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旧版)全册完整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6-5-摩擦力课件(共51张PPT)

木板
木板
7.5 科学探究:摩擦力
(4)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序号
1 2 3 实验序号
4 5 6
实验条件
压力情况 接触面情况
一个木块
水平桌面
一个木块和一 个钩码
水平桌面
一个木块
毛巾
实验条件
放置情况
速度情况
平放
慢速
平放
中速
侧放
中速
弹簧测力 计示数F/N
7
10
12 弹簧测力 计示数F/N
7 7 7
7.5 科学探究:摩擦力
7.5 科学探究:摩擦力
1.下列现象中,属于滑动摩擦的是( A )
A.刹车时,自行车车轮与闸皮间的摩擦 B.在台球桌上运动的小球与桌面的摩擦 C.滑旱冰时,鞋与地面间的摩擦 D.骑自行车前进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
随堂检测
7.5 科学探究:摩擦力
2.一位重 50 kg 的同学在学校体育馆做爬杆运动,请画出 该同学向上爬杆时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A.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平 B.下坡时,捏紧刹车闸 C.汽车轮子上加防滑链 D.旱冰鞋装有滚轮
7.5 科学探究:摩擦力
4.一个重 90N 的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小红用 30N
的水平拉力使它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铁块受到的摩擦
力等于 30 N,方向向__左____ ,支持力的大小是
__9_0___N。如果拉力变大,摩擦力 不变
7.5 科学探究:摩擦力
1.增大摩擦
7.5 科学探究:摩擦力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涂防滑粉
轮胎的花纹
瓶子盖
7.5 科学探究:摩擦力
(2)增大压力
你还能举出一些生活中增大摩擦力的实例吗?
2021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旧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2021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 旧版)全册课件【完整版】目录
0002页 0063页 0111页 0175页 0239页 0241页 0319页 0321页 0346页 0563页 0588页 0590页 0610页 0648页 0704页 0775页 0788页
最新版八年级全册物理课本 第一节 走进神奇 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上 第一节 动与静 第三节 快与慢 第三章 声的世界 第二节 乐音与噪音 第四章 多才的光 第二节 光的反射 第四节 光的色散 第六节 眼睛与视力矫正 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 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 第六章 力与运动 第二节 力的合成 第七章 密度与浮力
(完整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动与静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米),比m大的有km(千米),比m小的有dm(分米)、cm(厘米)、mm(毫米)、um(微米)、nm(纳米)。
2)换算关系:1km=103m、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2、时间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秒),比s大的有h(小时)、min(分钟)。
比s小的有ms(毫秒)、μs(微秒)。
2)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
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5、测量误差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4.5《凸透镜成像》课件1(沪科版八年级-)(20200806094216)

关于燃气壁挂炉,你应该知道的事/bigualu/21308/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热水器要清洗,网上也有很多介绍自己动手的清洗方法。我这里主要跟大家分享下,在清洗热水器时要注意的几点,以储水式热水器为例。 热水器一台手机一台 1、因自己不是专业的,不能进行免拆除清洗。要把热水器整个拿下来必须要把水放干净,有排污口的好办,有些热水器是没有排污口的,镁棒是装在发热丝旁边的。只有把两条冷热水管,两个防电墙都拆掉,让水从冷水口排出。这样排水慢,看热水器的容量大小,大概要排10到30分钟。2、有些 有电脑版的,有些没有是用超温恒温控制的。在拆除和拔掉连接线前,最好用手机把连接的线路图拍几个照片记录住,不要贸然的就把线给拆掉,等到要装回去时就完全忘记了。3、在拆除发热丝的时候,要慢慢的轻轻的拉出,就怕把发热丝的硅胶垫扯坏。另外在装回去时,要用湿水的毛巾把硅胶 硅胶垫的发热丝处,以及连接硅胶垫的热水器一端,都要擦干净不能留有水垢残渣,要不然装好放满水才发现漏水再放水重新来过就非常麻烦了。4、清洗好,全部东西都安装好,在打开进水角阀进水的同时,也要把出热水的角阀打开,一定也要把混水阀拧到热水处打开。因为热水器在进水的同时 也带进去,打开混水阀的热水端虽然没有水排出,就是为了给热水器排空气,不至于里面空气压力过大把内胆压爆。5、花洒有水排出,证明热水器已经放满水了,这时才可以通电试机。必须放满水才能通电,要不然会干烧,发热丝会烧坏。 midea热水器怎么加热,让小编来介绍下。 midea热水器 1、 首先按开关键启动热水器。 2、在按+和-,屏幕左侧的数字变化,设置想要的水温。屏幕上的4个数字开始闪烁,加热开始。 3、当屏幕上的数字停止闪烁,只剩右侧的2个数字,表示加热完成。进入保温状态。 4、如果需要提前预约加热。按开关键启动热水器。 5、按+和-,屏幕左侧的数字变化,设置想要的水温。 6、按预约键,进入预约设置模式。 7、按+和-,设置预约时间,以小时为单位。选2表示2小时后完成加热。 8、显示屏数字闪烁几秒后,会退出,预约洗浴灯亮,表示预约加热设置成功。热水器会根据工作所需的时间,提前启动热水器,并保证在2小时后加热完成。
2020-2021学年 10.2滑轮及其应用—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课件

• A.F1>F2>F3
B.F2>F3>F1
• C.F2<F1<F3
D.F3<F1<F2
巩固练习:
1:如下图(a)所示,物体B重100N,在力F作用下 匀速上升时,F应等于_10_0_N。(不计摩擦)
F 图(a)
图(b)
2: 如上图(b)所示,物体A重为100N,挂重物的钩子 承受的拉力是_10_0 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是_50_N (动滑轮自重不计)
F
使用动滑轮提升物体 (匀速)
拉力F 物总重 大小 方向
2N 1N
竖 直
4N 2N 向
6N 3N 上
物体上升 绳端(拉力作 距离h 用点)移动距 (cm) 离s ( cm )
3cm
6cm
4cm
8cm
5cm
10c
m
动滑轮特点:
1、省一半的力,但费一倍距离.不改变力的方向. 2.力的关系:F=(G物+G动)/2 3.距离关系: S = 2h
动滑轮
F1
L2 O
L1 F2
∵杠杆平衡
∴ F1L1=F2L2
据图分析: L2 =2 L1
即
F=
1 2
G
结论: 1.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
l2
O
l1
F=2G
动滑轮使用中的特殊情况
F
F=2G物
SF=(1/2)S物
F=2f
F
SF=(1/2)S物
滑轮大一统:
① F1=F2 (一绳无二力), ② F1+F2=F3,即F1=0.5F3, (边上力是中心力的一半)
G
1 F= 5 G
S=5h
5、动滑轮、滑轮组平移物体共同点
2020-2021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10.5 机械效率

复习旧知,温故知新 上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一、三种功
1、有用功(W有):对人们有利用价值的功。 计算: W有=Gh -- 提升物体; W有=f S物 --水平面上拉动物体
2 、额外功(W额):人们不需要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 计算: W额=G动h--提升物体,且不计摩擦与绳重;
W额 =f·S--斜面 3 、总功(W总):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运用机械时动力F
谢谢
F
.
答案: (1) W总= 240J; (2) W有用= 180J;
(4) η = 75%;
G (3) W额外= 60J;
(5) G动=60N。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
▲改进机械的结构,减小机械自重
例如:动滑轮太重,使滑轮组机械效率很低, 换用较轻滑轮就可提高其机械效率。
▲ 减小机械间的摩擦力。
例如:加强机械运动部位的润滑.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 先要做的是什么呢?
用弹簧测力计 测钩码的重力
匀速竖直拉动弹簧秤使钩码升高到某一位 置处,测出拉力F的值
钩码上升的高度(h )
细绳自由端通过 的距离(s)
实验步骤:
1. 把滑轮组和刻度尺安装好,弹簧测力计校零,测出钩 码G的值,并记录。
2. 匀速竖直拉动弹簧测力计,测出拉力F的值 ,从刻度 尺读出钩码上升高度 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并 记录。 3. 分别算出有用功和总功、机械效率。记录结果。 4. 改变物重,重复再做两次。 5. 比较两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并得出结论?
学生活动 :
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与物重的关系
【实验目的】
1.学会 安装滑轮组. 2.学会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学会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完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完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动与静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米),比m大的有km (千米),比m小的有dm(分米)、cm(厘米)、mm(毫米)、um(微米)、nm(纳米)。
2)换算关系:1km=103m、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2、时间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秒),比s大的有h(小时)、min(分钟)。
比s小的有ms(毫秒)、μs(微秒)。
2)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
2)精确使用举措: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匀称值。
3)精确记录测量成效: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5、测量误差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1、物理意义:速率是表示物体活动快慢的物理量。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

讲授新课
一 声音的产生
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1 把橡皮筋张紧到一定程度,用手拨动: ①你听到声音了吗? _听__到__了____ ②橡皮筋在做什么运动? __振__动___ ③这声音是由什么引起的? _橡__皮__筋__振__动__引__起__的__ ④当橡皮筋停止振动,你还能听到声音吗? __不__能__
随堂训练
3.蛟龙号在探测海深,下潜的速度20m/s,某时刻向 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4s时收到信息。(超声波在海水 中的速度是1500m/s)求此时距离海底距离。
解:s1=v蛟龙t=20m/s×4s=80m
s2 1(v超声波t -s1) 2
s1
1(1500m/s4s-80m)2960m 2
s2
s=s1+s2=3040m
讲授新课
实验2 用一把尺,想办法使其发声,然后观察尺在 发声时的现象,并用语言描述现象。当尺停止振动时 ,观察还能否听到声音?
讲授新课
说话时 声带 在振动
敲鼓时 鼓面 在振动 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 在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讲授新课
小结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 发声也停止。 3.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说 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捕鱼 话声吓跑 结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讲授新课
思考2:声音又能在固体中传播吗?
听远处驶来的列车声
“土电话” 传声
结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讲授新课
小结
1.声是靠介质传播的。 2.声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传播。 3.真空不能传声。 声的传播需要物质,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熟记