

〖中医佳方〗肺心病的中药两个秘方

〖中医佳方〗肺心病的中药两个秘方
【中医佳方】肺心病的中药两个秘方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

根据起病缓急
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临床上以后者多见。

可以使用如下:一,【配方】:西洋参10克,生地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5克
,甘草15克,田七12克,丹参10克,麻黄10克,北杏仁12克,川贝10克,天竺黄10克,葶苈子12克,瓜蒌仁20克。

【用法】:日
煎服用,1剂煎2次,药液分2次温服。

二,珠贝定喘丸,日服3次,每次6丸,3天后咳嗽、气急、气喘即可减轻,咳痰减少,夜能安睡,大便通
,每日1次,效不更方,诸症明显减轻在服药一周,症状基本消失。

建议在平常的生活当中要多喝水,注意休息,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少吃
辛辣刺激过于油腻性的食物,平常生活可以做一些合适的锻炼来增强身体的体质。

治肺源性心脏病秘方(方4首)

治肺源性心脏病秘方(方4首)

治肺源性心脏病秘方(方4首)治肺源性心脏病秘方28.1 温肾救心汤【来源】查玉明,《名医治验良方》【组成】炙附子7.5克,白术、茯苓各25克,白芍15克,生黄芪、五加皮各25克,细辛5克,桂枝7.5克,五味子、甘草各10克,生姜15克。

【用法】先将药加水浸泡半小时后,水煎服。

首煎煎沸后慢火煎30分钟,二煎沸后慢火煎20分钟,两煎汁混合一起,分4次服,每次服100毫升,早晚餐后1小时左右服用。

【功用】温阳益气,化湿利水。

【方解】本方系真武汤衍化。

寒淫所胜,治以辛热,附子壮阳益肾,温散水气;选黄芪益气利水;桂枝温阳化水;细辛平喘行水;五加皮消肿去水,使气化水去而肿消。

配五味子收敛肺气,以益心气,使心肺得补,相得益彰。

阳复而水化,改善循环,心阳得振,心衰可解。

盖“风心”及“肺心”两病,一是外邪内侵,留恋血脉,内舍于心,心肌受累;一是内伤痰饮,肺气先伤,痰浊壅塞,水邪内伏,累及心阳。

两病始发病因虽然不同,但殊途同归,最终转化为心阳衰竭。

本方在于温补,温补可以化气,从而达到阳复阴化,水行悸安的目的。

故病名虽异,其治则一,此之谓也。

【主治】阴盛于阳,水湿内停,上凌心肺引起心悸怔忡,尿少浮肿,喘不得卧,口唇发青之水气病(肺心病、风心病)。

【加减】下肢肿甚加防己15克;上感咽痛,加鱼腥草25克;咳喘加车前子25克,杏仁15克;呕逆不食加砂仁10克,藿香4.5克。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附记】查氏认为,本病首先应扶正为主,正复则邪去,气充则血行,若心衰尚未改善,切不可化瘀攻邪,徒伤其正也。

28.2 加味小青龙汤【来源】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组成】麻黄、桂枝、白芍各9克,细辛、干姜各6克,五味子、半夏各9克,生石膏3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温散水饮。

【方解】方用麻黄、桂枝宣肺平喘,发汗利小便,以消水饮肿胀;干姜、细辛温化水饮;半夏除痰蠲饮;五味子、白芍敛肺气以治喘,并控制温热药不使过于温散,以损耗肺气;生石膏配麻黄、桂枝以降肺平喘。

治疗肺心病

治疗肺心病

中药方的复方甘草细辛汤,这个药是治疗肺心病上很好的选择,不但是纯中药的,而且效果较好,没有副请您参考下文治疗:
炙甘草汤方: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去皮),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擘)。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渣,内胶烊消尽。

温服一升,日三服。

一名复脉汤。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本方以炙甘草为君,养胃益气,人参补气,桂枝通阳,生地、麦冬、麻仁、阿胶养阴补血,姜、枣调和营卫,又加清酒通经隧,则脉复而悸自宁矣。

据现代药物之研究,甘草有强心的作用,故以为主药。

其方具有滋阴生血,补气复脉之功。

后世滋补方剂,多从此方化裁而出。

本方气血双补,阴阳两调,为治心动悸、脉结代首选方。

现推广用来治........肺心病、以及冠状动脉硬化、主动脉硬化等,只须见脉结代、心动悸者,均可采用。

而在应用时,当根据病证偏阳虚或偏阴虚进行加减,如偏于阳虚者,可加附片、黄芪、肉桂;偏于阴虚者,可加枸杞、山药。

详见“爱问”上的《郑钦安医书阐释之1、2》。

肺心病验方

肺心病验方

复方甘草细辛汤怎么制作
复方甘草细辛汤是著名中医孔彪儒教授研制的一种治疗肺心病的中医验方。

工具/原料
•到药店购齐药材:冬虫夏草研粉0.5g 麝香0.5g 珍珠0.5g 坎炁2g 生姜15g;五加皮25g 细辛5g 五味子10g 甘草20g 魚腥草25g 杏仁15g 车前子25g 砂仁10g 藿香10g 六曲30g 焦楂25g 炒麦芽30g 陈皮25g 内金15g 荆芥10gg 橘红10gg 桔梗10g紫菀15g白前10g百部15g 海浮石2 5g白果15g 苏子20g冬花15g 防风10g 夏枯草10g 。

步骤/方法
1. 1
冬虫夏草研粉、麝香、珍珠、坎炁放在一起,研成细末并调匀,并用竹沥适量调和成面块状
2. 2
用砂锅竹笼屉蒸3次并且晾干3次再研细。

冲服,每次1-1.5g,每日2次
3. 3
除第一步、第二步中的冬虫夏草、麝香、珍珠、坎炁以外的其它药材用水煎服即可。

每日一剂,3周一个疗程。

(如何用水煎药请看参考资料)。

单方验方治疗肺心病

单方验方治疗肺心病

0 克 赤芍 1
,

,
或 正 气 虚 脱 所致 之 神 昏 若 患 者 昏迷 不 醒
,

6

甘草
,
5

桔梗 6 克
0 克 川芍1

服药 困 难 时

可 用压
0 克 牛膝 1
水煎 服
. ,
以 理气 活 血 化缺
舌板或 金 属 汤 匙 裹 以 消毒 纱布 撬 开 牙 齿 灌


③ 若 出血 过 多 冷
,
(
代 茶饮 连用
;
2
,
) 老 茶树 根
2

:
煎汤
,
( 茶 灌服
) 呼吸浅 弱 有 兴 奋作 用

,
,

昏迷 不 醒 行
沙比 农


对改 善 肺 心 病 症 状 有 一 定效 果 个月
3 ~

本 品 尚 可 强 心 刊以
,
,
1 ~
杀 菌 消炎
:
( 服
3
) 尊费 子
6
侮用
,
5 ~ 1 0

,
水 煎

( 强直

尽水
3
,
拌黄 酒 燕透
2
焙干研 末
,
3

犀角地黄 汤 加味
广犀 角
6 克


,
一日

~
,
3


本品入肝 肺 肾 三 经 疗诸虚 百 损


0 克 丹皮1
当归 0 1 克 0 克 茜草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中医治肺源性心脏病四个秘方
治肺源性心脏病秘方(4首)
28.1温肾救心汤
【来源】查玉明,《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炙附子7.5克,白术、茯苓各25克,白芍15克,生黄芪、五加皮各25克,细辛5克,桂枝7.5克,五味子、甘草各10克,生姜15克。

【用法】先将药加水浸泡半小时后,水煎服。

首煎煎沸后慢火煎30分钟,二煎沸后慢
火煎20分钟,两煎汁混合一起,分4次服,每次服100毫升,早晚餐后1小时左右服用。

【功用】温阳益气,化湿利水。

【方解】本方系真武汤衍化。

寒淫所胜,治以辛热,附子壮阳益肾,温散水气;选黄
芪益气利水;桂枝温阳化水;细辛平喘行水;五加皮消肿去水,使气化水去而肿消。

配五味子收敛肺气,以益心气,使心肺得补,相得益彰。

阳复而水化,改善循环,心阳得振,心衰可解。

盖“风心”及“肺心”两病,一是外邪内侵,留恋血脉,内舍于心,心肌受累;一是内伤
痰饮,肺气先伤,痰浊壅塞,水邪内伏,累及心阳。

两病始发病因虽然不同,但殊途同归,最终转化为心阳衰竭。

本方在于温补,温补可以化气,从而达到阳复阴化,水行悸安的目的。

故病名虽异,其治则一,此之谓也。

【主治】阴盛于阳,水湿内停,上凌心肺引起心悸怔忡,尿少浮肿,喘不得卧,口唇
发青之水气病(肺心病、风心病)。

【加减】下肢肿甚加防己15克;上感咽痛,加鱼腥草25克;咳喘加车前子25克,杏仁
15克;呕逆不食加砂仁10克,藿香4.5克。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附记】查氏认为,本病首先应扶正为主,正复则邪去,气充则血行,若心衰尚未改
善,切不可化瘀攻邪,徒伤其正也。

28.2加味小青龙汤
【来源】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
【组成】麻黄、桂枝、白芍各9克,细辛、干姜各6克,五味子、半夏各9克,生石膏
3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温散水饮。

【方解】方用麻黄、桂枝宣肺平喘,发汗利小便,以消水饮肿胀;干姜、细辛温化水
饮;半夏除痰蠲饮;五味子、白芍敛肺气以治喘,并控制温热药不使过于温散,以损耗肺气;生石膏配麻黄、桂枝以降肺平喘。

配伍为用,共奏温散水饮,降肺平喘之功。

【主治】心肺停饮之肺心病,证见咳喘年久,痰稀量多,吐出甚爽,倚息不能平卧,
心悸气短,胸闷干呕,头面及四肢部有轻度浮肿,舌淡苔白,脉弦。

【疗效】多年使用,疗效颇佳。

【附记】本方已为印氏“抓主证”的常用方,凡咳喘痰多清稀,吐出爽利者,即投此方,
即肺气肿、肺心病亦不例外。

28.3肺肾同治汤
【来源】郭士魁,《杂病证治》
【组成】①麻黄3~6克,杏仁、川贝母各10~12克,生石膏15~30克,瓜蒌15~20克,桑白皮、地骨皮各10~12克,紫菀10~15克,苏子10~12克;②党参15~20克,白术、陈皮、当归、半夏、补骨脂各10~12克,茯苓10~15克,女贞子、枸杞子各12~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剂,上午服①方,下午服②方。

【功用】①宣肺化痰,降逆平喘;②健脾补肾。

【方解】咳嗽兼脾肾阳虚,宜肺肾同治。

一方分二,方①中用麻黄、杏仁宣肺化痰;
川贝母、石膏、瓜蒌清热化痰;桑白皮泻肺平喘;地骨皮清虚热;紫菀、苏子降逆平喘
合而用之,共奏宣肺化痰,降逆平喘之功,上午,服用以治标实。

复方用②中之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陈皮、半夏燥湿化痰,以助健脾之功;以当归、补骨脂、女贞子、枸
杞子补肾,共奏健脾补肾之功,下午服用以治其本。

肺肾同治,标本兼顾,故用之效果颇佳。

一方分用,先标后本,可谓良方妙用。

【主治】咳嗽兼脾肾阳虚之肺心病,证见喘息咳嗽、气短、活动后气短加重,腹胀纳
差,腰酸腿软,或有轻度浮肿。

【疗效】多年使用,效果较好。

28.4纳气平喘饮
【来源】周龙,《千家妙方·上》
【组成】人参3~9克(另煎兑服),熟附子6克,熟地15克,胡桃肉(连衣)3个,山萸肉12 克,生山药30克,五味子9克,紫石英(先煎),磁石(先煎)各15克,冬虫夏草9克,沉香1.5~3克(冲服),胎盘粉9克(分两次用药汁送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温肾培元,纳气平喘。

【主治】肺源性心脏病(肾不纳气型)。

【加减】喘息,水肿较重者,可酌加肉桂、白术、茯苓;消化不良者加香橼,鸡内金。

【疗效】多年使用,疗效颇佳。

【附记】又肺源性心脏病验方(李中庸),药用:茯苓20克,白术10克,白芍、黑附子(去
皮脐)各15克,正北干姜10克,正北细辛、正北五味子各5克,黄芪30克。

水适量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第1疗程,连服3剂3天,停药3天,持续接服2~6个疗程,前后体会、观
察、对比,直至喘平悸定,仍可适当酌服,巩固疗效(《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