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百合花粉萌发培养基组分的优化

合集下载

淡黄花百合花粉活力及其测定方法比较

淡黄花百合花粉活力及其测定方法比较

淡黄花百合花粉活力及其测定方法比较作者:刘伟丁长春沐建华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第04期摘要:用I-KI法、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离体萌发法连续7 d对淡黄花百合(Lilium sulphureum Baker)的花粉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I-KI法、离体萌发法、TTC法测定的淡黄花百合花粉活力不完全相同。

I-KI法、离体萌发法所得花粉活力无显著差异。

I-KI 法、离体萌发法所得花粉活力无显著差异,由于I-KI法较离体萌发法简单、成本低、所需时间短,因此是快速测定淡黄花百合花粉活力的最佳方法。

开花第2至第4天花粉活力最高且无显著差异,这几天都可以进行杂交授粉,但从发育的角度考虑,以开花第2天授粉最佳。

关键词:淡黄花百合;花粉活力;离体萌发法;TTC法;I-KI法中图分类号: S682.2+65.03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4-0198-02收稿日期:2014-06-03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3Y582);文山学院重点学科资助项目(编号:09wsxk 02)。

作者简介:刘伟(1977—),男,湖南祁东人,硕士,讲师,从事植物学研究。

E-mail:liuwei00780@。

百合是世界五大切花之一,也是国内重要的高档花卉。

我国野生百合种质资源丰富,为培育百合新品种奠定了良好的种质资源基础[1]。

花粉是开展杂交育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材料,花粉活力大小对育种效果影响很大,授粉前对花粉活力进行检测至关重要[2]。

许多学者对不同植物的花粉活力测定方法进行研究,常用的方法包括染色法、萌发法[3-7]。

郝瑞娟等比较了亚洲百合、东方百合、麝香百合的部分栽培品种花粉活力的测定方法,认为染色法简单,萌发法准确,育种时应将二者结合使用[8]。

赵兴华等对百合花粉生活力测定、贮藏方法进行了研究[9]。

张福平等研究了影响百合花粉活力的化学因素[10]。

百合不同品种间花粉萌发活力检测分析

百合不同品种间花粉萌发活力检测分析

百合不同品种间花粉萌发活力检测分析于金平;王媛媛;张琪;王文和;冷平生;赵祥云【期刊名称】《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49)001【摘要】以不同类型百合的花粉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品种百合花粉萌发的特点以及不同类型百合花粉的萌发是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旨在为百合杂交育种中父本材料的选择以及授粉方法的改良提供依据.以百合5个类型共43个品种的花粉为材料,利用离体萌发法,探讨不同品种百合花粉萌发活力,筛选适用于大部分品种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在蔗糖100g?L-1、硼酸20mg?L-1、琼脂10g?L-1的固体培养基上可以较好地萌发.大多数百合品种都能在12h内达到最大萌发率,也有少数品种在24h还处于萌发状态.百合会因自身遗传特性导致萌发率不同,其中,TR类百合总体萌发活力最强,平均萌发率80.98%;LA类百合萌发率最低,平均为13.49%;OT类、A类和AT类萌发率居中,分别为49.06%,46.05%和50.06%.百合花粉管自身寿命也存在明显差异,在43个百合品种中,发现有18个品种在培养后期花粉萌发率明显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培养后期花粉管自身破裂所导致的.因此,在进行杂交育种的过程中,可根据育种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父本材料,其中,TR类百合是非常好的父本材料;其他萌发率低于50%的资源做父本时可加大授粉量、采取二次授粉或切割花柱等方式提高授粉成功率;本试验中花粉不能萌发的资源建议不做父本应用.【总页数】6页(P14-19)【作者】于金平;王媛媛;张琪;王文和;冷平生;赵祥云【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北京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2206;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北京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2206;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北京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2206;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北京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2206;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北京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2206;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北京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2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2.2.9【相关文献】1.不同授粉方式对亚洲百合与东方百合种间杂交结实的影响 [J], 雷家军;贺卫丽;赵艳2.不同授粉处理对百合花粉萌发生长及坐果率的影响 [J], 杨晓苓;杨利平;尚爱芹;刘凤栾3.马尾松花粉萌发性状和不同林分马尾松花粉生活力的初步研究 [J], 高爱新;秦国峰;欧阳彤;何玉友;王舟莲;范辉华4.崇左金花茶花粉萌发及在不同贮藏条件下活力变化的研究 [J], 周兴文;杨乐;黄肇宇;张凤兰;王辉5.台湾青枣不同品种花粉萌发和生活力测定 [J], 李颖岳;续九如;史良;李福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温度对风信子花粉萌发的影响

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温度对风信子花粉萌发的影响
佳液体培养基和最适温度 , 为风信子杂交育 种提供技术依据。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试 验 材 料 ,
3个 风 信 子 品 种 安娜 ・ 丽 ( n aMai) 奥 斯 塔 ( s — 玛 A n r 、 e Ot a r) 阿姆 斯 特 丹 ( m t d m) 花期 当天 开 放 花 朵 的花 粉 。 a和 A s ra 盛 e
具鳞茎草本植物 , 原产地 中海沿岸与亚洲小亚细亚一带 , 中国 无野生原种 。风信子叶基生 , 6片 , 1 4— 长 5~3 m; 5c 总状花 序 , l 4 m, 高 5— 5e 着生小花 l 3 0— O朵 , 小花 6瓣或重瓣 , 花色 有 白、 、 、 、 蓝 黄 粉 红等 , 芳香 。风信 子属秋植球根花卉 , 初夏休 眠 , 常花期为早 春 , 正 促成栽 培可 以使 花期提 前到元旦 和春 节, 因此适 于庭 园布置 、 盆栽 、 水养或切花 , 是国际花卉市场上
(. 1 金陵科技学院园艺学院 , 江苏南京 2 0 3 ; . 10 8 2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 与环境学 院, 江苏南京 20 3 ) 10 7
摘要 : 液体培养法对风信子 3个 品种 花粉萌发进行 培养基 和培养温度 试验 。结果 表 明, 宜 3个 品种花粉萌 用 适 发的液体培养基和温度分别为 : 安娜 ・ 玛丽 , 蔗糖 10g L+硼酸 2 / 氯化钙 3 g L 1 0 / 0mgL+ 0m / ,5℃ ; 阿姆斯 特丹 , 蔗糖
玻 片 上 , 上 盖玻 片 置 于 显 微 镜 下 观 察 花 粉 萌 发 情 况 。重 复 盖 2次 , 每个 重复 至少 观 察 2 0粒 花 粉 , 后 计 算 平 均 值 。以 花 0 然
风信子 ( y c tu no 为百 合科 风信 子属多 年生 H ai hs n o 慨)

花粉萌发试验方法

花粉萌发试验方法

花粉萌发试验方法1.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的测定:花粉培养采用固体培养基。

培养基组分为:1%琼脂、10%蔗糖、0.01%硼酸、0.03%硝酸钙,pH为6.5。

将花粉播种到培养基上后,在25℃、100%空气湿度、避光条件下培养6 h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的萌发和生长情况。

100ml:1 g琼脂,10 g蔗糖,0.01g硼酸,0.03g硝酸钙。

2.培养基的制备:在烧杯中加入100 mL蒸馏水,再加入1%琼脂,在酒精灯上加热,使之完全熔解,然后加入15%蔗糖,制成15%的糖液。

本实验加入了100 mg/L硼酸,以促进花粉的萌发。

2.测定花粉萌发率的培养基按蔗糖15%、硼酸15mg/L、琼脂0.5%制备,经高压灭菌后置冰箱内保存,使用时加热熔化为液体培养基待用。

花粉培养与萌发率测定时,用无菌滴管吸两滴液体培养基于载玻片的两处,用毛笔蘸花粉撒播于培养基上,将载玻片放人垫有湿滤纸的培养皿中,于室温下培养和镜检。

花粉播种后4小时镜检萌发情况,在10×10倍视野下计取3—5个视野的花粉萌发数和花粉总数,计算花粉萌发百分率[3‘5】。

以花粉管长度大于花粉粒直径的1/2为花粉萌发的标准,花粉数以3—5个视野的花粉粒总数超过100个为宜[3。

7】。

3.参照程中平等的方法,采用含10%蔗糖和0.8%琼脂的培养基。

注意:在熬制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其融化均匀,还可加入微量柱头渗出液、维生素等以形成花粉粒发芽的最适环境条件。

然后集中放在一个大的瓷盘中,用纱布覆盖后加盖,放于25℃的温箱内培养。

实验表明:花粉在播8 h后,发芽数不再有明硅增加。

在播后12 h在低倍显微镜下检查发芽情况,直至花粉粒发芽数不再增加为止,记载花粉发芽数,以明确不同仡粉的发芽速度和发芽进程。

花粉萌发培养基配方

花粉萌发培养基配方

花粉萌发培养基配方
花粉萌发是植物繁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花粉萌发培养基的配方则是保障花粉顺利萌发的关键。

以下是一款常用的花粉萌发培养基配方:
成分:
1. 葡萄糖:30 g/L
2. 硝酸铵:1 g/L
3. 磷酸二氢钾:0.5 g/L
4. 硫酸镁:0.5 g/L
5. 硫酸钾:0.5 g/L
6. 硫酸亚铁:0.01 g/L
7. 硼酸:0.01 g/L
8. 锰硫酸:0.01 g/L
9. 钼酸钠:0.01 g/L
10. 氯化钙:0.01 g/L
11. 活性炭:1 g/L
12. 茉莉酸:0.1 mg/L
13. 吲哚乙酸:1 mg/L
14. 维生素B1:0.1 mg/L
15. 维生素B6:0.1 mg/L
16. 维生素B12:0.1 mg/L
制备方法:
1. 将硝酸铵、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硫酸钾、硫酸亚铁、硼酸、锰硫酸、钼酸钠、氯化钙、茉莉酸、吲哚乙酸、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物质按照上述比例称量好,并加入蒸馏水中。

2. 用煮沸的水将葡萄糖加入其中,并在搅拌过程中慢慢加入培养基中。

3. 将活性炭加入培养基中,再将其加热至沸腾状态。

4. 将培养基过滤,并在冷却到室温后倒入培养皿中,备用。

此外,不同植物种类的花粉萌发培养基配方略有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月季花粉离体萌发液体培养基组分的优化

月季花粉离体萌发液体培养基组分的优化

月季花粉离体萌发液体培养基组分的优化
王岚岚;游捷;俞红强
【期刊名称】《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8(31)3
【摘要】以月季品种'Sorbet fruite'的花粉为材料,通过单因子试验比较了液体培养基中蔗糖及B、Ca、Mg、K对月季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利用
L25(56)的正交试验,比较了蔗糖、Ca(NO3)2·4H2O、H3BO3对月季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Ca(NO3)2·4H2O和蔗糖×H3BO3的交互作用对'Sorbet fruite'花粉萌发有极显著影响.适宜培养液为蔗糖20%+H3BO3(50~
100)mg/L+Ca(NO3)2·4H2O(100~200)mg/L.在适宜的培养液中加入30%的PEG-4000,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均有极显著增加.
【总页数】4页(P42-45)
【作者】王岚岚;游捷;俞红强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094;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094;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094【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8
【相关文献】
1.微型月季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组分的优化 [J], 宋杰;许凤;张露;李世峰;解玮佳;李树发;王继华;李绅崇
2.芍药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组分的优化 [J], 尚宏芹
3.烟草花粉离体萌发液体培养基的筛选和优化 [J], 牛永志;索文龙;马文广
4.响应面法优化金银忍冬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组分 [J], 刘雪莲
5.番茄花粉萌发液体培养基的筛选和组分优化 [J], 王富;李文丽;秦公伟;袁振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Fuzzy分析法在东方百合组培继代培养基优化中的应用

Fuzzy分析法在东方百合组培继代培养基优化中的应用
数 的一半 以上 , 中 3 其 6个 种 、5个 变种 为 我 国特 有 1
径 1  ̄1 m) 6 8c 。该试 验材料 从 荷兰 引进 , 验 室栽 实
培 繁殖 。
1 方 法 . 2
取低 温 处理 后 的百 合鳞 茎 , 除去外 层 有 损 伤 的
鳞 片 , 自来 水 冲洗干净 , 取 鳞 片 , 7 乙醇 浸 用 分 用 5 泡 3 后 , 0 1 升 汞溶 液 中浸 泡 5 8mi , 0S 在 . ~ n 用
Su u t r e i m fOre t lLi bc lu e M d u o in a l y
M A Lu , S u n -in ,I L n — u J NG upn LIHu-u DU h a gt J N i gy n ,I a Li- ig , i n j
( .C l g L f ce cs No twet 1 o l e f i eS in e , rh s A&F U ie st Y n l g, h a x 1 1 0 h n ; e o n v ri y, a g i n S a n i 2 0 ,C i a 7
2 olg f R su c n vr n n ,No t w s A&F U i est Y n l g,S a n i 1 1 0 C i a .C l e eo rea d En i me t e o o r et h n v ri y, a g i n h a x 2 0 , hn ) 7
西 北林 学 院 学报 2 1 , 5 3 : 4 8 00 2() 8 ̄ 6
J u n l fNo t we tF rsr ie st o r a rh s o e tyUnv ri o y
F zy分 析 法在 东方 百合 组 培继 代 培 养基 优 化 中 的应 用 uz

培养基配方开发和优化方法

培养基配方开发和优化方法

培养基配方开发和优化方法培养基配方开发和优化方法是微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培养基是用于培养和繁殖微生物或细胞的营养物质组合,对于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培养基配方开发和优化方法,以帮助研究者设计出适合不同研究对象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配方开发需要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性和需求进行考虑。

不同的微生物和细胞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其代谢途径和营养需求来确定培养基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和种类。

例如,一些微生物对碳源的需求较高,可以选择葡萄糖或琼脂糖作为碳源,而一些细胞则需要特定的氨基酸或维生素补充。

因此,了解研究对象的特性是培养基配方开发的第一步。

优化培养基的方法是通过调整培养基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浓度和比例,以提高微生物或细胞的生长和产物产量。

优化培养基的首要目标是满足研究对象的生长需求,同时最大程度地提高生物产物的产量。

一般来说,优化培养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可以通过响应面法进行培养基优化。

响应面法是一种统计实验设计方法,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实验来确定培养条件对生物生长和产物产量的影响。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建立生长和产量与培养条件之间的数学模型,并找到最佳的培养条件。

这种方法可以高效地优化培养基,提高生物产量。

可以通过逐步优化的方法来改善培养基。

逐步优化是指逐步调整培养基中的某个成分,观察其对生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优化。

例如,可以逐步增加某种营养成分的浓度,观察生物生长和产量的变化,然后根据结果进行调整。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易行,适用于初步优化培养基的情况。

还可以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培养基优化。

统计学方法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实验数据,找到生物生长和产量与培养条件之间的关系,并建立预测模型。

通过使用这些模型,可以预测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物生长和产量,并进一步优化培养基。

统计学方法可以较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是一种较为可靠的培养基优化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