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左旗自然地理

合集下载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县级行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边境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8°石油词典97′至42°31′,东经102°49′至105°43′之间,总面积为3.4万平方公里。

阿拉善左旗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生态环境保护区。

阿拉善左旗地势南高北低,属于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常年风力较大。

境内以沙漠、戈壁、草原等多样的自然景观而闻名,同时也是草原文化、牧民生活和草原风情的代表地区之一。

阿拉善左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风光,包括大漠风情、高山草原、湖泊、沙丘、森林等。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阿拉善大漠,它被誉为“南大漠、北塞外”,是中国三大沙漠之一。

这里的大漠风光绵延无垠,沙丘起伏连绵不绝,被誉为“中国的撒哈拉”。

除了大漠,阿拉善左旗还有壮观的苏尼特右旗扎木河国家级大草原、和布克赛尔蒙古族自治县的库布齐沙漠等著名景点,它们以广袤的绿色草原和沙漠风光而闻名于世。

此外,阿拉善左旗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包括多种珍稀濒危物种,如野生动物黑麂、鹿、鹤等。

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完整,是座自然生态博物馆。

阿拉善左旗还有丰富的人文资源,这里有着悠久的蒙古族文化,蒙古族是阿拉善左旗的主要民族,他们保留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每年的蒙古族传统节日,如那达慕大会、白月亮节等都是当地重要的庆典和文化盛会。

阿拉善左旗的旅游业在近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这里的国际交流和人口流动也逐渐增加。

阿拉善左旗的旅游景点和特色文化已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重要资源,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尽管阿拉善左旗在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模式、生态环境保护等。

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产业,需要加强政府的管理和规划,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保护好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

形容阿拉善盟地理环境的句子

形容阿拉善盟地理环境的句子

形容阿拉善盟地理环境的句子
1.阿盟地处亚洲大陆腹地,为内陆高原,远离海洋,周围群山环抱,形成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冬寒夏热,四季气候特征明显,昼夜温差大。

年均气温摄氏6--8.5℃,1月平均气温-9--14℃。

极端最低气温-36.4℃;7月平均气温22--26.4℃,极端最高气温41.7℃。

年平均无霜期130--165天。

由于受东南季风影响,雨季多集中在七、八、九月。

降雨量从东南部的200多毫米,向西北部递减至40毫米以下;而蒸发量则由东南部的2400毫米向西北部递增到4200毫米。

年日照时数达2600-35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147--165千卡/千方厘米。

多西北风,平均风速每秒
2.9--5米,年均风日70天左右。

2.阿拉善的地形呈南高北低状平均海拔900-1400米,地貌类型有沙漠戈壁、山地、低山丘陵、湖盆、起伏滩地等,土壤受地貌及生物气候条件影响。

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特征。

著名的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面积约7.8万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的29%。

北部戈壁分布较广,面积约9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的3
3.7%。

阴山余脉与大片沙漠、起伏滩地、剥蚀残丘相间分布,东南部和西南部有贺兰山、合黎山、龙首山、马鬃山连绵环绕,雅布赖山自东北向西南延伸,把盟境大体分为两大块。

贺兰山呈南北走向,长250公里,宽10--50公里,平均海拔2700米。

贺兰山巍峨陡峻,犹如天然屏障,阻挡腾格里沙漠的东移,削弱来自西北的寒流。

是外流域与内流域的分水岭。

阿拉善盟矿产资源概况

阿拉善盟矿产资源概况

阿拉善盟矿产资源概况阿拉善盟国土资源局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高原阿拉善台地,地势东高西低。

地貌形态以戈壁、沙漠、低山、丘陵为主。

从地质学角度看,阿拉善盟地处中亚蒙古地槽与华北地台的结合部位,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发展史,形成了独特的阿拉善弧形构造带,区内地层发育、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

位于阿拉善盟的北山成矿带被国土资源部列为“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全国重点金属找矿地区之一,被中国地质调查局列为重点找矿靶区,也是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重点投放地区之一。

阿拉善盟矿产资源具有矿种齐全、分布集中、配套程度高,部分矿产资源储量大、质量优,非金属矿产丰富且有特色,共、伴生矿产多、潜力大等特点。

截止目前,已发现矿产84种,小型以上矿床266处(大型19处,中型30处,小型217处)。

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47种,进入全区资源储量表的由28种,其中6个矿种保有储量居全区前十位。

已查明的优势矿产主要有:煤、湖盐、芒硝、铁、金、钼、铜、石墨、石膏、萤石、饰面花岗岩、膨润土、水泥灰岩、制碱灰岩、冶镁白云岩、硅石等,这些矿产为全盟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

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阿拉善盟矿产资源种类繁多,资源潜力巨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构筑了全盟工业经济的基本框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盐化工、煤化工、铁矿和有色金属、贵金属等开采及选冶为主的工业体系,依托湖盐、煤炭、芒硝、铁、金等矿产资源优势,现已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金属钠、高纯钠、靛蓝生产基地以及国家重要的湖盐生产基地、无烟煤生产基地。

矿业经济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

(一)勘查现状截止目前,完成了覆盖全盟的1∶20万区域地质、水文地质调查、1∶50万航磁测量和1∶100万布格重力调查以及部分矿产地的勘查工作;完成了1∶20万区域重力测量3.06万km2,完成了1∶20万区域化探扫面18.89km2,1∶5万化探普查1561 km2,1∶5万区域地质调查面积0.98km2,1∶5矿产调查1.86万km2(正在实施的1∶5矿产调查4万km2)。

了解中国最大的沙漠阿拉善沙漠

了解中国最大的沙漠阿拉善沙漠

了解中国最大的沙漠阿拉善沙漠沙漠,是人们传统意义上对干旱、贫瘠、植被稀少的地区的称呼。

而中国最大的沙漠之一,便是阿拉善沙漠。

阿拉善沙漠位于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与甘肃省交界处,北起中蒙边界,南至黄河,东至阴山,西抵腰石山,总面积约为亩700万。

一、地理特征阿拉善沙漠地势高低不平,起伏较大,但整体上呈倾斜与倾斜的横向地貌特征。

大部分地势较高,西南逐渐降低。

同时,沙丘和连绵不断的沙地也是阿拉善沙漠的典型地貌特征。

阿拉善沙漠昼夜温差大,在白天,气温可高达40摄氏度以上,而晚间则可能降至摄氏零度以下。

此外,由于缺水和少雨,阿拉善沙漠的降雨量也较为稀少。

然而,尽管这里的气候条件恶劣,但阿拉善沙漠却拥有着独特的生态系统。

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阿拉善沙漠虽然地处边远偏僻之地,但仍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在植物方面,云杉、胡杨、碱蓬和蒿藜等幸存的植被种类属于此地区的特有物种。

而在动物方面,狐狸、野兔、沙狐狸、鹿、羊等常见动物则是阿拉善沙漠的代表性物种。

最为引人瞩目的是,阿拉善沙漠还有广泛的独特生态现象。

例如,某些植物采取了极端节约用水的策略,如蓬莱的荒漠柳化柳,它只需很少的水分就能生长。

此外,在沙丘上,常常能够见到风蚀杆、沙秆和干河床等特殊的地质景观。

三、人文历史遗迹阿拉善沙漠作为中国最大的沙漠之一,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阿拉善沙漠地区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中蒙交流的重要通道。

在阿拉善沙漠中,有着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

例如,莫高窟就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这些石窟内壁镶嵌着精美的壁画和雕塑,是研究中国佛教艺术史的重要依据。

此外,阿拉善沙漠中还有着众多的古代遗址,如扎金花遗址、柏林哈拉太阳神山遗址等。

这些古代遗址为我们揭示了这片沙漠地区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四、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对阿拉善沙漠的生态保护也愈发重视。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致力于保护沙漠生态环境,如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等。

阿拉善左旗发现细颚姬蜂属

阿拉善左旗发现细颚姬蜂属

阿拉善左旗发现细颚姬蜂属
细颚姬蜂属是蜂科昆虫的一种,其学名为Ptiloglossa,是一类小型的寄生性姬蜂。

这种姬蜂通常寄生在其他昆虫,如蜻蜓、蝗虫、蟋蟀和蝴蝶等。

它们以蜜蜂、黄蜂和其他昆虫的花蜜为食,是重要的授粉介质。

细颚姬蜂属的体型十分精巧,大小只有数毫米到一厘米左右。

其颚齿十分细小,不像其他昆虫那样锋利。

它们的体型纤细,翅膀呈透明状,身体颜色多变,从金黄色到暗黑色都有。

这些小小的姬蜂通常隐藏在草丛和花叶之间,非常难以发现。

细颚姬蜂属一般生活在温带至热带的地区。

它们的生态环境十分复杂,很难进行大规模的研究和调查。

但是据了解,它们寄生在其他昆虫身上,将卵产在寄生体的身体里,使寄主产下的幼虫受到影响。

其形态和行为都十分适应寄主体内的环境。

目前,关于细颚姬蜂属的研究还比较有限,但是据了解,它的生存状态十分脆弱。

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它们的生存环境已经受到了破坏。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而又脆弱的生态系统,我们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保护。

阿拉善左旗是蒙古族自治区的一个县级市,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环境而闻名。

在这个地方,人们发现了细颚姬蜂属的存在。

这对于保护这种脆弱的生态系统和探索阿拉善地区的自然资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细颚姬蜂属在阿拉善左旗的发现,为地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研究价值和探究空间。

希望我们能够更加关注这个小小的生物,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地球生命贡献自己的力量。

阿拉善左旗沙漠景点

阿拉善左旗沙漠景点

阿拉善左旗沙漠景点阿拉善左旗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响沙湾沙漠的所在地,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拥有沙漠风光的旗县。

阿拉善左旗有着广阔的沙漠草原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古老的文化遗产和奇特的自然景观是阿拉善左旗景点的最大特色。

首先,响沙湾是阿拉善左旗的一大景点,响沙湾沙漠号称“龙门狮子林之外的第一声响”,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

响沙湾沙漠是著名的鸣沙山景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波纹形沙丘之一,其最高点达到了约120米。

游客可以爬上鸣沙山顶,听到响沙发出的奇妙声音,探索沙漠中神奇的风景和野生动植物。

在响沙湾夕阳西下的时候,沙丘呈现出各种颜色的光芒,非常美丽。

其次,亮沙湾是阿拉善左旗的另一大景点,位于响沙湾南部,是一片美丽的沙漠草原。

沙漠中有一个非常奇特的自然景观——“长生树”,据传说,这些长生树是唐朝时期的僧人栽种的,至今已经有数百年历史。

每年夏天,亮沙湾和响沙湾之间的沙漠植物生长非常旺盛,然而往往是一夜之间会被沙尘覆盖,而那些“长生树”数百年来却从未被掩埋,这究竟是福祸之象还是自然奇观,不禁让人震撼。

再次,阿拉善左旗的文化遗产也非常丰富。

著名的党井镇文化遗址就是其中之一,这里有很多文物古迹,如鼓楼、配殿、朱雀门等,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库。

党井镇是内蒙古自治区少有的历史保留较为完整的古代城镇,而且完全是靠人力开凿和建造城池和古长城,此景点若去,可见独坐于草原上的古代城堡风光,并且知道夏商时代晚期至春秋战国,这里是繁荣发展的城市。

最后,阿拉善左旗还有一个特别的景点——鹰嘴泉,因其泉眼形状宛如鹰嘴而得名。

这是一个天然的温泉,水温高达50多摄氏度,含有宝贵的微量元素和氟化物,对人体健康有益。

鹰嘴泉还有着殖民地时期的建筑群,包括西式庭院和俄式建筑,因其历史悠久和建筑特色而备受游客欢迎。

总之,阿拉善左旗在沙漠和草原自然景观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并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处非常值得游览的旅游目的地。

阿拉善左旗旅游景点

阿拉善左旗旅游景点

阿拉善左旗旅游景点
阿拉善左旗是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下辖的一个旗,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草原文化。

以下是一些阿拉善左旗的旅游景点:
1. 风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阿拉善左旗的沙漠地区,是中国最大的风沙地貌景区之一。

游客可以欣赏到壮观的沙丘、沙漠湖泊等景观。

2. 草原:阿拉善左旗拥有广袤的草原,是草原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这里,游客可以进行露营、骑马等户外活动,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壮丽。

3. 纳赉村:这是一个具有浓厚草原文化氛围的村落,村中保留着传统的蒙古族建筑和生活方式。

游客可以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欣赏传统音乐、舞蹈表演。

4. 突泉古城: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遗址,建于清代。

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到中国历史文化,并欣赏到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5. 古浩尔庙:位于阿拉善左旗境内的古浩尔山上,是一座重要的佛教文化遗址。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宁静、庄严的佛教氛围,欣赏到雄伟壮丽的寺庙建筑。

以上仅为阿拉善左旗的部分旅游景点,还有许多其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等待着游客的探索和发现。

内蒙古城市3

内蒙古城市3

11、怪树林在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西南28公里处,是一 片东西宽、南北长的辽阔地带。这里枯死的胡杨“陈尸” 遍野,呈现出古老的原始风貌。冥冥之中,渗透出一股 狰狞恐怖的气氛,令人毛骨悚然。这就是神秘的“怪树 林”
12、额济纳绿洲,位于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额济 纳旗的胡杨林是世界上仅 存的三大原始胡杨林之一。 胡杨是古老而又长寿的树 种,素有“生而不死一千 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 而不朽一千年”之美誉。
苏武居延海牧羊
黑城遗址
居延遗址
额济纳王爷府
阿拉善亲王
(四)、经济发展 农业 阿拉善的传统产业是畜牧业,畜种以阿拉善双峰驼和白绒山羊 最为著名。阿拉善的骆驼总数约占全区的3/5,全国的1/3,世界的 1/4。阿拉善因此被誉为“骆驼之乡”。阿拉善的驼毛年产量占全 国总产量的1/2以上,被誉为“王府驼毛”。阿拉善白绒山羊以绒 质优良著称于世,被列为国家珍稀畜种,所产羊绒被外商誉为“纤 维宝石”,是毛纺工业的高档原料,产量占全国的1/10。 2001年,阿拉善盟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种植 业生产全面持续增产。全年粮食产量7.15万吨;油料、棉花、蔬菜 瓜类产量分别达4 667吨、3 096吨、4.79万吨。继续推进畜牧业转 移战略,调减草原畜牧业头数,发展农区畜牧业。畜牧业经济有所 下降,6月末,全盟牲畜总头数控制在187.92万头(只);12月末, 牲畜122.52万头(只)。特种养殖业兴起,成为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 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农牧业基础设施继续加强,年末农牧业机械总 动力15.09万千瓦,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继续提高,全盟耕、种、 收机械化综合水平达100%、66.67%和21.67%。农牧业运输的机 械化水平达100%。农用化肥施用量和农牧区用电量比上年分别增 长2.24%和2.26%。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 773公顷,贺兰山保护区 面积扩大到133万亩,植被覆盖度由30%增至42%,林草植被更新 明显加快,野生动物数量增多。 工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拉善左旗自然地理阿拉善左旗地处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内陆区东缘。

现代地貌类型在第三纪全部形成。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在800~1 500米之间,全旗最高点是东南部贺兰山区的马蹄坡,海拔3 556米,最低点在北部银根苏木境内,海拔742米。

境内山脉高耸、沙漠绵亘、丘陵起伏、戈壁无坡、交错分布,构成一幅复杂多样的地貌景观。

按其特征大体可分为贺兰山山区、阴山余脉—乌兰布和沙漠区、腾格里沙漠区和中央戈壁区。

第一节贺兰山区贺兰山区位于旗境东部和东南部,以贺兰山山脉为主体,包括山前冲积扇、洪积扇及其前沿倾斜平原和低山丘陵。

分布在宗别立、木仁高勒、巴彦浩特、布古图、巴润别立、厢根达来和嘉尔嘎勒赛汉等苏木(镇)境内,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平均海拔高度 2 000米。

贺兰山地理座标北纬38°07′~39°30′,东经105°20′~106°40′之间。

贺兰山东靠银川平原西侧,地形险要,呈南北走向。

其东北端起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与阴山山脉对峙,南至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沙坡头,与秦岭相望,绵延250公里,东西宽30公里,平均海拔高度2 700米,相对高度700米,主峰达郎浩饶(汉名马蹄坡),屹立于山脉中段,海拔3 556米,贺兰山在旗境内长达86公里,山体最宽处12.5公里,在木仁高勒苏木境内;最窄处仅5公里,在巴润别立镇境内三关处;面积为763.4平方公里,占全旗总面积的0.96 %。

中生界以来,在东西向挤压力作用下,产生了一系列南北走向的褶皱和冲断,贺兰山亦属此类。

它阻挡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冬春季削弱了来自西北的寒流,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平原、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平原的天然屏障,是中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中国夏季风影响范围的西界、中国内外流区域及年降水量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重要分水岭、荒漠与非荒漠区的自然分界线。

贺兰山属旱山区,年降水量仅300毫米,受内外引力作用久经风化剥蚀,山体多由风化石和黑青石构成。

北段海拔多在1 600~2 000米,山背曲折断续、山峰孤立、坦地宽谷相间分布;中段海拔多在2 000~3 000米以上,山体完整、沟壑纵横、巍然峻大、东陡西缓、阴坡林木茂密;南段海拔在1 600米以下,属低山丘陵地带,山势平缓、沟谷平宽、植被稀疏。

贺兰山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各类植物共有63科241属约496种,其中斑子麻黄、贺兰山翠雀花、毛技蒙古绣线菊等7种植物是以贺兰山模式标本产地命名的特种植物,是植物资源宝库。

有天然次生林110万亩,其中林地面积36万亩,木材积蓄量290万立方米。

主要树种有青海云杉、油松、山杨、杜松、青枸、白桦、紫丁香等。

整个林区松涛云海,景优色雅,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之功能,为沿山地区储蓄丰富的水资源。

1981年,国务院把贺兰山天然次生林划为水源涵养林。

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系全国重点水土保持林之一。

贺兰山是一个宝山,在古拉本敖包、呼鲁斯太、石炭井等地蕴藏着13亿吨太西煤资源。

另外,还有贺兰石、镁、铁、锰、铬、铝、石棉、磷、硅石等多种矿产资源;有黄芪、土沉香、翟麦、地榆、玉竹等100多种中草药和马鹿、香獐子、青羊、雪豹、猞狸、山鸡、松鸡、兰马鸡、扫雪、岩羊等多种野生动物。

贺兰山东麓建西夏王陵,西麓建有广宗寺、福因寺等庙宇,南段有明代长城遗迹。

山中树茂花繁、风景优美、空气清爽,是一著名的避暑胜地和旅游佳境。

贺兰山山前冲(洪)积扇洪积台地,分布于贺兰山麓及山前倾斜平原,海拔高度在1 300 ~2 300米之间,面积9 888.4平方公里,占全旗总面积12.38%,地形开阔、有引山泉水之利,可资放牧和垦植。

阿拉善左旗首府巴彦浩特位于贺兰山中部冲(洪)积扇下沿。

贺兰山前冲(洪)积扇前缘,在洪积作用下形成大面积倾斜平原,地形平坦,土质肥沃,且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适宜发展种植业。

1970年后,先后在腰坝滩、格林布隆滩和查哈尔滩等地区凿井修渠、开发水土资源,建成了旗境内主要的饲草料生产基地。

第二节阴山余脉—乌兰布和沙漠区阴山余脉—乌兰布和沙漠区位于阿拉善左旗东北部,以低山丘陵和乌兰布和沙漠组成本区地貌主体,分布于罕乌拉、洪格日鄂楞、巴彦诺日公、敖伦布拉格、巴彦木仁、乌素图和吉兰泰等苏木镇,面积约33 599平方公里,约占全旗总面积41.8%。

阴山余脉西部尾端斜贯本区中部,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在地势上将本区分割成中间高、两侧低的格局。

低山丘陵区,为阿拉善台地的一部分,由哈鲁乃山、巴彦乌拉山、罕乌拉、迭布斯格乌拉、乌兰哈沙、沙日希勃、乌兰苏布日格等低山残丘组成,一般海拔高度在1 500~1 800米。

巴彦乌拉山,位于吉兰泰镇与豪斯布尔都苏木交界处。

东北至西南走向,面积约340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 474.8米。

山中蕴藏少量云母、石膏、铁等矿产。

巴彦乌拉系蒙古语,意为富饶的山。

原名那林哈日,嘉庆年间设巴彦乌拉巴格,故演变为今名。

哈鲁乃山系阴山余脉,西起阿拉善左旗罕乌拉苏木的布日嘎斯太,东至巴彦淖尔盟磴口县阿贵山接狼山。

山势雄伟,沟壑纵横,旗境内长60公里,宽10~15公里。

山中矿藏资源丰富,尤以铁矿为最。

在其东段一座数百米高的悬崖岩壁上有一驼影,人称布日,意为种公驼。

驼影仿佛雕刻而成,清晰逼真,而且四季变化各异,究竟何以成影,至今是个谜。

罕乌拉山,位于罕乌拉苏木境内,山体呈东北至西南走向,长11.5公里,面积约41平方公里。

最高海拔1 883.7米。

山间水泉、水泡子多达20多处。

罕乌拉系蒙古语,意为最高的山,原名“哈拉金布日古德”,又称金雕山,史料中记载为“鸟山”。

乌兰哈沙,位于巴彦诺日公苏木境内,距苏木驻地西南22.5公里,为丘陵地。

西南部有大型花岗岩矿床。

迭布斯格乌拉,位于敖伦布拉格镇境内,为狼山余脉南端一山峰。

海拔 1 639.9 米,面积约30平方公里,北侧有中型铁矿床。

乌兰苏布日格,在敖伦布拉格镇境内,地处狼山余脉南端、哈鲁乃山东段北坡,是一座砾石与红土粘结自然形成的高30米直径约20余米的棕色塔式石柱。

相传是穆桂英系马柱,乌兰苏布日格系蒙古语,意为红塔。

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五日举行祭塔仪式,附近数百名牧民聚集于此,可谓一时之盛。

海森哈日山,位于巴彦诺日公苏木境内,海拔1 588米,面积约4平方公里,海森哈日系蒙古语,意为黑锅。

巴彦希博山,位于巴彦诺日公苏木驻地东北15公里,最高海拔1 726米,面积约50平方公里。

巴彦希博系蒙古语,意为富饶的高山。

西段有铁矿床,还发现锰、铅矿点。

沙日希勃,位于洪格日鄂楞苏木驻地西北10公里,系低山丘陵地。

沙日希勃系蒙古语,意为黄牛蒡,发现中型铜、铁矿床。

低山丘陵北部有塞克雷坦沙漠,为乌兰布和沙漠余脉,伸入图克木、洪格日鄂楞苏木境内,北东~南西向由沙垄、沙丘及平沙地组成,沙丘高度20~40米,地形海拔高度1 200~1 400米。

低山丘陵以南大部为乌兰布和沙漠所覆盖。

北起敖伦布拉格、巴彦木仁苏木,沿北东~西南向,经乌素图、罕乌拉苏木,蔓延至吉兰泰苏木,沙丘高度5~20米,在风力作用下,形成格状沙丘和新月型沙丘链,整体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一般在海拔1 020~1 200 米之间。

乌兰布和沙漠在第四系全新世时期已形成,距今已有万年之久,其母质为湖相、河相细砂和亚细砂沉积物,基地为鄂尔多斯台地与阴山余脉狼山山前过渡区沉降带。

其西南断陷盆地位于吉兰泰苏木境内,在风积作用下,沉积了松散的湖积物,形成湖积平原,受气候和降水影响,湖盆封闭,形成湖泊,多为盐湖和盐沼。

沙漠南部东临黄河,地形平坦、土质肥沃,土质多以风积、洪积层为主,有引黄灌溉之利,受贺兰山降水和黄河侧向补给,地下水资源丰富,在沉降构造影响下,下部水层多为承压自流,沙漠中绿色湖盆36处,多为碱湖,不能饮用,面积835平方公里,是天然牧场。

黄河由乌素图镇二子店附近进入旗境,沿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北下,流经乌素图、巴彦木仁苏木,行程85公里,从巴彦淖尔盟磴口县二十里柳子出境。

黄河河谷位于千里山隆起带和乌兰布和沙漠沉降带接合部,东岸为鄂尔多斯高原千里山山前砾卵石洪积区,河岸较为坚硬;西岸为阴山余脉狼山山前沉降带—乌兰布和沙漠风积区,河岸质地松软;沿河有大片沙滩地。

地下水位较高,可资种植和放牧。

但近期沙漠东移甚为严重。

第三节腾格里沙漠区腾格里沙漠区位于旗境西南部,主体分布在豪斯布尔都、通古勒格淖尔、查干布拉格、超格图呼热、额尔克哈什哈、腾格里额里斯和温都尔勒图等苏木镇境内。

平均海拔高度在1 320~1 650米之间,面积25 514平方公里,沙漠区由沙丘、湖盆、山地残丘及平原交错分布。

腾格里沙漠以综合型沙山带和密集沙丘链以及沙丘草灌丛带构成主要地貌形态。

其间湖泊星罗棋布、地形千姿百态,沙丘占71%,其中93%为流动沙丘。

沙漠中有大小湖盆304个,面积4 788平方公里,占沙漠总面积18.4%。

植被以沙生植物群落为主,是沙漠中的绿洲,为放牧主要草场。

沙漠基地多系基岩,地质构造复杂,水资源除沙漠潜水补给外,大部以基岩裂隙水为主。

湖盆区地下水位较浅,沙漠中有咸、淡水体469个,面积约71平方公里,是发展小块饲草料种植业、建设畜群草库伦、治理沙漠的理想基地。

腾格里沙漠南部,有未被风沙覆盖的低山残丘,分布于腾格里额里斯、温都尔勒图苏木。

山丘起伏,地势平缓,无较大沟系发育,平均海拔1 500米左右,其中位于腾格里额里斯苏木境内的通湖山最高,海拔1 617米。

山丘西北部有彦地拉图铁矿,南侧有通湖沟谷地,长约40公里。

沟谷地东下通湖硭硝厂,出旗界入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为沙漠内最大季节性集水沟道。

腾格里沙漠南部进入温都尔勒图镇境内为黑山低山丘陵区,山丘低平,间有丘间凹陷盆地发育,底层有较丰富的煤矿资源,东北部石膏矿藏丰富。

黑山陵区以南为一条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位于内蒙古、甘肃两省区交界线两侧,旗境内漫水滩和西滩地阔土沃,适宜种植,为南部地区饲草料种植基地。

第四节中央戈壁区中央戈壁区位于旗境北部,分布于乌力吉、银根苏木境内,面积约14 2 80平方公里,占全旗面积17.8%,平均海拔1 000米,属阿拉善高原的一部分。

侵入性花岗岩和火山岩为本区基底。

在戈壁中部沿特莫乌兰一线将该区地貌分割为北部戈壁和南部风蚀丘陵两个单元。

北部戈壁地势平坦、一望无垠、地面砾石密布,植被极为稀少;南部为风蚀残山丘陵区,地形起伏,有银根凹陷盆地发育,海拔742米,为旗内最低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