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例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流式分析
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遗传学特征分析

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遗传学特征分析陈音;徐学聚【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急性白血病的遗传学特征。
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0例患儿的骨髓或外周血细胞的遗传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80例 ALL 中仅76例有染色体核型检查结果,4例未见分裂相,45例异常,核型异常率为59.21%(45/76),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22例(48.89%),结构异常17例(37.78%),同时有数目和结构异常 6例,20例 AML 中15例有克隆性核型异常,核型异常率为75.00%,融合基因检出率为42%(42/100),其中 TEL/AML115例,PML /RARa 7例,E2A /PBX1 6例,AML1/ETO 4例,MLL 基因重排3例,BCR /ABL 2例,二者结合使白血病患儿的遗传学异常检出率提升至69.00%。
结论儿童急性白血病具有其独特的细胞遗传学特征,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应用多重PCR 方法可显著提高白血病患儿遗传学异常检出率,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分型及预后判断。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ytogenetic features of childhood acute leukemia.Methods 100 cases of acute leukemia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from October of 2013 to October of 2014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The genetic informations of bone marrow or blood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re were only 76 cases who had mitosis,4 cases without splitting,45 cases with cytogenetical abnormalities.The rate of chromosomal abnormality was 59.21%,numeral chromosome ab-normalities accounted for 48.89%(22 /76),while structural abnormalities accounted for 37.78%(17 /76),6 cases had the both abnormalities,cytogenetical abnormalities were found in 15 cases ofAML.The rate of chromosomal abnormality was 75.00%. The detection rate of gene fusion was 42%(42 /100).TEL/AML1,PML/RARa,E2A /PBX1,AML1 /ETO,MLL fusion genes and BCR/ABL genes were observed in 15,7,6,4,3 and 2 cases respectively.The multiplex RT -PCR in combination with chromosome analysis could detect genetic abnormalities in69%.Conclusion Childhood acute leukemia had uniqu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genetic characteristics.The combination of assay of multiplex RT -PCR and karyotypic analysis was useful for the di-agnosis of AL,the evaluat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prognosis.【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3页(P31-33)【关键词】急性白血病;染色体核型分析;RT -PCR【作者】陈音;徐学聚【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河南郑州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河南郑州 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白血病是一组造血系统恶性增殖性疾病,是发病率最高的儿童恶性肿瘤,染色体核型分析及融合基因检测是独立的预后指标,对白血病的分型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42 例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流式分析

142 例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流式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儿童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的意义。
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相结合的方法对142 例儿童急性白血病进行诊断。
结果 142 例儿童急性白血病中AML39 例,占27.5%,ALL103 例,占73%,ALL 中B-ALL90 例,占63.4%,T-ALL13 例,占9.1%。
AML,B-ALL,T-ALL 分别有不同抗原的高表达,且存在部分AML 表达淋系抗原,某些ALL 表达髓系抗原。
结论四色流式细胞术对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准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儿童急性白血病流式分析【中图分类号】R7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8-0113-02白血病(A L)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血细胞形态学及细胞组织化学染色一直是白血病诊断与分型的基石,随着免疫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此基础上加上免疫分型,诊断率可从70% 左右提高到90% 以上,我们总结了142 例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形态学及免疫分型特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2011 年8 月-2013 年6 月我院收治的AL 患者共142 例,其中男性63 例,女性79 例,年龄4 月-14 岁,平均年龄39.3 月。
分类按照法国、美国、英国三国协作组(FAB 分型)[1] 方案分型,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39 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03 例。
1.2 细胞化学染色方法骨髓涂片进行瑞吉氏染色,镜下分类500 个细胞,细胞化学染色包括过氧化物酶染色、糖原染色、α- 乙酸萘酚酯酶染色,按F A B 标准进行白血病分型。
1.3 免疫分型试剂及方法1.3.1 仪器与试剂仪器为美国BD 公司FACScalibur 型流式细胞仪。
单抗包括CD2、C D3、C D4、C D5、C D7、C D8、C D10、CD13、CD14、CD15、CD19、CD20、CD22、CD33、CD34、CD38、CD64、CD117、HLA-DR、MPO、cCD79a、cCD3、cCD22,TdT。
应用流式细胞仪对176例急性白血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

应用流式细胞仪对176例急性白血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急性白血病是一种由于造血干细胞发生异常增殖或分化障碍而引起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疾病。
精准的免疫表型分析可以为临床诊断、疾病分型和治疗选型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流式细胞仪作为一种先进的免疫学检测技术,能够敏锐的分辨各种细胞的表型特征,因此成为研究、诊断急性白血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通过分析176例患者的免疫表型,探讨了流式细胞仪在急性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
在分析过程中,我们首先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血液中的白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的表型特征,发现不同类型的急性白血病白细胞的表型特征差异显著。
以AML-M1型急性髓系白血病为例,该型白血病细胞通常表现为CD33、CD13、CD14、CD15等多种粒细胞系标记阳性,而CD34、CD41等为幼稚血细胞标志物阳性。
而ALL-T2型急性淋巴系白血病的淋巴母细胞往往表现为CD10、CD19、CD34、CD45、CD123等标记阳性。
通过这些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对不同类型的急性白血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分类。
同时,我们还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患者白细胞的CD34+和CD117+细胞数量,发现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CD34+和CD117+细胞较高,而在急性淋巴系白血病中,这两种细胞的数量明显降低。
基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更精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此外,我们还对患者骨髓中的淋巴细胞进行了CD45RA和CD45RO的表型分析,发现在某些淋巴系急性白血病中,CD45RA+淋巴细胞数量降低,而CD45RO+淋巴细胞数量增多。
这一结果提示了CD45RA和CD45RO在急性白血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用于病情的评估和疾病类型的判断。
综上所述,流式细胞仪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能够对患者血液中各种细胞的表型特征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分类、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流式细胞仪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在未来,它将在临床急性白血病诊断、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儿童312例急性白血病的分析

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似有增加的趋势。 血液和骨髓中的白血 病细胞比其他肿瘤更便于观察及研究 m 。本实验收集我院 2003 年一 2006 年儿童白血病骨髓标本 312 例。进行 FAB 形 态学分类, 并对其进行统计, 以了解本地区儿童患白血病的
1.3 细 化 染 试 过 化 酶 X 醋 蔡 醋 胞 学 色 剂 氧 物 (PO ), 酸 酚
。 32 。 6
经验交流
儿童 312 例急性 白血病的分析
成秀妹 郭江梅 杨玉琴
中图 分类号R446.11'3,R733.71
文献 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 0023(2007)06- 0632- 01 1.2 染料 瑞氏 姬姆萨 一 染色液。 (台资 )珠海贝索生物技术
有限公司提供
白 血病是十个高发恶性肿瘤之一, 岁以下发病率, 是35 死亡 率最高的 性肿 白 病为 儿常 恶 瘤(占 恶 瘤。 血 小 见的 性肿 第 一位 分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 ), 血病(急淋)及急性非淋巴细胞 性白 血病(急非淋 小儿以急淋多见。 ), 近年来, 血病尤其是 白
2.1 312 例 急性白 病 (AL) 骨 血 髓标本中,L A L:221例 (占 70.8%),AM L:91例(占29.2%)。 与文献报道的60%-70%基本 一致 从2003 年至2006 年, pi。 发现我院急 血病诊断率呈 性白
142例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流式分析

2013年9月瘤,而不是显露脊髓,过多的脊髓显露不仅无助于肿瘤切除,相反可能增加脊髓损伤的机会。
因此,半椎板切除在椎板切除及硬膜切开后,仅显露肿瘤,肿瘤切除过程中不需要任何的脊髓牵拉,尤其适用于位于脊髓侧方及前侧方的肿瘤。
Tredway等的报告让我们得到启发,利用旁正中小切口手术,保留一部分病变侧棘突旁肌肉,深部仅显露肿瘤对应的椎板,达到微创的手术效果的同时在缝合术腔时不留死腔,避免术腔积液,减少感染机会。
骨窗的形成均在显微镜下利用磨钻切除椎板方便可行,高速魔钻磨除骨质过程中亦可达到有效止血作用,缩短了手术时间。
术中经常涉及破坏小关节突的情况,因此在切除椎板时需特别小心保留外侧关节突结构。
小关节的切除是导致椎体不稳的因素。
本组患者手术时均注意椎板切除范围外侧至小关节突,当磨除骨质形成预期的骨窗后,切开硬膜时尤其注意被肿瘤顶起并突向后的神经根。
而对脊髓侧方或侧前方的肿瘤,正常脊髓组织被挤压到对侧,椎板下方即是肿瘤,磨除椎板及剪开硬膜时损伤脊髓的可能性较小。
总之,旁正中小切口半椎板入路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SEP\ MEP)下切除髓外硬膜下肿瘤具有创伤小、手术及麻醉时间短,出血少、脊髓神经骚扰轻,术后创伤性炎症反应轻,患者疼痛轻,对脊柱的稳定性保护良好、可早期下床活动等特点,经济效益好,能降低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人均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卞留贯,孙青芳,沈建康,等.经单侧半椎板显微切除椎管内肿瘤[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3,8(3):106-109.[2] RATLIFF J K, COOPER P R. Cervical laminoplasty: a criti-cal review [J]. J Neurosurg, 2003, 98(3 Suppl): 230-238.[3]宗少晖,王振宇.单侧半椎板“开窗”显微手术切除颈椎椎管内肿瘤[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5,5(7):565-566.[4]菅凤增,陈赞,凌锋.小切口半椎板技术切除椎管内肿瘤[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CMINSJ),2007,12(2):85-86.1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因四肢麻木、行走不稳1.5月,加重伴言语不清、吞咽困难6天入院。
流式细胞仪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应用

流式细胞仪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应用【摘要】目的研究流式细胞仪检测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ALL)免疫分型的临床价值,并探讨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39例B-ALL患儿在初诊时进行免疫分型。
CD45-SSC设门,在CD19、CD10、CD20和CD22中选择两个单克隆抗体组合,进行三色组合分析。
髓系抗体选用CD33和CD13。
根据是否伴有髓系抗原表达分为两组,并随访预后。
结果①CD19、CD22、CD10的阳性率都超过或接近90%,分别为CD19:94.87%,CD22:92.31%,CD10:87.18%,而CD20只有15.38%的阳性率;有33.33%的患儿检测到髓系抗原(My)标志,其中以CD+138例,CD+335例;②共有6例患儿复发,两组经χ2精确概率法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①流式细胞仪可以用于绝大多数的B-ALL患儿免疫表型的检测;②伴有髓系表达不具有提示复发的意义。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detecting immunophenotypes by flow cytometry(FCM) in B-l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B-ALL) and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munophenotype and outcome.Methods 39 children with B- ALL were enrolled at diagnosis and immunophenotypes were detected by FCM.Gating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CD45-SSC plot.Various combinations with two monoclonal antibodies among CD19,CD10,CD20 and CD22 were analyzed with three-color stainings.CD33 and CD13 were used as myeloid antibodies for B-ALL with myeloid markers.2 groups were divided by myeloid markers.Results ①The positive rates of CD19,CD22 and CD10 were 94.87%,92.31%,and 87.18% respectively.The positive rates of CD20 was only 15.38%.CD13 and CD33 were expressed in 33.33% children with B-ALL,in which 8 cases of CD13 positive and 5 cases of CD33 positive were included.②There are 6 patiens relapse.There were no significance between 2 groups by Fisher’s Exact Test( P>0.05).Conclusion ①Flow cytometry can be used to detect immunophenotypes in the majority of children with B-ALL.②Myeloid markers in acute B-ALL are not the risk factors of relapse.【Key words】Children;B-lineage Leukemia;Immunophenotype;Flow cytometry白血病免疫分型是对形态学分型的重要补充和进一步深化,随着儿童急性白血病治疗的进展,其免疫分型越来越受到重视,国际白血病MIC分型协作组认为免疫分型对每一例急性白血病都是必不可少的。
10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

10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遵义地区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8年8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规律化疗的10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其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100例AL患儿中,B-ALL有68例,T-ALL有10例,AML有22例;ALL融合基因阴性的占68%,TEL/AML1基因阳性占12.8%,E2A/PBX1占5%,MLL/AF占2.8%,SIL/TAL1、ETV6/RUNX1、TCF/PBX1基因阳性率均为2.5%,染色体正常与异常各占50%;22例AML患儿中,PML/RARα(bcr1)基因阳性率22.7%,AML1/ET0基因阳性率13.6%、MLL基因阳性率为27%;ALL与AML的发病比例为3.5:1,ALL的发病年龄高峰为4~6岁之间,AML患儿中以学龄期儿童居多;ALL的男女比例为1.6:1,AML男女比例为1.4:1;相关危险中,儿童自身因素中第二胎在发病出生胎次占多数,部分患儿有经常进食膨化食物及碳酸饮料的习惯;母亲相关因素中,怀孕年龄普遍年龄在20~25岁之间,没有明确接触放射性及化学物质的病史;在父亲相关危险因素中,生育年龄高峰在26~30岁之间,70%的父亲有经常吸烟的习惯,其中烟龄在5~10年占50%,经常饮酒占30%;环境相关因素中,农村与城市的比例约为3:1,32%患儿居住附近有化工厂及发病1年内曾在装修的房屋中居住。
结论:急性白血病的发病与性别、年龄、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儿童;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73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2-0156-03儿童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儿童因疾病死亡的首要病种。
急性白血病系别判断的流式细胞免疫分型

三、急性白血病系别诊断标准
• EGIL诊断标准缺点: • (1)关于阳性定义,因为影响因素众多,有时存在歧义; • (2)对于某些覆盖率低、特异性高的标志,给予分值低或者未纳入,如CD64、CD14; • (3)对某些常见伴系表达标志予以极低分值,如CD7,未考虑荧光强度的差异; • (4)对于相对特异、在某系别易于伴发的标志,未考虑差异对待,如cCD79a、CD10
三、急性白血病系别诊断标准
• 鉴于几乎没有任何标志是绝对敏感和特异的,做全标志有助于降低误诊风险,因此 在系别筛查时如果出现系别标志表达过多或者过少,或者伴系表达标志的强度超过 标本中残留的正常细胞时,首先应该做全两个诊断标准涉及的相关系别标志,必要 时甚至需要增加CD371等新的髓系标志。
• 在此过程中可以选择一步法或者两步法。选择一步法的实验室,以目前常用3激光8 色机型为例,可供参考的5管法见表3;选择两步法的实验室,第一步进行系别筛查, 包括髓系MPO(或者CD33)和CD117,T系CD7和cCD3、B系CD19和CD22,根据 采用仪器型号不同可能有差异,4色方案可以参考2015年4色流式细胞术中国专家共 识,3激光8色推荐方案见表3。
三、急性白血病系别诊断标准
三、急性白血病系别诊断标准
• 注意几个标志的FCM检测: • (1)MPO:使用克隆号8E6、MPO-7的抗体需要小心,因为均有在B-ALL表达的
报道;阳性阈值虽然大多数沿用10%,但是建议结合荧光强度,并且不典型病例应 该做全其他髓系标志,并结合细胞化学和免疫组化MPO检测结果;FCM破膜处理 可能会使粒细胞的侧向角光散射(side scatter,SSC)降低,从而影响CD45/SSC设 原始细胞门的精确度,导致假阳性结果,正确的方法应结合原始细胞标志修订设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2 例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流式分析
发表时间:2014-04-17T16:03:42.3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8期供稿作者:刘俊闪刘炜王国锋
[导读] 骨髓涂片进行瑞吉氏染色,镜下分类500 个细胞,细胞化学染色包括过氧化物酶染色、糖原染色、α- 乙酸萘酚酯酶染色,按F A B 标准进行白血病分型。
刘俊闪刘炜王国锋( 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血液科河南郑州 4 5 0 0 0 3 )
【摘要】目的探讨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儿童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的意义。
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相结合的方法对142 例儿童急性白血病进行诊断。
结果 142 例儿童急性白血病中AML39 例,占27.5%,ALL103 例,占73%,ALL 中B-ALL90 例,占63.4%,T-ALL13 例,占9.1%。
AML,B-ALL,T-ALL 分别有不同抗原的高表达,且存在部分AML 表达淋系抗原,某些ALL 表达髓系抗原。
结论四色流式细胞术对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准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儿童急性白血病流式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8-0113-02
白血病(A L)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血细胞形态学及细胞组织化学染色一直是白血病诊断与分型的基石,随着免疫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此基础上加上免疫分型,诊断率可从70% 左右提高到90% 以上,我们总结了142 例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形态学及免疫分型特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
选择2011 年8 月-2013 年6 月我院收治的AL 患者共142 例,其中男性63 例,女性79 例,年龄4 月-14 岁,平均年龄39.3 月。
分类按照法国、美国、英国三国协作组(FAB 分型)[1] 方案分型,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39 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03 例。
1.2 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骨髓涂片进行瑞吉氏染色,镜下分类500 个细胞,细胞化学染色包括过氧化物酶染色、糖原染色、α- 乙酸萘酚酯酶染色,按F A B 标准进行白血病分型。
1.3 免疫分型试剂及方法
1.3.1 仪器与试剂仪器为美国BD 公司FACScalibur 型流式细胞仪。
单抗包括C D2、C D3、C D4、C D5、C D7、C D8、C D10、CD13、CD14、CD15、CD19、CD20、CD22、CD33、CD34、CD38、CD64、CD117、HLA-DR、MPO、cCD79a、cCD3、
cCD22,TdT。
流式细胞仪及所有单抗均购自Becton-Dickson 公司。
1.3.2 荧光标记染色方法每个病例在治疗前抽取肝素抗凝骨髓或外周血3ML , 取B D 专用流式细胞仪专用试管,每管中加入4 种荧光标记抗体(FITC/PE/PerCP/APC)和标本,并同时设定阴性对照管,混匀后避光15m i n,然后加入1X 溶血素,混匀避光10m i n,离心450g,5min,弃上清,加PBS 混匀,再离心450g,5min,弃上清加PBS 混匀,上机检测。
1.3.3 流式细胞仪检测测定前以标准校正荧光微球校正仪器,应用Ce l l Q u e s t 软件设置获取条件,每测定管获取分析30000 个细胞。
用C D45/ S S C 双参数建立二维点图,根据细胞C D45 抗原表达及S S C 将不同细胞分群,然后对各群细胞设门,分析所圈定的白血病细胞群的表面标记。
以表面抗原阳性率≥ 20% 为阳性判断[2]。
2结果
2.1 形态学分布
2 年内收治的142 例儿童急性白血病中 AML38 例,其中M0 型
3 例,M1 型2 例,M2 型11 例,M3 型5 例,M
4 型7 例,M
5 型10 例;
A L L100 例,其中L1 型46 例,L2 型34 例,L3 型20 例;形态学不能准确归类的白血病的4 例。
2.2 免疫分型
142 例A L 中急性髓细胞系白血病(AML)39 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 L L)103 例。
133 例形态学+ 组织化学诊断与流式细胞免疫分型符合,符合率为93.7%。
形态学诊断为AML -M0 中有2 例经流式细胞检测分别诊断为B - A L L(1 例)、T- A L L(1 例)。
而形态学诊断为A L L 中有3 例经流式细胞检测分别确诊为M0(1 例)、M5(1 例)、M7(1 例),形态学不能准确分类的4 例流式细胞仪最后分别为B-ALL(3 例)、 M7(1 例)。
39 例髓系AML 中C D33 表达率最高为89.7%(35/39), 同时或分别表达髓系标志抗原C D64, C D13,C D117, C D15, MP O,分别为79.5%(31/39)、69.2%(27/39)、69.2%(27/39), 59.0% (23/39),48.7%(19/39)。
其中15 例AML 伴随有淋系抗原
CD7(7/39),CD56(6/39),CD19 (2/39) 。
103 例ALL 中,B-ALL 为63.4%(90/142),主要表达CD19、cCD79a,cCD22,HLA-DR、CD10,分别为100%(90/90)、100%(90/90)、100%(90/90)、98.9%(89/90)、91.1%(82/90)。
T-ALL 为9.1% (13/142),主要表达cCD3,CD7、CD5、CD2,分别为100%(13/13)、100%(13/13),92.3%(12/13),76.9%(10/13)。
其中29 例A L L 伴随髓系标志抗原CD13
(11/103),CD13+33(6/103), CD33(2/103),CD15(8/103)表达,T-ALL 伴随CD10(2/13)。
3讨论
白血病为小儿常见的恶性肿瘤,小儿白血病以急淋多见,在A L L 免疫亚型中,又以B-ALL 最多见。
本研究借助CD45/SSC 双参数散点图进行设门将白血病细胞与正常细胞分开,诊断急性白血病具有形态学不可比拟的优势。
在本组病例,儿童急性白血病中B-ALL最多见,占63.3%(90/142),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相符。
主要表达C D19, c C D79a , c C
D22,HLA-DR,CD45 可以阴性。
而T-ALL 以cCD3,CD7,CD5,CD2 为主。
AML 所占比值较成年人低,主要表达CD33, CD64,
CD13,CD117 MPO,其中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占AML12.8% (5/39),C D34、H L A - D R 表达均较低,与文献报道一致。
AML -M5 细胞化学染色MP O 经常为阴性或弱表达,C D14 对于形态不典型的单核细胞白血病较高的特异性。
AML - M7 在AML 中所占比例为5% , 两例均表达C D117、C D41a、CD61, 而MPO、TdT 和其他的T、B 标志均为阴性。
本组病例白血病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存在交叉表达现象,其中L y + A M L 表达淋系抗原主要为C D7、C D19,C D56, 而A M L 伴随弱CD19+(CD56+)、弱CD33+ 时多提示存在t(8;21)及AML1/ E T O 融合基因,文献报道此型A M L 患者对化疗反应好,预后相对好。
My+ALL 表达髓系抗原主要为CD13、CD15. CD33, 文献报道M L L 基因异常在婴儿白血病中的发病率为60%,除C D10 阴性外,伴随髓系标志C D15 表达是M L L 相对特异性的标志,此类白血病容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具有11q23 易位的患者预后非常差,临床将其作为高危组[3]。
我们的研究表明,流式细胞术可以了解被测白血病细胞的所属系列及其分化程度,对形态学不能肯定细胞来源的白血病及白血病微小残留监测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M ] .2 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171.
[2]Jennings CD,Foon KA.Recent advance in flow etometry:application to the diagnosis of hematologic malignancy[J].Blood,1997,90(8):2 863.
[3] 刘艳荣. 实用流式细胞术[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