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征文:每个人都要耕耘自己精神的一亩三分地[工作范文]

合集下载

两学一做主题征文

两学一做主题征文

两学一做主题征文篇一:两学一做征文沐浴在“两学一做”的春风里在这个春天,我逐字逐句通读了《中国共产党党章》,重温了自己在党庄严肃穆旗下庄严的入党誓词,认真学习了****关于改革健康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讲话社论,只觉得“字字句句闪金光,照得大家心里亮,工作学习有方向”。

在学习中,我无尽深深感受到我们党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先进性,以及她的坚强、有力、优秀与伟大。

内心激情澎湃,我深深感受到了重大一名党员的光荣使命和作为紧迫的责任感。

党xx开展的“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教育的重要实践,是积极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

当下,一些党员特别是部分青年党员精神萎靡意志这部分消沉、曾经理清清新的加以解决信念日益变得模糊和庸俗化,全面深入具体、有章有法的党风廉政活动,来得正当其时,正中改革派积弊和危险的肯綮。

对每一个曾经怀抱马克思主义者崇高理想和情怀初心的党员来说,这是滋补助长、醇厚及时的清风春雨,是警醒启发、振聋发聩的清心洪钟。

事业成功,认识先行,观念须正。

为了党和人民事业的成功,需要全体共产党员从思想角度纯洁的角度,以从严治党建党的紧迫性,先扣好“信党”和“信念”的第一粒扣子。

这样接下来无论是个人的成就,还是兴党兴国,才能是顺理成章。

自觉主动落实“两学一做”,本着实事求是的严肃心态,全面正确地了解掌握党的光辉历史、纲领章程、路线方针,切实体会和认识反对党的先进性和奋斗宗旨,可以水到渠成地去除那些基于无知和道听途说的误判和偏见,自然而然地增进对党的真挚感情,从而进一步提升在党积极主动信党王勉的自信自觉,以及为党护党的生活态度决心。

坚决落实好“两学一做”,我们就在这场浩荡庄严的政治学习社交活动中,犹如照镜子、正衣冠,扣好了“信党”和“信念”的第一粒扣子。

落实“两学一做”,要避免“识不足”导致的“不信”。

两学一做主题征文:我心中的“两学一做”

两学一做主题征文:我心中的“两学一做”

两学一做主题征文:我心中的“两学一做”两学一做主题征文:我心中的“两学一做”回想起入党宣誓时的高亢与热血,回想起工作第一天的兴奋与激动,走过的每一步都留下了青春的痕迹。

白天上班前,看着镜子里胸前别着的行徽工牌,晚上静思时抚摸着党章上金色的党徽,“两学一做”,在我心中有着不一样的思考。

“两学一做”是一种沉淀。

我们农商银行扎根基层,服务百姓,大部分网点远离城市的繁华与喧嚣。

我们经营着资金业务,面临着风险与诱惑的左右。

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稳得住心神,静心沉淀。

学习党章党规,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内容的过程就是一种沉淀的过程。

通过学习沉淀出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通过学习沉淀出更加深刻的党性觉悟,通过学习沉淀出更加严谨的工作作风。

“两学一做”是一种鞭策。

“两学一做”学与做的过程就是一种对自我的鞭策。

用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用更加严明的纪律警示自己,联系自己思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

通过学习,通过对照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的有关要求,查摆自己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查摆自己与合格党员、优秀员工之间的差距。

鞭策自己每天多努力一点,多进步一点,多向“优秀、合格”靠近一点。

“两学一做”是一种激励。

一切向党章看齐,一切从党章出发。

看着胸前的“农信社标”,抚摸着手中的党章读本,感受着农信的发展壮大。

不忘初心,积极工作,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

激励着自己多学、多做、多干。

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实践操作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时刻保持与农商银行共成长。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

学好党章党规,学好总书记系列讲话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做到务实、正行。

坚持知行合一,以知促行,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的合格党员,做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优秀员工。

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牢记党规党纪,牢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牢记服务三农的工作使命。

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_初三作文精选

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_初三作文精选

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_初三作文精选“一亩三分地”,是种田人用来形容自己的田地的一种说法。

意思是自己只有一亩三分地,以此为生计。

这个词,也常常被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局限性,或者是一个人生活的固定状态。

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但是我们不能总是困守在这片土地上,而是要努力走出去,开拓新的天地。

小时候,我的“一亩三分地”是我家附近的小巷子。

每当放学放假,我总是和一群同学在小巷子里玩耍。

那里,是我们的天地,我们可以尽情挥洒着无尽的童年活力,畅快地玩耍。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意识到,只是局限在这片小巷子里是不够的。

我开始渴望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渴望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初三那年,我参加了一次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活动。

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和陌生的人相处,参与陌生的活动。

来到夏令营的第一天,我感到无比的兴奋,也充满了些许的不安和紧张。

在夏令营的活动中,我结识了一些新朋友,参与了一些新的任务,还学到了一些新知识。

这些在小巷子里是无法得到的,我开始意识到,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和思维方式。

我认识到,世界是如此的广袤,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多姿多彩,我们不应该将自己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

从那以后,我开始更加积极地参与学校里的各种活动。

我参加了学校的篮球队,还参加了学校的摄影社团。

通过这些活动,我结识了更多的朋友,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在和不同的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体会到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但也都可以走出去,变得更加开阔。

这种体验使我更加积极地去面对新的挑战,去尝试新的事物。

如今,我已经高中毕业,即将进入大学。

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我知道,未来的道路上还有很多的未知和困难,但是我愿意不断去探索,不断去尝试。

我希望,能够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这是一种勇敢的选择,也是一种坚定的信念。

原来,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需要我们拥有勇气、自信和坚定的信念。

耕种自己的土地作文(通用20篇)

耕种自己的土地作文(通用20篇)

耕种自己的土地作文(通用20篇)耕种自己的土地作文(通用2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耕种自己的土地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耕种自己的土地作文篇1每个人,对社会,对自己,都有一份逃不脱的责任。

它是义务,你不能逃避;同时它也是你的工作,让你从中得到利益。

耕种自己的土地,必须一心一意。

唐朝宰相韩愈因直言上谏,被贬潮州,但他以国事为己任,以民为本,即使身在潮州那样的蛮荒之地,仍然努力工作。

他废除了南隅贩卖奴隶的恶俗,赶走了为祸一方的巨鳄……在人生的逆境中,他毫无怨言,不嫌官位卑微,不求功劳显赫,只求奉献于民,只愿无愧于心。

韩愈,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都能履行自己的职责,耕种好自己的土地,所以他为当时的人民所爱戴,更为后世的人们所敬仰。

耕种好自己的土地,不要时刻觊觎别人的园圃。

李斯,秦朝名相,对秦统一六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李斯对秦始皇可谓忠心耿耿,秦始皇待李斯也还不错,没有如前朝的勾践和后来的赵匡胤那样做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缺德事。

然而赢政死了之后,李斯在赵高的诱惑下利令智昏——不再满足于自己的土地,开始觊觎别人的田园。

这种行为没有给他带来丝毫的益处。

其实李斯并不愚蠢,只是权力这东西,一旦滥用便容易上瘾,无法收手,故而他一步步滑向了灾难的深渊,最终被腰斩于市。

耕种自己的土地,是每个人不可逃避的责任。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读书人的气节固然重要,但也犯不着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一气之下走为上计。

天下之大,受到委屈的难道单单是他陶渊明一人?可他最终选择了离开官场归隐田园。

的确,他因此咸了诗坛大家,但为了个人一时的荣辱,抛下了读书人对社会的责任,他的满腹诗书本来可以用来兼济天下苍生,唤醒人们沉睡的责任感,而不是浪费在“种豆” “采菊”和写几首不痛不痒的田园诗上。

一亩三分地做好自己 [做好自己一亩三分地]

一亩三分地做好自己 [做好自己一亩三分地]

一亩三分地做好自己[做好自己一亩三分地]一亩三分地是比喻微不足道,地盘很小的意思。

也是自嘲自己生活圈子小或者自己权利有限,也有人用只管自己一亩三分地来指责他人的自私自利和狭隘封闭。

其实一亩三分地寓意非常深刻。

现代很多人把一亩三分地当做是与自己生活工作相关的事情,就是自己的职责和责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曾在不同场合强调说企业家的第一件事,依然是要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种好了,同时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一亩三分地也有着指导示范的作用。

三皇之首伏羲氏是种好一亩三分地的倡导者,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一亩三分地。

后来黄帝、唐尧、夏禹等纷纷效法,到周武王,已作为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规定文武百官都得亲耕一亩三分地。

1644年建立清王朝之后,为了解农时,熟悉节令,清皇帝便在中南海划出了一块土地叫演耕田,并明令这块地不得该做他用。

皇帝每年在惊蛰时节乘龙辇率皇后前去亲耕,后来世代沿袭。

当时皇帝亲耕的这块地恰好也是一亩三分,人们推而广之,便称其个人利益或个人工作(势力)范围为一亩三分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都要亲耕这一亩三分地,这是与生俱来的责任。

不同的是随着时间推移、经验积累、能力提升,角色转变,这一亩三分地是在变化着。

当学生时的一亩三分地是学好知识,当农民的一亩三分地是种好庄稼,做职员的一亩三分地是履行自己的职责,当工人的一亩三分地是立足本岗安全生产,厂长的一亩三分地是管理好一个企业,县长的一亩三分地是管好一个县。

等等,不一而云。

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不论你工作在什么岗位,不论你充当什么角色,每个人都应该尽心耕耘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除虫拔草,施肥灌溉,或使其春华秋实,硕果累累;或使其五彩缤纷,花簇锦攒;或使其绿意盎然,四季如春。

这就是管理,只有精细的管理,才会有收获。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只有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你才会走向成功。

可惜有的人埋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太小,难以施展拳脚,不能实现抱负,对现在的一亩三分地不肖一顾;一山望着那山高,总是嫌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贫瘠,羡慕别人的一亩三分地比自己的肥沃;手高眼低,对自己经营的一亩三分地荒芜视而不见,对别人的一亩三分地却指指点点。

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坐井观天很多牢骚满腹的人,其实是不知道自己是井底青蛙的命,却要学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自然是看什么都不顺。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井中,这口井是自己的因缘、能力半径,超出这个范围,就会受他人摆布了,比如只有科长的因缘与能力,却要坐局长的位置,这要么是幻想,要么反而没有能力承受。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如果能够知时守位,思想也不超外攀缘,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认真管好,把日子过滋润起来,就是活神仙。

但我们从不这样想,我们渺如尘埃,却要天下大事事事关心;无德无能,却要矫正他人三观。

这是自取烦恼啊!记住啊,做梦吃饭不充饥,哑吧做梦没发提,竹影扫尘灰不去,纸糊的马儿不骑。

不做东郭先生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就是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原则,不能做和稀泥的老好好,老好好是善恶不分的糊涂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诚实老实的人就找诚实老实的人交流,相同爱好者就找相同爱好者切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样才能相处融洽、沟通愉快。

对与自己习性相反者敬而远之!千万不能怜悯蛇一样的恶人,更不能落入中山狼的圈套。

不是佛,拯救不了迷途的羔羊;不是大救星,解放不了劳苦大众。

但可以相尚以道,没有勾心斗角利益纷争,交几个同道知音,切磋琢磨,一生无憾矣。

唐僧肉是什么?《西游记》大家都知道,人人都想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

对应现实,唐僧肉是什么?是你我小民的财产与身家性命!钱财谁不想要?命不值钱,但器官可以移植。

如果经不住诱惑,就会被妖怪捉去掏心挖肺。

生在当下,要一生圆满,所经历的坎坷比九九八十一难精彩,游戏、彩票、股市、赌场都是张着血盆大口的妖怪,不信你试试!各种诈骗与集资传销防不胜防,如果让二师兄(欲望)当家作主,死都找不着北。

骗死人不偿命,大大小小的妖怪兴风作浪,牛鬼蛇神张牙舞爪各显神通,我们没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降妖捉怪的本事,但时时处处必须把自己限制在孙悟空(理智)画的金刚圈内,不贪婪、不逞能、遵守王法、循从天理,听从内心,虽有千难险阻,可以通达无碍。

一亩三分地作文

一亩三分地作文

一亩三分地作文
《我的一亩三分地》
从小我就有那么一块“一亩三分地”,其实啊,就是奶奶家的院子。

那院子可太有意思了。

院子的一角,有一棵歪脖子大枣树。

每到夏天,那满树的红枣就像一个个小红灯笼似的,特别诱人。

我呀,就经常爬到树上去,找个舒服的树杈一坐,悠闲得很呢。

伸手去摘那离我最近的红枣,塞进嘴里,甜甜的滋味瞬间在嘴里散开。

有时候摘得太起劲了,还会不小心把旁边的树枝给弄断,“咔吧”一声脆响,惊得院子里的小鸡四处逃窜。

我呢,就在树上嘿嘿地笑。

院子中间还有一小块菜地,奶奶在那里面种了各种各样的菜。

我经常会跟着奶奶一起摆弄那些菜,帮着拔草、浇水。

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刚长出来的小黄瓜,觉得特别可爱,就想把它摘下来。

奶奶看到了,哭笑不得地说:“那小黄瓜还没长大呢,摘下来可就可惜了。

”我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从那以后就知道要等蔬菜们都成熟了才能去采摘。

在院子的角落里,还有一个小小的鸡窝,里面养着几只老母鸡。

我总会拿着一些小米去喂它们,看着它们争抢食物的样子,真是有趣极了。

有一次,
一只母鸡下了蛋,“咯咯哒”地叫个不停,我兴奋地跑去捡鸡蛋,结果不小心踩到了鸡屎,那感觉,哎呀,别提多糟糕了。

这就是我的那亩三分地,承载着我无数的欢乐和回忆。

虽然没有外面的世界那么大,但对我来说,这里就是最温暖最有趣的地方。

它陪伴着我长大,是我心中永远的宝贝角落。

不管我走多远,都会时常想起奶奶家的这个院子,想起那棵大枣树,那片菜地,还有那群可爱的小鸡。

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_初三作文精选

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_初三作文精选

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_初三作文精选一亩三分地,原本指的是农田的面积,引申开来,也可以代表一个人独立的生存空间。

在网络上,更多的人把这个词用在了求职和升学的语境里。

很多初三的学生就开始为了高中的选择和未来的发展拼搏着,他们也面临着选择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问题。

而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更是一个更加宏大的主题。

我的一亩三分地,是指我所面对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空间,也可以理解为我的舒适区。

在这片领地里,我感到安全、舒适、自在。

在这里,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一切,仿佛整个世界都围绕着我转动。

有一天,终究是要离开这里的,也许是为了更广阔的天地,也许是为了更高的高度。

何况,这里毕竟只是我生活中的一小片,而整个世界呢,才是我的真正的一亩三分地。

初三的学习生活紧张而有序。

有考试,有作业,还有诸多辅导班和兴趣班。

一切仿佛都是为了高考做准备。

在这个时间节点上,除了发挥自己在各科目上的特长,为考前总复习做准备,还需要思考自己的未来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高中和将来的出路。

这是每一个初三生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他们首先要走出的一亩三分地。

为了这样一个目标,许多学生会格外努力,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也有一些学生选择奋发向前,拼尽全力,报名参加各种考试,争取通过各种渠道去更理想的学校。

不过,高考并不是终点,高中也不是终点。

未来的道路很长,还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意味着敢于冒险,敢于挑战自己,敢于进取,踏上更宽广的道路。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但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触摸到自己的梦想,走向成功。

在未来的学业之路上,我希望自己能够走得更远一些,看到更美好的风景。

也许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遇到一些困难,甚至是挫折。

但是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不畏惧困难,奋勇向前,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所以,即使离开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我也不会害怕,我会更加坚定地朝着我的目标前进,争取属于自己更广阔的天空。

在未来的职场生涯中,我也希望自己能够积极进取,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学一做征文:每个人都要耕耘自己精神的
一亩三分地
习总书记七一讲话读后感
习总书记七一讲话中的十个“不忘初心”在朋友圈里疯转。

我在想,我的“初心”是什么?
选择法律专业,纯属偶然。

我数学不好,怕学它,选专业上一个标准,不学数字,不考数学。

能满足它的就二个专业,中文和法律,我喜欢作文,就想着学中文吧!偏在报纸上看了一则新闻,讲的是申冤无门的事,心下就有了个念头,我不能让这种事情再发生,这就报了法律。

二年级时在桥口法院民庭实习三个月,带我的老师年近50,温和坚韧。

有次到乡下去送达,长途车转长途车,然后就在乡间路上走,骄阳似火,我跟着她,她也不知道还有多远。

正心里绝望着来了一辆拖拉机经过,到了村里已是晚上就在村长家住下。

我和她睡一张床,半夜里屋顶上耗子乱窜,我就眼朝上盯着熬到天亮。

这次的实习让我对法院民庭的工作心下有了恐惧。

永远办不完的案子,永远做不完的笔录和调查,永远开不完的庭,永远写不完的文书。

老师只是淡淡地说习惯了就好。

她从不对当事人不耐烦,从不抱怨工作压力大,从不和同事说闲话,总是安安静静地埋在案子里,也
不记得她还跟我说过些什么,反正我能感觉,能遇到她,是当事人的幸运。

我到xx法院报到的天就被分配到民庭。

我被吓得一个晚上没能睡觉,想起桥口法院三个月的实习,想起我老师年复一年没有止境的辛苦,想起一件一件挑战你智力、耐心和承受力的案件,绝望像潮水一样把我淹没,开始工作时两眼一抹黑,案子的当事人来了我也不知该说什么问什么。

当时院里团总支书记李小波就给我列了一张表,告诉我几类基本案件必须理清的法律关系以及围绕着当事人诉请和对应的法律关系,哪些问题是要问原告的,哪些是要问被告的,让我豁然有了方向。

在当书记员的那些年里,我跟着十几个审判员开过庭,有时一天能开四个庭。

在没有电扇的盛夏和没有取暖的严冬,我在每一位老师不同的风格中感受着当事人的感受和评价,感受着不同的法官给当事人对法律的信仰带来的或坚定或毁灭的冲击。

这在我成为一名助理法官开始独立办案时,一个念头深植于心的基础:我要让每一个遇到我的当事人成为他们的幸运。

再到后来我发现,法官生涯带给我的幸运远远超过我的预期。

我的当事人对我说:我因为生了女儿在婆家总是抬不起头来,我看到了你,才知道做女人也可以行,从今以后我不会为自己为女儿自卑了;一个人大代表,研究院的院长听我跟她讲解案件后,逢人就说她对法律的信仰就是从我这里建立的。

我听了太多人跟我说如果没
有你,我就怎么怎么样了……我要是能早点遇到你,也不至于怎样怎样。

他们都是我的贵人。

他们在告诉我,这是一个能够给我带来福报的职业,而我对它的付出却只是依照我本心去做了些这个职业要求我做而我也做得乐在其中的事情。

同事们笑我是工作狂,没有娱乐,没有休息,只有工作。

他们不知道的是工作给了我极大的乐趣和获得感。

在不经意的时候,还给我带来了一系列的副产品:xx区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十大维权女法官,湖北省中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然后到法院常务副院长。

所谓“不忘初心”就是对当初理想信念的坚持和坚守。

我想总书记的“不忘初心”之所以引起广泛的共鸣,似乎也是因为初心虽难忘,坚守却不易。

XX年,我告别了未想过会离开的法官生涯。

我已经很难回想起那是一种什么心境,我几乎消灭了所有与法院有关的记忆:书、送人;制服,送人;证书、资料、稿件统统粉碎掉,以一种决绝的姿态和过往做了切割,唯一留下的是一对天平的徽章。

在司法改革的前夜,我终于没有坚守住,开始了我的胜利大逃亡,这时距我进法院已有26个年头。

26年的职业生涯,教我懂得只有热爱人的人才能审判人,但这个制度带给当事人的却不仅仅是幸运,而法官的任务就是权衡各种因素以最恰当的方式给每个人应得的那一份。

这个时候,我当副院长已经12年了。

12年的领导职位,也教我知道嫉恶如仇的结果是断了某些人的财路,他们也是要跟你玩
命的。

前者考验我的是技术和智慧,后者考验我的是勇气和个人品行的完善,毕竟对手帮助我们成长。

但当我渐行渐远,环顾四周,却发现这竟是我一个人的战争。

所有的疲惫和绝望一同袭来,所有的沮丧也如期而至;两年前,我刚分管执行局时,一法官跟我谈心,坚决要求调走。

我说:给我两年时间,看看能不能有改变?两年了,最后改变的是我,我开始怀疑我的能力以及我对这份事业的执着。

我选择了放弃,我自嘲着解释为:初心没有忘,一时失守而已!
习总书记十个不忘初心,我理解就是在提醒我们如何坚持自己最初的理想和信念。

在司法局,这个我开始也没有搞清楚它是干什么的有什么价值的单位,给了我新的目标和方向。

局里老同志的奉献和勤勉年轻人的创意和热情重新激发了我的活力。

我原以为,除了审判,没有什么是我的擅长的。

但同事们的鼓励和期望,让我们不断地有新的想法去开拓去推动去争取工作并有新的发展,并且有能力从工作中崭取快乐。

我们调解矛盾,化解危机,把法律信仰的种子通过法律大讲堂和法治阵地传遍xx;我们巧借资源引进组织,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平安治理。

法治创建;我们夯实基础,锻炼队伍,在全省基层基础建设中荣立集体二等功;我们扶老济弱,倾情投入,法律援助工作受到司法部领导的高度评价……正当我非常享受我的工作并津津投入其中的时候,接到了法院要
我归队的通知。

周围的朋友同事都在表达祝贺,只有我知道,我有何德何能,能够带领大家满足公众通过法律实现一般正义的渴望并且坚定他们通过法院实现具体正义的信心?只有我知道,任何的升职对我来说都是副产品,只有我知道,任何升职对于我来说都是“种地”的副产品——精神是一种园地,我们每个人都要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有我知道,这一份责任决定了今后的路对我来说就是一场朝圣之旅。

法官是圣人,法律是圣经,法院是圣地。

不忘初心,它的出发点是正念,终止处是心灵。

它开始于善意,终结于天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