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课件PPT
合集下载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PPT课件

17
▪ 一、写记叙文。
最棒就是你
我是一朵雏菊,在阳光明媚的早晨被人栽种在这
里。这里是花的天地。富贵的牡丹舞姿绰约动人,
娇媚的玫瑰舞步优美清新。我低头看看自己,平凡
的枝叶,矮小的身躯,自卑感涌上心际。一阵风雨
过后,牡丹、玫瑰被掀倒在地,只有我傲然矗立。
鸟儿飞过头顶,对我说:“最棒就是你。”
——题
记
面对着初三那扇冰冷的门,我深呼一口气,怕
“我已决定径直飞向地球。”
8
1、整体阅读,确定材料中的主要描述对象
树叶 东风、西风
2、分析所有描述对象的主次关系,确定主角
树叶
3、分析所写对象的主要特点。
随风而动,无风落地
4、加以联想和想象,将主角的特点对应生活中的 现象和事理
生活中有些人善于适应环境,能顺应潮流而动; 或者说有些人没有主见和固定的目标,面对生活 左右摇摆。
字要求、内容要求等),看懂文字材料。这是快
速审题的第一步,对整篇作文的立意、结构有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
▪ 其次,明断是非优劣,通过阅读材料要迅速判断
出材料所提供现象的属性,是与非,正与误,优
与劣,以便确立自己文章的中心。
▪ 再次,挖掘深意,有的材料作文内容比较复杂,
主旨比较“隐蔽”,在这种情况下,深入领会材
▪ 2.深刻:一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二揭 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三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 3.集中:只有一个主题,中心突出 ▪ 4.新颖:新的观念、新的见解、新的思考
角度,能充分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给 人新的启迪、新的联想 。
5
▪ 写给材料作文,审题和领悟非常重要,可以从3
方面做起:
▪ 首先,要看清要求(如拟题要求、文体要求、文
材料作文指导课件

敬畏良知 1006臧桐 作家畏惧托尔斯泰,是因为这位文学巨匠的威严,而今
天的我们好像无所恐惧。其实,我们什么都不怕的时候,世 界会变得很可怕。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良知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敬畏良知,是社会的底线。对于良知,我们需要怀着一种高 山仰止的敬意。
敬畏良知,我们才有和谐的社会。 两岁女童在路人的旁观下被车辆数次碾轧,幼小的生命
永远的苏武。
敬畏良知,我们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因为良知,鲁迅弃医从文,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把一
腔爱国热情倾注笔端,与御用文人做斗争,唤醒麻痹的人们, 向黑暗社会挑战,直至生命最后一刻。敬畏良知,鲁迅矮矮 的身躯创造了崇高的事业,在思想史和文学史上树立起一座 丰碑,令世界为之景仰。
因为良知,胡忠、谢晓君夫妇放弃城市优越的工作、生
腔爱国热情倾注笔端,与御用文人做斗争,唤醒麻痹的人们, 向黑暗社会挑战,直至生命最后一刻。敬畏良知,鲁迅矮矮 的身躯创造了崇高的事业,在思想史和文学史上树立起一座 丰碑,令世界为之景仰。
因为良知,胡忠、谢晓君夫妇放弃城市优越的工作、生
活条件,成为藏族孤儿们的老师、父母。放弃自己的孩子, 是为了更多的孩子;放弃自己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 母。他们诠释了奉献的真谛,他们是高原上面怒放的并蒂雪 莲。
亲般的威严。 是的,畏惧,我们太畏惧了。畏惧失去权势,畏惧没有金钱。 可是,我们又太不畏惧了。我们不畏惧大自然,不畏惧社会 的力量,不畏惧真理,不畏惧正义,不畏惧良知。 当我们什么都不畏惧的时候,什么事不敢做?当我们什么 事都敢做的时候,我们还能做什么? 要求:联系现实,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作 文,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携敬畏之心上路
俄国著名的小说家契诃夫曾经满含深情地对俄国作家蒲宁 说:“我只畏惧托尔斯泰,您想想吧,是他写出了这样的文
高考语文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PPT

分析: 1、找关键词、关键句(热情款待/十分 满意/盛情相让/还嫌接待不周/又送上 了一大碗/客人盛情难却,勉强喝下去/ 再来一碗吧/客人只好婉言谢绝,心想: 以后再也不能到这里来做客了)
——立意(过犹不及,把握分寸)
2、人物(主人与客人) —事件(盛情招待,一再盛情) —结果(客人害怕了) —原因(太过了)
分析: 异中求同(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不同 研究领域;对所从事得科研事业,都 具有执着忘我得可贵精神)
——立意(执着忘我精神)
(二) 1、鲁迅说:“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 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2、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曾经说过:“一 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与铜币,年 岁愈大,这些钱币得价值也愈高。到了最 后,她年轻时得财产在面前块块都变成了 纯金。”
分析: 1、找关键词、关键句(绝技/人间稀有、世 上少见/然而她四处寻觅却找不到一条龙得 影子。其所谓得一身绝技,最终也没有任 何用武之地) ——立意(学要有所用,从实际出发)
2、人物(朱平曼)—事件(苦学绝技) —结果(所学无所用) —原因(所学脱离实际)
——立意(学要有所用,从实际出发)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分析: 1、找关键词、关键句(凉了半截/惊喜万 分/这里没有市场,预计她们得需求量为零/ 市场前景广阔,她们得需求量将从零开始)
——立意(消极地对待还就是积极地开辟,
消极与积极瞧问题) 辩证思考
2、人物(两名推销员) —事件(对同一现象得不同瞧法) —结果(可想而知) —原因(态度不同、瞧法不同)
• ⑤生命得美丽,永远展现在她得进取之中;就像大 树得美丽,就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得蓬 勃生机中;像雄鹰得美丽,就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 如苍天之魂得翱翔中;像江河得美丽,就是展现在 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得奔流中。
材料作文开头(42张ppt)PPT-课件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 写好文章开头
这是最最关键的地方,平时写东西时要形成自己的套路,考试时最好不要临时去玩新花样,平时这样的开头也许已经写了一万次,心里担心这样是不是有新意,不要犹豫,平时怎么写就怎么写,对你来说,有没有新意是没有意义的,对阅卷老师有新意才算是有新意。文章的开头就一定要激起阅卷老师的兴趣,把所有你惯用的吸引人的句子全都用上吧,千万不要吝啬,要让老师对你的“佩服”油然而生。
例说
【立意参考】 (1)抓住身边的幸福/幸福就在你身边/善于发现美 (2)给错觉纠偏/莫让错觉遮望眼 (3)珍惜拥有 (4)做自己主人/重拾自信 (5)何必攀比 (6)知足常乐/做知足的自己
【开头示例】 河的此岸渴望着彼岸的幸福,但河的彼岸却又渴望此岸的幸福。(引)其实,追求幸福本无可非议,但若一味沉浸在追求的状态而忘记了享受幸福,那就太可悲了!(评)当我们拨开心灵迷雾,走出错觉,就会发现幸福其实不在别处,就在自己眼前。(提) (《幸福就在自己身边》)
【例五】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都来了,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
即点评材料,联系现实,即把行文思路由“材料”转向现实生。 在“引材”之后,要有对材料的精练点评,作为过渡到中心观点上的桥梁。这样才会使观点的得出不会很突兀,让读者感到由材料到中心观点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
这是最最关键的地方,平时写东西时要形成自己的套路,考试时最好不要临时去玩新花样,平时这样的开头也许已经写了一万次,心里担心这样是不是有新意,不要犹豫,平时怎么写就怎么写,对你来说,有没有新意是没有意义的,对阅卷老师有新意才算是有新意。文章的开头就一定要激起阅卷老师的兴趣,把所有你惯用的吸引人的句子全都用上吧,千万不要吝啬,要让老师对你的“佩服”油然而生。
例说
【立意参考】 (1)抓住身边的幸福/幸福就在你身边/善于发现美 (2)给错觉纠偏/莫让错觉遮望眼 (3)珍惜拥有 (4)做自己主人/重拾自信 (5)何必攀比 (6)知足常乐/做知足的自己
【开头示例】 河的此岸渴望着彼岸的幸福,但河的彼岸却又渴望此岸的幸福。(引)其实,追求幸福本无可非议,但若一味沉浸在追求的状态而忘记了享受幸福,那就太可悲了!(评)当我们拨开心灵迷雾,走出错觉,就会发现幸福其实不在别处,就在自己眼前。(提) (《幸福就在自己身边》)
【例五】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都来了,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
即点评材料,联系现实,即把行文思路由“材料”转向现实生。 在“引材”之后,要有对材料的精练点评,作为过渡到中心观点上的桥梁。这样才会使观点的得出不会很突兀,让读者感到由材料到中心观点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PPT课件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 题型特点 • 给材料作文是提供与作文有关的材料,要求考生 依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按照提示和要求进行写作的 命题方式。
• 一、材料作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 1.材料:作文所依据的文字信息。 • 2.指令:作文所遵循的规则要求。 • 二、材料的类型: • 1.故事型——梗概、片段、寓言等。 • 2.论说型——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等。 • 3.事例型——名人事例、凡人小事等。 • 4.情景型——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等。 • 5.图表型——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等。
• 二、领悟材料题旨
• 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 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 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材料 本身可能是松散的、不紧凑的,我们要努力提炼 主题。这样才能做到作文的一致性,即写作者确 定的主题同材料的立意指向保持一致,写作者所 选择的材料与主题保持一致,从而达到读后有感、 有感而发的要求。
• 三、文体
• 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发挥 才能的文体。
• 范文欣赏
•
诚心补漏手有余香,知恩图报懂得感恩
• 善意之举
——善意之心,引导着
• 漆工顺手补好海船的漏洞,并不是贪图回报,漆 工“顺手”之劳,是对船主、对生活充满善意的体现。
• 当张丽莉舍身推开学生之时,她心里想的并非个 人得失,“舍身救学生”之举,只不过是她对学生、 对职业善意的反应。吴斌拼尽生命的最后一丝力量停 稳大车,也许并不知道他的举动已经超越了生命的定 义。临终的几句话,浓浓地洋溢着他对乘客、对生命 的善意……
• 试题例析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 章。
•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 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 题型特点 • 给材料作文是提供与作文有关的材料,要求考生 依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按照提示和要求进行写作的 命题方式。
• 一、材料作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 1.材料:作文所依据的文字信息。 • 2.指令:作文所遵循的规则要求。 • 二、材料的类型: • 1.故事型——梗概、片段、寓言等。 • 2.论说型——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等。 • 3.事例型——名人事例、凡人小事等。 • 4.情景型——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等。 • 5.图表型——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等。
• 二、领悟材料题旨
• 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 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 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材料 本身可能是松散的、不紧凑的,我们要努力提炼 主题。这样才能做到作文的一致性,即写作者确 定的主题同材料的立意指向保持一致,写作者所 选择的材料与主题保持一致,从而达到读后有感、 有感而发的要求。
• 三、文体
• 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发挥 才能的文体。
• 范文欣赏
•
诚心补漏手有余香,知恩图报懂得感恩
• 善意之举
——善意之心,引导着
• 漆工顺手补好海船的漏洞,并不是贪图回报,漆 工“顺手”之劳,是对船主、对生活充满善意的体现。
• 当张丽莉舍身推开学生之时,她心里想的并非个 人得失,“舍身救学生”之举,只不过是她对学生、 对职业善意的反应。吴斌拼尽生命的最后一丝力量停 稳大车,也许并不知道他的举动已经超越了生命的定 义。临终的几句话,浓浓地洋溢着他对乘客、对生命 的善意……
• 试题例析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 章。
•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 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材料作文讲解完整ppt课件

穿石,你也能把下面的岩石穿个洞的。”小水珠吃惊不已:
“凭我,那怎么可能呢?”—一株老树听到它们的对话,慈爱
地对小水珠说:“孩子,别担心,你只要按照自己的节奏
滴下去就行了。”小水珠将信将疑地说:“真的这样简单?
那我就试一试!”
Hale Waihona Puke 小水珠很轻松地滴着。不知过了多少年,人们惊异
地发现,岩石上多了一个洞。
• 要求:
.
5
提炼下列材料的主旨
•
有一个盲人,小时候深为自己的缺陷而烦恼沮丧,
认定这是上帝在惩罚他,自己这一辈子算完了。后来一
位教师开导他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
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较大的,是因为
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他很受鼓舞,从此把失明看
作是上帝的特殊钟爱,开始振作起来,向命运挑战。若
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
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
6
•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安泰是众
所公认的英雄,所向无敌,地神盖娅是他的母亲。
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
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
大的对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
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
干年后,他成了一个著名的盲人按摩师,为许多人解除
了病痛,他的事迹也被写进当地的小学课本。
这
件事至少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些道理:人应该正确认识自
己;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要学会换个角度看
问题。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
求: 1。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
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 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
高考材料作文思辨性ppt课件

综合两则材料,其实告诉我们, 在网络信息时代,我们不仅需要获取信息,
更需要对信息的思考与辨识,不能在海量的信息中 迷失自我。
2
• 当今是信息化时代,我们的生活一步也离不开信息。 借助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手机、电脑等媒介,我们获取 了丰富多彩的信息,提高了学习、工作、生活的效率和品 质。
• 美国女诗人狄金森,一辈子没走出她的房子多远。 在 她死后,人们在她的抽屉里找到一千多首诗作,这才发现 了一个伟大的诗人。她思维的深度,是当年好多辉煌一时 的人物所无法抵达的。
•
议论文
4
• 【2015浙江高考语文作文】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
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
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
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
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
• 相反,是你,柳宗元,被贬永州后,被“永不起用”的 条文吓坏了,被那里的“穷山恶水”所吓坏了,你怕了,怕 得忘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圣人训,于是,你整日 寄情山水,毫无政绩可言。
• 所以,怕与不怕不在于你所面临的境遇,不在于你所处 的环境,而在于你是否拥有一颗战胜困难、积极乐观的心。
13
思辨性作文立意步骤
• 美国女诗人狄金森,一辈子没走出她的房子多远。 在 她死后,人们在她的抽屉里找到一千多首诗作,这才发现 了一个伟大的诗人。她思维的深度,是当年好多辉煌一时 的人物所无法抵达的。
立意的方向: 1、根据第一则材料立意,去阐述信息化时代的好处。
2、根据第二则材料立意,摆脱繁杂的网络信息干扰,除去浮躁,潜心执着 做事。
更需要对信息的思考与辨识,不能在海量的信息中 迷失自我。
2
• 当今是信息化时代,我们的生活一步也离不开信息。 借助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手机、电脑等媒介,我们获取 了丰富多彩的信息,提高了学习、工作、生活的效率和品 质。
• 美国女诗人狄金森,一辈子没走出她的房子多远。 在 她死后,人们在她的抽屉里找到一千多首诗作,这才发现 了一个伟大的诗人。她思维的深度,是当年好多辉煌一时 的人物所无法抵达的。
•
议论文
4
• 【2015浙江高考语文作文】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
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
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
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
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
• 相反,是你,柳宗元,被贬永州后,被“永不起用”的 条文吓坏了,被那里的“穷山恶水”所吓坏了,你怕了,怕 得忘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圣人训,于是,你整日 寄情山水,毫无政绩可言。
• 所以,怕与不怕不在于你所面临的境遇,不在于你所处 的环境,而在于你是否拥有一颗战胜困难、积极乐观的心。
13
思辨性作文立意步骤
• 美国女诗人狄金森,一辈子没走出她的房子多远。 在 她死后,人们在她的抽屉里找到一千多首诗作,这才发现 了一个伟大的诗人。她思维的深度,是当年好多辉煌一时 的人物所无法抵达的。
立意的方向: 1、根据第一则材料立意,去阐述信息化时代的好处。
2、根据第二则材料立意,摆脱繁杂的网络信息干扰,除去浮躁,潜心执着 做事。
材料作文写作技巧培训教育PPT演示课件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景。
5、通篇文章,一直跳不出所 给的材料, “纠缠”过紧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廊下,或单独一人,或三三两两。有的低头私语,有的莞尔窃笑,没有大声的喧哗和吵闹,似乎谁都不愿破坏平和的气氛。放眼长长的一条街道,逛街的人都好象在做服装秀,尤其是那些披红戴绿穿着入时的少男少女,是中山路上最亮丽的风景。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景。
1、完全不引材料
4、把所给材料当成一个论据 使用,而不是“引子”
2、对所给材料一字不改,整段 整段地照搬照抄。缺少简明扼要 的概括
对材料使用时 暴露的问题
3、对所给材料进行添油加 醋的扩写,这有凑字数之嫌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景。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2020/3/26
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哪一种人生更有意 义?
13
2020/3/26
①近朱者赤 , 近墨者黑。
②出污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定题 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14
2020/3/26
材料①用比喻说明环境可改变人,强调环境会对 人产生巨大影响;
17
材料作文的写作
2020/3/26
1、写议论文:
(1)选择某一角度,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 的论题或论点。
(2)作文中最好出现材料。
(3)提供的材料可以作为写作中的论据。
(4)对材料要进行概述;不能照抄材料。
18
2、写记叙文:
2020/3/26
(1)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中心。
(2)围绕中心,拟定文章的标题。
(3)紧扣中心或题目写作,防止跑题或偏离中 心。
(4)文章 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要扣题目
( 中心 ),点题目( 中心 )。
( 5 )文章中一般不需要出现材料。
19
2020/3/26
一位小伙子染上了很易传染的皮肤病,为了自家孩子的 健康,很多家长都告诫各自的孩子不要再跟那小伙伴接触。
但有一个小男孩仍然跟以往一样,与患病的伙伴一起
三、辨关系 三个要素之间是因果关系。
四、拟中心 ( l )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 , 才 能成功。( 2 )人应该正确对待荣誉。( 3 )正 确教育下一代的重要性
8
2020/3/26
材料二 读寓言《滥竽充数》,自选角度,自定立意, 自 选 文 体 、 自 定 题 目 , 写 一 篇 不 少 于 600 字 的 作 文 。 多角度立意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定题 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7
2020/3/26
一、找要素 ( 1 )居里夫人对人类有着卓越 的贡献。( 2 )教育女儿正确对待荣誉 , 把奖章 当玩具。 ( 3 )结果 , 女儿也获得诺贝尔奖。
二、析原因 女儿能获得诺贝尔奖一是因为有 母亲的正确引导,二是靠自己的努力。
材料②也用比喻,说明人在不良环境中也可能自 我完善,清白做人,强调人有适应环境的主观能动性。
这两种观点各自强调了一个侧面,虽然都有道理, 但两者都有些片面。其实这两种观点是对立统一的, 都是说人与所处环境的关系,这便是二者的“联系 点”。作文时可以用“环境对人有影响,但人也有主 观能动性”来立论。
①从南郭先生角度。正向: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
蒙混度日。逆向,肯定南郭先生“溜走”是有自知之明的
表现;
②从齐宣王角度。批评齐宣王的享乐昏庸;
③从齐泯王角度。赞扬齐泯王的改革精神。
④ 从乐师角度。联系现实生活中一个较普遍的社会现 象“好人主义”处世哲学来立论,指出“中庸之道”、 “好人主义”至今仍是阻碍社会进步的一大弊病。启示人 们:人人都要树立起对国家,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勇于 同一切坏人坏事作斗争,中国才会有希望,兴国才会有希 望。
5
单则材料 多角度立意:
2020/3/26
审题过程: 一、找要素二、析原因 三、辨关 系 四、拟中心
主人公是谁?什么事?结果怎样?然后分 析原因,从原因分析中获得写作的中心。
6
2020/3/26
材料一 居里 夫人把伦敦皇家协会奖给她 的一枚金质奖章给女儿玩。来访的客人十分惊 讶: " 夫人 , 您把这么责重的奖章给孩子玩 ?" 居里 夫人说 :" 我是故意给她玩的 , 我想让孩子 从小就知道荣誉如同玩具。如果让孩子躺在父 母的荣誉簿上 , 将来必定一事无成。 " 由于居 里夫人的良好的教育 ,24 年后 , 她的女儿也获 得了诺贝尔奖金。
9
多则材料 求同找出中心
2020/3/26
①有人问球王贝利最喜欢自己的哪一个球 , 他说 : 我最
喜欢的是“下一个”。
②有人问著名电影导演谢晋最喜欢自己的哪一部作品 ,
谢晋说 : 我最喜欢的是“下一部”。
③“百花奖”最佳配角刘信义 , 在回答观众问及他最喜
欢演过的哪一角色时 , 他说:“如果要说最喜欢的 , 我想还
21
2020/3/26
近墨者必黑吗?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句流行了很久 的俗语。人们也常常视它为真理。有这么一个故 事:一个伙伴得了很容易传染的皮肤病,许多家 长都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和他在一起,但是有一 个父母都是医生的小男孩却一如既往地和小伙伴 一起上下学,一起玩耍。有一位好心的邻居提醒 他,他说:“如果我是健康的,我不怕别人传染; 如果我是好人,我不怕别人教我学坏,因为好人 是不会学坏的。”果真,直到患病的小伙伴痊愈 了,小男孩也没有被传染上。读完这个故事,我 疑惑了:近墨者必黑吗?
应当是我的“下一个”。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定题目,写一篇
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10
2020/3/26
三则材料含义基本一致 , 方向相同 , 讲的 都是一个人取得成绩以后要正确对待 , 应谦虚 谨慎 , 向自己提出更高进取目标的问题。由此 , 可确定这样的中心:一个取得成绩的入 , 应把 目标放在“下一个” , “从零开始” , 不断进 取。成绩属于过去。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或视今天为落后,或要不懈追求等)
上学放学,一起玩耍。邻居们都感到奇怪。因为这个小男
孩的父母都是医生,他从小受到卫生教育理应比别人多,
他没有理由不知道那样做的危险啊!有好心的邻居提醒小
男孩,小男孩回答说: “ 妈妈告诉我,健康的身体是不怕
传染的! ”
果真,直到患病的伙伴痊愈了,这位小男孩也没被传
染。他说: “ 如果我是健康的,我不怕传染,如果我是好
11
2020/3/26
多则材料 对比取舍 找出中心
①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个人都节省一根火柴 的价值给我,那么我就是拥有几十万元的富翁了。
②有人想:如果我能给全国每个人都做出一 根火柴的价值的贡献,那么我的一生就是最有价 值的了。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定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材料
2020/3/26
画家费尽心力创作了一幅画,在即将完成时, 不小心将一滴油墨滴在画上,他沮丧极了,想 要放弃这幅画,冷静下来后,他反复变转角度 看那个墨迹,随后,在墨迹上涂了几笔,墨迹 变成了一只飞鸟,与整幅画完美融合。
1
首先需要审题。从立意上看,我们认为以下几种立意属于准确地理 解材料,应判切合题意,内容项在一档打分。 (一)人要从不利走向有利,就要依靠自己永不放弃的精神。 (二)人要从失误的阴影中走出来,就需要聪明过人的智慧、灵活变通 地思维、高超绝妙的技艺。 (三)成功往往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 其中(一)(二)两点可同时采用,也可从任意一个或几个角度立意。
15
2020/3/26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
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
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
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
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
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 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 。
16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
2020/3/26
人,我不怕别人教我学坏,因为好人是不会学文;也可从材料
中引发感想,谈谈你的看法;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20
2020/3/26
材料简析:这则材料叙述了一个怎样对待 得了很易传染的皮肤病的小伙伴的故事,重点 是父母都是医生的小男孩始终与他在一起却未 被传染,因为 “ 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 ” 。 这就揭示了材料的深刻内涵。什么是健康?除 了身体的健康,当然还指思想的道德的等等。 只有抓住了这一点,写出的作文才符合题目的 要求。正像小男孩最后说的: “ 如果我是好 人,我不怕别人教我学坏,因为好人是不会学 坏的。
22
2020/3/26
:在解放前有一位叫穆时英的青年作家,曾以 一本揭露旧社会黑暗的小说名为《南北极》, 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他走进了上海的 十里洋场后,受到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竟也 歌颂起那些醉生梦死的生活来。这可是“近墨 者黑”的绝好例子。但是,同样生活在上海的 作家鲁迅先生,却始终保持着革命家的本色, 以笔作刀枪,向那个他厌恶的黑暗社会进行了 不屈不挠的斗争。
25
结语
2020/3/26
材料作文并不难, 审题立意是关键。
重点短语不放过 , 分析角度定主题。
深刻新颖要求高, 最佳立意才胜算。
26
2
2020/3/26
(一)做人不能被失误打倒。 (二)要战胜困难才能成功。 (三)挫折不可怕,战胜挫折才能成功。 这几类立意只是抓住了材料的表面现 象,而没有深入理解裁缝成功的根本 原因,因此在内容只评为二类。
3
2020/3/26
以下立意属于对材料的理解存在 一点偏差,应判基本符合题意, 内容项在三档打分。 (一)创新塑造成功。 (二)天生我材必有用。
4
2020/3/26
1 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 2 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3 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 4 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
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 5 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 6 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 7 揭露社会生活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副或几 副组合而成的漫画……
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
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 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 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 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 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 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24
2020/3/26
2020/3/26
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哪一种人生更有意 义?
13
2020/3/26
①近朱者赤 , 近墨者黑。
②出污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定题 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14
2020/3/26
材料①用比喻说明环境可改变人,强调环境会对 人产生巨大影响;
17
材料作文的写作
2020/3/26
1、写议论文:
(1)选择某一角度,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 的论题或论点。
(2)作文中最好出现材料。
(3)提供的材料可以作为写作中的论据。
(4)对材料要进行概述;不能照抄材料。
18
2、写记叙文:
2020/3/26
(1)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中心。
(2)围绕中心,拟定文章的标题。
(3)紧扣中心或题目写作,防止跑题或偏离中 心。
(4)文章 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要扣题目
( 中心 ),点题目( 中心 )。
( 5 )文章中一般不需要出现材料。
19
2020/3/26
一位小伙子染上了很易传染的皮肤病,为了自家孩子的 健康,很多家长都告诫各自的孩子不要再跟那小伙伴接触。
但有一个小男孩仍然跟以往一样,与患病的伙伴一起
三、辨关系 三个要素之间是因果关系。
四、拟中心 ( l )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 , 才 能成功。( 2 )人应该正确对待荣誉。( 3 )正 确教育下一代的重要性
8
2020/3/26
材料二 读寓言《滥竽充数》,自选角度,自定立意, 自 选 文 体 、 自 定 题 目 , 写 一 篇 不 少 于 600 字 的 作 文 。 多角度立意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定题 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7
2020/3/26
一、找要素 ( 1 )居里夫人对人类有着卓越 的贡献。( 2 )教育女儿正确对待荣誉 , 把奖章 当玩具。 ( 3 )结果 , 女儿也获得诺贝尔奖。
二、析原因 女儿能获得诺贝尔奖一是因为有 母亲的正确引导,二是靠自己的努力。
材料②也用比喻,说明人在不良环境中也可能自 我完善,清白做人,强调人有适应环境的主观能动性。
这两种观点各自强调了一个侧面,虽然都有道理, 但两者都有些片面。其实这两种观点是对立统一的, 都是说人与所处环境的关系,这便是二者的“联系 点”。作文时可以用“环境对人有影响,但人也有主 观能动性”来立论。
①从南郭先生角度。正向: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
蒙混度日。逆向,肯定南郭先生“溜走”是有自知之明的
表现;
②从齐宣王角度。批评齐宣王的享乐昏庸;
③从齐泯王角度。赞扬齐泯王的改革精神。
④ 从乐师角度。联系现实生活中一个较普遍的社会现 象“好人主义”处世哲学来立论,指出“中庸之道”、 “好人主义”至今仍是阻碍社会进步的一大弊病。启示人 们:人人都要树立起对国家,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勇于 同一切坏人坏事作斗争,中国才会有希望,兴国才会有希 望。
5
单则材料 多角度立意:
2020/3/26
审题过程: 一、找要素二、析原因 三、辨关 系 四、拟中心
主人公是谁?什么事?结果怎样?然后分 析原因,从原因分析中获得写作的中心。
6
2020/3/26
材料一 居里 夫人把伦敦皇家协会奖给她 的一枚金质奖章给女儿玩。来访的客人十分惊 讶: " 夫人 , 您把这么责重的奖章给孩子玩 ?" 居里 夫人说 :" 我是故意给她玩的 , 我想让孩子 从小就知道荣誉如同玩具。如果让孩子躺在父 母的荣誉簿上 , 将来必定一事无成。 " 由于居 里夫人的良好的教育 ,24 年后 , 她的女儿也获 得了诺贝尔奖金。
9
多则材料 求同找出中心
2020/3/26
①有人问球王贝利最喜欢自己的哪一个球 , 他说 : 我最
喜欢的是“下一个”。
②有人问著名电影导演谢晋最喜欢自己的哪一部作品 ,
谢晋说 : 我最喜欢的是“下一部”。
③“百花奖”最佳配角刘信义 , 在回答观众问及他最喜
欢演过的哪一角色时 , 他说:“如果要说最喜欢的 , 我想还
21
2020/3/26
近墨者必黑吗?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句流行了很久 的俗语。人们也常常视它为真理。有这么一个故 事:一个伙伴得了很容易传染的皮肤病,许多家 长都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和他在一起,但是有一 个父母都是医生的小男孩却一如既往地和小伙伴 一起上下学,一起玩耍。有一位好心的邻居提醒 他,他说:“如果我是健康的,我不怕别人传染; 如果我是好人,我不怕别人教我学坏,因为好人 是不会学坏的。”果真,直到患病的小伙伴痊愈 了,小男孩也没有被传染上。读完这个故事,我 疑惑了:近墨者必黑吗?
应当是我的“下一个”。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定题目,写一篇
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10
2020/3/26
三则材料含义基本一致 , 方向相同 , 讲的 都是一个人取得成绩以后要正确对待 , 应谦虚 谨慎 , 向自己提出更高进取目标的问题。由此 , 可确定这样的中心:一个取得成绩的入 , 应把 目标放在“下一个” , “从零开始” , 不断进 取。成绩属于过去。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或视今天为落后,或要不懈追求等)
上学放学,一起玩耍。邻居们都感到奇怪。因为这个小男
孩的父母都是医生,他从小受到卫生教育理应比别人多,
他没有理由不知道那样做的危险啊!有好心的邻居提醒小
男孩,小男孩回答说: “ 妈妈告诉我,健康的身体是不怕
传染的! ”
果真,直到患病的伙伴痊愈了,这位小男孩也没被传
染。他说: “ 如果我是健康的,我不怕传染,如果我是好
11
2020/3/26
多则材料 对比取舍 找出中心
①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个人都节省一根火柴 的价值给我,那么我就是拥有几十万元的富翁了。
②有人想:如果我能给全国每个人都做出一 根火柴的价值的贡献,那么我的一生就是最有价 值的了。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定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材料
2020/3/26
画家费尽心力创作了一幅画,在即将完成时, 不小心将一滴油墨滴在画上,他沮丧极了,想 要放弃这幅画,冷静下来后,他反复变转角度 看那个墨迹,随后,在墨迹上涂了几笔,墨迹 变成了一只飞鸟,与整幅画完美融合。
1
首先需要审题。从立意上看,我们认为以下几种立意属于准确地理 解材料,应判切合题意,内容项在一档打分。 (一)人要从不利走向有利,就要依靠自己永不放弃的精神。 (二)人要从失误的阴影中走出来,就需要聪明过人的智慧、灵活变通 地思维、高超绝妙的技艺。 (三)成功往往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 其中(一)(二)两点可同时采用,也可从任意一个或几个角度立意。
15
2020/3/26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
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
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
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
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
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 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 。
16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
2020/3/26
人,我不怕别人教我学坏,因为好人是不会学文;也可从材料
中引发感想,谈谈你的看法;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20
2020/3/26
材料简析:这则材料叙述了一个怎样对待 得了很易传染的皮肤病的小伙伴的故事,重点 是父母都是医生的小男孩始终与他在一起却未 被传染,因为 “ 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 ” 。 这就揭示了材料的深刻内涵。什么是健康?除 了身体的健康,当然还指思想的道德的等等。 只有抓住了这一点,写出的作文才符合题目的 要求。正像小男孩最后说的: “ 如果我是好 人,我不怕别人教我学坏,因为好人是不会学 坏的。
22
2020/3/26
:在解放前有一位叫穆时英的青年作家,曾以 一本揭露旧社会黑暗的小说名为《南北极》, 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他走进了上海的 十里洋场后,受到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竟也 歌颂起那些醉生梦死的生活来。这可是“近墨 者黑”的绝好例子。但是,同样生活在上海的 作家鲁迅先生,却始终保持着革命家的本色, 以笔作刀枪,向那个他厌恶的黑暗社会进行了 不屈不挠的斗争。
25
结语
2020/3/26
材料作文并不难, 审题立意是关键。
重点短语不放过 , 分析角度定主题。
深刻新颖要求高, 最佳立意才胜算。
26
2
2020/3/26
(一)做人不能被失误打倒。 (二)要战胜困难才能成功。 (三)挫折不可怕,战胜挫折才能成功。 这几类立意只是抓住了材料的表面现 象,而没有深入理解裁缝成功的根本 原因,因此在内容只评为二类。
3
2020/3/26
以下立意属于对材料的理解存在 一点偏差,应判基本符合题意, 内容项在三档打分。 (一)创新塑造成功。 (二)天生我材必有用。
4
2020/3/26
1 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 2 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3 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 4 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
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 5 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 6 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 7 揭露社会生活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副或几 副组合而成的漫画……
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
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 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 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 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 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 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24
202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