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2020基于介电常数技术的液态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仪通用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0号《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已经2013年6月24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2013年7月10日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工作,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危险特性尚未确定的化学品进行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鉴定与分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化学品,是指各类单质、化合物及其混合物。
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是指依据有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进行测试、判定,确定化学品的燃烧、爆炸、腐蚀、助燃、自反应和遇水反应等危险特性。
化学品物理危险性分类,是指依据有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对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结果或者相关数据资料进行评估,确定化学品的物理危险性类别。
第四条下列化学品应当进行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一)含有一种及以上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的组分,但整体物理危险性尚未确定的化学品;(二)未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且物理危险性尚未确定的化学品;(三)以科学研究或者产品开发为目的,年产量或者使用量超过1吨,且物理危险性尚未确定的化学品。
第五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指导和监督管理全国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工作,公告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机构(以下简称鉴定机构)名单以及免予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的化学品目录,设立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技术委员会)。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本行政区域内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工作。
第六条技术委员会负责对有异议的鉴定或者分类结果进行仲裁,公布化学品物理危险性的鉴定情况。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以下简称登记中心)负责化学品物理危险性分类结果的评估与审核,建立国家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信息管理系统,为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承担技术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2023年烷基化工艺考试历年真题荟萃4套合1(附带答案)套卷33

2023年烷基化工艺考试历年真题荟萃4套合1(附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I套一.全能考点(共50题)1.【单选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岗位应急处置方案。
A、培训活动B、编制C、演练参考答案:A2.【单选题】手持振动机械作业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是()。
A、物体打击B、机械伤害C、电流伤害参考答案:B3.【单选题】热电偶式温度计测温的精度范围是()。
A、0.5-1.0B、1.0-1.5C、1.0-2.5参考答案:A4.【判断题】一般来说,液体燃料的密度越大,闪点越低,而自燃点越高。
参考答案:×5.【判断题】可以适应产品生产过程中及破坏性检测的要求的检测方法是随机抽样检测。
参考答案:√6.【判断题】爆炸性混合物爆炸后产生的压力与混合物的种类、浓度有关,与初始压力无关。
参考答案:×7.【判断题】施工成本考核衡量成本降低的实际成果,并对成本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参考答案:√8.【单选题】烷基化(汽油)是易燃液体,爆炸极限为()。
A、1.3%-6%B、1.3%-6.1%C、1.3%-7%参考答案:A9.【单选题】在中暑的几种类型中,最为凶险的是()。
A、热射病B、热痉挛C、热衰竭参考答案:A10.【判断题】凡是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均称为助燃物。
参考答案:√11.【判断题】氢氟酸烷基化装置内活性氧化铝只起干燥脱水的作用。
参考答案:×12.【单选题】利用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属于()净化。
A、物料B、化学C、生物参考答案:C13.【单选题】精馏塔的精馏段的作用是将进料的()提浓,在塔顶得到合格的产品。
A、汽相部分中轻组分B、汽相部分中轻组分C、液相部分中轻组分参考答案:A14.【单选题】吸收法广泛用来控制气态污染物的排放,它基于各组分的()。
2023年烷基化工艺备考押题2卷合壹(带答案)卷32

2023年烷基化工艺备考押题2卷合壹(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全能考点(共100题)1.【判断题】反应烷烯比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装置能耗减少。
参考答案:×2.【判断题】可燃物质不需火源接近便能自行着火的现象称为自燃。
参考答案:√3.【单选题】当烷基化装置发生严重原料带水时应()。
A、加强酸再生B、切断烯烃进料C、更换干燥剂参考答案:B4.【单选题】双金属温度计测温的精度范围是()。
A、0.5-1.0B、1.0-1.5C、1.0-2.5参考答案:C5.【单选题】生产装置应及时消除()排放。
A、有组织B、无组织C、低点参考答案:B6.【单选题】有机氟化物与氧化铝接触时应先分解成()。
A、不氧化铝和水B、氟化钾和水C、烯烃和氢氟酸参考答案:C7.【判断题】MSDS中必须包含十六项信息。
参考答案:√8.【单选题】储罐静置时间大多需要1~24h,至少不能少于()min,方能进行有关检测作业。
A、10B、20C、30参考答案:C9.【单选题】有组织废气主要来源有加热炉、工艺炉的()。
A、燃烧烟气B、吹扫置换C、炉体检修参考答案:A10.【判断题】施工成本考核衡量成本降低的实际成果,并对成本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参考答案:√11.【判断题】一般情况下,酸转移罐可充一定压力的氮气以防腐蚀。
参考答案:×12.【判断题】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区宜位于邻近城镇或居民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参考答案:√13.【单选题】一旦发现有人晕倒在有限或密闭容器内,下面最适合的急救方法是()。
A、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背上来。
B、腰间系上绳子,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拉上来。
C、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施救。
参考答案:C14.【单选题】空气中氢氟酸蒸汽的浓度在()ppm或更高浓度下,呼吸30-60秒可致命。
A、40B、45C、50参考答案:C15.【单选题】饱和液体线以下的区域称为()。
最新版精编2020年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氯碱电解工艺作业]取证完整版考核题库388题(含答案)
![最新版精编2020年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氯碱电解工艺作业]取证完整版考核题库388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b38c352b160b4e777fcf61.png)
2020年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氯碱电解工艺作业]取证题库388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进行有关化学液体的操作时,为保护面部应使用()。
A、太阳镜B、防护面罩C、毛巾正确答案.B2.危化品物料管线设备吹扫置换时,应先将物料进行()。
A、密闭排放B、排放地沟C、随意排放正确答案.A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中不包含下列()选项。
A、最高允许浓度B、工程控制C、危险特性正确答案.C4.要努力形成()体系,确保应对各种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且救援复杂、难度大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装备和物资需要。
A、应急救援体系B、应急管理体系C、多层次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正确答案.C5.液氯充装安全生产技术指标中,包装误差控制范围为≤()%。
B、±1C、±8正确答案.B6.高温作业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是()。
A、热烧灼B、机械伤害C、电流伤害正确答案.A7.充装量为50kg和100kg的液氯气瓶,使用时不能用尽,应保留()kg以上的余氯。
A、1B、2C、1.5正确答案.B8.反映锅炉工作特性的基本参数,包括锅炉产生蒸汽的数量和()。
A、锅炉产生蒸汽的质量B、锅炉产生蒸汽的速率C、锅炉的温度正确答案.A9.下列手套适用于防硫酸的是()手套。
A、棉纱B、橡胶C、帆布正确答案.B10.电解槽开车期间,氢气系统置换可以使用()。
A、氧气C、氮气正确答案.C11.企业要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总体工作部署中,与企业建设、生产、经营、改革和发展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
A、应急救援队伍建设B、应急体系建设C、应急装备体系建设正确答案.A12.离子膜电解工艺淡盐水脱氯工序,淡盐水进入脱氯塔的部位为()。
A、底部B、中部C、顶部正确答案.C13.室内消火栓的最大间距不应超过()m。
A、40B、50C、60正确答案.B14.在四效逆流蒸发生产中,二效压力升高,则意味着()。
石化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指南

石化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指南
蒸气压大于 0.3 kPa;(2)20℃时,混合物中,真实蒸气压大于 0.3 kPa 的纯有机化合物的总浓度等于 或者高于 20%(质量分数)。 3.7
重液体heavy liquid 除有机气体和挥发性有机液体以外的涉 VOCs 物料。 3.8 受控装置affected facility 含涉 VOCs 物料的装置。 3.9 受控设备affected equipment 含涉 VOCs 物料的设备或管线。 3.10 受控密封点affected seal 指受控设备可能泄漏涉 VOCs 物料的密封,包括动密封和静密封。简称密封点。 3.11 受控密封点群组 affected seals group 以设备或设备某一部分为中心的多个受控密封点组合,简称“群组”。如以调节阀为中心构成调节 阀群组。
11.3 LDAR 项目建立的质量保证与控制 ........................................... 20 11.4 常规检测的质量保证与控制 ............................................... 20 11.5 记录 ................................................................... 21 12 报告 ..................................................................... 23 12.1 首轮 LDAR 报告 .......................................................... 23 12.2 后续 LDAR 报告 .......................................................... 23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装置编码基本要求 .................................... 31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光学检查 ............................................ 34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常见泄漏点维修方法 .................................. 35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密封点检测台账 ...................................... 37
2023年烷基化工艺高频考点训练3卷合壹(带答案)试题号40

2023年烷基化工艺高频考点训练3卷合壹(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全能考点(共100题)1.【判断题】氢氟酸的储存相对湿度不能超过75%。
参考答案:×2.【单选题】下列不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的灭火器是()。
A、二氧化碳B、干粉剂C、泡沫参考答案:C3.【判断题】救援人员必须将受伤或中毒人员送到安全场所再进行应急抢救。
参考答案:√4.【单选题】SIL-2级要求安全仪表系统的使用性范围是()。
A、90%-99%B、99%-99.9%C、99.9%-99.99%参考答案:B5.【判断题】酸再接触器的投用可降低50%左右的酸耗。
参考答案:√6.【单选题】逻辑运算单元包含()个部分。
A、一B、二C、四参考答案:C7.【判断题】停工吹扫时,系统N2压力越高越好。
参考答案:×8.【判断题】SIS与DCS是两种功能不同的系统,在生产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是截然不同的。
参考答案:√9.【单选题】酸烃比过低会使烷基化油产品的辛烷值()。
A、升高B、不变C、降低参考答案:C10.【单选题】PID控制器在设定参数时不可少的是()。
A、比例单元B、微分单元C、积分单元参考答案:A11.【判断题】凡是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均称为助燃物。
参考答案:√12.【判断题】丁烯烷基化油的质量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参考答案:√13.【判断题】当事故危害已经扩大到事故单位意外区域,事故单位已没有必要自救。
参考答案:×14.【判断题】精馏塔进料状态发生变化不会引起理论塔板数的变化。
参考答案:×15.【单选题】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是()。
A、GBB、GB/TC、GBJ参考答案:A16.【判断题】在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中,原始压力增加,爆炸范围变小,压力降低,爆炸范围扩大。
参考答案:×17.【判断题】用氮气气密捉漏的管线用耳朵听有没有异常声音就可以判断泄漏点。
医疗器械工艺用水检查要点指南-(2020版).pptx

五、工艺用水系统的日雌护要求
六、工艺用水系统的安装、潮试.运行要求
匕工艺用水系三三人
第一部分工艺用水基批知识
工艺用水定义
在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根寤不同的工序及质量要求,所用的不同要求的水的出φ.依螭《中华人民捌口国药典 》.《医疗器依生产同I营理双范》等规定,■照《国家食品的反盘脩管理总•周关于发布医疗器械工艺用水质用管理指 南的通告》(2016年第14号)要求,工艺用水是医疗蹦械产品实现过程中使用硼触的水的总称,以饮用水为际水,主费 包括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纯化水、注射用水和灭00注射用水及其他方;去产生的同等要求的注射用水 ,汪包括体外诊断试剂用f¾ 化水'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分析实蛤室用水等.其中:
本检查要点指南旨在裙助」匕京市医疗割冠诲管人员《8强对甑器械工艺用水相关过程的认婶A把握.指导全市医 疗■及疝管人员对医疗器雌产企业工艺用水控制水平的盘窗桧亘工作.同时,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工艺用水环节的首 理要求提供参考.医疗Sg械生产企业应当制定风的防控措施,按照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峋保所用工艺用水的用途合理. 质房符合产品生产工艺要我
医疗器械工艺用水检查要点指南-(2020版)
医疗器械工艺用水检查要点指南(2020版)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22日
医疗器械工艺用水检查要点指南(2020版)
医疗器械行业中所使用的工艺用水与医疗器械产品本身及其生产工艺的特性密切相关,它是部分医疗器械产品 生产、检就过程中不可£?少的,而其和施、糊I1.储存等影哂工艺用水质■的过程,也声接或间接的影典看医疗制5产 品的演量.
.反潜透+电去离子(E1.wtrodeionization,简称EDI)法
危化品检测仪工作原理

危化品检测仪工作原理
危化品检测仪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传感器技术,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光学传感器:利用特定波长的光在样本中激发,然后检测激发后的发射光。
通过测量光强的变化,可以判断出样本中是否存在危化品。
2. 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将电荷与样本中的物质进行反应,从而检测出该物质的存在。
这种传感器通常用于检测气体样品中的有毒有害气体。
3. 热敏传感器:通过测量样本中的温度变化来检测危化品。
这种传感器通常用于检测易燃易爆气体。
4. 声波传感器:利用声波来检测样本中危化品。
通过测量声波在样本中的传播速度和频率变化,可以判断出样本中是否存在危化品。
除了传感器技术外,危化品检测仪还可能采用其他技术,如电导率测量、介电常数测量等。
这些技术通过测量样本的电学性质来推断其是否含有危化品。
总体来说,危化品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基于对样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测量和分析,以判断是否存在危化品。
不同类型的危化品检测仪可能采用不同的技术,但它们的基本原理都是通过测量和分析样本的某些特性来识别危化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标准《基于介电常数技术的液态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仪通用技术要求》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2018年12月25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第四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函〔2018〕83号),正式下达了2018年第四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项目,将《基于介电常数技术的液态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仪通用技术要求》(计划编号:20184822-T-312)纳入本批标准制定计划。
2、主要承办单位及协作单位该标准由公安部主管,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归口,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作为主承担单位。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泰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神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泰恒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同创海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上海瑞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天和时代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作为协作单位参与了标准的起草工作。
3、主要工作过程“基于介电常数技术的液态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仪”(以下简称“安全检查仪”)因响应快速、操作便捷,能探测到多种包装材质中不同种类的危险液体,已作为快速安检环节的必备设备之一,在民航、轨道交通、重要场馆安保等反恐工作一线得到广泛使用。
作为2017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NQI)专项“爆炸危险化学品公共安全、应急产品和应急服务技术标准研究”项目课题1“爆炸危险化学品探测设备关键技术及标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标准《基于介电常数技术的液态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仪通用技术要求》的制定旨在针对长期以来基于介电常数技术的液态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仪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性能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实际情况,规范该类安全检查仪的技术要求,制定详细的测试方法,对安全检查仪的性能进行客观评价,强此类产品的使用与管理。
《基于介电常数技术的液态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仪通用技术要求》(计划编号:20184822-T-312)国家标准制定任务下达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立即成立了专项标准起草工作组,起草工作组成员主要由刘彩霞、谢芳艺、沈翔、杨政予等具有丰富液态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仪产品检验检测经验以及标准编制经验的科研人员共同组成。
为确保完成后的标准更好地贴近基于介电常数技术的液态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仪实际应用需求及国内现有产品研发、生产水平,在TC100标委会指导下,标准起草组吸收了来自国内相关技术领域研发与生产的企事业单位、检验检测机构及用户单位的周群、郝贺、李国军、明守远、梁海军、张旭红、王东方、徐建忠等多位熟悉基于介电常数技术的液态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仪技术现状及应用需求的人员加入起草工作团队。
随即,标准起草组围绕产品关键技术及应用需求分析讨论,形成了《基于介电常数技术的液态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仪通用技术要求》(草案第二稿)。
2019年2月26日,作为标准牵头起草单位的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在上海组织召开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讨论会。
原公安部防爆中心主任刘辛副司长、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视频图像信息智能分析与共享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陈朝武副所长、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标准规范处杨玉波副处长、国家反恐怖情报中心王沂滨副处长、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程建功研究员等多位行业知名专家参与了本标准草案的研讨评审工作。
来自北京同创海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太弘威视安防设备有限公司、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浙江同创海诚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沛泓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鑫源通电子有限公司、北京中泰恒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瑞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泰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天和时代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的30余位相关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对标准适用范围界定、关键术语定义、误报率、检出率等关键性能指标及可检出液态危险化学品种类等进行了详细研讨。
标准起草组会后汇总分析,并结合近几年来产品涉及技术发展趋势与产品质量变化认真讨论,反复修改,于2019年3月形成了《基于介电常数技术的液态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仪通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第一稿)。
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标准牵头起草单位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检测中心依托大量承担基于介电常数技术的液态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仪检验检测的优势,按照《基于介电常数技术的液态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仪通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第一稿)提出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对郑州巨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神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同创海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太弘威视安防设备有限公司、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守门神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砺剑防卫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真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舜天龙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送检的基于介电常数技术的液态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仪产品进行了摸底试验,对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一稿)的主要性能指标及试验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
结合试验验证情况及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部分引用标准更新情况,项目负责人刘彩霞研究员于2019年11月修改完成了《基于介电常数技术的液态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仪通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第二稿)。
随后,刘彩霞研究员将《基于介电常数技术的液态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仪通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第二稿)发布在《基于介电常数技术的液态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仪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起草工作微信群,面向研发、生产企事业单位及用户单位征集意见。
2019年12月11日,标准起草组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讨论会,确定拟提交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面向全国征集意见的标准征求意见稿。
本次会议对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部分引用标准更新、关键参数术语定义修改、可检出危险化学品种类要求与试验方法修改、漏报率与误报率的要求与试验方法修改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讨论及确认。
结合会议讨论结果,标准起草组再次修改形成了《基于介电常数技术的液态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仪通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第三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及解决的主要问题1、标准编制原则为了使本标准的内容贴近防爆安检工作实战需求并适合该类产品的当前技术水平,遵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编制过程中遵循的具体原则与要求如下:a)适用性标准必须是可用的,才有实际意义。
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严格按照流程对产品的现状、技术等相关领域展开系统的、全面的调研工作,注重与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单位的交流,广泛了解了市场上主流的基于介电常数技术的液态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仪的功能、性能,进行提炼和扩展,使得标准更贴近产品实际情况,保证操作性。
b)先进性标准是先进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市场上基于介电常数技术的液态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仪种类繁多,要制定出先进的产品标准,必须参考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标准,吸收其精华,才能制定出具有先进水平的标准。
本标准的编写始终遵循这一原则。
c)前瞻性制定标准要求前瞻性思维,要在保证标准适用性、先进性的前提下,引领技术发展方向。
编制组在对标准起草过程中坚持前瞻性原则,致力于通过标准的前瞻性技术要求推动产品质量提升与技术进步。
d)兼容性标准既要与国际接轨,更要与我国现有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等相一致。
编制组在对标准起草过程中始终遵循兼容性原则,其内容符合我国已经发布的有关政策、法律和法规。
2、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经过标准起草组研究决定,从构成爆炸危险化学品监测预警体系感知层的各类爆炸危险化学品探测设备入手,以服务安检实战需求、囊括各行业领域安全检查应用为宗旨,制定《基于介电常数技术的液态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仪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
通过深入研究基于介电常数技术的液态危险化学品探测技术应用实际和不断积累此类产品的性能指标检验试验数据,起草组完成了《基于介电常数技术的液态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仪通用技术要求》标准草案。
基于介电常数技术的液态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仪判定受检液态物品是否为液态危险化学品的主要依据是测得的该液体的介电常数,而硫酸等液体的介电常数与水十分接近,仅仅依据介电常数参数并不能准确判定。
因安检实战工作需要对强酸等液态危险化学品的检查需要,目前已有不少企业通过同时采用电导率、密度等技术解决了硫酸的检查问题。
与此同时,因金属容器包装的液态物品无法通过介电常数判定其危险与否,该类产品已大多整合了热导率技术来解决金属容器包装中的液态物品安全检查问题。
鉴于以介电常数技术为主、集成其它多种技术已成为该类产品的实际现状及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且通过多种技术集成能够获取更多的液态物品的物理参数,有助于更加精准地判定液态物品危险与否,对安检工作大有助益,标准起草组经过多番讨论及综合评估,将“适用范围”界定为“适用于基于介电常数技术和以介电常数技术为主,辅以热导率、密度等其它测量技术的液态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仪,是设计、制造和检验此类设备的基本依据。
”在标准编制过程中,标准起草组反复讨论重点确定检查仪的性能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本标准从产品技术原理及技术现状出发,结合安检实战关注焦点,确定产品的关键性能指标为“可检容器材质”、“可检容器最大壁厚”、“可检容器尺寸”、“可检液态物品体积”、可检容器符合相关要求且检出率大于等于95%前提下的“可检出液态危险化学品种类”、“漏报警率”及“误报警率”等。
这些关键性能指标的技术参数确定基于长期大量产品检测经验数据及专项摸底检验试验、综合考虑了各类常见日用品容器情况及机场、火车站、地铁等的安检要求。
为有效引导产品研发及安检实战应用,标准起草组提出在明确产品技术集成情况及可检非金属容器材质、可检出液态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分级。
本标准将产品分为Ⅰ、Ⅱ、Ⅲ三个等级,其中Ⅰ级为基本要求,Ⅲ级为最高要求。
在能检出标准附录中不同液态危险化学品种类的情况下,Ⅰ级产品一般仅基于介电常数技术并针对常用的非金属包装容器内的液态危险化学品探测,Ⅱ级和Ⅲ级产品一般以介电常数技术为主,辅以热导率、密度等其它测量技术且可兼容金属与非金属容器内的液态危险化学品探测。
同时,为保障安检工作人员及公众身体健康,本标准关注基于介电常数技术的液态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仪的电磁辐射安全性能,提出安全检查仪处于工作状态时,探测面周边10cm处环境中磁场、电磁场场量参数的方均根值应满足GB 8702-2014中表1公众暴露控制限值的要求。
在本标准的试验方法中,标准起草组摈弃了选取个别典型危险品进行“漏报警率”试验,选取个别典型非危险品或空白试样进行“误报警率”试验的传统试验方法,而是将“漏报警率”试验与可检容器材质、可检出液态危险化学品种类试验相结合,综合评价涉及产品可检容器材质及可检出液态危险化学品种类的整体漏报警率。
对于“误报警率”试验,则要求用于误报警率试验的非危险液态物品样品至少包含水、牛奶、非酒精饮料三类,具体种类大于等于5种;III级安全检查仪和II级安全检查仪对每一非危险液态物品样品分别进行非金属容器或金属容器检查,I级安全检查仪对每一非危险液态物品样品进行非金属容器检查,且进行非金属容器检查时,非危险液态物品包装容器覆盖陶瓷、玻璃、塑料、纸质四种材质;进行金属容器检查时,非危险液态物品包装容器覆盖铁、铝两种材质,综合评价涉及产品可检容器材质及常见非危险液态物品的整体误报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