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第六讲
三年级语文阅读高效训练 专题六 写人类文章的阅读指导与训练 课件 人教统编版

可能是她觉察到了后面的骚动,便转过身来,半是自言自语半是道 歉地对大家说:“没有记住自家的电话,老了,忘事啦。孩子家的倒是 记住了,不打磕绊,主要是成天往他们家打,问问孙子外孙。”
她刚想走,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刚才那两个电话没缴费吧?”“
没缴”。“那我给他们缴了吧,省得他们再跑一趟。”于是老人歉意地 一笑,又排在了我前面。这次,后面一片寂静。
1、第一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_____描写,其中年逾六旬的意思是指 _____________。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斜的句子属于_______描写。
2、“老妇人脱口而出说出一个电话号码。”那是______的电话号码。“然后 她又说出一个号码,还是脱口而出,没有一点犹豫”。那是________的号码 。“老人歪着头在柜台前想了足有几分钟,就是想不起来。”老人想不起__ 的电话号码。这里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_____的手法来表现人物。
有些文章出现了能够直接反映人物性格特点、内心世界的词语或 句子。阅读时,只要找到这些关键的词句,就能领悟文章的中心 思想。
但大部分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叙述间接地反映 出来的,还必须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内容或情节,认真分析,深入 体会。
1.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的方法? 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2.文章写了哪几件事?表现了怎样的 人物形象? 3.谈谈对某件事或人物行为的理解和 看法。
4.找出关键词句,谈谈关键词句的 作用。 5.评价人物形象。 6.从人物身上学到了什么,获得了 什么启发?
一、抓住人物外貌特征,体会人物 的个性和品质。
“大门开了,走进来一位年轻的邮递员。只见他全身衣服湿透了, 裤腿卷得高高的,从膝盖倒=到脚全沾满了泥土,好像刚从泥里爬 起来似的。”
这段话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刻画了认真负责、敬业奉献 的邮递员形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语文园地六电子版+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语文园地六电子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的语文园地六,主要内容包括:阅读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有趣的汉字”,以及写作训练“写日记”。
具体章节为第6单元第1课至第3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大青树下的小学》,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有趣的汉字”,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3. 通过写作训练“写日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阅读理解中的情感把握,汉字书写的正确与美观,写作中的观察与表达。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汉字和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汉字书写和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子版课件、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青树下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把握文章情感,了解环保意义。
3. 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有趣的汉字,教师点评并指导汉字书写。
4. 写作训练:教师讲解日记的格式和写作技巧,学生现场观察并写作日记。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电子版课件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大青树下的小学作者:徐志摩情感:热爱大自然,环保意识2. 有趣的汉字汉字书写:正确、美观3. 写日记格式:日期、天气、技巧:观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堂所学,以“我的学校”为主题,写一篇日记。
汉字书写练习: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2. 答案:日记例文:今天天气晴朗,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到学校。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美丽的花园里,校园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上课时,我们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下课后,我们在操场上玩耍,度过愉快的时光。
我爱我的学校,更爱这里的同学们。
暑假语文核心素养衔接班阅读l理解与写作训练讲义 三年级(三升四)第6讲

暑期语文谷探险日记 月 日 天气探险队编号:零零三 探险队员:一、猜谜语(打小动物)A.辛勤一老汉,领人田里干,产出万吨粮,啃草当菜饭。
( )B . 头上长叉叉,身上开梅花,为了取药材,捉来驯养大。
( )C .一物生来真奇怪,肚下长个大口袋。
儿子袋中吃和睡,跑得不快跳得快。
( )D .身穿白皮袄,山坡啃青草,为了人们暖,甘脱身上袍。
( )E .耳朵两把扇,身体似小山,鼻子长又软,做活真能干。
( )二、 表示“绿“的词语(越多越好)新绿 翠绿三、 巧填叠词在下面的括号里你能填上表示声音的叠词吗?( 呼呼)的风声 ( )的鼓声 ( )的笑声 ( )的书声 ( )的雨声 ( )的水声四、 多变的太阳同学们,你知道吗?不同时候的太阳有不同的叫法,早上的太阳叫 ,而傍晚的太阳则叫 ;夏天中午阳光强烈,则称为 。
(一)非雪天不能读书①读书不分四时。
春天读书,有杏花春雨,别具一番风情;夏天读书,有接天莲叶相伴,也令人神往。
而我半生读书,都似乎与杏花、春雨、莲叶无缘,飘满记忆中的是山乡茅屋的一天风雪。
清晨热身实地探险②我年少时即插队山区,那里地旷人稀,劳动很紧张,每年繁忙的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常常是忙得两头摸黑。
虽然有时雨天不出工,但能够留给我读书的时间毕竟太少,也太零碎。
③只有冬天,对我来说是奢侈(shēchǐ)的日子,会有整把整把的时日供我闭户读书,我可以在火炉里煨上几只红薯,让书香伴着苗条。
书读足了,就从灰烬里拔出几只又香又烫的红薯香来吃,吃饭后又翻开喜爱的书来读。
这种时日,我往往将平日里想读而无暇读的书堆满一床,逐本读过去,或者将一年中零零散散读过的书全翻出来,恣意地重读一遍。
④雪夜读书在我也是欢乐的事。
一炉红火,满室雪光,四野静谧(mì)的落雪声,我时而默诵,时而低吟,一直到雄鸡初啼才恋恋不舍地吹灯睡觉。
现在回想起来,我平时所读的书,在那些雪天里读的最多,也记忆最深。
⑤我常常思忖:为什么我一回忆起读书的生活,总是想到那些苦寒的雪天?难道我就没有杨柳岸边书相伴的日子吗?难道我今天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读书不值得留恋吗?可是近年来我的读书成了消遣,早期的锐志没有,更常常禁不住灯红酒绿的诱惑。
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阅读理解与写作结合

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阅读理解与写作结合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阅读理解与写作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可以积累知识,提高语文水平,并且通过写作,他们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本篇说课稿将结合阅读理解与写作两个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一、引入孔子曾说:“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将注重阅读理解与写作的结合,通过阅读优秀的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通过写作训练,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阅读理解与写作结合的重要性通过阅读理解与写作结合,可以达到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
阅读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文本内涵,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同时,结合阅读理解与写作,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又不局限于纯粹的复述,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技巧。
三、阅读理解与写作结合的教学方法1. 提供优秀的文本素材为了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与写作的结合练习,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优秀的文本素材,如童话故事、古诗词等。
通过精心挑选的文本,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同时培养对语文的兴趣。
2. 阅读理解练习在阅读理解练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答题,深入理解文本。
可以通过设置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等多种题型,让学生全面了解文本内容。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阅读思维能力。
3. 发散思维训练在阅读理解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扩展自己的思维,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写作训练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可以利用所读文本中的情节、人物或景物等要素,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练习。
例如,可以要求学生根据阅读的故事情节,写下自己的想象故事;或者要求学生根据所读的古诗,进行创作。
(完整版)三年级阅读与写作--写人篇讲解

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玩玻璃球,他就觉得手痒了,也挤进去玩了起来。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玩电子游戏,打麻将……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地哭了起来。正巧又碰到时光老人。他“扑通”一声跪下,乞(qǐ)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我做了一件蠢( chǔn )事!”时光老人冷笑着:“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1、联系短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称赞不已——
异口同声——
2、默读短文,试着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1)
(2)
3、认真读短文第三自然段,用“——”画出小孙子说的话。想一想,这些话表现了小孙子()的品质。
4、仔细读短文第四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种不出花的小孙子反而是爷爷最可爱的孙子?
5、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用几句话写出来。
5、齐白石爷爷画画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写出来。
★听讲笔记:
5、本文写的人物是:主要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是:
6、本文写了什么事?
7、人物的品质特点是:,从文中找出表现他性格品质的关键词和句子。
8、通过齐白石爷爷的事例你明白什么道理?
三.诚实花
以前,有一位老公公,他很爱他的两个孙子。一天,他拿了一把花种对两个孙子说:“孩子们,你们到山上把这些花种种下去,谁种出的花最美,我就最喜欢谁。”
写人离不开记事,人,是全文的中心,事,则是为表现人物的形象服务的。有的写人文章是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表现某一特征,有的则是通过几件不同的事表现某几方面的特征。所以在阅读时,我们应抓住典型的事例,认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道德情操。
语文三年级《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教案

语文三年级《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教案一、引言在语文学科中,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阅读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提高阅读水平;而写作技巧则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关键。
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本教案旨在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创作能力。
二、阅读理解教学1.了解文章结构在开始阅读之前,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引导他们通过阅读标题、段落开头句等来预测文章主题,并帮助他们摸索出逻辑性和条理性。
2.抓住关键词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找到并标注关键词。
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并能够更准确地回答问题。
3.多种阅读方式引导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式,如快速浏览、精读等。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与效率,还能够培养他们对不同类型文章的理解能力。
4.分析问题类型在完成阅读后,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类型并指导他们进行答题。
常见的问题类型包括细节理解、推理判断和归纳总结等。
5.巩固知识点通过阅读训练巩固学生在语言运用、词汇选择和句子理解方面的知识点。
提供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三、写作技巧教学1.培养观察力鼓励学生多观察周围事物,并用语言描述所见。
可以采用实地考察、图片观察等方式,激发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心和表达欲望。
2.提供范文示范给学生展示优秀范文,并与他们一起剖析文章结构、句式变化和修辞手法等。
通过模仿与仿写,引导学生掌握合适的写作方法。
3.多样化写作任务设计多样化但难度适宜的写作任务,如记叙文、议论文等。
通过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造性。
4.组织写作框架在写作之前,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写作框架。
帮助他们整理思路、提炼关键信息,并确定文章主题句及段落结构。
5.定期评估与反馈定期进行作文评估,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详细点评与反馈。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并学习优秀范文的经验,为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提供指导。
2019新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同步扩展课件-第六讲 用提纲法概括文章(共14张PPT)-【精选】.ppt

主讲者:
1
言财兄兄 语物弟道 忍轻睦友 忿怨孝北 自何在道 泯生中恭
2
解释:兄弟姐妹之间和睦友爱,与人相处包容忍让, 防止冲突发生。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做弟妹 的要懂得恭敬兄姐,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 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与人 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 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 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不会发生。
1.用提纲法概括文章内容。 答:第一层:(1-4)外祖母去世给我的感受; 第二层:(5-8)和时间赛跑的感受; 第三层:(9-10)这件事给我的受益。 2.你认为文题“和时间赛跑”的含义是什么? 答:转折复句:养蚕虽苦,但我们农民很知足了。成《和时间赛跑》阅读题目 2、完成《还有谁》阅读题
2019/12/8
3
2019/12/8
4
2019/12/8
5
明星的悲剧
有一个鸡蛋,长得又大又漂亮。同伴 们很羡慕她,把她当成鸡蛋明星。‖
有一天,明星照照镜子,发现自己美 丽的身上有一层薄薄的白霜,她想,这白 霜很影响她的容貌,就来到水龙头前准备 洗澡。
同伴们见了,纷纷嚷道:“明星,这白霜盖住身体上的气 孔,保护你的健康。可万万洗不得呀!”
2019/12/8
11
热烈祝贺
2019/12/8
12
家庭作业:
背诵励志语录,和父母一起阅读。
2019/12/8
13
14
“你这一洗,该死的细菌就会从气孔进入你的身体啦!” “是呀,你洗澡以后,身体里的水分也会顺着气孔蒸发掉 的。”
2019/12/8
6
“真是多管闲事!”明星小声咕哝着。她并不理睬同 伴们的劝告,洗了个痛快的澡,然后在镜子前欣赏:“我 真是太漂亮了!”‖
三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 6

大难之后安慰妈妈不哭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唐沁和同学们正在三楼的教室排练舞蹈。
突然,教学楼剧烈摇晃起来,师生们争相往教室外冲。
当唐沁跑到3楼楼梯口时,教学楼整体垮了下来,她被预制板砸中左腿,倒在两块预制板缝隙间动弹不得。
唐沁没有哭,她试图搬开压在腿上的预制板,可一股钻心的疼随即传来。
唐沁60岁的爷爷唐传斌当时正在镇上的一家茶铺打牌,他想到了还在学校上课的孙女,立即跟随人流冲向红白中心小学。
一看到倒塌的校舍,唐传斌的心沉了下去,他一边哭,一边用手在废墟中刨着。
“爷爷,我在这里!”熟悉而稚嫩的声音响起,很快,唐传斌就看到了废墟中满脸尘灰的唐沁,他扑进预制板缝隙中,试图把唐沁抱出来,但预制板把唐沁的一只裤腿死死压住了。
唐传斌取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割断了唐沁的裤腿,把她抱到操场上躺着。
随后唐沁的妈妈也赶到了学校,抱着满身血污和尘土的女儿号啕大哭。
“妈妈不要哭,我没有什么事情。
”尽管左腿钻心地疼,但唐沁却反过来安慰着妈妈。
1、眼疾手快。
(用“\”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绷.紧(bēng pēng) 沉没.(méi mò) 滑行.(xíng háng)撒.落(săsā) 猛.烈(mĕng mén) 启程.(chén chéng)面貌.(mào miào) 建筑.(zhùzhòu)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剧烈()摇晃()试图()3、句子乐园。
①、那是用生命换来的书。
那书很珍贵。
用关联词语合并为一句话:②、阳光驱散了满天的乌云。
(缩句)4、给下列句子排排队。
()水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这蚌(bàng)就要死。
”()忽然,一只水鸟伸嘴去啄它的肉,于是河蚌紧闭蚌壳,夹住了水鸟的嘴。
()一只河蚌从水里出来,在河边晒太阳。
()双方互不放开,一个渔翁看见了,便把它们一同捉去。
()河蚌也对水鸟说:“今天不出来,明天不出来,你这水鸟就会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三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第六讲【教学内容】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想别人没想到的》2.课外阅读【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
2.让学生在阅读中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试着学会用科学正确的态度和方法看问题和想问题。
【教学步骤】一、导入谈话孩子们,我们现在的生活丰富多彩、五彩缤纷。
我们每天都听到或看到甚至亲身经历着一些有意思有乐趣的事,你能把它们说给大伙听听吗?(学生说,师与其他同学倾听,一起分享。
)二、主题回顾1.在我们刚刚学习的第一单元中,我们一起学习了四篇文章,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它们是:(学生回忆,老师出示课内四篇文章的题目)这些文章里的每一件事都让我们忍不住要停下来思考一番,从其中的人和事中学习到一些看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
今天,我们就用画知识树的方法来讨论这个问题。
(板书:“知识树”并出示主题——“怎样看问题”) 2.这棵知识树的主干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怎样看问题”,而这些文章到底让我们学到了哪些态度和方法呢?谁来说说?(学生根据课堂教学所学的内容汇报内容与主题,老师总结并课件出示课文题目和主题)《寓言两则》——知错能改;《惊弓之鸟》——观察思考;《画杨桃》——实事求是;《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开拓创新。
)【设计理念:课内文章在课堂教学时已经理解得很透彻了,本版块重在以复习的方式引出本单元的主题,重点不在文章细节。
】三.课内阅读练习《寓言二则》(一)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1.给多音字组词。
圈 quān() juàn ()结 jiē() jié()2.仿写词语。
结结实实、、、3.“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还可以换成另一种说法:4.“他很后悔”是因为,结果羊又被狼叼走了,接受劝告后,他堵上了窟窿,羊再也,这说明。
5.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亡”的意思是,“牢”的意思是。
《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6.如果你是养羊人,修补羊圈后,发现羊再也没丢了后,你会对街坊说些什么呢?(二)《南辕北辙》: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
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这则寓言故事是讲有个人本来要往去,车子却,他走得越久,离目的地越来越。
比喻。
1.朋友提醒南辕北辙的那个人走错了,那个人满不在乎的理由有哪些?那个人错在哪里?2.我想对那个去楚国的人说(三)《惊弓之鸟》(A)更羸说:“它飞得,叫的声音很。
飞得慢,因为它受过,心里很,就往高处飞。
它一,伤口又了,就掉了下来。
”1.按原文填空。
2.更羸看到大雁飞得慢,知道;听到大雁叫声悲惨,知道;他还知道受伤的大雁听到弦响会拼命往高处飞,那是因为。
果然,因为使劲,大雁的,就掉了下来。
3.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能让大雁掉下来,是因为( B)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这句话里用了两个“直”,第一个“直”是指,第二个“直”是。
4.读了《惊弓之鸟》,我真佩服更羸你呀,我想对你说:(四)、《画杨桃》(A).我看到的杨桃根本平时看到的那样,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1.填上合适的词。
并用上所词写一句话:2.“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 为什么“我”不画“平时看到的”那种杨桃的样子?(B)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
半晌,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么?”“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
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像……五……角星。
”“好,下一个。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
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
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去看的。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1、文段选自()2、指出标点符号在文中的作用。
(1)“好——笑!”破折号表示()(2)“不……像”省略号表示()3、读句子,想想带点词的意思再选择。
(1)老师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
“审”的意思有:①详细,周密认真;②知道;③一定,果然;④审问。
在句中应选第( )种意思。
(2)老师总是和颜悦色的对我们说话。
“悦”的意思有:①高兴、愉快②使愉快。
在句中应选第( )种意思。
(3)爸爸对我画画要求很严。
“严”的意思有:①严格②严密。
在句中应选第( )种意思。
4、想一想“老师的神情为什么会变得严肃了?”(结合文段谈谈自己的理解)5、“我”为什么“觉得自己画得很准确”?(C).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
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1.写近义词。
教诲——()受用——()2.什么样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3.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我明白了(五)、《想别人没想到的》画师说:“你们看到这幅画,画上虽然只有两只骆驼,但它们在连绵起伏的群山里走着,若隐若现,谁也说不清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1.你能把画线句子改成意思相同的不同句式吗?2.小徒弟的办法之所以最好,是因为四、课外阅读(一)有趣的小刺猬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
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
刺猬的四(肢枝)很短,跑起来很快。
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
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
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
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保卫)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 ēi bèi )着瓜溜走了。
1、选择()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
用“√”表示。
2、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划出来。
3、根据短文填空。
刺猬的头(),眼睛和耳朵(),牙齿(),门牙()。
它们四肢(),跑起来很快。
爪子()、()。
浑身长满了()。
4、下列句子中哪个是打比方的,在()里打“√”。
(1)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
()(2)刺猬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
()5、仔细读读短文,看看刺猬的硬刺有哪些作用?6、有很多动物身体的某一部分都有着独特的作用,你能试着找一种动物写写吗?2019年三年级语文阅读之说大话的维克托班上转来个新同学,他的名字叫维克托。
维克托和同学熟悉以后,就经常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一些奇遇,例如他怎样一个人扑灭一场大火,怎样从河里救起一个快要淹死的孩子。
大家都信以为真。
//一次,班上同学排演一出话剧。
不料演出前,扮演主角的同学突然病了,大家发起愁来。
“我很熟悉这个角色,让我来演吧。
”维克托自告奋勇地说。
同学们立刻转忧为喜。
到演出那一天,维克托却没有来。
同学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找遍校园各个角落,仍然不见他的踪影。
第二天早上,同学们走进教室,看见维克托悠闲自得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
大家立刻围上去。
“你昨天为什么不来演戏?”“忘了。
”他若无其事地回答。
“这样重要的事怎么可以忘记?”大家提高嗓门责备他。
同学们气愤极了,大家约定两个月内,谁也不理睬他。
//这两个月时间,对爱说大话的维克托来说确实难熬。
但他终于懂得说大话事最坏的事,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
//1、给文中的两个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1)还 ----------()----------()(2)应 ----------()----------()2、在文章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对应的成语,填在括号内。
(1)自己主动地要求担当某项任务。
()(2)像没有那回事一样。
()3、用“____ ”从文中画出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4、到演出那一天,维克托却没有来,这时,同学们是什么心情?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5、维克托会改正自己的缺点吗?你是从文章中的哪些叙述内容得出这个结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快妈妈我的妈妈有个特点,就是不管干什么事都很快。
我管妈妈叫“快妈妈”。
妈妈不是会织毛衣吗?她不知道自己一年中给大伙织过多少件毛衣毛裤。
一次,我家的邻居给别人加工毛衣的前身,结果期限到了,还剩下十多件毛衣前身没织出来,正在发愁,恰巧叫妈妈知道了,便拿去了五件。
回到家里,我对妈妈说:“你拿这么些毛线回来干啥呀?”妈妈微微一笑说:“这几天邻居张阿姨家活紧,我闲着也没事,帮她织毛衣。
”我极不情愿地小声嘟哝:“家里的活也够你忙的,自找麻烦。
”“看你说的,咱有难处时,邻居们不是都很照顾吗?人帮人图个啥?还不是图个心里踏实吗?你前些天不是还给我讲你们老师告诉你,能给别人做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吗?怎么这就忘了?”我不好意思了。
别看妈妈没读什么书,可这张嘴却是又快又厉害。
晚饭后,妈妈就不停地织。
当我一觉醒来时,妈妈还在“飞针走线”,朦胧中,我看见妈妈的手在飞快地抖动,却辨不出几时“飞针”,何时“走线”,只见线团在变“瘦”,毛衣在长“长”。
不过一天一夜的功夫,妈妈就织了三件,两天的时间就织完了。
你说这不是“快妈妈”吗?妈妈不但织毛衣快,干家务活更快。
一天晚上,邻居张阿姨家里有客,包饺子忙不过来,便叫妈妈帮忙。
这回她算请对人了。
妈妈去了不到一个钟头,饺子就包完了,乐得张阿姨眉开眼笑。
你说,我妈妈够得上是“快妈妈”吧!1、给文中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1)觉 ----------()----------()(2)长 ----------()----------()2、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3、本文记述了“快妈妈”的哪两件事?第一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的“快妈妈”有什么性格特点?从所记叙的两件事中,可以看出“快妈妈”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思想品质?(1)妈妈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思想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