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 2.3 快与慢课时作业 (新版)沪科版
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2.3快与慢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2.3 快与慢一、填空题1、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第2秒内的距离是4m ,第3秒内的距离是6m ,第4秒内的距离是8m ,这物体是_______运动。
【答案】做变速直线【解析】注意区分概念,第几秒内,是在这一秒内,注意与前几秒内概念区分。
2、完成下面的单位换算:(1)72km/h =_______m/s (2)15m/s =_______km/h【答案】(1)20;(2)54【解析】该题考察单位换算,属于物理计算的基本功,1m/s=3.6km/h ,1km=1000m ,1h=3600s3、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45m 的路程时用了30s 的时间,那么它前15s 内的速度为 ________m/s 。
【答案】1.5m/s 【解析】 1.5m/s 30s 45t v ===m s ,整个过程都是匀速直线运动。
4、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2s 经过的路程是24m ,后4s 经过的路程是42m ,这个物体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后4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在整个6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
【答案】12;10.5;11【解析】前2s 内的平均速度12m/s 2s 24t v ===m s ; 后4s 内的平均速度10.5m/s 4s42t v ===m s ; 整个6s 内的平均速度11m/s 6s42m 24t v =+==m s5、某同学“百米跑”的时间是12.5s ,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
【答案】8【解析】路程为100m ,时间为12.5s ,所以速度8m/s 12.5s100t v ===m s ; 6、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所走的路程之比是5:1,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________。
【答案】5:1 【解析】根据tv s =,当时间相同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即路程之比等于速度之比。
7、一列火车以72km/h 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00m 的大桥,用的时间是1.5min 。
八年级物理全册2.3快与慢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2.3 快与慢一.选择题1.下列是速度的基本单位的是()A.km/hB.m/sC.km/minD.cm/s【答案】B【解析】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组合单位,长度的基本单位是m,时间的基本单位是s,根据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得出速度的单位为m/s2.汽车在平直高速路上行驶,1min通过1200m路程,汽车速度是()A.1200m/s B.72 m/s C.60 m/s D.20 m/s【答案】 D【解析】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20m/s,故答案为D;3.由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答案】D【解析】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个定值,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个定值,也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而选项A、B、C中的说法属于不能真正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 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航模飞机以12m/s飞行 B.汽车以54km/h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某运动员用了10s 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答案】B【解析】将四个选项的速度单位统一,A项为12m/s,B项54km/h=15m/s,C项根据公式v=s/t=100m/10s=10m/s,D项由平均速度的公式v=s总/t总=30m/2.5s=12m/s,四个选项比较B项速度最大。
故选B.5. (2019.深圳)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 4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C.0~ 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D.3s时甲在乙的前方【答案】C【解析】由图象知,甲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甲通过的路程与其时间成正比,即甲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前2s,乙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2s后乙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处于静止状态,即乙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2.3快与慢课堂习题b附答案

2.3《快与慢》课堂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 、单选题:(提示:本大题共10小题,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相信你一定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努力~~加油~~你是最棒的!)1.一个物体平均在1分钟内走了66米,则该物体是( )A .步行的人B .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C .蚂蚁D .普通列车2.一短跑运动员5s 内跑了50m ,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m/s ,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 ,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序是( )A .汽车、羚羊、运动员B .羚羊、汽车、运动员C .运动员、汽车、羚羊D .运动员、羚羊、汽车3.下列物体运动最快的是( )A .4h 内通过160kmB .10s 内通过了100mC .1h 内通过1.2×106cmD .1min 内通过1000m4.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ts v 可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或路程无关C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 .速度随时间或路程的改变而改变5.小丽家准备买新房,她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的时间只需3分钟.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 )A .200mB .400mC .2000mD .10000m6.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相近的是( )A .一日千里B .大步流星C .风驰电掣D .迅雷不及掩耳7.汽车沿平直公路以v=10m/s的速度行驶,驾驶员从手中竖立的平面镜中看到车后物体的移动速度大小和方向为()A.10m/s,向前B.20m/s,向前C.10m/s,向后D.20m/s,向后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平直铁路上运动的火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B.射出的子弹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C.运动中的人造卫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D.沿直线运动进站的汽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9.下列四种情况中,速度大小最接近20m/s的是()A.员工上下班骑自行车的速度B.内环线高架快车道的限速C.沪宁高速公路快车道的限速D.磁悬浮列车正常行驶的速度10.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二、填空题:(提示:本大题共5小题,要仔细思考,认真填写哦~~)。
八年级物理全册2.3快与慢学案(无答案)沪科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全册2.3 快与慢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全册2.3 快与慢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全册2.3 快与慢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2。
3 快与慢预习案一、【学习目标】1。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计算题的格式。
3.能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及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二、【重点难点】1.速度定义、公式、变形式的应用,常见速度单位的换算.2.自主设计实验,计算题的做题格式.新课案【课堂探究】知识点一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1. 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a.相同时间比路程b.相同路程比时间2。
速度及单位换算当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均不同,如何比较快慢?这时我们引入“速度”的概念,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就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关系式:速度(v)=路程(s)/时间(t)单位:m/s 生活中速度的常用单位―――km/h单位换算:1m/s=3。
6km/h附图: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巩固1.思考如何比较奥运会赛场上刘翔与其他运动员的快慢?⑴在比赛过程中观众是如何比较出运动员的快慢的?⑵比赛结束后裁判是怎样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的?⑶如果一运动员10s跑了100m,另一运动员5 s跑了60m,如何比较他们的快慢?巩固2.速度⑴意义:表示的物理量.⑵定义:物体在内通过的。
⑶公式: .⑷两个变形公式:①s= ;②t= 。
⑸单位:①基本单位:、符号或m·s-1,读作:。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2.3快与慢课堂习题c附答案

2.3《快与慢》课堂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 、单选题:(提示:本大题共10小题,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相信你一定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努力~~加油~~你是最棒的!) 1.如图所示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a 和cB .a 和dC .b 和cD .b 和d2.一列队伍长50m ,跑步速度是2.5m/s ,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 的涵洞,需要的时间是() A .60sB .50sC .40sD .20s3.一个物体正常运动的速度约为5m/s ,该物体可能是( )A .蜗牛B .步行的人C .自行车D .汽车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B .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短C .在相同的路程内,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长D .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大的物体所通过的路程长5.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t sv 可知( )A .v 与s 成正比B .v 与t 成反比C .s 与t 正比D .以上说法都不对6.小明家离学校600m 远,他步行到学校要花10min ,那么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 )A .60m /sB .6m /sC.1m/sD.1m/min7.世界上奔跑最快的动物是猎豹,它快跑时的速度可达40 m/s;游得最快的鱼是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飞得最快的鸟是褐海燕,它1 min能飞5 km。
在这三种动物中运动最快的是()A.猎豹B.旗鱼C.褐海燕D.一样大8.据报道:某国际科研小组以一种超低温原子云为“介质”,成功地使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降低到17米/秒。
下列哪项运动速度比它快()A.苍蝇的飞行速度可达每秒11米B.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秒可行驶22米C.乌龟每小时爬行40米D.奥运冠军刘翔用12秒91跑完110米栏9.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3秒内通过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A.9米/秒B.12米/秒C.4.5米/秒D.无法确定10.某一学生在运动会上掷铅球,成绩是12米,那么铅球通过的距离()A.等于12米B.大于12米C.小于12米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二、填空题:(提示:本大题共5小题,要仔细思考,认真填写哦~~)。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2.3“快与慢”过关检测练习题

2.3“快与慢”过关检测练习题一、单选题1.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如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A.甲、乙B.甲、丁C.乙、丙D.丙、丁2.物体沿直线运动,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15m,则物体()A. 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 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 每分钟的平均速度一定是0.25m/sD. 每秒钟的平均速度一定是0.25m/s3.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
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A. 10cm/sB. 9cm/sC. 8cm/sD. 7cm/s4.如图所示(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A. B. C. D.5.某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起跑时速度是6m/s,中途的速度是8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1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 7m/sB. 10m/sC. 9m/sD. 11m/s6.物体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已知该物体在第1s内运动了2m,第2s内运动了4m,第3s内运动了6m,第4s内运动了8m,以此类推,则物体在整个过程中()A. 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变速直线运动;B. 先做变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C. 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D. 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7.小理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的时间只需3分钟”。
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A. 200mB. 400mC. 2019mD. 10000m8.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在每1min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那么这个物体所做的运动()A. 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 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 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D. 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也不是变速直线运动9.如图所示,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所用的测量工具除了停表,还需要用到的是()A. 天平B. 量筒C. 弹簧测力计D. 刻度尺10.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前2s内,小明跑得更快C. 8s内,小明的速度是5m/sD. 8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11.下列情景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A. 正在弯道匀速滑行的滑冰运动员B. 从水平桌面上掉下的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C. 在空中匀速下落的降落伞D. 正在减速进站的火车12.某物体用v1的速度运行t秒钟,接下来又用v2的速度运动t秒钟,那么该物体在这两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A. B. C. D.13.一辆汽车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 通过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B. 通过路程越短,速度就越大C. 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大D. 速度与通过路程的长短和运动时间无关14.小丁的家距学校600m,某天他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为了不迟到,他又用3min20s 的时间按时达到学校.他上学路上的平均速度是()A. 1.2m/sB. 1.5m/sC. 2m/sD. 2.5m/s15.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经过10s,两车的位置关系是()A. 甲在乙前面1.2 m处B. 乙在甲前面1.2 m处C. 甲在乙前面3.0 m处D. 乙在甲前面3.0 m处二、填空题16.车迷王强和李鑫,各有一辆电动玩具车。
(新)沪科版物理八上《2.3快与慢(2)》同步练习(附答案)

2.3快与慢根底训练知识点1比拟运动快慢的方法1.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拟运动的快慢。
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
物理学用速度描述运动的快慢,公式为ts v ,这种方法与日常方法〔①或②〕是相同的。
常用的速度单位有m/s 和km/h ,其关系是1m/s=_____km/h 。
知识点2 速度2.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
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前10s 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 .乙车到达600m 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到达此处所用时间C .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 .甲、乙两车在40s 内的平均速度相同3.2013年9月29日建成通车的卧龙大桥是襄阳首座斜拉桥,全长4343.5m ,桥面宽31.5m ,双向六车道。
如果一辆大车通过该桥的速度是60km/h ,则所用的时间是〔保存整数位〕( )A .4minB .6minC .8minD .10min4.某同学骑自行车在平直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4s 内通过20m 的路程,那么他在前2s 内的速度是〔 〕A .40m/sB .20m/sC .10m/sD .5m/s5.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 。
知识点3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6.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以以下图,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7.如以下图是同一木块先后两次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的“频闪〞照片。
第二次木块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距离是cm 。
由图可知,两次实验中木块的速度〔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8.如以下图是小球下落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的照片,其中小球运动的参照物是,比拟小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可知小球的速度越来越。
综合训练9.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假设采用发光二极管〔LED 〕,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s ,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响,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s 刹车。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快与慢》课时练(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快与慢》课时练(含答案)一、单选题1.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判断错误的是()可知,运动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A.由v=stB.s的值越小,表明物体运动得越慢tC.由v=s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t的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D.st2.以下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路程越大B.由速度公式s=vt可知,路程跟时间成正比C.用1m/s的速度向东和向西走,结果相同D.速度是用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的,这种定义方法称为比值定义法,物质的密度也是采用这种方法定义的3.下面能描述减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A. B. C. D.4.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运动到A点时共运动了240m B.乙的速度0.5m/sC.乙比甲晚40s出发 D.甲、乙在A点速度相同5.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第5s末的速度是5m/s,则()A.它在第1s内运动的路程是1m B.它在第1s内运动的速度是1m/sC.它在前3s内通过的路程是15m D.它在第6s末的速度可能比5m/s大6.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中学生的手掌宽约为15cm B.人的脉搏正常跳动的时间间隔是5sC.全新2B铅笔长度约为10mm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米/秒,后一半路程速度为6米/秒,那么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4米/秒B.4.8米/秒C.5米/秒D.6米/秒8.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速度分别为15 m/s和10 m/s,则两车都运动10 s时间后的路程之比为( )A.1∶1 B.3∶2 C.2∶3 D.1∶39.《早发白帝城》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创作的一首诗,把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与慢
(30分钟 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10 s内通过50 m,则该物体在前2 s的速度是
( ) A.30 m/s B.25 m/s
C.10 m/s
D.5 m/s
2.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兔子在远远超过乌
龟后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如图所示。
当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爬过终点,后悔不已。
在整个过程中(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3.(2012·滨州中考)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 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
50 m处的速度是6 m/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7.5 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6 m/s
B.6.25 m/s
C.6.75 m/s
D.7.5 m/s
4.《三峡》中写道:“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文中所描述的平均速度约为( )
A.5 km/h
B.50 km/h
C.100 km/h
D.25 km/h
5.(2012·玉林中考)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 s
B.4~8 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 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8 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6.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两运动员中, 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
较大。
(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 s,他的速度是m/s。
7.科学家正在研发一种“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
管道连接紧密,空气全部抽出,列车运行过程中将无空气阻力、无摩擦。
这种列车的速度能达到6 500 km/h,这意味着环游地球一圈(40 000 km)只需要h。
8.2012年6月18日,载着景海鹏、刘旺、刘洋三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
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合为一体,如图所
示。
开始对接时两个飞行器相距5 km,经过1 h 8 min的时间完成对接。
对接过程中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则“神舟九号”的平均飞行速
度为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当对接成功后它们的相对
运动速度为m/s。
三、简答题(3分)
9.某城市中心路段汽车限速为40 km/h。
一位女士因开车超速被警察罚款,如图所示是警察和这位女士的一段对话。
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警察向这位女士解释她被罚款的原因。
四、综合应用题(5分)
10.小明乘坐的汽车在某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表是小明记录的汽车运行各时刻及对应公路旁指示牌的里程数。
从表中数据可知,汽车的速度是 km/h,合 m/s(保留1位小数)。
在10时05分时,公路旁指示牌的里程数应是 km 。
五、计算题(5分)
11.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的有关内容。
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多少?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为多少?
(3)若出租车以此速度匀速行驶半小时,则所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
本题考查了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因为该物体在10 s内通过50 m,所以v===5 m/s,故在任何时刻速度均为5 m/s。
2.【解析】选D。
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理解。
兔子在睡觉前比乌龟跑得快;兔子在睡觉时,它是静止的,速度为零,而乌龟是运动的,则此时乌龟比兔子跑得快;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乌龟和兔子通过的路程相同,但乌龟比兔子所用的总时间短,故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3.【解析】选B。
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
晓燕在百米赛跑中平均速度为:v===6.25 m/s。
故B选项正确。
4.【解析】选B。
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
由“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知,所用的时间为一个白天,约12 h;由“其间千二百里”知,两地间的距离为1 200里,合600 km,故船的平均速度v===50 km/h。
5.【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匀速直线运动图像的理解。
由题图可知,甲同学是在4 s时才开始行走,他比乙同学晚出发4 s,A对;4~8 s内,甲、乙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表明他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对;甲、乙通过5 m的路程,甲用了4 s,乙用了8 s,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C对、D错。
6.【解析】本题考查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和速度的计算。
(1)两运动员出发的时间相同,在运动过程中,相同时间时,乙跑在前面,乙通过的路程大,故乙运动的速度快。
(2)v===10 m/s。
答案:(1)乙跑过的路程(2)10
7.【解析】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
环游地球一圈需要时间:
t==≈6.15 h。
答案:6.15
8.【解析】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
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对接时,s=5 km=
5 000 m,t=1 h 8 min=4 080 s,根据速度公式得v==≈1.23 m/s,当对接成功后它们相对静止,所以相对运动速度为0。
答案:1.23 0
9.【解析】本题考查对速度的理解。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题中
“60 km/h”指的是汽车的速度,而不是那位女士所说的所通过的路程,
60 km/h>40 km/h,汽车超速,所以被罚款。
答案:该女士不明白速度的物理意义。
60千米每小时指的是汽车行驶的速度,而不是汽车1小时所通过的路程。
60 km/h大于40 km/h,所以被罚款。
10.【解析】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
汽车的速度为v===60 km/h,60 km/h
==16.7 m/s,在10时05分时,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s0+vt=102km+60km/h×h=105 km。
答案:60 16.7 105
11.【解析】(1)t=10 min
(2)s=6 000 m
v===10 m/s
(3)s1=vt1=10 m/s×1 800 s=18 000 m
答案:(1)10 min (2)10 m/s (3)18 00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