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色彩与造型的关系
建筑形象表现

建筑形象表现课程目标:、1、建筑是为人服务的实用艺术,抽象、复杂的建筑内容也会转化为具体、综合的建筑形式;2、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综合反映和表现,它与建筑师对形式的把握以及人们对建筑形式的感知、理解、认同等因素有关;3、形体语言、装饰语言、象征语言是建筑石表现建筑形象的基本途径。
3.1建筑形体语言3.1.1建筑的形与线建筑形体是建筑形象中的重要视觉要素,也是建筑空间的逻辑反映。
建筑性格相对稳定,每一种建筑类型都会有其相应的性格被认同和接受。
例如纪念性建筑的性格庄严、雄伟、肃穆、崇高,其形体就应该简洁、肯定、厚重、敦实。
建筑形式及形体实际应当遵循形式美创作法则,在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求变化,要处理主从、均衡与稳定、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协调、比例与尺度的关系;还需要注意形体透视及视觉错觉等视觉变化规律。
1、建筑轮廓——建筑形体的边界。
建筑轮廓具有较高的可识别性。
我们通常把视觉对象组织为近景、中景、远景三种空间层次。
20-25m近景视距可以看清空间景物的细部细节、70-100m 中距视距看清空间景物的全貌及辨认主景、150-200m远景视距经常作为空间景物的背景。
人对视觉对象的感受有一个舒适的视角范围,我们一般称为“视野”;分为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
水平视角:观赏空间景物的水平视角范围在60°以内,视距=景物宽度,54°为最佳视角;大于54°,可以审视景物细部。
垂直视角:45° 仰角时,景物视距和景物高度相当,是最佳观赏位置;最佳垂直视角为27°仰角时,视距大约为高度的两倍,既能观赏景物整体又能感受景物细节。
2、建筑造型几何空间及形体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精确性、可操作性,容易被大家接受和理解,因此被广泛运用。
几何空间是建筑界其他空间论的基础。
建筑形体有基本几何体、组合几何体、自由几何体三种类型。
建筑造型有几何法、构合法、变异法、仿生法等方法。
(1)几何法:基本几何体包括立方体、棱柱体、棱锥体等平面几何体,以及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曲面几何体。
色彩在雕塑中的作用

艺术论坛美术界ARTS CIRCLE2010/7TEXT/全勇色彩在雕塑中的作用纵观中外雕塑艺术可谓丰富多彩,造型形式和造型语言表现多样。
我发现,色彩在雕塑的表现中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雕塑着色使雕塑更显得醒目、绚丽,色彩有着美妙的和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魅力,可以说色彩在雕塑的视觉表现有着强烈的表现能力。
雕塑艺术越来越来强调雕塑造型的视觉表现力和内心的感受力,而色彩在雕塑的视觉表现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研究雕塑与色彩的关系是雕塑艺术的重要课题之一。
色彩是绘画的重要的造型语言,同样,在雕塑中也是重要的陈述语言之一。
一方面材料本身的色泽被艺术家在创作中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成为独具魅力的表现形式。
同时,色彩也被雕塑家运用到雕塑创作中来再现真实和表达自己艺术情感,成为雕塑表现中重要语言之一。
从中国的彩塑,西方古典雕塑到当代雕塑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因此我们研究色彩在中外雕塑的视觉表现中起到的作用。
一、色彩在中国彩塑中的表现作用中国泥塑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传统雕塑艺术表现中,中国人寻找到了一种用色彩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和理想化的真实的方法。
那就是泥塑敷彩,是雕塑和绘画结合一种方式——彩塑。
色彩在彩塑塑中有重要的意义。
彩塑讲究“三分塑,七分彩”,色彩是雕塑的重要表现语言,是对雕塑重要描述和补充。
如敦煌彩塑,山西晋祠彩塑,及民间彩塑都充分运用了色彩的描述性功能,积累了丰富的色彩经验,留下许多杰出的雕塑艺术作品。
因此,我们有必要认识色彩在中国彩塑中的功能,以利于我们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扬。
(一)色彩可以用来塑造人物性格。
中国彩塑的色彩运用,根据人们的欣赏习惯,艺人们常常运用色彩来塑造人物性格,如钟馗、包公等往往选择纯而重的色彩,突出压邪惩恶、疾恶如仇的鲜明个性,而李白,苏东坡往往选择清而雅的色彩,以表现他们的潇洒豪放。
“泥人张”第三代张景祜作品《惜春作画》中,不仅人物人物造型、性格的刻画令人称道,色彩的配置效果也非常美丽。
色彩与面积对比关系

色彩与面积对比关系一、引言色彩与面积对比关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现象。
无论是自然界中的景观、建筑物的外观设计,还是室内装饰的选择,都离不开对色彩与面积对比关系的考量。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色彩与面积对比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二、色彩与面积对比关系的重要性1. 色彩对面积的影响色彩可以改变人们对面积的感知。
明亮的颜色会使人感觉空间更大,而暗淡的颜色则会使空间显得更小。
因此,在设计中,对于面积较小的空间,应选择明亮的颜色来营造开阔感;而对于面积较大的空间,则可以选择较深的颜色来增加温馨感。
2. 面积对色彩的影响面积的大小也会影响色彩的表现效果。
大面积的色彩搭配可以创造出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而小面积的色彩搭配则更能突出细节和个性。
因此,在进行色彩选择时,需要考虑到面积的大小,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三、色彩与面积对比关系的应用1. 自然景观中的色彩与面积对比自然景观中的色彩与面积对比是最直观的表现。
大面积的绿色植物与蓝天白云的对比,使人感受到广袤的大自然;而小面积的花朵或者彩虹的出现,则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这种对比关系的应用,使得自然景观更加丰富多彩。
2. 建筑外观设计中的色彩与面积对比建筑外观设计中的色彩与面积对比可以通过建筑物的颜色和形状来实现。
大面积的建筑物通常选择较为鲜艳的颜色,以增加建筑物的视觉冲击力;而小面积的装饰部分可以选择较为细腻的颜色,以突出建筑的细节。
这种对比关系的应用,使得建筑物在城市中更加引人注目。
3. 室内装饰中的色彩与面积对比室内装饰中的色彩与面积对比可以通过墙面颜色、家具搭配等方式来实现。
对于面积较小的房间,可以选择浅色调的墙面和家具来营造宽敞感;而对于面积较大的房间,则可以选择深色调的墙面和家具来增加温馨感。
这种对比关系的应用,使得室内空间更加舒适和美观。
四、色彩与面积对比关系的注意事项1. 平衡性在进行色彩与面积对比时,需要考虑到整体的平衡性。
过于强烈的色彩对比或者面积对比会使空间显得杂乱无章,缺乏和谐感。
建筑设计理论的美术应用结合

建筑设计理论的美术应用结合提纲:1.美术应用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2.美学原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3.色彩在建筑中的运用4.材料质地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5.建筑风格的美学特征1.美术应用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建筑设计是一门应用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其中涵盖了建筑学、结构学、材料学、机电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作为建筑众多学科中的重要一环,美术学的应用在建筑设计中显得尤为必要。
建筑设计需要满足功能和美观,只有在美学的指导下,建筑才能有较高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而美术中多样的表现手法、造型语言和审美标准均为建筑美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美学原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美学原理是美术学的核心内容,它为建筑提供了许多方面的美学指导。
首先是美学的表现形式。
美术通过线、面、体等造型语言传达美的信息,而建筑设计中则是利用建筑体量、轮廓线、构造材料等方式赋予建筑以各种不同的形态,以达到视觉上的美感。
其次是美学的内在逻辑。
美术把颜色、形态、线条等基本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之间的不同关系,进而传达出深刻的内在内涵。
建筑设计中这一理念也可以得到运用,例如,设计过程中对建筑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明确建筑在社会、自然和文化元素相互作用下的内在逻辑,为建筑赋予更深层次的含义。
3.色彩在建筑中的运用色彩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构成建筑外观的重要因素,反映出建筑设计者的审美思想和情感态度。
色彩的应用不仅仅是为了丰富建筑的视觉形态,更是为了提高建筑的表现力和传递建筑的信息,让建筑的内涵和情感更好地传递给观众。
例如,莫纳斯特拉玛教堂使用了大片的云石,其表面在阳光下呈现出金黄色玫瑰纹样,为这个西西里独特而宏伟的教堂赋予了视觉上的美感和神秘感。
4.材料质地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材料作为建筑设计的主要构成元素,其表现形式即质地也是其美学性的体现,质地的变化可以导致不同的色彩、纹理、质感等美感变化。
设计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操作方式来改变材料的表现形态,例如,在钢结构建筑中,使用薄板进行折弯和形成悬挂形式的屋顶结果显示出了钢材的极强韧性,在视觉上也呈现出了极富张力和韵律感的效果。
商业建筑色彩设计浅析

对 人们影 响最大 的是 中观层面的感 觉。中观层面的印象 是人们
对一个商业建筑 中心形成 了大 的印象之后 , 决定是否有下一 步
动作的一个 中间环节 , 因此中观层面是一个承前启后 的视觉 印 象 。我们要讨论 的就是 中观层面的色彩设计 。
1 色 彩设计 的 作用
色彩 , 际上是属 于建筑的 “ 实 表面文章 ”, 它必须依 附于一
Ab t a tTh r c ed s u s st e i o t n e o oo  ̄ s r c : e a t l ic se i h mp r c f l r o c mme ca u l i g l t u dmn n a i c p ei s o l ol w i o o rc s i ga d a a y e a c I x r i b i n , i sf n l d s e t pr i l l h u d f l n c lrp o e sn n n l z s l u o
个层面 的观感 , 的是宏观层 面、 指 中观层面 和微 观层面 , 中 , 其
业建筑进行色彩设计时 , 要尊重当地的色彩 , 并与之桐协调。一 个建筑 物外 表面色彩的设计 是否成 功 , 关键要看它是否能与传 统及周 围的建筑物之间的色彩协调起来。不同城市的商业建筑 的色彩构成还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 , 这能从 世界范 闹内不 同 地域的城市 的商业建筑的形象中得到 印证 。 商业建筑色彩与环
建筑离不开 色彩 , 色彩是表达建筑 心情 最直接的方式 。建 筑 既包括建筑 物轮廓的变 化 , 也包t # 表面色彩的丰富性 。在  ̄l - 商业 建筑的色彩设计 中必 须从 整体上考虑 , 处理好各个部位和
On Co o s g o mm e ca l r De i n fCo r i lBuid ng li
浅谈建筑色彩设计

浅谈建筑色彩设计作者:常艳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5期摘要:本文作者从对高层建筑中色彩设计如何确定高层建筑色彩基调、装饰色以及点缀色等,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高层建筑中的色彩造型的有关途径。
关键词:建筑;色彩设计Abstract: The authors from the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s in color how to determine the color tone of high-rise buildings decorative color and embellishment color, from three aspects of color modeling in a high-rise building way.Keywords: construction; color design中图分类号:TU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人们大凡都有这样一个习惯,即每到一地,总想急于到外边走一走、看一看。
看什么呢?看看当地的风土人情。
风土,无非是天然风光、建筑街景;人情,无非是乡俗风貌、衣着穿戴。
这里,建筑和衣裳无可辩驳地成了人们“看一看”的主要对象。
建筑和衣裳勿容置疑地成了人们心理欲望、精神享受的主要物质形象,即形式和色彩组成的物质形象。
因此,研究各种建筑物的形式和色彩,慎重确定建筑物的外部的和内在的具体形象,是建筑师的天职和使命。
随着现代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思想观念也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对居住环境的追求也达到了新的意境,使建筑的色彩得到了高度重视,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色彩的运用上要别出心裁,独具匠心,设计出更有艺术表现力、更有文化特征的城市色彩环境,从而提高现代城市品位。
相信建筑色彩的合理运用将会给设计美学领地添光增彩,启发设计者的情感意识和审美修养,提升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艺术魅力。
在高层建筑中的色彩基调对建筑物本身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筑形式美法则、要素、手法

三.轴线
(一)轴线的性质和类型
1、建筑(群)的轴线
——建筑所占有空间关系的“线”
曲 阜 孔 庙 中 轴 线
北京故宫中轴线
2、轴线的类型
(1)对称轴线 (2)非对称轴线
3、对称轴线
(1)基本特征:庄重、雄伟,但缺乏情趣 (2)基本手法:空间及物体(建筑等)左右对称,限定出中轴线 (3)性质:
建筑的形式美法则、要素、手法
造型 比例与尺度 轴线 虚实与层次 建筑形象的起止与交接 构件的装饰作用与装饰构件 建筑与色彩
第一部分 建筑形式美法则与要素
一、建筑形式的审美
1、审美规律 2、审美要素——形、色、质、光
二、建筑形式美的形体构建
5种基本几何形体构建
一.建筑形式的审美
一、建筑形式的审美
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
(2)色
——色彩与材质的效应 ——色彩在表皮中的面积
(3)质
——材料的质感 ——材料的肌理
玻璃蕴含着纯净透明、光彩夺目、晶莹剔透 的精美感,是光芒与生命力的渴望。
德国国会大厦玻璃穹顶
陕 西 富 平 国 际 陶 艺 博 物 馆 主 馆
(4)光
——自然光、人工光、物体漫反射光
雄狮凯旋门
圣·丹尼斯门
6、现代建筑中的几何分析
上海大剧院
巴黎奥赞芳特工作室
(二)立体形象
1、变化与统一的形式美
西尔斯大厦
蒙特利尔“67号”住宅
洛斯·马纳蒂科斯餐厅
2、整体的形式美
泰姬·玛哈尔陵
3、形态类型统一有助于造型
立方形母题及其变形
失败的造型
三角柱和圆柱母题及其变形
(三)建筑的轮廓线——建筑的外形轮廓
高层建筑色彩设计浅析

马 赛 公 寓 【 L u nie d’ abIa t0n e t H t i d Mar eie }在 不 同 单 元 之 间 的 隔 墙 上 涂 抹 了 各 s I l 种鲜 艳 的 颤 色 ,这 些 高 饱和 度 的 红 、黄 蓝 等
艨 色为 每 个 独 立的 居 住 单元 抹 上 了 个性 化 的 色
面 积 形状 、 明度 等方 法 加 以补 救 是 建 筑 师在
设 计 时应 该 注意 的 问题 。
1一 般 摄 愈
1 1对 高 层 建 筑 色 彩 的 基 本 认 识 1 1气 候 对 建 筑 彩 色 的 要 求 1
气 候 对 建 筑 色 彩 有 一 定 要 求 如 阑 积 雪 严
度较 高 的 色彩 .以 刺 激顾 客 购 物 的欲 望 : 高 层 办 公 楼 色 彩 宜 清 li 雅 致 、 贵 气 , 一 般 多 用 中 f、
明 度 、 低 彩 度 的 中 性 色 彩 ;居 住 建 筑 追 求 轻
2高 磨 建 筑 色彩 基 调 阻 噩装 饰 色 和 点 曩色 的 确
寒 和寒 冷 地 区建 筑 宜 采用 暧 色 调 :炎 热 和湿 热
地 区建 筑 应避 免 使 用鲜 红 、深 黄 深 紫 等耀 眼
刺 目的 色 彩 .也 不 宣使 用 栅 红 、青 紫 等 以免 与 绿荫 连 续对 比而 产 生发 喑 的 补色 .使 人觉 得 沉 闷 .宣 采 用反 光 率 较强 的 性色 或 高 明度 的
在 实 际工 程 综 台式 的构 图更 为常 见
层 问构 图 舒 缓 、稳 重 具 有横 向 展 开 的效 果 . 在 高 层 居 住 建 筑 中 多 用 (图 21) 。 杜 塞 尔 多 夫 c01 um 办 公 楼 玻 璃 振 、 窗 户 0九 和窗 间 墙 都 固定 在 预 制铝 台 金 框 架 中 .玻 璃 板 经 丝 网 印 制 成 同 一 图 案 有 30种 不 同 颜 色 和 1 7 种不 同 类 型 的玻 璃 . 使 得大 楼 形 状 产生 7 独 特 的 视 觉 效 果 (图 2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色彩与造型的关系
造型与色彩是人类视觉艺术活动中两大构成要素,如何创造色彩与造型的极致表现是古今中
外从事艺术工作者的标竿,在建筑环境工程中,人们关心形态造型比关心色彩更多,常常容
易忽视色彩在空间造型上的特殊作用,常常认为色彩是依附于形体存在的次要因素,甚至误
认为色彩只是一种装饰性的附加要素罢了。 色彩与造型两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
系,如果说造型是物体的躯体,色彩则是物体的衣表,二者统一整合就能充分表达该物体所
具备的意义。建筑作为审美信息载体的视觉语言,通过实体的物质表现,以视觉符号组合的
方式呈现视觉的价值。在建筑的造型语言表现中,色彩成为物体形态的表达工具及情感象征
的要素,以其独特的功能且完善地配合,让人们便捷对建筑审美的分辨与情感的认
知。 1.色彩与材质关系:物体造型构成的要素中与色彩息息相关的,主要是材质
及加工程度和色彩的面积,色彩与材料本性、加工程度,对用色及其效果有十分密切的关
系, 色彩是材料的天然属性之一,各种材料都有它的自然本色与自然环境有很强的
亲和力。随着科技进步,材料科学的发展,用于设计中的材料日益增多,其中包括新发现的
天然材料和新创造的人工材料。因此作为建筑审美情感表达的色彩,也更加绚丽多彩。而各
种材料的质地、质感更加丰富了色彩的表现力。 材料的质地是它的表面的粗糙或光
滑的程度。有的材料表面质地有增强色彩的效果,反之,则有减弱色彩的效果。如纹理明显
的暗色木材就可以强调其本身的色彩。有花纹的材料的表面适用刺激强烈的色彩,反之,适
用刺激薄弱的色彩。有光泽的材料表面能强调其色彩的表现效果,凹凸起伏的质地则抑制色
彩的表现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粗糙材料的反射率比较低,所以在粗糙表面的材料上的色彩
看起来要比在光泽材料上的色彩浓重一点。反过来色彩对改变材料的视觉效果也有一定作
用。由于色彩具有冷暖,远近,软硬,轻重的特点,将适当的色彩运用在某种材料上,可以
相对的改变材料给人的感受。比如景观环境中的树桩造型的水泥墩,用暖黄棕色的涂料能将
冰冷的水泥墩刷成很舒服的树桩色彩。运用色彩对比的铺地块体装饰地面,可以增加景观的
美化效果,创造人们行走的乐趣,还可以成为环境中有效的视觉导向。 2.色彩的
面积效应: 客观的物像无论点、线、面、体一旦在视网膜上成像,都占有面积,没有面积
就不能成像,没有面积就不会有形体感,所以视面积是色彩存在的不可缺少的因素。视面积
的大小对研究色彩心理的影响有较大的关系。视面积大,心理作用强;视面积小,心理作用
弱。人对色彩的感觉及情感反应因面积不同而不同,而且差别是明显的。如: 一平方厘米的
大红,会使人觉得鲜艳可爱;一平方厘米的大红,则会使人感到兴奋激动难以安静;而当一
百平方厘米的大红包围我们时,则会觉得过分刺激、烦躁得难以忍受及过分疲倦、令人不得
休息,甚至会歇斯底里。 建筑环境工程中的室外环境,色彩的使用一般都是大面积
的,面积对色彩的效果影响极大,色块越大,色感越强烈。一般情况下在小块色板上看来很
清淡的色彩,一旦涂到墙面上可能会使人觉得鲜明和浓重,在建筑上使用颜色,除小面积以
浓重鲜明的颜色作点缀外,一般应降低彩度,否则难以获得预期的视觉效果。 环境色彩的
配置关系 色彩本身没有绝对的美或不美,应该说只有不美的色彩组织,而没有不美
的颜色。它的美是在色之间的相互组合的关系中所体现,我们研究色彩就是揭示它的“关系”,
强调它的“组织”作用,色彩配置关系中经常使用的主要有同类色相、对比色相、邻近色相、
有彩色系和无彩色系等几种配置关系。当色彩配合的形式与人心理形式相吻合时,人就会感
到和谐愉悦。 1.同类色相的配置:同类色相是指色距很近的色相,同类色相的配
置既有色相上的同一基调,又有色调冷暖、明暗、浓淡的细微变化。是一种“大同”中有“小
异”的同类色调和方式。它具有平和、大方、简洁、清爽、完整 静寂的性格。最能使环境
色彩取得整体协调和完美统一,常用于庄重而高雅的空间,它也可以使那些形态杂乱、陈设
繁杂的空间得以整顿。 2.对比色相的配置:对比是两种以上不同个性的色彩的对
抗程度,对比色双方不包括对方的色素,形成强烈、鲜明、活跃的环境性格,是一种富有表
现力和运用感充满力感的色彩配置,在空间环境里要特别注意色块的“面积效应”,慎用大
面积的对比色块和同等面积的色块对比,以造成色感紊乱。 3.邻近色相的配置:
邻近色相的色距,介乎同类色相的短色距和对比色相的长色距之间。邻近色的组合,既保持
色调邻近的亲近性,又显现色距拉开的差异性。邻近配置的色域较广,色彩的幅度较大,可
以收纳的色相较宽,它在环境空间中具有灵活的适应性和宽泛的包容性。 4.有彩
色系和无彩色系的配置:有彩色系的各种色调与无彩色系的黑、白、灰都很容易取得和谐的
视觉效果,无彩色系显得平静、素雅。有彩色系与无彩色系的配置既可避免无彩的过分沉寂,
也可避免重色的过分喧闹,在环境艺术中不论是建筑单体还是内部空间环境,都运用的非常
广泛。 建筑环境色彩造型设计,所遵循的色彩配置结构原理,必须综合考虑建筑所
处的具体位置、面积、环境要求、功能目的、地方民族传统、服务对象等因素,根据建筑所
传达的不同的信息与意义作整体规划,应用色彩的特性来为建筑所传达意义服务。 色彩对
建筑环境的创造 色彩可建立在建筑形体之上以传达人们认知情感,色彩对视觉效果
影响是十分强烈的,它往往给人非常鲜明而直观的视觉印象,同时它是建筑造型中最直接有
效的表达手段,它使建筑造型的表达具有广泛性和灵活性。 在建筑的活动中,往往
会受到功能、造价、技术以及设计规范等多方面条件的约束,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创造,以
致建筑往往难以摆脱平庸和单调,而色彩的使用则为建筑提供了创造富有独特魅力的建筑环
境的可能性,为建筑增添了难以言表的生机和活力,使我们的建筑造型大大的丰富起
来。 1.对空间层次关系的再创造: 运用色彩远近感的差异可以对已有空间层次加
以强调,可利用适当的色彩组合来调节建筑造型的空间效果,并对建筑的空间层次加以区分,
增加空间造型的主次关系,建立有组织的空间秩序感。 2.对空间比例关系的再创
造: 建筑的尺度和比例一般受地段的条件及建筑面积的制约,建筑立面上各种构件的尺度
和比例也是由各种具体条件所限定,建筑师应该满足这些要求,但适用的尺度与比例常常会
和建筑造型的审美意愿发生矛盾。通常可以运用色彩造型的方法调整建筑形体和界面比例。
对建筑中同一性质的表面施以不同的色彩可以使尺度由大划小,造成适宜的、或较小的尺度,
给人以亲切、精美之感。反之,也可使若干个零乱狭小的空间立面用统一的色彩组织起来,
以达到对空间比例的重新划分与组合。 3.材质的表现超本质的创造: 建筑是各种
材质的集合表现,材质是反映建筑造型界面的基本特征,色彩的表现可以对杂乱的肌理得到
整顿而变得统一协调,也可以使得过于平淡单调的材质变得丰富多彩,超过材料本色的表现
力。 结语:色彩在环境中,通过附载在具体的物体上表现出来的。“人着色于物体”,改
变了被着色物体的“自身本质”,无声地传达了各种思想、感情和情绪,可以说色彩变成了
语言、思想和感情,让人们在一定的色彩环境中,感受到色彩的无限魅力。色彩能滋润我们
的心灵,影响我们的情感,丰富我们的生活,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为提高环境艺术质量,
必须重视环境色彩的研究,才能避免环境色彩中色彩混乱、单调、贫乏、大同小异或是“色
彩污染”现象在建筑和城市环境中到处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