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班二轮复习高三数学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二轮复习

高中数学二轮复习

高中数学二轮复习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中数学二轮复习课程。

在第一轮复习中,学生已经对整个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有了全面的回顾与掌握,因此,本轮复习的教学任务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核心数学概念的理解,强化对重难点知识点的攻克,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题技巧和解题速度。

此外,本轮复习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在经过高一、高二阶段的学习后,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维能力。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学生在数学知识掌握程度、解题方法和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使他们在本轮复习中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深化对数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包括函数、几何、代数、概率统计等模块的关键知识点,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熟练地运用相关概念解决数学问题。

(2)掌握数学问题的解题策略,如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等,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解题技巧。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特别是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高考及未来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速度和准确度,使学生能够迅速完成基础计算,为解决复杂数学问题节省时间。

(5)强化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1)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采用案例教学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讲解和剖析,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3)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高三二轮复习数学学习计划

高三二轮复习数学学习计划

高三二轮复习数学学习计划一、复习内容高三数学的复习内容主要包括数学分析、几何、代数、概率统计等内容。

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透彻掌握其基本原理和解题方法。

在几何方面,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相关定理和推导过程。

在代数方面,需要掌握多项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各种知识点的求解方法和应用技巧。

在概率统计方面,需要熟悉各种概率分布的性质、概率计算的方法以及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

二、复习计划1. 制定目标在进行复习之前,学生需要对自己的数学水平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自己的复习目标和复习重点。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合理的复习目标,例如提高成绩、巩固基础、弥补短板等。

制定复习计划的具体目标,明确自己的复习重点和复习方向。

2. 制定计划根据复习的目标和复习内容,学生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明确复习内容、时间安排、复习方法等。

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合理分配复习内容,确保能够充分利用复习时间,高效地进行复习。

3. 排定时间在制定了复习计划之后,学生还需要将复习计划排定到具体的时间表上,明确每天的学习任务、复习内容和复习时间。

在排定时间的过程中,可以将复习内容分为主要内容和辅助内容,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保证重点内容得到充分复习,辅助内容得到适当关注。

4. 守时复习学生需要按照复习计划严格执行,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确保每天按时进行复习,不偷懒、不拖延。

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保持专注,保持高度的学习效率,不受外界干扰。

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

5. 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在复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例如阅读教材、做题目、总结归纳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习惯,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复习,达到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解和掌握。

6. 做题集中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做大量的习题,集中复习考点和难点,熟悉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最新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计划指导

最新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计划指导

最新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计划指导一、知识体系梳理在二轮复习中,知识体系的梳理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学生需要将一轮复习中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突破在知识体系梳理的基础上,学生需要重点关注和突破重点和难点。

针对重点和难点知识,学生应多做练习,反复思考,直至完全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请教老师、同学讨论等方式,共同攻克难关。

三、解题方法总结在二轮复习中,学生需要总结各种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多做题、多总结,掌握各种解题技巧和方法,包括代数法、几何法、三角法等。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建立错题本,记录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以便随时回顾和总结。

四、模拟考试训练模拟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模拟考试,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同时,模拟考试也能帮助学生适应考试压力,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在模拟考试中,学生需要注意时间管理和答题技巧,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高的分数。

五、错题本建立与使用错题本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工具。

学生需要建立错题本,记录自己的错题和难题,并定期回顾和总结。

通过错题本的建立和使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及时进行补救。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比较错题本中的题目,发现自己的思维误区和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六、答题技巧提升答题技巧是数学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包括书写工整、步骤清晰、答案完整等。

这不仅能提高得分率,还能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数学思维。

在二轮复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多做真题和模拟题,提高自己的答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

七、心理辅导与调整在高三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学习效果的影响非常大。

因此,心理辅导与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训练等方式,缓解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

2023高三数学第二轮重点复习内容

2023高三数学第二轮重点复习内容

2023高三数学第二轮重点复习内容高三数学第二轮重点复习内容专题一:函数与不等式,以函数为主线,不等式和函数综合题型是考点函数的性质:着重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

这些性质通常会综合起来一起考察,并且有时会考察具体函数的这些性质,有时会考察抽象函数的这些性质。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是贯穿中学阶段的一大函数,初中阶段主要对它的一些基础性质进行了了解,高中阶段更多的是将它与导数进行衔接,根据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与x轴的交点位置,进而讨论与定义域在x轴上的摆放顺序,这样可以判断导数的正负,最终达到求出单调区间的目的,求出极值及最值。

不等式:这一类问题常常出现在恒成立,或存在性问题中,其实质是求函数的最值。

当然关于不等式的解法,均值不等式,这些不等式的基础知识点需掌握,还有一类较难的综合性问题为不等式与数列的结合问题,掌握几种不等式的放缩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专题二:数列。

以等差等比数列为载体,考察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的关系,求通项公式的几种常用方法,求前n项和的几种常用方法,这些知识点需要掌握。

专题三:三角函数,平面向量,解三角形。

三角函数是每年必考的知识点,难度较小,选择,填空,解答题中都有涉及,有时候考察三角函数的公式之间的互相转化,进而求单调区间或值域;有时候考察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向量的综合性问题,当然正弦,余弦定理是很好的工具。

向量可以很好得实现数与形的转化,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衔接点,它还可以和数学的一大难点解析几何整合。

专题四:立体几何。

立体几何中,三视图是每年必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填空题中。

大题中的立体几何主要考察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向量这一手段求空间距离,线面角,二面角等。

另外,需要掌握棱锥,棱柱的性质,在棱锥中,着重掌握三棱锥,四棱锥,棱柱中,应该掌握三棱柱,长方体。

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应以证明垂直为重点,当然常考察的方法为间接证明。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计划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计划:1. 第一周:- 复习必修一和选修一的知识点。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 每天刷一套相关的选择题和解答题。

- 复习一些典型的题目和解题技巧。

2. 第二周:- 复习必修二和选修二的知识点。

包括数列、不等式、复数、排列组合、概率等。

- 每天刷一套相关的选择题和解答题。

- 复习一些典型的题目和解题技巧。

3. 第三周:- 复习必修三和选修三的知识点。

包括平面向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数系、统计与回归分析等。

- 每天刷一套相关的选择题和解答题。

- 复习一些典型的题目和解题技巧。

4. 第四周:- 复习必修四和选修四的知识点。

包括数与矩阵、数与空间几何、数与函数、导数、微分等。

- 每天刷一套相关的选择题和解答题。

- 复习一些典型的题目和解题技巧。

5. 第五周:- 复习必修五和选修五的知识点。

包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矩阵与行列式、导数应用、不定积分等。

- 每天刷一套相关的选择题和解答题。

- 复习一些典型的题目和解题技巧。

6. 第六周:- 综合复习。

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 刷一些全真模拟题,模拟考试环境。

- 运用所学知识,整合复习内容。

7. 最后几天:- 针对性复习,整理弱点和易错点,加强重难点的练习。

- 复习数学公式和定理,重点记忆和理解。

重点注意事项:合理安排时间,每天坚持复习,不要压力太大。

同时,要进行刷题和解题技巧的练习,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

注意卷面和符号的规范,理清思路和推导过程。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知识点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知识点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知识点高三学生即将面临着人生中最重要、最紧张的考试——高考。

而数学作为其中一门科目,在高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数学,提高分数,下面将介绍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的重要知识点。

一、函数与方程函数与方程是数学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

在高考中,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经常出现,并且与方程密切相关。

1.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个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即对于每一个输入,都有唯一的输出。

2. 函数的性质:包括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等。

要熟悉不同类型函数的图像特征。

3. 方程的解法:要掌握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根的性质,熟练运用因式分解、配方法、求根公式等方法解题。

二、向量与几何1. 向量的概念与性质:熟悉向量的定义、加减法、数量积、向量夹角等基本性质,还要了解向量与坐标、平移、旋转等几何关系。

2. 几何与解析几何的转化:能够灵活地在几何图形和解析几何之间转化,掌握几何意义下的向量运算。

三、三角与三角函数1. 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熟悉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其周期性、奇偶性等基本性质。

要能够准确地绘制各个三角函数的图像。

2. 三角函数的应用:要能够熟练地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各种与角度有关的问题,如三角方程、三角不等式等。

四、导数与微分1. 导数的定义:理解导数的定义,即函数在某一点的切线斜率。

2. 导数的性质:了解导数的性质,如可导必连续、导数的运算法则等。

3. 微分的概念与应用:理解微分的概念,能够应用微分解决实际问题,如求函数的最值、曲线的切线方程等。

五、概率与统计1. 概率的基本概念:理解事件、样本空间、随机事件、概率等基本概念。

2. 概率的计算:掌握加法原理、乘法原理、全概率公式等概率计算的方法。

3. 统计分析:学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掌握数据的分布特征及统计量的计算方法等。

这些是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的主要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将为考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巩固基础知识,多做一些题目进行练习。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计划安排归纳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计划安排归纳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计划安排归纳引言进入高三下学期,学生们迎来了更为紧张和关键的二轮复习阶段。

这一阶段的复习重点在于强化知识点的掌握,提升解题技巧,以及通过模拟测试熟悉考试流程。

本文旨在为高三学生提供一个详细的二轮复习计划,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第一部分:复习心态与目标设定1.1 建立正确的复习心态高三二轮复习是提升和巩固的阶段,需要学生保持冷静和专注。

1.2 明确复习目标目标应具体、可衡量,如掌握特定数量的习题,提高解题速度等。

第二部分:复习内容规划2.1 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对一轮复习中的知识点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2.2 解题技巧的掌握学习并练习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如代数、几何、概率等。

2.3 重点难点的攻克针对一轮复习中发现的重点难点进行专项训练。

第三部分:复习方法与技巧3.1 制定个人复习计划根据个人情况,制定详细的日计划、周计划和月计划。

3.2 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如SQ3R阅读法、费曼技巧等,提高学习效率。

3.3 习题训练与总结通过大量习题训练,总结解题规律,提炼技巧。

第四部分:模拟测试与评估4.1 模拟测试的安排定期进行全真模拟测试,模拟高考环境。

4.2 测试结果的分析对模拟测试结果进行详细分析,找出薄弱环节。

4.3 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根据测试结果,对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第五部分:时间管理与生活习惯5.1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时间表,合理分配学习和休息时间。

5.2 健康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

第六部分: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6.1 心理调适的重要性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复习效果和考试表现至关重要。

6.2 压力管理的方法学习一些压力管理的技巧,如冥想、呼吸练习等。

第七部分:教师、家长和同学的支持7.1 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可以为学生提供宝贵的指导。

7.2 家长的鼓励与支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对学生的复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7.3 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与同学交流学习经验,共同进步。

如何高效进行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

如何高效进行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

如何高效进行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高三第一轮复注重“面面俱到”,而第二轮复则不同,它是高三复中最重要的时期,被称为“黄金期”。

这个时期的复任务最重,难度最大,但效率应该最高。

二轮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高考成绩。

我们学校将学生按成绩分为三层,作为第三层的平行班的学生总体水平较好但参差不齐,接下来主要针对这类学生谈谈高三数学二轮复。

一、承上启下,巩固旧知,小步梯一轮复以基础知识为主,学生经过一轮复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但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方面还是非常薄弱的。

另外,由于知识量大,学生对一些概念、公式、方法等遗忘较多。

因此,在二轮复中,首先应该巩固一轮复的成果,回顾课本、研究笔记和纠错本,避免知识点大量遗忘。

同时,二轮复不像一轮复那样按部就班,复前后的跨度非常大,而且往往会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复。

需要学生首先回顾一轮复中所学到的基本知识,找到相关内容进行提前准备,抓住复的主动权。

二、强化训练,提高解题速度客观题要加强速度和正确率的强化训练。

高考采取了客观题(选择与填空)减少运算量、降低难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完成解答题,充分发挥选拔功能的做法。

这就需要第二轮复要在速度、准确率上下功夫,定时定量训练。

题目设计通常为数形结合题,组合选题,“估算”或特值法题。

通过反复操练提高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和应用,提醒学生注意复。

另外,高考二轮复将会加大横向关联内容的联系,其实就是前面所说的以专题形式来进行复。

这就更需要考生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桥梁。

你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因为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别人的知识结构对你的帮助不大,所以这就需要自己一步一步地把基础夯实,在牢固的知识基础之上构建自己的知识脉络。

这也有助于快速领悟题意,找到解题方法。

三、知识系统化,提高做题效果在二轮复中,需要将知识系统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解题时,需要运用系统化的知识,提高做题效果。

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在复中注重知识的整合和梳理,将散乱的知识点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我们必赢!曾经,我们烦父母唠叨;曾经,我们嫌老师严厉;曾经,我们为未来忧惧。

高考,这个曾经遥远的话题,随着六月的迫近,日益成为我们要勇敢面对的现实。

高考,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搏杀,而是证明自己、超越自我、放飞梦想的平台。

我们曾经付出的努力、积累的知识和智慧、积聚的无穷力量,都将在火红的六月绚烂绽放!直面高考,我们已经学会了镇定和从容。

高考,是我们成长旅途中的一道门槛。

它不是成功与失败的必然分水岭,而是我们走向成熟的一次历练。

当疾风吹过,花儿更加灿烂,鸟鸣更加欢欣,天空更加湛蓝,我们更加自信。

因为,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不会一马平川,总要有一些沟沟坎坎。

证明自己,就要依靠实力!成就自己,就要迎接挑战!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没有历练,人怎会长大?我们成长的每一个脚步,都是汗水和心血的印记。

相信自己,我们必然成功!高考来了,我们说:这是一场战役,我们一定要绽放胜利的笑颜;这是一道沟坎,我们一定要达到成功的彼岸;这是一个梦想,我们一定要把她放飞在蓝天;这是一次拼搏,我们一定要把自我魅力展现!人不奋斗枉少年,高考来了,我们会用拼搏放飞希望,用信念实现梦想,用自信创造未来,用坚强书写生命的华章。

走向高考,拼搏并快乐着。

我们坚信,每一颗骄傲的种子都会发芽,每一次青春的征程都有收获;我们坚信,我们的努力积累,定能厚积薄发;我们坚信,我们的青春必然会结出最甜的果实。

高考,我们必赢!高三(1)、(4)班高考日历()第一部分:论方法★函数与方程思想【思想概述】函数思想,是指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和解决问题.方程思想,是从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数学语言将问题中的条件转化为数学模型(方程、不等式、或方程与不等式的混合组),然后通过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来使问题获解.有时,还通过函数与方程的互相转化、 接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函数与方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方程0)(=x f 的解就是函数)(x f y =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理论和应用涉及各个方面,是贯穿整个高中数学的一条主线.这里所说的函数思想具体表现为:运用函数的有关性质,解决函数的某些问题;以运动和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具体问题中的数学关系,通过函数的形式把这种关系表示出来并加以研究,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对于一些从形式上看是非函数的问题,经过适当的数学变换或构造,使这一非函数的问题转化为函数的形式,并运用函数的有关概念和性质来处理这一问题,进而使原数学问题得到顺利地解决.尤其是一些方程和不等式方面的问题,可通过构造函数很好的处理.方程思想就是分析数学问题中的变量间的等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或方程组,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或者运用方程的性质去分析、转化问题,使问题获得解决.尤其是对于一些从形式上看是非方程的问题,经过一定的数学变换或构造,使这一非方程的问题转化为方程的形式,并运用方程的有关性质来处理这一问题,进而使原数学问题得到解决. 【题型示例】◆利用函数思想求参数的范围 1、若不等式221|2||12|2++≥++-a a x x 对任意的实数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变式训练:如果函数)2lg(2a ax x y +-=的值域为R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

2、关于x 的方程2cos sin 0x x a -+=在[0,]2π上有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变式训练1:对任意]1,1[-∈x ,都有不等式0133≥+-x ax 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变式训练2:已知1>a ,且x a a a y ya x log log +>+--,则y x ,满足( ) A .0>>y x B .0>=y x C .0>>x y D .无法确定变式训练3:不等式0)2)1(1)(1()21(22>+++++++x x x x 的解集为◆利用函数思想求最值1、四面体有五条棱长为1, 一条棱长为x ,设其体积为y ,那么函数)(x f y =的解析式为 .y 的最大值为2、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n n n n a )21()41(3)81(38+⨯-⨯=,则数列}{n a 的最大项为3、已知点A (0,-2),椭圆E :22221(0)x y a b a b +=>>F 是椭圆的焦点,直线AF,O 为坐标原点.(Ⅰ)求E 的方程;(Ⅱ)设过点A 的直线l 与E 相交于,P Q 两点,当OPQ ∆的面积最大时,求l 的方程.4、如图,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111,BB B A BC AA ⊥⊥. (1)求证:111CC C A ⊥;(2)若7,3,2===BC AC AB ,问1AA 为何值时, 三棱柱111C B A ABC -体积最大,并求此最大值。

5、假设消息M 发生的概率为P (M )时,消息M 所含的信息量为f (M )=log 2[p (M )+].若某人甲正在一个有4排8列座位的小型会议室听报告,且任一座位接受消息M 是等可能的.则以下4条关于甲的消息中,信息量最大的是( ) A .甲坐在第二排 B . 甲坐在第四列 C .甲坐在第二排第四列 D . 甲坐在第二排或第三排变式训练:一个口袋中装有n 个红球(n≥4且n ∈N )和5个白球,从中摸两个球,两个球颜色相同则为中奖.(Ⅰ)若一次摸两个球,试用n 表示一次摸球中奖的概率p ;(Ⅱ)若一次摸一个球,当n=4时,求二次摸球(每次摸球后不放回)中奖的概率;(Ⅲ)在(Ⅰ)的条件下,记三次摸奖(每次摸奖后放回)恰有二次中奖的概率为P ,当n 取多少时,P 最大?◆利用方程思想求参数的值、范围1、二次函数b ax x x f ++=2)(的定义域、值域都是闭区间]1,0[,则b a ,的值分别为 变式训练1:已知不等式102≤++≤b ax x 的解集为]1,0[,则b a ,的值分别为变式训练2:若函数42212+-=x x y 的定义域、值域都是闭区间[n ,m ],则n m ,的值分别 为 . .2、已知函数32()6f x ax ax b =-+,问是否存实数,a b 使()f x 在[1,2]-上取得最大值3,最小值29-.若存在,求出,a b 的值,并指出函数的单调区间;若不存在,请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变式训练:函数b x a x x x x f +-+-=sin 2)4sin()sin (cos 22)(π)0(>a 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4-,求b a ,的值。

3、若b a ,都是正数,3++=b a ab ,求ab ,b a +的取值范围。

变式训练1:已知a ,b ,c ∈R ,a +b +c =0,a +bc -1=0,求a 的取值范围变式训练2:已知实数c b a ,,满足2=++c b a ,4=abc①求},,max{c b a 的最小值; ②求||||||c b a ++的最小值4、设1a ,d 为实数,首项为1a ,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满足56S S +15=0。

(Ⅰ)若5S =5,求6S 及1a ; (Ⅱ)求d 的取值范围。

5、已知椭圆=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离心率为,P 是椭圆上一点,且△PF 1F 2面积的最大值等于2. (Ⅰ)求椭圆的方程;(Ⅱ)过点M (0,2)作直线l 与直线MF 2垂直,试判断直线l 与椭圆的位置关系.(Ⅲ)直线y=2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从该点向椭圆所引的两条切线相互垂直?若存在,求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6、四棱锥ABCD P -,底面是以O 为中心的菱形,⊥PO 底面ABCD ,3,2π=∠=BAD AB ,M 为BC 上一点,且AP MP BM ⊥=,21.(1)求PO 的长;(2)求二面角C PM A --的正弦值。

7、甲、乙、丙三人分别独立解一道题,已知甲做对的概率为43,甲丙均做错的概率为121,乙丙两人都做对的概率为41. (1).求甲、乙、丙三人中至少有两人做对的概率. (2).求甲或乙或丙做对的概率.(3).若要达到解对的概率为99%.至少要甲这样的人多少个?变式训练1:若1111221092)1()1()1()2)(1(-++-+-+=-+x a x a x a a x x ,则++313(a a =+++-+21042211)1042()11a a a a【小结】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函数和方程是密切相关的对于函数)(x f y =,当0=y 时就化为不等式0)(=x f ,也可以把函数式)(x f y =看成二元方程0)(-=x f y ;(2)函数与不等式的相互转化,对函数)(x f y =,当0>y 时,就化为不等式0)(>x f , 借助于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可解决有关问题,而研究函数的性质也离不开不等式.(3)数列的通项与前n 项和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函数,用函数的观点去处理数列问题十分重要. (4)解析几何中的许多问题,需要通过解二元方程组才能解决.这都涉及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有关理论.⑸立体几何中有关线段、角、面积、体积的计算,经常需要运用列方程或建立函数表达式的方法加以解决,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后,立体几何与函数的关系更加密切.⑹函数nb ax x f )()(+=,*∈N n 与二项式定理密切相关,利用赋值法和待定系数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数形结合思想【思想概述】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将反映问题的抽象数量关系与直观图形结合起来,也即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通过“以形助数,以数解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它是数学的规律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1.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解决问题时,要遵循三个原则:(1)等价性原则.在数形结合时,代数性质和几何性质的转换必须是等价的,否则解题将会出现漏洞.有时,由于图形的局限性,不能完整的表现数的一般性,这时图形的性质只能是一种直观而浅显的说明,要注意其带来的负面效应.(2)双向性原则.既要进行几何直观分析,又要进行相应的代数抽象探求,仅对代数问题进行几何分析容易出错.(3)简单性原则.不要为了“数形结合”而数形结合.具体运用时,一要考虑是否可行和是否有利;二要选择好突破口,恰当设参、用参、建立关系,做好转化;三要挖掘隐含条件,准确界定参变量的取值范围,特别是运用函数图象时应设法选择动直线与定二次曲线.2.形的依据(1)初等函数图象(一次、二次、指数、对数、三角函数、双钩函数);(2)集合运算(数轴、韦恩图);(3)直线与曲线、曲线与曲线关系;(4)两点间的距离;(5)直线的斜率;(6)三(四)次函数的图象(S形、W或M形)极其导函数图象;(7)三角形的三边关系;(8)三角函数线、“米”字形;(9)线性规划(可行域与最优解);(10)向量加减运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3.数形结合思想解决的问题常有以下几种:(1)构建函数模型并结合其图象求参数的取值范围;(2)构建函数模型并结合其图象研究方程根的范围;(3)构建函数模型并结合其图象研究量与量之间的大小关系;(4)构建函数模型并结合其几何意义研究函数的最值问题和证明不等式;(5)构建立体几何模型研究代数问题;(6)构建解析几何中的斜率、截距、距离等模型研究最值问题;(7)构建方程模型,求根的个数;(8)研究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性质等.4.数形结合思想是解答高考数学试题的一种常用方法与技巧,特别是在解选择题、填空题时发挥着奇特功效,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以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画出函数图象,注意函数的定义域;(2)用图象法讨论方程(特别是含参数的方程)的解的个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首先要把方程两边的代数式看作是两个函数的表达式(有时可能先作适当调整,以便于作图),然后作出两个函数的图象,由图求解.5.在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需做到以下四点:(1)要彻底明白一些概念和运算的几何意义以及曲线的代数特征;(2)要恰当设参,合理用参,建立关系,做好转化;(3)要正确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以防重复和遗漏;(4)精心联想“数”与“形”,使一些较难解决的代数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代数化,以便于问题求解.例如:数形结合的途径(1)通过坐标系形题数解借助于建立直角坐标系、复平面可以将图形问题代数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