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色彩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
建筑色彩效果分析报告

建筑色彩效果分析报告
本次建筑色彩效果分析报告主要对XXXXXXXX(建筑名称)的色彩运用进行评估和分析。
通过对建筑外墙、屋顶以及室内空间中色彩的运用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总结出该建筑色彩所产生的效果和对整体建筑风格的影响。
1. 外墙色彩效果分析:
观察到建筑外墙采用了大面积的灰色调,呈现出稳重、低调的效果。
灰色是中性色,往往能够给人一种稳定感和内敛感。
此外,墙面上还使用了少量的蓝色和白色装饰元素,增加了整体色彩的层次感和亮度。
建筑外墙的色彩搭配使得建筑显得庄重而不乏独特之处。
2. 屋顶色彩效果分析:
建筑的屋顶采用了深蓝色的琉璃瓦,给人一种稳定和高贵的感觉。
深蓝色象征着宁静和深远,能够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且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过时。
这种色彩选择与建筑外墙的灰色非常相得益彰,形成统一而吸引人的整体效果。
3. 室内色彩效果分析:
进入建筑内部,室内色彩运用也非常考究。
大面积采用了白色作为基调,给人一种明亮、宽敞的感觉,同时也突显了其他色彩的鲜艳度。
在白色的基础上,运用了柔和的灰色、暖色调的木材以及适量的质感装饰,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和温暖感。
整体色彩搭配使得室内空间充满了品质感和舒适感。
综上所述,通过对建筑色彩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看出建筑外墙、
屋顶以及室内空间都采用了相应的色彩搭配,形成了稳重而不乏个性的效果。
色彩的选择与整体建筑风格相协调,同时也突显了建筑的独特之处。
色彩的运用给建筑增添了层次感、品质感和温暖感,进一步提升了建筑的审美价值和舒适度。
这种色彩运用对于建筑的整体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并为人们提供了愉悦的视觉体验。
张家口市展览馆建筑色彩和立面特征调研及分析

张家口市展览馆建筑色彩和立面特征调研及分析作者:张秀娟杨文静来源:《丝路艺术》2018年第05期摘要:城市色彩的研究在当今已经广泛开展起来,人们也逐渐开始意识到城市色彩对于城市规划和城市文化继承与发扬的重要作用。
而建筑色彩作为城市色彩的载体,日渐成为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的焦点,尤其是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它的色彩的好坏不仅仅是视觉审美问题,更关系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城市色彩;历史传承;建筑色彩;立面特征1 建筑概况张家口展览馆于1968年建成,至今已历经49个春秋。
展览馆大楼是“凹”字型,外身着墨绿色,长162米,宽48米。
主楼3层,序幕大厅高23米,楼顶上立着“建设开放文明的张家口”十个红色大字。
主楼正面和两翼侧楼正面都有红色的高大柱廊,楼檐下嵌着代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战斗场景的白色浮雕。
楼前面临清水河,建有用混凝土块铺装的可容3万人集会的广场。
白玉兰灯柱环绕广场周围,两侧植有松树和柏树树墙。
展览馆在建造规模上、工程的质量上都是张家口建筑史上最好的。
2 调研对象及其方法2.1 调研对象调研以河北省张家口历史建筑展览馆为主要对象,对建筑自身屋顶、立面、细部等进行色彩提取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调查。
2.2 调研方法调研主要方法为阅读文献资料,拍摄现况照片,现场比对色卡、采集色样、提取色块。
(1)针对展览馆周边自然环境、主要建筑立面进行拍照取样。
为了避免由于自然光的强弱影响照片取样的质量,选择在阳光不太强烈的晴天的 10:00~15:00 之间进行调研。
(2)将《中国建筑色卡国家标准》(GB/T18922—2008)作为色彩比对工具,记录最接近于调查对象的色彩编码。
对采集的照片样本进行拼接和分类处理,而后对其进行色彩样本提取。
(3)在建筑立面色样提取中,将色谱分为主色、辅色和点缀色 3 部分,总结归纳色谱,并以此为基础总结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
3 展览馆建筑色彩及立面特征调研3.1 周边色彩分析与展览馆隔河相望的是百盛商城、中国工商银行大楼、中国联通大楼、东方购物中心等建筑,沿街立面主要以中低明度的暖灰色系中低艳度的米黄色为主,中低艳度的蓝绿色穿插期间,另外用纯度艳度较高的绿色、黄色、红色、蓝色适当点缀,活跃整个建筑群的色彩氛围,整体看这与展览馆色彩运用整体和谐性较强,主色调基本一致,下图即可展示。
建筑室内设计中色彩元素的运用分析

建筑室内设计中色彩元素的运用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在现代化社会经济的推进下,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促使人们对自身的居住环境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而随着室内设计方面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在居住环境上的需求。
而在室内设计中色彩搭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而,本文针对色彩搭配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色彩搭配;室内设计;运用;研究引言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不仅能够美化环境,同时还能调节心情。
在人们日常居住的生活空间内容,色彩的运用更是十分的讲究。
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程度增加,现代建筑室内装饰设计的概念也逐渐的发展和完善,色彩元素的运用是室内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本文介绍了室内设计中色彩元素对空间和用户所产生的影响,对室内设计中色彩元素的优化运用提出一些建议。
1建筑室内设计中色彩元素的重要性色彩元素的运用是室内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不仅对人们的视觉造成冲击,同时还对人们心情和精神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在建筑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成为一个设计师最基本的能力。
室内色彩元素的运用与建筑的功能和使用有很大的关系,这在传统的建筑中有很大的体现。
比如,在我国传统的居民建筑的室内装饰中,建筑室内设计色彩的作用主要是用来保证室内的光线充足,因此也多以浅色为主。
古代的建筑材料多为木材,因此室内的装潢多为原木色彩。
而在现代建筑中,房屋结构和装饰元素都呈现多样化的形式,房屋除了生活居住外,还具有更多的功能,也衍生出了多种样式。
而随着化工技术的不断提高,化工产品也代替了传统的木材和金属,成为室内装饰中的重要元素,在色彩的应用上,也变得更加的丰富。
在现代建筑室内的装饰中,合理的利用色彩元素,能够有效的改善室内空间的层次感,给住户以心理和精神上的改观。
2建筑室内设计中色彩元素的作用2.1调节室内的空间感设计师通过室内色彩的运用,能够有效的达到调节室内空间感的作用。
通过一般是通过家具和摆件的颜色选择上,改变室内空间的结构,颜色的合理搭配,对视觉造成一定的影响,以达到影响空间感的效果。
城市规划中建筑色彩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营造 出了不同的色彩氛围, 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体验到了多种审美愉 虑周 围环境进行合理设计 , 既要使建筑物色彩富于变化, 又要使建筑 悦。这是建筑色彩的基本作用 , 除了这两种作用外 , 还有区分识别作 群色彩有统一 , 做到统一中有变化 , 变化中有统一。首先 , 城市中的建 筑群其色彩必须服从城市的统一色彩规划 , 将建筑和周围环境作为一 用、 文化意义作用 , 下面对其作——陈述。 1 . 1 装饰美化城市的作用 。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 , 城市其实是—个完整 个整体来构想。 其次, 就单幢建筑而言, 其外部色彩处理应充分考虑周 的小型生态系统 , 建筑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如果城市生态系 围景观的色彩, 尽可能地结合自然环境 , 从而创造一种和谐 、 统一的色
青岛建筑色彩分析与研究

2、青岛建筑色彩的特点
(1)注重色彩搭配:青岛的建筑色彩注重冷暖色调的搭配,使整个建筑看 起来更加和谐、舒适。
(2)追求和谐统一:无论是德占时期还是日占时期,青岛的建筑色彩都强 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使整个城市景观更加协调。
(3)多样化与创新:现代时期的青岛建筑色彩更加多样化,既有传统的也 有现代的,同时也不乏创新,使城市景观更加丰富多元。
研究结果
1、青岛建筑色彩的演化历程
青岛建筑色彩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德占时期、日占时期和现代时 期。在德占时期,青岛的建筑色彩主要以德国新古典主义风格为主,注重色彩搭 配和建筑结构的和谐。在日占时期,受到日本建筑风格的影响,青岛建筑色彩开 始向简约方向发展,以淡雅的色彩为主。而在现代时期,青岛建筑色彩则更加多 元化,各种色彩风格并存,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
此外,藏族建筑色彩体系还对现代建筑色彩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独 特审美和象征意义为现代设计师供了丰富的灵感和素材。许多现代设计师将藏 族建筑色彩体系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设计风格。
市场现状与未来展望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兴起,藏族建筑色彩体系受到了越 来越多的和喜爱。许多游客来到西藏等地,亲身体验藏族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有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藏族建筑色彩体系运用到各类作品的设计中。这为藏族建筑 色彩体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参考内容二
本次演示旨在探讨青岛地区建筑的地域性特点及其对当地文化和城市发展的 影响。通过对青岛地区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分析,文章深入挖掘了青岛建 筑的地域性表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以期为城市未来的发展 提供参考。
青岛位于中国山东省东南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底蕴。自19世纪末以来,青岛逐渐成为了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港口城市。随着 城市的快速发展,青岛地区的建筑也在不断地演变和进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 格和特点。
以哈尔滨为例的建筑色彩分析

圣·索菲亚教堂主体主要运用 清水红砖结构,这是受到当地的建筑 文化影响的结果,而以大小套叠的砖 砌拱券为构图母体,则体现出拜占庭 风格的主要特征。圣·索菲亚教堂从 建筑材料的选用到色彩的选择,都与 About the Position 哈尔滨城市这个极富俄罗斯风格的城 市特征相呼应,每种建筑材料都展示 出其独特的色彩特征。建筑的色彩不 仅满足了人们享受色彩美的愿望,而 且增强了建筑的表现力。建筑突出的 个性色彩在环境中也是重要的视觉元 素,它与光影等视觉元素一起传达建 筑环境的信息。在设计中建筑师巧妙 地运用色彩感情的规律,充分发挥色 彩的暗示作用,以引起人们对建筑色 彩的广泛关注。
以哈尔滨为例进行城市建筑 色彩的研究
1
一、传统文化对色彩审美的影响
(一)中国文化与色彩审美 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受到木材的影响颇深。木材被广 About the Position 泛应用于古代建筑、雕刻等方面 ,甚至在思想等方面也受到了木 材的自然属性的影响。由于木材 质地松软、花纹贴近于自然,表 面较为粗糙,不易反射光线,因 此,比起表面光滑、反射性极强 的石材更适合表现内在精神之美 。 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理念是 强调生命内在的意向表达,追求 意境美,与西方的色彩有着本质 的不同。
一、传统文化对色彩审美的影响
(二)西方文化与色彩审美 西方建筑文化的思想起源自石材,主要是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中心演变的 文化。白色被欧洲人誉为神的颜色,是表达人类理想的一种色彩。西方人认为 About the Position ,大理石的颜色是最纯洁的颜色。因此,大理石的白色被他们作为理想的单色 ,把石块艺术运用于母体的西方色彩,也正是这样白色大理石成为西方传统色 彩的起点。中世纪开始基督教掌握欧洲,欧洲的色彩风格从单色世界逐渐转变 成具有镶嵌彩绘玻璃的拜占庭、哥特建筑等风格的多彩世界。红、兰、黄、绿 、紫、白、黑等颜色语言的出现,也进一步丰富了欧洲的传统色彩文化。
传统川西民居外观色彩的形成原因分析

传统川西民居外观色彩的形成原因分析摘要:对于我国的传统建筑而言,其具有着十分稳定的秩序以及风格。
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川西民居更是具有着较为浓郁的地域特色。
在本文中,将就传统川西民居外观色彩的形成原因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传统川西民居;外观色彩;形成原因;1 引言川西,即我国川西平原,处于四川盆地西部,在该区域中,民居具有着较为典型的独特样式,同现代民居相比具有着较为明显的特征。
从性质以及规模角度看来,可以将其分为农舍、庄园以及民居这几种类型。
结构方面,其一般为抬梁式木结构体系,梁柱横断面较小,墙体则为穿斗式模结构。
外观方面,具有着较大的屋檐以及斜坡式屋顶。
为了更好的对其特征做好把握,就需要从色彩以及形成原因方面做好研究。
2 川西民居色彩外貌2.1 典型川西民居色彩对于传统传世民族而言,瓦为青黑色、墙为粉白色、木结构为褐色是主要的特点类型。
组成方面,木构件则在建筑墙面进行穿插以及分割,这也是川西民居建设的主要构成色彩。
除了这部分结构之外,其也搭配有枣红色的门窗以及黑色的立柱,在风格上具有着较为清雅的特征。
同时,川西民居也具有着一定数量的飞檐斗角以及雕梁画栋,但这部分结构在应用中更多的表现为材料本身的色彩,即使在其上方具有一定的绘画,在色彩选择方面也较为清淡。
2.2 其他民居色彩根据分布区域以及建筑材料应用上存在的差异,川西民居除了传统色彩表现类型之外,也具有一定的其他色彩形式。
在部分民居中,并没有在色彩方面进行更多的雕琢,而是对材料的本色进行突出,即属于不同色相、且纯度偏中低的色调,具有着较为朴实的特征。
如木板房的褐色、麦草民居的黄色等等,且具有完全以草、石等修建的住宅,并根据材料类型的差异对不同色彩进行呈现。
3 川西民居色彩形成原因3.1 自然条件影响对川西地区来说,其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着较多的雾气天气以及丰富的雨量。
在川西大部分地区,夏长冬短、冷热差异小、雾多、湿度大以及夜雨多是其主要存在的气候特点。
色彩在建筑空间的运用分析

色彩在建筑空间的运用分析提纲:1. 色彩在建筑空间中的基本原则2. 色彩在建筑空间中的心理作用3. 色彩在建筑空间中的文化差异4. 色彩在建筑空间中的应用方法5. 色彩在建筑空间中的趋势与未来发展一、色彩在建筑空间中的基本原则色彩是一种重要的视觉因素,它可以影响人们的感知、情绪和行为,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广泛应用。
建筑内部和外部的色彩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色彩持续性:建筑的外部颜色应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内部色彩应与建筑结构和功能相一致,使人们在建筑中感觉通畅、和谐、统一。
2.色彩协调性:构建色彩的协同关系,利用相互补充、相似颜色,使建筑的色彩深浅、亮度、明度等方面相互协调。
3.色彩清晰性:色彩的选择应清晰、明确,以便建筑物主体结构或特色部位易于被人辨认,使人们可以直观记忆、识别。
4.色彩形式性:考虑建筑形式和周边环境,从而建筑色彩的排布、深度等方面运用形式与空间概念相呼应,达到门廊、墙体、天花板等装饰细节和艺术效果。
5.色彩变化性:如何使用颜色在建筑体量中创造出变化和层次感,从而促进建筑的空间感、美感、压缩感等。
二、色彩在建筑空间中的心理作用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影响人的心理作用,从而改变人的思维和情感状态,使人的主观体验与建筑的目标相一致。
1.色彩对情感的影响:心理学研究发现,颜色有助于刺激人们的情感反应,如红色可以激发兴奋、活力和兴奋,成为重点颜色,而蓝色则能够使人安静、放松和冷静,成为必须颜色。
因此,建筑设计应注意选择色彩,从而达到预设的情感和心理效果。
2.色彩对行为的影响:通过使用色彩和光的效果可以激发人们的社交行为,使建筑更具亲和力。
例如,黄色可以激发人们的社交行为,并增强建筑物的吸引力。
3.色彩对认知的影响:色彩的选择也可能影响人脑神经活动、数字记忆和注意力,使建筑设计更具有效性。
三、色彩在建筑空间中的文化差异色彩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影响,建筑师应该充分考虑这些文化因素,以创造出与当地文化相适应的建筑色彩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色彩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
摘要:在现代建筑设计普遍国际化的趋势下,有必要深入研究挖掘地方传统色彩,促进色彩的区域化、地方化和多样化;在统一性的前提下,体现城市色彩的风格,追求建筑色彩的个性,创造感性与理性共存的室内环境色彩。
色彩是建筑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元素,许多成功的建筑艺术作品都倾注着设计师对色彩运用的巧妙构思。
本文论述了色彩在建筑中的作用,建筑色彩对人的心理的影响.
关键词:色彩建筑环境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色彩。
色彩的用途十分广泛,衣、食、住、行哪一样都与色彩有关。
我们挑选服装,款式再好如果颜色不合适,我们也不会看中。
吃东西要讲究那个“色、香、味”。
“住”可是长期的,颜色也很关键,弄得不好会影响身体健康。
“行”在车水马龙的街上,如果不见了交通指示灯,那交通一定会混乱不堪。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寻根究底,色彩与人的心理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英国伦敦的菲里埃大桥桥身曾经是黑色时,经常有人跳桥投水自杀。
后来伦敦市政府尝试听取医学专家普利森博士的“离奇”建议,将桥身从黑色粉刷为蓝色,当年跳楼自杀的人数顿减了56.4%。
这足以证明,建筑色彩与心理压力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一、目前建筑色彩普遍存在的问题
建筑是城市最重要的背景色。
这种背景色在中国社会转型和高
速发展中,一度躁动、浮华,在色彩定位上存在着“暴发户”的心理倾向。
比如,一些建筑将自己打扮成了欧陆风格,抄袭西方古建筑的色彩与形式,以彰显“高贵”;另一些建筑则追求色彩的绚丽,令人看后眼花缭乱。
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业界对色彩的不重视。
不少建筑设计师将精力投入到了对建筑功能和造型的推敲处理上,对色彩的设计最多不过是一张建筑表现图,而表现图的色彩关系却又停留在色彩的意象上;再加上现行建筑类规范中,没有建筑色彩规范。
因此,从设计到施工阶段,对色彩的运用都存在随意性和不规范性。
例如,施工图上如何定量、定性地标注色彩,尚无明确的规定,绘制者也没有办法落实其色彩效果。
于是施工图上只能含混不清地标注一些很不确切的色彩名称,如浅灰、红棕之类。
此外,材料生产商与建筑设计方、施工方之间不能很好地进行协调配合,导致了材料生产厂家的产品与建筑饰品的色彩需要脱节。
厂家把自己对色彩的理解与已建成建筑的用色作为厂家的主要产品色,使得建筑色彩没有新意。
如此一来,多座城市都出现了色彩极不协调的建筑,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美观。
二、建筑色彩应尊重历史、尊重自然
城市、建筑究竟该以什么样的颜色展示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尊重历史、自然,确立它们的色彩特征,这也是根治中国城市色彩“多胞胎”弊病的最有效办法。
城市色彩包括建筑色彩体系与很多因素有关,包括自然地理环
境、气候条件、城市历史、人文景观、政治文化、价值观、市民文化与色彩偏好等,不宜过分强调个性与张扬。
例如,以安徒生童话闻名于世的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老城区房子的色调主要集中在红、黄、蓝、白、黑等颜色,有的镶拼、有的变色,韵律明快、赏心悦目,宛如童话故乡,这成就了哥本哈根城市色彩的名片效应,而前往这座城市旅游的人数也都在逐年递增。
此外,城市中的建筑群色彩必须服从城市的统一色彩规划,将建筑和周围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构想。
就单幢建筑而言,其外部色彩处理应充分考虑周围景观的色彩,尽可能地结合自然环境,从而创造一种和谐、统一的色彩效果。
另一方面,色彩必须跟其他的材料进行结合才能将美感传递出来,因此,建筑材料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比如,在多雨地区,建筑材料多选用耐水性、耐久性材料,比如丽江、阆中、凤凰古城等南方古城,当地降雨量充沛,建筑材料采用当地的木材和石材,屋顶大多为黑瓦。
在雾气弥漫的地区,由于透明度差,建筑外部色彩选用较深的鲜明色,比如橙色、中黄等色彩,有利于弥补视觉上的单调成分。
在多雪地区,为与雪的环境产生对比,传统建筑室内外采用暖色调。
瑞士的村庄所使用的材料都是来自于当地,所以你会感觉整体环境色彩特征与整个自然环境是融为一体的。
同样的意大利北部小城matera,也是在山上利用当地采的石头直接建筑自己的城市,所
以它的城市建筑整体色彩与城市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三、建筑色彩的设计原则
色彩的用途究竟有哪些?进行色彩设计的具体原则又有哪些呢?就环境构成的功能性而言,可以说有多少种建筑性质就会有多少种环境性质,不过这种过细的区分,对色彩设计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一般大致分以下几类,就可以把握色彩设计的某些原则性区别:(一)文化性环境:包括各类学校、文化馆、博物馆以及一些展览、观演类建筑所形成的环境,其建筑色彩性格多明净高雅,与其文化品位相辉映。
(二)居住性环境:这是人们早出晚归的生活根据地,色彩设计应和安宁、舒适的追求相一致,恬淡柔和的暖色调会是基调。
旅馆之类是特殊的居住建筑,虽有一定的商业性,其外部环境仍需闹中取静,色彩性格与居住环境大体是一致的。
(三)商业性环境:正如商业的行业品类繁多一样,其色彩环境也是多式多样的,由于广告性要求,有的即使很出格,也毫不足怪。
热闹和人气所表现的丰富性以及夜间的灯彩等,使其几乎不排斥任何色彩。
(四)办公性环境:其为相对严肃的环境性格,色彩决不会花哨,尽管高中低明度色彩都有可能采用,但色相较少掺杂出现。
商务办公楼群虽与商业活动有关,但只服务于特定白领人群,色彩性格上更接近办公性环境的单纯,而不会像纯商业建筑那般眩目。
(五)休憩性环境:这是长年劳作不息的人们,毕生向往却难得与公的环境,正因为难得,顺理成章地会要求与高楼林立的城市环境大异其趣,“回归自然”是绝对的追求,建筑色彩只能溶入绿色或成为其点缀。
休憩环境的带有体育游乐性的场所,是一种较特殊的“动”的休息地带,与运动的蓬勃生气相配合,色彩关系则会跳跃刺激得多。
除此之外,其他具体外部环境还很多,但色彩性格大抵可往上述几种靠拢。
例如,交通性建筑,在流畅简洁的基调中,会带有一定的商业色彩;科技、工业性环境,以其纯功能性追求,色彩处理会与文化性、办公性环境接近等等。
可见,色彩所形成的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颇大。
因此,把握好色彩设计的原则,作到与环境的恰当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三、总结
总之,色彩的运用是一种设计手段,建筑艺术离不开色彩运用艺术。
如何更科学地进行色彩设计将是当代建筑工作者面临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而如何在建筑中寻求一种舒适、安逸的色彩环境更是现代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
因此,作为建筑设计者则更应该努力去探索色彩的新世界,创造一个具有全面建筑艺术的空间,打造丰富多彩的“心世界”!
参考文献:
[1]张为诚,珠小虎.建筑色彩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
社,2000.
[2]詹和平.后现代主义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3]萧默文化纪念碑的风采——建筑艺术的历史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邬烈炎.解构主义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杜.2001.
[5]楼庆两.中国传统建筑装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