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肖江,郝强强,张思达,等,油井套管对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的影响
008煤矿开采2015年第1期-08-浅埋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实测分析及控制研究

矿山压力与灾害控制浅埋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实测分析及控制研究何正刚(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北京100013)[摘要]基于沙坪矿18204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各测站采集的支架工作阻力数据,分析初次来压时支架压死的事故原因,得出浅埋单一关键层条件下,顶板初次来压期间中部支架工作阻力普遍高于两端支架阻力,动载系数较大,覆岩整体破断裂隙直接贯通地表的矿压显现特征。
通过FlAC 3D和UDEC 数值模拟软件,模拟分析不同推进速度下矿压显现规律,提出通过缩短工作面长度和加快推进速度可明显减小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和影响范围,降低煤壁水平位移量,并得到了现场的验证,为浅埋单一关键层下煤层的安全开采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浅埋深;矿压显现规律;初次来压;推进速度[中图分类号]TD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225(2015)01-0082-04Underground Pressure Behavior Analysis of Mining Face inShallow-buried Coal-seam and Its ControlHE Zheng-gang(BeijingTiandi Ma'ke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Co.,Ltd.,Beijing 100013,China )Abstract :The cause of powered support crushing in first weighting of 18204full-mechanized mining face in Shaping Colliery was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working resistance data of powered support.It was obtained that working resistance of middle powered supports was generally larger than those at the two-end of mining face ,dynamical load coefficient was large ,and the mining fissures of surrounding rock reached surface.Underground pressure behaviors rule under different mining speeds were simulated with FLAC3D and UDEC.It was put forward that advanced abutment pressure ,its influence range and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coal-wall could be reduced obvi-ously by shortening face length and increasing mining speed ,which was proved by practice.This provided reference for safe mining un-der shallow-buried single key strata.Keywords :shallow buried depth ;underground pressure behavior rule ;first roof weighting ;mining speed[收稿日期]2014-06-10[DOI ]10.13532/11-3677/td.2015.01.024[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10CB226806)[作者简介]何正刚(1983-),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电液控制系统方面研究工作。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事故 原因 调查 处理
不能忘却的沉痛:近年重大矿难事故汇览
· 2005年2月,辽宁孙家湾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遇 难 经 过 214人。(直接经济损失4968.9万元) 事故发生地点在孙家湾煤矿3316外风道掘进工作面,2月14日白班,孙家湾煤矿正常作业, 到14时50分,3316外风道掘进工作面突然发生矿震,地面瓦斯通风检测突然没有显示。据当 时地面有关人员介绍,14时50分有明显矿震感觉,到15时03分,井下242采面工人宁海涛在 井下汇报说,242面有反风,之后,井下-357调度汇报,-357大巷全是烟。由于冲击地压 造成3316风道外段大量瓦斯异常涌出,3316风道里段掘进工作面局部停风造成瓦斯积聚、瓦 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工人违章带电检修临时配电点的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产生电火花 而引起瓦斯爆炸。
事 故 原 因 调 查 处 理
不能忘疆阜康神龙煤矿特别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遇 难 经 过 事 故 原 因 调 查 处 理 83人 7月8日有迹象表明该矿井下瓦斯浓度大幅超标,而在事故发生前的3~4个 小时,井下瓦斯浓度已高达2%~3%(正常浓度应低于1%),但矿方始终 未采取应急措施,7月11日凌晨4时左右爆炸发生。 煤矿企业的安全主题责任不落实;一些地方的领导“安全第一”的责任意 识不强,落实安全生产的态度不坚决、措施不得力;少数煤矿安全生产监 察监管工作人员工作不力;阜康神龙煤矿的矿主胆敢铤而走险,不顾80多 名矿工的生命安全,违规违法生产。 组成组长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并由新疆主要领导参 加的调查组;全力展开搜救工作;妥善安置伤员;新疆严厉打击煤矿违法 违规行为 消除事故隐患;全区通报阜康矿难,自治区主席向遇难者表示哀 悼;检察院以涉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批准逮捕阜康神龙矿难5名责任人; 与遇难者家属达成赔偿协议,遇难者得到妥善安置。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后习题

第一章 矿山岩石和岩体的基本性质1、岩石的孔隙性、孔隙度和孔隙比有什么不同?研究它们有何意义?2、岩石受载时会产生哪些类型的变形?岩石的塑性和流变性有什么不同?3、将某矿的页岩岩样做成5cm ×5cm ×5cm 的三块立方体试件,分别作剪切角度为45°、55°和65°的抗剪强度实验,施加的最大载荷相应地为22.4、15.3和12.3KN ,求该页岩的内聚力C 和内摩擦角值,并绘出该页岩的抗剪强度曲线图。
4、对某矿石灰岩进行抗剪强度实验结果,当时,当时。
如果已知该岩石的单向抗压强度,求侧压力时其三轴抗压强度是什么?5、莫尔强度理论和格里菲斯强度理论在本质上有何区别?为什么莫尔强度理论较广泛地用作岩石强度条件?他可用来解释那些问题?6、试叙述单向拉伸、单向压缩、双向拉伸、双向压缩、双向不等拉压、纯剪、三向等拉、三向等压和三向不等压的应力圆(设压应力为正,、、分别为最大、中间和最小应力)。
7、岩石强度的压性能有何意义?如何根据莫尔应力圆和斜直线型强度包络线求解岩石试件在单向受力条件下的压拉比?8、如果某种岩石的强度条件为试求:(1)这种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2)设压应力为正,单位为MPa ,则下列应力状态的各点是否会产生破坏,(40,30,20);(53,7,30,6.3);(53.7,30,1);(1000,1000,1000)。
9、某种岩石在单轴压缩过程中,其压应力达到28MPa 时即发生破坏,破坏面与最大主平面的夹角为60°,假定抗剪强度随正应力呈线性变化,计算,(1)这种岩石的内摩擦角;(2)在正应力为零的平面上的抗剪强度;(3)上述试验中与最大主平面成30°夹角的平面上的抗剪强度;(4)破坏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
10、解释岩体强度变化曲线图的含义,是考虑是否有其他方式能更多的反映岩体ϕMPa n 8.41=σMPa 8.151=τMPa n 2.81=σMPa 181=τMPa R 6.821=MPa 53=σ1σ2σ3σ)MPa (tan 10300+=ατ321σσσ>>强度特征?11、某矿按双千斤顶法对主井井口表土层下基岩中制取的四个试体进行了原地剪切试验,每次先施加法线力N 到一定值且稳定不变后再施加倾斜15°的推力P ,直到试体沿底板岩面发生剪切破坏,试验结果如下:擦角υ值。
复杂厚煤层开采采场矿压显现规律分析

复杂厚煤层开采采场矿压显现规律分析
王冠;冯立松;赖敏;杨凯盛
【期刊名称】《煤炭科技》
【年(卷),期】2013(0)4
【摘要】为解决复杂厚煤层开采采场矿压控制问题,采用KJ216顶板动态在线监测系统对郭家河煤矿1301首采综放工作面及两巷顶板、围岩安全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和预警,得出了工作面的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步距及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为后续工作面顶板管理及安全高效开采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类似条件下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总页数】3页(P29-31)
【作者】王冠;冯立松;赖敏;杨凯盛
【作者单位】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郭家河煤矿,陕西宝鸡721000;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郭家河煤矿,陕西宝鸡721000;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郭家河煤矿,陕西宝鸡721000;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郭家河煤矿,陕西宝鸡7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823
【相关文献】
1.复杂地质条件下松软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实测与分析
2.浅埋深中厚煤层采场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3.急倾斜中厚煤层软底综采采场矿压规律及其控制研究
4.
厚煤层留煤柱分层分采采场自然发火位置判断专家系统研究5.极近距离特厚煤层复杂条件下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

沿走 向工 作 面矿 压 特 征 包 括 直 接 顶 初 次 垮 落 、
老顶初 次来压 和 周 期 来 压 特 征 。用 式 ( ) 为来 压 1作
l 12 1综采工作面概 况 5o
1 1 工 程地质概 况 .
张家峁煤矿 12 1 50 综采工作面所在煤层 为 5 2 煤层 , I 是该矿的第 1 回采工作 面, 个 四周均 为实煤体 区。该煤层位于延安组第 1 段中上部 , 平均埋藏深度 8 . ~ 3 . , 8 6 12 9i 煤层平均厚 6 2I, n . n 属沉积稳定的厚 煤层。工作面长度 26m, 6 煤层倾角 1 3 , ~ 。煤层地质构造简单 。 煤层直接顶以泥岩为主, 其次为粉砂岩 、 砂质泥岩 , 厚度为 07m, . 呈深灰色, 团块状 , 易风化破碎 , 岩 石平均抗压强度为 2 .0M a属不稳定 一 3 1 P , 较稳定型 ; 基本顶 以细粒砂 岩为主, 次为粉砂岩 , 总厚 2 l 8n, 浅 灰 色 , 分 以长石 、 成 石英 为主 , 泥钙质 胶结 , 生结构 有块 状 层理 、 状层 理 、 型板 状 交错 层理 , 层 厚度 原 槽 大 单 大, 构造结构面不发育 , 抗压强度为 1. 4 . P , 09 ̄ 82M a平均 2 .4M a属半坚硬类不易软化岩石 , 74 P , 岩体较 完整 ; 煤层底板以粉砂岩为主 , 泥岩次之 , 厚度为 42i, . 呈深灰色, n 块状 , 含植物根部化石 , 泥质胶结 , 夹细 粒砂岩薄层 , 平均抗压强度 2 .7M a 6 3 P. 12 。 . 生产 技术概 况
第 3 卷 第4期 0
2 1 7月 00年
西 安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V0. O No 4 13 Fra bibliotek. J lR I O IA UN V R I Y O C E C ND T C OL GY o I NA . F X N I E ST F S I N E A E HN O
《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Ground Pressure and Strata Control)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2102《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Ground Pressure and Strata Control)课程教学大纲48学时 3学分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是采矿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
该课程全面反映了我国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适当介绍了可借鉴的国外相关理论和技术。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煤矿回采工作面和采区巷道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采掘空间周围岩体内的应力重新分布规律,回采工作面围岩结构及其移动、破坏规律,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矿山压力的控制方法等。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针对矿山生产地质条件,合理布置巷道和回采工作面,合理设计回采工作面顶板和巷道围岩的控制方法,掌握防治顶板事故和冲击地压预测、预防技术。
了解矿山压力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矿山压力问题的能力。
二、适用专业采矿工程。
三、先修课程材料力学、岩石力学。
四、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矿山压力、矿山压力显现、矿山压力控制等基本概念,了解研究矿山压力的目的、意义。
2.掌握开采空间围岩应力重新分布规律,原岩应力、构造应力、支承压力、极限平衡状态、超前支承压力、残余支承压力等概念,岩体内的弹性变形能。
3.掌握回采工作面及其采空区上覆岩层所形成的“竖三带”与“横三区”;掌握直接顶的稳定性,老顶岩层“梁”与“板”模型,老顶岩层破断块体形成的“砌体梁”结构及其稳定性;了解“关键层”理论、采场岩层移动与控制以及底板岩层破坏规律。
4.掌握回采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周期来压及其来压步距;掌握矿山压力显现的影响因素,顶板压力的构成及其估算,老顶来压预报方法。
5.掌握直接顶分类与老顶分级。
掌握工作面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关系,工作面支架的基本类型和性能,支架合理工作阻力的构成及其估算;支撑式、掩护式、支撑掩护式支架的特点及其适应条件。
掌握综采工作面端面顶板稳定性影响因素;综放工作面顶板稳定性影响因素。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1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英文名称:Mine Pressure and Strata control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归属单位: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制定时间:2013年3月18日一、课程的性质、任1. 课程设置的性质、任务《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是研究煤矿开采过程中矿山压力分布及其显现规律,探讨矿山压力控制措施和控制方法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是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主要专业课,也是其它井下工程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对煤矿中采场和采区巷道周围煤(岩)体内矿山压力分布及其显现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和了解,基本掌握控制采场和井下巷道矿山压力的方法和措施。
结合实验课和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得到有关研究和解决煤矿生产现场矿山压力问题基本技能的训练。
2. 通过教学达到下列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有关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的基本概念、巷道围岩变形、应力、破坏的分布规律、采场周围的应力分布状态、采场顶底板的变形破坏规律、工作面来压规律及确定方法、巷道与采场的围岩控制理论与控制方法、煤矿动压现象、矿山压力测试技术;另一方面使学生达到能够根据具体条件,进行采场和巷道围岩控制设计、解决有关矿山压力控制方面问题的能力。
3. 专业和学时数采矿工程专业、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岩土工程专业,共56学时4. 与其它课程的关系⑴ 《煤矿地质学》、《矿山岩体力学》、《煤矿通风与安全》、《采掘机械》在本课程之前教授;⑵ 本课程应在《开采方法》、《井巷工程》之前或同时讲授;5. 教材与参考资料(1)《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蒋金泉王国际等编(2)《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钱鸣高、石平五等编(3)《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姜福兴等编(4)《矿压测控技术》阎海鹏张公开编6、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部分内容配合实验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并辅以课外作业,课堂答疑等形式进行。
基于断层封闭性研究评价其导水性

基于断层封闭性研究评价其导水性
张培森;许大强;付翔;解建;董宇航;张晓乐
【期刊名称】《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年(卷),期】2022(4)2
【摘要】为进一步研究断层导水性问题,以祁东煤矿Ⅱ3采区F5,DF5-21两条采区边界断层为背景,针对具体的地质条件,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采用SSF,CSP,SGR 综合分析法和断面正压力判别法对断层侧向及垂向封闭性进行定量研究,进而对该采区边界断层导水性问题进行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断距为断层侧向封闭性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断距的增大,泥岩涂抹距离变长,断层侧向封闭性变差,导致断层侧向导水性变好;断面正压力为影响断层垂向封闭性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地层埋深的增加,断面正压力增大,断层垂向封闭性变好,导致断层垂向导水性变差。
研究结果可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相关参考。
【总页数】10页(P1-10)
【作者】张培森;许大强;付翔;解建;董宇航;张晓乐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矿业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325;TD745
【相关文献】
1.基于断层岩泥质质量分数预测的断层侧向封闭性评价
2.淮南顾北矿F104断层两侧岩溶水化学形成机制及导隔水性评价
3.基于断层封闭性的导水性评价及防隔水煤柱设计
4.基于AMT法的断层导水性研究
5.基于断层封闭性与数值模拟的断层导水性综合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 05辅助运输巷
马浅20
80 m 马浅22
04 05运输巷
04 05回风巷
I0104 05工作面 140 m
300 m 50 m
马探30 马探31
I0104 04工作面
回风大巷 运输巷 辅助运输巷
采空区
图2 I010405工作面布置 Fig. 2 I010405 working face layout
Abstract:Aiming at a series of problems caused by abandoned oil Wells in the fully mechanized I0104¢05 working face of 4¡¢ coal seam in Shuangma Coal Mine,the law of working face pressure appearing without or with casing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simulation experiment of similar materials and field measurement. Taking overburden structure of working face and bearing capacity of working face hydraulic support as research object,the breaking rule of overburden and periodic pressure rule of working face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sing free working face had a low periodic pressure strength,and the roof turned and deformed to contact the bottom plate,forming a bracket - direct roof - bottom plate articulated structure. Thus,it reduced the face support resistance. The casing applied in working face has anchoring effect on overburden rock. With high periodic pressure strength and large step distance,the revolving deformation of the roof will not touch the bottom plate,and the mine pressure was quite violent. Therefore,the hydraulic support resistance appeared to peak value when approaching the casing,which was 9.4% higher than the casing free working face. Key words:oil well casing;strata behavior;overlying stratum structure;periodic pressure
20世纪中期以来,我国对煤炭需求量逐渐增 加,采矿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我国煤炭储
量有限,而且当前国际煤炭、石油资源贸易日趋紧张, 解决煤-油( 气)资源的安全开采和高效利用等问题就
收稿日期:2019-06-24
修回日期:2019-08-13
责任编辑:施红霞
作者简介:肖江(1971—),男,四川渠县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
灰白色砂岩为主 (宝塔山砂岩) 夹粉砂泥
粉砂岩 交互层
14.06
岩,岩性以灰黑色粉砂岩、灰~灰白色 细砂岩及黑色泥岩为主,具小型交错层
理、波状及水平层理
细粉 砂岩 交互层
4煤
上层为4.00 m 厚的细粒砂岩,深灰色厚 5.22 层状,水平层理发育,碎屑颗粒磨圆度
较好,与下层1.22 m粉砂岩明显接触
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探究。以工作面覆岩结构及工周期来压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无套管工作面周期来压强度
低,顶板回转变形接触底板,形成支架-直接顶-底板铰接结构,降低了工作面支架阻力;有套管
工作面中套管对覆岩有锚固作用,周期来压强度高、步距大,顶板回转变形没有接触底板,矿压
探索与实践。但我国学者¤¢©¡££¥对含有油井套管影响 的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的研究较少。
笔者通过理论分析、相似模拟试验和现场实测等 方法对无套管和有套管2种情况下的工作面来压规律 进行研究,并解决了双马煤矿在开采中覆岩复杂活动 的问题,可为其他类似矿井生产提供数据借鉴。
1 工程概况
双马煤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马家滩镇,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4.0 Mt/a,有7层主要可采煤层,本 文主要对4¡¢煤层进行研究,该煤层平均埋深292 m,分 布面积约60 km£,平均厚度3.80 m,全区可采。由于双 马煤矿处于石油资源与煤炭资源重叠区内,煤层中存 在大量废弃石油井,其结构如图1所示。
黑色半光亮型煤、玻璃或沥青光泽,阶 梯状断口,硬度中等,层状构造,与下 3.80 层明显接触,局部含有少量夹矸,为深 灰色粉砂质泥岩
灰白色,成分以石英为主的砂岩互层, 粉砂岩 3.92 长石次之,分选性中等,次棱角状,水
平层理,含少量云母碎片及暗色矿物
Fig. 3
图3 双马煤矿4煤层钻孔综合柱状 Comprehensive column diagram of drilling in 4 coal
013522-2
肖 江等: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Vol. 2,No. 1(2020):013522
石油井,分别为马探31、马探30和马浅22。其中, 马探30距马探31石油井50 m,马浅22石油井在靠 近工作面终采线80 m处。
I0104¢05工作面基本顶为粉砂岩和细砂岩,直 接顶为细粒砂岩,厚3.4~5.0 m,厚度稳定。直接 底板为浅灰色粉砂岩,粒度不均,厚3.5~4.0 m,波 状层理较发育,抗压、抗剪强度低。双马煤矿4¡¢煤 层钻孔综合柱状如图3所示。
表层封井 水泥
封井水泥
含煤地层
岩层
废弃套管 岩层
固井水泥
油、气层
图1 双马煤矿石油井结构示意 Fig. 1 Oil well structure diagram in Shuangma Coal Mine
矿区内共排查出石油钻孔174个,其中未采石油 钻孔37个,废弃钻孔137个。以I0104¢05工作面为例, 其工作面布置如图2所示。该工作面共经过3个废弃
通信作者:郝强强(1995—),男,山西忻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矿山压力及巷旁支护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953538789@
013522-1
肖 江等: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Vol. 2,No. 1(2020):013522
更具迫切性。目前,我国在一些新建矿井和生产 矿井的改扩建过程中,遇到了煤-油地层共存的问 题,但是含煤地层与含油地层在剖面上相互叠加, 开采难度大,并且石油开采后在地层中残留的钻 取石油的套管贯穿整个煤层。在采煤过程中,这 些废弃套管严重制约着采煤工作的正常进行,主 要原因是当采煤工作面推进至废弃套管附近时, 矿压显现规律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引起上覆岩层 应力突变,造成矿压显现。此外,套管中残余硫化 氢等有毒废气,工作面切割废弃油井套管存在较 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本文着重研究油井套管对 采煤工作面矿压显现产生的影响,为工作面安全 开采提供保障。
显现较剧烈。在接近套管时液压支架阻力出现峰值,比无套管工作面高9.4%。
关键词:油井套管;矿压显现;覆岩结构;周期来压
中图分类号:TD 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187( 2020 )01-3522-08
Influence of oil well casing on the law of strata pressure in working face
第 2 卷第 1 期 2020 年 2 月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JOURNAL OF MINING AND STRATA CONTROL ENGINEERING
Vol. 2 No. 1 Feb. 2020
肖江,郝强强,张思达,等. 油井套管对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的影响[J].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2020,2(1):013522. XIAO Jiang,HAO Qiangqiang,ZHANG Sida,et al. Influence of oil well casing on the law of strata pressure in working face[J]. Journal of Mining and Strata Control Engineering,2020,2(1):013522.
为次棱角状
中部夹厚层状泥岩,厚度在2.00 m左 泥岩 4.79 右,波状层理,与下层明显接触
粉砂岩
煤岩 交互层
9.57
风化面土褐色,新鲜面土黄色,岩石具 粉砂状结构,水平层理结构
上层为3号煤,黑色半光亮型;沥青-玻 璃光泽,次为丝绢光泽,阶梯状断口, 3.50 性较脆,硬度中等,条带结构,层状构 造。下层为粉砂岩,风化面土褐色,新 鲜面土黄色,岩石具粉砂状结构,水平 层理结构,碎屑颗粒度较细
XIAO Jiang¢ £,HAO Qiangqiang¢ £,ZHANG Sida¢ £,FAN Siwei¢
(1.School of Energy Engineering,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 710054,China;2. Key Laboratory of Western Mine Exploitation and Hazard Prevention,Ministry of Education,Xi'an 710054,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