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繁殖发育与特性讲解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完全变态
蛹
学以致用
4、我们常看到的丑陋的“毛毛虫”和美丽的蝴蝶是同一种生物,只不过它们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罢了。 (1)“毛毛虫”处于发育的_____时期,“蝴蝶”处于发育的_____时期。 (2)你觉得“蝴蝶”的一生对人类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试举例说明。
幼虫
成虫
学以致用
在蝴蝶的一生中,幼虫为毛毛虫,危害植物;蝴蝶为成虫,帮助植物传粉,是有益的。
有3对足,两对翅,体被白色鳞毛。
不取食,几乎不能飞行。雌雄交尾后,雄蛾死亡,雌蛾产卵后也死亡
蛹
体表光滑,体形成椭圆柱状。
不食不动,羽化成蛾,破茧而出。
家蚕的幼虫、成虫和蛹的形态、生活习性特点
预 习 提 纲
说出什么是完全变态发育? 简单描述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家蚕是通过哪种生殖方式繁殖后代的?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还有哪些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与家蚕的相似?请举例说明。
当堂训练
A
1、以下表示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顺序最正确的是( ) A.受精卵→幼虫→蛹→蚕蛾 B.受精卵→幼虫→蛹→雌蛾 C. 受精卵→幼虫→蛹→雄蛾 D.受精卵→幼虫→蚕蛾
当堂训练
2、 成语“作茧自缚”述说家蚕正处于的时期是( ) 卵期 B.蛹期C.幼虫期 D.成虫期 3、图中苍蝇发育方 式称为 发 育,C为 期。
第三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预 习 提 纲
家蚕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添加标题
家蚕的幼虫、成虫和蛹的形态有什么特点?生活习性有什么不同?列表比较。
添加标题
说出什么是完全变态发育?
添加标题
简单描述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添加标题
家蚕是通过哪种生殖方式繁殖后代的?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初中生物昆虫的繁殖特点与交配行为

了解昆虫的繁殖与 交配行为有助于深 入探究遗传信息的 传递机制,为生物 多样性的保护和利 用提供科学依据。
物种的延续与进化
昆虫繁殖特点: 快速繁殖,数量 庞大,为物种的 延续提供保障。
交配行为:确保 遗传物质交换, 促进基因多样性, 有助于物种的进 化。
生物学意义:昆 虫的繁殖与交配 行为对于维护生 态平衡和促进生 物多样性具有重 要作用。
昆虫的繁殖与交配行为在农业、林 业等领域中也有着重要的生态平衡 作用,如促进植物授粉、控制害虫 等。
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对农业生产的贡 献:昆虫繁殖和 交配行为有助于 维持生态平衡, 促进植物生长和 农业生产。
对生物多样性的 影响:昆虫繁殖 和交配行为是生 物多样性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维 持生态系统的稳 定和平衡具有重 要作用。
繁殖后代:昆虫的交配行为是繁殖 后代的重要环节,有助于物种的延 续。
交配行为的意义
基因交流:昆虫的交配行为有助于 基因交流,促进种群进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遗传多样性:昆虫的交配行为可以 产生遗传多样性,有助于适应环境 变化。
自然选择:昆虫的交配行为有助于 自然选择,使适应环境的个体得以 生存和繁衍。
对人类健康的威 胁:某些昆虫繁 殖和交配行为可 能传播疾病,对 人类健康造成威 胁。
对工业生产的影 响:某些昆虫的 分泌液可以用于 制作生物材料、 化妆品等,对工 业生产具有重要 意义。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有些昆虫的卵在母体内受精,孵化后成为下一代的雌虫,这种繁殖方式称为卵胎生。
有些昆虫的雌虫直接将受精卵产在土里、叶面或树皮上,待孵化后成为幼虫,这种繁殖方式 称为卵生。
有些昆虫的雌虫与雄虫交配后,雌虫将精子贮存在体内,待卵受精,这种繁殖方式称为交配 产卵。
昆虫繁殖发育与特性

昆虫繁殖发育与特性1、名词解释孤雌生殖:是指卵不经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变态:昆虫从卵到成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中,不仅随着虫体的长大而发生着量的变化,而且在外部形态、内部器官和生活习性等方面也发生着周期性的质的改变孵化:胚胎发育在卵内完成后,幼虫或若虫破卵壳而出的过程羽化:不完全变态昆虫的末龄若虫和完全变态昆虫的蛹,蜕去最后一次皮变为成虫的过程性二型:有些昆虫雌、雄个体除第一性征外,在形态(如个体大小、体型、颜色等)上还有其他差异,称为第二性征。
这种现象称为雌雄二型性或性二型。
多型现象:有些昆虫在同一个种群中,除了雌雄二型外,在同一性别中还有不同的类型世代:昆虫自卵或幼体产下到成虫性成熟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史年生活史:昆虫由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截止越冬结束止的发育过程越冬代:越冬后出现的虫态趋性:指昆虫对外界刺激(如光、温、湿、化学物质等)所产生的一种强迫性定向活动。
休眠:由不良的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生长发育暂时停止现象,当不良环境消除时即可恢复生长发育。
滞育:昆虫等节肢动物的生活史中出现的生长发育或生殖暂时中止的生理现象。
拟态:是昆虫模拟另一种生物或模拟环境中的其他物体从而获得好处的现象。
世代重叠:一年发生多代的昆虫,往往因发生期参差不齐,成虫羽化期和产卵时间长,而造成上下世代间界限不清,前后几代混合发生、不同虫态相互并存的现象2、昆虫的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有什么不同点,不完全变态: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成虫特征随若虫生长发育而逐渐显现,因此成虫和若虫的形态差异不大,只是翅和性器官发育程度有差别,翅以翅芽的形式在体外发育。
完全变态: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幼虫在形态上与成虫差异较大,因此必须经过一个蛹的阶段来完成形态的转变过程,幼虫与成虫的生活习性也不同。
3、怎样计算虫龄和世代,虫龄为蜕皮次数加1;世代:由第一代卵发育的幼虫、成虫,称为第一代幼虫、成虫,其产的卵则称为第二代卵。
《昆虫的繁殖方式》课件

孤雌生殖方式是昆虫的一种特殊繁殖方式,与两性生殖方式 相对。
孤雌生殖方式的种类
无性生殖
雌虫通过产卵能进行生殖,不 需要成虫阶段。
周期性孤雌生殖
雌虫在一定周期内进行孤雌生殖, 而在其他时间进行两性生殖。
孤雌生殖方式的特征
无性生殖
后代与母本基因完全相同,不存 在基因重组。
卵生繁殖方式的种类
单性生殖
昆虫只通过雌性个体产卵来繁殖 后代,不需要雄性个体参与。
两性生殖
昆虫通过雌雄交配后产卵来繁殖 后代,需要雄性个体参与。
卵生繁殖方式的特征
产卵方式多样
昆虫的产卵方式多种多样 ,包括产在植物叶片、枝 条、土壤等不同介质上。
卵的形态各异
昆虫的卵形态各异,大小 、颜色、形状等都有所不 同,可以适应不同的生存 环境。
变态两类。
完全变态是指幼虫在发育过程中 会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
阶段,如蝴蝶、蜜蜂等昆虫。
不完全变态是指幼虫在发育过程 中只经历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
段,如蝗虫、蟑螂等昆虫。
幼生繁殖方式的特征
01
幼生繁殖方式的特征主 要包括幼虫的发育过程 、成虫的特征和生殖方 式等。
02
在幼虫的发育过程中, 昆虫会经历多次蜕皮, 逐渐长大并发育成熟。
03
成虫的特征因种类而异 ,但通常都具有繁殖能 力,能够产卵或产仔。
04
幼生繁殖方式的生殖方 式可以是单性生殖或两 性生殖,具体取决于昆 虫的种类。
幼生繁殖方式的优缺点
幼生繁殖方式的优点主要包括繁殖能力 强、适应能力强和进化程度高等。
然而,幼生繁殖方式也存在一些缺点, 如发育时间长、容易受到天敌的攻击和 食物来源受限等。
03 昆虫的幼生繁殖方式
昆虫的繁殖方式与繁殖习性

昆虫的繁殖方式与繁殖习性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类群之一,具有极其多样的繁殖方式和习性。
在昆虫界中,各种不同的繁殖策略使得它们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并繁衍后代。
本文将针对昆虫的繁殖方式和繁殖习性进行探讨。
1. 性别决定性繁殖性别决定性繁殖是昆虫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繁殖方式。
昆虫个体可以分为雄性和雌性两种。
雌性昆虫通过内部受精的方式产卵,然后将卵埋藏于适宜的地方,如土壤、枝叶或其他昆虫的体内。
而雄性昆虫则通过交配来将精子传递给雌性昆虫,以促使卵的受精。
这种性别决定性繁殖方式广泛存在于昆虫界中的各个目和科。
2. 孤雌生殖孤雌生殖是一种仅由雌性个体参与的繁殖方式,也被称为无性生殖。
在这种方式下,雌性昆虫通过一系列的内部或外部生殖器官发育出与自身基因完全一致的幼虫。
这种繁殖方式在一些昆虫中非常常见,如蚂蚁、蜜蜂等社会性昆虫,雌性个体在没有雄性个体的情况下,仍能产卵并繁殖后代,从而保证种群的延续。
3.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昆虫个体能够通过自身或者其他个体的无性方式产生新的后代。
这种繁殖方式具有高效的特点,能够快速增加种群数量。
常见的无性繁殖方式包括分裂、孢子萌发、萌芽等。
例如,一些昆虫通过体节的分裂来产生新的个体,这些个体之间互相不进行交配,但它们会繁殖出与自身基因一致的后代。
4. 社会性昆虫的繁殖方式在昆虫界中,部分昆虫形成了高度复杂的社会性组织,如蚂蚁、蜜蜂和白蚁等。
这些社会性昆虫的繁殖方式与其他昆虫略有不同。
通常情况下,一只蛋后期的雌性昆虫成为“女王”,负责在整个种群中产卵和繁殖后代。
而其他雌性个体则被限制在无性或有限性生殖,只负责照顾和服务于女王和王室子嗣,维持整个社会性群体的稳定。
除了繁殖方式的差异,昆虫的繁殖习性也各不相同。
有些昆虫会选择特定的季节和特定的环境条件来进行繁殖,以增加后代的存活率。
另外,一些昆虫还会表现出进化上的适应性,如迁徙、筑巢和进食等行为,以确保种群的繁衍。
总结起来,昆虫的繁殖方式与繁殖习性多种多样,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和物种适应性密切相关。
昆虫的生殖系统与繁殖行为

昆虫的生殖系统与繁殖行为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其繁殖能力也是非常强大的。
昆虫的繁殖主要通过其特殊的生殖系统和独特的繁殖行为来完成。
本文将详细介绍昆虫的生殖系统结构和繁殖行为的相关知识。
一、昆虫的生殖系统结构昆虫的生殖系统主要由雄性生殖器和雌性生殖器组成。
1. 雄性生殖器:昆虫雄性生殖器包括睾丸、输精管、贮精囊和交配器。
睾丸是产生精子的器官,精子经输精管运输到贮精囊。
贮精囊是储存和维持精子活力的结构,也是交配时输送精子的通道。
交配器位于雄性生殖器的末端,用于插入雌性生殖道并传递精子。
2. 雌性生殖器:昆虫雌性生殖器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卵巢是产生卵子的器官,卵子通过输卵管进入子宫。
子宫是储存和滋养卵子的结构,同时也是受精卵和胚胎的发育场所。
阴道是雌性生殖器的末端,用于接受雄性的交配器。
二、昆虫的繁殖行为昆虫的繁殖行为多种多样,每个物种都有其特定的繁殖方式和策略。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昆虫繁殖行为。
1. 交配行为:昆虫的交配方式多种多样。
有些昆虫在同一物种中雌雄性别明确,需要进行交配才能繁殖后代。
而有些昆虫则是通过孤雌生殖来繁衍后代,雌虫只需要自我受精就能产卵。
交配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将雄虫的精子传递给雌虫,以实现受精和繁殖的目的。
2. 产卵行为:昆虫的产卵行为也存在巨大的多样性。
有些昆虫选择将卵产在适宜的营养物质上,以提供给刚孵化出的幼虫食用。
其他一些昆虫则选择将卵产在植物的叶片或根部,以防止被捕食者发现和破坏。
产卵行为的差异往往与昆虫种类、生活习性和环境需求等因素有关。
3. 繁殖策略:昆虫的繁殖策略可以分为两类:K型和r型。
K型繁殖策略代表了那些生长速度缓慢、繁殖次数较少但每次繁殖都能产生大量后代的昆虫。
r型繁殖策略代表了那些生长速度快、每次繁殖都能产生少量后代但繁殖次数较多的昆虫。
繁殖策略的选择取决于环境条件和物种的生活史特征。
总结:昆虫的生殖系统和繁殖行为是其独特的生物学特点之一。
(植物保护课件)第二节昆虫的繁殖、发育与习性

一 昆虫的繁殖方式 二 昆虫的个体发育
(一) 两性生殖
通过两性交配后,精子和卵子结合, 产出受精卵,发育出新个体。是昆虫繁殖 后代最普遍的方式。
4
(二) 孤雌生殖
雌虫不经过交配或卵未经受精而产生 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偶发性孤雌生殖,如家蚕 2.经常性孤雌生殖,如蜜蜂、粉虱、介壳 虫、瘿蜂、小蜂。 3.季节性孤雌生殖,如蚜虫
8
5
(三) 多胚生殖
由一个卵发育成两个或更生蜂。
6
(四) 卵胎生
卵在母体内孵化,由母体直接产出幼 体的生殖方式,如蚜虫。
7
(五) 幼体生殖
是指昆虫母体尚未达到成虫阶段,卵巢就 已经发育成熟,并能进行生殖。也称“童体生
殖”,也属于孤雌生殖,如瘿蚊。
昆虫的繁殖方式

昆虫的繁殖方式
性繁殖
性繁殖是昆虫最常见的繁殖方式之一。
在性繁殖中,雌性昆虫通过与雄性昆虫交配来产生后代。
交配通常涉及雄性昆虫通过器官将传递给雌性昆虫的卵巢。
这些受精卵随后孵化成为新的幼虫,最终发育成为成虫。
性繁殖具有以下特点:
- 需要两性昆虫的协调行为和性别间的配对。
- 遗传物质在后代中会重新组合,使种群具有遗传多样性。
- 通常产生的后代数量较多,有助于确保物种的持续存在。
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是昆虫的另一种繁殖方式,它不需要与其他个体进行交配。
在无性繁殖中,昆虫通过不同的机制产生后代。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无性繁殖方式:
1. 单性生殖:某些昆虫可以通过自体受精或孤雌生殖来繁殖。
它们内部产生并使用其受精卵,或者从未经过交配的卵中孵化出新的昆虫个体。
2. 水平传播:某些昆虫通过水平传播方式繁殖。
这意味着一个个体分裂成多个互相独立的个体,并且每个个体都可以继续生长和繁殖。
3. 膜翅类昆虫: 膜翅类昆虫通过卵胎生或胎生方式进行繁殖。
雌虫将成熟的卵直接放置在体内,然后产下幼虫。
无性繁殖具有以下特点:
- 无需繁琐的交配过程,更简单和高效。
- 后代与亲代的遗传物质是完全相同的,遗传多样性较低。
- 通常产生的后代数量较少,但在特定环境中可能更有优势。
综上所述,昆虫的繁殖方式包括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性繁殖需要与其他个体交配,产生的后代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而无
性繁殖不需要与其他个体交配,产生的后代数量较少且遗传多样性较低。
不同的繁殖方式对昆虫的生存和适应性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假死性
有一些昆虫在取食爬动时,当受到外界突然震动惊扰 后,往往立即从树上掉落地面、卷缩肢体不动或在爬 行中缩做一团不动,这种行为叫做假死性。如象甲、 叶甲、金龟子等成虫遇惊即假死下坠,3~6龄的松毛 虫幼虫受震落地等。可利用害虫的假死习性进行人工 扑杀、虫情调查等。
多食 性
寡食
月季长管蚜
性
单食 性
棉蚜
夹
竹
多食
桃
性
蚜
(二)趋性
是指昆虫对各种刺激物所引起的反应,趋向刺激物的 活动叫正趋性;避开刺激物的活动叫负趋性。各种刺 激物主要有光、温度、化学物质等等。因而趋性也就 有趋光性、趋温性、趋化性等。
趋光性:是昆虫视觉器官对光线刺激所引起的趋向活 动。
趋化性:是昆虫嗅觉器官对化学物质刺激所引起的嗜 好活动。
多足型
寡足型
无足型
(三)蛹期
蛹期是从化蛹时起至成虫羽化所经历的时期,是全变 态类昆虫所特有的发育阶段,也是幼虫转变为成虫的 过渡时期。
昆虫种类不同,蛹的形态也不同,常见类型有 1、被蛹:如鳞翅目蝶蛾类昆虫的蛹。 2、离蛹:也称裸蛹,多数鞘翅目昆虫的蛹。 3、围蛹:如双翅目蝇类昆虫的蛹。
围蛹
昆虫生长发育及 习性
一、昆虫繁殖发育与特性
一、知识点 1. 生殖方式 2.发育和变态 3.各虫期生命活动的特点 4.世代和年生活史 二、重点与难点: 昆虫的变态及类型及各发育阶段的特点。 昆虫的世代和生活史。
一、昆虫的生殖方式
(一)两性生殖 (二)孤雌生殖 (三)多胚生殖 (四)卵胎生
(一)两性生殖
♀ 小地老虎
昆虫性二型图
♂
♂
♀
吹绵蚧
黑翅土白蚁
黑翅土 白蚁与 家白蚁 的几种 类型
危害树干状
四、昆虫的季节发育
(一)昆虫的世代 (二)昆虫的生活年史 (三)昆虫的休眠和滞育
(一)昆虫的世代
概念:昆虫自卵或幼体产下到成虫性成熟产生后代为 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
各种昆虫世代的长短和一年内的世代数各不相同,有 的一年一代;有的数年一代。
初孵的幼虫称一龄幼虫;脱一次皮后叫二龄幼虫,每 脱一次皮就增加一龄,幼虫生长到最后一龄,称为老熟 幼虫或末龄幼虫。虫龄计算公式:虫龄=脱皮次数+1。 相邻两次脱皮之间所经过的时间,称为龄期 。
完全变态幼虫主要类型 : 1、多足型:有三对胸足和多对腹足。 2、寡足型:只有3对胸足,无腹足。 3、无足型:胸足、腹足均无。
变态类型:不完全变态和,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成虫和若虫除大小不同外,其形态特征、栖粞环境、生活
习性等均相似,只是翅和性器官发育程度有差别,翅在体 外发育。如蝗虫、蝉、蚜虫等。
蝼 蛄 的 不 完 全 变 态
(二)完全变态
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 四个阶段;
影响因素:昆虫世代的长短和在一年内的发生代数, 受环境条件和昆虫遗传性的影响。有些昆虫一年内世 代的多少完全由遗传性决定,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如天幕毛虫。
世代重叠:一年发生多代的昆虫,往往因发生期参差 不齐,成虫羽化期和产卵时间长,而造成上下世代间 界限不清,前后几代混合发生、不同虫态相互并存的 现象。
离蛹
被蛹
昆虫化蛹过程
(四)成虫期
成虫是昆虫生命活动的最后一个阶段,其主要行为是交 配和产卵,故成虫期是昆虫繁殖时期。
羽化:不完全变态昆虫的末龄若虫和完全变态昆虫的蛹, 蜕去最后一次皮变为成虫的过程。
成虫期:成虫从羽化起到死亡所经历的时间。
昆虫的羽化过程
补充营养:大多数昆虫的成虫羽化后,性器官并未同时成 熟,需要继续取食,促使性器官成熟,才能交配产卵。这 种成虫期对性成熟不可缺少的取食称为“补充营养”。
有滞育性的昆虫皆有固定滞育虫态 Pupal stage蛹:菜粉蝶 egg卵:家蚕 Larval stage幼虫:桃蛀果蛾 Adult stage成虫:主要是性腺的滞育,如蝇、椿象
五、昆虫的主要习性
(一)食性 (二)假死性 (三)趋性 (四)群集性 (五)迁移性
(一)食性
按照食物的性质和来源分:
了解害虫迁飞习性,查明它的来龙去脉及扩 散转移的时期,对害虫的测报和防治具有重 要意义。
思考题
(1) 昆虫的繁殖方式有哪几种?了解繁殖方式有何 意义?
(2) 不全变态和全变态的特点有何区别?了解变态 类型对指导防治有何意义?
(3) 昆虫的幼虫期、蛹期、成虫期各有何特点? (4) 昆虫的休眠和滞育有什么共性和区别?引起昆
虫滞育的主要环境因子是什么? (5)如何利用昆虫的生物学习性进行害虫防治和益
虫的利用?
最普遍的生殖方式,即雌雄两性交配后,精子与卵子结 合,由雌虫把受精卵产出体外,每粒卵发育成一个子代 个体,这种繁殖方式又称为两性卵生。如蝗虫、蝶类等。
父爱的伟大
(二)孤雌生殖
也称单性生殖,是指卵不经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 的现象。有的昆虫一个时期进行两性生殖,一个时 期进行孤雌生殖,两种生殖方式交替进行,称为异 态交替,如蚜虫。
(三)多胚生殖
由一个卵发育成两个或更多个胚胎,最后每个胚胎 都发育成一个新个体的现象。如赤眼蜂、茧蜂等。 多胚生殖是寄生物对活体寄主的适应。
(四)卵胎生
有些昆虫的胚胎发育是在母体内完成,即卵在母体内 已孵化,所产下的新个体不是卵而是幼虫。如蚜虫。
蚜虫胎生方式
二、昆虫的变态及其类型
变态:昆虫从卵到成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中,不仅随着 虫体的长大而发生着量的变化,而且在外部形态、内 部器官和生活习性等方面也发生着周期性的质的改变, 这种现象称为变态。
植食 性
四纹丽金龟子
草 蛉
蜣 螂 鼠妇
粪食 性
杂食 性
按照昆虫取食范围广窄可分为:
单食性昆虫:只以一种或近缘种植物为食物的昆虫,如 三化螟、落叶松鞘蛾等。
寡食性昆虫:以一科或几种近缘科的植物为食物的昆虫, 如菜粉蝶、马尾松毛虫等。
多食性昆虫:以多种非近缘科的植物为食物的昆虫,如 刺蛾、棉蚜、蓑蛾等。
杀虫剂很难侵入。
孵化:胚胎发育在卵内完成后, 幼虫或若虫破卵壳而出的过程称 为孵化。
卵期:指卵从产下到孵化所经历 的时期称为卵期。
孵化
类型:昆虫卵类型常见的有球形、半球形、 长卵形、扁圆形、袋形、桶形、长茄形、 椭圆形、馒头形、炮弹形、有柄形等。
产卵方式
(二)幼虫期
幼虫的生长往往呈阶段性,也是主要的为害时期。 即取食─→生长─→脱皮─→取食─→生长……, 在正常情况下,幼虫生长到一定程度就要脱一次 皮,所以它的大小或生长进程(即所谓虫龄)可 以用脱皮次数来作指标。
红脊长蝽
大叶黄杨斑蛾 绿刺蛾
(五)迁移性
迁移性是指昆虫为了满足食物和环境的需要, 向周围扩散、蔓延的习性,如蚜虫。有的还 能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地迁飞到另一个发生 地的特性,如飞蝗等。
(五)迁移性
原因 生境改变、食料不足时,另觅其他栖息之处 种群密度过高使得社群压力和进攻行为加强 处于低等级地位的个体被逐出,另觅栖息地 幼体发育成熟,最脱离亲代 解除滞育(粘虫)
(三)休眠和滞育
休眠:是指由不良的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生长发育暂时停 止现象,当不良环境消除时即可恢复生长发育。
滞育:某些昆虫在一定的季节或发育阶段,不论环境条件 适合与否,而出现生长发育停滞、不食不动的现象。滞育 一般在不良环境因子发生之前及开始;一旦滞育,即使给 予最适条件也不能马上恢复——必须完成滞育发育。
(二)昆虫的年生活史
概念:昆虫由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 结束止的发育过程,称为年生活史。
意义:研究昆虫的年生活史,目的是摸清害虫在一年中 的发生规律、活动和危害情况,根据这些基本情况,针 对害虫生活的薄弱环节与防治有利时机,制订防治措施。
表示方法:可用文字记载及图表等形式来表示。
产卵前期:成虫从羽化到产卵的间隔时期。 产卵期:从成虫第1次产卵到产卵终止的时期。
雌雄二型性:同种昆虫雌、雄个体除第一性征外,在形 态(如个体大小、体型、颜色等)上还有其它差异,这 种现象称为雌雄二型性或性二型。如介壳虫雄虫有翅, 雌虫则无翅。
多型现象:同种昆虫同一性别的个体间在身体大小、体 色、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称为多型现象。 如蚜虫,雌性个体又有无翅雌蚜和有翅雌蚜之分。
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特征、栖粞环境、生活习性均不 相同。如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昆虫等。
苍蝇的完全变态
三、昆虫各发育阶段的特点
(一)卵期 (二)幼虫期 (三)蛹期 (四)成虫期
(一)卵期
卵期是昆虫个体发育的第一个阶段。 昆虫的卵通常很小。 卵外面为一层坚硬的卵壳,具有高度的不透性,一般
椿 大 象 甲
(四)群集性
同种昆虫的大量个体高密度聚集在一起的习性。如马尾松毛 虫1~2龄幼虫、刺蛾的幼龄幼虫、金龟子一些种类的成虫都 有群集危害的特性。
临时性群集:灯下的飞蛾,榆蓝叶甲群集越夏。 永久性群集:蝗虫 意义:
有利于改变小气候 共同合作取食 共同防御天敌 有利于繁殖和个体发育 共同迁徙
植食性昆虫:如马尾松毛虫、刺蛾、叶甲等;少数种类对 人类有益,如柞蚕,家蚕等。
肉食性昆虫:如瓢虫、螳螂、食虫虻、胡蜂等;寄生在害 虫体内的寄生蝇、寄生蜂等;对人类有害的蚊、虱等。
腐食性昆虫:以动物、植物残体或粪便为食物的昆虫,如 粪金龟子等。
杂食性昆虫:既以植物或动物为食,又可腐食,如蜚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