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与景观设计巴黎小

合集下载

怎样理解波普艺术、后现代主义、极简主义、结构主义、包豪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怎样理解波普艺术、后现代主义、极简主义、结构主义、包豪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怎样理解波普艺术、后现代主义、极简主义、结构主义、包豪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波普艺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波普艺术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诞生于英国,60年代繁荣于美国。

波普艺术的显著特征在于它的反叛性。

波普艺术直接针对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统领天下”,主导欧美画坛做出的回应与反叛。

波普艺术家倾向运用艳丽的色彩如红、黄、蓝、紫等直接应用,给人以夸张的视觉效果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作品成为哗众取宠的流行艺术。

有时通过把日常习见物品如汉堡包、汤匙、剥了皮的香蕉夸大比例、改变材质等手法制作成精致的公共雕塑,安放、耸立在城市广场中,从而改变了这些物品原有的内涵和意义,使之具有了纪念碑性质,让人以愉悦。

受波普艺术影响的园林实例:查尔斯•穆尔(Charles Moore)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Plaza D’ Italia)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地处新奥尔良市的边缘的意大利裔居民集中地区,位于一些色彩丰富的老商店,以及普通的玻璃盒子大楼之间。

它的中心部分开敞,一侧有带有拱券的祭台,祭台两侧有数条弧形单面采用不同罗马柱式的“柱廊”,祭台下部是台阶呈不规则形,前面有一片浅水池,池中是石块组成的意大利地图模型。

在设计中还吸收了附近一幢摩天大楼的黑白线条,将之变化为一圈由大而小的同心圆,它们范围到达了周围的马路上,增强广场的领域感。

广场上的这些建筑形象明确无误地表明它是意大利建筑文化的延续,但设计师却加入了象征美国通俗文化蓝色或橙色的霓虹灯,还对罗马柱式做了逗人发笑的改动,如用闪亮的不锈钢的,水泥的,氖灯管组成的,瓷片的,镜面的材料来代替石头柱身;在拱的上方本来是放置神兽头像的地方,结果却安上了两张设计师本人的头像;这些改变了古典柱式的庄重的艺术性。

与波普艺术一样,也有人讽刺这个五颜六色又加上霓虹灯照明的环境是“滑稽的老一套”。

但是她是如此的热情欢快,亲切可爱,吸引着人们不断地涌来。

与波普艺术类似,受波普艺术影响的园林设计扎根于平民大众,平易近人,作品不艰涩,不让人费解。

西方现代景观产生历程

西方现代景观产生历程
出现期 时间 18 世纪中后期
发展与成熟期 19 世纪~20 世纪 50 年代
多元化发展期 20 世纪 60~70 年代 1、 “后现代主义”与景观设计 2、解构主义与景观设计 3、 “极简主义”与景观设计
西方现代景观产生历程 1、工艺美术运动:拉金斯、莫里斯及新艺术运动
2、现代艺术和现代景观 发展阶段 3、现代建筑和现代景观 4、巴黎“国际现代工艺美术展” 5、传承与发展 1、杰基尔设计的乡间情调园林;高迪的居尔公园 奥姆斯特德 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 纽约中央公园、波士 顿城市公园系统 2、 3、勒.柯布西:萨伏伊别墅 4、股艾瑞克安“光与水的花园” 5、唐纳德:本利特森林;托马斯.丘奇“加州风格”庭院;丹.克雷的米勒花园;劳伦斯.哈普 森的波特兰波特兰市系列广场、泽恩的帕雷公园 1、工艺美术运动:朴实无华、重视功能、提倡艺术化的手工产品,推崇自然风格;新美术运 动:强调自然风格装饰。但不排斥工业化大生产园林没有固定风格 2、现代艺术与现代景观:马蒂斯的野兽派、毕加索和布拉克的立体派、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 蓝骑士画派画家克利的花园题材作品、蒙德里安的风格派、超现实主义、波普主义、极简 主义、大地艺术等均对景观艺术产生影响 主要思想 户外空间是人类的必需 品,园林面向大众 4、 5、唐纳德:景观设计的三方面内容即功能的、移情的、艺术的。 “哈佛革命” 文化、艺术、科学的思想逐步影响到景观,现代景观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2、勒.柯布西《走向建筑》 专著 4、 《1925 年的园林》 5、唐纳德: 《现代景观中的园林》 3、格罗皮乌斯:景观设计与建筑思想高度统一;勒.柯布西:新建筑的五个特点:底层架空、 屋顶花园、自由平面、自由立面、水平向长窗 美国建筑大师赖特“有机建筑” 、芬兰建筑师阿尔良意大利广场 2、建筑师伯纳德.屈米:拉.维莱特公园 3、彼得.沃克:哈佛大学泰纳喷泉、伯纳特公 园、索拉纳 IBM 研究中心

极简主义~解构主义

极简主义~解构主义

公园夜景
• 基于城市形态的发展变化,屈米提出可塑性空间的公园设 计思路。他认为,城市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公园及其周围 土地的利用方式未来难以预料,城市的发展往往造成公园 因多次改造而难以协调。而能够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保持自 身协调性的可塑性的公园结构是非常必要的。屈米采用的 手法是以网格节点上的亭子作为控制点,使公园结构具有 伸缩性
彼得沃特简介1932年生当代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师极简主义设计代表人物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理事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协会clarb认证景观设计师美国城市设计学院成员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得者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
• 1. 彼得•沃特简介 • 3. 极简主义 • 2. 代表作品
• 彼得•沃克,1932年生,当代国际 知名景观设计师,“极 简主义”设计代表人物,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 理事,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协会(CLARB)认证景观设 计师,美国城市设计学院成员,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 得者,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他 有着丰富的从业和教学经验,一直活跃在景观设计教育领 域,1978-1981年曾担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 系主任。1983年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成立了彼得•沃 克合伙人景观设计事务所。他最著名的著作是与梅拉尼• 西蒙合作完成的《看不见的花园:寻找美国景观的现代主 义》
拉维莱特公园平面
• 这样一个公园作品为什么会在法国产生呢?这就必须了解 这个公园的建设背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正 值法国园林复兴的初期。城市绿地的概念已经遭到人们的 抛弃,传统的城市公园也使人们失去了兴趣。现代城市公 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将人们重新吸引到园林中 来,是决策者和设计师普遍关注的问题。这就要求拉维莱 特公园首先是一个吸引公众眼球的设计,其次才是成为21 世纪城市公园的样板。为此,建筑师运用了自己擅长的方 式,设计了一个十分张扬的公园。

风景园林设计的各种流派风格特点

风景园林设计的各种流派风格特点

风景园林计划设计流派1、后现代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文化思潮。

设计特点:人性化、自由化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内部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纯理性及功效主义、尤其是国际风格形式主义反叛,后现代主义风格在设计中仍秉承设计以人为本标准,强调人在技术中主导地位,突出人机工程在设计中应用,重视设计人性化、自由化。

表现个性和文化内涵后现代主义作为一个设计思潮,反对现代主义苍白平庸及千篇一律,并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作为哲学基础,推崇舒畅、自然、高雅生活情趣,强调人性经验在设计中主导作用,突出设计文化内涵。

历史文脉延续性后现代主义主张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强调设计历史文脉,在世纪末怀旧思潮影响下,后现代主义追求传统典雅和现代新奇相融合,发明出集传统和现代,融古典和时尚于一体大众设计。

矛盾性、复杂性和多元化后现代主义以复杂性和矛盾性去洗刷现代主义简练性、单一性。

采取非传统混合、叠加等设计手段,以模棱两可担心感替换陈直不误清楚感,非此非彼,亦此亦彼杂乱替换明确统一,在艺术风格上,主张多元化统一。

2、解构主义: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建筑设计界解构分析关键方法是去看一个文本中二元对立(比如说,男性和女性、同性恋和异性恋),而且展现出这两个对立面向实际上是流动和不可能完全分离,而非两个严格划分开来类别。

解构主义最大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

3、高技派: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建筑造型、风格上注意表现“高度工业技术”设计倾向。

高技派理论上极力宣扬机器美学和新技术美感,它关键表现在三个方面:提倡采取最新材料——高强钢、硬铝、塑料和多种化学制品来制造体量轻、用料少,能够快速和灵活装配建筑;强调系统设计(Systematic Planning)和参数设计(ParametricPlanning);主张采取和表现预制装配化标准构件;认为功效可变,结构不变。

表现技术合理性和空间灵活性既能适应多功效需要又能达成机器美学效果。

景观设计 大师 彼得 沃克 极简主义

景观设计 大师 彼得 沃克    极简主义

彼得·沃克随着西方,尤其是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社会变得日益动荡不安,这种急剧的变化使得人们不得不从各方面进行严肃认真的反思,艺术家们当然也无法置身其外。

于是,各种新兴的艺术类型,肩负着反映社会各阶层现实状况的使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这其中就包括有极简主义。

极简主义,又称最低限度艺术,它是在早期的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艺术门类。

最初,它主要通过一些绘画和雕塑作品得以表现。

很快,极简主义艺术就被彼得·沃克(PeterWalker)、玛萨·舒瓦茨(MarthaSchwartz)等先锋园林设计师运用到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去,并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争议。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极简主义园林已经日益为人们了解和认可。

彼德·沃克是当今美国最具影响的园林设计师之一,由于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极简主义色彩,他也被人们认为极简主义园林的代表者。

不管是谁,当看到他的作品时,大都会被其简洁现代的布置形式、古典的元素、浓重的原始气息、神秘的氛围所打动,这也是彼得·沃克作品的过人之处——艺术与园林的无声结合赋予了作品全新的含义。

彼德·沃克于1932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帕萨德纳市。

195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他的风景园林学士学位。

上学期间,他曾经在当时著名的设计师劳伦斯·海尔普林的事务所工作过一段时间。

毋庸置疑,这一切为他今后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毕业后,他去了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

一年后,他与另一位著名的设计师佐佐木·英夫(sas-aki)合伙成立了事务所,这也就是现在著名的SWA集团的前身。

1976年,在完成了大量单一风格的作品后,感到有些厌倦的彼得·沃克决定去哈佛大学教授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并担任了系主任一职(1979-1981)。

在那里,他遇见了他后来的妻子玛萨·舒瓦茨(当时玛萨·舒瓦茨还是他的学生)。

70年代以来景观设

70年代以来景观设

彼得.沃克
• 沃克的极简主义景观在构图上强调几何和秩序,多用简单 的几何母题如圆、椭圆、方、三角,或者这些母题的重复, 以及不同几何系统之间的交叉和重叠。 材料上除使用新 的工业材料如钢、玻璃外,还挖掘传统材质的新的魅力。 通常所有的自然材料都要纳入严谨的几何秩序之中,水池、 草地、岩石、卵石、沙砾等都以一种人工的形式表达出来, 边缘整齐严格,体现出工业时代的特征。种植也是规则的, 树木大多按照网格种植,整齐划一,灌木修剪成绿篱,花 卉追求整体的色彩和质地效果,作为严谨的几何构图的一 部分。” “沃克的作品注重人与环境的交流,人类与地 球、与宇宙神秘事物的联系,强调大自然的迷一般的特征, 如水声、风声、岩石的沉重和稳定、飘渺神秘的雾以及令 人难以琢磨的光。
三、极简主义与景观设计
极简主义的特征主要有:非人格化、客观化,表现的 只是一个存在的物体,而非精神,摒弃任何具体的内容、 反应和联想;使用工业材料,如不锈钢、电镀铝、玻璃等, 在审美趣味上具有工业文明的时代感;采用现代机器生产 中的技术和加工过程来制造作品,崇尚工业化的结构;形 式简约、明晰,多用简单的几何形体,具有纪念碑式的风 格;颜色尽量简化,作品中一般只出现一两种颜色或是只 用黑白灰色,色彩均匀平整;在构成中推崇非关联构图 Nonrelation Composition,只强调整体,重复、系列化地 摆放物体单元,没有变化或对立统一,排列方式或依等距 或代数、几何倍数关系递进;雕塑不使用基座和框架,将 物体放置在地上或靠在墙上,直接与环境发生联系。
东斯尔德围堰工程
舒乌伯格广场
舒乌伯格广场
阿姆斯特丹斯西普霍尔机场的扩建
乌特勒之VSB公司庭院
乌特勒之VSB公司庭院
乌特勒之VSB公司庭院
Carrasco广场

巴黎歌剧院设计分析

巴黎歌剧院设计分析

第34卷第7期 2021年04月Vol.34 No.7April 2021艺术科技0…引言欧式风格在当今的住房市场中很受欢迎,但大部分的欧式住房的设计仅停留在表面,与内核脱节,成了“土味建筑”。

对一种文化的吸收需要对这个文化本身进行了解。

巴黎歌剧院的设计风格为集仿主义,正式名称为“折中主义”,这种设计风格在建筑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

折中主义在我国也曾风靡一时,挽救了当时的中国传统建筑。

国外有关巴黎歌剧院的文献较多,国内较少,文献中对其外观样式和其色彩搭配有详细的描述。

对巴黎歌剧院的设计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折中主义,也方便对由折中主义而衍生的其他派别的研究[2]。

巴黎歌剧院是优秀的建筑,也是剧场,它拥有较大的人流量,因此市面上有大量的摄影作品和解说。

同时,它作为歌剧《歌剧魅影》的原型场所,有着大量的文学描述和相当丰厚的文化底蕴[3]。

本文从巴黎歌剧院的历史出发,首先介绍它的背景:从何时开始出现,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会以这种形式出现,其次对巴黎歌剧院的设计特色与风格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巴黎歌剧院设计整体性的特殊之处。

1…巴黎歌剧院的历史追索1.1…巴黎歌剧院的前身巴黎歌剧院的前身为在1763年毁于大火的皇家歌剧院,它是路易十四时代修筑的法国的第一所歌剧院。

太阳王路易十四久居帝位,他的宫殿建立在远离城镇的凡尔赛,即气势恢宏的凡尔赛宫,这座宫殿展示了他无须亲民即可指挥国家的威严。

或许是盛极必衰的缘故,路易十四过后的继任者都难以维持路易十四在位时的磅礴气象,原本为揽权而设立的强制贵族们在行宫内居住的条约,成了贵族们在豪宫内的无休止的奢华糜烂生活的开端,这种风气最终结束于路易十六。

此后几十年,法国几经革命,动荡不绝[4]。

巴黎歌剧院诞生于1861年,恰逢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初期,百废待兴。

诞生于政权更迭中的巴黎歌剧院,其诞生深受法国极盛时期气象的影响。

类似于魏晋时对汉气度的曲线追求,路易十四时期,在这位被民众因爱戴信任而献以“太阳王”尊称的男人的统领下,法国从原先因暴乱大伤元气而沦为二流国家的境地,逐渐转变为欧洲顶尖的国家,此时的法国拥有全欧洲最强大的军队,君主制的强盛在此时一览无遗,人们身着华服,踏在富丽堂皇的皇家歌剧院。

巴黎的建筑风格有什么特点

巴黎的建筑风格有什么特点

巴黎的建筑风格有什么特点巴黎,这座被誉为“光之城”的浪漫之都,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于世。

巴黎的建筑不仅是城市的外在表现,更是历史、文化和艺术的生动载体。

巴黎建筑风格的一大显著特点是古典主义的传承与发扬。

在巴黎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具有古典韵味的建筑。

这些建筑通常注重对称美,无论是建筑的整体布局还是立面设计,都展现出一种平衡与和谐的美感。

比如巴黎的卢浮宫,其建筑外观庄重而典雅,严格遵循了对称原则,给人以稳定、威严的感觉。

卢浮宫的立柱、檐口和门窗的比例协调,线条流畅,体现了古典主义对于比例和几何形状的精确把握。

巴黎建筑风格还注重装饰细节。

巴黎的许多建筑在外立面上都有着精美的雕刻和装饰。

这些装饰元素不仅增添了建筑的美观度,更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例如巴黎圣母院,其建筑上的浮雕和雕塑栩栩如生,讲述着宗教故事和历史传说。

那些细腻的雕花、精致的尖顶和华丽的拱券,无一不展示着巴黎建筑对于细节的极致追求。

哥特式建筑在巴黎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耸的尖顶、细长的窗户和复杂的飞扶壁结构而著称。

巴黎的圣心教堂就是哥特式建筑的杰出代表。

其高耸的尖顶直插云霄,仿佛要与上苍相通,给人一种强烈的精神向往和宗教神秘感。

细长的窗户镶嵌着彩色玻璃,当阳光透过时,洒下五彩斑斓的光线,营造出如梦如幻的氛围。

巴黎的建筑还体现了对石材的偏爱。

石材的使用赋予了建筑坚固、持久和高贵的特质。

巴黎的古老建筑大多采用优质的石材建造,如大理石、石灰石等。

这些石材经过岁月的洗礼,愈发显得古朴而有韵味。

石材的质感和纹理为建筑增添了自然的美感,使其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

新古典主义建筑在巴黎也屡见不鲜。

新古典主义在继承古典主义美学原则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的建筑技术和材料。

巴黎的凯旋门就是新古典主义的典范之作。

它造型雄伟,气势恢宏,展现了法国的荣耀和辉煌。

凯旋门的立面简洁大方,立柱粗壮有力,体现了新古典主义对于古典元素的简化和重新诠释。

巴黎的建筑风格还具有融合与创新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或者在平面上用不同的材料、色彩、质地 来划分空间,也常使用非天然材料,如不锈钢、 铝板、玻璃等。
8
11.3.2 彼得 . 沃克(PETER WALKER 1932—)
1932年出生于美国加州的帕萨德那 (Pasadena);
1955年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景 观设计学士学位;
1955——1956年在伊利诺大学作研究生; 1957年获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 硕士学位; 同年( 1957年)与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 佐佐木英夫教授共同创立了(SWA)即 (Sasaki,Walker&Associates)景观设计公司; 成为美国最著名的景观设计公司之一。
PWP规模维持在大约30人左右,这样可以密切合作、 高效运转,当然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雇员超过30, 公司就要过分关注企业管理了。

计领域,一是抽象的概念,二是

用色彩和几何形组织构图与空间。


极简主义追求抽象、简化、几
的 绘
何秩序,实际上与上半叶的风格派、
6画
构成主义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塔特林——构成主义(结构主义)
构成主义是一场抽象雕塑运动。
抽象艺术家们采用非传统的材料,如木材、金属、玻 璃、塑料等加以焊接、粘贴组合,创造出立体性构成的雕 塑作品,对以后的艺术 家包括景观设计师在非 传统性材料的使用上产 生了很大的影响。
LOS ALTOS

尔的
学富
12
院特
SWA设计师沃克设计的华盛顿州塔科马市的威耶豪瑟总部
13
在SWA奋斗了18年之后,40岁的沃克发现自己越来 越不满意公司的作品。 SWA需要的是通过熟练的专业技 巧容易被业主接受的典范的设计,是“如画的”优秀的 大众化的设计,但这不是他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在SWA这样一个商业运作成功的合伙人的团体里,现 实不允许将自己对艺术的追求渗透到每一个项目中去。 受到内心深处艺术追求的强烈召唤,他决心去实现自己 的理想,做出了离开SWA的决定。
1976年赴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从事教学工作,以 便能够更深入地探索景观与艺术的结合。
14
1977年夏天,沃克赴法国进行教学实习。尽 管这之前沃克曾多次参观了欧洲一些伟大的园林, 但由于对极简主义的兴趣与研究,他开始用不同 的眼光审视这些园林,使得这一次旅行对他的职 业生涯产生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15
构成主义雕塑的探 索代表了20世纪工业、 科技向艺术渗透的趋向。
塔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
7
碑”
在景观设计领域中,不少设计师与极简主义 艺术家一样,在形式上追求极度简化,以较少 的形状、物体和材料控制大尺度的空间,形成 简洁有序的现代景观。
另外还有一些景观设计作品,运用单纯的 几何形体构成景观要素或单元,不断重复,形 成一种可以不断生长的活的结构;
3
安 德 拉 的 雕 塑 “ 老 城 矩 形 ” (
4

1967
斯特拉的绘画
5
蒙德里安——风格派
认为以往的设计形式已经过
时,最好的艺术应该是基于几何 形体的组合和构图,要在纯粹抽 象的前提下,建立一种理性的、 富于秩序和完全非个人的绘画、 建筑和设计风格。
风格派有两个重要的设计思
想影响到包括景观设计在内的设
9
由于受格罗皮乌斯的影响,沃克这一批50年 代受教育的景观设计师在上学的时候没有直接受 过完整的建筑历史的教学,受古典主义的影响少, 受现代主义思想的熏陶较多,如功能主义、园林 是建筑的延伸等等。
沃克的早期作品表现为两个倾向: 一是建筑形式的扩展, 二是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10
沃克对艺术报有极大的兴趣,进行艺术创作一直是 他的愿望,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他当初曾想上一所艺术 学校而不是大学,在伯克利读书时他还从事绘画。他经 常逛画廊、阅读艺术书籍和杂志,也收集一些艺术品。
贾德的雕塑“无题”(1981)
1
极简主义的特征主要有:
1)非人格化、客观化,表现的只是一个存在的物 体,而非精神,摈弃任何具体的内容、反映和联想;
2)使用工业材料,如不锈钢、电镀铝、玻璃等, 在审美趣味上具有工业文明的时代感;
3)采用现代机器生产中的技术和加简约、明晰,多用简单的几何形体,具有 纪念碑式的风格;
5)颜色尽量简化,作品中一般只出现一两种颜色 或是只用黑白灰色,色彩均匀平整;
6)在构成中推崇非关联构图,只强调整体,重复、 系列化地摆放物体单元,没有变化或对立统一,排列 方式或以等距离或按代数、几何倍数关系递进;
7)雕塑不使用基座和框架,将物体放在地上或靠 在墙上,直接与环境发生联系。
2
安德拉的雕塑“PEACE OF MUNSTER” (1984)
他表示:“极简主义艺术家走在我的前面,我了解 他们做的事情,所以我准备走相同的道路,力图在景观 设计上达到极简主义艺术家在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 ”
17
彼得 . 沃克景观建筑事务所(PWP)是战后景观设计 历史的重要组成成员,他们以斯坦利. 怀特、佐佐木英夫 的教学和景观设计起家,位于加州伯克利。
“通过关注创意和细致的工作”来吸引客户。
16
沃克意识到了勒 . 诺特的古典主义、当代的极简 主义艺术和早期现代主义在许多方面是相同的,是形式 的再创造和对原始的纯净和精神力量的探索。
他开始了新的创作,通过将这三种艺术思想的经验 结合起来去塑造景观,并寻求解决社会和功能问题的方 法。
他发现,极简艺术家最常见的手法“序列”——某 一要素的重复使用,在景观设计中是非常有效的。
17世纪由勒.诺 特设计的园林“像 一盏明灯照亮了前 行的方向”,展示 了极简艺术家所作 的每一件事情。
他发现,极简 艺术家在控制室内 外空间的方法上与 勒.诺特用少数几 个要素控制大尺度 空间的方法有相当 多的联系。
沃克甚至认为,从某种程度来说,勒 . 诺特早在17世纪就已经完成 了极简与景观的结合,他的园林就是现代的和极简的。
60年代末,沃克开始对极简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收集极简艺术家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 极简艺术家的作品使他认识到了将艺术与景观结合的可 能性。
他发现极简艺术中的视觉和精神词汇与自己对现代 主义的理解,如简单、清晰和形式感在本质上非常协调。
11
SWA
设 计 师 沃 克 设 计 的 加 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