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民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民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民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服饰元素被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特点,又展现出了新的时尚风格。
本文将从设计理念、图案和材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首先,民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反映了设计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设计者将传统民族服饰中的特点和元素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既能够延续民族文化,又能够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例如,中国传统服饰中的褶皱、立领和对襟等元素,被运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使服装更加具有中国传统的风味,展现了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表达。
其次,民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也体现了设计者对文化创新的追求。
设计者通过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独特而时尚的服装风格。
例如,将西方服装剪裁与印度传统的刺绣工艺相结合,打造出独特的印度风格服装。
这样的设计既保留了传统元素的独特性,又符合了现代人对时尚与个性的追求。
此外,民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还体现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民族服饰元素的应用也成为了一种文化融合和多元化的体现。
设计者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服饰元素进行融合,创造出具有国际化特点的服装风格。
例如,将中国传统的刺绣与印度传统的纱丽相结合,创造出兼具东方神秘和异域风情的服装风格。
此外,民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也涉及到图案的设计。
设计者会借鉴民族服饰中的传统图案,将其运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赋予服装以独特的视觉效果。
例如,中国传统服饰中的龙、凤、麒麟等图案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成为时尚的符号和文化的象征。
最后,民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还涉及到材质的选择和运用。
设计者会选择传统的纺织技艺和材料,如丝绸、棉麻等,来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
这种材质的选择不仅使服装更加贴近传统文化,也能够提升服装的质感和品质。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设计的主题、形式和材料等方面。
中国历史悠久,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传统文化。
设计师们可以从中寻找灵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运用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元素,打造现代的建筑作品。
在服装设计中,可以借鉴传统的服装款式和图案,设计出现代感强的服装作品。
在家具设计中,可以使用传统的木材和工艺,创造出富有民族特色的家具。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还可以体现在文化的表达和传承上。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瑰宝,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追求。
通过在设计中表达和传承传统文化,可以加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图案设计中可以运用传统的图案元素,传递出民族的文化信息。
在产品设计中可以注入传统文化的内涵,使产品更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这不仅可以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还可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将民族性应用于中国现代设计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并创新出具有民族性的设计作品是一个难点。
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也要注入现代的元素和表达方式,使设计作品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和审美。
民族性设计的市场需求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虽然有一部分人会喜欢民族性的设计作品,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对民族性设计感兴趣。
如何在满足民族性设计需求的也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和反馈,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民族性设计的可持续性也是一个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传统文化往往会面临遗忘和失传的危险。
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并将其应用于设计中,需要我们思考和努力。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拥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合理地运用民族性元素,传达出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可以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应用民族性设计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相信民族性会在中国现代设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中国拥有丰富的民族性文化遗产,这种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民族性设计不仅能够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传达出一种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审美价值。
在中国现代设计中,民族性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服饰、建筑、饰品等领域,同时还涉及到现代产品设计、空间设计、图形设计等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们不仅要注重民族性的传承与创新,同时还要思考如何将这种设计理念应用到现代生活中去。
在现代产品设计中,民族性往往能够为产品增添一份独特的韵味。
中国传统的纹样、图案等元素常常被设计师们运用到产品设计中,使得产品更具有中国风。
在家居用品设计中,设计师们常常使用传统的花纹、彩绘等元素,让产品充满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
这不仅体现了中国的民族性,同时也为产品增加了一份艺术感和文化底蕴。
空间设计是民族性应用比较广泛的领域之一。
在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中,常常能够看到一些独特的民族性特点,如斗拱结构、雕刻、画面等。
这些特点被设计师们运用到现代空间设计中,不仅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韵味,同时也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独特的空间体验。
在酒店、商场等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可以看到设计师们运用了中国传统的空间布局和装饰风格,使得空间更加具有独特的民族性特点。
图形设计是另一个能够体现民族性的设计领域。
中国的书法、篆刻等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的文字艺术形式之一。
设计师们可以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文字艺术形式,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图形设计作品。
在商标设计、海报设计等方面,设计师们常常使用中国的汉字和文字艺术形式,让设计作品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艺术感。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传统的文化和民族性在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着。
在当代社会,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的设计行业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如何将传统的民族性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成为了当代设计者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1. 继承传统元素在中国现代设计中,设计师们将传统的文化元素融入到设计中,如汉服、唐卡、传统雕刻技艺等。
这些传统元素的运用不仅能够提升作品的审美价值,更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们将汉服的剪裁和图案融入到现代时尚中,设计出既能展现中国传统美感又符合当代审美的新款汉服。
而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们也会在建筑的装饰上融入传统的木雕、砖雕等元素,使建筑更具中国味。
2. 借鉴世界元素设计师们也在创新的同时进行了更多的跨文化交流,借鉴了世界各地的元素来丰富自己的设计语言。
传统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地的元素相融合,形成了更加丰富多彩,更贴近现代生活的设计风格。
在家居设计中,中国传统元素与北欧简约风相结合,形成了既典雅又实用的装饰风格。
在服装设计中,中国元素与日韩流行元素相融合,设计出了既具有中国传统风韵又符合年轻人时尚需求的服装作品。
3. 引领潮流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元素在当代设计中也不断被重新诠释和发展。
从传统的文化中汲取灵感和元素,结合当代审美和时尚潮流,创造出独具中国风格的设计作品,引领着潮流的发展。
设计师们通过运用中国传统的纹样、色彩、图案等元素,设计出了符合当代审美的家居产品、服装、商业空间等作品,成为市场上的热门产品。
1. 传承与创新的平衡在将传统的民族性融入到现代设计中,需要设计者们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
传统的文化元素需要得到继承和发展,但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和模仿,需要在创新中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诠释和发展。
设计者需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将其精髓与当代审美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中国传统特色又能符合当代生活需求的设计作品。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在中国的现代设计中,民族性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民族性是指某一特定民族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和艺术特色。
在设计中,民族性不仅能够体现当地的特色和文化,也能够将传统的元素与现代的设计相结合,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在中国的现代设计中,民族性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第一,民族性的文化符号和图案的运用。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些传统可以通过设计中的符号和图案进行体现。
在家具设计中,可以运用传统的纹样和色彩,让设计作品更具有中国特色。
在服装设计中,可以使用传统的刺绣和图案,营造出中国风格的服装。
通过这样的设计方式,不仅能够展示中国的文化底蕴,也能够吸引更多人对中国文化的关注。
第二,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结合。
现代设计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而传统的民族元素往往以古老和保守的形象示人。
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既保留传统的特点,又能适应现代设计的需求,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个好的设计师应该具有创新和包容的思维,可以通过重新解释和诠释传统元素,将其转化为适应现代设计的形式。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运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和结构,结合现代的建筑技术和理念,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
民族性与国际化的结合。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中国的现代设计也面临着与国际设计接轨的挑战。
如何将中国的民族性与国际化的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作品,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中国现代设计师可以通过学习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结合自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打造出独特的作品。
在产品设计中,可以将传统的工艺技术与现代的材料和工艺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产品。
在应用民族性设计的也需要思考一些问题。
如何平衡民族性和个人创造力。
传统的民族元素往往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约束性,如果过于追求民族性,可能会限制创造力的发挥。
设计师需要在保留民族特色的也要加入自己的个人创意和创新。
如何避免过度商业化。
在追求利润和商业化的驱动下,设计师很容易陷入复制和模仿的怪圈。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摘要】中国现代设计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性作为重要的设计元素之一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体现。
本文从传统文化元素、民族艺术形式、民族色彩、民族建筑风格以及民族创新精神等方面来探讨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民族性不仅体现了中国设计的独特魅力,更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传播方式。
未来,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多元化和创新化,为中国设计注入更加丰富多彩的元素,推动中国设计在国际设计领域中的更好发展和表现。
通过对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持续发展和重要性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国设计的特色和价值所在。
【关键词】关键词:中国现代设计、民族性、传统文化元素、民族艺术形式、民族色彩、民族建筑风格、民族创新精神、持续发展、重要性、发展趋势。
1. 引言1.1 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那个时期,中国开始接触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逐渐传入中国,对传统的工艺和设计风格产生了影响。
随着近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设计行业也进入了现代化的轨道。
而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了"工业设计是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推动了中国工业设计事业的发展。
此后,中国的设计领域逐渐扩大,涵盖了建筑、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多个领域。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现代设计开始受到国内外的关注与认可。
许多中国设计师开始注重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在作品中展现出中国独特的审美观和设计风格。
从传统文化的启发和借鉴中,中国现代设计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并在国际设计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和创新性的特点,为中国设计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
1.2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意义在中国现代设计中,民族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更是中国设计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抓手。
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中国元素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对现代设计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借鉴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得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方面来探讨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并对其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中国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可以说是最为广泛的。
无论是在国际舞台上还是在国内市场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许多设计师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之中。
在时装周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中国风的服装设计,这些设计不仅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图案、图腾和色彩,还将中国传统的服饰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作品。
这种融合不仅使得中国元素得以传承,也为现代服装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灵感。
中国传统的刺绣工艺也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所借鉴和运用。
刺绣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一种,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了不少设计师。
他们将传统刺绣工艺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设计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作品,不仅丰富了服装的层次和质感,还为中国传统手工艺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中国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不仅仅是简单的传统再现,更是一种艺术的创新和实践。
二、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中国元素在当代建筑设计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建筑风格也逐渐走向了多元化和现代化,而中国元素的运用则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一个热点。
一些设计师通过运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装饰图案和材料,将现代建筑赋予了更加浓厚的中国风情。
在一些大型公共建筑项目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建筑配饰和装饰,比如琉璃瓦、斗拱、雕花石柱等,这些设计不仅使得建筑更加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也增加了建筑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一些设计师还尝试将中国传统的建筑理念和意境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
他们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形态、空间布局和材料运用的研究,将传统建筑之美融入到现代建筑之中。
民族文化引入现代建筑设计的例子

民族文化引入现代建筑设计的例子
1. 北欧民族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北欧地区的建筑设计融合了北欧民族文化的元素,如木质结构、简洁、实用和自然的形式。
这些特点可以在瑞典、丹麦和挪威等国家的现代建筑中看到,如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室内市场Hallwylska Palatset 和丹麦的哥本哈根歌剧院等。
2. 东亚民族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日本的建筑设计中融入了传统的和谐、简洁和自然的美学,例如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的作品,如光的教堂和岩崎美术馆。
这些建筑设计利用传统的木材结构、日本庭院和折衷主义的设计原则来展现东亚民族文化。
3. 非洲民族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非洲的建筑设计中常常融入当地土著民族文化的元素。
例如凯尼亚的基博塔风格建筑采用了当地特有的穹顶和复杂的装饰图案。
它们传承了非洲民族文化中注重社区空间、多样性和创造力的特点,并结合了现代建筑的材料和技术。
4. 印度民族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印度的建筑设计融合了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的元素,如德里的印度门和泰姬陵。
这些建筑设计展现了印度民族文化的豪华、细腻和对比例的重视,并结合了现代建筑的工艺和材料。
总之,通过将民族文化的元素引入现代建筑设计,可以打造出独特而富有文化内涵的建筑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能够展现当地的历史和传统,还能够满足现代人对
功能性、美学和可持续性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赵媛媛昆明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云南昆明 650093摘要:中国少数民族的色彩语言特性是中华民族传统色彩观念多元性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现代设计中充分运用少数民族的色彩语言,是创新现代设计思维,提升现代设计理念的色彩运用基点之一。
少数民族服饰的色彩、图案、配饰、手工艺术等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即弘扬了民族文化又丰富了现代设计,但同时也要注意符合现代审美标准。
关键词:少数民族;服饰元素;现代服装设计;当代人类已进入21世纪现代化的文明时代。
在高度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中,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们的思维理念不断更新,现代与传统、民族精神与经济全球化等各种新老理念,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地产生碰撞和摩擦。
而人类社会就是在各种新老理念不断碰撞和交替中发展、前进的。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传统文化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和源泉,现代理念是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民族元素的应用和创新发展是整个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民族服饰的审美情趣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形象展示。
这种赋予文化内涵的服饰,展现了民族的鲜活个性,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面貌。
它不仅有实用性的特点,方便着装,便于劳作,而且更有观赏性的特点,节日盛装,美化生活,有的还具有收藏性的特点。
这些服饰,大都由劳动人民自己动手,从纺线到织布,到刺绣到成衣。
而且这种手工制作技艺大都是祖传的,不带有任何伪造、模仿的痕迹。
有的民族的服饰已形成系列,多款式、多层次、多体型,适合多种类型的人穿戴。
这是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摸索出来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总结。
一图一案,一花一叶,都是精心设计、精心打造出来的。
而且在民族特质文化的背景下,每一件又有其不同寻常的艺术特点,堪称独具风格的艺术珍品。
对于服饰文化的成因,日本著名服装教育家、民族服饰研究家田中千代女士曾在世界各地对民俗服装进行考察后认为:“一个民族本来的特征是保存着某一特定地区自古以来的某种习惯”,后随着迁徙和战争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与影响,“使民族丧失了纯粹性,混血化了,服饰文化也随之混合,由于不同文化的相互接触、碰撞及新文化的入侵,纯粹的民族服装也就不存在了。
”民族服装与整个民间文化、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民族审美、民族风格、生活习俗甚至民族的经济、历史和地理环境等,都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民族服装的这些品格,均可通过一定的服装造型设计及服装图案设计呈现出来,通过特定的民族服装形体语言和形式特征,使人们体味出它的舒适、美观和其中所隐喻的民族传统文化意蕴和民族审美习惯,领略它的装饰美以及朴素纯真的艺术品格。
色彩是民族服装视觉情感语义传达的另一个重要元素。
民族服装色彩语义的传达依附于展示媒体,通过视觉被人们认知,不同的色彩其色彩性格不同,作用于人的视觉产生的心理反应和视觉效果也不尽相同,因而具有了冷热、轻重、强弱、刚柔等色彩情调,既可表达安全感、飘逸感、扩张感、沉稳感、兴奋感或沉痛感等情感效应,也可表达纯洁、神圣、热情、吉祥、喜气、神秘、高贵、优美等抽象性的寓意。
民族服装色彩多运用鲜艳亮丽的饱和色,以色块的并置使色彩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视觉美感,明亮、鲜艳、热烈、奔放,显示出鲜明的色彩对比效果。
服装的图案色彩经营,完全脱离了事物原始图像的固有特征,自然界中的红花绿叶,在民族服装图案中已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转变成为纯粹的色彩情感信息符号,一切为表现审美情感服务,“画画儿无正经,好看就中”,民间艺人们正是依据这一原则随心所欲地驾驭色彩,以满足人们的情感欲望。
二、民族服饰的特点“耕田而食,织布而衣”,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本能。
自从人们发现了纤维,又学会了编织和剪裁,服饰便开始出现了。
人们最早的服饰可能只是简单的御寒遮羞的围裙,还只是衣着的概念,远还谈不上装饰美化自己呢。
至于服饰,那恐怕是后来才出现的事物了。
服饰是人类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复合表征,即外表特征与心理审美的结合。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是各民族创造智慧的结晶,展示出各民族的精神风貌。
民族服饰的诞生首先是由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因素结合而形成的。
客观也就是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物产、资源、性别、体形等等因素;主观也就是社会因素,包括生计活动、风俗、信仰、审美、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等等因素。
因此,也使服装产生了各种不同风格的个性。
从穿着上便可以分辨出民族及地区。
它与国际服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是样式比较单纯的国际性服装.它与我们现在常见的最普遍的西服套装(不分男女)、女性西装套裙、男女衬衣、长短裤子、T恤衫、休闲套装有所不同。
以上要素是形成民族服饰的主要因素,因此各民族都有各自民族服饰的不同特点。
而从这些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中我们又可以找出它的共通性。
那就是无论哪个民族的服饰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材料和制作。
民族服饰所采用的材料基本上都是利用本地区的物产资源,体现了材料的天然性;民族服饰的制作工艺都体现了家庭性和手工性,不是工业生产。
传统民族服饰的材料主要以棉麻,毛、真丝为主,其它还有各种兽皮,鱼皮。
除此之外,还有应用不太多的纸纤维和果实的韧皮纤维,如香蕉、椰子等果实的韧皮纤维。
少数民族服饰中的面料多为天然纤维,染色多以蓝、黑或本白等纯色为基底色,为了丰富其服饰,其中搭配了其它许多丰富的色彩,使用了原色、纯色、对比色、互补色等,增强色彩的对比,形成鲜明、艳丽、装饰性极强的效果。
而这种色彩搭配现今也得到广泛的运用,在淡雅纯朴的素色中也会在局部出现不同比例的互补色。
独一无二大胆的用色:红配绿、紫配绿、紫配黑,我们通常认为很俗的色彩搭配,在其中却被大胆地使用,达到了夸张的效果,效果却不落俗套。
许多设计师们纷纷在借鉴运用此种搭配,英国著名设计师HusseinChalayan曾在其发布会上充分展示了这一配色效果,以苗族的服装为灵感,尝试以黑色为主调,搭配不同比例的对比色,互补色等鲜艳的颜色,从而产生出一系列丰富的视觉效果。
这样的色彩搭配在江南布衣、木真了等国内的知名品牌中我们经常能看到黄色和紫色相搭配,而裙子也由红色和绿色的面料相拼接,虽说这样的服装确实不显得高雅,但却散发着一种纯朴的气息。
在电子化、都市化的今天,淳朴自然的感觉反而成了人们所追求的。
三、民族元素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民族元素,带着厚重的历史感与新鲜的时尚感,席卷了变化万千的时尚舞台。
它不仅体现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整合,以及审美主体内心炽热情感的外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社会文化结构下的特定民族生活习俗和民族审美理念,以纯真、质朴、平淡的符号化视觉语汇及独到的视觉审美视点,高度艺术化地概括反映了民族服饰文化的本质特征,从而体现出民族服饰语言从审美意象到具体化艺术符号情和意的整合构筑与传达。
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为现代服饰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近年来民族服饰元素在服装设计中大肆的运用。
设计师从不同国家、民族的风格、图案、色彩、式样和材料中寻求创作的灵感。
民族文化精神对现代时尚的影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模仿和再现,它是现代服装设计师全新的创造。
设计师们从不同民族文化中得到创作启示,激发创作灵感,从中提炼出精华所在;并结合现代时尚精神和自己的艺术思想,创作出既有民族文化内涵、又具现代时尚精神的服饰艺术作品。
因为它既体现了世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又给现代流行服饰注入了一股乡土风情。
今天,人们可以采用现代先进的服装制作工艺制作出带有不同民族风格的,更加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服饰。
从最新的时尚信息我们也可以看到,民族元素的应用在流行趋势上绝对是一股锐不可挡的新势力。
民族元素已渗入了时尚的各个领域,受到了设计大师的青眯。
这些元素往往被认为最能表现出民族意识和民族的个性。
当今服装设计师所要探索和追求的就是让民族精神融于世界精神,让古代精神融于未来精神,把东西放不同的哲学与美学观念下所表现的不同的神气与韵味互补的强化和体强。
在进行了大量的民族服饰设计工作中,也深深体会到民族服饰时代化研究和设计的紧迫性,广大群众都希望具有时代特点和本国民族风格的时装多多问世,但我们服装设计行列在这一方面所做的努力还很不够,把珍贵的民族服饰遗产从文物堆、博物馆中解救出来,使它们焕发新的魅力,为时代服务,为人民生活添彩,为世界的时装百花园增色,这是我们整个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每一个从事服饰设计专业技术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现代人喜欢追求新的东西,由于大量信息的重复,导致感觉的麻木。
在这种背景下,要去激活原本尘封的神经,就必须有一个极其与众不同的突破口,就需要一种精神内涵丰富、视觉冲击力超强的形式以让神经为之一振。
民族服饰的审美文化均反映出民族的审美心态和人文精神。
由于我们自古受儒学及儒道互补的美学思想的影响较多,透露着中庸、自然、平淡等审美特征。
而皇族服饰与乐舞的华美、堂皇、宏大也是礼乐文化审美观念的表现。
但随着改革开放、中西文化的交汇融合,民族服饰的审美文化也会注入新的血液,呈现出崭新的审美理想。
中国独特的民族元素、潮流风尚、设计风格与东方时尚元素将深深吸引世界的眼球。
四:结语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接受和关注这种美丽的形式。
许多机构也开始对其进行系统的挖掘、征集、保护、整理。
处于时尚前沿的服装设计师们也开始不断的从各少数民族的服饰中寻找灵感并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尤其是中国的服装设计师们,既弘扬了少数民族文化又丰富了其设计。
少数民族服饰色彩的应用色彩对于服装来说是最先抓住视线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一些色彩习惯会使得一些色彩感觉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永恒。
今服装设计师所要探索和追求的就是让民族精神融于世界精神,让古代精神融于未来精神,把东西放不同的哲学与美学观念下所表现的不同的神气与韵味互补的强化和体强。
服装设计师马可曾说:设计师要力求去掉中国的形,留住中国的魂。
我们切不可忘记,民族元素不是简单的中国文化堆积,不是对民族传统服饰造型、色彩、式样、表面形式上的模仿,而是自然生发于中国民族性之中的,是在对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文化心理、审美趣味、习俗风尚等浸润和深入地发掘中,去进行一种中国文化精神、艺术精神的体现、升华与创造,只有让人民从我们的服饰上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幽远、古朴、粗犷、博大,从我们的服饰中同时感受到中华民族现代生活的明朗、心潮、轻灵,我们才能给现代人创造。
提供适合其审美需求的美的气度、美的神貌、美的心绪、美的情境的服饰,才能创造出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的新的中国服饰。
参考文献1.胡梅芳《民族服饰与创意》西南师范大学出版20022.安毓英.杨林.《中国民间服饰艺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1)3.彭梅.《中国民族服饰文化语言在设计中的装饰手法》大众科技, 2005 (8)4.董雪丹《中国民族服装化的理论探索》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3(6)5.胡小平《现代服装设计创意与表现》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